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声母表读法

合集下载

声韵母表及发音方法

声韵母表及发音方法

声母表:b(玻) p(坡) m(摸) f(佛)齿龈音(舌尖音):d(得) t(特) n(呢) l(勒)舌根音(软腭音):g(哥) k(颗) h(喝)舌面音(硬腭音,龈-腭音):j(机) q(七) x(西)翘舌:(齿龈后音,舌尖后音):zh(知) ch(吃) sh(师) r(日)平舌:z(资) c(次) s(思)韵母表:a啊o哦e饿i衣u屋v鱼ai爱ei诶ui威ao袄ou偶iu油ie也ve约er而an安en恩in因un问vn晕ang昂eng亨ing硬ong勇双唇音:由上唇和下唇接触,使语流受阻而构成的一种辅音。

如汉语的b、p、m。

双唇音,就是利用双唇闭合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

在发b时,双唇闭合,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双唇打开,气流脱口而出,爆发成声。

声带不振动。

发p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b同,只是在发p时,冲出的气流比发b时要强许多。

像这样,先在口腔中造成阻碍,让气流在阻碍后面积蓄起来,然后除去阻碍,让气流冲出,爆发成声,以这种方式发音的辅音就叫做塞音。

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就叫做清音;反之则叫浊音。

像b这样,有气流冲出,但气流不强,叫做不送气;而像p这样,冲出的气流很强,叫做送气。

因此,b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是双唇送气清塞音。

注意汉语的b和欧洲语言中的是不同的。

汉语的b是清音,英语的是浊音。

因此,不能以汉语中的b去发欧洲语言中的,也不能用欧洲语言中的去发汉语中的b。

后面的d、g、j、zh和z都是这样的情况。

在发m时,双唇闭合,封闭气流的口腔通路,软腭下垂,气流从鼻腔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

像这样,在口腔中造成阻碍,让气流从鼻腔中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以这种方式发音的辅音就叫做鼻音。

此外,很显然,m是一个浊音,它是双唇浊鼻音。

发音部分:发辅音是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叫发音部分。

普通话的声母按发音部分分为七类:双唇音,发音是,上下两唇形成阻碍,包括b.p.m;唇齿音,上门齿与下唇内沿形成阻碍,包括f.舌尖前音,舌尖与上齿背形成阻碍,包括z.c.s;舌尖中音,舌尖和上齿龈形成阻碍,包括d.t .n.l;舌尖后音,舌尖上翘,与硬鄂zh.ch .sh .r ;舌面音,舌面音前部与硬鄂形成阻碍,包括j.q.x;舌根音舌根与软腭形成阻碍,包括g.k.h(辅音ng也是舌根音,但不作声母)。

声母表23个声母顺口溜

声母表23个声母顺口溜

声母表23个声母顺口溜
摘要:
1.声母表的概述
2.23 个声母的顺口溜
3.声母表的学习意义和应用
正文:
一、声母表的概述
声母表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23 个基本声母,用来表示汉语音节的开头音素。

学习声母表对于掌握汉语发音和拼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方便记忆,有人将这23 个声母编成了顺口溜,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个顺口溜。

二、23 个声母的顺口溜
“bpmfdtnlɡkh,hjmqxzhchshr,zcsywh”这是23 个声母的顺口溜,它将声母按照发音特点进行了归类,方便我们记忆和应用。

具体来说,这个顺口溜分为三部分:
1.bpmfdtnlɡkh:这部分包括了双唇音、齿龈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和舌根音。

这些声母主要用来表示汉语音节的开头音素,如“吧、妈、发、打”等。

2.hjmqxzhchshr:这部分包括了舌面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尖上音和舌尖下音。

这些声母在汉语拼音中用来表示音节的开头或中间音素,如“河、机、鞋、抽、书”等。

3.zcsywh:这部分包括了舌尖后音、舌尖上音、舌尖下音、舌面后音和舌面前音。

这些声母在汉语拼音中主要用来表示音节的开头或结尾音素,如“字、色、屋、吾、乌”等。

三、声母表的学习意义和应用
学习声母表对于掌握汉语发音和拼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学习声母表,我们可以了解汉语音节的构成特点,为学习拼音打下基础。

