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

合集下载

在幼小的心田撒下爱的种子

在幼小的心田撒下爱的种子

在幼小的心田撒下爱的种子作者:王梦洁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06期“在幼小的心田播下关爱的种子”是《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教育目标之一。

而现在入园的幼儿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个个是家中重点保护的对象,是家中的小皇帝,只知道全家围着他转,只知道全家为他服务,不知道如何照顾好自己,也就更谈不上去爱他人了。

为此,我园将爱心教育作为重点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在主题教育中“爱亲人”亲人是幼儿接触最早也是接触时间最长的人际群体,只有从教育幼儿爱亲人入手,才有可能使幼儿爱他人。

现在的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的个性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稍微不如意便乱发脾气。

这些现象是与家长的过度溺爱有关的,但缺少“爱”的教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为此,我把“爱亲人”列入了主题教育中。

1.亲子话题,激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幼儿只有对父母充满感激,才会将爱父母的情感转化为爱父母的行为。

因此我们常常组织幼儿围绕“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你做了些什么事情?”“爸爸妈妈是怎么照顾你的?”“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照顾,你会怎么样呢?”等一些幼儿熟悉的话题展开讨论。

在讨论活动中,我发现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发言。

2.力所能及,体验亲人劳动的辛苦。

对幼儿来说,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父母的一个重要行为表现。

因此我们常常组织幼儿讨论以下问题:“你在家里能做些什么?”“怎样来帮助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不那么辛苦”,通过以上一些问题的讨论鼓励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在家长活动中告知家长,在家里要积极主动培养幼儿的能力,如自己收拾房间、擦地板、端碗、摆筷等。

在劳动中,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体验到亲人劳动的辛苦。

3.话题讨论,讲述自己美好的愿望。

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了解父母的艰辛,然后及时讨论自己美好的愿望。

“将来你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童稚幼嫩的言语让我感触很多,虽然一些美好的愿望在将来不一定能实现,但却表达了幼儿对父母的爱之情。

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

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

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最重要的启蒙人。

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可以启发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和感知,为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带来积极的影响。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方法,帮助父母在孩子心中播种爱的种子。

首先,亲子互动是培养孩子爱的基础。

当孩子与父母有良好的互动时,他们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因此,父母应该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和游戏,例如玩耍或做简单的手工艺品等。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主动参与孩子所感兴趣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同时,父母也可以教导孩子如何与他人互动,例如分享玩具和礼物,以及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其次,家庭环境也是培养孩子爱的关键。

父母应该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到被关爱和尊重。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而不是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此外,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关注和支持,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孩子要懂得尊重、理解、充满爱心和善良的道德价值观,引导他们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道德修养的人。

例如,在孩子面前要做出正确的言行举止表现,示范给予爱和尊重他人的言行举止,传递与弘扬正能量。

最后,家庭活动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爱。

父母应该和孩子一同参与家庭活动,例如种植植物、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制作美味可口的食品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家庭之间的联系。

在互相支持和协作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如何关心他人以及爱心与体谅之道。

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

在孩子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
I 育 观 【 野】 教 新 察l 视
在 孩 子 的心 灵播 下爱 的种 子
●杨 小 平
摘 要 : 子是祖 国的未 来 , 师 应 当 孩 教
爱心之 花就会 处处开 放 , 的心灯 就会处 们顺 利过 渡 , 爱 每天 早晨课 前 , 早早地 来到 教 我
歌 跳舞 , 是一起 做 游 戏 , 或 让他 们 感到 快 乐 ,


