成考高升专数学历年考题

成考高升专数学历年考题
成考高升专数学历年考题

成考数学试卷

(文史类)

题型分类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2001年

(1)设全集M={1,2,3,4,5},N={2,4,6},T={4,5,6},则(M T)N 是() (A)}6,5,4,2{(B)}6,5,4{(C)}6,5,4,3,2,1{(D)}6,4,2{ (2)命题甲:A=B ,命题乙:sinA=sinB .则()

(A)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C)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D)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2002年

(1)设集合}2,1{=A ,集合}5,3,2{=B ,则B A 等于() (A ){2}(B ){1,2,3,5}(C ){1,3}(D ){2,5} (2)设甲:3>x ,乙:5>x ,则()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D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003年

(1)设集合{}22(,)1M x y x y =+≤,集合{}22≤,则集合M 与N 的关系是 (A )M N=M (B )M N=?(C )N M (D )M N

(9)设甲:1k =,且1b =;乙:直线y kx b =+与y x =平行。则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04年

(1)设集合{},,,M a b c d =,{},,N a b c =,则集合M N= (A ){},,a b c (B ){}d (C ){},,,a b c d (D )?

(2)设甲: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乙:四边形ABCD 是平行正方,则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D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005年

(1)设集合{}P=1234,,,,5,{}Q=2,4,6,8,10,则集合P Q= (A ){}24,(B ){}12,3,4,5,6,8,10,(C ){}2(D ){}4

(7)设命题甲:1k =,命题乙:直线y kx =与直线1y x =+平行,则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06年

(1)设集合{}M=1012-,,,,{}N=123,,,则集合M N= (A ){}01,(B ){1,2}(C ){}101-,,(D ){}10123-,

,,,

(5)设甲:1x =;乙:20x x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07年

(8)若x y 、为实数,设甲:220x y +=;乙:0x =,0y =。则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08年

(1)设集合{}A=246,,,{}B=123,,,则A B=

(A ){}4(B ){1,2,3,4,6}(C ){}2,4,6(D ){}1,2,3 (4)设甲:1, :sin 6

2

x x π

==乙,则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2001年

(4)不等式

x (A)2|{>x x }0|{>x x (D)}2|{>x x 2002年

(14)二次不等式0232<+-x x 的解集为()

(A )}0|{≠x x (B )}21|{<x x 2003年

(5)、不等式2|1|<+x 的解集为()

(A )}13|{>-x x 2004年

(5)不等式123x -<的解集为

(A ){}1215x x <<(B ){}1212x x -<

{

327

4521

x x ->->-的解集为

(A )(,3)(5,+)-∞∞(B )(,3)[5,+)-∞∞(C )(3,5)(D )[3,5) 2006年

的解集是

B ){}2x x ≤-(

C ){}24x x ≤≤(

D ){}4x x ≤ (9)设,a b ?R ,且a b >

(A )22a b >(B )(0)ac bc c >≠(C )1a

>

2007年

(9)不等式311x -<的解集是

(A )R (B )203x x x ??< >???

?

或 (C )23x x ?

>??

2008年

(10)不等式23x -≤的解集是

(A ){}51x x x ≤-≥或(B ){}51x x -≤≤(C ){}15

x x x ≤-≥或(由x 2332315x x -≤?-≤-≤?-≤≤)

三、指数与对数

2001年

(6)设7.6log 5.0=a ,3.4log 2=b ,6.5log 2=c ,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a c b <<(B)b c a << (C)c b a <<(D)b a c <<

(0.5log a x =是减函数,>1x 时,a 为负;2log b x =是增函数,>1x 时a 为正.故

0.522log 6.7

2002年

(6)设a =2log 3,则9log 2等于()

(A 3323log 92log 32log 9log 2

a

a ?

===?

?

(C )223a (D )23

2a (10)已知3

10

4log )2(2+=x x f ,则)1(f 等于() (A )3

14

log 2

(B )21(C )

(16)函数212-=x y 12120log 212x x x -??

-≥?≥?≥- ???

2003年

(2)函数51-x y x =+ ∞<<+∞()的反函数为

(A )5log (1), (1)y x x =-<(B )15, ()x y x -=-∞<<+∞ (C )5log (1), (1)y x x =->(D )151, ()x y x -=

+-∞<<+∞ 6)设01x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20.50.5log log x x >(B )222x x >(C )2sin sin x x >(D )2x x > (8)设5log 4

x =,则x 等于

(A )10(B )0.5(C )2(D )4

0.5log b x

=2log b x

=x

b

a

b c

[4

154

4

4

5lg 2

5554log log 22log 2lg lg 2lg lg 22lg 444

x x x

x x x x ?======(), , ,] 2004年

(16)2

3

21

64log =16+

()

223

4233

22164log 4log 2441216-?

+=+

=-=??

2005年

(12)设0m >且1m ≠,如果log 812m =,那么log 3m =

4

1111log 3log 3log 812444

2m m m ?===?=?

?

(B )12-(C )13(D )13

- 2006年

(7)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 )2x y =(B )2y x =(C )2log y x =(D )2cos y x =

(13)对于函数3x y =,当0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A )1y ≤(B )01y <≤(C )3y ≤(D )03y <≤ (14)函数23()log (3)f x x x =-的定义域是

(A )(,0)(3,+)-∞∞(B )(,3)(0,+)-∞-∞(C )(0,3)(D )(3,0)-

(19)1

2

2log 816

-1

32

222log 816log 243log 24341?-=-=-=-=-??

2007年

(1)函数lg -1y x =()的定义域为

(A )R (B ){}0x x >(C ){2x x >(2)0

441lg 8lg 2=4??

+- ???

(A )3(B )2(C )1031224444131lg 8lg 2=lg 4lg 41=1=14

22????+-+-+-?? ???????

(D )0

2x

B )1(3,)6

-(C )(3,8)--(D )(3,)--6 (15)设1a b >>,则

(A )log 2log 2a b >(B )22log log a b >(C )0.50.5log log a b >(D )log 0.5log 0.5b a > (3)021log 4()=3

-

(A )9(B )3(C )2(D )102

221

log 4()=log 21=21=13

??---???

?

