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_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优秀4篇)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优秀4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 。
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加环保意识、爱鸟的意识。
学习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加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学习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对人们奉献爱心和关系。
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由疑入境,统领全文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燕子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课件出示第二段场景,师引读:这年春天,成千上万的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你们自己去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3 (生说到燕子,师出示燕子图)2、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面临危险,非常幸运的是它们逃脱了这场灾难,这是因为,(生接)昨天我们已经学了课文,谁知道这些可怜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指名说,师板书:政府居民贝蒂二、攀疑入境,缘词解情1、请同学们自由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视机提示:思考了后,你可以把这些地方用——划出)2、交流及教学对策:A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默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2)你能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2名)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怎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贝蒂她不在乎什么?师反复引读,贝蒂不在乎冰天雪地的寒冷,只在乎;贝蒂不在乎漫天遍野寻找的疲劳,只在乎;贝蒂不在乎饥饿、寒冷、疲劳的三重困难,只在乎。
《燕子专列》教学案例【精选7篇】

《燕子专列》教学案例【精选7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采用多种形式地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生学会找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思路,以读促理解;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
2、教材分析《燕子专列》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周围环境。
本课讲的是由于气温骤降,飞回北方的燕子在瑞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救护冻僵的燕子,人们纷纷响应,最终用空调列车将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表现了人类对动物博大的爱心。
课题新颖,容易激起读者疑惑,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事情的经过,能够引发阅读兴趣,采用对比的方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3、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了解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大概理解了生字新词,能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无私地救助燕子的爱心,并在品味词句、指导朗读中感受天气恶劣以及瑞士人民保护燕子的博大爱心。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涵。
(3 )、感受人们的爱心,增强环保意识。
2、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三、教与学策略分析:1、教法设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知,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
2、学法设计:(1)、学生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精品模板】2021年《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5篇

2021年《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5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欧、瑞”等14个生字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纷纷、濒临、呼吁、长途跋涉”等词语的意思。
3、培养热爱动物并能与动物和谐共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恶劣环境、气候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人对动物的珍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恶劣环境、气候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人对动物的珍爱之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前置性学习提纲:1、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课文下边的注音或记住读音。
3、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对课文中不懂的字词、语句、内容,质疑问难,并尽量想办法解决。
(词语的意思记在书上。
查阅的资料如果书上记不开,可写在纸上贴在书上。
)4、思:燕子处境艰难时,政府和人们是怎样做的?5、积:积累好词、佳句,谈谈自己的体会等。
6、组:生字口头组2个词。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1、大家喜欢动物?说一说你喜欢什么动物?喜欢的原因?2、老师也带来一位动物朋友:猜猜他是谁。
3、指导书写:燕“上为廿像头,口像身体,北分两边为翅膀,四点底为尾巴”(学生书空)一、交流信息,检查预习1、同学们,燕子是我们非常喜爱的一种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燕子有关的__《燕子专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你对燕子还有哪些了解?(交流“益鸟”,理解“候鸟”-根据气候变化而迁徙的鸟如:天鹅、大雁)3、检查预习(1)出示本课词语,指名朗读,齐读。
(相机指导易错字音,教师随机白板板书:特殊、骤降、濒临)(2)写字指导:哪些生字难写易错?重点指导:骤(图库调出田字格,教师书写并回放,学生在田字格中写正确、写美观)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一)课题质疑贯看到课题有何疑问?教师梳理:既然燕子具有长途飞行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人们还用“专列”来运送呢?(二)体会燕子处境的困难1、自读课文,寻找答案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2、指生汇报:燕子在瑞士遇到了麻烦3、请你自己用心地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燕子当时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4、抓重点词语,理解处境艰难(1)天气: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首先结合字面意思理解,然后出示字典“骤”的2种解释作出正确选择,加深对“气温骤降”的理解(2)自身:长途跋涉,找不到食物理解“长途跋涉”通过分析“跋”“涉”的字型结合“跋山涉水”,体会燕子飞过高山、飞过大海、飞过城市、飞过乡村------(3)重点理解“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可爱的小燕子已经饥寒交迫、濒临死亡,你是什么心情?(伤心、难过、焦急、急切------)5、指导朗读:是啊,燕子又冷又饿,而且非常疲劳,它们面临着即将死亡的危险。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优秀10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燕子专列》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周围环境。
本课讲的是由于气温骤降,飞回北方的燕子在瑞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救护冻僵的燕子,人们纷纷响应,最终用空调列车将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表现了人类对动物博大的爱心。
课题新颖,容易激起读者疑惑,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事情的经过,能够引发阅读兴趣,采用对比的方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骤”“涉”等生字。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一、由疑入境,统领全文学情分析:《燕子专列》是三年级第六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标”关于这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
本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要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想想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的大意,读通课文。
2、搜集资料,对瑞士和燕子有所了解。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瑞士的火车站,看到这样一幕:出示:在欧洲瑞士的一个火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人。
