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_富有比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贫穷比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贫穷比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定义:贫穷:生活拮据困乏,缺乏物质财产的状态,“富裕”是指生活富足、经济宽裕,。
暴露:隐蔽的缺陷、矛盾、问题等被显露出来“人性之恶”是指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对他人产生不利的影响。
标准:哪个让人产生的欲望更强烈,更容易突破自我约束力,谁就更容易暴露恶。
论点:人处于贫穷的状态,生产和生活资料缺乏,一些丑恶的行为能够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地满足其生存和生活的需求,论点:1.穷人比富人有更迫切的生存需求。
生存需求是最基础最需要解决的需求,更强的欲望。
穷人的时间有限,偷东西更高效更简单。
2.富有的人要受到社会更多的监督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3.成长环境导致穷人的道德和法制观念更加薄弱。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贫穷者不像富人那样拥有好的地位,声望和丰裕的财物,所以由于违背道德和法律而失去的远不及富人。
因此,贫穷的人做违背道德法律的事的阻力比富人小得多从而更容易暴露恶念。
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贫穷的人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富人却没有。
因此,穷人追求低层次生理需求的欲望显然要比富人追求更高层次的欲望要强烈得多,就更容易滋生丑恶。
大多数人是想要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的。
对于富人,因其社会关注度高,所负社会责任较大,所以行事相比之下更加小心谨慎,更不容易彰显人性之恶。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主张:“贫穷是犯罪之母。
”并且,《管子》一书中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穷人更容易被生活所迫,更容易为生存发愁,有研究显示,人在面临生存问题是,更容易表现出兽性。
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甚至于不惜牺牲别人来保全自己,更容易彰显出自己的人性之恶。
不否认社会上有满足于现状,不与富人攀比的人群,正方:富人拥有更多的资源从而使他们的做恶成本降低。
富人即便是作恶也可以采取手段去掩盖自己的罪行。
富有比贫穷更易暴露人性之恶一辩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观众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富有和贫穷何者更易暴露人性之恶。
首先我们来明确下概念。
富有是指人在经济实力和社会资源方面的富裕,富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贫穷是指生产资料等经济上的匮乏,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我方判断是否贫穷的标准是能否维持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教养孩子和参与社会活动。
我方的暴露指的是滋生丑恶并做出了恶的行为,并不一定需要为人所见。
人性之恶这种恶的行为需要满足两个要求。
其一是指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欲望和贪婪。
同时不能被道德所原谅。
今天我们讨论的标准是,在富有和贫穷两个条件下,人性之恶暴露的可能性何者更大。
我方的观点是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1、物质富有更易实现人性之恶。
富有意味着掌握着更多的财力,人脉和社会资源,从而可以更加简单的达到自己实现人性之恶的目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钱可以用来交换的物品越来越多,也因此而产生了更多的人性之恶。
权利、地位,名望在某种程度上也如同商品一样待价而沽。
高考冒名顶替,富有者用钱和权不费吹灰之力的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因为富有之人的贪婪和私欲,高价收购野生动物制品。
让许多动物受到伤害。
有了经济上的绝对充裕,富人似乎为所欲为,轻松的做到了许多穷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2、富有承担作恶的后果和代价的更低,受到的约束更小。
富有为作恶提供了物质保障,富人运用各种手段,最大化的掩盖恶行,颠倒黑白。
对于人性之恶有道德和法律两个约束条件。
在人性之恶的角度上,富有和贫穷几乎都无道德可言。
而法律的约束,可以被富人用能力和手段来降低,而穷人在这方面基本是无力的。
