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秀数学教案《6的加法》
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优秀9篇

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优秀9篇大班优秀数学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看三幅图列算式,感知加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减法。
2、熟悉理解"又来了"、"一共""走了""跑掉""还剩"的实际意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互相出应用题给同伴猜加法还是减法。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学重、难点:学习6的加减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互相出应用题给同伴猜加法还是减法活动准备:6、幅实物图活动过程:一、复习6的组成。
我们来拍手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要是6.二、学习5的`加法。
1、出示图一。
"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
"(指第二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又来了'?"(指第三幅图)"这里为什么要讲成是'一共有'?""是谁和谁合在一起?"(原来的5只和又来的1只)"谁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树上有5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一共有6只小鸟)。
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件另外的两幅图。
三、学习6的减法。
1、出示图四。
"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谁会每幅图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清楚。
"(指第二幅图)"这里到底是'走掉了'还是'又走掉了'?为什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第三幅图到底是"'一共有'还是'还剩'?为什么?""谁能把这件事来讲一件?"(草地上有6只羊,跑走了2只,还剩4只)。
2、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来讲一件另外的两幅图。
3、幼儿找个同伴互相出加减法的应用题,请同伴猜一猜是加法还是减法,为什么?四、体育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第二节,主要内容为6的加法运算。
详细内容包括:6的组成、6的加法运算规律、运用6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掌握6的组成,能熟练进行6的加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教具、互动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6的组成和加法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6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教具、小白板。
学具:幼儿用数字卡片、计数棒、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数数”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6的组成。
(2)通过磁性教具展示6的加法运算,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3+3=?(2)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如何计算。
(3)教师讲解6的加法运算规律,强调6可以由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得到。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幼儿用数字卡片,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完成6的加法练习。
4. 互动游戏(5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巩固6的加法运算。
(2)邀请幼儿分享游戏心得,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运用6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6的组成:1+5、2+4、3+32. 6的加法运算规律: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得到63. 实际问题:通过6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课后练习题:6的加法运算a. 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几个苹果,现在他一共有6个苹果。
b. 请你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6的加法来表示。
2. 答案:(1)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2)问题答案:a. 3个苹果 + 3个苹果 = 6个苹果b. 例如:6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6个雪花拼成一个漂亮的图案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通用10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通用10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篇1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复习6的组成,使幼儿手、口、脑并用一起锻炼,以幼儿喜欢、熟悉的卡通人物孙悟空送仙桃、七十二变、给叶宝宝找树妈妈的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在操作实践中掌握6的加法,通过游戏“开火车”进一步加强、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活动内容:得数是6的加法。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使幼儿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
情感目标:在幼儿生动活泼的情景和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孙悟空图片、实物(1朵白色的花,5朵粉红色的花,一棵贴有数字5的树,一棵贴有数字6的树)背景图(苹果树上2个黄色的苹果,4个红色的苹果,河里3条大鱼,3条小鱼,)写有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的树叶、火车头头饰,贴有车厢号码的火车车厢挂饰、每个幼儿一张写有加法算式的火车票,1—6数字卡,“+”卡、“=”卡。
学具准备:每个幼儿6个桃子图片。
活动过程一、准备边唱边跳自己改编的.歌曲《十只小兔跳舞》入座。
(小朋友坐成半圆形)(小游戏)师:我们已经学习了6的组成,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幼儿:好。
师: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
(打一的手势),你出几?幼儿:你出“1”,我出“5”。
(打五的手势)合:1和5合起来就是6。
¨¨¨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1、活动一:孙悟空送仙桃,小朋友操作活动。
师:《西游记》小朋友都喜欢看,对吗?那你们最喜欢谁呀?幼儿:孙悟空、猪八戒¨¨¨师:瞧,谁来了?(出示孙悟空图片)幼儿:孙悟空。
师:孙悟空来到学前5班,你们高不高兴呀?你们看他手里拿的什么呀?(桃子),孙悟空从花果山上带来了许多仙桃,他要送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请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桌上都摆了6个仙桃,孙悟空要考一考小朋友,请小朋友摆一摆,6个桃子有几种分法?看哪个小朋友分法最多?幼儿操作。
大班数学6的加法教案(7篇)

