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对黑臭水体污染物处理效果的研究
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研究的探讨

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研究的探讨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的学者们就相继采用植物进行污水治理的研究。
1974年西德建成了第一个用于废水处理的人工湿地,我国也于20世纪80年代实施了以凤眼莲净化塘为主的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达到治污与增产双重效益。
近年来沿海地区利用红树林湿地处理废水也收效显著。
可见,不论是人工湿地、净化塘,还是土地处理系统,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发展前景。
为了取得更好的净化效果和更高的净化效率,有必要对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的机制进行实验研究探讨。
1水生高等植物对废水的净化机制探讨1.1香蒲植物净化铅/锌矿废水实例研究宽叶香蒲属单子叶多年生挺水植物,具根状茎,以其他下茎不断延伸而迅速发展成群体,能形成水生植物净化塘中占绝对优势的种群。
中山大学环科所和韶关凡口铅/锌矿环保监测站针对凡口尾矿废水排放量大且重金属含量大的污染状况,设计和利用当地的废矿石和沙砾建造了一个香蒲净化塘。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未处理的铅/锌矿废水含Pb、Zn、Cd、总悬浮物含量均超标,但经过净化塘后,SS去除率达99%,Pb、Zn、Cd去除率达84%~90%,各项指标达到工业排放标准。
黑灰色废水被香蒲群落变成清澈的出水,香蒲植物也能茂盛生长,塘内还出现了多种藻类、鱼类和茳芏植物。
1.2红树林植物净化含油废水和城市污水实例研究红树林属于热带海岸特有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具有防风浪,保护农田的生态功能,且因其生物资源丰富、景色美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对于污水处理,红树林也有独特作用。
李玫等用秋茄人工模拟湿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含油废水净化试验,发现随含油废水处理浓度升高,植物对油的相对净化率是:50mg/L 组为 75.76%,100mg/L组为67.55%,而800mg/L组为42.94%,可见净化效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含油量大小为根>叶> 茎>枝。
凤眼莲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效果影响因素的综述

流动水体 T N、T P的去除率远低于静止水体 。然而在实 际应用 中 ,水体 往往是连续流动 的 ,所 以 ,学者 们把更多 的精力投入 到了凤眼莲对流动水体 的净化研究 中。在流动水体 中,随着水 力 负荷 的增加 , 凤 眼莲对 T N、 T P的去除率逐渐降低 ,但是 , 对氮 、磷 的吸收总量会增加。综合净化效果和污水处理能力 ,可 将水力负荷控制在一个合适 的范围。张志勇等采用直接推流的方 法 ,研究 了当进水 T N、T 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 4 . 1 8 5 m g m、 0 . 1 5 0 mg / L时不 同水力负荷下凤 眼莲 的净化能力 。由此得 出 , 兼顾净化效果和污水处理 能力 的最优方案是将水力负荷控制 在
一
温度影 响着光合碳代谢过程 中的一 系列酶促反应 ,对凤眼 莲 的光合作用影响很大 。 J 0 h n R Wi l s o n等总结了大量学者的研究 成果 ,认为凤眼莲能生存的温度为 8 ~ 4 0 o C,最适温度是 3 0℃ ,
此 时 ,凤眼莲对 富营养化水体 的净 化能力最 强。 凤 眼莲 可以正常生长的 p H值是 6 9 , 最适 范围为 6 . 9~7 , 当p H大于 1 2或小于 4时 ,会 导致凤 眼莲 死亡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植物所受的光照强度有很大的关系 ,凤眼莲 的光补偿 为 2 O . 2 5 / z r n o l ・ m ・ s - , 光饱和点为 2 4 5 8 p mo l ・ m。・ S ~ 。 凤眼莲的净化能力不仅 与光 照强度有 关 ,还与光线类型和光 照 时间有关 。在相 同的条件下 ,直射 自然光的净化效率大于漫射 自然光 的去除效率。在同一光照强度下 ,光照 8 h时的净化效 果 最好 。 1 . 2 氮磷营养化程度
凤眼莲、大藻对水体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富集及去除效果研究

凤 眼 莲 、大 藻 对 水 体 重 金 属 复合 污 染 的 富 集 及 去 除 效 果 研 究 ,
F F I  ̄
龠
张 金 X 路 , 张 明 磊 ’ , 莘 王 ’ 春 生 许 国 晶( \ 山 ~ 东 省 淡 ~ 水 渔 业 研 究 院 , 山 ~ 东 济 南 2 … 5 0 0 … 1 3 )
栗 明 ,李 敏 ( 上海海洋大学生命学院, 上 海2 0 1 3 0 6 )
