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课《走月亮》公开课PPT课件

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人们在田地里辛勤劳 作,种油菜,栽水稻。现在丰收在望,人们心里充 满喜悦,连沟水都“很满意地响着”。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
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比喻
拟人
稻子很饱满,丰收在望,稻田在月光里变 成了银色的,“我”的心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齐读6-7自然段,感受 “我”对丰收的期待。
2 走月亮
同学们,你在月光下 散过步吗?月夜里的景色 是怎样的呢?
➢ 观察插图中的人物,你发现了什么?
图中人物穿的是白族服 装。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 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
作者简介
吴 然 云南人,著名儿童
文学作家、散文家。
曾经学过他的作品:
《大青树下的小学》
听课文朗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我会认
月下田园
看到: 村道 果园 稻田
秋虫唱着 夜鸟拍翅
听到: 鱼儿跳跃 沟水汩汩
闻到: 果子的香甜
想到: 油菜开花
吹蒲公英
找兔草 栽水稻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 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 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丰收在即,充满期待。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
阿妈就像天上的月亮,“我”就像那小 星星,天上“月亮牵星”,地上“阿妈牵 我”,多么幸福、美好啊。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 合作朗读,读出“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喜悦、温馨。
高高的点苍山,一轮明月照亮大地——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溪水潺潺,可爱的小水塘抱着一个个小月亮——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田园里,果子飘香,稻穗低垂,丰收在望——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天上月亮牵星,地上阿妈牵我——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
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比喻
拟人
稻子很饱满,丰收在望,稻田在月光里变 成了银色的,“我”的心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齐读6-7自然段,感受 “我”对丰收的期待。
2 走月亮
同学们,你在月光下 散过步吗?月夜里的景色 是怎样的呢?
➢ 观察插图中的人物,你发现了什么?
图中人物穿的是白族服 装。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 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
作者简介
吴 然 云南人,著名儿童
文学作家、散文家。
曾经学过他的作品:
《大青树下的小学》
听课文朗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我会认
月下田园
看到: 村道 果园 稻田
秋虫唱着 夜鸟拍翅
听到: 鱼儿跳跃 沟水汩汩
闻到: 果子的香甜
想到: 油菜开花
吹蒲公英
找兔草 栽水稻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 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 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丰收在即,充满期待。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
阿妈就像天上的月亮,“我”就像那小 星星,天上“月亮牵星”,地上“阿妈牵 我”,多么幸福、美好啊。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 合作朗读,读出“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喜悦、温馨。
高高的点苍山,一轮明月照亮大地——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溪水潺潺,可爱的小水塘抱着一个个小月亮——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田园里,果子飘香,稻穗低垂,丰收在望——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天上月亮牵星,地上阿妈牵我——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说课课件(共20张PPT)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 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走月亮
“我”和阿妈 在小路上 在溪边 在田埂上 月亮 明亮柔和 美好风景 浓浓亲情
八、说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师生角色的 变换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了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 富的想像,感受到了亲情的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总的来说,这节课教学有成功点,也 有不足点:
另外。课堂语言欠精炼和规范实。
学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说一说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中心思想。在反复诵读课文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可以 得出:作者表达了对故乡月夜和母爱的赞美。(板书5) 在课堂即将结束,步入巩固练习时,我会让学生跟着多媒体录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结束本节课。这样的设计也符 合新课改提出的发展性和巩固性原则。当然,课堂的小结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我会让学生自 由发言,教师再进行反馈梳理。最后在下课前,我会给学生们布置一个小任务,查阅有关月光的诗句以到达拓展学生视野的目的 。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情势的表达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 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月下风景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关心家人的情感,体会浓浓 的亲情。
不足点在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虽然意识到了应抓词抓句去重点体会,但却没能走得扎实。 如有的同学提到了母女之间的感情深。如果借此就往下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意境美,哪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课件)(共29张ppt)

板书设计
“我” 和阿妈
走月亮
看到: 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闻到:阿妈的气息 想到: 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美好风景 浓浓亲情
课文主题
本文描写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 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时的所见、所闻、 所感,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作 者对生活的热爱。
随堂练
一、读读下面的词语,给标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排比:
使描写更加细腻,生动形 象,同时增强韵律感,使 语言更加有气势。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4-5自然段, 说一说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月下 溪边的美景?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 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 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 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 抱着一个月亮!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 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作者开篇交代了时间和地点。
月亮是从哪里升起来的?
