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所属研究所的科技合作项目
独联体参会机构

2014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独联体参会机构§1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于1918年在基辅成立。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是乌克兰的最高学术机构,最大科学研究中心。
在前苏联时期是加盟共和国最大的科学院,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主要开展应用研究,并承担了大量工业部门,特别是军工部门的任务。
在新材料、理论物理、数学、焊接技术、表面涂覆和防护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
该院目前拥有13个学部,6个地区科学中心,167个科研机构。
据不完全统计全院有科研人员共42922人,其中包括博士2495人,副博士9558人,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最高领导机构是科学院主席团,由208名院士,333名通讯院士和95名外籍院士组成。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重视对中国的科技合作。
通过技术转让、联合研制、共同进行课题攻关、联合建立各专业领域的科研中心、合作基地和产业园的方式不断拓宽双方的合作领域,提升双方的科技合作水平和层次。
新材料的研制和生产是乌克兰的强项,在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下集中了前苏联时号称为''五大材料研究所''---乌克兰科学院材料问题研究所、超硬材料研究所、晶体学研究所、强度问题研究所、金属物理研究所。
从事的范围之广,成果之巨令人赞叹。
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功能材料、人造超硬材料、无所不包。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巴顿焊接所为代表的焊接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从材料、设备到工艺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和学派。
在钢轨和高强度合金焊接工艺和设备;大厚度钛及其合金的焊接技术工艺和设备,高频焊接制管工艺,太空焊接技术和工艺。
水下机械化焊接,金属和非金属相料之间的焊接,都具备世界领先的技术。
§2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材料问题研究所乌克兰国家科学院(NAS of Ukraine)弗兰采维奇材料科学所是前苏联版图中最大学术研究机构之一,主要研究最先进技术、行业和工程所需的尖端材料。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提高研究水平——经济作物研究所国际合作回顾与建议

捷 波兰 等 国 1 亚麻专 家 来所讲 解遗 3位 近几年来, 在国家科技部、 农业部 、 国家外专局和 请 俄 罗斯 、 克 、
省市科委的大力 支持下 , 我所 与俄罗斯、 乌克兰 、 传育种、 波 初加工工艺、 生物技术育种 、 病虫害防治 、 温 兰、 捷克等东欧 国家在亚麻 、 向日葵 、 大麻等方面进行 水及雨露沤麻技术、 机械化栽培及收获技术等方面的
一
Re iw n v c n I t r a i n lCo p r to fS in e T c n lg Ve a d Ad ie o n e n to a o e a in o ce c e h o o y
i h n utilC o sI si t fHeln ja gA rcl rl ce csA— nteI d sra rp n t ueo i g n g iut a in e t o i u S
He o gin giutrlsi csaa e n o at E rp o n r sicu ig Ru s i n j ga r l a ce e cd my a d smeE s — u o ec u ti n ldn si l a c u n e a
wa e iwe n t i a e -t ea he e e tg i e n t ei tr ai n Ic o ea i n wa lb r — sr ve d i hsp p r h c iv m n an d i h n e n t a o p r t sea o a o o td o a d s mes g e t n r r p s d f rf t r o p r to . e n. n o u g si swe ep o o e o u u e c o ea in o Ke r s n e n t n lc o e a in o ce c e h oo y;t e lv lo e e r h wee p tf r ywo d :i tr ai a o p r t n s in e t c n lg o o h e e fr s a c r u o — wa d;i u tilco s r n d sra r p .
