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类药物与磺胺类药物的分析(二)_真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执业药师考试】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胺类药物的分析(二)

【执业药师考试】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胺类药物的分析(二)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盐酸利多卡因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 是
• 【A】非水溶液滴定法 • 【B】酸碱滴定法
•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D】高效液相色谱法 • 【E】红外分光光度法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不能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的药物是
• 【A】对乙酰氨基酚 • 【B】阿司匹林 • 【C】肾上腺素 • 【D】丙磺舒 • 【E】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scor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5.在碱性条件下,与重氮盐偶合显色的试剂是
• 【A】变色酸 • 【B】β-萘酚 • 【C】对二甲氨基苯甲酸 • 【D】香草醛 • 【E】N-(1-萘基)-乙二胺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6.《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的药物 是
• 【A】对乙酰氨基酚颗粒 • 【B】对乙酰氨基酚栓剂 • 【C】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 • 【D】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 • 【E】对乙酰氨基酚片
【score:1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盐酸肾上腺素 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的熟悉程度。盐酸肾上腺素注射 液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是反相离子对色 谱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为 0.14%庚烷磺酸钠溶液-甲醇(65:35);检测波长为 280nm。肾上腺素侧链上的氨基具有碱性,在酸性的 流动相溶液中可离解而带正电荷,在流动相中添加的

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酰胺类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酰胺类药物分析

NHCOCH3 + HCl + H2O
HO
反应式:
HO
NH HCl + HNO2
HO
HO
N2+Cl- +
NH HCl + CH3COOH
N2+Cl- + 2H2O
OH + NaOH
NN
OH
OH
第12页/共37页
+ H2O + NaCl
第五章 胺类药物分析
第二节 酰胺类药物的分析
三、鉴别
重氮化-偶合反应
第34页/共37页
第五章 胺类药物分析
第二节 酰胺类药物的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 A= E11c%mCL
百分含量= A D 100 % E1% W
1cm
A:供试品吸收度
E11c%m:吸收系数
D:为稀释倍数 W:供试品的取样量
第35页/共37页
第五章 胺类药物分析
第二节 酰胺类药物的分析
对乙酰氨基酚百分含量= A D 100 % E1% W
第二节 酰胺类药物的分析
四、检查
酸度检查 盐酸因为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进酸性杂质,本品水解
后有醋酸生成,所以要进行酸度检查。 检查方法:取本品0.10g ,加水10ml使溶解,依pH
值测定法测定,pH值应为5.5 ~6.5 。
返第2回3页/共37页
第五章 胺类药物分析
第二节 酰胺类药物的分析
四、检查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盐酸利多卡因 CH3
C2H5 NHCOC2H5 NH2COCHN
C2H5
H3C
Co
返第1回8页/共37页
第五章 胺类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十至第十二章)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十至第十二章)

《药物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十至第十二章)第十章磺胺类药物的分析一、单选题1.磺胺甲恶唑片含量测定使用的滴定液是( D )A.硫酸铈滴定液B.硝酸银滴定液C.氢氧化钠滴定液D.亚硝酸钠滴定液2.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磺胺甲恶唑(分子量为253.28)的滴定度(mg/ml)是( B )A 12.66B 25.33C 50.66D 126.6E 253.33.下列关于磺胺类药物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C )A.为两性化合物B.在一般条件下性质稳定C.具有旋光性D.在紫外光区有特征性吸收4.磺胺甲恶唑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试液反应生成的铜盐沉淀的颜色是( A )A草绿色 B淡棕色 C紫色 D黄绿色 E蓝色5.磺胺类药物作用和硫酸铜试液作用,生成不同颜色的铜盐沉淀,可用于鉴别其反应的部位是( B )A芳香第一胺 B磺酰胺基 C苯环 D羧基 E取代基二、多选题1.利用磺胺类药物中含有芳香第一胺的结构进行鉴别,所用的试剂主要有( BC )A.氢氧化钠试液B. 盐酸C.亚硝酸钠试液D.硫酸铜试液E. β-萘酚试液三、配伍选择题1-4共用备选答案以下药物鉴别所使用的试液是A.硫酸铜试液B.溴化钾试液C.醋酸铅试液D.茚三酮E.氨制硝酸银试液1.盐酸利多卡因( A )2.异烟肼( E )3.硫喷妥钠( C )4.磺胺甲恶唑( A )第十一章维生素类药物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化学鉴别反应的试剂为( D )1.不适用于维生素B1A. 硝酸铅试液B. 碘化铋钾试液C.三硝基苯酚试液D.异烟肼试液E.硝酸银试验F. 铁氰化钾试液2.维生素A具有易被紫外光裂解,易被空气中氧或氧化剂氧化等性质,是由于分子中含有( E )A. 环已烯基B. 2,6,6-三甲基环已烯基C. 伯醇基D. 乙醇基E.共轭多烯醇侧链3.维生素C一般表现为一元酸,是由于分子中( B )A. C2上的羟基B. C3上的羟基C. C6上的羟基D. 二烯醇基E.环氧基4.中国药典(2005版)测定维生素E含量的方法为( A )A. 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碘量法D. 荧光分光光度法E.紫外分光光度法5.下列药物的碱性溶液,加入铁氰化钾后,再加正丁醇,显蓝色荧光的是( B )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CD. 维生素DE. 维生素E6.需检查特殊杂质游离生育酚的药物是( D )A. 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EE.维生素D7.目前各国药典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多采用的方法是( C )A. 薄层色谱法B.红外分光光度法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气相色谱法8.鉴别维生素A 是在饱和三氯化锑的什么溶液中,显蓝色,渐变为紫红色。