洱海那边升起来
“我”和阿妈走月亮, 走过哪些地方?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 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 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 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作者运用排比,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走月亮
四年级 上册
洱海
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 “洱海”。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其 实是一个湖泊,据说是因为云南深居内 陆,白族人民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 称之为“洱海”。
我会写
淘 牵 鹅 卵 坑 洼填庄 稼熟跃葡萄稻熟
第一部分(1~3): 写“我”和阿妈在村庄的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4~5): 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6~7): 写“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 写走月亮时“我”的感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质PPT课件

走月亮: 也指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
俗。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 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 至少三座桥。
学习目标
1. 认识“鹅、卵”等5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1个字。 (重点)
2. 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摘抄写描 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句子。 (重点)
3.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é luǎn
石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sú
风yuè出源自suì稻gěng
田
shuò
闪
理解词语
【淘洗】 【坑坑洼洼】 【风俗】 【浇灌】 【镀亮】 【招待】 【闪闪烁烁】 【奇妙】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浇水灌溉。 洗濯。 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 对宾客或顾客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待遇 稀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通行的风尚、习惯、礼仪等。 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块低一块。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 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 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 来果子的甜香。
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 以及果园飘来的果香,多甜美、多幸福呀!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 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 吗?春天,我们种油菜,种蚕豆。我在豆田里找兔 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豆,栽上水 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 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朗读指导:两个“流着”要读出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 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 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 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优秀PPT课件

秋天的夜晚,月亮 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 升起来了。
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 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 照亮了……照亮了……”(月 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 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 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 景色的美好。)
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 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 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 一个月亮!”
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 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 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 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拓展延伸、交流情感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 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提示: 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 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着, 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美文品读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 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品读中心句
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画出“啊,我和阿妈走月 亮!”,说说这句话反复出现几次?有什么作用?
三次
抒发“我” 内心的喜悦和幸 福感。
思维导图
走 月 亮
景美
走过溪边
溪水 水塘可爱
课外拓展(任选一题)
1.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美文,抄写在摘录 本上。 2.把你和妈妈在一起时发生的最幸福、最快乐的 事情写下来。
2.走月亮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 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 ,再来感受一下吧。
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 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 照亮了……照亮了……”(月 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 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 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 景色的美好。)
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 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 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 一个月亮!”
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 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 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 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拓展延伸、交流情感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 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提示: 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 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着, 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美文品读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 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品读中心句
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画出“啊,我和阿妈走月 亮!”,说说这句话反复出现几次?有什么作用?