山东省青烟威三地对外科技合作现状分析

山东省青烟威三地对外科技合作现状分析“十三五”以来,山东省对外科技创新合作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的胶东沿海地区,作为与日韩合作的科技前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重点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科技合作新路径、新模式,不断整合全球优质创新资源,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科技合作创新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科技合作受疫情影响严重,科技竞争压力加剧,青烟威三地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整体水平仍须进一步提升。
本文通过对青烟威地区科技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战略部署安排,从平台建设、人才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的措施,全面提升青烟威三地对外合作水平,巩固日韩科技合作“桥头堡”地位,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新高地。
一、青烟威地区“十三五”以来对外科技合作现状一是国际科技合作网络明显扩大。
“十三五”以来,青烟威地区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以色列、保加利亚、德国、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合作内容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技术领域。
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欧洲膜学会等世界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常态化合作关系。
二是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日渐成熟。
截至目前,青烟威地区共建立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家,数量和质量均位居省内前列。
建成包括中德青年科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青岛认知人工智能研究院、韩国科创城、山东(烟台)中日产业技术研究院、日本东京离岸育成中心、烟台力合国际先进技术创新中心、中集巴顿焊接技术研究中心、中加科技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以及中俄、中乌、中格、中白等国际技术转移机构。
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平台——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研究

3 平台建 设 目标及发展愿 景
中乌 研究 院三 年 内新建 5个 具有 国际一流水 平 的核 心技 术平台 : 代焊接装 备与工艺 、 现 先进 表面技术 、 先进 焊接材料 、 激光 与高 能束技术 、 人体组织焊接技术平台。 现代焊接装备与工艺平 台: 主要包括针对核 电、 造船 、 轨道 交通 、 汽车 等工业 的机器 人焊 接系 统 , 堆焊 、 闪光焊 自动化 系 统, 高速高效双丝 、 三丝 自动化焊接系统等 ; 针对弧焊 、 堆焊 , 各 种厚板 、 薄板的焊接切割工艺 , 器人空间 曲面焊接 工艺 , 机 异种 材料焊接工艺 , 海洋工程 的水下焊接装备及工艺等开展研究。 先进表面技术平 台:紧密 围绕 国家相 关的重大战略 目标 , 结合高性 能现代表面材料技 术与工程 的特 点, 中资金和科技 集 力量 , 重点在装备制造、 航空航天 、 钢铁等领域开展先进 的热 喷 涂、 气相沉 积 、 激光和 离子束表面 改性 以及材料 表面分析检测 等 方 面 的基 础 与共 性 、 键 与 核 心 技 术 的研 究 、 关 开发 与应 用 , 以 突 破 技 术 瓶 颈 , 高 先 进 制 造 业 的 科 技 含 量 , 高 相 关 产 业 的 提 提 国际竞争力 , 扭转我 国关键零 部件 主要依靠进 E的局面 , l 显著 提高科研与生产装备 的配套 能力 , 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 优 化 升 级 提 供 重 要 的技 术 支 撑 , 新 型 制 造 业 的 高 技 术 产 业 化 为 提供机遇 。 先进焊接 材料平台: 针对 中国船舶制 造、 电重 容重 机、 核 轨 道交通 、 车等 工业 高端焊 接材 料需求 , 包括 铝合金 、 汽 对 钛合 金、 不锈钢 、 工业钢材等焊接用药芯焊丝和材料技术 , 特种模具 钢冶金 改性技术 以及特种粉末 材料制备技 术等开展研 究与开
北斗七星论

北斗七星论的指导思想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即北斗七星论。