《胺类药物的分析》word版参考模板

《胺类药物的分析》word版参考模板

第六章胺类药物的分析1.芳胺类药物的分析芳胺类药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芳伯氨基未被取代,而在芳环对位有取代的对氨基苯甲酸酯类。

另一类则为芳伯氨基被酰化,并在芳环对位有取代的酰胺类药物。

一、结构与性质(一)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本类药物分子中都具有对氨基苯甲酸酯的母体,结构通式如下:1、典型药物: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丁卡因等局部麻醉药。

结构为:苯佐卡因盐酸普鲁卡因(Benzocaine) (Procaine Hydrochloride)盐酸丁卡因(Tetracaine Hydrochloride)盐酸普鲁卡因胺(抗心律失常药)因其化学性质与本类药物很相似,也在此一并列入讨论。

其结构如下:2、主要化学性质1)芳伯氨基特性显重氮化-偶合反应;与芳醛缩合反应;易氧化变色等。

2)水解特性含酯键(或酰胺键)易水解。

其水解的快慢受光线、热或碱性条件的影响。

水解产物主要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

3)弱碱性除苯佐卡因外,因其脂烃胺侧链为叔胺氮原子,故具有弱碱性。

因此能与生物碱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但在水溶液中不能用标准酸直接滴定,在非水溶剂中能滴定。

4)其它特性本类药物的游离碱多为碱性油状液体或低熔点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其盐酸盐均系白色结晶性粉末,具有一定的熔点,易溶于水和乙醇,难溶于有机溶剂。

(二) 酰胺类药物本类药物均系苯胺的酰基衍生物,其共性是具有芳酰氨基,基本结构为:1、典型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药、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等局部麻醉药及醋氨苯砜抗麻风药。

结构为:对乙酰氨基酚醋氨苯砜(Paracetamol) (Acedapsone)盐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Lidocaine Hydrochloride) (Bupivacaine Hydrochloride)2、主要化学性质1)水解后显芳伯氨基特性芳酰氨基在酸性溶液中易水解为芳伯氨基,并显芳伯氨基特性反应。

水解反应的速度受空间位阻影响:对乙酰氨基酚>利多卡因、布比卡因。

辽宁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20-2021学年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

辽宁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20-2021学年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

辽宁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20-2021学年药物分析(胺类药物分析)1. (单选题)取某药物加水溶解后,加10%NaOH溶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时,加热变成油状,继续加热,可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药物应为 [单选题] *A. 阿司匹林B. 苯甲酸钠C. 对氨基水杨酸钠D. 盐酸普鲁卡因(正确答案)E. 盐酸利多卡因2. (单选题)以下药物显酸碱两性的是 [单选题] *A. 阿司匹林B. 对乙酰氨基酚C. 肾上腺素D. 磺胺嘧啶(正确答案)E. 苯巴比妥3. (单选题)于Na2CO3试液中能与CuSO4反应,生成蓝紫色配位化合物,加三氯甲烷后显黄色的药物应为 [单选题] *A. 对氨基水杨酸钠B. 盐酸利多卡因(正确答案)C. 盐酸丁卡因D. 盐酸普鲁卡因E. 对乙酰氨基酚4. (单选题)盐酸普鲁卡因属于( ) [单选题] *A. 酰胺类药物B. 杂环类药物C. 生物碱类药物D.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正确答案)E. 芳酸类药物5. (单选题)下列不能用亚硝酸钠法进行测定的药物是( )。

