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翻译硕士考研必备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电影类名词解释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复习方法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复习思路及真题1.科目介绍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以下简称百科),代码448,是北外所有语种翻译硕士MTI考研初试一门必考的专业课(另一门专业课为对应语种的翻译基础)。
百科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和储备的深度、广度直接关系到译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效果,对翻译硕士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百科被设置为翻硕考研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北外考研的百科科目满分为150分,共三道大题:一、名词解释,25题,每题2分,共50分;二、应用文写作,40分;三、命题作文,60分。
2.命题重点名词解释的题目涉及内容很广。
从范围上来看,包括了中外文化以及文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天文等方面的背景知识,真可谓“百科”;从名词分类上来看,人名、地名、历史运动或事件、制度、社会现象、文学与文化、热点词等方面均有分布;从考察重点上来看,虽然出题点分布看似杂乱无章,然而文化、文学、历史、政经却是最为频繁,自然也是备考的重中之重。
3.复习指导建议(1)复习资料和参考书目北外官方在高翻学院英汉同传和复语同传专业的参考书目中,推荐了一些“百科类”的参考资料,但是主要是关于改革、联合国、环境问题等时事热点的概况和知识,主要用于提供翻译基础的背景知识,对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复习并不是很实用。
所以如何选择高效、合适的复习资料便成了百科能否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涉及范围广泛,在此仅提供几本热门好用的参考书供参考,如:《国学知识全读本》,“不可不知的2000个”系列:《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不可不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不可不知的2000个人文常识》《不可不知的2000个重大事件》《不可不知的2000个中外名人》《外国文学基础》《中国文化概论》《专八人文知识》《西方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要》等。
零散的资料虽然覆盖全面,但是没有办法做到大规模仔细复习。
所以,建议最好再准备获取一些整理性质的资料,点面结合来达到最好效果,此类资料建议考生到正规的教育机构来获取。
448 汉语写作与百度百科

西南石油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448 自命题《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一、考试性质《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招生类型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水平, 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应考人员可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自行学习相关内容和掌握有关知识。
本大纲主要包括考试主要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以及考试参考书目。
二、考试主要内容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
总分150分。
1、百科知识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应用文写作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字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3、命题作文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现代汉语短文。
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
要求文字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笔优美。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时间和分值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2、考试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要求考生解释出现在不同主题的短文中涉及上述内容的名词。
(2)应用文写作试卷提供应用文写作的信息、场景及写作要求,考生根据要求写作。
(3)命题作文试卷给出情景和题目,考生根据要求写作。
四、参考书目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潘文国主编,《中文读写教程》(第1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潘文国主编,《中文读写教程》(第2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徐中玉主编,《应用文写作》(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名词解释)模拟试卷2(题后含

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名词解释)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非常有意思的是,一个半世纪前,贵国[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杰出的哈佛人—爱默生先生,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他在文章中摘引孔孟的言论很多。
他还把孔子和苏格拉底、耶稣相提并论,认为儒家道德学说,“虽然是针对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但我们今天读书仍受益匪浅。
”1.爱默生正确答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1882年),美国思想家、文学家、散文作家、诗人,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
1837年爱默生以《美国学者》为题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辞,宣告美国文学已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同时这篇讲辞还抨击了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
爱默生的主要代表作有《论文集》《代表人物》《英国人的特性》《诗集》《五日节及其他诗》等,重要讲演稿有《历史的哲学》《人类文化》《目前时代》等。
涉及知识点:文学艺术2.孔子正确答案: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其思想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
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认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涉及知识点:文学艺术3.苏格拉底正确答案: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法语口笔译考研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法语口笔译考研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西西弗斯:西西弗受到众神的惩罚,众神让他永不停息地推着一块沉重的巨石上山。
当西西弗斯将巨石推至山顶时,石头便会不可阻挡地滚下山去。
西西弗斯便这样周而复始地推石头上山。
美狄亚:希腊神话中科尔喀斯国王的女儿,她帮助伊阿宋取得了金羊毛。
当她跟随伊阿宋从亚尔古船上逃走时,看见父亲追来,她便把兄弟的身体砍成碎块,抛入海中。
她父亲忙于收尸,没有追上他们。
几年后,伊阿宋变了心,娶了新妻。
