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议论文 :论武术_1500字
中国武术作文8篇

中国武术作文中国武术作文8篇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
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亦可以防御敌人进攻。
习武之人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武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
下面是中国武术8篇,请参考!【篇一:学武术】暑假里妈妈给我报了个学武术的兴趣班,是少林派的。
我的教练是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身穿白色练功服,满脸严肃,让人望而生畏。
老师开始给我们讲学武术的目的,学武术是为了强身健体,要坚持不怕苦,不怕累,要像大禹治水一样持之以恒,像愚公移山一样坚定不移。
刚开始练武术,以为很简单,上课老是开小差,教练讲的话我一句也没听进去,结果教练挨个的检查的时候,看到我做的动作不得要领,拿起棍子直接抽上了我的屁股,我在那里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响”,之后我再也不敢不认真了。
老师带我们在操场上练习蹲马步、出拳、出掌……我学得很认真。
头上的汗水往下滴,但我依然兴致勃勃,渐渐地我开始喜欢上了武术。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教练让在三十摄氏度的气温下练习蹲马步。
一分一秒的,灼热的紫外线把我晒得热汗直流,我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但最后我强忍着泪水练习。
教练说:“你们的父母是为了让你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意志,你们一定要坚持。
”是呀在生活当中,不免要遇到与挫折,只要勇敢的去面对,就会战胜!【篇二:学武术】星期五下午第一节课后,同学们高高兴兴的去了各自的兴趣班。
我报的是武术兴趣班,因为武术是中国的骄傲,学习武术还可以强身健体,陶冶身心。
今天下午,教练教我们武术操。
学习武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又是那么的简单。
这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第一个动作:眼神。
做眼神动作时,头要来回摆动,眼睛也要随着转,练好后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第二个动作:手部练习。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一,打左拳,二,打右拳,三,推掌,四,勾手。
”这些复杂的动作让我眼花缭乱,学了上一个动作,忘了下一个动作。
武术论文5篇范文

武术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武术论文太极拳习练对我院学生性格塑造的价值“虎借风威抟阵式,龙乘云气显功夫。
乾元虚实凌霄剑,坤道柔刚太极湖。
竞技包容增智慧,武林拳艺演真如。
”-----------题记时间太窄,指缝太宽,不经意间,昨天已是流年。
刺眼的阳光照射着宿舍,坐在电脑前,开始敲击自己练习太极拳的心得。
不觉间,在塔沟已经度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武术练习也已成了习惯。
匆忙的日子总不给人闲暇的喘息机会,只能意犹未尽的去回想。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太极拳,对我的影响颇深,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
回想刚入学时自己的模样,练习武术扭扭捏捏,到现在却已经能够淡定自若,不能不说练习武术的功劳,而作为武术项目中的精华---太极拳,更不得不提。
伟大领袖邓小平曾在1978年会见日本友人时赞誉“太极拳好”,可见太极拳的地位。
而国家领导人为何如此重视太极拳呢?不得不与太极拳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人的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有关。
下面是我对太极拳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一些见解。
我们在进行每一次的太极拳练习时,教练都会要求我们先站桩,目的就在于使心情静下来,而练习时保持心无杂念才可能达到追求的最高境界,即追求人生的自我感悟,人格的自我完善以及内心的自我更新。
在太极拳的习练中,唯有心静才可能练出太极的韵味,因为太极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天人合一的运动。
心静,自然无杂念,忘记自我,与自然浑然融为一体,长此以往,那么我们的性格就会变得平缓,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有益。
因为现在的大学生都非常的偏激,心理承受能力非常的脆弱,遇事容易冲动,甚至做出一些傻事蠢事,酿成不可收拾不可挽回的后果。
现在大学都普遍开设了武术教程,而太极拳往往是最主要的,可见人们已经意识到太极对大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就拿我们教练来说,经常练习太极拳,使他看上去是那么谦和。
如果我们可以坚持把太极练下去,那么我相信我们也可以达到太极所教授的‘修心养性,尽性如天’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武术作文1500字

