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与电路图解题步骤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电学作图题关键要掌握一下几点

初三物理电学作图题关键要掌握一下几点

初三物理电学作图题关键要掌握一下几点
电学作图是学生失分的重点之一,其中主要丢分环节出现在细节处。

下面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主要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一、电源的正负极问题,尤其是实物图画电路图,电路图画实物图的题型中特别需要注意正负极方向。

二、电表接法,明白电流表串联接入,在具体画图过程中可先画电流表,但一定要注意电流表测干路电流还是支路电流,电流表测量哪一个用电器电流必须与之串联,且需要“正进负出”,同时根据具体选择量程;电压表并联接入,根据题意电压表测量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必须与哪个用电器并联,同样需要“正进负出”注意选择量程。

在根据实物图转化电路图的过程中可先根据“电流法”画出各回路,并联电路中注意干路支路分流点。

最后再看电压表在那两点之间并联即可。

三、滑动变阻器,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滑动变阻器要串联接入,而且接线柱需要“一上一下”连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下端接线柱的解法,根据题目要求始终记住“远下电阻大,近下电阻小”的原则选择下端接线柱,上端接线柱可随意选择,但千万不要接在滑片P上。

四、开关、开关的接法经常出现在设计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它所在的支路,要将特定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在要求个开关同时关闭用电器才能工作的电路中,要将两个开关串联。

常见电路作图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些,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下下面的题吧!也欢迎各位大神留言指正。

初中电学解题步骤

初中电学解题步骤

初中电学解题步骤一、判断串并联关系1、定义法判断2、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节点法判断4、在复杂的电路中,我们可以通过先判断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再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电路连接。

首先,我们可以找到所有连到电源正极和负极的导线,这些导线就是电流的路径。

在每个节点处,电流从一条导线流入,再从另一条导线流出。

如果一个节点处的电流流入和流出方向相反,那么这个节点就会被称作“有向节点”。

对于简单电路,我们可以通过检查每个节点来判断串并联关系。

如果每个节点都是一个有向节点,那么这个电路就是串联的。

如果有一个节点或多个节点不是有向节点,那么这个电路就是并联的。

二、去表法当在分析复杂电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入可能会对原电路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从电路中移除,以便更好地分析原电路。

电压表可以看作是断路,因为它在电路中起到的是分压作用。

因此,在去表法中,我们可以将电压表从电路中移除,并将其断开。

电流表可以看作是短路,因为它在电路中起到的是分流作用。

因此,在去表法中,我们可以将电流表从电路中移除,并将其短接。

三、找节点找节点是在复杂电路中确定各支路电流关系的重要步骤。

节点是指电路中各支路的连接点。

找节点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电源的正负极;2、根据电源的正负极确定各支路的流向;3、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第一个节点;4、从该节点出发,沿电流方向依次找到下一个节点;5、直到找到最后一个节点为止。

四、判断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量哪段电路在复杂的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常常会分别测量某段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如何判断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哪段电路。

具体方法如下:1、电压表:找到与电压表直接相连的两点,这两点之间的电路就是电压表测量的电路。

一般情况下,电压表测量的是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

2、电流表:找到与电流表直接相连的两点,这两点之间的电路就是电流表测量的电路。

初中物理电学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电学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电学解题技巧
1.判断物体带电的方法:
- 两物体相互吸引,可能是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或者一
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2.判断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方法:
- 在结构图中,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是联入电路部分。

3.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方法:
- 先去掉电压表,把电流表看成导线。

- 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

4.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规律:
- 若是串联电路:。

- 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

- 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

- 根据欧姆定律I=U/R,U一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况。

- 若是并联电路:。

- 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示数不变。

- 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

5.判断电路故障的方法:
-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 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可能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可能是某处开路。

- 若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可能是与电压表并
联部分开路或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短路;若无示数,有故障,则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或与电压表并联以外部分开路。