(6)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A )3log y x =(B )3x y =(C )23y x =(D )3sin y x = (7)下列函数中,函数值恒大于零的是

(A )2y x =?(B )2x y =(C )2log y x =(D )cos y x =

(9)函数lg y x =+

(A )(0,∞)(B )(3,∞)(C )(0,3](D )(?∞,3] [由

lg x 得>0x 得3x ≤,{}{}{}03=0<3x x x x x x >≤≤故选(C )]

(11)若1a >,则

B )2log 0a <(

C )10a -<(

D )210a -<

四、函数

(3)已知抛物线22-+=ax x y 的对称轴方程为1x =,则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A))3,1(-(B))1,1(-(C))0,1((D))3,1(--

(7)如果指数函数x a y -=的图像过点)8

1,3(-,则a 的值为()

(A)2(B)2-(C)-(10)使函数)2(log 22x x y -=为增函数的区间是() (A)),1[+∞(B))2,1[(C)]1,0((D)]1,(-∞

(13)函数2

655)(x

x f x x +-=-是()

(A)是奇函数(B)是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16)函数)34(log 3

1-=x y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

(9)若函数)(x f y =在],[b a 上单调,则使得)3(+=x f y 必为单调函数的区间是() A .]3,[+b a B .]3,3[++b a C .]3,3[--b a D .],3[b a + (10)已知3

10

4log )2(2+=x x f ,则)1(f 等于() (A )3

14

log 2

(B )21(C )1(D )2

(13)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 ))1cos(+=x y (B )x y 3=(C )2)1(-=x y (D )x y 2sin =

(21)(本小题12分)已知二次函数23y x bx =++的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这两

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求b 的值。

解设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x 和2x ,则1x 和2x 是方程23=0x bx ++的两个根,

得:12x x b +=-,123x x =

又得:

2122x x b -===-=,b=4±

(3)下列函数中,偶函数是

(A )33x x y -=+(B )233y x x =-(C )1sin y x =+(D )tan y x = (10)函数3221y x x =-+在1x =处的导数为 (A )5(B )2(C )3(D )42

1

1

(62)624x x y x x =='

??=-=-=??

(11)y

=

(A ){}1x x >-(B ){2x x

(17)设函数2(-1)22f t t t =-+

(20x =,g(82-,11

()g(3)=33

f +,求 a b 、的

值.

(21()f a ,求此函数的最大值.

解依题意得:

2222442a a a a a -++=-++,即240a a -+=,得:122a a == 222()44(44)(2)8f x x x x x x =-++=---=--+, 可见,该函数的最大值是8(当2x =时)

(10)函数3()sin f x x x =+

(A )是偶函数(B )是奇函数(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 )既不是奇函数也又是偶函数

(15)3()3f x x =+,则(3)=f ' (A )27(B )18(C )16(D )12 (17)5sin 12cos y x x =+512513(sin cos )13(sin cos cos sin )=sin cos =131313y x x x x x ??????=+=++????

(),, (20)(本小题满分11分)设函数()y f x =为一次函数,(1)=8f ,(2)=1f --,求(11)f

(3)设函数22)x +=

(A )24x x ++C )225x x ++(D )223x x ++ (6)函数y =

(A ){}1x x ≥(B ){}1x x ≤(C ){1x x >(9)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sin y x x =+是偶函数(B )sin y x x =+是奇函数 (C )sin y x x =+是偶函数(D )sin y x x =+是奇函数

(18)设函数()f x ax b =+,且5(1)2

f =,(2)4f =,则(4)f 的值为(4)函数223y x x =-+的一个单调区间是 (A )[)0,+∞(B )[)1,+∞(C )(],2-∞(D )(],3-∞ (7)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222

lg(1)0112012x x x x x x x x ??--≥?--≥?--≥?≤≤- ≤??

或 x

(A )2x y =(B )2y x =(C )2log y x =(D )2cos y x =

1,1)和(?2,0),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B )123

3

y x =-(C )21y x =-(D )2y x =+

x 轴于(?1,0)和(5,0)两点,则该图像的对称轴方程为

(A )1x =(B )2x =(C )3x =(D )4x =

(17)已知P 为曲线3y x =上的一点,且P 点的横坐标为1,则该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是

(A )320x y +-=(B )340x y +-=(C )320x y --=(D )320x y -+= (20)直线

2y =+的倾斜角的度数为60 (1)函数lg -1y x =()

的定义域为

(A )R (B ){}0x x >(C ){2x x >x

B )1(3,)6

-(C )(3,8)--(D )(3,)--6 245y x x =-+图像的对称轴方程为

(A )2x =(B )1x =(C )0x =(D )1x =-

(7

(A )()f x =

C )()cos 3x f x =(

D )2()f x x

= (10)已知二次函数2y x px q =++的图像过原点和点(40)-,

,则该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 (A )-8(B )-4(C )0(D )12

(18)函数2y x x =+在点(1,2)

(21)设21()24

x f x x =-,则()f x 22

1()(2)224

f x x x x x ?=-=-??

(5)二次函数222y x x =++图像的对称轴方程为

(A )1x =-(B )0x =(C )1x =(D )2x = (6)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

(A )3log y x =(B )3x y =(C )23y x =(D )3sin y x = (7)下列函数中,函数值恒大于零的是

(A )2y x =(B )2x y =(C )2log y x =(D )cos y x = (8)曲线21y x =+与直线y kx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k= (A )?2或2(B )0或4(C )?1或1(D )3或7 (9)函数

lg y x =+

(A )(0,∞)(B )(3,∞)?(C )(0,3](D )(?∞,3]

[由lg x 得>0x 得3x ≤,{}

{}{}03=0<3x x x x x x >≤≤故选(C )]

(13)过函数6y x

=上的一点P 作x 轴的垂线PQ ,Q 为垂足,O 为坐标原点,则OPQ ?的面积为

(A )6(B )3(C )12(D )1

[设Q 点的坐标为x ,则Q 116322OP S yx x x

?==?=]

五、数列

(11)在等差数列{}n a 中,85=a ,前5项之和为10,前10项之和等于() (A)95(B)125(C)175(D)70

(12)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2=q ,且248a a ?=,则71a a ?等于() (A )8B .16(C )32(D )64

(7)设{}n a 为等差数列,59a =,1539a =,则10a = (A )??(B )??(C )??(D )??

(23)(本小题满分12分)设{}n a 为等差数列且公差d 为正数,23415a a a ++=,2a ,

31a -,4a 成等比数列,求1a 和d .

(13)在等差数列{}n a 中,31a =,811a =,则13a = (A )??(B )??(C )??(D )?22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都是正数,12a =,前3项和为14。求:

(Ⅰ)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设2log n 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20项之和。

解(Ⅰ)33213(1)2(1)2(1)(1)

14111a q q q q q S q q q

---++=

===---, 得26q q +=,12,2

3()

q q =??

=-?不合题意舍去,所以,111222n n n n a a q --==?=

(Ⅱ)22log log 2n n n b a n ===,

数列{}n b 的前20项的和为20(120)20

123202102

S +?=++++=

= (6)在等差数列{}n a 中,31a =,57a =-,则7a = (A )?11(B )?13(C )?15(D )?17

(22)(本小题12分)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316a =,公比12

q =。求: (Ⅰ)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数列{}n a 的前7项的和。

(13)设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都为正数,11a =,39a =,则公比q = (A )3(B )2(C )-2(D )-3

(23)(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1)n S n n =+,

(Ⅰ)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判断39n a =是该数列的第几项. (15)在等比数列{}n a 中,2=6a ,4=24a ,6=a (A )8(B )24(C )96(D )384

(22)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9a =,380a a +=

(Ⅰ)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当n 为何值时,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取得最大值,并求该最大值

六、导数

(7)函数2132

y x x =+-的最小值是

(A )C )3-(D )4-

(10)函数3221y x x =-+在1x =处的导数为 (A )5(B )2(C )3(D )4211

(62)4x x y x x ==??'=-=?