三次
抒发“我” 内心的喜悦和幸 福感。
思维导图
走 月 亮
景美
走过溪边
溪水 水塘可爱
课外拓展(任选一题)
1.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美文,抄写在摘录 本上。 2.把你和妈妈在一起时发生的最幸福、最快乐的 事情写下来。
2.走月亮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 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 ,再来感受一下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走月亮》第一课时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走月亮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吴然,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 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一碗水》、 《我的小马》(台湾版)、《小鸟在歌唱》、《天 使的花房》等10多部。 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
“走月亮”: 中秋夜,家家妇女都穿上新
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
点苍山、村头、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 拱桥、果园和菜地
衣服,相约到街上走走。有的妇 女甚至在月光下漫步到鸡叫天明, 仍然精神抖擞,据说这样做可以 祛病延年。谓之“走月亮”。
云南第二大湖泊 ——洱海
云南点苍山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 圈诞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没把握的地方作标记。
读字词
é luǎn
鹅卵石
sú
风俗
yuè
跃出
suì
稻穗
dù
镀亮
gěng
风俗
坑坑洼洼 嗅 xiù觉 沟水汩汩
风俗:特定区域、特定人 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 习惯等的总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汩汩:水流动 的声音或样子。
*水车又转动了,河 水汩汩地流入田里。
Hale Waihona Puke 听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了什么? 本本文文描描述述了了““我我””和和阿阿妈妈在秋在天秋的天夜的晚夜走晚月走亮月的情 亮形的。情形。
田埂
shuò
闪烁
luǎn
卵
不要漏掉点
鹅卵石
海滩上铺满了五彩斑斓的鹅卵石,非常漂亮。
sú
俗
不要写成彳
风俗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
走月亮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吴然,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 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一碗水》、 《我的小马》(台湾版)、《小鸟在歌唱》、《天 使的花房》等10多部。 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
“走月亮”: 中秋夜,家家妇女都穿上新
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
点苍山、村头、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 拱桥、果园和菜地
衣服,相约到街上走走。有的妇 女甚至在月光下漫步到鸡叫天明, 仍然精神抖擞,据说这样做可以 祛病延年。谓之“走月亮”。
云南第二大湖泊 ——洱海
云南点苍山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 圈诞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没把握的地方作标记。
读字词
é luǎn
鹅卵石
sú
风俗
yuè
跃出
suì
稻穗
dù
镀亮
gěng
风俗
坑坑洼洼 嗅 xiù觉 沟水汩汩
风俗:特定区域、特定人 群沿革下来的风气、礼节、 习惯等的总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汩汩:水流动 的声音或样子。
*水车又转动了,河 水汩汩地流入田里。
Hale Waihona Puke 听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了什么? 本本文文描描述述了了““我我””和和阿阿妈妈在秋在天秋的天夜的晚夜走晚月走亮月的情 亮形的。情形。
田埂
shuò
闪烁
luǎn
卵
不要漏掉点
鹅卵石
海滩上铺满了五彩斑斓的鹅卵石,非常漂亮。
sú
俗
不要写成彳
风俗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公开课课件

品读探究
秋天的 夜晚,月亮 升起来了, 从洱海那边 升起来了。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 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 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 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 小路……
第1自然段首先交代了时间—秋天的夜晚。第二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选取了明月、点苍山、大青树、村间的路等自然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山 村月夜图。写出了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了月色的美好,为我们创设 了一个静谧、美好、温馨的境界。
晚年退休后回到家里安享 天伦之乐。
fù
腹
笔顺
组词 腹部 腹地 腹背 造句:他带领一队骑兵深入敌
人腹地打探情况。
pōu
剖
笔顺
组词 解剖 剖面 剖开 造句:梨的剖面是一个椭
圆形。
kū
窟
别忘了这两点
笔顺
组词 石窟 狡兔三窟 造句: 龙门石窟是河南的一
大特色旅游景点。
lóng
窿
别忘了这两点
笔顺
组词 窟窿 造句:船舱破了一个窟窿,水
中秋夜,家家妇女 都穿上新衣服,相约到
走 街上走走。有的妇女甚 月 至在月光下散步到鸡叫 亮 天明,仍然精神抖擞,
据说这样做可以祛病延 年。谓之“走月亮”。
本文重点描写了
“洱海月”,并以其作
为开启全文的引子。洱
洱 海因形状像人的耳朵而 海 得名。洱海虽然被称为
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
是云南的第二大湖。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有序的样子。 造句:一排排树木排列得井然有序。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造句: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是其他人可以 相提并论的。
小心翼翼:形容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造句:他做事向来小心翼翼。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第2课 走月亮 部编版(共38张PPT)

品读课文
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句话?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四次
品读课文
这句话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将“我”和 阿妈一起走过的这些地方很自然地串联了起 来,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使情感的表达 更加强烈,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在月光 下散步的幸福和喜悦之情。
走月亮
品读课文 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象“月亮升起”图。
秋天的夜晚,月亮 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 升起来了。
品读课文
月亮升起来了,山村的夜晚在月光的照
耀下是什么样的?
