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复习提纲
房屋建筑学复习

房屋建筑学复习第一篇:房屋建筑学复习第一篇:建筑构造一、建筑构造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物构造各组部分的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
建筑物分类:1、按使用性质分类:A、居住建筑,B、公共建筑。
2、按民用建筑的规模及数量分类:(1)、大量性建筑,如住宅、中小学教学楼、医院、中小型影院、中小型工厂等;(2)、大型性建筑:如大型体育、大型剧院、航空港口、博览馆、大型工厂等;3、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①1~3层为底层住宅;②4~6层为多层住宅;③7~9层为中高层住宅;④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公共建筑按高度分类:①普通建筑,指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住宅建筑。
②高层建筑,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体育馆、食堂、剧院等公共建筑,已经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3)、超高层建筑,指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
4、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木结构建筑、砌体结构建筑、钢筋砼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混合结构建筑。
建筑物等级的划分,按其耐久性及耐火性。
耐久性分类(使用年限分类):临时性建筑5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25年、普通建筑和构筑物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耐火等级分类:不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指按建筑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建筑数模:①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表示符号为M,即1M等于100mm;②扩大模数,指基本模数的整倍数。
A 水平扩大模数为:3M、6M、12M、15M、30M、60M共6个;其相应的尺寸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B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两个。
③分模数,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分模数的基数为M/10、M/5、M/2共3个。
房屋建筑学复习提纲 (自动保存的)

温度缝,伸缩缝,抗震缝的区别(310)设置目的:伸缩缝:防止建筑受温度变化而引起变形,产生裂缝。
沉降缝:防止建筑物由于各部位沉降不均而引起结构变形、破坏。
防震缝:防止建筑物不同部位的刚度差异在地震冲击波的作用下给建筑物带来破坏。
断开部位:伸缩缝: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可不断开。
沉降缝:从基础到屋顶都要断开。
防震缝: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可不断开。
在地震设防地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③变形缝宽度:伸缩缝:一般为20-30mm。
沉降缝:一般为30-70mm,防震缝:取50-70mm。
刚性屋面做法与层次(263)做法:在防水材料砂浆和混凝土中加入添加剂提高抗裂能力。
1.在刚性防水材料之下先用无粘结或难粘结的材料做一层浮筑层,使得防水混凝土不与基层水泥基的材料粘结,可相互错动。
2.在防水层混凝土中配筋,要求双向配Φ4钢筋,间距不大于200,而且要求细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40,强度等级不少于C20.3.在防水层混凝土中留分仓缝,部位、间距同卷材防水层面中的刚性材料层,而且混凝土中所配的钢筋也必须在分仓缝处断开。
层次(从下往上):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1:6蛭石混凝土找坡,最薄处20厚;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局部加铺高分子卷材一层; 3厚纸筋灰隔离层; 40厚C20细石砼,内配φ4@100~200双层双向钢筋网片防水层。
门窗的开启方式(242)门的开启方式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开降门、卷帘门、上翻门;窗的开启方式有:固定窗、平开窗、悬窗、立式转窗、推拉窗、百页窗、折叠窗。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梁上怎么搁置(326)一种是搁置在梁的顶面,如矩形梁;另一种是搁置在梁出挑的翼缘上,如花篮梁。
后一种搁置方式,板的上表面与梁的顶面相平齐,若梁高不变,楼板结构所占的高度就比前一种搁置方式小一个板厚,使室内的净空高度增加。
(完整word版)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良心出品)