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齐读。
燕子是侯鸟,能长途飞行,为什么还用专列送呢?这节课,让我们深入其中,去品味故事背后更动人的一幕。
《燕子专列》课堂教案

《燕子专列》课堂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中的鸟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分享关于燕子的趣味知识,引发学生对燕子的好奇心。
1.3 教学活动展示燕子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燕子的外观特征。
播放燕子飞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燕子的优雅和力量。
分享燕子的生活习性,如迁徙、筑巢等,引发学生对燕子的兴趣。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2.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2 教学内容阅读《燕子专列》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关爱。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欣赏文学价值。
2.3 教学活动分配课文阅读任务,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如拟人、比喻等。
第三章:讨论与思考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燕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探讨燕子数量减少的原因。
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讨论如何保护燕子和其他生物。
3.3 教学活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燕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燕子数量减少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城市化、污染等。
鼓励学生提出保护燕子和其他生物的建议,如建立保护区、减少污染等。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燕子的认识和感受。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如绘画、写作、摄影等,表达自己对燕子的认识和感受。
提供相关的艺术技巧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4.3 教学活动分配创作任务,让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并给予一定的时间进行创作。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燕子专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渗透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平时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学生交流。
老师也非常喜欢小动物。
大家看,我把谁带来了?(播放燕子视频)你对燕子有哪些了解呢?2、同学们对燕子的了解可真不少。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燕子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中的生字词能读准了吗?(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2、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读后交流。
三、深入理解课文1、刚才同学们说到,成群上万只燕子在瑞士遇到了麻烦。
燕子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⑴(出示相关文字)大家自己读读这段话⑵你体会到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烦?⑶是啊,明明已经是春天了,可是谁会想到气温骤降呢?大家听,(播放风声)北风呼啸,风雪不止,可怜的小燕子啊,又冷又饿又累。
它们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大家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自己再来读这段话。
⑷指名读。
2、当瑞士的人们知道这一情况后,是怎样帮助燕子的呢?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地方。
3、读后交流,相机出示有关文字:居民的表现:⑴读读这句话,为什么这里会让你感动?⑵这句话中的“料峭”这个词,我们以前没遇到过。
大家再联系这句话看看,你知道这里“料峭”的春寒,是怎样的春寒呢?⑶大家想想,如果是平时我们遇到这么寒冷的天气,你最想做什么?你从这里体会到瑞士的居民们怎样?⑷自己再体会着读读这句话。
⑸大家看,听到消息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大家想象一下:这中间会有哪些人呢?⑹这么多人此时的心情都是怎样的呢?大家看,这么多人,都这么急切地同时走出了家门,这就是纷纷。
三年级语文《燕子专列》教案

三年级语文《燕子专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燕子的特点和习性,以及人们为什么要保护燕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燕子的兴趣。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3)学会通过观察和描述来表达自己对燕子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燕子的特点和习性,以及人们为什么要保护燕子。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燕子图片。
4. 相关环保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燕子,引导学生关注燕子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燕子的了解。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巩固词汇。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燕子的特点和习性。
(2)学生讨论人们为什么要保护燕子,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运用(1)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燕子特点的描述。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保护燕子的活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并写一篇短文。
2. 拓展作业:(1)调查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情况,了解保护措施。
(2)与家人分享课文内容,讨论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燕子专列》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燕子专列》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燕子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燕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燕子会被称为“专列”。
第二章:生字词学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文中的生字词。
2. 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内容:1. 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列表。
2. 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解释。
教学活动:1. 分组让学生互相练习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2. 教师选取一些生字词进行示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第三章:文章理解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帮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
2. 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分析。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并进行解释。
第四章:情感教育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2. 帮助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内容:1. 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分析。
2. 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之情教育。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之情。
第五章:课堂小结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
2. 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小结,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六章:拓展活动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文章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子专列本文是关于燕子专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学科名称】《燕子专列》(人教版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文下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级学生,大部分有爱心,有保护环境意识;一部分学生喜欢小组合作、自我探究的学习方式,表达能力及朗读能力较好,【教学内容分析】《燕子专列》是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周围环境。
本课讲的是由于气温骤降,飞回北方的燕子在瑞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救护冻僵的燕子,人们纷纷响应,最终用空调列车将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表现了人类对动物博大的爱心。
