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设计基础》(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武汉科技大学2023年《336艺术基础》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武汉科技大学2023年《336艺术基础》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336艺术基础一、考试参考书目《设计学概论》,尹定邦、邵宏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二、考试说明1、评价目标:掌握设计学科的发展源流及脉络、研究范畴、基本概念;正确理解现代设计的分类方法及相关理论;深刻理解设计师的职责和价值;具备在设计学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能对专业领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分析。

2、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必答。

(2)试卷主要有单选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问答题、论述题。

3、考试要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所列内容与要求)3.1作为学科的设计(1)设计学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中国设计思想及相关理论、著作(3)西方设计思潮及相关理论、著作3.2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1)重要名词、概念(2)正确理解功能需求的设计,对具体案例能作出正确的分析(3)正确理解设计中的审美需求,能分析设计艺术审美需求的价值(4)心理需求设计在实际中的运用(5)正确理解设计的附加值,以及代表性设计案例3.3设计溯源(1)史前设计的发展脉络(2)中外代表性古代设计门类,能对具体的设计门类作出正确的评价(3)了解中外古代建筑设计,能对代表性建筑进行正确的描述和评价(4)阐述近代设计的发展及成就,能深入分析中外设计的交流与融合3.4现代设计(1)现代工业与现代设计,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师(2)现代设计思潮和发展脉络(3)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概念、设计形态及特征(4)现代设计的先驱人物及代表作品(5)阐述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能对其中的重要节点作出正确的分析3.5设计的现代分类(1)现代设计的主要类别及其定义、特点。

(2)现代设计中的发展趋势(3)展望/构想未来设计3.6设计师(1)设计师的历史演变(2)设计师的分类(3)设计师素养(4)能深入分析设计师的职责、素养和使命3.7设计批评(1)正确理解设计批评(2)设计批评的对象和主体(3)设计批评的标准及特殊方式(4)设计批评的相关理论3.8综合分析(1)能联系社会热点,对相关设计意识、设计形态、设计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

考研《建筑学专业基础(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考研《建筑学专业基础(学术学位)》考试大纲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本科目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总分 150 分,其中建筑历史与理论 90 分,建筑构造 60 分;考试采
用闭卷方式;建筑历史与理论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填空题 20 分,选择题 10 分,绘图分析 30 分,
论述题 30 分;建筑构造考试题型及分数比例: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题)20 分,简答题 20 分,
第四章:中世纪建筑之早期基督教建筑、拜占庭建筑;罗马风建筑之拱券技术推动下的教堂建筑发 展等;哥特建筑之结构、典例与地域特征等 第五章: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及其建筑成就、巴洛克建筑艺术等 第六章: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建筑 第七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建筑、18 世纪新古典主义等 近现代建筑史 第一章 关于近代建筑教育的探索发展:中国近代建筑学科建立的主要历程与节点、研究机构如营造 学社;巴黎美术高等专科学校、包豪斯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维也纳分离 派、路斯(Adolf Loos)等 第三章:先锋派的探索:1.立体主义;2.德国表现主义;3.荷兰风格派;4.俄国构成主义;5.意大利 未来主义 第四章:美国的探索:沙利文(Sullivan)、芝加哥学派 第五章:现代建筑大师:赖特、柯布、密斯、格罗皮乌斯 第六章:中国近代建筑师及设计机构:重点作品掌握如中山陵、杨廷宝建筑师的作品等; 第七章:对于近代城市的探索:中国近代城市建设,以南京为例,《首都计划》等,西方近代关于城 市建设与规划思想的若干探索,如巴黎改建、光辉城市等 建筑构造部分: 第一章:民用建筑的分类、分级、建筑模数,民用建筑的构件组成及作用。 第二章:基础的构造类型、基础埋深、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要求。 第三章:墙体各细部构造设计及保温、隔热构造。 第四章:楼地层的构造组成、类型及构造做法。 第五章:变形缝类型及设置要求、细部构造。 第六章:钢筋混凝土楼梯结构类型、细部构造及楼梯设计、无障碍设计。 第七章:屋顶的排水、防水;保温及隔热构造等细部构造的要点与设计。 第八章:与构造设计。 第十章:建筑装饰构造的类型、构造要求与设计。 第十一章:建筑工业化类型与特点

2019年深圳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一学考研大纲

2019年深圳大学机械设计基础一学考研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机械设计基础一》是为招收机械工程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考生熟悉各种常用机构及通用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机械机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及机械零部件设计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平面机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平面机构的速度瞬心及用瞬心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1、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及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2、掌握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平面机构的结构分类、结构分析及高副低代的方法;3、熟练掌握平面机构中速度瞬心位置的确定及利用瞬心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二)、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1、了解各种类型的平面连杆机构的名称及其演化;2、熟练掌握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压力角、传动角、最小传动角、死点等概念;3、熟练掌握几种特殊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三)、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从动杆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