排比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
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
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
的大道和小路…… 由远及近,从上到下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我”和阿妈一共走过了村间的小路,走 过了溪边,走过了果园和田野,走过了……
表达了作者走月亮时喜悦、幸福的心情和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品读课文
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妙的夜晚”? ①夜晚的月亮明亮,月光柔和,一切都
显得那么美好;②“我”和阿妈走月亮的过 程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亲情; ③“我”看到了人们劳动的成果,体会到了 生活的幸福,还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所以 说这是一个“奇妙的夜晚”。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 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地走 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 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①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 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 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品读课文
“我”和阿妈一共走过了哪些地方?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不同 的风俗习惯。
字词练习
一、下列词语中标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 风俗(sú) 鹅卵石(nuǎn) B. 稻穗(suì) 闪闪烁烁(shuò) 二、比一比,再组词。 淘 ( 淘气 ) 填 ( 填空 ) 稼 ( 庄稼 ) 萄 ( 葡萄 ) 镇 ( 小镇 ) 嫁 ( 嫁娶 )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 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月光还照亮了 可爱的池塘 ,照亮 了 飘香的果园 ……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 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里为什么用“抱”, 而不用“倒映”或 “映”?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感受和体会文
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 体会月夜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
幸福的亲情。
会认字
é luǎn sú yuè suì dù gěng shuò
鹅卵俗跃穗镀埂 烁
会写字
淘牵鹅卵坑洼填 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生字讲解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 记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并想想:你 觉得课文哪些地方最美?
课文解读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 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 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排比:
使描写更加细腻,生动形 象,同时增强朗读的韵律 感,使语言更加有气势。
结构梳理
“我” 和阿妈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走过:溪岸 桥 果园 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美好景色 听到:秋虫唱 鸟拍翅膀 …… 想到: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多么奇妙的夜晚
美丽景色 浓浓亲情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课后练习
1.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 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写。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拓展延伸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 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 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 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手法。
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
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
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
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 你想象到了一幅怎样
在天上走着,走着……
的画面呢?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 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 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 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 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 勾勒出月光下的各色景物, 营造出安静、祥和的意境。
云南点苍山
云南洱海
知识锦囊
苍山 洱海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 而南组成。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 形成强烈对照。
洱海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 据说因为湖的形状酷似人耳,故取 名“洱海”。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 的高原湖泊,那干净透明的湖面碧澄 澄的,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
浓浓的 亲情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合作探究
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⒈ 语言上,增强了文章诗一般的韵律美,使语言富有 气势,又使描写更加细腻、生动。
⒉ 情感上,表达了“我”与阿妈走月亮时幸福、快乐 的心情。
⒊ 主题思想上,深化了母爱的主题,体会到“我”与 母亲浓浓的亲情,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个 “抱”字,既体现了水塘 的可爱,也为文章增添了 情趣。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 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 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 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 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
萄 组词:(葡萄) (葡萄干)
造句:新疆的葡萄干在全国各地都很受欢迎。 读 音 提 示 : 字本身读二声,在葡萄这个词语里读轻声。
生字讲解
稻 组词:(水稻) (稻田)
造 句 : 田里的稻子都熟了。 易错提醒:注意右下的“臼”里面是两短横。
词语解释
风俗:社会长期形成的 风尚、礼节、习惯等总 和。主要包括民族风俗、 节日风俗、传统礼仪等。
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 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再比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 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是嗅觉,歌声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四上】语文公开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这段文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通过想象感受文字中的意境美。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 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
把 稻田 比作 银毯 。
出了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用 银毯 比喻 稻田 。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
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
知识锦囊
这本书分为“大理石的歌”“闹 春牛”“小巷深处”“月光的香味” 四小辑。以神奇、美丽、富饶的云南 的山和水、人和景为主要描述对象, 从孩子的心灵感受出发,勾画出一幅 幅活跃、灵动、充满纯真气息的美丽 动人的乡土的篇章。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柔
和、风俗”等词语。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 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 散步呢?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散 步时,你有什么感受?
