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翻硕汉语百科名词解释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知识点
在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庄子二则是指《庖丁解牛》和《盗跖之死》这两则庄子的寓言故事。
以下是其中的知识点:
1. 庖丁解牛:
- 庖丁:古代称厨师为“庖丁”,此处指作者自己。
通过庖丁解牛的手艺,来表达出对于真理和自然的理解。
- 解牛:庖丁解牛时的细致观察和技艺,比喻达到某种境界,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领悟出哲理。
- 无为而治:反映了庄子主张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不去强求改变,顺应事物的本性而行。
- 自然万物无有极:强调事物无绝对的是非好坏,主张平等和包容的观点。
2. 盗跖之死:
- 盗跖:一个古代的盗贼。
通过盗跖的故事,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 心胸狭窄:盗跖心胸狭窄,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导致最后失败。
- 死有余辜:盗跖在死前的复杂心情,表现了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后悔和自责。
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理解庄子的思想和观点,以及对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的态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课文中的语言、修辞手法等来分析和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庄子二则冥释义

庄子二则冥释义: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
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
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注释1.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
“北冥”,北海。
下文“南冥”,指南海。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表推测。
3.鹏:本为古“凤”字,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4.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5.垂:同“陲”,边际。
6.海运:海水运动。
古有“六月海动”之说。
海水运动的时候必有大风,因此大鹏可以乘风南行。
7.徙:迁移。
8.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9.《齐谐》:书名。
出于齐国,多载诙谐怪异之事,故名“齐谐”。
一说人名。
10.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
志,记载。
11.水击:指鹏鸟的翅膀拍击水面。
击:拍打。
12.抟(tuán):回旋而上。
一作“搏”(bó),拍。
第21课《庄子二则》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庄子》二则文学常识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词语解释1诗文默写10、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重点句子翻译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6、子非鱼,安知鱼之乐?7、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8、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9、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对比训练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节选自《庄子·徐无鬼》)(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女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秋水》)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A.尽垩而.鼻不伤人不知而.不愠B.游于.濠梁之上苛政猛于.虎也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宋何罪之.有D.请循其.本其.真无马邪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听.而斫之()臣之质.死久矣()是.鱼之乐也()女.安知鱼乐()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4、庄子与惠子是辩友关系,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析。
对比训练参考答案1、A A、表转折,可是/表转折,可是;B、在/比;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D、它的/表示反问的语气。
故选A。
2、听信,听任对象,这里指搭档这同“汝”,你3、楚国有个人用白色的泥点涂抹在自己的鼻尖上,(泥点薄得)像苍蝇的翅膀,让一位姓石的匠人来砍掉它。
庄子的译介

庄子的译介
标题:庄子的译介
庄子,名周,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哲学家,与老子并称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主要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瑰宝,对后世影响深远。
《庄子》的英文译介有多种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传教士约翰·弗雷德里克·戴维斯牧师和著名汉学家翟理斯的译本。
戴维斯的译本于1898年在上海出版,是第一个将《庄子》全文翻译成英文的版本。
而翟理斯的译本则在1926年出版,这个版本的语言更为生动活泼,更接近庄子原著的风格。
此外,美国汉学家华兹生也翻译了《庄子》,他的译本在1968年出版,被誉为最贴近原著的英译本。
这些译本都尽力还原了《庄子》原著的哲学思想和文学风格,但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的差异,它们都有各自的理解和诠释。
对于想要了解中国哲学文化的英语读者来说,阅读这些译本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通过阅读,他们可以了解到庄子的思想主张,如“逍遥游”、“无为而治”等,也可以感受到庄子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哲学
思考。
2019年中考语文:庄子二则翻译文言知识整理

《庄子》二则知识整理北冥有鱼一、词句翻译1、北冥.(通“溟”,海)有鱼,其名.(名称)为鲲.(kūn)(传说中的大鱼)。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其名为.(叫)鹏.(传说中的大鸟)。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奋起,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而飞,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4、是鸟也,海运则.(就)将徙.(迁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5、齐谐者,志.(记载)怪者也。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6、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在水面上)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三千里,抟.(tuán)(盘旋飞翔)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7、野马..(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也,尘埃“埃”。
)也,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8、天之苍苍..(深蓝),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尽)邪?其.(指代“鹏”)视下.(往下)也,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天空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见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二、基础知识梳理1、文学常识: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原文注释翻译

前言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他既是一位哲学家,又是一位文学家,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学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历代学者对庄子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莫衷一是;对庄子著作的真伪,众说纷坛,争论不休。
我们也想借撰写《庄子译注》的机会,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庄子的生平及时代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宋国蒙人。
他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后隐居于“穷闾阨巷”,以织履 口谋生。
他不仅不与宋国的统治者合作,而且也不与其他国家的统治者共处,楚威王曾以千金聘其为相而不受。
他与惠施为友,相互切磋学问,著书立说,撰有《庄子》一书。
庄子的思想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产物,其思想体系是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时代的基础上形成的。
春秋战国时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生产的推广。
据《国语·齐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乞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春秋战国之际,冶铁技术相当发达,不仅有鼓风用的皮囊,而且已有合金技术,《墨子》一书中就记有车具铁纂、铁什,农具有铁服(铁耜)等。
战国时期,已有赵国的邯郸、楚国的宛、韩国的棠溪等冶铁基地和铁制手工业城市。
铁制工具已经普遍使用于各诸侯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
铁制工具的使用,使农业得到深耕细作,出现了牛耕,促进了荒地森林资源的开发和水利灌溉的发展。
铁制工具的使用,农牧业的发展,使手工业由宫庭手工业为主的经营方式转为豪民的私营大手工业和个体小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经营,形成冶金、制陶、皮革、纺织、兵器制造等百工俱兴。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促使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仅出现了范蠡、白圭一类的高过诸侯的工商大户,而且形成了齐国临淄、赵国邯郸、宋国定陶、秦国咸阳、卫国濮阳、楚国鄂、郢等商业城市。
庄子《逍遥游》中把“陶铸”术语用于政治,《养生主》描写的刀刃之快,《人间世》、《马蹄》、《徐无鬼》诸篇中塑造的匠石的高超技术的“陶者曰:‘我善治植,圆者中册,方者中矩。
庄子译注