1、了解各种常用的凸轮机构的名称;2、掌握常用从动杆的运动规律及特点、凸轮机构的基圆、推程、回程、压力角等基本概念;3、熟练掌握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

(四)、齿轮机构齿轮机构类型、特点及应用;渐开线齿廓曲线及其啮合特点;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1、了解齿轮机构的各种类型和特点及渐开线齿廓啮合传动的特点;2、熟练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代号、标准值(α、ha*、c*)及尺寸计算等;3、熟练掌握一对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标准齿轮、标准中心距、啮合角、啮合线、重合度等概念。

考研《化工原理》考试大纲(学术学位)

考研《化工原理》考试大纲(学术学位)
三、主要参考书目
1.何潮洪,刘永忠,窦梅,冯霄.《化工原理》(上),科学出版社,2017
2.何潮洪,伍钦,魏凤玉,姚克俭.《化工原理》(下),科学出版社,2017
3.余立新,蒋维钧.《化工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姚克俭,姬登祥,俞晓梅等.《化工原理实验立体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熟练掌握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和分支管路的计算方法;
(6)掌握流速、流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流体输送机械
(1)深入理解流体输送机械的流量、压头、功率和效率等概念,熟练掌握泵的特性曲线;
(2)掌握离心泵的操作原理,理解气缚和汽蚀现象;
(3)熟练掌握离心泵选型和安装高度计算的方法;
(4)熟练掌握不同类型流体输送机械的流量调节方法;
6.传热设备(换热器)
(1)了解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换热设备;
(2)熟练掌握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选型和设计方法;
(3)熟练掌握换热过程的强化途径;
(4)了解其它类型换热器的结构及其特点。
7.质量传递基础
(1)理解两相传质过程概念;
(2)熟练掌握相组成的各种表示方法;
(3)熟练掌握费克定律和分子扩散速率的计算;
(4)理解对流扩散概念,熟练掌握对流扩散速率的计算。
8.气体吸收
(1)熟练掌握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和亨利定律的三种形式;
(2)熟练掌握吸收速率方程、总传质系数和传质分系数之间的关系;
(3)熟练掌握吸收塔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4)熟练掌握低浓度气体吸收塔溶剂用量和填料层高度、理论塔板数的计算;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专业类别:
■学术型□专业学位

贵州大学880设计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贵州大学880设计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880设计基础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科目考试着重考核考生掌握设计造型基础和设计表达基础两个方面的能力,要求考生对视觉形态审美构成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视觉发现与重构能力,掌握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基础设计方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设计学平面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手工艺设计研究专业和艺术设计领域的艺术设计、民间艺术创新设计方向专业。

三、考试形式
闭卷,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内容:视觉形态构成及表现
要求:主要考核学生对设计目的、要求的准确理解,以及对设计造型基础和设计表达基础掌握的情况,并能运用专业技法,表现对形态解读的审美能力、组织能力、设计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艺术学基础》考试大纲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艺术学基础》考试大纲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中传教授创办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设计艺术学基础》考试大纲
【育明教育解读】
育明教育中传名师团队专注中国传媒大学专业课考研辅导7年经验来看: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广告设计方向以考核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为主,设计艺术史论方向以考核学生的史论研究能力和专业写作素养为主。

二、考试的内容
以设计创作实践为主要考核重点,以设计史论和中外美术史方面的内容为辅。

考试内容还涉及到对设计界和广告界最新发展问题的关注度及认知度的考察。

1.设计基础:如图形想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等。

2.广告创意:如招贴设计、广告脚本创作等。

(设计艺术史论方向不作要求;广告设计方向重点考查)
3.设计和广告评论:如作品分析、设计批评等。

(设计艺术史论方向重点考查;广告设计方向不作要求)
4.设计史和中外美术史常识
5.设计和广告学科的最新发展问题评述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设计题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含设计创作和卷面问答。

请准备绘画工具。

考试时间:3小时。

考研《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考研《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机械设计基础代码:935一、机械原理部分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构件、运动副及机构的概念;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和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方法和Ⅱ级、Ⅲ级杆组的结构特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方法。

2.平面机构的速度分析速度瞬心的概念;机构速度瞬心的数目和瞬心位置的确定方法;速度瞬心法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3.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急回运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及极位夹角,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图解法。