大班数学6的加法教案(7篇)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篇一活动设计背景本节课我选用的是插板教学,数学6的加法运算,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紧密联系幼儿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使幼儿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注意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重视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注意减少单纯技能性训练,避免了繁杂计算、程式化的叙述“算理”和人为的非本质术语的出现。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教学计划。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乐于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操作游戏中,理解“6”的组合,感知“6”的数量关系,并会运算6的加法。
3、培养幼儿分析、判断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幼儿通过游戏方式喜爱上数学。
活动准备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红棋子、黄棋子若干、五种动物图片、算数盒一个活动过程一、师幼互相问候,律动导入(五只小鸭手指操)二、教学内容:1、故事导入:小朋友,听说森林里有个国家,里面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
公主要过生日,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被邀请参加,听说公主想要一顶花帽子,小动物们纷纷去采花,小动物也邀请了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么?——(愿意)2、教师出示图片,师说:小朋友谁来了?小熊来到我们班,他采了好多漂亮的花,让我们看看吧!小熊采了红花1朵,黄花5朵。
一共几朵花?师问:小朋友我问你,1和5组成几?幼:杨老师我告诉你,1和5组成6,1+5=63、教师出示地第二个动物—兔子,小兔跳跳采了红花2朵,黄花4朵,一共几朵花?2和4组成几?2+4=?幼儿:一共6朵朵。
2和4组成6,2+4=64、教师出示地第三个动物—小狮子,可爱的小狮子很快的采了红花3朵,黄花3朵,师问:一共几朵?3和3组成几?3+3=?幼儿:一共6多朵。
3和3组成6,3+3=65、教师出示地第四个动物—长颈鹿,长颈鹿小姐也来到我们班,它带来了红花4朵,黄花2朵,师问:长颈鹿一共几朵花?2和4组成几?4+2=?幼儿:一共6多朵。
大班数学6的加法教案(优秀5篇)

大班数学6的加法教案(优秀5篇)大班数学《6的加法》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应用交换规律进行7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2、感受与同伴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已学7的组成分解2、PPT课件,记录卡、铅笔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图找算式图片6份、7以内的加法算式题若干,写有7以内算式的骰子2个,自制棋盘等小组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1、通过“碰球”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
”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
)2、以“智救懒羊羊”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学习应用交换的办法进行7的加法运算。
(1)引导幼儿“发现气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学习看图列出第一组算式,并发现加法算式中的交换规律。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气球有什么不同?黄的几个?红的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这些数字代表什么?(1+6=7)③小结:1个黄气球和6个红气球合起来一共是7个气球。
④提问:气球怎么了?(教师展示课件中1个气球和6个气球位置的交换。
)谁在前面?(红)有几个?谁在后面(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⑤验证:你列的是什么?(6+1=7)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⑥小结:在加法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后,总数不变。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组算式,并发现两个算式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的规律。
)(2)以同样的形式引导幼儿“穿过花丛”,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二组算式。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紫花有几朵?红花有几朵?一共有几朵花呢?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列式?(2+5=7、5+2=7)●看着图片上颜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对了花丛就能移开。
大班数学活动《6的加法》教案含反思精选

大班数学活动《6的加法》教案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6的加法运算。
主要包括6加0、6加1至6加9的运算,让学生掌握6的加法运算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的加法运算,能够熟练计算6加0至6加9的结果。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6加法的运算规律,特别是进位加法的处理。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6的加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器、数字卡片、磁性黑板、教学PPT。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黑板,展示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帮助计算购买6个苹果和3个香蕉的总数。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6的加法例题,讲解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发现6加法的运算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独立完成6的加法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6加法的运算规律,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6. 游戏互动(5分钟)设计一个6的加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调6的加法运算规律。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展示购物场景,另一部分展示6的加法运算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本上的6的加法练习题。
答案:根据课堂讲解,学生自行完成练习题。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设计一个6的加法游戏,并进行比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确保情景与所学知识紧密相关,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教案《6的加法》精选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质教案《6加法》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中关于“6加法”内容,主要涉及第三章第一节:《认识加法——6加法》。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加法概念,掌握6加法运算,培养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6加法运算,能熟练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幼儿数学逻辑思维。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兴趣,培养合作、探究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加法运算规律,熟练进行6加法计算。
教学重点: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加法题卡、故事书《小猴子摘桃子》。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书《小猴子摘桃子》引导幼儿关注加法问题,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解加法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6加法为例,讲解加法运算规律,让幼儿理解并掌握6加法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6加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幼儿数学逻辑思维。
六、板书设计1. 《6加法》2. 内容:加法概念6加法运算规律实际问题解决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完成练习册上6加法题目。
结合生活实际,自编一道6加法题目,并求解。
2. 答案:练习册答案:见教材附录。
自编题目答案:幼儿自编题目,教师批改并给出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关注幼儿在课堂上参与度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加法问题,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幼儿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需要我重点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环节,这一环节对于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兴趣至关重要。
是例题讲解,这是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6加法运算规律关键步骤。
《6的加法》大班教案精选