让 孩 子 们 感 受 爱
喜欢 上学 。为 了让孩子 们感 受到家庭 般 的温
关键词 : 爱心 ; 感恩 ; 献 奉
孩 子是祖 国的未 来 , 全社 会都在 关注 暖 , 我把班上孩 子的生 日记录下来 。 轮到谁 的 着他 们 ,应该 让他们 感受 全方位 的爱 , 沐 生 日, 我就 送给他 一份小 礼物 。 并带 着学 生为
容易把 未来的体 育课 自然地理 解成一种 快乐 的 “ ”这是他 们 头脑 玩 。
中的 “ 象” 想 。而现 实 中的体 育课 却是教 育 , 会有 一 些比较 “ 规范 ” 的
的兴趣 、 好和 养成锻 炼 的 习惯 , 爱 就不 可能 奠定 学 生终 身体 育的 基础 , 故而 学校体 育 改革不 仅要使 学 生掌 握“ 基 ”培 养学生 体 三 , 育能 力 , 而且应 把课 内体 育和课 外体 育活 动结 合起 来 , 强调培 养 学生对体 育的兴 趣 、 爱好 . 养成体 育锻 炼 的习惯。兴 趣 、 爱好 是心 理学 范畴 的课题 , 在诸 多心 理学 专著 与教 材 中均有论 述 , 人们 对
体育 运 动的 兴趣 、 爱好 , 无疑也 应 是体 育 、 动心 理 学 的研 究课 运 题。 兴趣 是人的一 种心理现 象 , 是指一 个人认识 与掌握某 种现象 、

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

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

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孩子求知、求美的动力和源泉。

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而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和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步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

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正是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孩子在不断感受爱的基础上,培养爱的情感。

一、体验亲人的爱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关怀、肯定、引导等方法,让孩子充分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与幸福,产生爱他人的心理需求。

如:吃饭时,一般情况下都是父母把孩子最爱吃的菜夹到孩子的碗里,时间长了可让孩子学着给长辈夹菜,并知道长辈喜欢吃什么。

父母工作了一天很辛苦,鼓励孩子为父母做一些事情。

如:给父母拿拖鞋,拿水果等。

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关心别人,并从中体验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喜悦。

二、体验老师和同伴的爱当孩子在幼儿园接受集体形式的早期教育后,良好的集体生活为孩子初步体验友谊提供了机会。

建立这种友谊的过程是孩子学习爱他人的重要过程,在集体生活中充分体验被老师、同伴爱和学会爱别人的情感。

如:班里有小朋友生病了,教师可把全班小朋友的问候用录音机录下来,送给生病的小朋友听。

在家里,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给生病的小朋友打电话进行问候。

通过这些事情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被爱和爱别人的情感,体验集体的温暖。

家长和教师应为孩子创设接纳、理解、共同参与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在集体中是有价值的,是能为集体做贡献的。

三、体验爱家乡经常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用美妙的语言、诗歌、歌曲等引导孩子感受家乡山山水水的美。

去亲近周围的一草一木。

去关注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

看看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听听鸟儿是怎样鸣叫的,鼓励孩子给花浇水,给动物喂食……由于孩子与动植物有天然的亲近感,这样的爱心教育就更为自然,更为有效。

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

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

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它温暖人心,改变命运,让生活充满希望和阳光。

而要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就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入手,用心灌溉,用行动示范,让爱成为孩子们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和动力源泉。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孩子接触爱的最初场所。

父母是孩子心中最亲近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父母应该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行为示范,比如当孩子受伤时,可以用温柔的语言和关爱的手势为孩子治疗伤口;当孩子犯错时,可以选择冷静的方式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过错,而不是采取暴力或责骂的方式。

通过这样的行为示范,父母可以让孩子懂得爱是包容、宽容和理解的力量,从而培养孩子心中的爱之种子。

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也是孩子接触爱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中,老师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孩子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的导师,更是孩子理解爱和学会爱的引路人。

老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通过教育活动、课堂讨论和班级管理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爱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组织孩子参观慈善机构或者社区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到爱的力量;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关于爱的故事,让孩子明白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校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爱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美好的动力。

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舞台,社会教育也是孩子接触爱的广阔渠道。

在社会中,孩子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领略到爱的不同形式和表现方式。

社会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温暖和力量。

社会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孩子亲身参与学会关爱他人;社会也可以设立一些爱心基金会或者社会福利机构,让孩子了解到社会上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从而激发孩子爱心的表达和奉献。

通过这样的社会教育,社会可以为孩子们播撒更多的爱的种子,让爱成为孩子们成长中最重要的力量。

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

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

幼儿园教研之窗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孩子求知、求美的动力和源泉。

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而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和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步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

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正是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孩子在不断感受爱的基础上,培养爱的情感。

一、体验亲人的爱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关怀、肯定、引导等方法,让孩子充分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与幸福,产生爱他人的心理需求。