4.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性;凸轮机构偏心、凸轮基圆、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角、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角、理论轮廓与实际轮廓、从动件行程及机构压力角等概念,并能在图中标出;了解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正配置、负配置对压力角的影响;理解基圆半径与压力角的定性影响关系;掌握按给定运动规律设计各类盘形凸轮轮廓曲线,重点是图解法;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确定的原则(压力角、基圆半径和滚子半径)。

5.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的类型;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的性质及渐开线齿廓的特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应满足的条件(正确啮合的条件、无侧隙啮合条件及标准安装、连续传动的条件);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根切现象及最少齿数;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啮合特点、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几何尺寸计算和当量齿数、斜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和传动特点)。

6.轮系及其设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7.其他常用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运动特点。

8.刚性回转件的平衡刚性回转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9.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速度波动的基本知识及其调节方法,以及调节主轴周期性速度波动时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深圳大学 考研机械设计基础一考试大纲

深圳大学 考研机械设计基础一考试大纲

深圳大学考研机械设计基础一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05机械设计基础一一、考试基本要求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机械设计基础一》是为招收机械工程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考生熟悉各种常用机构及通用零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常用机构及通用零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设计方法, 具有一定的机械机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及机械零部件设计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平面机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平面机构的速度瞬心及用瞬心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1、熟练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及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2、掌握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平面机构的结构分类、结构分析及高副低代的方法;3、熟练掌握平面机构中速度瞬心位置的确定及利用瞬心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二)、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知识、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1、了解各种类型的平面连杆机构的名称及其演化;2、熟练掌握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压力角、传动角、最小传动角、死点等概念;3、熟练掌握几种特殊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三)、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从动杆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

1、了解各种常用的凸轮机构的名称;2、掌握常用从动杆的运动规律及特点、凸轮机构的基圆、推程、回程、压力角等基本概念;3、熟练掌握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