- 使用试电笔判断家庭电路故障:。

- 若各处试电笔都发光,则零线断了。

- 若各处试电笔都不发光,则火线断了。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方法全攻略[优质ppt]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方法全攻略[优质ppt]
由题意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位于 A 处时,R1 消耗的功率 P1 与 RA 消耗的功率 P2 相等, 根据串联电路中功率比例分配关系知,R1=RA,再利用 P2=1.8 W 可计算得出 R1=RA=PI221=
1.8 W (0.3 A)2=20 Ω; 将 R1、RA 阻值代入上式,可计算出电源电压为 U 电源=12 V,电阻 RB=40 Ω;所以当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 P 位于 B 处时,RB 消耗的功率 P3=I22RB=(0.2 A)2×40 Ω=1.6 W, 故正确选项为 D。
A.1.6 W
B.4.0 W
C.0.4 W
D.3.4 W
方法一:
因 U1=I1R ①,U2=I2R ②,
②-①得 U2-U1=I2R-I1R,
所以 R=UI22- -UI11=100.V-1 6A
V
=40
Ω,
U2 然后根据 P= R 求得变化前后的功率分别为
P1=UR12=(460
V)2 Ω =0.9
W、P2=UR22=(4100
V)2 Ω =2.5
W,
得电功率变化了 1.6 W。
方法二:
因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所以I2=U2=10 V=5, I1 U1 6 V 3
则 I2-I1=53I1-I1=0.1 A, 解得 I1=0.15 A、I2=0.25 A。
根据 P=UI 求得变化前后的功率分别为
专题七 电学计算方法全攻略 ┃类型聚焦┃
类型一 分析法
【方法点睛】 分析法即对电路进行综合分析, 分析时可从已知入手,分析电路的组成、仪表测量 的物理量,把物理问题的各个方面结合成一个整体; 也可从未知入手,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和理论找出 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层层推理,直到找到所需的已 知量。

物理电路解题的基本方法

物理电路解题的基本方法

物理电路解题的基本方法物理的电学是物理学习中的一大类。

对于电路的各种学习,我们需要不断思熬炼,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物理电路的解题基本(方法),盼望可以关心到大家。

1、解题的基本方法、步骤本章的主要问题是讨论电路中通以稳恒电流时,各电学量的计算,分析稳恒电流的题目,步骤如下:(1)确定所讨论的电路。

(2)将不规范的串并联电路改画为规范的串并联电路。

(使所画电路的串、并联关系清楚)。

对应题中每一问可分别画出简洁电路图,代替原题中较为简单的电路图。

(3)在所画图中标出已知量和待求量,以利分析。

(4)应留意当某一电阻转变时,各部分电流、电压、功率都要转变。

可以认为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及(其它)定值电阻的数值不变。

必要时先求出、r和定随电阻的大小。

(5)依据欧姆定律,串、并联特性和电功率公式列方程求解。

(6)学会用等效电路,会用数学方法争论物理量的极值。

2、将不规范的串并联电路加以规范搞清电路的结构是解这类题的基础,详细方法是:(1)确定等势点,标出相应的符号。

因导线的电阻和抱负安培计的电阻都不计,可以认为导线和安培计联接的两点是等势点。

(2)先画电阻最少的支路,再画次少的支路从电路的一端画到另一端。

3、含有电容器的电路解题方法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相当电阻为无穷大的电路元件,对电路是断路。

解题步骤如下:(1)先将含电容器的支路去掉(包括与它串在同一支路上的电阻),计算各部分的电流、电压值。

(2)电容器两极扳的电压,等于它所在支路两端点的电压。

(3)通过电容器的电压和电容可求出电容器充电电量。

(4)通过电容器的电压和平行板间距离可求出两扳间电场强度,再分析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

4、如何联接最省电用电器正常工作应满意它要求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要使额外的损失尽可能少,当电源电压大于或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用电器额定电压之和时,可以将这两个用电器串联,并给额定电流小的用电器加分流电阻,如电源电压大于用电器额定电压之和时,应串联分压电阻。

学霸:四步教你解决中考物理电路图

学霸:四步教你解决中考物理电路图

学霸:四步教你解决中考物理电路图电路图把握的如何样呢?假如不太好的话,来看看这篇文章吧,四步,解决电路问题哟!画电路图题型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1、看实物画出电路图。