《6的加法》大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加减法入门》第三节《6的加法》。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6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能够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6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6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6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水果卡片、磁性小白板、计数器。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准备一个水果篮子,里面装有6个水果(苹果、橙子、香蕉等)。
(2)邀请一位幼儿上台,从篮子中拿出3个水果,再从篮子中拿出2个水果。
(3)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水果?你是怎么知道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在磁性小白板上展示例题:3+2=?(2)引导幼儿通过数一数、点一点的方式,得出答案5。
(3)教师解释加法的概念,强调“+”表示合并、增加的意思。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幼儿完成6以内数的加法练习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数字卡片和水果卡片。
(2)让幼儿通过组合数字卡片和水果卡片,找出更多的6以内数的加法例子。
(3)小组汇报成果,全班分享。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幼儿回答。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小白板上,用数字卡片和水果卡片展示例题和答案。
2. 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书写加法公式和关键概念。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练习册中6以内数的加法练习题。
2. 答案:见练习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6的加法》
WTT整理的大班优秀数学教案《6的加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6的加法》1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运算,正确理解图意,进一步理解数字相加的含义。
2、在操作中,能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提高运算能力,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3、感受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数字卡和操作板。
3、6以内的加法算式题。
4、印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玩游戏"碰球",复习6的分解、组成。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6的碰球游戏吧!准备好了吗?
师:"我的.1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5球。
"师:"为什么?"幼:"1和5合起来是6。
"(依次提问6的几种分解、组成)
二、新授:教师用PPT演示6的加法。
1、学习1+5=6的加法运算。
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吧!你们看,这是谁啊?(长颈鹿)有几只长颈鹿?(1只)1只长颈鹿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长颈鹿?(5只),5只长颈鹿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长颈鹿?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1只长颈鹿加上5只长颈鹿一共有多少只长颈鹿啊?(6只)对了,等于6。
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1+5=6。
2、学习2+4=6的加法运算。
好,我们再看,它是谁?(大象)有几只大象?(2只)2只大象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大象?(4只),4只大象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大象?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2只大象加上4只大象一共有多少只大象啊?(6只)对了,等于6。
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2+4=6。
3、学习3+3=6的加法运算。
我们接着看,它是谁?(斑马)有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
斑马?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3只斑马加上3只斑马一共有多少只斑马啊?(6只)对了,等于6。
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3+3=6。
3、学习4+2=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像老师方才一样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4只熊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熊猫在吃竹子?(2只),2只熊猫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熊猫?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4只熊猫加上2只熊猫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啊?(6只)对了,等于6。
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4+2=6。
4、学习5+1=6的加法运算。
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5只猴子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猴子挂在树上?(1只),1只猴子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猴子?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5只猴子加上1只猴子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啊?(6只)对了,等于6。
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5+1=6。
三、拓展迁移:幼儿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1、根据图意列出算式1+5=6。
我们走得累了,来喝点水吧,哎呀!水壶里的水喝完了,请小朋友拿出操作板,一起来列出算式,算算我一共买了多少瓶水
吧!1+5=6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5+1=6。
肚子咕噜咕噜叫了,我请你们吃汉堡包吧,请你们在插班上算出我买了几个汉堡包?5+1=6。
3、通过算式1+5=6和5+1=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
我们看看,在1+5=6和5+1=6这两道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两道算式中的数字一样),第一道算式和第二道算式都有1,那这两道算式有5吗?(有)真有趣,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都是6。
4、根据图意列出算式2+4=6。
5、根据图意列出算式4+2=6。
6、通过算式2+4=6和4+2=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
7、根据图意列出算式3+3=6。
小结:通过我们操作,我们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四、结束活动,游戏"检票"复习6以内的加法运算。
今天,我们玩了一天,我们也该回家了,待会儿,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票,到老师检票员处检票,你们要答对票上问题,老师检票员才能给你盖上印章,你的票才能上我的大巴车哦!好,请你们拿着你们的票去检票吧!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6的加法》2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课件
2、学具人手一份数字卡片答题卡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习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邀请小青蛙:复习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
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
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
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习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
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五、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
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