其次,熟练掌握声母表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发音,提高汉语听说能力。

最后,声母表是我们学习汉语的基石,为我们深入学习汉语语法、词汇和篇章奠定了基础。

23个声母表 读法

23个声母表 读法

23个声母表读法23个拼音声母为: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读法如下。

一、23个拼音声母读法:b: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p: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气流迸出成音。

m:发音时,双唇紧闭,舌后缩,气流从鼻腔出来,打开嘴,声带颤动。

f:发音时,上齿触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

d: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气流从口腔迸出,爆发成音。

t: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后,突然离开,气流从口中迸出。

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冲开舌尖的阻碍,声带颤动。

l:发音时,嘴唇稍开,舌尖抵住上牙床,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尖两边流出。

g: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k: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上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迸发成音。

h:发音时,舌根抬高,接近软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j: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紧贴硬腭,气流从窄缝中冲出,摩擦成音。

q: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硬腭,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摩擦成音。

x: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抬高靠近硬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z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c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有较强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sh: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r: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嗓子用力发音,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声带颤动。

z: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阻碍气流,让较弱的气流冲开舌尖阻碍,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c: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阻碍气流,让较强的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23个声母顺序表

23个声母顺序表

23个声母顺序表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们是构成音节的音素之一。

声母顺序表即按照拼音的顺序,将所有的声母整理出来。

下面将按照23个声母的顺序,逐一解释它们的发音特点和用法。

1. B(b)B是双唇爆破音,发音时两唇紧闭,然后突然松开,发出爆破声。

如拼音“ba”,“bi”等。

2. C(c)C是清脆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尖两侧流出,发出清脆的“c”声。

如拼音“ca”,“ci”等。

3. D(d)D是齿龈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尖两侧流出,发出“d”声。

如拼音“da”,“di”等。

4. F(f)F是唇齿音,发音时上唇轻轻接触下齿,然后迅速分开,发出清晰的“f”声。

如拼音“fa”,“fu”等。

5. G(g)G是软腭音,发音时舌尖抵住软腭,气流从口腔两侧流出,产生爆破声。

如拼音“ga”,“gu”等。

6. H(h)H是喉音,发音时气流从声带处流出,声带振动,发出喉音。

如拼音“ha”,“he”等。

7. J(j)J是舌尖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尖两侧流出,发出尖锐的声音。

如拼音“ji”,“ju”等。

8. K(k)K是软腭音,发音时舌尖抵住软腭,气流从口腔两侧流出,产生爆破声。

如拼音“ka”,“ke”等。

9. L(l)L是舌尖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尖两侧流出,发出尖锐的声音。

如拼音“la”,“li”等。

10. M(m)M是双唇音,发音时双唇轻轻接触,气流从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如拼音“ma”,“mi”等。

11. N(n)N是齿龈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尖两侧流出,发出齿龈音。

如拼音“na”,“ni”等。

12. P(p)P是双唇爆破音,发音时两唇紧闭,然后突然松开,发出爆破声。

如拼音“pa”,“pi”等。

13. Q(q)Q是清脆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尖两侧流出,发出清脆的“q”声。

如拼音“qi”,“qu”等。

14. R(r)R是舌尖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尖两侧流出,发出尖锐的声音。

23个汉语拼音声母表

23个汉语拼音声母表

23个汉语拼音声母表
二十三个声母分别是: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1、普通话j q x是舌面音,人们常叫团音。

2、舌尖前音z c s,山东不少地区发音时,舌尖伸出放在上下齿之间,成了齿间音。

3、舌尖后音zh ch sh,山东的一些方言区容易发成舌叶音。

4、把握准r声母的发音要领,将舌尖翘起接近硬腭前部,气流振动声带,从成阻部位的窄缝中摩擦成声,反复练习,养成发r声母的习惯
5、有些地区发音时容易把f与h相混,例如把“反对”读作“huǎndui”、“斧头”读作“hǔtou”、“开花”读作“kāifā”、“荒山”读作“fānɡshān”。

扩展资料: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规定,y、w分别为有韵头的零声母音节,韵头i、u的改写,如音节yan是零声母音节ian的改写,即yan作为一个整体,故y、w不算做声母;但根据人们的习惯拼法,会将yan使用声母拼韵母的方式拼出,即y-an-yan,故把y、w算作声母。