?

(15)3()3f x x =+,则(3)=f ' (A )27()2

3

(3)327x f x ='==(B )18(C )16(D )12

(17)函数(1)y x x =+在2x =处的导数值为(21)求函数33y x x =-在区间[0,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小题满分12分)

(17)已知P 为曲线3y x =上的一点,且P 点的横坐标为1,则该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是

(A )320x y +-=(B )340x y +-=(C )320x y --=(D )320x y -+=

12)已知抛物线24y x =上一点P 到该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为5,则过点P 和原点的直线的斜率为

(A )

4455-或(B )54或D (18)函数2y x x =+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31y x =- [11(21)3x x k y x =='==+=,2(1)y k x -=-,即31y x =-] (8)曲线21y x =+与直线y kx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k = (A )?2或2(B )0或4(C )?1或1(D )3或7

(25)已知函数425f x x mx =++(

),且224f '=() (Ⅰ)求m 的值

(Ⅱ)求f x ()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七、平面向量

(18)过点(2,1)且垂直于向量(1,2)=-a 的直线方程为20x y -=。

(17)已知向量(3,4)a =,向量b 与a 方向相反,并且||10b =,则b 等于(6,8)b =--。 (13)已知向量a 、b 满足||=4a ,||=3b ,=30??a,b ,则=?a b

(A C )6(D )12

(14)如果向量(3,2)=-a ,(1,2)=-b ,则(2)()?a +b a -b 等于 (A )28(B )20(C )24(D )10

(14)已知向量a,b 满足=a a 和

b 的夹角为120,则?=a b

(A )B )-C )(3)若平面向量(3,)x =a ,(4,3)=-b ,⊥a b ,则x 的值等于 (A )1(B )2(C )3(D )4

3)已知平面向量AB=(2,4)-,AC=(1,2)-,则BC= (A )(3,6)-(B )(1,2)-(C )(3,6)-(D )(2,8)--

(18)若向量2x =(,)a ,23=-(,)

b ,//a b ,则x 八、三角的概念

(5)512P -(,)

,则ααsin cot +等于()

(A)

137(B)-15679- (5)已知5

1

cos sin =+αα,7sin cos 5αα-=,则αtan 等于()

B )4

3

-(C )1(D )-1

(4)已知<<2

πθπ

(A )sin co θθ(B )sin co θθ-(C )sin 2θ(D )sin 2θ-

(11)设1

sin =2

α,α为第二象限角,则cos =α

B )2-(

C )12(D

九、三角函数变换

(19)函数cos3sin 3y x x =+(9)sin

cos

=12

12

π

π

(A C (D

(17)函数5sin 12cos y x x =+(10)设(0,)2

π

α∈,3cos =5

α,则sin2=α

(A )825(B )925(C (??)在ABC ?中,C=30∠,则cosAcosB sinAsinB -的值等于

(A )12(B C )(19)sin (45)cos cos (45)sin αααα-+-的值为

十、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4)x x 3sin 3-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分别是()

(A)

23π,22π,(D)21π, (4)函数sin 2

x

y =的最小正周期是

(A )8π(B )4π(C )2π(D )π

(18)函数sin 2y x =

(4)函数1sin 3

y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3

π(B )2π(C )6π(D )8π (2)函数y cos 3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A )6π(B )3π(C )2π(D )3

π

十一、解三角形

(20)(本小题11分)在ABC ?中,已知 45=∠A , 30=∠B ,AB=23.26,求AC (用小数

表示,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1)(本小题11分)在ABC ?中,已知60A ∠=?,

且BC =,求sin C (精确到0.001)。 (23)(本小题12分)已知在ABC ?中,BAC=60∠,边长AB=5,AC=6. (Ⅰ)求BC 的长 (Ⅱ)求AB AC ?值

(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BC ?

A (2,1)、

B (1,0)、

C (3,0),求

(Ⅰ)B ∠的正弦值; (Ⅱ)ABC ?的面积. (20)在ABC ?中,若1

sinA=3

,C=150∠,BC=4,则AB=

(23)如图,塔PO 与地平线AO 垂直,在A 点测得塔顶P 的仰角45PAO ∠=,沿AO 方向前进至B 点,测得仰角60PBO ∠=,A 、B 相距44m ,求塔高PO 。(精确到0.1m ) 十二、直线

(18)过点21(,)

且垂直于向量(1,2)=-a 的直线方程。 (4)点P(3,2)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A ))2,3(-(B )(3,2)-(C ))2,0((D ))2,3(--

(18)在x 轴上截距为3且垂直于直线02=+y x 的直线方程为。

(16)点P(12),

到直线21y x =+的距离为 (4)到两定点(1,1)A -和(3,5)B 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为.

(A )40x y +-=(B )50x y +-=(C )50x y ++=(D )20x y -+= (12)通过点(3,1)且与直线1x y +=(A )20x y -+=(B )380x y --=(C )32x y -+=(16)过点21(,)且与直线1y x =+(20)直线2y =+60

(14)过点(1,1)且与直线210x y +-=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A )210x y --=(B )230x y --=(C )230x y +-=(D )210x y -+= (19)若α是直线2y x =-+的倾斜角,则=α十三、圆

60B 5C

B

A

(24)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双曲线22

1412

x y -=的右焦点,并且此圆过原点.

(Ⅰ)求该圆的方程;

(Ⅱ)求直线y =被该圆截得的弦长.

(Ⅰ)4c ===,

双曲线22

1412

x y -=

圆心坐标O '40(,)

,圆半径为圆的方程为

2

2416x y -+=() (Ⅱ)因直线y =的倾角为60故OA=OBcos AOB=24cos60=4∠?

所以,直线y =被该圆截得的弦长为4

十四、圆锥曲线

(3)已知抛物线22-+=ax x y 的对称轴方程为1x =,则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A))3,1(-(B))1,1(-(C))0,1((D))3,1(--

(8)点P 为椭圆22592522=+y x 上一点,1F 和2F 是焦点,则21PF PF +的值为() (A)6(B)5(C)10(D)3

(9)过双曲线19

362

2=-y x 的左焦点1F 的直线与这双曲线交于A,B 两点,且3=AB ,2F 是

右焦点,则2的值为()

(810的点的轨迹方程为

()

(A )2

10016x -)10049-)12524+((14)焦点(50)-,

、(50), (A )221169y x -=(B )2294y x -=D )221916y x -= (15)椭圆22149y x +=与圆(x +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A )4B )2(C )1(D )0

(6)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

1169

x y +=的任一点(长轴两端除外)和两个焦点为顶点的

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A )C )13(D )18

(13)如果抛物线上的一点到其焦点的距离为8,则这点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 (A )4(B )8(C )16(D )32

412

B 11

1222212AB AF BF =3AF AF =2=12AF BF =27BF BF =2=12a a ???=+?????? -?-+??????-????