马 亚 梅 ( 山东省鱼台县渔业技术 推广站, 山东 鱼台 2 7 2 3 0 0 )
[ 摘 要 ] 研 究 了凤 眼 莲 ( E i c h h o r n i a c r a s s i p e s )和 大 藻 ( Pi s t i a s t r a t i o t e s I . ) 对 水 体 中 Hg 、P b ”、
c r a s s i p e s ) 和大藻 ( P i s t i a s t r a t i o t e s L . ) 同为漂 浮性 植物 ,植 物株 体 较大 、生 长快 、容 易形 成 群 体 、适 应 性 强 、漂 浮在水 面 易于清 理 ,本研 究模 拟 水体 重金 属复 合污 染状 况 ,探讨 了这 2种植 物对 重金 属 离子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2 0 1 4 年4 月号农学中旬刊 第 1 1 卷第 1 1 期 J o u r n a | o f Y a n g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y( Na t S c i E d i t ) Ap r . 2 0 1 4 ,Vo 1 . 1 1 No . 1 l
水 ,对 生态 环境 及 生物 界造成 的安全 隐患 不言 而 喻 。不 仅 如此 ,我 国又 是人 均水 资源 严重 缺 乏 的 国家 之
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

降解农田农药
★有研究表明凤眼莲对水环境中相对比 较稳定的有机磷农药乙硫磷、有机氯农 药三氯杀螨醇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甲氰 菊酯具有较好的富集和降解作用。
凤眼莲水质净化中的运用举例
净化含酚废水
降解农田农药
降解水中有机物
★在适宜条件下,一公顷凤眼莲能将800 人排放的含氮、磷元素的有机物24小时 内吸收掉。
凤眼莲水质净化中的运用举例
净化含酚废水
降解农田农药
降解水中有机物
富集水中的重金属
★凤眼莲发达的根系与水体接触面积大,形成了密 集的过滤层,这样使得其能够吸附大量的重金属; 同时其根际还附着不少的微生物,进一步加强了它 的积累作用,减少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改善水质。
03 国内对凤眼莲富集 重金属的研究状况
水葫芦对五种重金属离子(Cu2+ 、Pb2+ 、Cd2+ 、Zn2+ 、 Fe3+)的去除速率与富集机制研究
蔡成翔 王华敏 张宗明
2 金属离子静态水培实验
水葫芦对五种重金属离子(Cu2+ 、Pb2+ 、Cd2+ 、Zn2+ 、 Fe3+)的去除速率与富集机制研究
蔡成翔 王华敏 张宗明
2 金属离子静态水培实验 对铅、铁、铜的去除速率高, 受其它离子干扰小。
凤眼莲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吸附作用研究
达良俊 陈鸣
苏州绥宁河
·河水透明度为26cm,溶解氧 0.23mg/L,pH为7.7,COD为 82.7mg/L,NH3-N为11.06mg/L ,VSS/SS为0.08
·各项指标劣于地表水V类标准 ,污染较为严重。
凤眼莲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吸附作用研究
凤眼莲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吸附作用研究
凤眼莲活性化学物质研究进展

凤眼莲活性化学物质研究进展凤眼莲又名水葫芦,学名布袋莲,原产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委内瑞拉和巴西等国家,为漂移性水生草本植物。
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常生于水库、湖泊、池塘和沟渠中,流速缓慢的河道、沼泽地和稻田中也可生长。
近年来,凤眼莲在国内许多淡水水域中泛滥成灾,甚至在长江和嘉陵江等大型江河也出现其踪迹。
深入研究凤眼莲的生物学特征、生长规律、对水环境的影响及资源利用等问题,对有效防制其危害,开发利用其资源有重要意义。
目前,凤眼莲的主要用途是对污水净化、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及用作饲料和造纸的原料等。
凤眼莲活性化学物质的提取及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为凤眼莲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凤眼莲活性化学物质的提取研究1.1凤眼莲多糖的提取从凤眼莲叶片和茎部分别提取多糖,采用盐水浸提、Sevag法脱蛋白、醇沉淀及柱分离纯化方法。
经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组分多糖EC1和EC2,糖含量分别为74.4%和89.6%。
元素分析表明:EC,和EC2均含有Ca、Mg、Zn、K、P、Fe、Mn、Cu、S和Sil0种无机元素。
经完全酸水解、纸层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其可能为单--D-葡萄糖组成。
目前,凤眼莲多糖提取的工艺参数优化还未见报道。