同样的一件恶事,富人可能付出的只是金钱的代价,而穷人付出的很有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
何者作恶的可能性更大不言而喻。
李刚,李双江作恶后的嚣张气焰正验证了这一点。
3、富人内心的优越感会促使他们作恶而不认为是恶。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富人的优越感使其心里深植这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观念,越富有的人,只会越发的去搜刮社会资源,以损害穷人的利益而达到一种资本继续不断的积累,但在他以为,这是一种对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
富有和贫穷哪个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富有和贫穷哪个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今天的辩题是“富有和贫穷哪个更能暴露人性之恶”,我作为正方的一辩,我认为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首先,富有往往会让人变得贪婪。
当人们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时,他们可能会变得贪心、自私,背离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观。
富人们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会违法乱纪,这些行为无疑是人性之恶的体现。
其次,富有也会导致社会不平等。
富人们可以通过资本、势力等手段牟取更多的利益,而穷人们则往往无法享受到同样的权利和机会。
这种社会不平等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这也是人性之恶的表现。
最后,富有也会让人变得麻木。
当人们拥有了太多的财富和资源时,他们可能会变得麻痹、自满,对社会的不公和不义漠不关心。
这种麻木的态度无疑也是人性之恶的表现。
因此,我认为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谢谢。
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作为正方的二辩,我认为富有和贫穷都能暴露人性之恶,但贫穷更能。
首先,贫穷可以让人变得仇富。
当穷人们看到富人们过着奢华的生活,而自己却无法摆脱贫困的生活时,他们会感到愤怒和不满,甚至会对富人们心生仇恨。
这种仇富心理无疑也是人性之恶的表现。
其次,贫穷也会导致人们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当人们面对生存的压力和困境时,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来谋求生存。
这些行为无疑也是人性之恶的表现。
最后,贫穷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当大量的人们生活在贫困和困境中时,他们可能会对社会的不公和不义产生不满和反抗,这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因此,我认为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谢谢。
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作为正方的三辩,我认为富有和贫穷都能暴露人性之恶,但富有更能。
首先,富有往往会让人变得冷漠。
当人们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时,他们可能会变得麻木、冷漠,对社会的不公和不义漠不关心。
这种冷漠的态度无疑也是人性之恶的表现。
富有比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富有比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谢谢主席富有指的是占据社会资源多,物质丰富,贫穷指的是占据社会资源少,物质匮乏。
我们讨论的对象不只有人,还有地区,如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
人性的恶是不同于动物性的恶,它是非动物性驱使的经过权衡或者思考,具有自主意识的恶。
暴露是指将隐藏的恶念转化为恶行。
我方认为,富有比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我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富有比贫穷暴露的恶更多是人性之恶。
富有的人比贫穷的人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卢梭说,金钱是保持自由的工具,物质充裕保障富有的人拥有更高的自由意志,富人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更有能力去做,所以他们所做的恶更多是人性之恶,而贫穷的人自由意志低,为恶时,往往被生计或其他事物逼迫着,他们不一定是走投无路,但常常可以选择的方式常常有限,他们更多地是为了维持生计而做的动物性的恶。
第二,富有比贫穷更能操纵社会规则。