韵尾ng属于鼻辅音,但普通话发音系统中,此音不再作为首辅音,故不在普通话声母的范畴,但在一些方言中,可能以声母形式出现。

23个声母发音方法及顺口溜

23个声母发音方法及顺口溜

23个声母发音方法及顺口溜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有23个。

下面将逐个介绍23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并配以相应的顺口溜。

长篇幅的详情将超过1200字,只提供个别例子。

1.b[b]发音方法:双唇紧闭,送气,突然张开。

顺口溜:彬彬有礼,嘴边儿闭,舌头触齿,气流锁闭。

2.p[p]发音方法:双唇紧闭,送气,突然张开。

顺口溜:胖妞爬坡,唇齿紧闭,里面蓄气,突然张开。

3.m[m]发音方法:唇齿合拢,鼻腔通过发音。

顺口溜:妈妈忙操作,唇齿紧闭,鼻子往外帮。

4.f[f]发音方法:上齿轻触下唇,吹出气流。

顺口溜:风吹花飞,上齿咬紧,吹气轻飞。

5.d[d]发音方法:舌尖触上齿龈,送气,突然张开。

顺口溜:嗒嗒鼠鸭,舌尖前伸,齿龈触舌,一口气相奔。

6.t[t]发音方法:舌尖触上齿龈,送气,突然张开。

顺口溜:踢踢球队,舌尖触齿,气流顺带。

7.n[n]发音方法:舌尖抵住上齿龈,鼻腔通过发音。

顺口溜:嗯嗯,到底是谁,舌尖抵齿龈,鼻腔发气。

8.l[l]发音方法:舌尖触上齿龈,送气,舌尖轻轻离开。

顺口溜:勒令离开,舌尖轻挨牙,嘴边气如花。

9.j[tɕ]发音方法:舌尖抵住上齿龈,送气,舌尖轻轻离开。

顺口溜:夜观天象,舌尖抵齿龈,不带半分空。

...(以下类似给出其它声母的发音方法和顺口溜)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23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和相应的顺口溜。

这些声母发音方法各有特点,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熟练掌握,从而提高汉语的发音和听力能力。

声母表23个声母顺口溜

声母表23个声母顺口溜

声母表23个声母顺口溜摘要:一、声母表简介1.声母的概念2.声母在汉语中的重要性二、23 个声母顺口溜1.声母表的构成2.顺口溜的内容及含义3.顺口溜的学习价值三、如何利用顺口溜学习声母1.熟记顺口溜2.结合拼音练习3.应用于实际语境正文:一、声母表简介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位于音节的开头,对于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言的流利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的汉语教学中,声母表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内容,学习声母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发音规则,提高汉语水平。

二、23 个声母顺口溜1.声母表的构成我国汉语拼音声母表共有23 个声母,包括16 个辅音声母和7 个元音声母。

它们按照发音特点和发音部位进行分类,如塞音、擦音、鼻音等。

2.顺口溜的内容及含义为了方便学习者记忆,人们将这23 个声母编写成了一首顺口溜:“bpmf dtnl,gkh,jqx,zhchshr。

”这首顺口溜简洁明了,将23 个声母有序地排列在一起,便于学习者快速记忆。

3.顺口溜的学习价值顺口溜以韵律优美、朗朗上口的形式,将声母表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同时,顺口溜将复杂的声母表简化为简单的韵文,有助于学习者快速掌握声母的发音特点,为后续的拼音学习和汉字认读打下基础。

三、如何利用顺口溜学习声母1.熟记顺口溜要想学好声母,首先要熟记顺口溜。

学习者可以通过反复朗读、背诵顺口溜,使声母的发音特点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2.结合拼音练习在熟记顺口溜的基础上,学习者可以尝试将顺口溜与实际的拼音练习相结合。

通过拼读汉字,将声母的发音特点应用到实际语境中,加深对声母发音的理解。

3.应用于实际语境最后,学习者可以将所学的声母知识应用到实际语境中,如进行口语交流、阅读等。

最新23个声母顺口溜大全_23个声母要怎么记

最新23个声母顺口溜大全_23个声母要怎么记

最新23个声母顺口溜大全_23个声母要怎么记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

记忆声母的用法,可以用到声母,快速记忆。

以下是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23个声母的经典顺口溜,希望对你有用!23个声母顺口溜扎起小辫a a a(嘴巴大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公鸡叫早o o o),水中倒影e e e(嘴巴扁扁e e e),牙齿对齐i i i,嘴巴突突u u u(乌鸦筑巢u u u),有趣有趣ü ü ü(小鱼吐泡ü ü ü)。

收听广播b b b,小朋友爬坡p p p,两个门洞m m m,一根拐棍f f f,队鼓鼓槌d d d,雨伞伞把t t t(鱼儿条条t t t),一个门洞n n n,小棍赶猪l l l,一只白鸽g g g,一只蝌蚪k k k(一挺机枪k k k);椅子靠背h h h,蝴蝶母鸡j j j,左上半圆q q q,切开西瓜x x x。

26个拼音字母背诵的顺口溜一、拼音用处:汉语拼音用处大,看书识字需要它,帮助学习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二、单韵母 6个单韵母,很重要,发音口形要摆好,张大嘴巴ɑ ɑ ɑ ,拢圆嘴巴o o o ,嘴巴扁扁 e e e ,牙齿对齐 i i i ,嘴巴小圆 u u u ,撅嘴吹哨ü ü ü 。