如:吃饭时,一般情况下都是父母把孩子最爱吃的菜夹到孩子的碗里,时间长了可让孩子学着给长辈夹菜,并知道长辈喜欢吃什么。

父母工作了一天很辛苦,鼓励孩子为父母做一些事情。

如:给父母拿拖鞋,拿水果等。

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关心别人,并从中体验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喜悦。

二、体验老师和同伴的爱当孩子在幼儿园接受集体形式的早期教育后,良好的集体生活为孩子初步体验友谊提供了机会。

建立这种友谊的过程是孩子学习爱他人的重要过程,在集体生活中充分体验被老师、同伴爱和学会爱别人的情感。

如:班里有小朋友生病了,教师可把全班小朋友的问候用录音机录下来,送给生病的小朋友听。

在家里,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给生病的小朋友打电话进行问候。

通过这些事情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被爱和爱别人的情感,体验集体的温暖。

家长和教师应为孩子创设接纳、理解、共同参与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在集体中是有价值的,是能为集体做贡献的。

三、体验爱家乡经常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用美妙的语言、诗歌、歌曲等引导孩子感受家乡山山水水的美。

去亲近周围的一草一木。

去关注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

看看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听听鸟儿是怎样鸣叫的,鼓励孩子给花浇水,给动物喂食……由于孩子与动植物有天然的亲近感,这样的爱心教育就更为自然,更为有效。

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幼儿教师演讲稿

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幼儿教师演讲稿

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幼儿教师演讲稿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家长们、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演讲。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论的是如何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

爱是一种强大而神奇的力量。

它能够温暖人心,传递希望和快乐。

对于我们成人来说,我们可能已经明白了爱的意义,但对于小朋友们来说,他们正在学习去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首先,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感受爱的典范。

我们应该用亲切的笑容和温暖的目光来对待每一个孩子,给予他们关怀和尊重。

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中,要注重谦和礼貌,坚持公平和公正。

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才能真正影响孩子们的心灵。

另外,鼓励孩子们去展现出爱的行为。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故事和游戏,来教授孩子们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去做一些善良和友善的事情,比如帮助老师整理教室、分享食物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们明白他们所做的好事对身边人来说是如此重要。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亲子活动来促进家庭中爱的传递。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家长参与的活动,让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体验爱的力量。

这样的活动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也能够培养孩子们关心家人和他人的意识。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故事和诗歌等文学作品,向孩子们传递爱的价值观。

选取一些能够引起孩子们共鸣的故事,让他们从中学到爱和关怀的重要性。

同时,利用儿歌和诗歌的形式,帮助他们理解爱的美好。

亲爱的家长们、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让他们从小学会关心、尊重、分享和帮助他人。

相信我,爱的力量将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和幸福!谢谢大家!。

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

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

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作为父母,与孩子建立深厚的关系非常重要。

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爱和幸福。

在孩子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可以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孩子心中播撒爱的种子呢?第一,多给孩子关爱和关注。

孩子需要被爱和关注。

尝试与孩子共享做家务、玩乐等时光,这不仅可以增强亲子关系,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

在孩子们需要关注和安慰的时候,要及时到他们身边,抱抱、亲亲,给予他们安全和自信。

第二,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尊重孩子的选择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勇气。

当孩子做出决定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不要嘲笑或否定他们的选择。

尊重孩子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自由的选择来实现。

第三,认真倾听孩子的需求。

了解孩子的需求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为孩子提供支持。

当孩子在家里或学校遇到困难时,要耐心听取孩子的抱怨和问题,并试图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有时候,孩子只需要一个“倾听者”,而不需要一个解决者。

第四,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们很容易受到他们周围成人行为的影响,因此我们作为父母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要做到言传身教,尊重别人、尊重法律、热爱生活、爱自己等都是优秀的品质,可以影响孩子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第五,培养孩子的爱心。

幼儿时期是孩子形成情感能力的关键时期,父母需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榜样。

多让孩子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捐赠衣物或食品等慈善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总之,建立爱的联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当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关注和爱时,他们会感到安全和自信,并且更愿意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

同时,爱也可以启示孩子善良、宽容和同情心,为他们的未来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播下爱的种子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
——记对小班幼儿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
体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母亲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教育幼儿有感恩之心,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而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感恩意识却在家长、孩子的心中被逐渐淡化。