富有的人在社会规则链的上方,贫穷的人在社会规则链的下方,因此富有的人可以操纵规则。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欧盟办事处指出,欧洲每年产生大约900 万吨电子垃圾,其中只有300 万吨通过合法渠道回收处理,其余大都非法输往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也不得不去进口这些洋垃圾。
欧美国家雇佣第三世界的童工每天工作12小时,得到的报酬折合人民币只有20元,目前西非也仍有210万儿童在近似奴隶的状态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物质的匮乏让这些穷苦人,穷苦地区只能接受这样的生存规则,这种对规则的操纵就是一种人性之恶的暴露。
第三,富有比贫穷更能制定社会规则。
从封建王朝到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富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甚至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制定了社会规则。
他们通过包括教育和立法等相关方式,让穷人以为自己活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但实际情况却是,一个穷人想要成为上层人士却十分困难。
而最终结果则像马太效应表述的那样: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四辩稿——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谢谢主席,谢谢评委辞海当中对贫穷的解释是1.贫苦困厄。
谓缺少财物,困顿不顺。
2.指缺少资财。
3.指穷人。
关于对方辩友之前所列举的案例我方实在不敢苟同,难道()吗?因此,我将再次重申我方观点:第一,贫穷的人更多地考虑生存问题。
在各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贫穷和富有总是相对的,贫穷的人生活困难,吃不饱穿不暖。
俗语云:贵妇易忍无肉之餐,贫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恶劣的环境下,富人可以通过减少奢侈品、高端服务、娱乐休闲等的消费而达到维持生活的目的,而穷人却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偷盗、抢劫,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暴露出了恶。
第二,贫穷的人无法获得高级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他们只能从事社会底层那种高强度低收入的职业,和富人相比,他们从业收益和犯法代价都相对较少,于是这就使得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铤而走险,去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
其次,由于教育的缺乏,他们的思想处于保守、落后、愚昧的状态,远离文明的氛围,虽然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是现如今的社会现实表明,富有的孩纸从小得到了各方面的锻炼和培养,他们更容易融入这个社会,相反,产生自闭症、抑郁症等的孩纸,多是山村、乡下等贫困的地方。
贫穷的人偏激反应会较为激烈,这就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嫉妒、冷漠、自私自利的心理,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容易走向极端。
第三,贫穷的人来自社会的监督制约较少,容易产生犯罪等不良后果。
从个人来说,没有别人管他,单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处理事情,有的时候违法违规了都不知道,因为观念上就没有形成这样的意识,网上曾报道一件事,四川山区的一个孩纸偷了井盖去卖废铁养活残疾父亲,这就是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家庭来说因为贫穷,孩子上不起学,出现留守儿童问题,老人无力赡养,只能贫寒度日,婚姻关系变得紧张,离婚率上升;从社会来说,贫困的地方社区治安混乱,广州和深圳的某些地区暴力赌博吸毒盛行,大街上大打出手,公开售卖低俗文化刊物等等,不胜枚举。
今天我们讲了贫穷产生的种种不良后果,并不是嫌贫爱富,也不是悲哀贫穷者的不幸,而是论证贫穷和富有相比,让人产生的欲望更强烈,更容易突破自我约束力,从而暴露人性之恶。
富有比贫穷VS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富有比贫穷VS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和观众:今天我们反方的立场是,认为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我们认为,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珍惜生活,更加关心他人,而富有则可能让人们变得自私、贪婪和不近人情。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贫穷的人们往往更加关心他人。
因为他们自己经历过困难,所以他们更能理解别人的痛苦和需要。