1.2凤眼莲总黄酮的提取彭进平等以乙醇为溶剂,以超声波为辅助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凤眼莲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质量浓度70%、料液比1:4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70℃及黄酮提取率为1.752 8%。
余芳丽等以乙醇为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浸提法和超声波法提取凤眼莲总黄酮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浸提法提取凤眼莲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5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40及总黄酮提取率4.3%;超声波法提取凤眼莲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5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40、超声功率320 W及提取率为5.09%,超声波法是提取黄酮类物质较为理想的途径。
凤眼莲在水体污染控制中的作用

快, 通过克隆繁殖 , 随 着水 体 富 营养 化 家 具 , 其 繁 殖速 度 加 快 , 在 短 时 间 内可 压 制 其 它 水 生植 物 , 将水面 1 0 0 %覆 盖 。 近年 来, 云 南省 德 宏 州芒 市 大 河 以及 周 边 小 型 湖 泊 、 池塘 等就 出现 凤
1 凤 眼莲 在云南德宏 州的现状
染物 直 接 排 入 河 道 , 河水水流缓慢 , 底 泥成 分 复 杂 . 污 染严 重 . 多 处监 控 点 位 显 示 污 染物 超 标 。 随 着该 地 区 生 态 环境 的 治 理 与保护 , 对凤 眼莲进行喷 药、 打捞 等措施 , 基 于凤 眼 莲 对 水 体 富 营养 化 控 制 方 面作 用显 著 .根 据 凤 眼 莲 的 生 长状 态及 可判 断 出水 污染 情 况 , 能 够起 到 一 定预 警 作 用 , 所 以在 进 行 治理 过 程 中. 采取 水体 污 染 治理 和 机 械 清 除 结 合 的 方 法 。 对凤眼莲的
高而陡峻 。 西 南低 而 宽缓 的切 割 山原 地 貌 , 全 州 海 拔 最 高 点在 盈 江 北 部 大娘 山 , 为 3 4 0 4 . 6 m, 海拔 最 低 点 也 在 盈 江 的 西 部 那
造 成 其 它 水 生植 物 失去 生 长 空 间 而 死 亡 的现 象 。 芒 云 南德 宏 傣 族 景 颇 族 自治 州地 处 云 贵 高原 西 部 横 断 山脉 眼 莲疯 长 , 市 大河 风 平 段 甚 至 出现 了绵 延近 1 0 k m 的风 眼 莲 分布 带 。 大 量 的 南延 部份 . 高 黎 贡 山 的 西 部 山脉 延 伸入 德 宏 境 内形 成 东北
的 沿河 村 镇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 生活污水、 生 活 垃圾 及 部 分 工 业 污
凤眼莲、槐叶萍、水花生对污水中氮磷的吸收能力分析

Ab o b n y o c h r i r si s . s r e c fE/h o na c a s pe .
i aa s a dAl r a trap i x r ie a n tn n t n nh r h l e od s e o
Ke r s y wo d :Ma r c o—h d o h t ;F o t g p a t ol td w tr ol t n c nr l y rp ye la i l ;P l e ae ;P l i o t ;Ni o e ;P o p o s n n u uo o t g n h s hr r u
t t o e n Ph s o u n Po l t d W a e o Nir g n a d o ph r s i lu e tr
LI Sh n U e g— png HU i— q ,XU i—we , HU n i , Zh i Zh n La g— y n u ,W ANG n Ho g— la g in
干重 )鲜 重 × 0 % 。 / 10
大型水生植物主要 包括水 生维管束植物 和高等藻 类 。具体可分为挺水 、 漂浮、 浮叶和沉水4种类型, 其中漂 浮植物 主要 有凤眼莲 ( i hmi c spsSls 、 菜 Ec o a r s e o )莼 h ai m
2 o世纪 7 0年代 , 水生植物的耐污及治污能力被研 究发现 , 且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年来水污染加剧 , 为了寻 找高效低耗的水污染处理技术 , 多种以大型水生植物为 核心的污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生态工程技术被开发 , 该技 术具有低投资、 低能耗等优点 , 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
凤眼莲去除校园污水中氮的效应研究

污水 中的 氮 , 眼莲 对校 园熏 度 污 染 污 水 的去 除 效 果更 好 , 盖 率 约为 8 %的 凤 眼 莲 对 校 园污 水 中的 氮 去 除 能 力 最 强 . 凤 覆 0
【 键 调 】凤 眼 莲 ; 氮 ; 除 率 关 总 去
[ 中图分类号】0 5 66
[ 文献 标识 码】A
0
2 0
4 0
6 0
8 0
10微克 0
圈 1 氮的标准曲线
2 2 凤眼莲 对校 园不 同污染程度 的污 水 中氮的去 除效应 .