她叫儿子将一件遍染磷火性毒药的新衣送给伊阿宋的新妻,新妻着衣,即被烧死。
美狄亚亲手杀死了自己两个孩子,带着他们的尸体到了雅典。
雅典国王给了她一个避难所。
喻指阴险、毒辣的女人。
尘土之身:出自《圣经》。
亚当、夏娃偷吃了知善恶树的果子,触怒了上帝,被赶出伊甸园。
上帝诅咒:人必须遭受土地的折磨。
人要从田里收获果实充饥,而田里将长满荆棘和蒺藜,人必须终身劳作,地里才会长出庄稼养活人类,直到归了土;人从泥土而来,本是尘土,死后仍归于尘土。
故后常称人为尘土之身。
认识自己:出自希腊神话。
奥维德的《爱经》里有这样的话:“阿波罗说:”快把你的弟子领到我的殿里来罢,他们可以在那儿念那全世界闻名的铭文:凡人,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人认为”认识自己“才能富于智慧,得福免祸。
喝了忘川的水:忘川是希腊神话中阴间的一条河流。
人死后亡灵堕入阴间,只要喝了这河里的水,就会忘记过去的一切,故称为忘川。
比喻遗忘了不该遗忘的事情。
家可爱,家最好:出自《伊索寓言》。
宙斯结婚,邀请动物都来参加。
惟独乌龟未来。
宙斯问他为何不来赴宴。
乌龟说:“家可爱,家最好。
”宙斯很生气,就罚他驮着自己的家行走。
指许多人宁愿在家简朴度日,也不愿做客过豪华的生活。
进来的人们,把一切希望抛弃吧:出自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
地狱篇》。
诗人描绘了地狱门口的凄惨情景。
地狱的门上写着:“你们走进这里的,把一切希望抛在后面吧!”后比喻绝望无助的境地。
北外mti448名词解释

北外mti448名词解释
MTI是翻译硕士的缩写,北外MTI448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简称,是北外所有语种翻译硕士考研初试的一门必考专业课(另一门专业课为对应语种的翻译基础)。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满分为150分,共三道大题,其中名词解释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其考察内容倾向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四大名著、宗教文化中的世界三大宗教等,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往年回忆真题中相关的内容。
名词解释是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中的重要题型,考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把握好北外的出题风格和倾向性领域,记忆相关的词汇和概念,并学习掌握百科词条的答题技巧,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448)》考试大纲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448)》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招生单位自命题
初试
满分
150
试性质 :尺度参照水平考试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笔试、180 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50 分)、名词填空(20 分)、应用文写作(30 分)、命题作文(50 分)
考试内容和要求
《英汉互译与英语写作(F15)》考试大纲
命题方式
招生单位自命题
招生单位自命题
初试
满分
100
考试性质
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试卷结构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考试旨在检测已通过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初试者的英汉互译能力和英语综合知识运
用能力的水平,重点考察学生英汉转换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英汉语言基础知识和综
(2)完形填空部分: 在具体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以及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综合判断和
分析概括的能力;
(3)阅读理解部分:常见英语百科全书或其他工具书上的词条、英语通俗杂志上的文章、历史传记及
文学作品评论或介绍等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并能理解其中的观
点和隐含意义;
2. .0 分,具体题型如下
(1)名词解释题 (50 分,25 个名词)
(2)名词填空题(20 分,10 道题)
(3)应用文写作(30 分)
(4)命题作文(50 分)
三、考试形式及时间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3 小时。
参考书目
卢晓江主编,《自然科学史十二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年。
叶朗、朱良志著,《中国文化读本》(中文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年。
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 简介翻译硕士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是一门针对翻译硕士学位课程的专门课程。
本文将介绍该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的益处。
2. 课程内容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并且让学生熟悉常见的百科知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汉语写作技巧本课程将系统地介绍汉语写作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学生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式,如何构建清晰的逻辑结构,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的表达力。
课程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2.2 百科知识本课程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百科知识,如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如何查找和理解百科知识,如何将其运用到翻译与写作中,并且要能够准确表达这些专业的知识。
2.3 作业与实践作为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将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作业和实践任务。
这些作业和实践任务将涵盖不同的主题和形式,如写作练习、论文写作、百科知识阅读与理解、口头演讲等。
通过这些作业与实践,学生将有机会有效地应用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目标与益处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翻译与写作中的高级技能和知识。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获得以下益处:3.1 提高汉语写作水平通过系统学习汉语写作技巧和实践训练,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汉语写作水平。
他们将能够写出更加准确、流畅和富有表达力的文章,从而更好地满足翻译和写作的要求。
3.2 掌握百科知识本课程将使学生熟悉常见的百科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在翻译和写作中准确地运用这些知识。
学生将能够通过查找和理解百科知识,为自己的作品提供可靠的专业背景。
3.3 增强综合能力通过完成各种作业与实践任务,学生将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他们将学会如何进行独立思考、信息搜索、素材整合、论证表达等技能,这将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科目代码:448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一、考试性质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二、考查目标本考试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统一用汉语答题。