他们会更加慷慨地帮助别人,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需要。
而富有的人们则可能变得自私和冷漠,因为他们生活得太过舒适,很难理解别人的处境。
其次,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珍惜生活。
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物质财富,所以他们会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
他们会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他们知道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和宝贵。
而富有的人们则可能变得麻木和浪费,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随意享受生活。
最后,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勇敢和坚韧。
因为他们经历过困难,所以他们会更加有毅力和勇气去面对困难。
他们会更加珍视自己的努力和成果,因为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
而富有的人们则可能变得软弱和懒惰,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财富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关心他人、更加珍惜生活、更加勇敢和坚韧。
谢谢。
反方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和观众:贫穷比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这是我们反方的立场。
我们认为,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懈怠和消极,而富有则可能让人们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贫穷的人们往往更加懈怠和消极。
因为他们生活在困难和贫困的环境中,很难看到希望和出路。
他们可能会失去信心和动力,变得消极和沮丧。
而富有的人们则可能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因为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可以更加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贫穷可以让人们更加狭隘和排斥。
因为他们生活在贫困和困难的环境中,很难接受新鲜事物和不同的观点。
他们可能会变得狭隘和排斥,不愿意接受外来的文化和思想。
正方:贫穷比富裕更容易暴露人性一辩稿

正方:贫穷比富裕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正方:贫穷比富裕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谢谢主席,今天我方的观点是贫穷比富裕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开宗明义,概念先行,贫穷指的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缺乏。
人性之恶是指违背道德和法律的阴暗心理和具体行为。
暴露是把心中的恶念付诸于行动。
我方的判断标准是贫穷和富裕何者更容易突破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与需求。
我方将从以下三个论点论证我方观点。
首先,处于贫困状态的人,由于其对生活和生存的需求,更容易产生暴露人性之恶的动力。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是最基础最需要解决的需求。
穷人能否满足生理需要已成问题,因此,穷人追求低层次生理需求的欲望显然要比已然解决生理需求的富裕者追求更高层次的欲望强烈的多。
纽约市一位因为偷窃而被捕的贫穷老太太在法庭上说她需要这几个面包去喂饱那个几天没有吃东西的孙子,但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走违法这条捷径了。
人处于贫穷的状态,生产和生活资料缺乏,一些丑恶的行为能够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地满足其生存和生活的需求,所以贫穷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去做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尝试。
其次,贫穷者比富裕者更缺乏如何去正确满足自己需求和欲望的意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相比于富人,贫穷的人由于社会资源的缺乏,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长时间难以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先进思想和文明氛围的熏陶,非常容易导致精神贫困,文化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普遍低下,缺乏对是非善恶的识别能力。
