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阳 基 本 数 据

合集下载

全国 太阳 辐照度 表

全国 太阳 辐照度 表

全国太阳辐照度表
全国太阳辐照度表是一个记录全国各地太阳辐照度数据的表格
或统计数据。

太阳辐照度是指太阳辐射能量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
通常以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平均值来表示。

全国太阳辐照度表通常会包含以下信息:
1. 地理位置,表中会列出各地的名称或地理坐标,以区分不同
地区的太阳辐照度。

2. 太阳辐照度数据,表中会记录各地的太阳辐照度数据,通常
以每平方米或每平方千米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平均值来表示。

这些数据可能是通过太阳能辐射测量仪器或气象观测站等设备进行
测量获得的。

3. 时间范围,表中可能会指明太阳辐照度数据的统计时间范围,例如每年、每月或每日的数据。

4. 统计方法,表中可能会说明太阳辐照度数据的统计方法,例
如是通过长期观测数据的平均值,还是通过模型计算得出的估算值。

全国太阳辐照度表的编制可以用于多个领域,例如太阳能发电、农业、气象学等。

太阳辐照度是太阳能资源的重要指标,对于太阳
能利用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全国太阳辐照度表可能会因为不同的数
据来源、统计方法和时间范围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这些数据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以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太阳黄经计算

太阳黄经计算

太阳黄经计算太阳黄经(Sun's celestial longitude)是指太阳在黄赤交角下的黄道经度,即太阳所在位置相对于春分点的位置。

黄经的值通常以度数表示,范围从0到360度,表示太阳在黄道上行进的角度。

太阳黄经计算是天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涉及到太阳的运动轨迹、季节的变化、节气的确定等。

下面我将从太阳黄经的计算方法、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太阳黄经的计算方法是基于天文学的基本概念和观测数据。

在计算太阳黄经时,通常需要用到的数据包括黄赤交角、春分点等。

黄赤交角是指地球赤道面和黄道面之间的倾角,它的值约为23.44度,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黄道的倾斜角度。

春分点是指太阳从南向北穿过赤道的点,它通常用为太阳黄经计算的起点。

太阳黄经的计算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实现。

数学模型是利用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原理推导出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给定的参数和初始条件计算出太阳的黄经。

计算机模拟则是利用计算机对天体运动进行模拟和求解,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到太阳的黄经。

这些方法能够高精度地计算太阳黄经,并能进行长期预测和历史回溯。

太阳黄经的计算在多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首先,太阳黄经的变化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

太阳黄经的每次变化都代表着一年中特定时刻的到来,比如夏至、秋分、冬至、春分等。

利用太阳黄经的计算结果,可以准确地确定节气的日期和时间,为农业、气象、节假日安排等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太阳黄经的计算也与天文观测和定位导航有关。

在天文观测中,太阳黄经是确定天体位置和时间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过观测太阳的黄经,可以计算出观测地点的经纬度、时区、地球自转速度等信息。

在导航系统中,太阳的黄经可以用来确定导航卫星和地面接收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提高导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太阳黄经的计算还涉及到天文历法的制定和修订。