(15)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

11612

x y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B

3(C

)2

(D

(12)已知抛物线24y x =上一点P 到该抛物线的准线的距离为5,则过点P 和原点的

直线的斜率为 (A )45

或45

-(

B )

54或D

(14)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8,则它的一个焦点到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距离为

(A )8(B )6(C )4(D )2

(24)(本小题12分)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等于3,并且过点38-(,)

,求: (Ⅰ)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故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

2

8

y x -十六、概率与统计初步

(11)用0,1,2,3(A )6个(B )12个(C )18个(D )24个

(7)用0,1,2,3,4(A )64个(B )16个(C )48个(D )12个

(8张数是

(A )50(B )100(C )1010(D )90(2

102C )

(11)从4本不同的书中任意选出2本,不同的选法共有 (A )12种(B )8种(C )6种(24C )(D )4种 (11)掷两枚硬币,它们的币值面都朝上的概率是 (A )12

(B D )18

(19)从篮球队中随机选出5名队员,他们的身高分别为(单位cm ) 180,188,200,195则身高的样本方差为(19)从一批袋装食品中抽取5袋分别称重,结果(单位:g )如下: 98.6,100.1,,99.5,102.2

该样品的方差为2g )(精确到0.12g )

(16)两个盒子内各有三个同样的小球,每个盒子内的小球分别标有1,2,3这三个数字,从两个盒子中分别任意取出一个小球,则取出的两个球上所标示数字的和为3(A C )13(D )23

(218个,它们的外径分别是(单位mm )

则该样本的方差为

(17)已知甲打中靶心的概率为0.8,乙打中靶心的概率为0.9,两人各打靶一次,则两人都打不中的概率为

(A)0.01(B)0.02[]

--(C)0.28(D)0.72

(10.8)(10.9)

(20)经验表明,某种药物的固定剂量会使人心率增加,现有8个病人服用同一剂

131514108121311

则该样本的方差为

(215次,得结果(单位:cm)如下: 100410019989991003

则该样本的样本方差为 2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公式大全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 学公式大全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公式大全 提高成绩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提高数学整体的素质和能力,更好的驾驭考试;二是熟悉考试特点,掌握考试方法,将自己已有的潜能和水平发挥到极致。 如果说在复习中,上面两种方法那一种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成人高考试的分数呢?对于前者,是需要我们在整个高中乃至以前的学习积累下来的综合能力,这个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和积累,在短期内的提高是有限的;对于后者能力的了解和掌握对短期内迅速提成人高考试成绩的成效是很明显的。而且,在一般的学校教育中,往往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我们用以下几个等式可以很好的说明上述两者的关系和作用。 一流的数学能力 + 一流的考试方法和技巧 = 顶尖的成绩 一流的数学能力 + 二流的考试方法和技巧 = 二流的成绩 二流的数学能力 + 一流的考试方法和技巧 = 二流的成绩其实对于考试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熟悉考试题型,合理安排做题时间。 其实,不仅仅是数学考试,在参任何一门考试之前,你都要弄清楚或明确几个问题:考试一共有多长时间,总分多少,选择、填空和其他

主观题各占多少分。这样,你才能够在考试中合理分配考试时间,一定要避免在不值得的地方浪费大量的时间,影响了其他题的解答。 拿安徽省的数学成人高考题为例,安徽省数学成人高考满分为150分,时间是2小时,其中选择题是12道,每题5分,共60分;填空题4道,每题是4分,共16分,解答题一共74分。所以在了解这些内容后,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解题时间。 一般来说,选择题填空题最迟不宜超过40分钟,按照尚博学校的教学标准是让学生在30分钟之内高效的完成选择填空题。你必须留下一个多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后面的大题,因为大题意味着你不仅要想,还要写。 二、确保正确率,学会取舍,敢于放弃。 考试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会做的题目一定能够拿分,部分会做或不太会做的题目尽量多拿分,一定不可能做出的题目,尽量少投入时间甚至压根就不去想。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如果感觉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做的很顺利,时间很充裕,在前面几道大题稳步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冲击下最后的压轴题,向高分冲击。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首先要保证的是前面的填空选择题大部分分值一定能够稳拿,甚至是拿满分。对于大题的前几题,也尽量多花点时间,一定不要在会做的题目上无谓失分,对于大题的后两

2020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知识点汇总复习(自编)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极限与连续 1-1、极限的运算 1、极限的概念 (1)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当x无限趋于x0时函数f(x)无限地趋于 f(x)=A 一个常数A,则称A为函数f(x)当x→x0时的极限,记作lim x→x0 (2)左极限、右极限;在某点极限存在,左右极限存在且唯一。 lim f(x)=A x→x0? f(x)=A lim x→x0+ 2、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无穷小量定义:对于函数y=f(x),如果当x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函数f(x)的极限为0,则 f(x)=0 称在该变化过程中, f(x)为无穷小量,记作lim x→x0 无穷大量定义:对于函数y=f(x),如果当x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函数f(x)的极限值越来越 f(x)=∞ 大,则称在该变化过程中, f(x)为无穷大量,记作lim x→x0 3、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为无穷小量; 在同一变化过程中,如果f(x)为无穷大量,且f(x)≠0,则1 f(x) 为无穷大量; 在同一变化过程中,如果f(x)为无穷小量,且f(x)≠0,则1 f(x) 4、无穷小量的性质 性质1: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代数和仍是无穷小量 ★性质2:无穷小量与有界函数的积仍是无穷小量 5、无穷小量的比较与替换 定义:设α,β是同一变化过程中的无穷小量,即limα=0,limβ=0 =0,则称β是α比较高阶的无穷小量 (1)如果limβ α

(2)如果lim β α=∞,则称β是α比较低阶的无穷小量 (3)如果lim β α =c ≠0,则称β是与α同阶的无穷小量 (4)如果lim β α=1,则称β与α是等价的无穷小量 ★常见的等价无穷小量: 当x →0时,x ~sin x ~tan x ~ arc sin x ~ arc tan x ~ e x ?1 ~ ln (1+x) 1?cos x ~1 2x 2 ★★6、两个重要极限 (1)lim x→0 sin x x =1 (2)lim x→∞ (1+1 x )x =e 或lim x→0 (1+x)1 x =e ★★7、求极限的方法 (1)直接代入法:分母不为零 (2)分子分母消去为0公因子 (3)分子分母同除以最高次幂 (4)利用等价代换法求极限(等价无穷小) (5)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6)洛必达求导法则(见第二章) 1-2、函数的连续性 1、函数在某一点上的连续性 定义1:设函数y =f(x)在点x 0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如果有自变量?x 趋近于0时,相应的函数改变量?y 也趋近于0,即lim ?x→0 [f (x 0+?x )?f (x 0)]=0,则称函数y =f(x)在x 0处连续。 定义2:设函数y =f(x)在点x 0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当 x →x 0时,函数f(x)的极限存在,且等于x 0处的函数值f(x 0), lim x→x 0 f (x )=f(x 0),则称函数y =f(x)在x 0处连续。