印度的贫民窟,污水流成河,垃圾堆成山,盗窃、强奸行为随处可见,他们习以为常,部分农民杀死妇女配阴婚浑然不知错,大山深处的人把买卖妇女当成理所当然,这都是物质贫困下导致精神贫乏的沉痛悲剧。
最后,贫穷者由于与富人差距大,内心容易感到不平衡而产生自卑仇富等不健康的心理,加上外界的刺激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例如中国作为一个基尼系数0.47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富差距而产生的冲突十分常见,特别是年轻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看到别人锦衣玉食自己却过着极其一般的生活,内心难免产生不平衡。
富有比贫穷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

富有比贫穷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中国传媒大学开宗明义,人性之恶指人性中恶的部分。
如贪婪、暴力、淫欲。
那么什么叫做暴露人性之恶呢?它指的是人性之恶本身的由内而外转化为行动而被发现的过程。
至于富裕和贫穷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金钱的多少,而更应该被理解为掌握资源的丰富和匮乏。
它包括了财富、权利、私心、地位等等。
那么作为两个变量条件,如何判断谁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呢,我方认为关键在于了解何者更能降低作恶的成本和风险,进而使得作恶的动机被放纵。
我方认为富有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第一、富有给作恶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手段和渠道、抵抗风险的能力更强。
一方面利用规则和资源富有,富有阶层能够粉饰自己的作恶行径。
麦当劳被爆出食品安全的丑闻之后利用强大的危机公关手段转移了公众的焦点,迅速度过了品牌危机。
相比小摊小贩一遭到曝光就被严厉处罚。
那些黑心打品牌就算丑闻加深,依旧能够操纵舆论和规则扭转形势。
另一方面,强大的背景和力量让富有阶层脱罪的方式花样百出。
杭州飙车案中受伤者被撞飞14米之外。
结果在报道中,肇事者的同伴却说我们可以拿钱来捞人。
这种富二代飙车撞人事件在现实中频频发生,他们这种拿钱买命的。
底气从何而来呢。
资源手段人脉金钱富有给作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第二、富有甚至可以颠倒黑白,让罪恶堂而皇之合情合理的横行于世。
富有者可以利用极其悬殊的信息不对称资本不对等的优势将恶行合理化,让人性之恶不断放大,贪婪之心被赋予正当之名,我们却无可奈何。
美国金融大鳄素罗斯操纵股市套现获利400亿市值蒸发给香港百姓造成惨重的损失,可这种榨取股民利益的恶劣行为却只能被当成单纯的投资行为法律无从制裁,股民的损失更无从追讨。
诸如次贷危机,股债操纵等资本运作。
在华尔街比比皆是,复杂的金融制度的掩护下,贪婪即便暗流汹涌。
但华尔街的头牛却始终熠熠生光。
因此比起贫穷时的资源匮乏保障缺失带来的犹豫和害怕,富有一方面给恶的暴露增强了底气,另一方面为恶暴露提供了保障,其风险和成本会更低,所以更容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有比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正方)一辩稿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方所持的观点是:富有比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开宗明义,定义先行。
我方认为,1、富有是指占有大量社会资源,包括财富,人脉,权力等,而贫穷就与之相反。
(我们将富有的人简称富人)2、暴露则是指人把“恶”的想法付诸行动。
4、人性之恶是指人在主观意愿支配下违背道德、法律的恶行3、而暴露“人性之恶”是指人在主观意愿支配下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违背道德或法律的事情。
(前提)其次,一个精神丰富的人,他内心是充实的,这样的人不会去作恶。
所以,在今天的辩题中,我方强调富有比贫穷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是建立在物质的富有程度来讨论的。
我方认为富有比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理由有二:第一、富有在带来更多资源的同时,也使得富人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社会诱惑更多。
都说当今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花花世界里有更多引发人性之恶的诱因。
在这种资源富裕环境下获取事物的轻易性会使其产生一种想要之物皆可得的自我感觉,进一步激化贪婪的狼性,即膨胀的征服感,优越感,占有欲等心态,会怂恿富人去做违背道德或法律的事情,以此来获得更多未拥有的东西。
