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以下是我在期末驾临之际为大家整理有关中学二年级的语文期末考试题和答案分析,欢送大家参阅!高二语文期末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题3分)1.以下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诘(jié)难玷(diàn)辱祈(qí)求长吁(xū)短叹B.憎(zēng)恶穴(xuè)位坍(tān)缩三闾(lǘ)大夫C.诏(zhào)书晕(yūn)厥潜(qiǎn)能春色撩(liáo)人D.框(kuàng)架挫(cuō)折平仄(zè) 涸(hé)辙之鲋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逾期揄扬情分安份守己B.梗概开掘崛起如哽在喉C.猖獗昏厥大放厥词一蹶不振D.侧隐怂恿逸兴遄飞自命非凡3、以下各句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有什么不成体统的?”我问,“让他们尽管骑自行车,快开心活地玩一阵好了。

”B. 一般的状况,或许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C.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奇妙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

D.下面是中心电视台“面对面”访谈节目的片断,受访者张积慧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非典型性肺炎”病区护士长。

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二战期间的日本法西斯暴行令人发指,二战完毕后,中国及亚洲其它各国人民以德报怨,对日本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厚与善意。

B.浙江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委员指出,科研评价、工程评审等活动本应当由专业的学术团体来担当,但目前政府部门那么往往越俎代庖。

C.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宏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同时他又以高山景行的人品,为这个世界树立了一个道德楷模的形象。

D.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正式对外发布了评比结果,作家贾平凹、迟子建、周大新、麦家产仁不让地荣获本届茅盾文学奖殊荣。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丽水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题卷(2024.6)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

2.试卷共8页,有四大题,23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4.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写诗、作画、谱曲、跳舞、开演唱会、当主持人……近年来,人工智能(AI)持续介入文艺创作活动,在丰富文艺创作手段和文艺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文艺观念、艺术形态等产生巨大影响。

从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虽然带来了清新的文艺风景,但人工智能文艺的未来依然道阻且长。

人工智能依赖海量数据,基于特定算法,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与程序进行创作。

人工智能文艺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创作”,其对于人类文艺作品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数据库收集的样本越是全面丰富,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模仿和创作。

虽然人工智能已经创作出诗歌、书法、油画、音乐等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但跟人类作品相比,它们创作的所谓作品要稚嫩得多。

以人工智能比较“擅长”的诗歌创作为例,如果我们对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朦胧模糊、似是而非、意指不明、所指不清、解释多样、歧义纷出、缺乏个性是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

它们跟人类创作的朦胧诗有着本质区别,后者是基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情感抒发,而人工智能创作的诗歌作品,生成机制和程序则完全不同,它缺乏基于社会实践的情感基础,实质是围绕关键词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所进行的字词组合,这反映出人工智能文艺自身固有的局限。

人工智能在各文艺门类中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某些模仿性和规律性较强的领域(如舞蹈艺术)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在更富独创性、更复杂的文艺领域(如长篇小说),人工智能显然还没有值得称道的优秀作品。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2小题,总分60分)1.(4分)“茶之初,姓本蜀”,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

“山间铃响茶香来”,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川藏“茶马互市”的景象。

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

据此回答1~2题:1.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主要是因为A.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 B.位置优越,交通发展便利C.文化相似,民间交流密切 D.需求较大,沿线资源丰富2.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 B.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C.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 D.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2.(6分)莱茵河是流经西欧的一条国际性河流,全长1320公里,是欧洲西部第一长河,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是世界最繁忙的河流航道之一。

流域内乳畜业发达,下图为莱茵河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莱茵河主要补给来源是()A.地下水B.冰川融水C.雨水 D.季节性融雪4.莱茵河下游航运繁忙的主要原因有()①流量季节变化大②水流平稳③流经地区经济发达④流域内粮食运量大A.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5.莱茵河结冰期较同纬其它地区均较短的原因是()A.该区域经济发达,工业排放热水较多B.沿岸暖流流经,水温较高C.受来自热带地区的暖湿西南季风的影响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3.(6分)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下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描述中不符合黄麻产区特点的是A.全年高温,6—10月为雨季 B.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C.河流中下游洪涝多发 D.受热带气旋影响小7.黄麻商船走海运到我国多选择在6月,忌讳在8—10月这段时间回国,这主要是为了A.避开雨季B.避开大风浪期C.借助洋流D.借助风力8.与甲城同属于世界著名纺织工业中心的城市是A.班加罗尔B.马尼拉 C.孟买 D.吉隆坡4.(4分)巴伦西亚位于地中海沿岸,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有着“地中海的明珠”的美誉。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35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

《现代》杂志成了三十年代现代诗派诗歌创作的重要阵地,汇聚了沪、京、津等许多大城市的诗人,也集中刊发了一大批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戴望舒是现代诗派诗歌领袖,1932年诗坛刮起“戴望舒旋风”,其诗论被现代诗派奉为金科玉律。

主要代表人物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诗派诗歌的发展。

现代诗派诗歌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结晶,它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诗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又成为乡土和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