这七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即——政依托省校共建的独特优势协助政府发挥调控扶持和政策导向作用产坚持科技成果转化不动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学利用清华优质的教育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创新管理复合型人才研坚持开展应用性科技研究促进区域技术进步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金推进金融与科技有机结合发挥资本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援作用介发挥积极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各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和有机结合用面向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北斗七星论的指导下,人才培训部不断致力于探索和实践“七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培训工作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以“学”为纽带,以“介”为定位,以“用”为目标,将“政”、“产”、“研”、“金”紧密结合,针对各级政府组织、各区域产业组织的需求,共建跨产业、跨区域的集产业研究服务、区域规划服务、能力提升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科技研发服务、金融创新服务于一体的“资源合作平台”,打造全新的教育培训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的具体服务内容包括: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充分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教育培训能力及师资资源,根据各级政企事业单位具体情况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与教育培训方案,提供政府及企业各类人才培养及教育培训服务。
产业研究与区域规划充分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杰出的产业研究能力与专家资源,提供区域产业研究服务、区域经济提升、区域品牌策划与传播等服务。
金融中介与资源导入充分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合作机构资源与金融服务能力,提供投融资中介、企业收购兼并,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科技成果与技术服务充分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科技研发能力与技术优势,根据区域具体情况与承接能力,进行科技成果引入、孵化、转化服务。
企业咨询与管理提升充分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管理咨询能力与资深专家顾问资源,秉持系统化的咨询服务能力,为中国企业提供基于战略的资本运作与管理改进方案,推动中国企业的战略转型和管理升级。
依托院士专家 推动创新发展

依托院士专家推动创新发展作者:侯变珍侯改澜来源:《科学导报》2016年第23期太原市冶金机械厂(以下简称太冶)是生产冶金设备的焊接专业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电渣重熔炉结晶器、轧辊堆焊等,是山西省首家设立院士工作站的民营企业。
公司创建于1988年,1997年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后,自主权得到释放,迸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随后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越做越大、越做越强,逐渐成长为太原市民营科技企业中的一颗新星。
2015年,太冶与装甲兵工程学院徐滨士院士团队举行了“组建冶金轧辊再制造院士工作站”签约仪式。
这也是太冶继20lO年与李正邦院士团队签约成立院士工作站之后建立的第二个院士工作站。
徐滨士院士是中国表面工程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这也意味着太冶在表面修复技术和产业领域将迈出更加有力的步伐。
搭产学研用平台借院士支持之力多年来,太冶依托中国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及其技术支撑,确保了产品的性能可靠,并不断创新,始终保持同行业领先水平。
2011年2月,李正邦院士响应《中国科协动员广大科技人品服务企业的意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品质特殊钢事业发展,牵头与当代电渣冶金领军人、中国金属学会特殊冶金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教授姜周华,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所长冯志敏,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姚新改,及太原市冶金机械厂共同组建了太冶院士工作站。
还聘请东北特钢副总隋铁流、太钢副总吴文虎、电渣钢发源地乌克兰科学院巴顿电焊研究所首席专家米多瓦尔教授等国内、国际知名冶金专家为院士工作站的技术顾问。