就是这种强大占有欲往往会蒙蔽富人的双眼,使得人性之恶在富的环境里会继续放大,因此富人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第二、富人的实力基础更强,人脉更广,并且有更多可以利用的条件,行事更加方便;所以,富人的犯罪成本低,他们在作恶之后,他们更有粉饰能力来掩盖自己的恶行,譬如花重金请有名气的律师为自己开脱罪行甚至用金钱做不正当的交易。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才使得富裕下的人在斟酌考虑之后,依然敢继续为恶。
然而同样的情况,贫穷环境下为恶的阻力可谓相当之强,为自己开脱的能力又相当微弱,如何能轻易为恶呢?第三、除了富人作恶的能力强,成本低以外,还有一个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在于,富人本身在社会中属于强势群体,他们掌握着社会上大部分的物质资源和话语权,当他们开始罔顾道德和法律,践踏人性的时候,处于弱势地位的我们无法跟他们抗衡,就会导致社会的进一步失衡。
而我方今天强调富有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的原因也在于此。
终上所述,我方认为富有比贫穷更能暴露人性之恶。
谢谢。
质问与反驳一、质问1.教育高,道德一定高吗?2.困难情况下做恶叫不叫恶3.对方对穷人的歧视?4.对方辩友,在你方贫困的环境下,人性之恶成长的土壤和养分在哪里?5.二、反驳(一)反驳基调定义:①反方——贫富的定义贫富是相对的【如何反驳】贫富的比较只能表明在这两个比较体里谁更穷,而不能论证谁是穷人,论证不成立②反方——暴露:恶行的曝光才叫暴露【如何反驳】恶行是人性之恶的外现形式,恶行的曝光只是行为的曝光,而不是暴露人性之恶。
这是离题③“更容易”与“更能”的区别“更容易”是从概率上说的,而辩题中的“更能”则不单只是从概率上说,同时“更能”还更指那人性之恶的程度。
a)富裕暴露的人性之恶往往是操控社会价值与舆论的大恶,而非贫困暴露的小偷小摸的行径。
b)今天的富的环境所带来的诱惑,自己思想性格的变化,加上富人所拥有的能力共同作用,让人性之恶暴露更容易更彻底。
我们不是说为富必恶,而是在这种富裕环境下人更容易迷失自我,更能暴露人性之恶,走向为富不仁的歧途。
论点一: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本来就没有什么资源,没有后顾之忧)【如何反驳】①每个人都有自己顾虑的东西,贫穷的人不一定就不在乎自己所拥有的②穷人作恶后,他的代价是自由;富人反倒可以用钱为自己开脱。
难道不是论证了富人的顾虑更少吗?论点二:动机。
因为没有,所以想要。
(当我缺乏这种东西的时候,我迫切地希望得到他,相较于正常途径,我通过作恶更容易得到,我当然选择捷径)【如何反驳】①能力不足,想做不能做②真实动机是欲望,穷人跟富人的欲望大小无法比较论点三:道德与法律上。
一个穷人,他所获得的教育比富人更少,道德良知和法律意识更弱。
【如何反驳】即使是穷人,也存在基本的是非观①犯罪只是暴露人性之恶中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全部②犯罪行为被曝光是事实,但是犯罪率只能代表恶性曝光度高,而恶行曝光度跟暴露人性之恶是两回事④社会对穷人的关注度大,而穷人对自身行为的粉饰能力比富人更低观点四:穷人更容易被现实生活所逼迫而铤而走险【如何反驳】①这是一种极端状况②穷人要到了这种极端状况才会做恶,而富人只要确定了做一件事对自己有利就会去做,相对穷人的极端状况,不是更容易暴露吗?观点五、贫民窟的犯罪率数据【如何反驳】贫民窟的犯罪率高,导致的因素有很多,对方辩友提供的数据无法论证贫穷更易暴露人性之恶吧。
(二)反驳点1.反方——教育提升道德【如何反驳】远古时期的物质不富,可秩序良好,因此教育与道德无直接关系。
美国经济教育发达但刑事犯罪却比其他国家高了好几倍,经济发达犯罪率越高。
哈佛大学的强奸率高。
2.反方——穷而无顾虑【如何反驳】有顾虑是法律、是自由,而富人反而更能开脱。
3.反方——富人定能对抗法律和舆论吗【如何反驳】希拉里的邮件门、韩国总统,哪个不是一手遮天、引起世界的恐慌?(我们将富有的人简称富人)4.反方——威胁生存、基本需求【如何反驳】是否为恶是唯一的方式、是否是亟待解决的需求,两者同时的概率?5.反方——社会对于穷人的谅解【如何反驳】一次可以5次呢?谅解有个限度终会被6.反方——富人为什么为恶【如何反驳】富的环境更容易有那些贪婪的狼性、强烈的占有欲等性格特性,富的环境的诱惑更大7.反方——穷者由于和富人差距大,内心容易由于感到不平衡而展现自卑仇富等不健康的心理,加上外界的刺激从而更容易暴露丑恶。
【如何反驳】8.反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相比于富人,穷人长时间难以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先进思想和文明氛围的熏陶,非常容易导致精神贫困,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比如邯郸农民杀死妇女配阴婚浑然不知错,大山深处的把买卖妇女当成理所当然,这都是物质贫困下导致精神贫乏的沉痛悲剧。
【如何反驳】富人中也是有精神贫乏的。
还有,我们一辩已经说了个精神丰富的人,他内心是充实的,这样的人不会去作恶。
所以,在今天的辩题中,我方强调富有比贫穷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是建立在物质的富有程度来讨论的。
9.反方——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1)更不容易克制(2)更不容易掩饰【如何反驳】例子李天一,贾斯丁比伯,李启铭,湄公河惨案,韩国经纪人公司,林丹出轨,胡斌,2015年贾敬龙因自己的婚房被强拆用钉枪杀死村支书而被判死刑(“生活所迫”在法律上不成立)希拉里的邮件门、韩国总统——哪个不是一手遮天,引起世界的恐慌。