课题新颖,容易激起读者疑惑,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事情的经过,能够引发阅读兴趣,采用对比的方式增强了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骤”“涉”等生字。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难点是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燕子有关的课文,跟老师写课题:燕子专列。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可小组,也可同桌完成。
)(一)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汇报交流。
三、细读领悟,完成以下要求。
(小组合作完成)(一)瑞典政府和人民为了救助燕子,他们分别做了什么?从他们为燕子做的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二)汇报交流结果。
(三)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与"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指导学生板书)人-----------燕子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一)1、导语: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缘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于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燕子的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现出来呢?(小组合作)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二)引导想象,对课文内容做补充,丰富课文的内容。
1、(看课文插图)小贝蒂在哪儿发现了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3、获救的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它们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五、课外拓展。
1、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人与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还很多,老师这儿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你们想看一看吗?(课件:《一个真实的故事》)同学们听了这些感人的故事,想说些什么吗?2、教师小结。
3、老师的话。
第二课时一、由疑入境,统领全文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燕子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课件出示第二段场景,师引读:这年春天,成千上万的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你们自己去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3(生说到燕子,师出示燕子图)2、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面临危险,非常幸运的是它们逃脱了这场灾难,这是因为,(生接)昨天我们已经学了课文,谁知道这些可怜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指名说,师板书:政府居民贝蒂二、攀疑入境,缘词解情1、请同学们自由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随机提示:思考后,你可以把这些地方用——划出)2、交流及教学对策:a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默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2)你能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2名)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怎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贝蒂她不在乎什么?师反复引读,贝蒂不在乎冰天雪地的寒冷,只在乎;贝蒂不在乎漫天遍野寻找的疲劳,只在乎;贝蒂不在乎饥饿、寒冷、疲劳的三重困难,只在乎。
谁又能带着这种感情去读读呢?指名读(3名)(4)(引入图,让生观察)师引: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小结:人类崇高的爱心在展现无疑,你感受贝蒂什么?(红字板书:关爱)(5)带着体会到的感觉,谁愿意来读读这些句子。
(读出冷,读出贝蒂的勇敢、爱心)(一定要评出孩子们在朗读过程中的优点)我们的贝蒂是这样地关爱燕子,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还有谁呢?b居民们: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谁愿意来读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2)纷纷:很多居民走出来,这居民当中都有谁呢?可能有……可能有……师总结后,让生把具体人物带入说。
教师:春寒料峭,大雪纷飞,我仿佛看见一位拄着拐杖老奶奶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你仿佛看见——走出,冒着……顶着……踏着……四处寻找……。
(老奶奶政府官员一位妇女……)3)四处:都是哪些地方?在……在……(野外山谷)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在寻找动僵的燕子。
(可以多引几次)在深山、或是野外、或是在丛林里、或是在雪堆下,纷纷寻找燕子。
这么多地方,容易找吗?年迈的老奶奶,体弱的大叔,幼小的孩子,在找时,会寒冷,会饥饿,也会疲劳,我们来读这个句子。
c瑞士政府:政府都做了哪些事?(视机问后,出示政府段落,让生读)做决定:什么决定?呼吁:政府会怎么呼吁呢?你来当当播音员,学着呼吁一下。
师启发:各位听众,……专列:怎么样的专列?指名说后,再出示: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
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列车开动了。
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
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指名读,师说:从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这是列温馨舒适的列车。
还有谁要读?一个国家政府要做那么多的事情,可是他们还会去关心那些微乎其微的燕子,能做这样的决定真了不起!三、回归整体,提升认识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们的纷纷行动,再到用专列护送燕子,都表达了人们对燕子的爱。
谁愿意再来感受燕子的幸福,齐读。
出示: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
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列车开动了。
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
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这列火车运送的是特殊的客人,站台了站满了送行的人,你们从这里又感受到了什么?是啊,我们人类是要真真切切地去爱我们的燕子,那你能代表燕子向帮助过它们的人,说说感激的话吗?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向致谢,感谢她(他们)。
四、拓展文本,升华主旨(1)可爱的燕子快乐地乘着幸福的列车驶向远方,这样的故事真的很让人感动。
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这样的故事。
出示《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就是人们保护动物。
(2)学了课文,听了故事,看了图片,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你把它写下来。
写段练习(1)我想对贝蒂说:“。
”(2)我想对救护燕子的瑞士居民说:“。
”(3)我想对为救丹顶鹤而牺牲生命的小女孩说:“。
”(4)我想对说:“。
”(3)指名4~5个学生展示,通过同学们这么深情的话语,老师相信《燕子专列》中小贝蒂,《丹顶鹤的故事》中小女孩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多么希望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用爱,用情编织更美好的故事。
【课堂练习】1.请你为保护动物创作几条宣传标语或广告词,写下来。
2.找有关保护动物的故事读一读。
推荐:《一只蚂蚁领着我走》《野生的爱尔莎》等。
【作业安排】实践活动:搜集人们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资料。
【附录】:(关于燕子)燕子是人类的益鸟。
当秋风萧瑟、树叶飘零时,燕子成群地向南方飞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柳枝发芽的时候,它们又飞回原来生活过的地方。
生态:多见于居民点附近的空中、建筑物、电线上等。
耐飞,觅食和营巢时来回不停,往往在飞行时伴随发出“咝咝”声。
寻食时,一面飞行一面张着嘴把飞虫迎入嘴内。
以小型昆虫为食。
3-8月繁殖,巢筑于屋檐下或横梁上,用泥土混和稻草、羽毛构成半碗状,内垫细草根和羽毛,雌雄二鸟合同衔泥作巢。
经济意义: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群众时代有保护燕子的习惯。
【自我问答】在课堂中,我们往往重视了老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
怎样重视学生学法,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呢?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本课,我引导学生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品读感悟、自主学习、情感体验、情境想象。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以“爱”的情感为主线,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创设情境,激发喜爱之情;2.初读悟文,体会怜爱之情;3.层层研读,感悟关爱之情;4.拓展延伸,升华博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