现代诗派诗人是都市的漂泊者,又是一代寻梦者。

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

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

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

作为理想象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像梦飘过一样,在面前一闪,转瞬即逝了。

就这样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

这点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影响,魏尔伦的《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与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

在诗艺上,现代诗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观感受,采用意象隐喻、通感、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诗派诗歌大多含蓄、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很好地实践着戴望舒所主张的“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唐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李白一直受到后代读者的喜爱。

对李白诗歌的注释、评点、和韵、拟作等数量很多,形成丰富的接受史。

但也有一些读者发现李白诗歌存在不完美的地方,因此对其进行批评,甚至删改。

对李白诗歌的删改有两种方式。

第一,改动诗歌的字词。

如《静夜思》宋刻本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但在明清时期的选本中,文字逐渐发生变动。

“看月光”在李攀龙《唐诗选》、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沈德潜《唐诗别裁集》等选本中均为“明月光”,“望山月”在李攀龙《古今诗删》、乾隆《唐宋诗醇》等选本中均为“望明月”。

经过众多名家名选的接力,以及《唐诗三百首》等普及性较大的蒙学著作的推动,《静夜思》今天通行的版本变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如《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啼不尽”,在高棅《唐诗品汇》、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乾隆《唐宋诗醇》、孙洙《唐诗三百首》等选本中,均改为“啼不住”。

这些对诗歌字词的改动,并没有版本依据,是后人从审美角度出发作出的主观判断,却得到诸多选本的赞同。

第二,删去部分诗句。

这种删改的方式最为常见,有时删去部分诗句,会改变诗歌的体式。

如《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是乐府诗,陆深删去此诗后四句,刘大櫆《历朝诗约选》亦然,吴昌祺《删订唐诗解》也认为:“去后四句,竟似五言律矣。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

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

”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

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

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

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

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都像是真的。

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

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震耳欲聋B. 青涩油光可鉴C. 莲步轻移震古烁今D. 惊鸿一瞥融会贯通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 环保意识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强烈。

C. 他的演讲富有激情,使全体同学深受感动。

D. 她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这让她感到非常高兴。

3.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表达生动的一项是:A.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下列作家中,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是:A. 莫言B. 巴金C. 郭沫若D. 老舍5. 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狐假虎威C. 画龙点睛D. 指鹿为马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

C. 《水浒传》是施耐庵的代表作。

D. 《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代表作。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B. 她的声音如黄鹂般清脆。

C. 这本书像一座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D. 他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8. 下列词语中,含有“水”字的一项是:A. 河流B. 沙漠C. 森林D. 高山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中的花朵在微笑。

B. 风儿在轻轻吹拂着湖面。

C. 月亮在夜空中闪耀。

D.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B. 她的歌声美妙动听。

C. 他的力量大得惊人。

D. 这场雨下得非常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2.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对“钱”的追求,促进了全球交往。

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西班牙人和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等,他们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的。

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

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前进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头。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的。

“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

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

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幅度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经济泡沫一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钱啊钱,认为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为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

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期末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高二期末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临近期末考试,处于高二阶段的小伙伴知道怎么复习语文这门科目吗?复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要学会利用试题来检测自己的掌握程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典阅读是一个沉静与沉思的过程,在这种沉静沉思中,我们不仅使书中文字活起来,充实我们,还使它因我们的理解得到延展与增值。

经典阅读有对普遍性和本原特征的热切关注,能助人了解世界,观照自我,因此提供给人的是切切实实的精神养料。

经典阅读能让自感处处受限的我们在身心解放中拓展视野,这就是“心灵的探险”与“灵魂的壮游”。

如果没有经典思想的烛照与指引,生活有可能被表现得毫无真实感,更遑论深邃。

经典阅读致力于一切假真和伪善的剔析,对天使魔鬼于一身的人性原态更有深刻的追索,这些都能让人从中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从而疏浚心源,唤出自觉意识,然后从心底生出广大的社会关怀,乃至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的担当。

而“浅阅读”显然不能达成这个目的。

即使“浅阅读”中的“励志阅读”,意义看似很正面,但集矢于职场小说或名人传记,眼下从成人到孩子,纷纷追捧这类书为经典,注意的多是外在的物质成功,而非内在的精神成长;且主角多是位尊而多金的商贾巨子、明星大腕,这样的情感太廉价通俗了。

它只让人看浪漫的童话,而忽视更具说服力的在汗水中欢呼收割的普通人的成功,更忽视最有意义的意志品德与抗挫折力的养成对人性的成长,这必不能像埃及作家阿巴斯•阿卡德说的那样,给人“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或“从生命的深处增加生命”。

相反,与叔本华说的“滥读”倒眉目相似。

为防止“滥读”而导致的杰出头脑离开思想,叔本华要人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要贸然去读那些正在爆红的大众书,不管是政治、宗教的小册子,还是诗集和小说。

遗憾的是,经典阅读在今天已不能带给人多少实际的利益,且看眼下《文学名著精缩》这类快餐式阅读本充斥书市,找中心找主题的全预制模式垄断课堂,就可以明白,这种“功利阅读”的痼疾仍在。

