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院士齐鲁行院士名单

合集下载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保罗·安德鲁先生等24名外国专家齐鲁友谊奖的决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保罗·安德鲁先生等24名外国专家齐鲁友谊奖的决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保罗·安德鲁先生等24名外
国专家齐鲁友谊奖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2.09.14
•【字号】鲁政字[2012]206号
•【施行日期】2012.09.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保罗·安德鲁先生等24名外国专家
齐鲁友谊奖的决定
(鲁政字[2012]206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随着我省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才和人才开发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来我省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表彰外国专家在推动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省政府决定授予保罗·安德鲁先生等24名外国专家齐鲁友谊奖。

希望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做好外国专家的管理服务工作,努力为各国优秀人才在我省施展才华创造良好条件,为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附件:2012年度齐鲁友谊奖获奖专家名单(略)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九月十四日。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资料大全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资料大全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资料大全1、简介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始创于1989年9月,其前身是孔子诞辰故里游,该活动主要是以纪念孔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达到纪念先哲,交流文化,发展旅游,促进开放,繁荣经济,增进友谊的目的。

融经济、文化、旅游、艺术、学术、经贸、科技活动于一体,文化特色显著,乡土气息浓郁。

目标编辑中国国际文化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确定的国家级、国际性“中国旅游节庆精选”之一。

由国家旅游局和XX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XX市人民政府、XX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于每年孔子诞辰(公历9月28日)期间,即公历9月26日至9月28日,在中华民族始祖轩辕诞生地、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XX市举行。

2文化底蕴孔子文化节是一项融纪念先哲、交流文化、旅游观光、学术研讨、经科贸旅合作于一体的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旅游节庆活动。

每届活动期间,于9月26日举行隆重热烈、异彩纷呈的开幕式;9月28日在孔庙大成殿前举行孔子诞辰纪念集会,进行别开生面的祭孔活动,以发思古之幽情,实现敬仰、怀念先师孔子之夙愿。

3地位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中国14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孔子文化节期间,邀请驻华使节及国内外知名人士参加,举办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世界华商论坛”等经科贸合作洽谈活动;开展孔子家乡修学游、寻根朝敬游、孔庙拜师游等专项旅游活动;曲阜各界人士代表、学生代表、孔子后裔、外宾、海外侨胞分批祭拜孔子活动;举办专场文艺晚会和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表演。

活动丰富,异彩纷呈。

2010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1年。

为办好第27届孔子文化节,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本届孔子文化节以“游孔子故里、品孔府家宴、观儒乡风情、学圣人智慧”为主题,坚持勤俭办节、注重实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针,着力提升孔子文化节的文化内涵、群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和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人工智能之知识图谱

人工智能之知识图谱

图表目录图1知识工程发展历程 (3)图2 Knowledge Graph知识图谱 (9)图3知识图谱细分领域学者选取流程图 (10)图4基于离散符号的知识表示与基于连续向量的知识表示 (11)图5知识表示与建模领域全球知名学者分布图 (13)图6知识表示与建模领域全球知名学者国家分布统计 (13)图7知识表示与建模领域中国知名学者分布图 (14)图8知识表示与建模领域各国知名学者迁徙图 (14)图9知识表示与建模领域全球知名学者h-index分布图 (15)图10知识获取领域全球知名学者分布图 (23)图11知识获取领域全球知名学者分布统计 (23)图12知识获取领域中国知名学者分布图 (23)图13知识获取领域各国知名学者迁徙图 (24)图14知识获取领域全球知名学者h-index分布图 (24)图15 语义集成的常见流程 (29)图16知识融合领域全球知名学者分布图 (31)图17知识融合领域全球知名学者分布统计 (31)图18知识融合领域中国知名学者分布图 (31)图19知识融合领域各国知名学者迁徙图 (32)图20知识融合领域全球知名学者h-index分布图 (32)图21知识查询与推理领域全球知名学者分布图 (39)图22知识查询与推理领域全球知名学者分布统计 (39)图23知识查询与推理领域中国知名学者分布图 (39)图24知识表示与推理领域各国知名学者迁徙图 (40)图25知识查询与推理领域全球知名学者h-index分布图 (40)图26知识应用领域全球知名学者分布图 (46)图27知识应用领域全球知名学者分布统计 (46)图28知识应用领域中国知名学者分布图 (47)图29知识应用领域各国知名学者迁徙图 (47)图30知识应用领域全球知名学者h-index分布图 (48)图31行业知识图谱应用 (68)图32电商图谱Schema (69)图33大英博物院语义搜索 (70)图34异常关联挖掘 (70)图35最终控制人分析 (71)图36企业社交图谱 (71)图37智能问答 (72)图38生物医疗 (72)图39知识图谱领域近期热度 (75)图40知识图谱领域全局热度 (75)表1知识图谱领域顶级学术会议列表 (10)表2 知识图谱引用量前十论文 (56)表3常识知识库型指示图 (67)摘要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是人工智能重要分支知识工程在大数据环境中的成功应用,知识图谱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一起,成为推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人物传记:国家外专千人Bruno教授