有些独生子女家长曾寒心地问道:“我对孩子这么爱,孩子长大了却对我冷漠无情,这是为什么?”这样的孩子多半是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给孩子创造物质条件的同时,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培养,造成孩子们个性的扭曲和坏习惯的滋生。

他们的心里只有自己,只关心自己的感受,不会换位思考,更不会去关心,照顾别人。

当今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教会孩子感恩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很重要。

记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

他还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如果童年蹉跎,那么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

他的话告诉我们爱是阳光、是雨露,没有爱就没有完美的童心,良好的情感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人们一切良好的思想行为无不产生于良好的情感。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有谦虚之德,有敬畏之心。

学会感恩就等于找到了人生精神的杠杆,架起了做人的支点。

因此,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做人教育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孩子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使其养成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一、幼儿的感恩教育需要教师充满爱心的良好情感来引导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是孩子眼中无所不知的圣人。

教师的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爱心”不仅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乳汁。

幼儿入园后,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接触的人也发生了变化,这时我们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容易使他们接受的环境,通过对幼儿亲切、热情的接待,与幼儿和蔼的谈话,解除了他们的紧张心理,引导他们与老师交谈,尽快能与老师沟通。

幼儿打心里把老师当成他们的家长,成为他们的伙伴。

幼儿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一半的时间是和老师呆在一起,只要他们用心地看,他
们时刻能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劳动和对他们的爱,幼儿天性爱模仿,当我们对幼儿时时关爱,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时,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哪天他们也会有类似的行为。

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幼儿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值得感谢的人,无形中就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如我们让孩子用眼睛仔细看看老师每天要做哪些事,了解保健老师、保育员老师的工作,渐渐地,孩子们会说出许多老师对自己的关心,
“我的衣服穿不上,老师会帮助我们”“我呕吐了,老师会把我抱在怀里,给我擦干净脏东西”“我不会穿鞋,老师会帮我穿”“老师会教我们好多好多本领”等等。

节日里,孩子们的嘴里会发出一声声幼稚的童声:“祝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祝老师越长越漂亮……”有的小朋友还为老师表演了节目,用老师教给他们的本领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爱,曾记得有一次,沈老师身体不舒服,好多孩子围了上去,这个问:“沈老师,你生病了吗?好些了吗?”更有小朋友围过来说:“老师,我家有好多药,我给你拿些药来,好吗?”望着这一幕幕感人的情景,我的眼里禁不住湿润了,孩子们在老师的爱的滋润下,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懂得了关心和热爱自己的老师,懂得了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能够体谅老师,这不仅是教师对幼儿的“爱心”的回报,也是他们所具备的美好的爱的情感。

二、幼儿的感恩教育需要同伴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景来感染
现在的孩子都为独生子女,他们身处优越的环境倍受父母家人的宠爱,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绝大多数幼儿做什么都以自己为中心,根本不懂得和同伴友好地玩,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开展了“来跟我玩”的主题活动,我们的孩子都是刚入园的幼儿,在家事事以己为主,自我意识强烈,想要什么就拿什么,想干什么就做什么。

孩子们在交往中容易产生矛盾,这往往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友好关系,于是我们就尽量给孩子创造与别人分享自己东西的机会,开展了“玩具大家玩“的活动,教给幼儿一些协调同伴关系的方法。

如轮流、互换、谦让、妥协等。

有的孩子很大方,不但主动把自己的玩具送到其他小朋友手中,还认真地教别人怎么玩,有的孩子自己没带玩具,不知怎样向别人开口,通过学习,他们学会了说:“请你给我玩玩”、“我们一起玩”等友好话语。

增强了同伴间的友好关系。

我班张杰、于晓灵两个小朋友性格很内向,初入幼儿园时,从不和他人讲话,别人说时,他们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看,我们就循序渐进,积极鼓励小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让他们在自选活动中担当一定角色,逐步跟小朋友有了感情,现在,张杰、于晓灵能愉快地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游戏了。

王锦涛小朋友由于家庭的宠爱,平时表现较专横任性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我们就有意识地让王锦涛多做些帮助小朋友的事情,如擦桌子,收拾玩具等。