1、建筑物的分类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建筑设计包括哪两部分内容?对建筑空间的研究,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3.建筑设计的程序包括哪几个阶段?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4.建筑平面组合的方式串连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5.什么是相对标高?什么是绝对标高?相对标高:表示建筑物各部分的高度,把室内的地坪面定为相对标高的零点,用于建筑物施工图的标高标注绝对标高:我国是把黄海平均海平面定位绝对标高的零点,其他各地标高从此为基准,任何一地点相对于黄海的平均海平面的高差,我们称它为绝对标高6.什么情况用相对标高?什么情况用绝对标高?(见5)7.什么是层高?什么是净高?它们的关系?层高指建筑室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高度(相邻两层楼地面间的距离)净高指建筑物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底面的垂直距离(空间内楼地面到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间的距离)层高=净高+结构高度+装修高度+设备层高度8.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分层式,分段式9.基地红线的拐点的坐标怎么表示?X轴表示南北方向,y轴表示东西方向,向北向东递进10.建筑物和基地红线之间的关系?(1)建筑物应该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将其基底范围,包括基础和除去与城市管线相连接的部分以外的埋地管线,都控制在红线的范围之内。
如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对建筑物退界距离还有其他要求,也应一并遵守。
(2)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在边界红线范围以内留出防火通道或空地。
除非建筑物前后都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时,才能与相邻基地的建筑毗邻建造。
(3)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基地邻近的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4)建筑物的台阶、平台不得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
其上部的突出物也应在规范规定的高度以上和范围之内,才允许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
(5)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除非相邻地界为城市规划规定的永久性空地,否则不得朝向邻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邻地排泄雨水或废气。
房屋建筑学临考复习提纲

※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T※居住建筑一般分为住宅和宿舍。
X※建筑物通常由楼层、墙和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简答)1.楼层2.墙和柱3.基础4.楼电梯5.屋盖6.门窗※一般是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制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建筑物每一部分的高度是该部分的使用高度、结构高度和有关设备所占用的高度的总和。
这个高度一般考虑为层高。
X※决定建筑物某部分净高的因素有以下几种(解答)1.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
2.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3.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他标准4.节能要求※民用建筑中,公共及综合性建筑超过24m的,除了单层的意外,均为高层建筑。
住宅建筑层数在3层及以下的为底层住宅;层数在4~6层的为多层住宅;7~9的为中高层住宅;10~30层的为高层住宅。
凡高度在100m以上的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物的层数及总高度对于其等级划分、对设计人员的资质要求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30层以上的建筑列入特级工程范围;16~29层的住宅列入二级工程的范围;7~15层有电梯的住宅或框架结构建筑列入三级工程范围;7层以下无电梯住宅列入四级工程的范围;1、2层或单功能的建筑列入五级工程的范围。
目前我国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设计各个等级的建筑,而二级注册建筑师只可以设计三级及以下的建筑。
X※日照时间为分别在大寒日2h或冬至日1h连续满窗日照(P56图)※通常以当地大寒或冬至日正午十二时的高度角α作为建筑物日照间距的依据。
※建筑物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L=H×ctgα×cosβ※墙承重结构支承系统的墙体布置一般可以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以及纵横墙混合承重几种类型。
※纵横墙承重系统的区别:一般采用横墙承重的方式,在纵方向可以获得较大的开窗面积,容易得到较好的采光条件,如果采用纵墙承重的方式,虽然可以减少横墙的数量,对开放室内空间有一定好处,但其整体刚度往往不如横墙承重的方案好,纵向开窗面积也受到限制,所以在高度地震地方应慎重对待(简答题)※什么是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特点:其主要承重构件为板、梁和柱。
房屋建筑学复习提纲

1.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需要而创造的物质的,有组织的空间环境 . 建筑物是供人们进行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是为某种工程目的而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部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建筑.2.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通常称为建筑的三要素.3.建筑物按使用性质通常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三大类. 按层数分:住宅建筑有低多中高高层住宅;其他民用建筑有单多高超高层建筑. 5. 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工程,经主管部门制定或由设计部门自行确定可增加技术设计阶段,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6. 建筑设计的依据:1人体和家具设备所需的空间尺寸2 自然条件 3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7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①基本模数②扩大模数③分模数 2.一个房间的面积一般是由家具设备占用的面积,人们使用活动所需的面积和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三部分组成。