2018年山西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真题及答案

? 2018年山西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lim x x0 cos x A.e B.2 C.1 D.0 2.若y 1 cos x,则dy A.(1 sin x)dx B.(1 sin x)dx C.sin xdx D. sin xdx 3. 若函数f (x) 5x ,则f (x) A.5x1 B. x 5x-1 C.5x ln 5 D.5x 4. 1 dx 2 x A.ln 2 x C B. ln 2 x C C. 1 C (2 x)2 D. 1 C (2

x)2

百度文库资料店 5. f (2x)dx A.1 f (2x) C 2 B. f (2x) C C.2 f (2x) C D.1 f (x) C 2 1 f(x)dx 6. 若f(x)为连续的奇函数,则 -1 A.0 B.2 C. 2f (1) D. 2f (1) 7.若二元函数z x2 y 3x 2 y,则z x A.2xy 3 2 y B.xy 3 2 y C.2xy 3 D.xy 3 8.方程x2 y2 2z 0表示的二次曲面是 A.柱面 B.球面 C.旋转抛物面 D.椭球面 9.已知区域D(x,y)1x1,1y1,则xdxdy D A.0 B.1 C.2 D.4

百度文库资料店 ? ∞ + 2 z 10. 微分工程 yy 1的通解为 A. y 2 x C B. 1 y 2 x C 2 C. y 2 Cx D. 2 y 2 x C 二、填空题(11~2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1. 曲线 y x 3 6x 2 3x 4 的拐点为 1 12. l im(1 3x ) x x 0 13. 若函数 f (x ) x arctan x ,则f (x ) = 14. 若y e 2 x ,则dy 15. (2x 3)dx 16. 1 (x 5 x 2 )dx 1 x 17. 0 sin 2 dx 1 18. n 0 3 n e x dx 19. 0 20.若二元函数z x 2 y ,则 x y 三、解答题(21-28 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推理、演算步骤) 21.(本题满分 8 分) 3sin x , x 0, 设函数 f (x ) 3 x x a , x 0 在x 0处连续,求a 2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数一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高数一复习资料 1.理解极限的概念(对极限定义、、等形式的描述不作要求)。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2.了解极限的有关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3.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会进行无穷小量阶的比较(高阶、低阶、同阶和等价)。会运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 1.数列 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无穷多个数 称为数列,记作,其中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第n 项。为数列的一 般项或通项,例如 (1)1,3,5,…,,… (2) (3) (4)1 ,0,1,0,…,… 都是数列。 在几何上,数 列 可看作数轴上的一个动点,它依次取数轴 上的点 。 2. 数列的极限 定义对于数列 ,如果当 时, 无限地趋于一个常数A ,则称当n 趋于无穷大时,数列以常数A 为极限,或称数列收敛于A ,记作 否则称数列 没有极限,如果数列没有极限,就称数列是发散的。 数列极限的几何意义:将常数A 及数列的项 依次用数轴上的 点表示,若数列以A 为极限,就表示当n 趋于无穷大时,点 可以无限 定理 1.1(惟一性)若数列 收敛,则其极限值必定惟一。 定理1.2(有界性)若数列收敛,则它必定有界。 注意:这个定理反过来不成立,也就是说,有界数列不一定收敛。 定理 1.3(两面夹定理)若数列 ,, 满足不等式 且 。 定理1.4 若数列单调有界,则它必有极限。 下面我们给出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定理。 定理 1.5 (1) (2) (3)当时, (三)函数极限的概念1.当时函数的极限 (1)当时 的极限 定义 对于函数,如果当x 无限地趋于时,函数 无限地趋于一个常数A ,则称当时,函数 的极限是A ,记作 或 (当时) (2 )当 时 的左极限 定义 对于函数 ,如果当x 从 的左边无限地趋于时,函数 无 限地趋于一个常数A ,则称当 时,函数 的左极限是A ,记作 或 例如函数 当x 从0的左边无限地趋于0时,无限地趋于一个常数1.我们称:当 时,的左极限是1,即有 (3 )当 时, 的右极限 定义 对于函数 ,如果当x 从 的右边无限地趋于时,函数 无 限地趋于一个常数A ,则称当 时,函数 的右极限是A ,记作 或 又如函数 当x 从0的右边无限地趋于0时, 无限地趋于一个常数-1 。因此有 这就是说,对于函数 当时,的左极限是1,而右极限是 -1,即 但是对于函数 ,当 时, 的左极限是2,而右极限是2。 显然,函数的左极限、右极限 与函数的极限 之间 有以下关系: 定理1.6 当 时,函数 的极限等于A 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这就是说:如果当时,函数 的极限等于A ,则必定有左、右极限 都等于A 。 反之,如果左、右极限都等于A ,则必有。 这个结论很容易直接由它们的定义得到。 以上讲的是当时,函数的极限存在的情况,对于某些函数的某些点 处,当 时, 的极限也可能不存在。 2.当时,函数的极限 (1)当 时,函数 的极限 定义 对于函数 ,如果当 时, 无限地趋于一个常数A , 则称当 时,函数 的极限是A ,记作或 (当 时) (2)当时,函数 的极限 定义 对于函数 ,如果当时, 无限地趋于一个常数A , 则称当 时,函数的极限是A ,记作 这个定义与数列极限的定义基本上一样,只不过在数列极限的定义中一定表示,且n 是正整数;而在这个定义中,则要明确写出, 且其中的x 不一定是整数。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数真题及答案

20XX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等数学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近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正确答案:A 【名师解析】根据函数的连续性立即得出结果 【名师点评】这是计算极限最常见的题型。在教学中一直被高度重视。 正确答案:C 【名师解析】使用基本初等函数求导公式 【名师点评】基本初等函数求导公式是历年必考的内容,我们要求考生必须牢记。 正确答案:B 【名师解析】根据基本初等函数求导公式和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正确答案:D 【名师解析】如果知道基本初等函数则易知答案;也能根据导数的符号确定

【名师点评】这是判断函数单调性比较简单的题型。 正确答案:A 【名师解析】基本积分公式 【名师点评】这是每年都有的题目。 【名师解析】求出积分区间,确定被积函数,计算定积分即可。 【名师点评】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面积在历年考试中,只有一两年未考。应当也一直是教学的重点 正确答案:C 【名师解析】变上限定积分求导 【名师点评】这类问题一直是考试的热点,也始终是讲课的重点。 正确答案:D 【名师解析】把x看成常数,对y求偏导 【名师点评】本题属于基本题目,是年年考试都有的内容