给他创造同
伙伴之间交往的机会,使其逐渐融于小伙伴中间,从中体会到利他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喜欢你”这一活动中,幼儿通过摸摸袋将摸到的玩具和糖果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对好朋友说:一颗糖果送给你就是说声喜欢你。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逐渐会与同伴交往了,能喊出自己好朋友的名字了。

在开展了“我受到帮助以后”的活动后,我们就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获得了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时的感受。

有的说:“我的衣服不会穿,张陆雨辰帮我穿好了,我很高兴”。

有的说:“我摔倒了曹俊灵把我扶起来,还帮我揉揉,我觉得不疼了”有的说:“我哭了,奚溪会用手帕帮我擦眼泪”……渐渐地,幼儿之间形成了彼此关心、互相帮助的友爱关系。

三、幼儿的感恩教育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来完善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学习的内容应来自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学习”,那么结合我们幼儿教育的现状,怎样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呢?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周围环境中的资源,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及一系列的活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让幼儿去体验、去感受,去渗透。

家是孩子生活的地方,家是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每个家都有自己的不同,对于自己的家孩子有一种归属感,骄傲感,是幼儿最为重要,最为亲切的生活环境,每个家都有自己的快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庭的影子。

父母及家人是幼儿最亲密的人,也是给幼儿最多体验的人。

孩子们在家里享受着父母的爱,是全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各方面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满足,但他们能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吗?能体会成人的辛劳吗?为此,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家的活动。

如在社会活动“我的家”中,我请幼儿观看小朋友带来的全家福照片,请幼儿介绍家庭成员时,许多孩子们都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最爱自己,而
在众多的孩子中,只有张陆雨辰不说自己的妈妈爸爸,,只说我的外婆是对我非常好的,我的爷爷奶奶也很爱我。

我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外面工作,很少有时间来关心我,我的玩具是外婆帮我买的,每天都是外婆送我到幼儿园来的。

当我问他:“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每天都要上班啊?”他说:“是的,我的爸爸妈妈每天都要上班上到很晚的!”“那你觉得他们辛苦吗?”“辛苦!”“对呀!爸爸妈妈辛苦的工作就是为了要更好的照顾你,所以你更应该关心他们!”“老师,我的爸爸妈妈以后回家,我也帮他拿拖鞋!”孩子因为不经常看见自己的父母,觉得自己的父母不关心他,不爱他。

通过本次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每天辛苦的工作是非常伟大的,因为他们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更好的照顾自己。

在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之后,孩子才会更多的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作为小班的孩子,其实还是非常自我的,认为给自己买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就是对自己的爱,有一些隐藏的感情也是要让孩子去体会的。

父母不经常陪着孩子,不帮孩子买玩具他就认为是父母“不爱他了”。

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父母伟大的爱!
为了增加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我们开展了亲子活动“暖暖的围巾”,在活动的进程中,有部分孩子的家长没能来参与活动,当丁婧岚和妈妈一起制作完围巾后,对妈妈说:“妈妈,他是我的好朋友,他妈妈没有来,我们帮他也做围巾吧!”丁婧岚的妈妈也非常的开心听到女儿的话,欣然答应。

丁婧岚就和妈妈一起帮助我们班的马泽宇小朋友制作了一条美丽的围巾。

活动中,父母通过和孩子一起制作围巾,送围巾,到和孩子们一起跳舞都过的非常的温馨和快乐!但是同时也有一些孩子的家长因为工作没能来参加本次的亲子活动,这些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丁婧岚小朋友能够在自己制作好围巾后主动帮助妈妈没来的马泽宇相信马泽宇的心中也一定非常的温暖。

今天由于丁婧岚和她妈妈的帮助,马泽宇的围巾制作的非常漂亮,他也很自豪地对我说:“这是我要送给妈妈的围巾!”在活动我们不光要体现家人与孩子之间的爱和关心,也要让孩子从潜移默化中关心自己的同伴。

我想看到自己的同伴因为受到自己的帮助而快乐的脸,自己也会非常开心。

虽然今天的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这份关心和爱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没有阳光,就没有大地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生命的延续;没有朋友,世界就会处于孤独和寂寞之中。

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愿感恩之花常开,感恩之树常青。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解释爱的真谛,但我深知应尽己所能,让孩子拥有相对完美的爱,引导他们踏上爱的历程。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