人物传记:国家外专千人Bruno教授

人物传记:国家外专千人Bruno教授布鲁诺·杜龙教授(Prof. Bruno Durand)是一位杰出的国际教育家和科学家,被誉为国家外专千人的代表。

他在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教育方面。

布鲁诺教授于1965年出生在法国巴黎。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表现出对科学和医学的浓厚兴趣。

他在法国巴黎第五大学获得了生物学和医学学士学位,并接着在巴黎第七大学继续攻读了生物化学的硕士学位。

随后,布鲁诺教授决定继续深造,在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研究集中在肿瘤生物学领域。

他致力于寻找新型的抗癌药物,并研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机制。

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并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

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布鲁诺教授接受了一份在美国著名研究机构的博士后职位。

在这个机构,他参与了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旨在寻找新的抗癌药物。

布鲁诺教授在这个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贡献不仅推动了该项目的进展,还使他成为了该领域的先驱之一。

随着布鲁诺教授在科学界的声誉日益提高,他决定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带回法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

他回到巴黎第七大学,成为该大学生物医学系的教授,并创建了自己的实验室。

他的实验室致力于肿瘤生物学和抗癌药物研究,吸引了许多年轻科学家和研究生加入他的团队。

布鲁诺教授的研究成果在生物医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揭示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机制,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的研究还有助于发现和开发新的抗癌药物,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因为他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卓越贡献,布鲁诺教授荣获了多项国际科学奖项,包括生物医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奖和科学教育的杰出教师奖。

他也被多个国际学会任命为荣誉会员,并成为多个科学杂志的编委。

布鲁诺教授的人生和事业都是一段非凡的旅程。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产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他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的学生也成为了未来科学家的榜样。

获颁巴克利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

获颁巴克利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

获颁巴克利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6年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2017年被评为2016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7年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2019年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2020年获得菲列兹·伦敦奖、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复旦—中植科学奖。

接受媒体采访时,薛其坤自喻为“一艘从沂蒙山区驶出的小船”。

作为山大校友,他还常常是“山大故事”的主角。

薛其坤院士的主要研究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14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等荣誉。

获国家发明专利侯凡凡谦逊地说:“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数约为1.3亿,肾脏病人数在全球位居前列。

我定当全力以赴,为降低肾脏而拼搏!”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和低维超导电性以及各种表面分析手段研究各属、半导体表面晶体结构、化学性质、异/同质结薄膜外延和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动力学和控制。

研究兴趣包括稀磁半导体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和自旋注入、低维纳米结构的磁性和在自旋电子学中的应用、量子效应对低维纳米结构电子性质的影响(比如催化)等。

截至2011年,薛其坤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文/卞文志21演讲等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

2012年12月,薛其坤团队在真实材料中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重要科学效应之一。

若这项发现能投入应用,超级计算机将有可能成为iPad大小的掌上笔记本,手机和电脑的内存也许会超过目前最先进产品的上千倍,可以几个月不充电,且使用中不会发热,不会速度变慢。

这项研究成果为未来信息技术革命提供了全新的原理,使我们能做出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元器件,还可以用它和超导一起去做量子计算机,科幻电影中的强人工智能就可能真正地在现实生活中实现。

2013年,薛其坤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中国的外科学家

中国的外科学家

中国的外科学家
中国有许多优秀的外科学家,以下是部分外籍院士介绍:
- 克里斯汀·阿芒托:法国化学家,同时也是法国科学院的院士。

- 瓦列里·邦杜:俄罗斯空间地球科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兼任俄罗斯联邦教育和科学部/俄科院空间观测科学研究所所长。