正确答案:A 10、袋中有8个乒乓球,其中5个白色球,3个黄色球,从中一次任取2个乒乓球,则取出的2个球均为白色球的概率为 【名师点评】古典概型问题的特点是,只要做过一次再做就不难了。 二、填空题: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正确答案:0 【名师解析】直接代公式即可。 【名师点评】又一种典型的极限问题,考试的频率很高。 正确答案:1 【名师解析】考查等价无穷小的定义 【名师点评】无穷小量的比较也是重点。本题是最常见的且比较简单的情况。 【名师解析】 性),分别求出左右极限并比较。 【名师点评】这道题有点难度,以往试题也少见。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常用知识点及公式打印版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常用知识点及公式 第1章 集合和简易逻辑 知识点1:交集、并集、补集 1、交集:集合A 与集合B 的交集记作A ∩B ,取A 、B 两集合的公共元素 2、并集: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取A 、B 两集合的全部元素 3、补集:已知全集U ,集合A 的补集记作A C u ,取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列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知识点2:简易逻辑 概念: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甲和结论乙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甲成立,那么乙成立”。若为真命题,则甲可推出乙,记作“甲=乙”;若为假命题,则甲推不出乙,记作“甲≠乙”。 题型:判断命题甲是命题乙的什么条件,从两方面出发: ①充分条件看甲是否能推出乙 ②必要条件看乙是否能推出甲 A 、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B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技巧:可先判断甲、乙命题的范围大小,再通过“大范围≠小范围,小范围=大范围”判断甲、乙相互推出情况 第2章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知识点1:不等式的性质 1. 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减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2. 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3. 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变“<”) 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方面 知识点2:一元一次不等式 1. 定义: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好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2. 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移了之后符号要发生 改变)。

成考高升专数学历年考题

成考数学试卷 (文史类) 题型分类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2001年 (1)设全集M={1,2,3,4,5},N={2,4,6},T={4,5,6},则(M T)N 是() (A)}6,5,4,2{(B)}6,5,4{(C)}6,5,4,3,2,1{(D)}6,4,2{ (2)命题甲:A=B ,命题乙:sinA=sinB .则() (A)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C)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D)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2002年 (1)设集合}2,1{=A ,集合}5,3,2{=B ,则B A 等于() (A ){2}(B ){1,2,3,5}(C ){1,3}(D ){2,5} (2)设甲:3>x ,乙:5>x ,则()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D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003年 (1)设集合{}22(,)1M x y x y =+≤,集合{}22≤,则集合M 与N 的关系是 (A )M N=M (B )M N=?(C )N M (D )M N (9)设甲:1k =,且1b =;乙:直线y kx b =+与y x =平行。则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04年 (1)设集合{},,,M a b c d =,{},,N a b c =,则集合M N= (A ){},,a b c (B ){}d (C ){},,,a b c d (D )? (2)设甲: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乙:四边形ABCD 是平行正方,则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D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005年 (1)设集合{}P=1234,,,,5,{}Q=2,4,6,8,10,则集合P Q= (A ){}24,(B ){}12,3,4,5,6,8,10,(C ){}2(D ){}4 (7)设命题甲:1k =,命题乙:直线y kx =与直线1y x =+平行,则 (A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06年 (1)设集合{}M=1012-,,,,{}N=123,,,则集合M N= (A ){}01,(B ){1,2}(C ){}101-,,(D ){}10123-, ,,,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公式大全

第一章节公式 1、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如果,lim ,lim B y A x n n n n ==∞ →∞ →那么 B A y x y x n n n n n n n -=-=-∞ →∞ →∞ →lim lim )(lim B A y x y x n n n n n n n +=+=+∞ →∞ →∞ →lim lim )(lim B A y x y x n n n n n n n .(lim ).(lim ).(lim ==∞→∞→∞→) )0(lim lim lim ≠==∞ →∞ →∞→B B A y x y x n n n n n n n 推广:上面法则可以推广到有限..多个数列的情况。例如,若{}n a ,{}n b ,{}n c 有极限,则: n n n n n n n n n n c b a c b a ∞ →∞ →∞ →∞ →++=++lim lim lim )(lim 特别地,如果C 是常数,那么 CA a C a C n n n n n ==∞ →∞ →∞ →lim .lim ).(lim 2、函数极限的四算运则 如果,)(lim ,)(lim B x g A x f ==那么 B A x g x f x g x f ±=±=±)(lim )(lim )(lim )(lim B A x g x f x g x f ?=?=?)(lim )(lim )(lim )(lim ) 0)(lim ()(lim )(lim )()(lim ≠===x g B B A x g x f x g x f 推论设)(lim ),(lim ),......(lim ),(lim ),(lim 321x f x f x f x f x f n 都存在,k 为常数,n 为正整数,则有: ) (lim ....)(lim )(lim )](....)()([lim 2111x f x f x f x f x f x f n n ±±±=±± ) (lim )]([lim x f k x kf = n n x f x f )](lim [)]([lim = 3、无穷小量的比较: .0lim ,0lim ,,==βαβα且穷小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无设 );(,,0lim )1(βαβαβ α o ==记作高阶的无穷小是比就说如果;),0(lim )2(同阶的无穷小是与就说如果βαβ α ≠=C C ;~;,1lim 3βαβαβ α 记作是等价的无穷小量与则称如果)特殊地(= .),0,0(lim )4(阶的无穷小的是就说如果k k C C k βαβ α >≠= .,lim )5(低阶的无穷小量是比则称如果βαβ α ∞= , 0时较:当常用等级无穷小量的比→x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3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等数学(二)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 选择题 一、选择题:1~10 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点.......... 上. 。 1、2 2lim x cos x x π → = A. 2 π B. 2 π - C. 2 π D. 2 π - 2、设函数ln 3x y e =-,则 dy dx = A. x e B. 1 3 x e + C. 13 D. 13 x e - 3、设函数()ln(3)f x x =,则'(2)f = A. 6 B. ln 6 C. 12 D. 16 4、设函数3()1f x x =-在区间(,)-∞+∞ A.单调增加 B.单调减少 C.先单调增加,后单调减少 D.先单调减少,后单调增加 5、 2 1 dx x ?= A. 1 C x + B. 2 ln x C + C. 1 C x - + D. 2 1C x + 6、 2 (1) x d dt t dx +?= A. 2 (1)x + B. 0 C. 31(1)3 x + D. 2(1)x + 7、曲线||y x =与直线2y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A. 2 B. 4 C. 6 D. 8 8、设函数cos()z x y =+,则 (1,1)|z x ?=? A. cos 2 B. cos 2- C. sin 2 D. -sin 2

9、设函数y z xe =,则 2 z x y ???= A. x e B. y e C. y xe D.x ye 10、设A ,B 是两随机事件,则事件A B -表示 A.事件A ,B 都发生 B.事件B 发生而事件A 不发生 C.事件A 发生而事件B 不发生 D.事件A ,B 都不发生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题...... 号后..。 11、3123x x lim x →-= _______________. 12、设函数ln ,1,(),1x x f x a x x ≥?=?-

成人高考专升本数学全真模拟试题

成人高考专升本数学全 真模拟试题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2018成人高考专升本《数学》全真模拟试题【1-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8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答案:D 第2题 答案:A 第3题 答案:C 第4题 答案:B 第5题 答案:D 第6题由数字1,2,3,4,5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二位奇数个数是 答案:D

第7题抛物线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3,轴上,其上点P(m,-3)到焦点距离为5,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答案:C 第8题 答案:B 第9题 答案:A 第10题用0,1,2,3,4,5这六个数字,可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六位数的个数是() 答案:B 第11题 答案:C 第12题 答案:C 第13题从15名学生中选出两人担任正、副班长,不同的选举结果共有( )

种种种种 答案:C 第14题 答案:A 第15题 答案:D 第16题 答案:B 第17题 答案: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第18题 5个人用抽签的方法分配两张电影票,第一个抽的人得到电影票的概率是__________。 答案:2/5 第19题在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由这4张卡片组成个位数字不是2,百位数字不是3的四位数有__________个.