上个世纪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强调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的道理,仍未被人了解。

全球化时代,相同的原因,使得世界范围内,阅读的风气在沦丧,但经典的魅力从未因此而消退。

所以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就能体会到“修身莫如养性,至乐莫过读书”的道理。

这句话不是哪个学问家说的,是戚继光说的。

悠长的光阴,你读什么书,能决定你将成为什么人。

当然,如果你什么也不读,或者囫囵吞枣什么都读,也不能说你不是人,只能说你只是一个太过粗鄙的人。

1.下列关于“经典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经典阅读是一个沉静与沉思的过程,它不仅能让书中文字充实我们,还可使其价值因我们的理解得到延展与增值。

B.经典阅读提供给人的是切切实实的精神养料,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观照自我。

C.如果没有经典阅读的烛照与指引,生活完全有可能被表现得毫无真实感,更别提深邃了。

D.经典阅读对人性原态更有深刻的追索,能让人从中发现真实的自己,从而自我反省,唤出自觉意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浅阅读” 看似很正面,但它注意的多是外在的物质成功,而非内在的精神成长。

B.在叔本华看来,贸然去读那些正在爆红的大众书,就算是诗集和小说,也只能算是“滥读”。

C.经典阅读不是一种功利性的阅读,甚至相去甚远,在今天,它并不能带给人多少实际的利益。

D.虽然阅读的风气在世界范围内都在沦丧,但经典的魅力从未因此而消退,它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相比于“浅阅读”,经典阅读在重视意志品德与抗挫折力的养成对人性成长的重要性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B.只要一个人能多一些经典阅读,那么他就能像埃及作家阿巴斯•阿卡德说的那样,“从生命的深处增加生命”。

C.“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朱自清的这个观念正好说明了经典阅读的去“功利性”特点。

D.如果一个人囫囵吞枣什么都读,虽然不能说他的做法不对,但至少能说明他不是一个真正懂得阅读的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蒋贵,字大富,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

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

从大军征交阯及沙漠,迁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

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一日十数战,大败之。

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

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

明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

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

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

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

捷闻,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将军印,代政镇守。

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

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

阿台寇甘、凉,边将告急。

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

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

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

而庄浪乃晞所统,责晞委罪。

置贵不问。

明年春,谍报敌驻贺兰山后。

诏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迤西,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塞会剿。

贵至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引还。

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言状,尚书王骥出理边务,斩敬,责贵立功。

贵感奋,会朵儿只伯惧罪,连遣使入贡,敌势稍弱。

贵帅轻骑败之于狼山,追抵石城。

已,闻朵儿只伯依阿台于兀鲁乃地,贵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往袭。

副将李安沮之,贵拔剑厉声叱安曰:“敢阻军者死!”遂出镇夷。

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

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dú弓袋)惊马,马尽佚。

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会任礼亦追敌至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

十四年正月,贵卒,年七十。

赠泾国公,谥武勇。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B.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C.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D.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 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蒋贵出身低微,作战勇猛。

他以燕山卫一名士兵的身份随从成祖起兵,因为作战勇猛,不断累积军功,从昌国卫指挥同知一路升官,曾经升至总兵。

B.蒋贵身经百战,深受朝廷信赖。

阿台侵犯庄浪时,侍郎徐晞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而弹劾了蒋贵,但是朝廷明察秋毫,追究了徐晞,并没有问责蒋贵。

C.蒋贵身处高位,心系士兵。

因为所管辖的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请增加军士的月粮。

英宗很生气,于是他被召回担任右都督。

D.蒋贵智勇双全,立功边塞。

在征讨阿台时,他不仅分兵为两翼,而且还派一百名骑兵登上高处布为疑兵迷惑敌人,迫使敌人远遁,从而平定西部边境。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

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5分)(2)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

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韣惊马,马尽佚。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相关问题。

卜算子旅雁朱敦儒①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①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

②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

8、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6分)9、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嵌入灵魂深处的残弹帕西警官破获过很多棘手的案子,这次,又一个黑社会团伙栽在他手上。

这一天,提审一个绰号叫毒蝎的人犯时,这家伙没把帕西警官放在眼里,十分嚣张地说:“帕西警官,你对我最好客气点,因为我知道你这个所谓铁腕人物的虚伪和无耻。

……还记得奎多斯先生吗?”毒蝎斜睨了一眼,“他仍然活着,遗留在他大脑内的那一份‘证据’,足以让你身败名裂。

”帕西警官浑身一震,脸色倏然变了,“你是他什么人?”“儿子,我是他惟一的儿子。

”毒蝎得意地晃了下脑袋,“帕西警官,我想你应该知道如何办理我的案子了。

”晚上,帕西警官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妻子看到他脸色苍白,浑身无力地仰靠在沙发上。

丈夫是出了名的硬汉,20多年来出生入死,身上遗留有不少伤痕,从来就没见他皱眉哼一声。

但是此刻,她听到丈夫梦魇般的呻吟,而且,反复念着“奎多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