- 默罕默德·贾马·迪恩:加拿大电子工程与应用物理学家,2015至2017年任加拿大皇家学会科学院院长。

- 马丁·格勒切尔:德国数学家,2015年10月起担任柏林科学院院长,同时还是美国科学院的院士。

-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且曾任美国总统国家科学委员会成员,曾获ACM图灵奖、IEEE冯诺依曼奖、美国工程院西蒙雷曼奖创始人奖。

这些外籍院士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盘点中科院纳米方向五大外籍院士

盘点中科院纳米方向五大外籍院士

盘点中科院纳米方向五大外籍院士查尔斯·李波(CHARLES M. LIEBER)查尔斯·李波(Charles M. Lieber),美国国籍,物理化学家。

200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波院士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他在国际上最早开始纳米线的研究,开创性的建立了多种合成及控制一维纳米结构的方法。

在功能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及光电器件、纳米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都做出了原创性的杰出贡献。

李波教院士已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370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包括33篇Science、20篇Nature和24篇Nature子刊等。

论文被他人引用总次数超过82,000次,H因子高达129。

李波院士为培养中国高级科学人才和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先后培养出60多名中国籍博士和学者,包括45名教授和副教授。

他们都活跃在国际化学和纳米科技研究的第一线。

李波院士还与我国多所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并担任多个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名誉教授和或学术顾问,参与并组织在我国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为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饭岛澄男(SUMIO IIJIMA)饭岛澄男(Sumio Iijima),日本国籍,纳米科学家。

2010年当选为日本学士院院士。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饭岛澄男院士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的制备、填充及性能研究方面。

1991年他在《自然》杂志上宣布观察到纳米碳管,由此开拓出一维纳米材料的全新研究领域,为推动纳米科技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该论文单篇已被引用一万多次,居于该领域之首。

饭岛澄男院士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对推动中国纳米科技、电子显微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文革之后最早访问中国的日本科学家之一。

在美期间曾帮助中国访问学者。

人物传记:国家外专千人Bruno教授

人物传记:国家外专千人Bruno教授

人物传记:国家外专千人Bruno教授国家外专千人计划(千人计划)是中国科技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推出的一项科技人才引进计划,旨在吸引世界各国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到中国工作和创业,加强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而今天我将介绍的是千人计划的一位重要成员——Bruno教授。

Bruno教授,出生于法国,是一位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他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获得生物医学学士学位,并在随后的学术生涯中取得了博士学位和副教授职称。

在其长期的科研工作中,Bruno教授专注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在2018年,Bruno教授受邀加入了中国的千人计划。

他表示,对中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深感兴奋,并希望能在中国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和研究。

他认为中国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基础,这将对他的科研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Bruno教授毅然决定放弃法国的教职,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中国,为中国的生物医学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思想。

来到中国后,Bruno教授与中国的科研团队展开了合作。

他携带着世界领先的科研理念和技术,为中国的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他和中国的科研团队们积极交流,共同研究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难题,不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他的团队在中国的多个科研项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推动了许多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除了科研工作,Bruno教授还在中国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教育工作。

他深知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因此他花费大量时间培养年轻的科研人才。

他不仅对本科生进行科研引导,还指导着研究生和博士生开展科研项目。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了一大批中国年轻的科研人才,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为中国的教育界带来了新的启示。