人’为本位的完全相反的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特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轻易地丢弃,要代代相传下去’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武术
中华武术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根植于中国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土壤。它除了具备一般的文化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 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一方面,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出 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与心理 等,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有着巨大的健身价值。 因此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研究、分析、提升中华武术的本 质特征,完整体现其精神实质,对传统文化的根脉, 继承、发展、推广、繁荣武术,正确把握武术运动的发展方向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进步性又有它的局限性,我国习武的个体和群体完全接
受了儒家的”仁者安仁”,”求仁得仁又何怨”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如影随形地将武术文化的携带者牢牢地包裹。
导致了武术发展过程更多的体现”教条的、保守的、泥古的”成分占主要地位,这种崇古的儒家思想恰恰制约了武术在千百年的发展。总之,中华武术所倡导的武德恰恰与儒家文化中以”仁”为本,重义轻利的思想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系统、完整地传给了武林中人,从而使中华武术与儒家文化也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2.1 武术与中国传统哲学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着某些原始而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辞海》在“易传”条目中 写道:“内容保存了中国古代若干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在肯定 事物运动变化永无穷尽的基础上,猜测到事物发展到一定程 度,就要变为它的反面。”而武术正是以阴阳、五行、八卦、太 极等原理为指导,以养生修炼为手段;结合武术的格斗和套 路而形成的一种技艺。从拳术名称上可以看出,如:太极拳、 八卦掌等。太极二字出于《周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 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说太极是一切原动力, 是人的完整的整体。人的腹部为太极之中枢,两腰为两仪, 两手两足为四象,四肢各有两关节为八卦。腹为全身最中 部,此处一动,上下皆动,故太极拳要求体松、气固、神凝。八 卦掌更是根据阴阳生克制化之理,并且又据先、后天八卦的 区别而运用到武术上。并以此生生克克,故有延绵不断之道 理。拳理中的动静、开合、虚实、现藏、攻防等,都是根据阴阳 学说而来。除此之外五行学说也是武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如 形意拳是以直线出击的崩拳属木行。同时以五行相克原理 解释拳式的攻防作用。即以相生理论说明易生相连的拳式, 以相克理论说明相互制约的拳式。再如中国传统哲学中“天 人合一“的观点施之于武术,则要求练习者要“内外合一”。 如六合拳讲究“手与眼合,步与身合,智与力合”等等。由此 可见,武术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术的形成与 发展,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不弄懂、弄通武术中 的哲学问题,就难于把握武术的真谛。
武术论文

我心目中的中国武术文化摘要:武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武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中国的“国粹”,其中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古代思想。
关键词:武术;哲学;儒家思想;阴阳思想;天人合一;武德前言: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形态,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审美观、健身观、教育观、人生观都在中华武术中有所反映。
通过王忠政老师所讲的中国武术文化赏析课程,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武术之精华,同时更清楚的认识到了其中蕴含的武术精神。
正文:武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
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武术在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进程中,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极深。
儒家思想,阴阳八卦的思想是武术文化精神的支柱,而这种思想又在几千年的武术发展中不断的互相渗透,最终所形成的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是与电影里的以打斗为特点的武术有很大区别的。
中国武术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历代战争活动中,以生命为代价积累起来的、以攻防格斗的人体动作为核心、以套路为基本单位、并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
因而,中国武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中国的“国粹”,其中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古代思想(哲学、道德、兵法、医学、宗教等)。
而武术在其完善的过程中更是融入了处世之道,其精神也从原来的攻击性逐渐的向“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成熟完整的武侠精神转变。
这是一种中国人独有的伦理价值。
关于中国武术的作文

关于中国武术的作文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不仅是一种武技,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中国武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风格。
中国武术的魅力在于其丰富多样的招式和内涵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一种身体技能的表现,也是一种思想境界的体现。
中国武术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军事和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坚韧、智慧和包容的品质。
从古至今,中国武术一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中国武术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的各种战争和武术家的不懈努力,他们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武术不仅是一种身体技能,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学习中国武术,人们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中国武术还注重内在修养,要求练习者要有崇高的品德修养,尊重师长,团结友爱,不谋私利,不欺凌弱小,以和为贵。
因此,中国武术在培养人们的身心健康、塑造人们的品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武术的魅力还在于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中国武术包括拳术、器械、对练、套路、散打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中国武术的拳术注重内外兼修,讲究内功和外功的结合,注重气的调和和内力的修炼;器械注重技法的熟练和身法的灵活,有着独特的表演艺术价值;对练则是两人相互配合进行练习,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高反应能力;套路是一种固定的招式组合,是武术技艺的集中体现;散打则是一种实战性很强的中国武术形式,有着搏击的特点。
这些形式各具特色,都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观赏性。
中国武术的精髓在于其内涵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武术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军事和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人民勇敢、坚韧、智慧和包容的品质。
中国武术强调的是“以柔克刚”,“化敌为友”,“以和为贵”,这些思想贯穿于中国武术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武术作文(精选23篇)

