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论知识点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超全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超全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基本概念1.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2.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3.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4.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5.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6.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因特网的工作方式分为两大块:(老师提到)(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概念: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

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概念: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

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3.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和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红外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的和。

4.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5. POP3协议:邮局协议第3版,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

四、计算机网络的设备1. 网络接口卡(NIC):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设备。

2. 集线器(Hub):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设备。

3. 交换机(Switch):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

4.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路由的设备。

5. 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设备。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1. 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非法访问。

2. 加密技术:将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防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5. 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

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2. 物联网(IoT):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边缘计算:将计算任务从云端迁移到网络边缘,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根据考试大纲,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应用。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物理组成、计算机网络功能组成、计算机网络要素组成。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分布范围分类、按拓扑结构分类、按交换技术分类、按采用协议分类、按使用传输介质分类。

(4)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分层与协议、接口与服务、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与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体系结构模型。

1.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对于计算机网络,从不同的角度看,有着不同的定义。

从物理结构看,计算机网络可被定义为“在网络协议控制下,由多台计算机、终端、数据传输设备及计算机与计算机间、终端与计算机间进行通信的设备所组成的计算机复合系统”。

从应用目的看,计算机网络可被定义为“以相互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方式而连接起来,且各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之集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需要弄清计算机网络与多终端系统、分布式系统的区别。

1.计算机网络与多终端系统的区别传统的多终端系统是由一台中央处理机、多个连机终端及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如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或实时操作系统)组成。

在多终端系统中,无论主机上连接多少个终端或计算机,主机与其连接的终端或计算机之间都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终端只是主机和用户之间的接口,它本身并不拥有系统资源,不具备独立的数据处理能力。

系统资源全部集中在主机上,数据处理也在主机上进行。

而计算机网络系统并不是以一台大型的主计算机为基础,而是以许多独立的计算机为基础。

每台计算机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源,具有独立的数据处理能力。

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共享网络中的全部资源。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大纲要求:●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分类(LAN、MAN、WAN、接入网、主干网)。

●OSI/RM。

●TCP/IP协议,包括应用层协议、传输层协议(TCP、UDP)、网络层协议(IP)、数据链路层协议。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1.1.1 考点辅导计算机网络是指由通信线路互相连接的许多自主工作的计算机构成的集合体。

这里强调构成网络的计算机是自主工作的,是为了和多终端分时系统相区别。

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工作站)本身拥有计算机资源,能独立工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同时还可以使用网络中其他计算机的资源(如CPU、大容量外存或信息等)。

1.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早期的计算机网络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它实际上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其余的终端不具备自主处理能力。

这种网络也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 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大型主机,典型代表是ARPANET。

该时期的计算机网络是多台主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它和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在这种网络中每台计算机都有独立的处理能力,在这些机器之间不存在主从关系。

但是由于该时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研究单位、大学等部门各自研制的,没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因此要把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很困难。

网络工程师考试同步辅导(上午科目)(第3版)3. 计算机网络标准化阶段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TC97信息处理系统技术委员会SC16分技术委员会开始着手制定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作为国际标准,OSI规定了可以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遵从OSI协议的网络通信产品都是“开放系统”。

这种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能够很方便地把不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

4. 微型机局域网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1972年,Xerox公司发明了以太网,以太网与微型机的结合使得微型机局域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表1-2 频段使用表
无线电波常用在短距离或称近距离无线通信中, 如:蓝牙(Bluetooth)和Wi-Fi通信中。
其中Wi-Fi使用的是2.4G UHF射频频段,频率范 围为2.4GHz~2.4835GHz,故带宽为83.5MHz, 属高频波段。
1.有线网 2.无线网
无线网是指采用无线电波、微波、激光、红 外等无线介质来传输数据的网络。如卫星网络中 数据的传输就是用微波进行的,而手机和微机上 的红外接口可以相对传输数据。
利用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传输数据也是无线 网的一种。如:Wifi网。
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一个计算机网络由硬 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2)网络协议软件
典型的网络协议有:TCP/IP、IPX/SPX、IEEE 802 标准系列协议和X.25协议等。
3)网络管理软件
提供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 管理等功能。管理的对象可以是路由器和交换机。
4)网络通信软件
网络通信软件控制应用程序与多个站点进行通信,并能 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使用户在不必了解通信控制规 程的情况下进行通信。
1.局域网LAN 2.城域网MAN 3.广域网WAN 4.国际互联网Internet
1.3.2 公用网和专用网 按应用和管理性质的不同,计算机网
络划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1.公用网 公用网也称通用网。 2.专用网 专用网也称行业网。
1.3.3 有线网和无线网
按网络所使用的通信传输介质,计算机网络 划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图1-9 交叉网线(反绞线)的制作
RJ45是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 端)连接器的一种,连接器由接头(水晶头 )和插座组成,插头有8个凹槽和8个触点 。RJ是Registered Jack的缩写,意思是“ 注册的插座”。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资源共享
硬件共享 软件共享 数据共享