房间面积的确定:首先要考虑房间的使用活动特点和使用人数的多少,还应考虑经济条件和相应的使用标准。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可根据使用人数的多少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面积定额指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建筑标准,来确定房间面积。
3.确定房间的平面形状时,应综合考虑房间的使用活动特点,家具设备布置和采光,通风等使用要求,结构和施工等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及美观等因素。
矩形房间平面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便于构建统一,有里与建筑构件标准化,平面组合的灵活性比较大,可采用多种不同的组合形式。
4.开间是指房间在建筑外立面上所占宽度,进深是指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
开间和进深是房间两个方向的轴线间的距离。
5.门的主要作用是联系和分隔室内外空间,有时也兼起通风采光用。
门的宽度通常是指门洞口的宽度。
门的宽度应满足人流通行、家具设备搬运以及防火等要求,主要取决于人体尺度、家具设备的尺度以及人流活动的情况。
14土木-房屋建筑学复习提纲(1)要点

《房屋建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1篇概论第1章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建筑设计的内容。
(空间与实体)P1建筑设计的内容: 对建筑空间的研究和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2.建筑物根据使用性质的分类。
(生产与非生产)P3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 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生产性建筑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等不同的类别3.民用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分类。
(居住, 公共)P4非生产性建筑统称为民用建筑, 又根据其使用功能, 再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4.公共建筑按功能特征的分类。
(十六大类及各小类的归属问题)P4公共建筑按其功能特征, 大致可分为:生活服务性建筑: 如餐饮类、菜场、浴场等;文教建筑: 如各类学校、图书馆等;托幼建筑: 指幼儿园、托儿所;科研建筑: 如研究所、科研试验场馆等;医疗建筑: 如医院、诊所、疗养院等;商业建筑: 如商店、商场等;行政办公建筑: 如各类政府机构用房、办公楼等;交通建筑: 如各类空港码头、汽车站、地铁站等;通讯广播建筑: 如电视台、电视塔、广播电台、邮电局、电讯局等;体育建筑: 如各类体育竞技场馆、体育训练场馆等;观演建筑: 如电影院、音乐厅、剧院、杂技场等;展览建筑: 如展览馆、博物馆等;旅馆建筑: 如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园林建筑: 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各类城市绿化小品等;纪念性建筑: 如纪念堂、陵园等。
宗教建筑: 如各种寺庙、教堂等5.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六大组成部分)P5建筑物的主要构成部分: 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第2章建筑设计的程序及要求1.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方案、初步及施工)P7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方案阶段、初步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2.建筑设计的要求。
P9(功能、技术、经济及美观)(1)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2)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4)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之内运作的可能性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按空间的使用性质分, 可分为几个部分。
房建复习提纲

《房屋建筑学》课程复习提纲题型及分值分布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8分)二、名词解释 (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三、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四、作图题 (4小题,每小题6+6+8+10分,共30分)五、设计题 (15分)第一章民用建筑及其构造概述1.民用建筑按用途划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建筑设计的过程: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3.建筑设计的要求:①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满足使用要求)②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安全性)③经济合理④建筑美观要求⑤符合总体规划要求4.建筑模数制基本模数:M=100mm分模数:M/2(50mm) M/5(20mm) M/10(10mm)M/20(50mm) M/50(20mm) M/100(10mm)扩大模数:3M(300mm) 6M(600mm) 12M(1200mm)15M(1500mm) 30M(3000mm) 60M(6000mm)5.民用建筑主要的组成部分:基础、墙、楼板层、地坪、楼梯、屋顶和门窗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