[单选题] *A. 盐酸普鲁卡因B. 盐酸普鲁卡因胺C. 盐酸丁卡因(正确答案)D. 苯佐卡因E. 对乙酰氨基酚6. (单选题)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氯化钴试液反应生成亮绿色的药物是( )。

[单选题] *A. 盐酸利多卡因(正确答案)B. 氨甲苯酸C. 阿司匹林D. 苯佐卡因E. 盐酸普鲁卡因胺7. (单选题)芳香第一胺的鉴别反应又称为 [单选题] *A. 重氮化反应B. 重氮-偶合反应(正确答案)C. 呈色反应D. 缩合反应E. 配位呈色反应8. (单选题)盐酸丁卡因与亚硝酸钠作用形成 [单选题] *A. 红色沉淀B. 黄色沉淀C. 乳白色沉淀(正确答案)D. 米黄色沉淀E. 猩红色沉淀9. (单选题)《中国药典》规定,肾上腺素应检查酮体,其检查的方法是 [单选题] *A. 比色法B. 旋光法C. 薄层色谱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正确答案)E. 折光法10. (单选题)重氮-偶合反应可用于鉴别药物的结构特点为 [单选题] *A. 结构中含有羧基(正确答案)B. 结构中含有酚羟基C. 结构中含有酯基D. 结构中含有酯基11. (单选题)能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继而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猩红色沉淀的药物是 [单选题] *A. 苯酚B. 阿司匹林C. 磺胺嘧啶(正确答案)D. 肾上腺素E. 异烟肼12. (单选题)取盐酸普鲁卡因加水溶解后,加10%NaOH溶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时,加热变成油状,继续加热,可产生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冷却,加盐酸酸化,析出白色沉淀。

药物分析练习试卷2-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药物分析练习试卷2-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药物分析练习试卷2-1(总分80, 做题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硫喷妥钠含量时所选用的对照品是()。

SSS_SINGLE_SELA 乙醇B 硫喷妥C 苯巴比妥D 巴比妥酸E 水杨酸分值: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2.磺胺类药物的基本结构是()。

SSS_SINGLE_SELA 苯磺酰胺B 邻氨基苯磺酰胺C 邻硝基苯磺酰胺D 对氨基苯磺酰胺E 对硝基苯磺酰胺分值: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磺胺类药物及其结构。

3.异烟肼中游离肼的控制限量为()。

SSS_SINGLE_SELA 0.02%B 0.05%C 0.05μgD 0.1μgE 0.2μg分值: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异烟肼的分析。

4.下列药物中,哪一个药物加氨制硝酸银能产生银镜反应()。

SSS_SINGLE_SELA 地西泮B 阿司匹林C 异烟肼D 苯佐卡因E 苯巴比妥分值: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异烟肼的分析。

5.硫酸-荧光反应为地西泮的特征鉴别反应之一,地西泮加硫酸溶解后,在紫外光下显()。

SSS_SINGLE_SELA 红色荧光B 橙色荧光C 黄绿色荧光D 浅蓝色荧光E 紫色荧光分值: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西泮的分析。

6.盐酸麻黄碱的鉴别方法是()。

SSS_SINGLE_SELA 三氯化铁反应B 水解反应C 沉淀反应D 重氮化-偶合反应E 双缩脲反应分值: 2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盐酸麻黄碱的分析。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SSS_SINGLE_SELA 非水溶液滴定法B 溴酸钾法C 碘量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E 酸性染料比色法分值: 2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硫酸阿托品的分析。

8.生物碱类药物含量测定时,为消除氢卤酸对滴定反应的不良影响可加入()。

SSS_SINGLE_SELA 硝酸B 醋酐C 冰醋酸D 醋酸汞E 硝酸汞分值: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盐酸麻黄碱的分析。