历法是用于计算和表示时间的一套规则和方法,通过对太阳黄经的观测和计算,可以确定历法的起点、年份的长度、闰年的规则等。

第2章 太阳与太阳能I

第2章 太阳与太阳能I

耀斑、 日珥 色球层 太阳风 日冕层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出现时间 太阳活动的影响 无线电短波受干扰甚 至中断 出现“磁暴”现象 产生原因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 磁波扰动地球大气 层(其中的电离层) 太阳大气抛出的高 能带电粒子扰动地 球磁场 太阳大气抛出的高 能带电粒子与极地 高空大气碰撞产生 尚在研究中
更为精确的赤纬角计算公式
日子数n的计算方法同前。误差小于0.035o
地球的自转与太阳时
•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时间可用角度来表示,每小时相 当于地球自转15o。 • 有关太阳角度的计算公式中均使用太阳时。 特点:午时(中午12点)阳光正好通过当地子午线,即在 空中最高点处。 东半球为-, 西半球为+ • 太阳时与标准时间的转换公式:
热核反应能量的计算
1. 4个氢核聚变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两个正电子.写出聚变核 反应方程,并算出在这次聚变中能放出多少能量。已知: – 2. 质子质量mn=1.007825u;氦核质量mHe=4.002603u ;电 子质量mH ·1/1840。(25.71MeV )
1kg的氘和氚全部发生热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相当于多少 热值q=2.94×107J/kg的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已知氘核 质量m1=2.0141u,氚核质量m2=3.0160u,氦核质量 m3=4.0026u,中子质量m4=1.0087u. (1.148×107kg) 如果1g氢完全聚变,根据上题的数据,可放出多少能量? 相当于多少热值2.93×107J/kg的煤所释放的能量?(21.1 吨) 1L海水:300L汽油
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由氢变氦的热核聚 变反应,巨大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空间散播。 • 反应方程式:
• 上述热核反应中会发生质量亏损,反应所释放的 能量与质量亏损间的关系可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 守恒定律计算 ΔE =Δm · c2

地球的基本概况

地球的基本概况

地球的基本‎概况?1.年龄:46亿岁。

公转周期:约365天‎。

公转轨道:呈椭圆形。

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

自转周期:恒星日:约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黄赤交角:23°26。

赤道半径:是从地心到‎赤道的距离‎,大约637‎8.5公里。

平均半径:大约637‎ 1.3 公里(这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距离的平‎均值)。

体积:10832‎亿立方千米‎。

质量:5.9742×10^21 吨。

平均密度:5.515 g/cm^3,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

大气:主要成份:氮(78.5%)和氧(21.5%)。

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

表面大气压‎: 1013.250毫巴‎。

由化学组成‎成分及地震‎震测特性来‎看,地球本体可‎以分成一些‎层圈,以下就标示‎出它们的名‎称与范围(深度,单位为公里‎):0- 40地壳,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内‎地核。

地球表面积‎71%为水所覆盖‎,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拥有‎液态水的行‎星( 土卫六的表‎面有液态乙‎烷或甲烷,而藏于木卫‎二的表面之‎下则可能有‎液态水,不过地球表‎面有液态水‎仍是独一无‎二的)。

2.地球距离太‎阳1.5亿千米,从地球到太‎阳上去步行‎要走350‎0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20‎多年。

地球属于银‎河系太阳系‎,处在金星与‎火星之间,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但人类直到‎16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引潮‎力会使地球‎的自转周期‎每一世纪增‎加约2毫秒‎,最新研究显‎示在9亿年‎前一天只有‎18小时,而一年则有‎481天。

地球卫星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

太阳辐射量参考数据表

太阳辐射量参考数据表

张 家
31o52 120o33
港´ ´
18.59 17.40 17.93 19.16
合 31o52 117o14 肥´ ´
18.33 17.15 18.19 19.44
蚌 32o56 117o22 埠´ ´
18.49 17.36 18.03 19.21
芜 31o20 118o22 湖´ ´
18.25 17.04 18.27 19.57
17.3420.52 20.22
20.15 19.72
20.7 20.44
18.52 17.85 16.57
18.37 17.65
18.87 18.37
18.84 18.33
16.5118.97 18.50
18.84 18.33
18.74 18.19
19.5
19.56 19.1 19.21 19.62 18.92 18.96 19.31 18.79 21 21.18 20.62 20.65 20.51 20.65 20.76
地理位置
鉴 基础 辐照 倾斜面辐照 温升35℃
城 水 量 量MJ/㎡ 需采光面积
市 温℃ 数据
(集热面积m2)
北纬 东经
MJ/㎡ 33° 50°
富 47o48 124o29 裕´ ´
20.63
18.86


齐 47o20 123o58 裕
哈´ ´
16.78
20.44
19.03

佳 木
46o49 130o17
盐 33o23 120o08 城´ ´
19.55 18.42 17.06 18.10
徐 34o16 117o11 州´ ´ 清

太阳的基本数据

太阳的基本数据

太阳的基本数据太阳是我们太阳系的中心星体,也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量来源。

下面将从太阳的基本数据出发,介绍太阳的结构、特征以及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直径约为139.2万公里,是地球直径的109倍,质量是地球的333,000倍。