它承受着绝大部分的上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墙体:是建筑物的竖向承重构件和围护构件。
它承受着建筑物自屋顶或楼板传来的荷载,并将其传给基础。
楼板层:是建筑物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
它承受着楼板上的家俱、设备和人体的荷载以及本身自重,并将其传给墙体。
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土层相接的部分。
它承受着底层房间的荷载,并将其直接传给地基。
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外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
它承受着建筑物顶部的荷载,并将其传给墙体。
楼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
门窗:门主要供人们内外交通和隔离房间之用;窗则主要是采光和通风,同时也起分隔和围护作用。
门窗均为非承重构件。
第三章墙体构造1.墙体水平防潮层的作法(根据材料的不同,水平防潮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油毡防潮层:其具有一定的韧性、延伸性和良好的防潮性能,其做法是沿勒脚一定位置处铺一层10~15mm厚的砂浆找平层,并干铺比墙身宽10~20mm的油毡一层,油毡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70mm。
房屋建筑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1.建筑物的分类根据使用性质可分为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统称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根据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绝对标高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统一规定的基准面作为零点的标高。
我国规定以黄海的平均海平面作为标高的零点;相对标高:将是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单位为米,高于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为负标高.净高:指空间内楼地面到顶棚或其它构件底面间的距离层高:相临两层楼地面间的距离层高=净高+结构高度+装修高度+设备层高度3基地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基地蓝图上划定的建筑用地范围。
拐点表明坐标:X坐标表示南北向,Y坐标表示东西向,数值向北,东递进.4建筑物与基地红线的关系(1)建筑基底必须控制在红线范围内(包括基础、管线等)(2)与相邻基地间留出消防通道,符合防火规范(3)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建筑的最低日照要求(4)台阶、平台不得突出城市道路红线之外,其上部的突出物应在规范规定的高度以上和范围之内,才允许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5)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除非相邻地界为城市规划规定的永久性空地,否则不得朝向邻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邻地排泄雨水或废气5建筑物构成系统三大类:结构支承系统,围护、分隔系统,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有关的其他系统(P5)作用:结构支承系统--结构受力、保证结构稳定围护、分隔系统--围合、分隔空间其他系统--设备系统6风玫瑰根据气象资料总结的当地常年及夏季的主导风向及其出现的频率,绘制出的图形称风玫瑰图。
P586常用结构体系(1)墙体承重结构定义:以部分或全部建筑外墙以及若干固定不变的建筑内墙作为垂直支承系统的一种体系分为: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系统,适用低层、多层的建筑钢筋混凝土墙承重系统,适用于各种高度的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墙体布置可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承重墙不宜多开洞,位置不可任意更改适用于室内空间功能和尺度相对固定的建筑物不适于经常灵活分隔空间或内部空旷的建筑物(2)骨架结构体系一根横梁和两根柱子代替承重墙,节约空间内外墙均不承重,可灵活布置和移动适用于需要灵活分隔空间的建筑物或内部空旷的建筑物,而且建筑立面处理较为灵活(3)空间结构体系空间结构支承系统——各向受力,可以较为充分地发挥材料的性能,结构自重小,是覆盖大型空间的理想结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学第一篇概论1、建筑设计的内容包括:对建筑空间的研究和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实体建筑物的研究2、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3、建筑物通常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答:建筑物通常由: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4、建筑物的构成系统有哪些?举例说明?答:①建筑物的结构支承系统,例如使用荷载以及建筑物的自重经屋盖、楼地层传至结构柱或墙,再经过基础传给地基;②建筑物的围护、分隔系统,例如某些不承重的隔墙和门窗等;③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有关的其他系统,例如一些设备系统,像电力、电信、照明、给排水、供暖、通风、消防等。