【执业药师考试】磺胺类药物的分析

【执业药师考试】磺胺类药物的分析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5.磺胺嘧啶片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 是
• 【A】UV 法
• 【B】非水溶液滴定法 • 【C】溴酸钾法 • 【D】HPLC 法 • 【E】亚硝酸钠滴定法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 【A】高效液相色谱法
• 【B】红外分光光度法 • 【C】紫外分光光度法 • 【D】气相色谱法 • 【E】荧光分析法
【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11.能与硫酸铜试液反应产生草绿色沉淀的药物是 A.磺胺甲 唑 B.磺胺嘧啶 C.盐酸利多卡因 D.苯巴比妥 E.司可巴比妥钠 【score:2 分】
13.《中国药典》测定磺胺甲 唑含量的方法是
• 【A】氢氧化钠滴定法
• 【B】紫外分光光度法 • 【C】高效液相色潜法 • 【D】亚硝酸钠滴定法 • 【E】非水溶液滴定法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是对磺胺甲[*]唑含 量测定方法熟悉的程度。磺胺甲[*]唑结构中有芳伯 氨基,《中国药典》采用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量; 采用“快速滴定法”即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 下 2/3 处,一次将大部分亚硝酸钠滴定液在搅拌条件 下迅速加入,使其尽快反应,然后将滴定管尖端提出 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再缓缓滴定;用永停滴定 法指示终点。该内容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常以
磺胺类药物的分析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最佳选择题{{/B}}(总题数:14,score:28 分) 1.测定磺胺甲 唑含量,《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 是

磺胺类药物分析

磺胺类药物分析

40mL溶解后,加偶氮紫指示液3滴,用甲醇钠
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恰显蓝色,并
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甲醇钠
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6.73mg的C11H13N3O3S。
c甲醇钠 (V V0 ) T 103 0.1 磺胺异噁唑含量 % 100% W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1. 磺胺类药物片剂:分光光度法 2. 磺胺类药物复方制剂:双波长分光 光度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磺胺类药物的复方制剂的含量
复习重点
• 鉴别:硫酸铜(黄绿-紫);芳香第一胺(猩红)
• 检查:酸度;碱性溶液中的澄清度与颜色
• 含量测定:
• (2)与硫酸铜试液的反应 (铜盐反应)
• (3)取代基的反应(生物碱沉淀反应)
• (4)红外光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
(1)芳香第一胺的反应
N+ NClH2N SO2NHR + NaNO2 + 2HCl SO2NHR
HO N+ NClOH + SO2NHR NaOH N N + NaCl + H2O (橙黄到猩红色) SO2NHR
• ③ 防止生成偶氮氨基化合物,而影响测定结