太冶院士工作站的成立,它搭建了一个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平台,为吸引更多院士、专家来晋工作开了一个好头,为不断探索跟进更新更深的合作项目,探索新机制、新模式、新领域,产生更大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山西省、太原市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在太冶院士工作站成立的当天,太原市冶金机械厂分别同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签订了4项合作协议,制定了产品研发目标及企业战略发展规划。
白云电气集团企业介绍

652, 8%
1549, 19%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519 351
30
20
60
国务院津贴专家国与外博技士术专家 高级工程师
中级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公司技术人员占 比超过24%,研 发人员远远超过 同业企业,达到 员工总数11.5% ,有5名享受国 务院津贴专家和 25名博士。
汇报内容
第一部分 企业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 第三部分 企业发展规划 第四部分 企业产业化情况
企业基本情况—发展历程
创新是白云电气的
DNA!
产值1.2
产值66亿,
产值9亿 输变配电 元,配电 领域
产业升级, 开始二次创 业
产值10万 元,手工 铸造铁器
产值90 万元,机 械加工五 金件
为人类的今天和明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白—云白电云气电集气团集以团人以为人本为,本愿,意愿承意担承更担多更的多的 社会社责会任责,任并,力并争力成争为成为为人为类人生类活生与活企!业集团!
企业发展规划—发展方向
白云电气集团始终专注于: 输、变、配电及电能治
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重点客户。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文化
白云电气从家庭打铁铺开始,历经 五十年的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同 时,形成了以“专注”和“吃苦”为核 心的有白云特色的企业文化。
打铁文化中的“专注”与“吃苦”
打铁的“专注”——集中精力于自己 的行业不动摇,全神贯注于自身的工 作和事业,用耐心和持久战胜激烈和 狂热;
高低压成套试验室 高压电瓷、套管试验室 电线电缆试验室
企业基本情况—工程业绩
发电领域用户:五大发电集团和中广核电集团,超过100个水、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简介(初稿)姜莉莉2011-2-25 2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简介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在杰出的工程师、学者、科学院院士叶甫盖尼.奥斯卡洛维奇.巴顿先生的倡议下,于1934 年 1 月成立。
研究所是在电焊委员会的焊接实验室和基辅工学院的工程构筑物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巴顿院士确立的焊接研究所在焊接领域的基础科学方向,一直沿用至今。
1953 年至今,研究所的所长是科学院院士鲍里斯.叶甫盖尼耶维奇.巴顿。
研究所的早期工作:证明了焊接结构加工在原理上是可能的,焊接结构加工不仅在耐久性和可靠性上不亚于铆接结构,而且技术和经济指标都相当优越,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
1940 年前,使用焊剂的高效自动电弧焊接工艺完成了研制,并开始应用于国家工厂。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是采用这种工艺,在乌拉尔山脉的坦克厂车间里焊接装甲钢,流水作业生产了T-34 坦克的焊接车身,并使另一种军事装备的焊接实现了机械化。
战前和战时是研究所新的科学学派形成的时期,1945 年焊接研究所以叶甫盖尼.奥斯卡洛维奇.巴顿命名,就是对这种学派威望的充分肯定。
在战时国民经济遭到破坏的恢复时期,研究所的全体人员致力于扩大借助于焊剂的高效自动和半自动化焊接的应用范围,用以取代手工焊接,致力于使焊接结构合理化,使焊接生产工业化。
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在安装过程中直接进行板材结构的自动焊接。
这一时期的工作对战后工业的恢复速度起到决定性影响:新的3现代化的建筑金属结构制造业得以发展,重型、运输、化学、动力及其它领域机械制造中高可靠性的焊接零部件得以生产。
研究所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研究所开始研究大厚度的金属熔化焊接工艺-电渣焊。
这种工艺使重型机架、锅炉、水力机组和其它独一无二的锻焊结构和铸焊结构的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晚些时候,研究所与中央机器制造技术研究所及其他机构共同研制出的在碳酸气体中使用金属丝进行焊接的方法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从而保证了焊接工作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所属研究所的科技合作项目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物理机械研究所
1.为观察地下输送管线的信息测量系统。
寻找地下输送管道腐蚀性损伤的装置及工艺。
为确定保护地下管道免受锈蚀 , 借助接触的电子异构现象的合理使用非接触的测量电流方法。