衰 1 凤瞑莲 对重 度污染污水 中氮的去除
一
3 3 —
2 0 1 5
昂
+
l 0
5 O
—
风眼莲对重度污水中氮的去除 风眼里对轻度污水中氮的去除
世界各 国研 究者越 来越关 注利用 水 生 植 物 , 别 是 水 生维 管 束 植物 和 高 等 藻 类 , 中 凤 眼莲 是 研 究 最 特 其 早 、 深入 , 最 也是 实际应用 较广 的水 生植 物… . 1 实验 部 分
1 1 实验 材 料 和 方 法 .
1 1 1 实验材料 .. 凤眼 莲购于 兰州市 广武 门花 鸟市场 . 养前 , 除黄 叶、 根 ,选取 大小 、 培 去 腐 重量 相近 的檀 株, 于 盆 置 中养 殖 . 养殖所 用污水 为西 北 民族大学 榆 中校 区污水 处理 厂的 进水 和 出水 . 1 1 2 实验方法 .. 将 4 8L的校 园污水 分别 注入 3个 盆 中, . 选取 大 小、 量 相 近 的植 株, 眼莲 放 养 后第 一 天 取 水样 重 凤 测 氮, 以后每 隔 1d测 1次水样 .
一
3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眼莲对黑臭水体污染物处理效果的研究张华俊;王妙;王广义;苏蕾;周刚;张晓健【摘要】为研究凤眼莲在黑臭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的处理能力,于2016年3—9月,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黑臭水体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在静态水实验中,凤眼莲对TP 和NH3-N表现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86.6%,99.7%),且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去除率逐渐增大,但对COD却表现出相反的规律;在动态水体实验中,凤眼莲表现出的污染物削减效率较静态水体低,平均1 m2凤眼莲对NH3-N去除率为2.76%~19.44%,对COD去除率为2.35%~19.76%,对TP去除率为5.22%~30.57%,这与水体滞留时间有较大关系.实验证实凤眼莲用于黑臭水体修复是可行的,但要定期不间断地收割过剩的凤眼莲,带走其吸收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总污染负荷去除量.【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导刊》【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5页(P31-34,53)【关键词】黑臭水体;生态修复;凤眼莲;污染物;削减能力【作者】张华俊;王妙;王广义;苏蕾;周刚;张晓健【作者单位】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01;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01;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01;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01;广东中大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01;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01;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我国城市水体正遭受严重污染威胁,其生态容纳量小、污染来源广、汛期水深流急、缺少自净功能等特点增加了修复难度。
引进水生生物增加水环境生物多样性,恢复水体原有生态环境,是城市黑臭水体修复的重要一步。
水生植物修复是目前净化污染水体关键技术之一,与传统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具有环境友好、投资低、净化效果稳定、便于应用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凤眼莲(Eichhonia crassipes)是水生植物中研究最早同时也是实际修复工程中应用范围较广的水生植物,大量研究显示其是去除富营养化水体N、P效果最好的水生植物。
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富营养化湖泊、黑臭河道等水体处理中[1-5] 。