2、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3、看图连元件作图。

4、依照要求设计电路。

5、识别错误电路,并画出正确的图。

一样考试就以上四种作图,下面就它们的作图方法详细说明。

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内心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专门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

明确元件位置后作图。

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定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形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对并联电路,判定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动身,沿电流方向找到分*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那个点确实是汇合点。

并标出中文“合”字。

第一要清晰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

专门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

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形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

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

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

(第一弄清晰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动身,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

初中物理电学怎样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

初中物理电学怎样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

怎样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1、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①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不能自造符号。

②要注意所画符号和实物的对应性。

③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使之均匀分布在电路中,具有对称性(元件符号一定不能画在电路的拐角处)。

④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力求把电路图画得简洁、美观、大小比例适中。

⑤最好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方向依次画起,且知道在电路图中导线无长短之分的原则。

2、根据实物图如何画电路图:先根据电流流向法判断实物图的电路结构,弄清各元件的关系,然后画一个作用与效果同实物图一致的规范的电路图。

3、由电路图如何连接实物图:对于串联电路,根据电流流向法将元件依次顺序连接;对于并联电路,先连接元件多的一条支路,然后将元件少的一条支路并联接入。

4、三类基本题型:①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②根据电路图画实物图;③根据文字描述电路的连接和控制情况,画电路图或连接实物图。

例 3 按照图8左边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右边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交叉)例 4 如图9所示,它是“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的电路连接实物图,请在右边画出它的电路图。

例 5 在某电路(如图10)中,灯L1、L2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1控制L1灯,电流表测L2灯的电流,请你根据上述文字描述连接下面的实物图,并在右边画出它的电路图。

31、如图所示,方框内是由两个相同的电阻和一个开关组成的电路,当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示数变为原来的两倍,画出方框内电路连接的情况。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C三处填入(或不填)适当的电路元件(选择电源、开关、电压表中的任意两种器材),使电路成为并联电路.34某医院要求装一种呼唤电铃,使各病床的病人均可单独呼叫,只要一按床头上的开关,值班室的电铃就响,且与该病床相对应的指示灯亮.在图画出正确的连接方法.35、根据图甲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导线不能交叉)②图乙中量程为3 V的电压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__________V,所测电压值为_________V。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1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一、电学中各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比较表(一)电路物理量规律(符号单位)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I/A )I = I 1 = I 2 2 =…I n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 = I 1+I 2+…+I n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U/V )U = U 1+U 2+…+U n (串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 = U 1 = U 2…= U n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阻(R/Ω)R = R 1+R 2+…+R n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1R =1R 1+1R 2或R= R 1R 2R 1+R 2(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电能(W/J )W=W 1+W 2+…+W n (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部分电功之和)电功率(P/W )P=P 1+P 2+…+P n(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部分电功率之和)电热(Q/J )Q=Q 1+Q 2+…+Q n(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产生的电热等于各部分电热之和)各物理量与电阻的分配关系电流:I I 1 :I 2=1 :1I 1:I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电压:U U 1:U 2=R 1:R 2(与电阻成正比)U 1:U 2=1:1 电能:W W 1:W 2=R 1:R 2(与电阻成正比)W 1 :W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电功率:P P 1:P 2= R 1:R 2(与电阻成正比)P 1:P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电热:Q Q 1:Q 2 =R 1:R 2(与电阻成正比)Q 1:Q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U 1U 2 U R 1 R 2 I I I 1 I 2 R 1 R 2 U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电流:I/AI= U R I = P U 电压:U/VU = IR U = P I U = PR 电阻:R/Ω= R = U U I R = U 2P R = P I 2 R = Q I 2t 电功率:P/W P = W t P = UI P = U 2RP = I 2R 电能(电功):W/J W = Pt W = UIt W = U 2Rt 电热:Q/J Q = I 2Rt 注:当电能完全转化为热能时(纯电阻电路),Q = W = Pt= UIt = U 2Rt 其他公式: W = n NKW ·h 注:n 为电能表在某一时段内转过的转数,N 为用电器消耗1kW ·h 所转的转数 分析: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与电路图解题步骤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电路的几种状态:①、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第一个元件的电流一定大小不变地通过第二个元件,只要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断开。