关于武术作文(精选23篇)关于武术作文(精选23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武术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术作文篇1今天是正月十五闹元宵,我和爸爸妈妈约定今天去“文化城”游玩。
一大早我就竖起耳朵,聆听我的小闹钟叫我起床,因为昨天晚上就已经把闹铃定到了七点,怕一下子再睡到日上三竿。
等了许久不见响声,还是我叫小闹钟吧,是不是今天它睡着了,忘记叫我了呢?等不及了,我就先起床了。
匆匆吃的过早饭来到“文化城”,那里人山人海的群众们挤满了我的视线,挤满了宽阔的广场,广场上空飘荡着热闹的风筝群,它们也在你追我赶,挤来挤去的俯视下方,好像也在观看着精彩的表演,哇塞,有武术表演啊!瞧,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小弟弟一下子把自己的脚高高的放到了他的肩膀上,一只脚稳稳站立在地上的,挥舞着他的小手,和观众打招呼呢,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使劲的拍响了佩服的掌声!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激动吗?因为我一直梦想着能当一名武术家,这会一见到武术表演,深爱武功的我顿时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配武的音乐更是震惊了我,像是成龙演一部武打片里的音乐。
我从小就十分的崇拜成龙,也好想学武术,可妈妈就是不同意,她说我的脾气不好,动不动就想和同学打架,学了武术,那还了得。
其实妈妈根本就不知道,我和同学们之间都是闹着玩的,如果我学了武术,怎么会对付我亲爱的同学们呢?这时又有一位十八九岁大哥哥轮着一根长长的甩镖上场了,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周围围观的观众立马退后两步,唯恐那支飞镖飞到自己的脸上。
甩镖在大哥哥手里划出一道道弧形线条,带飞镖的那头发出“嗖嗖”的响声,一会大哥哥把甩镖的铁锁链来回缠绕在脖子上,好像成了死结一样,可身手利索的的他,眨眼间又把甩镖“嗖”的一声甩出一米多长,整个动作就在几秒之间完成,此刻我真渴望像二郎神一样,多长一只眼睛,让我看得更清楚点,看得更明白点。
体育论文_武术学习心得与体会

体育论文_武术学习心得与体会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结合的一种综合性体育项目,对于个人身心健康和精神修养都有很好的帮助。
本人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首先,学习武术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由于武术动作要求精确规范,需要反复练习,因此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同时,武术还注重内功的修炼,如气功、太极拳等,可以调节人体内部器官的功能,并提升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其次,武术教育对于个人心理健康也有帮助。
武术要求心境平和,内心定力强。
在修炼中,不断强化思维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进而陶冶性情,塑造坚毅的人生信念,促进心理健康。
再者,学习武术可以培养团队意识。
武术除了要有个人能力之外,更注重协作和配合,不能只顾及个人表现。
在培养个人能力的同时,还需打造拥有团结互助精神的小组,以达到团队目标。
最后,并不止于此。
武术的学习不仅仅是动作的精准和身体的强健。
它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和精神,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并为之服务。
通过学习武术,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以德为先”的精神和“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
总之,武术让我深刻了解到了一个社会和情感相统一,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学问,也让我明白了在自己的人生中注重精神修
养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武术,以获得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精神上的满足。
中国武术作文三篇