Gogo新天地官场娱乐圈富人从穷人里来正方例子连续进攻:(富人有更大的能力)2009年胡斌飙车案中,肇事者飙车撞人致死,原本时速远超过80码的事实,却在警方最后的通报中变成了时速70码。
这背后是什么在掌控着所谓的“事实”?肇事者凭借自己显赫的背景把犯罪事实掩盖,并获得重罪轻判。
(百度补充:胡斌,男,肇事的胡斌是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体育专业高职班学生,曾获得杭州首届卡丁车大赛冠军,而其在接受采访时也不讳言常和朋友飙车,把闹市街道当做赛车道。
2009年5月7日晚在杭州市文二西路飚车时撞死在过斑马线的谭卓,承担全部责任,公安机关侦查已经终结,5月20日,胡斌以涉嫌交通肇事罪被移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受害者家属与肇事方已经达成协议,受害者父母获赔113万元,胡斌一审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补充问题①09年胡斌飙车案中,肇事者飙车撞人致死,原本时速远超过80的事实,却在警方最后的通报中变成了时速70码。
这背后是什么在掌控着所谓的“事实”?②肇事者凭借自己显赫的背景把犯罪事实掩盖,并获得重罪轻判,对方辩友,在同样的情况下,穷人有这样的手段吗?③所以对方辩友,富人拥有着如此强大的能力,而穷人却没有,他们又如何比富人更可能暴露自己的人性之恶呢?二、连续进攻:(富人有更大的能力)1.著名的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中,李启铭在肇事后,不仅没有悔改之心,还叫嚣“我爸是李刚”,对方辩友认为,是什么给了他这样的自信?2.李启铭有钱有势的家庭背景,让他敢于蔑视法律,轻视生命。
对一个穷人来说,他敢这么做吗?3.2011年的湄公河惨案中,泰国毒枭屠杀13名中国船员。
如此挑衅中国国家尊严,草菅人命的行为,又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自信?4.所以对方辩友,富人的能力会进一步刺激他们欲望的膨胀,这不就为富人人性之恶的滋生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吗?三、连续进攻:(动机)1.2004年科比因强奸案,职业生涯几乎被毁,最后却用金钱摆脱了危机。
相较于穷人,富人在作恶后是不是更能规避惩罚?2.反观穷人,当他在强奸后,有没有这么多的资本来为自己开脱呢?3.李启铭醉驾肇事致死,还事后逃逸,按法律本应该重判,却因为赔偿受害者家属大笔钱财而获得轻判。
所以富人作恶风险更小会不会让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去作恶?4.所以相较于穷人,富人作恶的成本和风险更小,是不是会滋长他作恶的动力?这是不是意味着富裕的环境为人性之恶的生长提供了更丰富的养分?连续进攻(富人作恶成本低、风险小)1、刘汉曾经被称为四川省首富,可2014年警方却查出他是国内最大的犯罪集团之一的领导人。
请问对方辩友,穷人有没有办法像他那样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2、一个作恶多端的罪犯头子却能摇身一变成为“首善”,有了这样的遮掩能力,富有的人是不是可以更加放心大胆地去作恶,不必太担心受到惩罚呢?3、相比较之下,贫穷的人没有遮掩的能力,作恶要冒更大风险,为什么还会更容易暴露人性之恶呢?五、连续进攻:(富人是强势群体)1.在对湄公河惨案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毒枭集团利用毒品控制童子军并指使他们为自己作恶。
在这些强势的毒枭面前,那些童子军要如何反抗呢?2.所以对方辩友,当处于强势地位的富人作恶时,弱势群体要怎么保护自己,反抗恶势力?3.毒枭利用童子军为自己牟利,毒枭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强大。
当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时,弱势群体该如何自处?4.所以相比之下,强势群体的作恶,是不是更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相关俗语和名言】贫穷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反而是富贵叫人丧失了志气。
——薄伽丘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甘地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你会发现,即使是不名一文的人也好乐施善与。
——西·史密斯身无分文的人不会奢求——卡贝尔饱暖思淫欲反方例子丑恶事件与人的比例会随着财富提升而下降。
中美两国对比就很能说明问题:中国的丑恶事件比例比美国高。
贫穷和发展中国家的丑恶事件比例一定大于发达国家。
这不是素质问题,是财富与资源匮乏问题。
很简单的例子:中国总有人喜欢偷公厕卫生纸、多拿几个超市塑料袋、买几毛钱的菜还要掐头去尾。
当足够富裕,这些东西售价对你来说微不足道时,你不可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去降低人品和素质、或者去花时间费工夫占小便宜,从旁人来看:这个人挺好的,不爱占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