• 芳胺类药物与盐酸的mol比为:1:2.5~6
二.非水溶液滴定
• 含磺酰亚氨基-SO2-NH-R,其N上的 H具有一定酸性(R吸电子效应越强,N 上的H越易失去,酸性越强),故可用非 水酸碱滴定法测定。
测定磺胺异噁唑
• 取供试品约0.5g,精密称定,加二甲基甲酰胺
H2N
O S O
Na N COCH3 , 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胺类药物与磺胺类药物的分析(二)(总分43,考试时间90分钟)一、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盐酸普鲁卡因的化学性质为A. 重氮化反应(游离芳伯氨基的特征反应)B. 重氮-偶合呈色反应(同A项下)C. 酯的水解特性(盐酸普鲁卡因属于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可水解生成对氨基苯甲酸白色沉淀)D. 脂肪胺基具弱碱性,有生物碱的一般特性E. 游离碱多为油状物或低熔点固体,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而其盐则相反2. 对乙酰氨基酚中的有关物质杂质来源于A. 中间体B. 原料C. 副产物D. 氧化物E. 分解产物3. 非水滴定法可测定的药物有A. 盐酸丁卡因B. 盐酸利多卡因C. 盐酸普鲁卡因D. 肾上腺素E. 肾上腺素注射液4.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鉴别肾上腺素的试验有A. 过氧化氢氧化呈色反应B. 与三氧化铁呈色反应C. 氯化物反应D. 与硫酸铜的呈色反应E. 红外光谱法5. 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特点有A. 芳伯氨基B. 磺酰胺基C. 杂环D. 苯环E. 甲基6. 对乙酰氨基酚中规定检查的“有关物质”杂质,其包括的杂质化合物有A. 苯醌B. 偶氮苯C. 酮体D. 对氯乙酰苯胺E. 对氨基酚7. 磺胺嘧啶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吸收峰有A. νN-H 3420、3350、3255cmˉ1B. νC=C, νN=C 1580、1490、1440cmˉ1C. νC=O 1325、1115cmˉ1D. δNH2 1650cmˉ1E. νN-O 920cmˉ18.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含量测定方法可选用A. HPLCB. 亚硝酸钠滴定法C. 重氮-偶合呈色法D. 非水滴定法E. 差示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9. 肾上腺素类药物的鉴别试验为A. 与三氯化铁的呈色反应B. 甲醛-硫酸反应(苯巴比妥亦有此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D. 重氮-偶合反应E. 异羟肟酸铁反应10.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的鉴别试验是A. 在NaOH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的呈色反应B. 红外光谱法C. 与三氯化铁呈色反应D. 用过氧化氢氧化呈色反应E. 氯化物的反应11. 胺类药物应包括A. 氨基醚衍生物类B. 芳胺类C. 氨基酸类D. 苯乙胺类E. 磺胺类12.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的药物有A. 对乙酰氨基酚B. 对乙酰氨基酚片C. 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D.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E. 对乙酰氨基酚栓剂13. 亚硝酸钠滴定法可测定的药物有A. 对氨氢水杨酸钠B. 对乙酰氨基酚C. 盐酸普鲁卡因D. 磺胺嘧啶E. 磺胺甲噁唑14. 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试验有A. 重氮-偶合反应B. 与芳醛的缩合反应C. 水解反应D. 氯化物的反应E. 红外光谱法15. 差示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选用两个波长的原则为A. 两波长距离应尽量远B. 两波长距离应尽量近C. 干扰组分在两波长处吸收度应相等D. 被测组分在两波长处吸收度应不等,相差越大越好E. 干扰组分在两波长处吸收度应不等,相差越小越好16. 芳胺类药物的代表性药物有A. 盐酸普鲁卡因B. 对乙酰氨基酚C. 苯佐卡因D. 利多卡因E. 咖啡因17.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具芳伯氨基药物时,其滴定反应包括A. NaN02+HCl→HN02+NaClB. HN02+HCl→NOCl+H2OC. KBr+HCl→HBr→KClD. HN02+HBr→H20E. Ar-NH2+NOBr→Ar-N≡NBr+H2O或Ar-NH2+NOCl→Ar-N≡NCl+H2018. 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药物时,要求溶液成强酸性(加入盐酸)的原因在于A. 可加速重氮化反应速度B. 可使生成的重氮盐稳定C. 防止偶氮氨基化合物的生成D. 防止被测药物的分解E. 可使亚硝酸钠滴定液稳定19. 