5、建筑设计权一般通过什么获得6、建筑设计的程序包括哪些7、招投标方提供的资料有哪些8、建筑设计的要求有哪些第二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思考题:1、从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建筑空间分为哪几个部分?答: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2、使用部分分为哪几个部分?答:满足主要使用功能的部分和辅助使用功能的部分。
3、交通联系部分有哪些?答:门厅、过厅、走道、楼梯、电梯。
4、简述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的设计的主要布置方式。
答:⑴满足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⑵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⑶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⑷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5、走道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答: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
6、走道的宽度和长度应该满足什么要求?答:①走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需要②这里的长度是指到达消防出口,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走道的布置方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来决定走道的长度。
7、建筑物的平面组合方式有哪些?答:串联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8、±0.000是如何规定的?答:一般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0,单位是“m”,高于这个标高的是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高。
9、什么是净长?什么是层高?答:净长:建筑物内某一层楼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底面的垂直距离;层高:建筑物内某一层楼面到上一层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0、决定建筑物净高的因素有哪些?答:①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②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③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他标准。
11、3层及其以下的住宅为低层住宅,层数在4~6层的为多层住宅,7~9层是中高层住宅,10~30是高层住宅,凡建筑高度在100m以上的为高层建筑。
12、建筑剖面的组合规则是什么?答: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组合应尽量做到结构布置合理,有效利用空间,建筑体型美观。
一般情况下可将使用性质近似、高度又相同的部分放在同一层内;空旷的大空间尽量设在建筑顶层,避免放在底层形成“上柔下刚”的结构或是放在中间层造成结构刚度的突变。
13、建筑物体型和立面应满足哪些要求?答:①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的要求;②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和建筑类型的特征;③合理运用某些视觉和构图的规律;④符合建筑所选用结构系统的特点及技术的可能性⑤掌握相应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指标14、什么是基地红线?答:基地红线是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
15、简述一般住宅的日照要求。
答:光环境的衡量标准是建筑获得日照的状况和有效的日照时间,根据我国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相关要求每套住宅必须有一间居室获得日照,日照时间分别在大寒日2h或冬至日1h连续满窗日照。
第三篇常用结构体系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墙体的承重结构体系有哪些?答: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系统和钢筋混凝土墙承重系统。
2、墙体承重分哪几种?各有哪些优缺点?答:墙体承重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优缺点见教材(P61~P63)3、墙体承重结构体系适用于哪些建筑?答:①砌体承重体系,由于墙体材料来源丰富,施工方便,对建筑平面的适应性强,因此大量应用于低层和多多层的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旅馆、学校、托幼、办公用房和一些小型商业用房、工业厂房,诊疗所等;②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体系,其中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承重体系能够适应一般的学校、宿舍、旅馆、住宅,办公等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承重体系往往大量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特别是高层的办公楼、旅馆、病房、住宅等建筑。
4、框架结构的承重方式有哪些?答:框架结构体系的主要承重构件为板、梁、柱,承重方式有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以及纵横框架混合承重。
5、骨架结构体系有哪些?答:①框架体系②框剪、框筒等体系③板柱体系6、板柱体系的特点及适用于哪些建筑类型?答:板柱体系的特点是直接采用柱子来支承楼板;适用于那些适用荷载合适的商场、图书馆、仓储、多层轻型厂房、住宅,办公等建筑类型。