ā á ǎ à ō ó ǒ òē é ě è ī í ǐ ìū ú ǔ ù ǖ ǘ ǚ ǜ三、声调标准(动手书空)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板车平走ā ā ā板车上坡á á á下坡上坡ǎ ǎ ǎ板车下坡à à à四、声母[21个辅音+零声母(Y、W)]读声母要留心,堵住气儿再发音。

像个6字 b b b ,脸盆泼水p p p ,两个门洞 m m m ,一根拐棍f f f ,马蹄走路 d d d ,一把雨伞t t t,一个门洞 n n n ,一根木棍 l l l ,9字加钩 g g g ,一挺机枪k k k,一把椅子 h h h , i下加钩jj j,像个9字 qq q ,一个叉字 x x x,z加椅子 zh zh zh, c加椅子 chch ch,s加椅子sh sh sh,禾苗向日r r r,像个2字 z z z ,半个圆圈 c c c ,半个8字 s s s ,像个树杈 y y y ,屋顶相连 w ww (像把折尺w w 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个声母表读法详解
一、字母表
声母是汉语拼音中用于拼读的基础单位,共有23个,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二、发音技巧
1. b:双唇紧闭,气流冲开阻碍发出音响。

2. p:双唇紧闭,然后将气冲开,发出音响。

3. m:双唇紧闭,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流出。

4. f:上齿轻触下唇,让气流从齿间摩擦发出音响。

5. d: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向外冲出。

6. t:舌尖抵住上齿龈,突然放开,使气流中断。

7. n: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流出。

8. l:舌尖抵住上齿龈,让气流从舌两边流出。

9. g:舌根抬起抵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向外冲出。

10. k:舌根抬起抵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使气流中断。

11. h:舌根抬起接近软腭,气流摩擦发音。

12. j: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起靠近软腭,然后突然放开,发出音响。

13. q: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起靠近软腭,气流从鼻腔流出。

14. x: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起靠近软腭,气流从舌面两边流
出。

15. zh: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上齿龈后部),然后突然放开,发出音响。

16. ch: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上齿龈后部),软腭下垂,然后突然放开,发出音响。

17. sh: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部(上齿龈后部),然后突然放开,发出音响。

18. r: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部(上齿龈后部),软腭下垂,让气流从声带振动发出音响。

19. z:舌尖抵住上齿龈,并将阻塞口腔的舌头与上齿龈一起向上翘起,使气流从齿缝中挤出。

20. c:舌尖抵住上齿龈与下齿龈相接处,将口腔阻塞与舌头翘起让气流从齿缝中挤出。

21. s:舌尖翘起靠近下齿龈,并将阻塞口腔的舌头与下齿龈一起向上翘起,使气流从齿缝中挤出。

三、拼读规则
声母主要用来拼读拼音,在拼读时一般遵循以下规则:
1. 声母拼读时,其发音部位要准确,发音方法要正确;
2. 拼读时声母要与韵母的音节相拼;
3. 拼读时声母与韵母的音节相连时,要自然过渡;
4. 拼读的顺序要正确;
5. 拼读时语速要适中。

四、声调变化
汉语拼音中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但在实际的语流中会出现音变现象,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儿化、变调等。

轻声是指有些音节在特定情况下失去原有的声调;儿化是指有些音节的韵尾因卷舌动作而产生变化;变调则是指一些音节在不同的语音组合中会有不同的声调变化。

这些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语言的发展和表达的需要。

五、音节结构
汉语拼音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其中韵母又由韵头、韵腹和韵尾组成。

在拼读时要注意每个音节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以及不同音节之间的连接和过渡。

此外,还要注意音节的结构和变化规则。

六、音变现象
在汉语拼音中,由于语流和发音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发音会发生一些变化。

常见的音变现象包括同化、异化和脱落等。

同化是指一个音节的发音受到相邻音节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异化则是指一个音节的发音与其他相邻音节相比出现反常的变化;脱落则是指一个音节中的某个或多个部分在语流中消失或被省略。

这些变化都需要注意和掌握。

七、方言差异
汉语方言众多,不同方言在拼音和发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拼读时需要注意不同方言的特点和差异,避免因方言影响而导致发音不准确或出现歧义。

同时,对于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音变现象,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掌握和应用。

总之,掌握23个声母的读法是学习汉语拼音的基础,需要认真学习和练习。

同时,还需要注意音变现象和方言差异等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汉语拼音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