(四)、齿轮机构齿轮机构类型、特点及应用;渐开线齿廓曲线及其啮合特点;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1、了解齿轮机构的各种类型和特点及渐开线齿廓啮合传动的特点;2、熟练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代号、标准值(α、ha*、c*) 及尺寸计算等;3、熟练掌握一对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标准齿轮、标准中心距、啮合角、啮合线、重合度等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巨匠迭出;巴洛克建筑:扭曲的激情
第六章:古典主义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绝对秩序;洛可可建筑:颓废的华丽
第七章: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筑
近现代建筑史部分
第一章关于近代建筑教育的探索发展:中国近代建筑学科建立的主要历程与节点、研究机构如营造学社;巴黎美术高等专科学校、包豪斯
4、郑巨欣.设计学概论.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以及建筑、景观、室内设计等方面的设计与制图规范与求考生比较全面的掌握设计学学科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能够跨学科掌握相关
设计学科的基本知识,以体现综合设计素养;要求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与要求有较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具备扎实的理论认知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读优秀设计案例,分析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以及设计作品的特色等。
(二)考试要求(包括题型、分数比例等):
1、理论基础题30分;
2、设计基础题50分;
3、分析论述题7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涉及工业设计基础、形态设计、产品设计方法、人机工程学、创新设计方法及理论
等相关书籍。
三、人居环境与公共艺术研究
A模块:环境设计
(一)考试基本内容
要求考生比较全面的掌握设计学学科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能够跨学科掌握相关设计学科的基本知识,以体现综合设计素养;要求对城市环境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与要求有较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具备扎实的理论认知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读优秀设计案例,分析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以及设计作品的特色等。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专业类别:
■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设计学
一、基本内容、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参考书目。
《设计基础》考卷中包含6个专业方向的考题,考试方式:笔试。所有方向的试
题均在一份试卷上,考生请根据自己所填报的专业方向,完成本方向的试题即可。总分150分,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3)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2、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
(1)生态与环境
(2)经济与产业
(3)人口与社会
(4)历史与文化
(5)技术与信息
3、城乡空间规划
(1)城乡空间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2)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3)城市(镇)总体规划
(4)详细规划与设计
4、城市专项规划
(1)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第三章大木作: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中国建筑的营造顺序;“凡屋有三分”;江南传统建筑营造体系
第四章城市建设:从“聚”到“城”的演变过程;中国古代城市建制与形态发展分期;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模式;中国古代都城选址:择中、防御、水系;城市的基本要素与布局结构;地方城市的类型与特征;古代城市设计思想及其当代理论研究成果;都城与地方城市实例
(二)考试要求(包括题型、分数比例等):
1、理论基础题30分;
2、简述题70分;
3、专业基础设计题5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1、张新宇.吾城吾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2、王中.公共艺术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郑巨欣.设计学概论.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6】《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陈志华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7】《弗莱彻建筑史》,丹.克鲁克香克主编,知识产权和水利水电出版社
【8】《外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9】《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
【10】中国建筑现代转型,李海清,东南大学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部分
第一章绪论:世界建筑体系与“建筑之树”;西方建筑与东方建筑
第二章:早期建筑文明:古埃及建筑:陵墓建筑的发展演变;古西亚建筑:世俗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其他地区古代建筑文明
第三章:古典建筑:古希腊建筑:柱式、神庙、圣地与广场;古罗马建筑:继承与发展
第四章:中世纪建筑:早期基督教建筑:早期教堂型制的探索;拜占庭建筑:东西杂糅中的基督教建筑;罗马风建筑:拱券技术推动下的教堂建筑发展;哥特建筑:天国在人间
1.《设计学概论》,尹定邦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2、《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编,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2.《艺术学原理》,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二、工业设计研究
(一)考试基本内容
关于工业设计领域的基础造型理论、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方法、人机工程学等知识,能对设计趋势、产品开发设计案例进行专业分析。
(2)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3)城乡住区规划
(4)城市设计
(二)考试要求(包括题型、分数比例等):
1、考试时间:3小时
2、总分:150分
3、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4、题型:简答题与论述题,其中简答题占60%,论述题占40%。简答题包括名词解释、填空或选择题与问答题。
考试内容涵盖基本概念(约20%)、基本原理(约50%)、实际问题(约30%)。
(三)主要参考书目:
《世界平面设计史》(王受之著)等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相关的书籍;或《动画概论》(聂欣如著)等动画方面相关的书籍;或《交互设计精髓》(艾伦·库伯著)等交互设计方面相关书籍。
五、城乡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研究
一)考试基本内容:
1、城市与城市规划
(1)城市与城镇化
(2)城市规划思想及其理论发展
(二)考试要求(包括题型、分数比例等):
1、简答题:60分;
2、论述题:9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1.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
2.来增祥,陆震纬. 室内设计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约翰·O·西蒙兹, 巴里·W·斯塔克.景观设计学: 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以及景观创意造型、建筑创意造型、公共空间艺术及空间形态构成研究等方面图书。
四、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一)考试基本内容
视觉传达或动画或交互设计的相关基础理论,设计思想,相关设计史,并能够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
(二)考试要求(包括题型、分数比例等):
1、简答题:60分
2、论述题:90分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维也纳分离派、路斯(Adolf Loos)等
第三章:先锋派的探索:1.立体主义;2.德国表现主义;3.荷兰风格派;4.俄国构成主义;5.意大利未来主义
第四章:美国的探索:沙利文(Sullivan)、芝加哥学派
第五章:现代建筑大师:赖特、柯布、密斯、格罗皮乌斯以及阿尔托
【11】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赖德霖,清华大学出版社
【12】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刘先觉,湖北教育出版社
【13】近代中国建筑学的诞生,徐苏斌,天津大学出版社
【14】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建筑学史,赖德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一、设计理论研究方向
(一)考试基本内容:
设计的概念与性质,设计与艺术、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中国与西方设计的特点与源流;设计美学;设计与文化,设计师的职责,当代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批评的标准。
(二)考试要求(包括题型、分数比例等):
1、简答题:80分;
2、论述题:7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第六章:中国近代建筑师及设计机构:重点作品掌握如中山陵、建筑思潮探索;
第七章:对于近代城市的探索:中国近代城市建设,以南京为例,《首都计划》等,西方近代关于城市规划的若干探索
(二)考试要求(包括题型、分数比例等):
考试时间:18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方式:闭卷笔试;题型、分数比例:填空题30分、单项选择20分、图形分析题50分、论述题5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建筑史》潘古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六版);
【2】《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华夏意匠》李允鉌广角镜出版社·香港。
【4】《中国建筑的类型与结构》刘致平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
第五章宫殿、坛庙、陵墓:宫殿;坛庙;陵墓
第六章住宅与聚落:住宅型制的演变概说;传统民居的分类与特征;传统民居实例;聚落结构与环境特征
第七章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园林的分类;明清私家园林;明清皇家苑囿
第八章宗教建筑:宗教建筑的特征及其发展过程;祠-庙-寺-观的辨析;佛教建筑;道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
(三)主要参考书目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
六、建筑创意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一)考试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第二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与详部演变:原始社会建筑、奴隶社会建筑(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建筑;三国两晋南北朝建筑;隋唐五代建筑;宋辽金建筑;元明清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