7、框筒和筒中筒的概念?答:①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部分剪力墙,使框架和剪力墙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抵抗水平荷载,这就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如果把剪力墙布置成筒体,围成的竖向箱形截面的薄壁筒和密柱框架组成的竖向箱形截面,可称为框架-筒体结构体系。
②对于采用框筒等体系的建筑物,筒体在垂直方向的适当变形,在筒体的平面形状上做文章,或者利用若干筒体的组合以及它们在高度方向上的不同设置,以此形成筒中筒,以达到不一般的效果.8、钢架和排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钢架的单层结构梁柱之间为刚性连接,但在跨梁中间可以断开成为铰接,此外,钢架在结构上属于平面受力体系;排架与钢架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梁或其他支承屋面的水平构件,如屋架等,与柱子之间采用的是铰接的方式。
9、常用的空间结构体系有哪些?答:常用的空间结构体系有:薄壳、网架、悬索、膜以及他们的混合形式。
第四篇建筑结构思考题(第3章)1、标准砖的规格尺寸?承重多孔砖的规格尺寸?答:标准机制粘土砖规格为: 240mm(长)*115mm(宽)*53mm(厚)承重多孔砖规格为:240mm(长)*115mm(宽)*90mm(厚)及190mm(长)*190mm(宽)*90mm(厚)2、砖的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等级如何表示?答:粘土砖:MU30、 MU25、 MU20、 MU15、 MU10、 MU7.5砂浆:M0.4、M1.0、M2.5、M5.0、M7.5、M10、M153、水泥砂浆的级配及用途?混合砂浆的级配及用途?答:水泥砂浆常用级配(水泥:黄沙)为1:2、1:3等混合砂浆级配(水泥:石灰:黄沙)为1:1:6、1:1:4等4、砌体墙作为填充墙及作为承重墙的施工方法及构造有何不同?答:见教材(P128~P130)5、7度设防时墙肢的最小宽度为1000mm;洞口超过 2100mm 时在两侧设构造柱。
6、过梁的形式有哪几种?钢筋砖的过梁的要求是什么?答:过梁的形式有砖拱(平拱、弧拱和半圆拱)、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等;钢筋砖过梁多用于跨度在2米以内的清水墙的门窗洞孔上,它按每一转厚墙配2~3根直径为6mm的钢筋,并放置在第一皮砖和第二皮砖之间,亦可放置在第一皮砖下的砂浆层内。
为使洞孔上部分砌体与钢筋构成过梁,常在相当于1/5洞口高度范围内用M5级水泥砂浆砌筑。
7、7度设防时普通砖砌体的层数及总高度有何限度?答:层数限制为7层,总高度限制为21m。
8、构造柱的设置部位、截面尺寸、配筋有何要求?答:构造柱一般设在建筑物易于发生变形的部位,如房屋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有错层的部位以及某些较长的墙体中间。
柱截面的尺寸应不小于180mm*240mm配筋为纵筋4根直径为12mm的钢筋,箍筋采用直径4mm~6mm,间距不大于250mm,在离圈梁上下不小于1/6层高或450mm范围内,箍筋需加密至间距100mm,在构造柱与墙之间应沿墙高每500mm设2根直径为6mm的钢筋连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000mm。
9、构造柱与框架柱的施工及受力特点有何不同?答:构造柱不单独承重,因此不需设立基础,其下端锚固于钢筋混土基础或基础梁内;构造柱在施工时,必须先砌墙,砌体砌成马牙搓的形式,从下部开始,先退后进,用相同的砌体作为一部分模板。
10、勒脚防潮层的设置位置?防潮层的构造有哪些?答: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防潮层构造可以单设水平防潮层或者同时设置水平和垂直两种防潮层。
11、砌体墙的垂直防潮层在什么情况下设置?其构造做法是什么?答:在建筑物室内地坪会出现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面的标高时设置垂直防潮层;做法是在墙体迎向潮气的一面做20~25厚1:2的防水砂浆,或者用15厚1:3的水泥砂浆找平后,再涂防水涂膜2~3道或贴高分子防水卷材一道。
12、试设计一个防潮层的大样、一个散水大样。
答:13、幕墙的面材有哪些?答:幕墙面材玻璃、金属层板和石材等,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14、幕墙的连接材料有哪些?答:幕墙通常会通过金属杆件系统、拉索以及小型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相连接,同时为了满足防水及适应变形等要求,还会用到许多胶粘和密封材料。
15、幕墙的类型有哪些?答:幕墙的类型有①有框式幕墙②点式幕墙③全玻式幕墙16、全玻式幕墙肋的的受力特点?答:玻璃肋不受力(具体见教材P165)。
17、幕墙的防雷要求?答:有关规定要求,幕墙自身硬形成防雷体系,而且与主体建筑的防雷装置应可靠连接。
18、幕墙的通风控制?答:为了保证幕墙的安全性和密闭性,幕墙的开窗面积较少,而且规定采用上悬窗,开启角度及外伸尺寸也有一定的限制,并应设有限位滑撑构件。
思考题(第4 、5章)1、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哪几个等级?答:A级,不燃性; B1级,难燃性;B2级,可燃性; B3级,易燃性。
2、房屋防火要求最高的部分是顶棚3、墙及楼地面构造按施工工艺分为哪几类?答:粉刷类、粘贴类、钉挂类、裱糊类。
4、粉刷类面层常用的材料有哪些?答:各类砂浆、添加用细骨料、腻子和各种表面涂料。
5、水泥砂浆的特点是什么?主要用于何种部位?答:水泥砂浆主要特点是强度和防水性能较好;适用于地面粉刷、墙面的阳角处和其他有可能经常受到碰撞的地方的粉刷,还有湿度较大的场所如有水的实验室、厨房、卫生间的粉刷。
6、混合砂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主要用于哪些部位?答:混合砂浆主要特点是和易性较好;适用于混凝土楼板的板底粉刷和一般的墙面粉刷。
7、粉刷类面层的施工工艺有哪些?答:打底(找平)、粉面(罩面)和表层处理。
8、为什么打底时要对砂浆进行分层施工?答:鉴于砂浆在结硬过程中容易因干缩而导致开裂,因此找平的过程必须分层进行.9、为什么墙面要留引条线?答:做在外墙面上的大面积的粉刷在昼夜温差的作用下周而复始地热胀冷缩,容易开裂,因此在施工时应预留引条线。
10、粘贴类面层的材料有哪些?答:各种面砖、石板、人工橡胶的块材和卷材以及各种其他人造块材。
11、“干挂”的概念?答:保持基层与面层之间的独立性,俗称“干挂”。
12、基础按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可分为刚性基础和非刚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