太阳主要由氢和少量的氦组成,其中氢约占质量的74%,氦约占质量的24%。

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5500摄氏度,而内部温度则高达1500万摄氏度。

太阳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核心、辐射区和对流区。

太阳的核心是最热的部分,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核心中的氢原子会发生核聚变反应,将氢原子融合成氦原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辐射区是核心外围的一层,能量通过辐射的方式传递出来。

对流区是太阳最外层的一层,能量以对流的形式传输。

太阳的特征有很多,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暗斑,由于磁场的作用,造成了局部温度的下降。

太阳黑子的数量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黑子数量会随着太阳活动周期的变化而有所波动。

此外,太阳还会产生太阳耀斑和太阳风等现象。

太阳耀斑是太阳表面发生的巨大能量释放,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数百万核弹爆炸的能量。

太阳风是太阳大气层中的高速带电粒子流,它会对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

首先,太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的能量经过大气层的吸收和散射后,到达地球表面,提供了光和热的能量。

这些能量驱动了地球上的气候系统和生态系统,维持了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存在。

其次,太阳活动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

太阳黑子的活动会导致地球磁场的变化,进而影响地球上的电离层和无线电通信。

太阳耀斑和太阳风也会对地球磁场和大气层产生影响,引发地球磁暴和极光等现象。

此外,太阳还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太阳活动的变化会导致地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黑子活动与地球气候的冷暖周期有关。

总结起来,太阳是我们太阳系的中心星体,具有巨大的质量和能量。

太阳的结构复杂,特征丰富,对地球有着重要的影响。

太阳辐照 历史数据

太阳辐照 历史数据

太阳辐照历史数据
太阳辐照历史数据是指过去一段时间内特定地区的太阳辐射情
况的记录。

太阳辐照是指太阳能辐射到地面的能量,通常以单位面
积的瓦特每平方米(W/m²)来衡量。

这些数据对于太阳能发电、农业、气候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从气象站或者气象卫星获取太阳辐照历史数据。

这些数据通常包括每天、每月或者每年的平均辐照量,以及不同时
间段内的辐照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特定地区的
太阳辐照量的季节变化、日照时数、日照强度等信息。

其次,太阳辐照历史数据也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站或者研究机
构收集的实际运行数据来获取。

这些数据更加具体和实时,可以用
于评估太阳能发电站的发电潜力,优化发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策略。

另外,太阳辐照历史数据也可以通过一些气象和环境研究的数
据库获取,这些数据库通常会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太阳辐照数据,可
以用于跨地区的比较分析和气候变化研究。

总的来说,太阳辐照历史数据对于太阳能利用、气候研究、农
业生产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太阳辐照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太阳系八大行星数据表