数据传输 均衡负荷与分布处理 综合信息服务 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6
1.6 网路的分类
网络的跨度是指网络可以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覆盖 的范围,网络可以分类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等。 1、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2、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3、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网络设备和传输媒体的 广泛应用,距离的概念逐渐淡化,局域网以及局域网互连 之间的区别也逐渐模糊。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部门开 始利用局域网以及局域网互连技术组建自己的专用网络, 这种网络覆盖整个企业,范围可大可小。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3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基本功能是负责数据传输和 数据处理,分别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负责实现。 通信子网 主要由CPP、通信线路和其他相关设备组 成。分别介绍通信控制处理机器、通信设 备及通信线路功能及作用。 资源子网 主要由计算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联 网外设、软件及数据资源等组成。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7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把地理上分散的 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 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连接起 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连接对象:计算机、数据终端等 连接介质:通信线路、通信设备 控制机构:网络协议、网络软 件
从用户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 一个透明的数据传输机构。
第1章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

1.三网合一,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2.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在物理上互连,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称作计算机网络。

3.资源共享:(1)共享硬件资源:服务器、打印机、通讯设备(2)共享软件资源(3)共享数据:数据库4.按按地域来划分:局域网和广域网。

建设计算机网络的属性来分:公用网和专用网。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分: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全互连形和不规则形。

按信息的交换方式来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5.电子公告板系统(BBS)6.数据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是表征事物的形式,例如文字、声音和图像等。

7.信号是数据的电磁或电子编码。

8.信道是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9.调制解调器:兼有调制和解调功能的器件。

10.调制解调器最基本的调制方法有以下几种:调幅、调频、调相。

11.纠错码是指在发送每一组信息时发送足够的附加位,接收端通过这些附加位在接收译码器的控制下不仅可以发现错误,而且还能自动地纠正错误。

12.检错码是指在发送每一组信息时发送一些附加位,接收端通过这些附加位可以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判断看其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错误,它不能纠正错误而是通过反馈信道传送一个应答帧把这个错误的结果告诉给发送端,让发送端重新发送该信息,直至接收端收到正确的数据为止。

13.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14.线路交换:通过网络中的结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15.报文交换:对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信息,可以采用另一种数据交换的方法叫报文交换。

报文交换方式传输的单位是报文,在报文中包括要发送的正文信息和指明收发站的地址及其它控制信息。

在这种报文交换方式中,不需要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

16.报文分组交换:原理是把一个要传送的报文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都作为报文分组的数据部分。

计算机网络要点归纳

计算机网络要点归纳

计算机网络要点归纳于凤霞教学内容共8章,将8章安排在10章中讲授。

复习时为了方便复习还是依照教材的章节。

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OSI 参考模型和TCP/IP 协议的详细剖析。

课堂教学中根据知识的类别将数据通信和广域网独立两章,重点讨论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问题以及网络互连、分布式进程通信和Internet 应用服务。

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见图1-1。

图1-1 知识点结构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表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发展阶段 时间 研究中心代表性产品或应用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SAGn计算机网络概论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广域网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介质访问子层物理层局域网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E 系统、航空定票系统SABRE-1第二阶段 20世纪60年代 ARPAnet 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ARPAnet 分组交换网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ISO 制定OSI 参考模型以太网、环网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 技术的广泛应用 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分布式计算与视频点播;Fast Ethernet 、Gigabit Ethernet ;防火墙、防病毒软件表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分类方法主要的是以下两种: 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 广播式网络点-点式网络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 ,LAN )城域网(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 AN )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下现沙
运输层:
功能:复用,分用
逻辑通信:好像是这样通信的,其实并不是真的这样通信
网络层: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
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运输层要对接收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
两个主要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不可靠信道)
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可靠信道)
单个进程:是用进程标识符(一个不大的整数)来标识的
运输层使用:协议端口号(端口)
端口:源端口,目的端口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路由器(专用计算机,但不叫主机)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

任务:转发收到的分组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主机是为用户信息处理的,路由器是转发分组的
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问题:会带来时延
报文交换
广域网WAN: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
公用网:专用网
ISP:网络运营商
计算机的性能:速率(数据的传送速率),带宽(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吞吐量(单位时间通过的实际数据量),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非性能特征: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易于管理和保护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激活,识别,网络正常连接,准备,兼容,意外的处理OSI/RM开放OSI 7498国际标准(七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TCP/IP(被称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OSP失败的原因:
专家缺乏经验,协议过于复杂,效率低,制定周期太长,层次划分不明确
协议与划分层次
语法,语义,同步
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以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和分用,连接和释放)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TCP/IP是四层协议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可靠报文段)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无连接,不可靠用户数据报)
IP:IP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链路层
物理层:比特
物理层:源点,发送器,接收器,终点
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
信号的分类: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信道:单向信道,双向交替信道,双向同时通信。

来自信源的信号被称为基带信号——调制(进行波形进行转换,基带调制载波进行调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