答案: 14 第20题 答案:(-5,4) 第21题 答案: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9分。解答应写出推理、演算步骤。第22题 答案: 第23题 答案: 第24题 答案: 第25题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知识点汇总复习(自编)

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知识点复习一、题型分布: 试卷分选择、填空、解答三部分,分别占40分、40分、70分 二、内容分布 难点:隐函数求导、全微分、多元函数极值、常微分方程 复习方法: 1、结合自身情况定目标 2、分章节重点突破,多做题,做真题

第一章:极限与连续 1-1、极限的运算 1、极限的概念 (1)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当x无限趋于x0时函数f(x)无限地趋于一个常 f(x)=A 数A,则称A为函数f(x)当x→x0时的极限,记作lim x→x0 (2)左极限、右极限;在某点极限存在,左右极限存在且唯一。 f(x)=A lim x→x0? f(x)=A lim x→x0+ 2、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无穷小量定义:对于函数y=f(x),如果当x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函数f(x)的极限为0,则称在该 f(x)=0 变化过程中, f(x)为无穷小量,记作lim x→x0 无穷大量定义:对于函数y=f(x),如果当x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函数f(x)的极限值越来越大,则 f(x)=∞ 称在该变化过程中, f(x)为无穷大量,记作lim x→x0 3、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为无穷小量; 在同一变化过程中,如果f(x)为无穷大量,且f(x)≠0,则1 f(x) 为无穷大量; 在同一变化过程中,如果f(x)为无穷小量,且f(x)≠0,则1 f(x) 4、无穷小量的性质 性质1: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代数和仍是无穷小量 ★性质2:无穷小量与有界函数的积仍是无穷小量 5、无穷小量的比较与替换 定义:设α,β是同一变化过程中的无穷小量,即limα=0,limβ=0 =0,则称β是α比较高阶的无穷小量 (1)如果limβ α =∞,则称β是α比较低阶的无穷小量 (2)如果limβ α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常用知识点及公式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常用知识点及公式 温馨提示:数学公式不能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掌握后灵活运用,上课

第一章 集合和简易逻辑 知识点1:交集、并集、补集 1、交集:集合A 与集合B 的交集记作A ∩B ,取A 、B 两集合的公共元素 2、并集: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取A 、B 两集合的全部元素 3、补集:已知全集U ,集合A 的补集记作A C u ,取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列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知识点2:简易逻辑 概念: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甲和结论乙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甲成立,那么乙成立”。若为真命题,则甲可推出乙,记作“甲=乙”;若为假命题,则甲推不出乙,记作“甲≠乙”。 题型:判断命题甲是命题乙的什么条件,从两方面出发: ①充分条件看甲是否能推出乙 ②必要条件看乙是否能推出甲 A 、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B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 、若甲≠乙 但 乙≠甲,则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技巧:可先判断甲、乙命题的范围大小,再通过“大范围≠小范围,小范围=大范围”判断甲、乙相互推出情况 第二章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知识点1:不等式的性质 1. 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减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2. 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3. 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变“<”) 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方面 知识点2:一元一次不等式 1. 定义: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好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2. 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移了之后符号 要发生改变)。

成人高考专升本数学复习总结

高等数学公式总结 一、求极限方法: 1、当x 趋于常数0x 时的极限: 02 2 00x x lim(ax bx c)ax bx c →++=++;0000 0ax b cx d ax b lim cx d cx d x x ++≠+??????→++→当; 00000cx d ,ax b ax b lim cx d x x +=+≠+???????????→∞+→当但; 2220020ax bx f cx dx e ,ax bx f lim x x cx dx e ++++=++=??????????????→→++当且可以约去公因式后再求解。 2、当x 趋于常数∞时的极限: 11n n ax bx f n m,lim {m m x cx dx e n m -++???+>=∞???????????????→-→∞++???+只须比较分子、分母的最高次幂若则。若n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校专升本《高等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只需在横线上直接写出答案,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本题共有8个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24分) 1. 曲线 在 处的切线方程 为 . 2. 已知 在 内连续 , , 设 , 则 = . 3. 设 为球面 ( ) 的外侧 , 则 = . 4. 幂级数 的收敛域为 . 5. 已知 阶方阵 满足 , 其中 是 阶单位阵, 为任意实数 , 则 = . 6. 已知矩阵 相似于矩阵 , 则 . 7. 已知 , 则 = . 8. 设 是随机变量 的概率密度函数 , 则随机变量 的概率密度函数 = . 二.选择题. (本题共有8个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24分,每个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1. = ( ). () () () () 2. 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 (C 为任意常数) () () () () 3. = ( ) . () () () () 4. 曲面,与面所围成的立体体积为( ). () () () () 5. 投篮比赛中,每位投手投篮三次, 至少投中一次则可获奖.某投手第一次投中的概率为; 若第一次未投中, 第二次投中的概率为; 若第一, 第二次均未投中, 第三次投中的概率为,则该投手未获奖的概率为( ). () () () () 6.设是个维向量,则命题“线性无关” 与命题()不等价。 (A)对,则必有; (B)在中没有零向量;

(C)对任意一组不全为零的数,必有; (D)向量组中任意向量都不可由其余向量线性表出。 7. 已知二维随机变量在三角形区域上服从均匀分 布, 则其条件概率密度函数是( ). ().时, ().时, () 时, () 时, 8. 已知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为: , 则下面正确的结论是( ). () 是不相关的 () () 是相互独立的 () 存在,使得 得分阅卷人三.计算题:(计算题必须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只写答案的不给分,本 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63分) 1. 计算, (,).