太阳系八大行星数据表

12103 1.0820
0.72
0.81
0.86
5.24
35.03
3 地球 Earth
12756 1.4960
1.00
1.00
1.00
5.52
29.79
4 火星 Mars
6786 2.2794
1.52
0.11
0.15
3.95
24.13
5 木星 Jupiter
142984 7.7833
5.20 318.00 1319.00
0.9341 25.19
5.02
3.72 -55℃
——
——
5 木星
1.3053
0.0489
3.08 60.20 23.12 -140℃
——
——
6 土星
2.4845
0.0542
26.73
35.60
10.17 -140℃
——
——
7 天王星 0.7699
0.0472
97.92
21.30
8.69 -220℃ 18.3755 20.0833
1.64
5.43
序 名称
1 水星
公转周期 87.97天
自转方向
自转周期
表面重力 (g地)
反射率
已确认 卫星数
自西向东 58.65天
0.38
0.11
0
表面温度(摄氏) -180~+430 ℃
2 金星
224.70天
自东向西
243天
0.90
0.65
0
+465~+500 ℃
3 地球
365.26天
自西向东 23时56分
自东向西 17时1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日冕
紫外波段的日冕
外层日冕的 伪彩色照片
“1970年3月7日日全食日冕” 太阳活动极大年的日冕
太阳宁静年的日冕
太阳日冕。SOHO探测器拍摄
太阳日冕。摄于1991年7月11日日全食时。
太阳释放巨大能量。其中部份能量以带电荷粒子形式高速传送开去,这 便是太阳风。它的移动速度达到每秒数百公里。虽然地球上的磁场能将环 绕地球的带电荷粒子困于其辐射带( Van Allen belts ),一般能有效阻挡 太阳风,但在猛烈太阳风情况下它可能受影响而变形,导致地磁暴的出现。
太阳光球及其活动
光球就是我们实际看到的太阳圆面,它有一个比较清 楚的圆周界线。光球的表面是气态的,其平均密度只有水 的几亿分之一。光球厚达500千米,极不透明。光球上密 密麻麻地分布着极不稳定的斑斑点点,被称为“米粒组 织”。米粒组织可能是光球下面气体对流产生的现象。另 外,还有超米粒组织,其直径与寿命要大的多。在光球还 分布着太阳黑子和光斑,偶尔还会出现白光耀斑。这些活 动现象有着相差悬殊的亮度、物理状态和结构。
太阳光球上的米粒组织
89年3月5-18日 的太阳表面一 群黑子,面积约 70个地球.10日 黑子群爆发大 耀斑,放出带电 粒子和辐射,使 地面多处无线 电通讯中断
所谓太阳黑子是 光球层上的黑暗区 域,它的温度大约 为4500K, 而光球 其余部分的温度约 为6000K。 在明亮 的光球反衬下,就 显得很黑。
Measuring Waves
Waves are described by two numbers: Wavelength ():
• Distance between wave crests.
Frequency (f):
• Number of wave crests passing per second.
活动太阳的磁场
太阳活动是有周期性变化的。太阳周期是指大约十一 年周期性的太阳黑子数量增加和减少。每一周期是从太阳 活动最低潮时算起。太阳周期的排序开始于十八世纪,而 现在我们正处于第二十三周期。
至 变 始 方 子 拢 间 图
黑 子 生 命 短 暂 , 只 有 少 于 数 天 约 三 星 期 的 寿 命 。 太 阳 黑 子 的 多 寡 化 有 一 个 十 一 年 的 周 期 , 在 周 期 之 , 黑 子 基 本 上 出 现 在 纬 度 较 高 的 地 ( 即 离 太 阳 赤 道 较 远 ) , 接 着 太 阳 黑 数 目 会 不 断 增 多 , 并 且 会 向 赤 道 靠 。 假 若 我 们 以 图 显 示 黑 子 位 置 与 时 的 关 系 , 便 会 得 出 着 名 的 「 蝴 蝶 」 。 利 用 光 谱 分 析 , 科 学 家 得 知 太 阳 黑 的 磁 场 相 当 强 , 比 太 阳 平 均 磁 场 强 千 倍 。 黑 子 经 常 成 双 成 对 出 现 , 每 皆 由 极 性 相 反 的 黑 子 组 成 , 若 一 个 磁 北 , 另 一 个 必 为 磁 南 , 由 此 我 们 计 每 对 黑 子 皆 由 磁 力 线 所 连 系 , 强 的 磁 场 牵 制 着 光 球 层 上 的 气 体 , 并 止 了 下 层 较 炽 热 的 气 体 上 升 至 黑 子 围 , 结 果 黑 子 比 太 阳 表 面 其 他 地 方 度 较 低 。 最 后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黑 子 数 目 和 地 球 的 气 候 有 微 妙 的 关 系 , 究 显 示 在 地 球 上 一 次 冰 河 期 时 , 太 黑 子 的 数 目 异 常 地 少 。
• Hot stars appear to be blue • Cooler stars appear to be red
„Measure‟ colours by filters
Prisms disperse light into its component colors
White Light Prism
A slight problem
In what medium do light waves travel ?
• Concept of ether (check spelling !!) • Concept of fields
An unexpected solution :
• Complete theory of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by James Clerk Maxwell (c.1860) allows f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to travel in vacuum with speed of light
从"阳光"号发射不久(1991年11月)到1995年末的太阳X射线图像。 图中太阳活动由盛至衰十分明显。"阳光"号探测器拍摄。