中国武术作文三篇中国武术作文三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武术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武术作文篇1武术——我的最爱说到武术,你是不是会想到成龙、李小龙等功夫大师呢?我也曾想当一名功夫大师,也想向他们一样拍电影,所以我从小习武,武术是我最喜爱的一项运动。
练习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防身,有小偷爬进你家屋里时,你可以用武术把他打跑,或者遇上了土匪、强盗,也可以抵挡一会儿,让你身边的人打110报警。
武术其实还能预防一些慢性疾病,对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很多有着慢性疾病的人经过长期坚持练习武术,病情完全好了。
我爷爷以前总是腰酸背痛腿抽筋儿,他坚持练习武术,一段时间后,他的腰不疼了,背也不痛了,腿也不再抽筋儿了,我爷爷的病完全好了!我从6岁开始习武,已经持之以恒地练了3年多了,现在,我会做空翻、手翻、旋子等高难度的动作,多次在省市武术比赛中获奖。
在习武的过程中我不仅练就了健康的身体,更培养了我自信的素质,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准备回家,突然来了两个小男孩,和我长得差不多大,鼻子大大的,眉毛笔直笔直,脸上浮出一股令人害怕的神情,只见他们走向一个小女孩,二话不说就开始欺负她,并把她推倒在地上,我看到这一幕,连忙上前阻止,并把小女孩从地上扶起来,其中一个大个男孩质问我:“关你什么事?”说完便使劲冲我的胸口就是一拳,我快速地闪了过去,他又踢了一脚,我一个空翻躲了过去,他们发现我会武术,便有些畏惧,我对他们说:“我不想伤害你们,请你们不许欺负人!”之后,我把小女孩送过了马路才回家。
从此,我更加地明白,武术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伸张正义,真是一项极佳的运动!武术,我喜欢你!中国武术作文篇2武术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提到武术,大多数人都会激动万分,武术的一招一式,都蕴含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和自然界的奇妙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议论文:论武术_1500字
武术,是我们中国起源最早的文化之一。
它最初,来自于战争。
将士们通过短兵相接,在近距离的战斗下,通过武术的高低,来分出胜负。
能够说,武术的高低,就是武士们价
值的根本。
但是,武术发展到今天,却被现代人逐步的淡忘。
并且,武术也
在绝大部分人的心中,成为“不良”的代表。
这也并不奇怪。
因为现
在的好多青年人,学习了套路也好,跆拳道也好(居多),散打也好,等等。
都把这些当成炫耀的资本。
同时,也用这些最早的文化来当成
打架斗殴的工具。
这对于武学文化来说,是一种错误,更是一种遗憾。
不得不说,武术,只有在战争年代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那么,和
平年代,它的价值就荡然无存了吗?这显然是错误的。
那么,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面对武学,或者说,怎
么样准确的理解并学习武学呢?就这个问题,我想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要区分的是,武术,在不同的年代,其作用也是不同的。
就算是在当今的法治社会,武术,也有其作用。
先说一下在战争年代。
这个年代,是一个兵荒马伦、民不聊生的时期。
远则古代,近则
解放前。
不用说,在战场上,武术,是少不了的根本因素。
尤其是在古代,将士们都是手拿武器,进展搏斗。
一个好的将士,胸怀韬略不说,且
武艺过人。
例如:战国时期的廉颇、秦末汉初的楚霸王项羽、西汉时
期的霍去病、三国时期的吕布、更有与吕布同期的关羽(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后代人称其为“武圣”)、明朝开国着名将领李文忠;近代的更有叶剑英、许世友等人物。
就算是在近代或者当代,在战场上,也少不了武术的具备。
举个
例子:当手里的枪子弹打光的时候,并且属于近战的战斗中,武术高
的人,能通过徒手搏斗,在瞬间消灭眼前的对手。
可见,在战争的年代,武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那么和平年代呢?
我觉得,越是和平年代,越不能忘记武术的修习。
第一,习武,可对身体关节、血液循环有一定的好处,达到强身
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
但是也要注意,习武不能急躁,循序渐进。
第二,通过习武,我们能够了解到人生很多的道理。
伟大的功夫大师李小龙以前说过:“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这就告诉我们,在习武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自弃自馁,循序渐进,发挥自己的潜能。
当然,这不但仅是学武,在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是要如此的!李小龙的截拳道,更是一部人生的哲
学理论。
这不但仅是一套武术,也是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哲学
思想。
第三,武术,同样是我们中国最早的起源文化之一。
它也是一种
文化,但是,当今的人却偏重书本,忘记了这种肢体的文化。
总觉得,读书,才是习心习德德直接途径。
其实不然,否则,那么多的武学宗师,哪里来的修养呢?
其实,当今的社会之所以疏远了武术,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学习武术的部分青年街头斗殴;
第二:耽误孩子学习的时间,并且没有什么意义。
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现在不怎么注重武学教育的原因。
古人有句话,习武先习得。
你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还谈什么习
武呢?武德,也就是做人的道理。
我们中国的武术,之所以称之为世
界武术的鼻祖,是因为我们中国的武术,不单单是肢体活动那么简单。
我们中国的武学,融入了哲学的思想,不但在习武的同时能让我们了
解怎么做人,更能通过这样的肢体活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否则,晨练的老年人怎么不去练空手道跟散打或者跆拳道呢?因为那些都仅
仅搏斗的工具,没有我们中国武学的内涵。
但是,我们也不能排斥外国武术。
因为,我们中国人讲究的是:
扬长避短。
无论是多么简单、多么没有内涵的东西,总有值得去学习的地方。
这要看怎么去发掘了。
说到底,我自己就是个武术爱好者。
但是,我说的的话,并不是
偏袒武术,而是我觉得,我应该耿正的说出武术的本来含义,让现在
的意识到,我们的文化,不但仅是书本,还有武术。
高三:于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