装置бит-квп;信号发电机及орт, орт+b ,dп-2轻便仪器。
寻找地下管道、地下电缆层位的位置及深度。
有效的检查绝缘的覆盖物,及电子化学保护的状况的检查,对于损伤的预先警告,在不掘地的条件下发现锈蚀的位置。
2.用于研究材料的超声波计算体层X线照相UST-2000。
对于声学鉴定材料空间分配的无害操作的规定如下:推行速度,纵向、横向和表面超声波的线性衰减系数,确定研究材料物理力学鉴定的空间分配:弹性(弹性系数)、强度(强度系数),工艺(硬度),结构(内核大小、晶粒间腐蚀作用),还有强度变形状态的参数(强度动量,动量不变量)。
可能在制作和确定他们形式,线性大小和定向范围时运用对弱反差故障的空间分配的修复。
3.用于多层材料的无线电波鉴定的方法,自动化计算机体系和微型信息处理仪器。
建立介质材料无害操作的新方法的研究方向和如下问题的解决:——粘附于平球形组合材料的分层探伤法(环绕РЛС和飞机的组成成分);防护介质的(油漆颜的、沥青的、聚合的)覆盖层粘附故障分层的无破坏性操作;在防护覆盖物下的腐蚀物质的鉴定。
测定单独介质结构层的参数。
大多数电磁铁НВЧ方法:新的信息操作(解决逆向问题);新无线电物理学方法(多频率的探测检查);无接触检查,单向通过检查对象;检查材料厚度的宽范畴:从千分尺(油漆颜覆盖物和表面腐蚀缺陷)到厘米(结构材料和制作)。
4.金属制作和结构的电流检测仪器。
研究仪器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运用:用于航空,火箭技术和汽车制造领域的金属制作和结构的检测。
大部分的研究仪器:同时改变几个OK参数;运用输出信号处理程序大大减少了用于综合OK检测包括显示表面和表面下裂痕、气孔、以及电磁铁和几何OK参数的改变的仪器数量。
这减少了电流检测仪器生产的经济耗费。
5.光谱计量学和光学数字研究的叙述和信号的信息操作。
光学数字结构用于变化相位伪造形式的光学标记的贷款票据的识别,重要文件有价证卷的光学防伪。
光学数字分光光度计用于在340-800HM光谱范围内生物上积
极物质的快速分析。
用于材料中变形张力研究,包括结构材料力度损坏研究的数字和光学光谱平行的方法和体系。
6.用于汽车维修和延长使用期限的保护和恢复覆盖物和消耗材料。
工艺,设备和消耗材料用于标明防护恢复覆盖物以便延长机械和构造的资源的电弧金属处理。
防护覆盖物规定了金属结构防空气腐蚀,潮湿环境和磨损。
作为消耗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了独特的药粉导线,还有铝和锌的导线。
工作期限到25年。
恢复覆盖物用于恢复用坏了的成对的流向弯(活塞,连接杆,平弯和曲轴),还有轴承和其他部件的配装位置。
恢复零件的工作期限在新的水平上。
7.含氮环境的操作中钛合金的表层强化技术
这个技术在钛表层漫射的机床机上用含氮环境操作中的氮形成。
这就在近表层由于金属边缘物理化学强化过程形成了必要的结构相位状态。
由于形成了深100-200微米高坚固性的深层的漫射地带这个技术保障了高耐用性和耐腐蚀性。
8.机械脉冲加工金属制品的技术
技术是在使用高速度摩擦能量的基础上建立的。
在加工零件和专门的工具摩擦接触的地带产生了零件表面的快速加热,同时可塑变形和快速变冷。
这些条件布满了不同炼制合金成分的表面。
强化层厚度是100...8000мкм,小强度为8-14Гпа,强化表面水平分层Ra=0,4...1,6мкм.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热物理技术研究所
1.奶制品均化工艺
该工艺能够保证奶制品以下优点:消毒,除臭,减少滴定液,增加活性酸,降低储存过程中的酸性,提高耐热性,减少微生物,不含脂肪分子,降低不稳定脂肪含量,提高维生素C的保质期,成分均匀。
2.高强度石膏加工工艺
这种工艺能够保证获得建筑用高强度石膏。
在高强度石膏基础上开发耐水,高强度黏合剂(ВККВ),用于生产200—300型混凝土。
3.果胶提取工艺
果胶提取工艺包括提取、过滤、沉淀、干燥以及粉碎和成品包装的过程。
此工艺有下列优势:极大的减少耗能,降低试剂的使用,缩短生产流程持续的时间,生产高质量的果胶,凝胶形成的温度是300℃以下。
4 .人工鱼子的加工设备和工艺
人工鱼子是由高质量的天然原料(主要是鸡蛋和生物流质的混合物)加工而成。
其初级混合物的成分还包括鱼的初乳、鱼的其他身体部分、食用染料和香料等等。
人工鱼子的加工线包括对此初级混合物
的均化、除氧、成粒、加工、包装和消毒过程。
5.有效利用燃油加热设备中燃烧剩余物的设备和工艺
此研究项目的主导思想是通过冷却供热体系中的燃烧剩余物和热水供应体系中的加热器来提高燃油的使用功效。
此研究是借助于使用极具功效的热交换器得以实现的。
6 .颗粒产品的加工设备和工艺
此种粉碎机适用于加工0.3—5 毫米的细粉末状饲料或球形颗粒状的食用产品。
快速颗粒化是通过湿润的粉末状物质的混合物在剧烈离心区的搅拌而实现的。
乌克兰国立科学院半导体物理研究所
1. 专业个性辐射剂量计γ,X射线远程宇宙通信(ДКС-02К)“卡特米”
辐射剂量计用于测量等量(ЭД)和等量(ПЕД)γ与X射线的功率。
射线ПЕД(мк3в/год)的变距范围为0.01—99.99。
能量范围(МеВ)为0,05—3.0
2. 多频道光学旋转连接器
多频道光学旋转连接器(МООС)用于各种从移动物体到固定物体数字信号的无连接交换,是集电设备光学模拟装置。
3. 用于地面便携式电能装备和移动联系手段的太阳能电池
野外条件下和移动联系情况下使的于便携太阳能蓄电池组装置。
4. SIC半导体技术
碳化硅应用于制作珠宝制品。
碳化硅首饰名称为Moissanite。
与锆和金刚石相比较在绝大部分参数上Moissanite占有优势。
首先它具有高硬度和很高的折光系数。
5. 多层电解质玻璃
用于固定的或者振幅波长变化的气态、液态或是固态激光共振器。
技术参数:光谱波长0.25—8.0微微米,反射系数为0—99%,尺寸不超过300微米,弧度半径为10微米到正无穷。
优点:具有高射线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