Bruno教授的到来,不仅为中国的科研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中国的科研人才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他的团队与中国的科研团队紧密合作,为中国的科研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化视野,也为中国的科研团队带来了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伏罗迪米尔·科瓦尔库克 Volodymyr Kovalchuk
60
电子信息
乌克兰工程院院士
乌克兰敖德萨国立环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环境监测自动系统教授、博士,信息技术与管理国际会议委员会主席,开放式学习与远程教育国际会议委员会主席,有300多个出版物,研究领域:纳米聚类异质结构的电子和振动特性、半导体纳米电子和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理论、数学和计算机建模、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等
63
新材料
俄罗斯交通科学院院士
技术科学博士, 莫斯科汽车和公路国立技术大学教授, 国际建筑商协会正式会员。主要研究领域有:材料科学、结构材料技术,道路建筑材料认证、街道和路网状况监测流动实验室等。他拥有150多个科学出版物
8
莱比纳·嘉丽娜
RYBINA GALINA
72
电子信息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
4
安东.克里夫佐夫
ANTON-IRZHI KRIVTSOV
52
装备制造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机械工程问题研究所力学中的离散模型实验室主任
教授,理学博士,国家理论与应用力学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外部专家,圣彼得堡理论力学系主任,俄罗斯科学院机械工程问题研究所力学中的离散模型实验室负责人,研究兴趣包括:粒子和分子动力学、具有微观结构的介质的力学、纳米力学、地质力学、力学中的计算机方法等。曾获圣彼得堡政府青年科研奖、俄罗斯总统奖等。
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教授,冷冻技术领域的专家,技术科学博士,MPEI低温系教授。 国际制冷学会成员
10
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
Aleksei Shkadarevich
71
新材料
白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白俄罗斯光电集团总裁
他是集研究与生产于一体的企业科技中心“LEMT” BelOMO”的主任,1988年获物理与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90年成为教授。激光物理与技术和光电子仪器领域的专家。发表400余项科研成果,包括7部专著,120余项发明,是一位科学博士和6位科学候选人的科学主任。2000年获得白俄罗斯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奖
19
亚历山大·西格尔 OLEKSANDR SIGAL
64
能源环保
乌克兰国家建筑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工程生态研究所所长
乌克兰生态监察联合会成员,乌克兰国家环境投资机构专家,担任乌克兰副总理的顾问,乌克兰区域发展、建筑、住房和公共服务部热工程专家组组长。拥有35年多能源部门工作经验,参与乌克兰能源战略及相关规定的制定,尤其在产热和地区供热方面颇有建树。在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减少有毒气体和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目前担任工程生态研究有限公司主管、美国宇航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系主任。发表了160多篇论文,有30多项专利。
22
瓦西里·库哈尔丘克
VASYL KUKHARCHUK
67
装备制造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
乌克兰文尼察国立技术大学电气工程系系主任,理论电气工程和电气测量部门的负责人,计量与工业自动化教授。实验信息学领域的专家。研究领域为测量系统,自动控制工具和技术诊断开发数学,算法,硬件,软件和计量支持。他发表了380篇科学著作,其中10本专著,8本教科书,10本MES图章手册,11本苏联发明版权证书,2项俄罗斯联邦专利,40项乌克兰发明专利,120篇科学出版物专利
莫斯科物理工程学院教授教授,技术科学博士,控制论教研室, 智能控制论研究所所长,俄罗斯联邦高级职业教育工作者
、教育领域的总统奖获得者 (教师教学工作手册"设计智能决策和管理系统的模型、方法和软件工具"开发和实施)
9
内斯特罗夫·谢尔盖
NESTEROV SERGEI
62
其他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计量科学院院士
21
维塔利·卡多夫斯基 VITALII KOTOVSKYI
63
生物医药
乌克兰工程院院士
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伊戈尔西科斯基基辅理工学院工科博士,教授,电子工程师,学术委员会成员,荣获乌克兰内阁奖,拥有25年科技工作经历,研究领域为:热成像、生物医学,技术培训工具,信息技术。出版125篇科学出版物,5项乌克兰专利,1本专著,发明3种教具
20
伊万·切尔沃尼பைடு நூலகம்
IVAN CHERVONYI
74
新材料
乌克兰工程院院士、乌克兰高等教育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发现和发明作者学院院士
乌克兰扎波罗热国立工程学院工科博士、教授,扎波罗热国立工程学院有色冶金部门负责人。国际科学期刊“ScienceRise”编辑委员会、“SWORLD科学作品”成员。担任过无坩埚熔炼硅行业研究实验室负责人;2004年获授乌克兰教育和科学部颁发的“教育优秀工作者”徽章;2008获教育和科学部证书。发表论文448篇(钛合金的提纯、合成技术权威专家,国内高端紧缺专家)