成人高考数学专升本试题和答案解析三套试题

成人高考数学专升本试题 和答案解析三套试题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 设0 lim →x sinax x =7,则a 的值是( ) A 1 7 B 1 C 5 D 7 2. 已知函数f(x)在点x 0处可等,且f ′(x 0)=3,则0 lim →h f(x 0+2h )-f(x 0) h 等于( ) A 3 B 0 C 2 D 6 3. 当x 0时,sin(x 2+5x 3)与x 2比较是( ) A 较高阶无穷小量 B 较低阶的无穷小量 C 等价无穷小量 D 同阶但不等价无穷小量 4. 设y=x -5+sinx ,则y ′等于( ) A -5x -6+cosx B -5x -4+cosx C -5x -4-cosx D -5x -6-cosx 5. 设y=4-3x 2 ,则f ′(1)等于( ) A 0 B -1 C -3 D 3 6. ??(2e x -3sinx)dx 等于( ) A 2e x +3cosx+c B 2e x +3cosx C 2e x -3cosx D 1 7. ???01 dx 1-x 2 dx 等于( ) A 0 B 1 C 2 π D π 8. 设函数 z=arctan y x ,则x z ??等于( )y x z ???2 A -y x 2+y 2 B y x 2+y 2 C x x 2+y 2 D -x x 2+y 2 9. 设y=e 2x+y 则y x z ???2=( ) A 2ye 2x+y B 2e 2x+y C e 2x+y D –e 2x+y 10. 若事件A 与B 互斥,且P (A )= P (AUB )=,则P (B )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 ∞→x lim (1-1 x )2x = Ke 2x x<0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高升专数学模拟题 本试卷共5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 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市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集合{|52},{|33}A x x B x x =-<<=-<<,则A B =I (A ){|32}x x -<< (B ){|52}x x -<< (C ){|33}x x -<< (D ){|53}x x -<< (2)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 (A )22(1) (1)1x y -+-= (B )22(1)(1)1x y +++= (C )22(1) (1)2x y +++= (D )22(1)(1)2x y -+-= (3)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 (C )|ln |y x = (D )2x y -= (4)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 的人数见下表,采用分层抽 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 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 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的老年教师人数为

(A)90 (B)100 (C)180 (D)300 (5)执行如果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值为 (A)3 (B)4 (C)5 (D)6 (6)设,a b是非零向量,“|||| g”是“//a b”的 a b a b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精选.)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第1题 参考答案:D 第2题 参考答案:A 第3题 参考答案:B 第4题设函数f(x)在[a,b]连续,在(a,b)可导,f’(x)>0.若f(a)·f(b)<0,则y=f(x)在(a,b)( )

A.不存在零点 B.存在唯一零点 C.存在极大值点 D.存在极小值点参考答案:B 第5题 参考答案:C 第6题 参考答案:D 第7题

参考答案:C 第8题 参考答案:A 第9题 参考答案:A 第10题设球面方程为(x一1)2+(y+2)2+(z一3)2=4,则该球的球心坐标与半径分别为( ) A.(一1,2,一3);2

B.(一1,2,-3);4 C.(1,一2,3);2 D.(1,一2,3);4 参考答案: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第11题 参考答案:2/3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参考答案:3

第15题曲线y=x+cosx在点(0,1)处的切线的斜率k=_______. 参考答案:1 第16题 参考答案:1/2 第17题 参考答案:1 第18题设二元函数z=x2+2xy,则dz=_________. 参考答案:2(x+y)dx-2xdy 第19题过原点(0,0,0)且垂直于向量(1,1,1)的平面方程为________.参考答案:z+y+z=0 第20题微分方程y’-2xy=0的通解为y=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翘共8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推理,演算步骤。第21题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单选题]当x→0时,x+x2+x3+x4为x的()。 A.等价无穷小 B.2价无穷小 C.3价无穷小 D.4价无穷小 [答案]A [解析],故x+x2+x3+x4是x的等价无穷小。 2[.单选题]=()。 A.-e2 B.-e C.e D.e2 [答案]D [解析]。 3[.单选题]设函数y=cos2x,则y’=()。 A.y=2sin2x B.y=-2sin2x C.y=sin2x D.y=-sin2x [答案]B [解析]y’=(cos2x)’=-sin2x·(2x)’=-2sin2x。 4[.单选题]设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f’(x)>0,f (a)f(b)<0则f(x)在(a,b)内零点的个数为()。 A.3 B.2 C.1

D.0 [答案]C [解析]由零点存在定理可知,f(x)在(a,b)上必有零点,且函数是单调函数,故其在(a,b)上只有一个零点。 5[.单选题]设2x为f(x)的一个原函数,则f(x)=()。 A.0 B.2 C.x2 D.x2+C [答案]B [解析]2x为f(x)的一个原函数,对f(x)积分后为2x,则f(x)=2。 6[.单选题]设函数(x)=arctanx,则=()。 A.-arctanx+C B. C.arctanx+C D. [答案]C [解析] 7[.单选题]设,则()。 A.I 1>I 2 >I 3 B.I 2>I 3 >I 1 C.I 3>I 2 >I 1 D.I 1>I 3 >I 2 [答案]A [解析]在区间(0,1)内,有x2>x3>x4,由积分的性质可知 ,即I 1>I 2 >I 3 。 8[.单选题]设函数z=x2e y,则=()。 A.0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数二真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数二 真题及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数二真题及答案 1. lim x →?1 x +1 x 2+1=( ) A. 0 B.12 C.1 D.2 2.当x →0时,sin 3x是2x 的() A. 低阶无穷小量 B.等阶无穷小量 C. 同阶但不等价无穷小量 D.高阶无穷小量 3.函数f(x)= x+1,x <0,在x=0处() 2, x ≥0 A.有定义且有极限 B.有定义但无极限 C.无定义但有极限 D.无定义且无极限 4.设函数f(x)=x e π 2 ,则f'(x)=() A.(1+x)e π 2 B. (12+x)e π 2 C. (1+x 2 )e π 2 D. (1+2x)e π2 5.下列区间为函数f(x)=x 4-4x 的单调增区间的是() A.(-∞,+∞) B. (-∞,0) C.(-1,1) D. (1,+∞) 6.已知函数f(x)在区间[?3,3]上连续,则∫f (3x )1 ?1dx=( ) A.0 B.13∫f (t )3?3dt C. 1 3 ∫f (t )1 ?1dt D.3∫f (t )3 ?3dt 7.∫(x ?2+sin x )dx=( )

A. -2x -1+cos x +c B. -2x -3 +cos x +c C. -x ?3 3-cos x +c D. –x -1 -cos x +c 8.设函数f(x)=∫(t ?1)dt x 0,则f “(x)=( ) A.-1 B.0 C.1 D.2 9.设二元函数z=x y ,则?z ?x =( ) A.yx y-1 B. yx y+1 C. y x ln x D. x y 10.设二元函数 z=cos (xy ),?2 y ?x 2 =() A.y 2sin (xy ) B.y 2cos (xy ) C.-y 2sin (xy ) D.- y 2cos (xy ) 11.lim x →0 sin 1 x = . 0 12.lim x →∞ (1?2x )x 3= . e ?2 3 13.设函数y=ln (4x ?x 2),则y ′(1)= . 23 14.设函数y=x+sin x ,则dy= . (1+cos x)dx 15.设函数y=x 32 +e ?x ,则 y ”= . 34x ?12+e -x 16.若∫f (x )dx =cos (ln x )+C ,则f (x )= . - sin (ln x ) x 17.∫x |x |1?1dx = . 0 18.∫d (x ln x )= . x ln x +C 19.由曲线y=x 2,直线x=1及x 轴所围成的平面有界图形的面积S= . 13 20.设二元函数z=e y x ,则?z ?x |(1,1)= . -e 21.计算lim x →1 e x ?e ln x lim x →1e x ?e ln x =lim x →1 e x 1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