如在我国太湖、滇池及外港河等生态治理中得到了实际应用[3,6-8]。
大量研究证明,凤眼莲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明显优于任何一种水生植物[9-10]。
在适宜条件下1hm2凤眼莲能吸收800人每天排出的氮、磷元素[11]。
同时,凤眼莲的分泌物能克制藻类生长[11]。
但凤眼莲大量繁殖会引起一系列生态、经济及社会问题[10]。
由于凤眼莲速生快长且过度繁殖,其对水体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在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
当其覆盖整个水体时,会降低溶氧和透光度使其他水生动植物缺氧、缺光死亡,形成单优种群,占据土著生物生存空间,使土著种灭绝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3,13]。
其死亡后根系吸附的悬浮物会重新释放入水体,其残体也会造成水体二次污染[6]。
但有研究表明,凤眼莲衰亡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透明度、CODMn、TN、TP、NH4+-N 等指标仍然具有改善作用。
其残体无论是在衰亡期(漂在水面) 还是在后续影响期(完全沉入水底),均未对水质恶化造成明显的影响[14] 。
因此在黑臭水体生态治理前期,在做好控制的前提下,可适当利用凤眼莲处理污染较严重水体,待水质提升后再改变水生物植物群落结构,逐步恢复河道生态系统。
在用凤眼莲治理黑臭水体时,不仅要定期加以收集,还要找到对凤眼莲进行科学合理的后处理方法。
在生态型河道治理过程中,一旦出现腐烂现象要及时打捞。
同时在生长旺盛时,也要见机打捞过剩凤眼莲,以防过度拥挤而出现腐烂现象[15]。
其可作畜禽的青绿饲料,也可通过技术处理将其制成干草粉等干饲料,还可用来制作沼气或有机肥料等,但要注意重金属污染问题[11]。
通过在太湖、滇池流域进行凤眼莲高效控制性种植,利用其吸收水中氮磷,并通过机械化大规模采收,制成沼气、有机肥和饲料,不仅改善水体水质,还实现了凤眼莲的资源化利用[7,13]。
目前对凤眼莲处理污染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污染程度水体中[1]。
在高污染程度黑臭水体处理中的研究应用少见报道。
本研究系统研究了凤眼莲在静态和动态黑臭水体中的污染处理能力。
1.1 静态水体实验取3个用自来水冲洗并晾干的白色塑料水桶(直径50cm,高60cm)为平行组,试验中保持水深40cm,标号分别为A、B、C,每桶加入40cm深的黑臭河道污水,用自来水将水葫芦清洗干净并晾干,分别称重。
A、B、C放入相同数量的水葫芦且均匀铺满于试验桶水面,保证水葫芦在试验期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阴雨天用篷布遮挡,以防降雨对实验的影响。
对于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引起的水体减少,适当补充自来水,试验周期为20d,每隔3d测量水样的TP、COD和NH3-N浓度。
1.2 动态水体实验实验装置由2个相同大小聚乙烯塑料水箱构成。
水箱长110cm,宽80cm,高100cm。
河涌污水由潜水泵1抽入调节池,然后通过潜水泵2将调节池中的河涌污水抽入反应池,再通过反应池出水口排出。
从反应池上部取水,整个过程控制水体流量为0.199m3/h,水力停留时间为4.42h。
实验前,选取长势良好等大的水葫芦植株,进行适应性培养7d,然后从中选择植株长势良好、大小较一致的凤眼莲,去除黄叶、腐叶后放入反应池中,铺满。
保持实验原设计水流,期间每天定时取调节池和反应池中水样1次,检测NH3-N、COD 及TP,实验持续时间约7d。
1.3 凤眼莲处理凤眼莲采自河道周边池塘,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的植株。
将其打捞上来后, 去除黄叶、腐根,选取大小、重量相近植株置于白色塑料桶中用自来水养殖备用。
1.4 分析方法实验过程中定期采用移液枪采集水样于试管中直接测量。
本研究所有水质化学指标由哈希分光光度计测得。
1.5 计算公式去除率=(处理前浓度-处理后浓度)/处理前浓度×100%2.1 静态水体中处理能力整个实验期间,水体pH呈现微弱增加趋势,由初始7.76逐渐升高至7.99。
研究表明适宜凤眼莲生长的水体pH值为6.0~9.0[2],该范围适合凤眼莲的生长,故整个实验期间并未出现凤眼莲死亡或枯萎现象。
由图2可知,在静态水体实验期间,水桶中COD前期表现出了较大的降幅,由38.67mg/L降至10mg/L,去除率高达74.1%。