6
乌沙科夫·维克多
USHAKOV VICTOR
65
生物医药
俄罗斯医学和技术科学院院士
医学博士,“创新学院”公司总经理,指导联盟国家引进健康改善的创新技术。学术研究领域有:量子医学与植物能量刺激领域的创新发展,环保技术,生物医学研究,健康恢复的新方法,人体恢复和复壮的方法
7
瓦西里耶夫·尤里
VASILYEV YURY
13
维克多·莫罗佐夫
MOROZOV VIKTOR
59
电子信息
乌克兰船舶科学院院士
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项目管理信息技术、项目采购、项目合同及项目后勤方面的专家,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认证的项目管理者,基辅国立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学技术管理系(项目管理)主任,博士,教授,出版了193部科学著作,6本项目管理教材,3部专著,29部教程
12
亚历山大·雷杰科夫
Oleksandr Ryzhkov
34
装备制造
乌克兰船舶科学院院士,乌克兰-中国丝绸之路中心主任
工程科学博士,基辅塔拉斯舍甫琴科国立大学客座教授等。曾任国家造船大学马卡罗夫海军上将国际合作教育科学中心主任,马卡洛夫国家船舶工业大学科学教学工作和国际集成副院长。获得荣誉:“2007年美国最佳青年科学家”竞赛获奖者,乌克兰最高拉达奖(授予最有才华的年轻科学家),“NUS最佳青年科学家-2010”竞赛获奖者等。拥有出版物120余种,其中117种具有科学方向。专业领域:项目管理、信息通信技术、引擎和发电厂(过滤系统)
3
戴安娜·希尔德布兰特
Diane Hildebrandt
58
新材料
南非皇家科学院、南非科学院、科学艺术院院士
南非大学材料与过程工程研究所主任,南非国家能源开发研究所负责人,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成员。研究领域是设计高效能源加工与设备,着眼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把研究成果用于改善那些无法得到能源和清洁用水的南非人民的生活条件。开发的“生物醇预混技术”为生物乙醇产业大幅度降低能耗,有效降低成本带来希望。2007年至2013年担任金山大学可持续过程工程研究南非方主席,以及材料与加工合成中心的联合主持人。2005年被南非国家研究基金评定为A级科学家,承认她在其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0年获南非科学院“科学为社会”金奖
18
亚拉斯拉夫·列宾
YAROSLAV LEPIKH
72
电子信息
乌克兰高等教育科学院院士
物理与数学科学博士,乌克兰教育部和科学院物理技术中心实验室主任、教授。一直从事大学科学研究,跨学科领域的主要方向是半导体和介质物理学、声学电子学、传感器、生物细胞。研究成果处于科学的前沿,研究问题包括固体声学问题和声学场对生物环境的影响,及分子和细胞水平。乌克兰国家奖获得者和杰出的科学技术人员。发表了450多篇科学论文,包括3篇专著、6份教学手册、50多项发明。多次访问中国讨论设备合作问题,并考虑发展乌克兰和中国的高新技术园区。
2
艾瑞克·乐华 Eric,Maurice,André LEROY
54
生物医药
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法国兽医院院士
巴黎索邦大学病毒学博士,2003年以来在IRD、CNRS和蒙彼利埃大学多学科研究部门担任研发主管。法国兽医学会正式成员,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病毒学研究组成员。在非洲研究埃博拉病毒、病毒性出血热、新出现的病毒性疾病、高致病性病毒性疾病,以及所有南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部热带地区公共卫生关注的病毒性疾病。曾担任法国国际医疗保健中心加蓬分中心的总经理六年。2009年获得克里斯托夫·梅里埃奖,这是法兰西学院颁发的五项大奖之一,还获得加蓬科学研究大奖
24
彼得诺瓦·詹娜
PETROVA ZHANNA
60
新材料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热能新材料实验室主任
技术科学博士,首席研究员,食品技术和技术热物理领域的著名科学家,致力于开发新能源,改进现有能源及资源节约型热力技术和设备以服务于工业用热和能源工程。所研发的热力技术和设备受到50多种专利保护,180部科学出版物刊登了她的成果,包括5部专著、14部技术规格、14部技术说明。2014年被评为“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最佳发明者”,2017年获得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奖章。她是2014-2015年乌克兰国家科学技术奖委员会书记,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技术热物理研究所技术科学博士(候选人)专业学术委员会成员
15
谢尔盖·克里明科
SERGII KLYMENKO
63
新材料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超硬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乌克兰机械制造商技术专家协会总干事
致力于开发新型复合材料的功能性及加工方法等技术研究。研究领域:金属机械加工、刀具材料材料、刀具磨损、工程技术、工艺质量保证和机械零件操作性能。对于切割理论的基本原理的发展以及在接触材料的性质,切割过程的规律性和产品表层状态的形成方面,具有创造性的贡献。他建立并证实了使用配备超硬材料的切削工具提高高硬度金属和合金加工效率的方法。曾获乌克兰国家科学技术奖、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奖、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奖和摩尔多瓦科学院奖。出版物超过860种,其中包括28本书、8本手册、49种版权证书以及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多国的专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