Stellar Spectrum
Measuring Star Colours
Stars have different colours ! Colours depend on surface temperature
• Particles cannot behave like waves • Waves cannot behave like particles
The wave picture gets a boost
1801 Thomas Young
• Double-slit experiment • Include graphic • Demonstrates wave nature of light, rejects particle picture
太阳的巨大喷发
太阳的物质抛射 形成环形突出
软X射线波段的太阳
太阳色球层有些局部亮区域,我们称它为谱斑。 它处于太阳黑子的正上方。有时谱斑亮度会突然增 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耀斑。耀斑释放的能量极 其巨大。其巨大的能量来自磁场。
太阳的耀斑
磁回旋(紫外)
太阳日珥的爆发
太阳的日珥和日冕。摄于日全食时。
Sound waves (A 440):
• = 0.73 m, f = 440/second; • wave speed: c = 320 m/second (1150 km/hr) • For sound, ―frequency‖ = ―pitch‖.
太阳。这四幅太 阳像是在不同元 素谱线及不同波 段上拍摄的,其 中(a)铁IX/X, 17.1nm (b)铁 XII,19.5nm (c)铁 XV,28.4nm (d)氦 II/硅XI,30.4nm。 SOHO摄于1998 年10月27日。
太阳。这是幅 波长19.5nm 铁XII的太阳像, 图中几个明亮 的区域是太阳 的活动区,几 个暗黑的区域 是冕洞,而周 围的一圈是日 冕。SOHO拍 摄。
Spectrum
Two opposing views
Light consists of particles
• Newton (c.1670)
Light as waves
• Christiaan Huygens (1678)
Seemingly a ‗either – or‘ situation
The wave speed, c, is the product of these:
c=f
Wavelength ()
Speed (c)
Frequency (f) (# waves/second)
Examples of Waves
Ocean waves:
• = 100 m, f = 0.1/second; • wave speed: c = 10 m/second (36 km/hr) • Speed depends on water depth, salinity, etc.
太阳的结构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系里唯一的一颗恒星,也是离地球最 近的一颗恒星。太阳是一颗中等质量的充满活力的壮年星,它处于银河 系内,位于距银心约10千秒差距的悬臂内,银道面以北约8秒差距处。 太阳的直径为139.2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太阳的体积为141亿亿立 方千米,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的质量近2000亿亿亿吨,是地球的33 万倍,它集中了太阳系99.865%的质量,是个绝对至高无上的“国王”。 太阳是个炽热的气体星球,没有固体的星体或核心。太阳从中心到边缘 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大气层。太阳能量的99%是由中心 的核反应区的热核反应产生的。太阳中心的密度和温度极高,它发生着 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而该反应足以维持100亿年,因此太阳目前正 处于中年期。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质量约占71%)与氦(质量约 占27%)。
日冕与太阳风
太阳最外层的大气称为日冕。日冕延伸的范围达到太阳直径的几倍到几 十倍。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日冕接近圆形;在太阳宁静年则呈椭圆形。 日冕中有大片不规则的暗黑区域,叫冕洞。冕洞是日冕中气体密度较低 的区域。冕洞分为三种:极区冕洞,孤立冕洞,延伸冕洞。太阳能以太阳风---物质粒子流的形式失去物质。冕洞是高速太阳风的重要源泉。 日冕物质抛 射是发生在日冕的非常宏观庞大的物质和磁场结构,它是大尺度致密等离子 体的突然爆发现象。对地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它。当太阳上有强烈爆发和日 冕物质抛射时,太阳风携带着的强大等离子流可能到达地球极区。这时,地 球两极就出现极光。极光的形态千变万化。太阳系内某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 也有极光。发生在日冕的耀斑叫X射线耀斑,它的波长只有1~8埃或更短。它 直接引起地球电离层骚扰,从而影响地球短波通讯。
太阳。SOHO拍摄
太阳基本数据
日地平均距离 半径 质量 平均密度 有效温度 自转会合周期 光谱型 目视星等 目视绝对星等 表面重力加速度 表面逃逸速度 中心温度 中心密度 年龄 149,598,000千米 696,000千米 1.989×1033克 1.409克/立方厘米 5,770K 26.9日(赤道);31.1日(极区) G2V -26.74等 4.83等 27,400厘米/平方秒 617.7千米/秒 约15,000,000K 约160克/立方厘米 50亿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