走近作者
吴然,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春城晚报》高级编辑。 编辑之余,为少年儿童写作散文。
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走 月亮》《天使的花房》等10多部。
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 童文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字词练习
一、下列词语中标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 风俗(sú) 鹅卵石(nuǎn) B. 稻穗(suì) 闪闪烁烁(shuò) 二、比一比,再组词。 淘 ( 淘气 ) 填 ( 填空 ) 稼 ( 庄稼 ) 萄 ( 葡萄 ) 镇 ( 小镇 ) 嫁 ( 嫁娶 )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 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月光还照亮了 可爱的池塘 ,照亮 了 飘香的果园 ……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 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里为什么用“抱”, 而不用“倒映”或 “映”?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感受和体会文
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 体会月夜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
幸福的亲情。
会认字
é luǎn sú yuè suì dù gěng shuò
鹅卵俗跃穗镀埂 烁
会写字
淘牵鹅卵坑洼填 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生字讲解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 记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并想想:你 觉得课文哪些地方最美?
课文解读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 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 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排比:
使描写更加细腻,生动形 象,同时增强朗读的韵律 感,使语言更加有气势。
结构梳理
“我” 和阿妈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 走过:溪岸 桥 果园 看到: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 美好景色 听到:秋虫唱 鸟拍翅膀 …… 想到: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 多么奇妙的夜晚
美丽景色 浓浓亲情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课后练习
1.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 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写。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拓展延伸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 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 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 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手法。
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
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
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
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 你想象到了一幅怎样
在天上走着,走着……
的画面呢?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 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 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 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 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 勾勒出月光下的各色景物, 营造出安静、祥和的意境。
云南点苍山
云南洱海
知识锦囊
苍山 洱海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 而南组成。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 形成强烈对照。
洱海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 据说因为湖的形状酷似人耳,故取 名“洱海”。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 的高原湖泊,那干净透明的湖面碧澄 澄的,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
浓浓的 亲情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合作探究
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⒈ 语言上,增强了文章诗一般的韵律美,使语言富有 气势,又使描写更加细腻、生动。
⒉ 情感上,表达了“我”与阿妈走月亮时幸福、快乐 的心情。
⒊ 主题思想上,深化了母爱的主题,体会到“我”与 母亲浓浓的亲情,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个 “抱”字,既体现了水塘 的可爱,也为文章增添了 情趣。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 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 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 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 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
萄 组词:(葡萄) (葡萄干)
造句:新疆的葡萄干在全国各地都很受欢迎。 读 音 提 示 : 字本身读二声,在葡萄这个词语里读轻声。
生字讲解
稻 组词:(水稻) (稻田)
造 句 : 田里的稻子都熟了。 易错提醒:注意右下的“臼”里面是两短横。
词语解释
风俗:社会长期形成的 风尚、礼节、习惯等总 和。主要包括民族风俗、 节日风俗、传统礼仪等。
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 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再比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 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是嗅觉,歌声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四上】语文公开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这段文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通过想象感受文字中的意境美。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 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
把 稻田 比作 银毯 。
出了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用 银毯 比喻 稻田 。
【四上】语文公开课课件 2.走月亮 部编版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
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
知识锦囊
这本书分为“大理石的歌”“闹 春牛”“小巷深处”“月光的香味” 四小辑。以神奇、美丽、富饶的云南 的山和水、人和景为主要描述对象, 从孩子的心灵感受出发,勾画出一幅 幅活跃、灵动、充满纯真气息的美丽 动人的乡土的篇章。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柔
和、风俗”等词语。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 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 散步呢?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散 步时,你有什么感受?
走近作者
吴然,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中国 作家协会会员、《春城晚报》高级编辑。 编辑之余,为少年儿童写作散文。
已出版散文、散文诗集《歌溪》《走 月亮》《天使的花房》等10多部。
曾获中国作协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 童文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