主要考察学生以下知识和能力:(1)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对作为母语(A语言)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基本功。
(3)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
题型及比例为:四、考查内容第一部分:百科知识1、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题型要求考生解释出现在不同主题的短文中涉及上述内容的25个名词。
每个名词2分,总分5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二部分:应用文写作1、考试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2、题型试卷提供应用文写作的信息、场景及写作要求。
共计4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三部分:命题作文1、考试要求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词的现代汉语短文。
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
文字要求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笔优美。
2、题型试卷给出情景和题目,由考生根据提示写作。
共计6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五、参考书目汉语写作分应用文写作和命题作文,不指定参考书目。
百科知识主要考查中外(外国以英美国家为主)的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地理等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TI翻译硕士考研必备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电影类名词解释
前言:为帮助大家的翻硕备考,本文档为大家奉上一些有用的词条解释。
希望能帮助大家节省备考时间,本文档囊括的词条一共有八个,马上开始看吧。
词条:
一、蒙太奇
法文montage的音译,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
蒙太奇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
蒙太奇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爱森斯坦和普多大金,爱森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
二、“电影眼睛”
“电影眼睛”是苏联纪录电影导演古加维尔托夫于二十年代初提出,在创作中付诸实践的理论,即“电影眼睛派”。
他把电影摄像机比作人的眼睛,主张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像机“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反对人为的搬演。
他按照自己的理论拍摄了一些成功的影片,如:《带摄像机的人》、《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关于列宁的三支歌曲》等。
这些影片都以取自生活的正式素材,通过巧妙的蒙太奇处理,充满激情的表现了苏维埃新社会的本质方面。
维尔托夫没有把电影的任务归结为只是单纯的摄录现实,他认为将电影观察的素材加以组织,从而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这是非常重要的电影创作阶段,对后来的电影工作者及五六十年代法国出现的真实电影,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当今的电视发展正是延伸了他的“电影眼睛”理论——真实地记录现实并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
三、译制片
译制片最早叫“翻版片”,又叫“翻译片”。
广义的译制片就是指将原版影片的对白或解说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以该种语言配音混录或叠加字幕后的影片。
狭义的译制片单纯指的是配音混录后的影片。
配音译制片制作时,先将原版影片的对白译成另一种需要的语言;再由配音演员按照原版片画面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用逼肖的语调、口型,录成一条对白声带;然后与原版片的音乐、音响效果声带混录成为一条完整的译制声带,用以印制供放映用的拷贝。
将本国影片从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译成另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的影片,也称译制片。
四、同期录音
同期录音是电影录音的一种工艺,指在摄影时,同时用录音机把现场的全部声音记录下来的录音方法。
同期录音记录的是现场的真实声音,它比后期的配音要自然、逼真。
分场景拍摄画面时,人物在各种环境中的表演活动所发出的响声、语声、环境声以及这些声音的交织情况是不同的,只有用同期录音工艺才能真实地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并与同时拍摄下来的画面一并构成真
实的、视听一致的艺术效果。
采用同期录音工艺所用的摄影机和录音机,必须同步运转,以确保摄得的画面胶片长度与同时录得的声带胶片长度相同,以求画面和声音相吻合。
还要求摄影机运转时的机械噪声低,以免形成与画面内容无关的背景噪声。
拍摄实景时,要防止与剧情及时代、季节不相符合的噪声出观。
在摄影棚内拍摄时,既不允许棚外的其它杂声传入,也不允许棚内其它工作部门发出任何噪声,以免降低录音的艺术效果。
五、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
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
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六、长镜头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指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
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
这样命名主要是相对短镜头来对称的。
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
通常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例如文场戏的演员内心描写、武打场面的真功夫等。
长镜头的出现,被认为是“电影美学的革命”。
在这之前,蒙太奇理论作为唯一的电影理论,基本上支配了电影艺术家们的思维活动。
巴赞的写实主义的美学思想,以及他总结的景深镜头和长镜头的美学功能,极大地推动了电影语言的发展,带来了电影表现手段的一次革命,造就了新的银幕形态。
七、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51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
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熊奖”。
柏林国际电影节长期以关注政治和社会现实闻名,宗旨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
柏林国际电影节原在每年6-7月间举行,从1978年起提前至2月举行,为期2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分为“主竞赛”、“遇见”、“短片竞赛”、“全景”、“论坛”、“特别展映”、“新生代”等单元。
八、中国电影金鸡奖
是中国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以奖励优秀影片和表彰成绩卓著的电影工作者。
该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首届金鸡奖评奖活动于1981年5月在杭州举行,以金鸡啼鸣象征百家争鸣并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故名金鸡奖。
金鸡奖每年评选一次,评奖委员会由电影专家组成,因此又被称为“专家奖”。
每项可有多于一个的获奖者。
该奖每年评选一次。
从2005年起改为每两年举办一届,逢单年举办。
金鸡奖设最佳故事片、记录片、戏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编剧、导演、摄装、道具等20个左右奖项(时有增减),必要时增设特别奖或者荣誉奖。
奖品为金鸡雕像。
结语:以上就是本文档为大家提的8个电影相关的重点词条啦,希望能对大家复习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有所帮助。
那么这篇文档就结束啦,请耐心等待我们的下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