逍遥游[题解]《逍遥游》以义名篇。
“逍遥”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意思。
“游”是邀游于自然界。
《逍遥游》是一篇与惠施辩论的文章。
庄子针对惠施的“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的命题和“执一不化”的观点,运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与惠施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本篇有三个层次:从“北冥有鱼”到“圣人无名,”是写从有待到无待的境界。
这是庄子超世主义的人生哲学。
从“尧让天下于许由”到“肩吾问于连叔”,阐述了无名、无功、无己的观点,这是达到无侍的唯一手段和途径,反映了庄子的利己主义。
在惠施与庄子的两段对话中,惠施以大瓤来影射庄子的大而无用的观点,庄子却把无用说成大用,这是他的主观随意性的方法,也是他的处世哲学。
从《逍遥游》中的观点可以看出,庄子所追求的绝对的精神自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小大无别是相对主义的,无名、无功、无己是利己主人的。
但是,也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承认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
北冥有鱼(1),其名为鳏(2)。
鳏之大(3),不知其几千里也(4)。
化而为鸟(5),其名为鹏(6)。
鹏之背(7),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8),其翼若垂天之云(9)。
是鸟也(10),海运则将徙于南冥(11)。
南冥者,天池也(12)。
[注释](1)北冥:北极大海。
冥,通厚,广阔幽深的大海。
北冥有三解:慧琳《一切经音义》引司马注“溟,谓南北极也。
”朱季海《庄子故言》谓“冥为极地大水”。
陆德明《经典释文》,释德清《庄子内篇注》,胡远浚《庄子诠诂》、曹础基《庄子浅注》皆训为北海。
钟泰训冥为冥冥之义。
司马注可从。
(2)眼(kūn):大鱼。
(3)之:的。
大:指体积巨大。
(4)几:指不定的数目。
(5)化:变化,化成。
为:变成,成为。
在《庄子》中有许多辩证法的思想,承认事物的发展变化,鲲变鹏就是其中一例。
(6)鹏(péng):大鸟名。
古文风字。
(7)背:脊背。
(8)怒:奋飞,奋起。
(9)若:如,好象。
垂:挂缒。
(10)是,此,这只。
《庄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庄子》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庄子·至乐》解说和语译(解题) 本篇命题取首句“天下有至乐无有哉” 中的二字,虽非句首的二字,亦当视为相同。
本题的特点在于本......•《庄子·秋水》解说和语译(解题) 本篇以篇首句的首二字为题,主要在记述河伯与海若的对话,讲述大道之理。
篇幅较长,为了阅读方便,......•《庄子·缮性》解说和语译(解题) 本篇以首句“缮性于俗学”之首二字为题。
缮性即为其内容。
主旨在于反对丧己于物,失性于俗。
主张有......•《庄子·刻意》解说和语译(解题) 本篇取篇首句“刻意尚行”的首两字以为名,并不代表本篇的内容,只是当时取篇名的一种习惯。
主旨在......•《庄子·天运》解说和语译(解题) 本篇以“天运”为名,乃取首句“天其运乎”第一、三字,亦当视为首二字。
但内容并非讲自然的运行......•《庄子·天道》解说和语译(解题) 本篇以篇首的“天道”二字为标题,但内容却不是讲天道,而是以天道为引,讲说治道。
篇的内容驳杂,......•《庄子·天地》解说和语译(解题) 本篇以篇首“天地”二字标题,内容却不是讲天地,而是论治天下之道。
且“地”为讹字,说见篇中“解......•《庄子·在宥》解说和语译(解题) 本篇以“在宥”为名,所取虽是篇首的第二三字,亦当看作是篇首的两字。
这个篇名是与篇旨相符的,它......•《庄子·胠箧》解说和语译(解题) 本篇以“胠箧”为名,但不是篇文的首二字。
只以首二字“将为”非实字,不能取以为名,故取其下两字......•《庄子·马蹄》解说和语译(解题) 本篇以“马蹄”为名,但所讨论的并非马蹄,这只是篇首的两个字,句为“马,蹄可以践霜雪”,“马,......•《庄子·骈拇》解说和语译(解题) 《庄子》外篇多是取篇首的两字或三字以为篇题,不一定都能赅括篇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翻硕汉语百科名词解释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
它包含了庄子的思想和观点,以寓言和譬喻的形式,向读者呈现了关于自然、人性、道德、政治等诸多领域的思考和见解。
"庄子"这个名词在汉语百科中主要有以下几个解释:
1. 庄子(人物):庄子,姓庄,名周,字子野,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化名人,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和观点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庄子》(文学作品):《庄子》,是庄子的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
它由庄子创作,包含了一系列的寓言和譬喻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庄子的道家思想和对人生、自然等问题的思考。
3. 庄子学派(哲学学派):庄子学派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以庄子的思想为核心。
庄子学派主张通过放弃欲望,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以达到人的真正自我解放和修身养性的目的。
以上是对"庄子"这个词的几种解释,希望能满足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