后期浓度虽有所增加但仍维持较低水平,去除率也相对降低。
后期COD浓度有所增加,与凤眼莲根系生物死亡脱落有关,增加了有机质污染。
与COD的变化不同,TP和NH3-N浓度变化均一直表现出较大的降低趋势。
对TP而言,实验开始时,TP浓度为1.42mg /L。
随着实验的进行,凤眼莲生长吸收大量磷元素,利用其合成了自身需要的有机物,7d后TP浓度下降至0.19mg /L,去除率高达86.6%。
在实验期最后TP降至0.07mg/ L,表现出对P较好的去除效果,这也可能与部分磷盐沉入容器底部有关。
NH3-N浓度的变化与TP一致,从初始的10.97mg /L,在第7d就降至3.17mg/ L,去除率高达 71.1%。
到实验结束时,水体氨氮浓度降至0.03~0.04mg/ L,去除率高达99.7%。
通常情况下,凤眼莲优先选择吸收水体NH3-N,其促进了水体硝化、反硝化脱氮反应过程,是污染水体脱氮机理之一[7-8]。
凤眼莲庞大的根系可为硝化、反硝化微生物提供繁殖生长根际环境,可通过根系向水体中分泌氧气和有机碳,其茎叶覆盖水面限制大气复氧及根系丰富的微生物活动强烈消耗氧气,这些都为生物的硝化、反硝化过程提供了好氧-厌氧交替的良好根际微环境,从而促进水体生物脱氮作用[2,4]。
凤眼莲根系共生的硝化、反硝化细菌数量远远高于水体中,进一步说明了凤眼莲根系微生物可能是凤眼莲促进污染水体反硝化反应过程的主要贡献者[8]。
在实验后期,凤眼莲生长缓慢,这可能与营养盐的大幅降低有关。
研究表明在缺乏氮磷的条件下,凤眼莲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且水体氮含量是限制凤眼莲生长的最主要因素,磷的影响相对较弱[2]。
2.2 动态水体中处理能力凤眼莲对氮、磷元素有很高的耐受性。
研究表明,只有水体氮浓度达到1514.26mg /L或水体中磷浓度达到 200.4mg /L时,凤眼莲才会死亡,说明凤眼莲具有超强的耐污能力[6],可在可控前提下应用在黑臭河道治理中。
从图3可知:凤眼莲植株数量明显增多;总体来说,实验期间黑臭河道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在9月20和23日这2天,NH3-N、COD和TP浓度降幅最大,其余时间段凤眼莲对各营养盐去除效果不是很明显,这可能与动态水流速度不稳定及天气情况有关。
根据研究结果初步估算,在7d内,凤眼莲对水体中各营养盐去除效果,对NH3-N去除率约为2.76%~19.44%,对COD去除率约为2.35%~19.76%,对TP去除率约为5.22%~30.57%。
该范围同王锦旗等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发现:在流动水体中,凤眼莲在重污染水体流动约500m 后,平均TN、TP、BOD5 含量分别降低 11.93%、4.93%、18.98%[10]。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凤眼莲具有良好的净化水体、去除黑臭水体中营养物质的能力,黑臭水体在一定污染浓度范围内也为凤眼莲的生长与繁殖提供了营养物质。
由此可见,如能将凤眼莲的发生范围控制在一定区域内,它将大大减轻水体污染状况,从而以危害性最低的生物修复方法来实现对黑臭水体的净化。
2.3 动静水体去除率对比分析由图4可知,在静态水体中,凤眼莲对TP和NH3-N表现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且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去除率逐渐增大。
但对COD的去除效果却表现出相反的规律。
这可能与后期水葫芦植物体或根系附作物衰老死亡剥落有关。
研究表明:凤眼莲对污水中 N、P 等营养物的净化效率与污水中N、P 营养的浓度负荷有很大相关性。
随着 N、P 浓度负荷的增加,风眼莲对N、P的去除亦增加,但若N、P浓度负荷太高,超过凤眼莲的吸收速度,则净化效率反而下降[1,4]。
前期实验污水各营养盐浓度较高,吸收率较低,随着污染物的逐渐吸收削减降低,后期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越来越高,故营养盐的吸收率逐渐表现为升高。
此外也与大苗龄凤眼莲对水体氮去除率更高有关[16]。
但在流动水体试验中,凤眼莲表现出的污染物削减效率并不理想,平均每1m2凤眼莲对NH3-N去除率约为2.76%~19.44%,对COD去除率约为2.35%~19.76%,对TP去除率约为5.22%~30.57%。
这与水体滞留时间有较大关系,水力负荷是影响污水净化系统N、P去除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