②、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用电器。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12、电压(U)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 兆欧=1000千欧;1 千欧=1000欧.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导体本身的电阻大小与电压大小和电流无关17、滑动变阻器:A.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18、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公式变形R=U/IU=IR.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1度=1kw.h=1000w×3600s=3.6×106J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功)多少的仪器。

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21.电功公式:W=Pt=UIt( 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22、电功率(P) :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UI23.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 U0时,则P> P0 ; 灯很亮,易烧坏.当U< U0时,则P< P0 ; 灯很暗,当U= U0时,则P= P0 ; 正常发光.24.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表达式为.Q=I2Rt公式中单位:I→安(A);R→欧(Ω);t→秒(s)25.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等组成.26.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27.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保险丝的特点:电阻大;熔点低28.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9.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初中物理电路图解题原则步骤0 1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第一: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二: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断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开关闭合有电流流过时,开关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三: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第四: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第五:用电器(电阻)短路:用电器(电阻)和导线(开关、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如下图示),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去掉)。

☀第六:滑动变阻器Pa段被导线(金属杆)短接不工作,去掉Pa段后,下图a变为图b。

☀第七: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分析总电流、总电压和分电流、分电压的关系。

☀第八: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

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滑移法和去源法。

☀第九:电压表原则上要求并联在电路中,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源两端。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电压(具体情况见笔记)。

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且让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第十:如果导线上(节点之间)没有用电器(开关,电流表除外),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做是一个点,可以任意合并、分开、增减。

(此法又称节点法)例如:0 2电路简化步骤☀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

☀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视具体情况也可保留)。

☀第三步:去掉电压表。

☀第四步:合并(或者换位)导线上的节点。

(此步骤在电路中用电器比较多,且相互纠结时,采用)☀第五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判断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

☀第六步:在原电路中利用原则七、八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测量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

☀第七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添加到等效电路图中,分析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关系。

(利用原则七)0 3经典例题选讲☀例1:在如下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1V,如果A2的示数是0.2A,那么A1的示数是多少?试求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

分析:第一步:将开关变成导线;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第三步将电压表去掉。

第四步(略)第五步:判断用电器连接方式很显然,电路中两个灯泡是串联的。

第六步:根据原则四,知道电压表V2处断开,所以没有电流从A1流过,示数为零;根据滑移法知道V1和电源并联,测电源两端电压。

V2和L2并联,测L2两端电压。

第七步:等效电路图如下:根据等效电路图,可知所求I1=I2=0.2AU1=2.5V-1V=1.5V U2=1V☀例2 :如图示,开关s闭合后下列各电压表示数的关系是,各电流表示数之间的关系是___。

分析:第一步:把开关变成导线;第二步:把电流表变成导线;第三步:去掉电压表;第四步(略);第五步:判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第六步:根据原则七和原则八以及滑移法或去源法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自所测量的对象。

①在原电路中,去掉电压表,可以发现电流表A1和A2都与灯泡串联,所以电流表示数相等;②用滑移法可以判断出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V3测L2两端的电压。

第七步:等效电路图如下☀例3 : 电路开关闭合后,v1、v2、v3的示数分别是8V、9V、4V,则L1、L2、L3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所求的电压关系式为:U2=U1+U3 I1=I2解:根据“十原则,七步骤”可以得到该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如下:从等效图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UL1+UL2=8VUL2+UL3=9VUL3=4V解得:UL1=3v UL2=5v UL3=4V☀例4: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A. 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B. 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C. 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D. 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将A答案的各表填入三个位置中,根据“十原则,七步骤”电路图简化为:很明显,不符合题意。

将B答案各表填入图中,电路可简化为:这种填法符合题意。

把C答案各表填入电路中,电路L1被断路,简化后的电路图和A答案相同,不合题意。

把D答案各表填入图中,电源短路,两个灯泡没有电流流过,不合题意。

所以选择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