盐酸丁卡因的鉴别试验为A. 红外光谱法B. 与硝酸呈色反应C. 氯化物反应D. 比色法E. 沉淀反应20. 胺类药物一般特性为A. 具芳伯氨基的重氮化反应、重氮-偶合反应以及与芳醛缩合反应B. 仲、叔氨基的碱性C. 芳香环的紫外吸收特征D. 酰胺与酯的水解反应E. 盐的特性21. 鉴别盐酸利多卡因的试验有A. 与三硝基苯酚制备衍生物测其熔点B. 与重金属离子的反应C. 氯化物的反应D. 红外光谱法E. TLC22. 盐酸利多卡因的鉴别试验有A. 衍生物制备测熔点B. 与硫酸铜呈色反应C. 氯化物的反应D. 红外光谱法E. 紫外光谱法23. 对乙酰氨基酚中检查的“有关物质”应包括A. 对氨基酚B. 对氯乙酰苯胺C. O-乙酰基对乙酰氨基酚D. 苯醌E. 醌亚胺24. 溴量法测定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含量时,做空白试验的目的是A. 校正滴定结果B. 校正滴定操作中溴的逸出造成的误差C. 校正操作中碘的逸出造成的误差D. 校正滴定误差E. 校正方法误差25. 对乙酰氨基酚的特殊杂质有A. 对氨基酚B. 对氯乙酰苯胺C. 偶氮苯D. 苯醌E. 有关物质26. 在NaOH碱性溶液中加热能产生碱性气体的药物为A. 对氨基水杨酸钠B. 司可巴比妥钠C. 肾上腺素D. 尼可刹米E. 盐酸普鲁卡因27. 确保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结果准确性的主要条件为A. 控制一定温度(一般为室温)B. 控制亚硝酸钠滴定液的浓度C. 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快速滴定D. 加入比被测芳胺药物摩尔量多2. 5~6倍摩尔量的盐酸E. 加入适量的溴化钾固体粉末(中国药典规定加2g)28. 对乙酰氨基酚中应检查的杂质为A. 有关物质B. 对氨基酚C. 乙醇溶液澄清度与颜色D. 对氨基苯甲酸E. 对氯酚29. 磺胺类药物的鉴别试验有A. 与银盐反应B. 与铜盐的反应C. 重氮-偶合反应D. 红外光谱法E. 与亚硝酸钠-硫酸的反应30. 溴量法测定药物含量时,要求在碘量瓶中进行滴定的目的是A. 操作方便B. 防止溶液溅出C. 防止碘的挥发逸出D. 防止溴的逸出E. 防止盐酸的挥发31.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的依据是A. SMZ与TMP在200-400nm有吸收峰B. 在两个测定波长处干扰组分的吸收度应相等C. 在两个测定波长处被测组分的吸收度应不等,相差越大越好D. 在两个测定波长处两者吸收度应相等E. 在λ1处用干扰组分作空白,在λ2处测定被测物吸收度32. 能区分巴比妥类与磺胺类药物的反应有A. 重氮化反应B. 与铜盐反应C. 重氮-偶合反应D. 与银盐的反应E. 与钻盐的反应33. 苯乙胺类典型药物为A. 肾上腺素B. 盐酸异丙肾上腺素C. 盐酸去氧肾上腺素D.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E. 皮质激素34. 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性质为A. 可水解产生游离芳伯氨基,因而水解产物可发生重氮化反应、重氮-偶合呈色反应等(此点与盐酸普鲁卡因及磺胺类药物不同,应特别注意!)B. 水解产生的醋酸可于硫酸介质中和乙醇生成醋酸乙酯并发出香味C. 和三氯化铁发生呈色反应(所含酚羟基的特性)D. 红外光谱特征E. 紫外光谱特征35.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鉴别盐酸丁卡因的试验有A. 于醋酸酸性介质中,与硫氰酸铵制备衍生物,并测其熔点B. 氯化物的反应C. 红外光谱法D. 与硝酸的显色反应E. 与铜盐反应36. 盐酸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特征基团的红外吸收峰为37.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鉴别对乙酰氨基酚的试验是A. 红外光谱法B. 水解后重氮化法C. 水解后重氮-偶合反应D. 三氯化铁呈色反应E. 氧化反应38. 能和三氯化铁发生呈色反应的药物为A. 水杨酸B. 对氨基水杨酸C. 苯甲酸D. 肾上腺素E. 对乙酰氨基酚39. 盐酸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具有特性的结构部分有A. 芳伯氨基B. 侧链中含有的脂肪胺氮C. 酯键D. 氯化物(Cl)E. 分子极性40. 胺类药物的分子结构特点为A. 具有芳伯氨基与酰氨基B. 仲胺基C. 叔胺基D. 芳伯氨的取代基团E. 芳香环及酯基41. 盐酸普鲁卡因的红外光谱中的特殊吸收峰有A. νNH2 3315、3200cmˉ1B. νN-H 1645cmˉ1C. νC=C 1604、1520cmˉ1D. νC-O 1271、1170、1115cmˉ1E. νC=O 1690cmˉ142. 亚硝酸钠滴定法可测定的药物有A. 盐酸昔鲁卡因B. 对氨基水杨酸钠C.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D. 盐酸利多可因E. 对乙酰氨基酚43. 经长久贮存或高温加热,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变黄的原因在于A. 该药物水解产生对氨基苯甲酸B. 苯甲酸脱羧产生苯胺C. 苯胺被氧化为黄色化合物D. 芳伯氨基的缩合反应E. 该药物成盐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