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及航天常识大全

合集下载

航空航天知识点

航空航天知识点

2011年9月29号天宫一号发射地点:酒泉卫星技术重点:航天器交会对接结构: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

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建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发射项目:发射后两年内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对接任务。

发射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二号FT1火箭运载,火箭全长52米,运载能力为8.6吨。

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两年。

2011年10月10日,天宫一号发出第一张自拍照,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首次对接。

「知识点链接」一、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三步走:第一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实现了载人飞船把航天员安全地送上天又安全地返回地面,第二步:要解决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第三步:是建造中国的空间站二、中国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及筹建中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三、酒泉被选为卫星发射中心的条件:1、已建场30年,拥有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且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

2、发射场区为戈壁滩,航区200公里以内基本为无人区,600公里以内没有人口密集的城镇和重要交通干线,航区安全有保证。

3、发射场区占地面积广,地势开阔,完全满足待发段和上升段航天要求,也是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最理想的发射回收着陆场,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场区内已建有大型机场,既可以满足航天器使用飞机快速运输的要求,又可作为参试人员往返乘降飞机的场所。

5、可以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福建闽西,距离数千公里,并已基本形成的陆上航天测控网。

我国航天事业常识

我国航天事业常识

我国航天事业常识
1. 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事业始于 1956 年,当时成立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负责导弹和航天技术的研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数百颗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科学研究卫星等。

2. 载人航天: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于 1992 年启动,目标是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2003 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随后,中国又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包括“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等。

3. 探月工程: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旨在实现月球探测和采样返回。

2007 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实现了绕月飞行。

2013 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2020 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五号”,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

4. 空间站建设:中国的空间站计划于 2021 年开始实施,目标是在近地轨道建设一个长期有人驻留的空间站。

2021 年 4 月 29 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5. 火箭技术:中国的火箭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拥有多种型号的运载火箭,包括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火箭、嫦娥系列火箭等。

其中,长征系列火箭是中国航天的主力运载火箭,已经成功发射了数百次。

总之,中国航天事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中国航天事业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类探索宇宙、利用太空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3大卫星发射基地

中国3大卫星发射基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酒泉市东北地区,海拔1000米,始建于1958年10月,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发射场区的组织指挥,实施火箭的测试、加注、发射,逃逸塔测试,整流罩测试,人船箭地联合检查,船箭塔对接和整体转运,提供发射场区的气象、计量和技术勤务保障,并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实施待发段航天员撤离及逃逸救生。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

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

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

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此外,它还进行过一系列运载火箭试验。

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

1999年5月10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中国航空航天常识

中国航空航天常识

中国航空航天常识一、中国航空发展历程中国的航空事业发展历程可追溯到上世纪初。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空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在早期,中国航空工业主要依靠引进和仿制国外飞机。

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中国逐渐走上了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如今,中国的航空工业已经具备了从设计、研发、制造到服役的完整产业链,并已跻身世界航空工业的重要一极。

二、航空器的种类与用途航空器是指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行器,可分为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几种类型。

其中,固定翼飞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航空器,可应用于民用运输、军用战斗机、民用客机等领域;直升机则主要用于空中作业、救援、运输等;无人机则因其便捷性和自主性在军事侦察、民用航拍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三、中国航空工业概况中国的航空工业主要由政府主导,涉及的领域包括军用飞机、民用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

其中,中国的军用飞机研制已取得显著成果,如歼-20、运-20等先进战机;在民用飞机领域,中国的C919大型客机已取得适航证并投入商业运营,ARJ21支线客机也已交付多家航空公司。

此外,中国还在直升机、无人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四、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步快跑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航天科技研究最初是为了国家的国防安全而设立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航天科技的应用领域已拓展到通讯、气象观测、导航定位、科研等多个方面。

自2003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完成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并且在卫星发射、月球探测等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五、航天器的种类与用途航天器是指在太空中飞行的飞行器,可分为卫星、宇宙飞船和火箭等几种类型。

卫星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执行通讯、气象观测、导航定位等任务;宇宙飞船则主要用于载人航天飞行;火箭则主要用于将卫星和宇宙飞船送入太空轨道。

六、中国航天科技的应用中国航天科技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航天科普小知识大全100

航天科普小知识大全100

航天科普小知识大全1001. 航天科普小知识航天科普小知识1. 航天科技小知识一、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电子设备的特点是:①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小;②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③高效率、高可靠和长寿命。

在高性能飞机和航天器上,这些要求尤为严格。

飞机和航天器的舱室容积、载重和电源受到严格限制。

卫星上设备重量每增加1公斤,运载火箭的发射重量就要增加几百公斤或更多。

导弹和航天器要承受严重的冲击过载、强振动和粒子辐射等。

一些航天器的工作时间很长,如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长达7~10年,而深空探测器的工作时间更长。

因此,航空航天用的电子元器件要经过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筛选,而电子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可靠性理论和冗余技术。

二、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①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航空航天电子系统的综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②提高实时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和数据传输的速率;③发展高速率和超高速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④发展更高频率波段(毫米波、红外、光频)的电子技术;⑤发展可靠性更高和寿命更长的各种电子元器件。

2. 关于航天的科普知识33年前的7月24日是一个大日子,因为美国航天员7月20日首次登陆月球后返回地球。

不过,一直以来都有人唱反调,称人类从来没有登陆月球,那些航天员在月球漫步、插美国旗的照片和影象,全都是美国太空总署弄出来的“登月骗局”,更声称已找出幕后黑手!姑勿论孰真孰假,激辩至今仍不间断。

自1969年7月20日航天员阿姆斯特朗(Armstrong)首次登陆月球的一刹那,就不断有阴谋论传出,质疑那个月球是假的,是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沙漠或迪斯尼的电影厂景而已,月球表面的光影也只是电影射灯打光等等,一切有关60至70年代登陆月球的场面都是美国太空总署发布出来的“登月骗局”(Moon Hoax)。

国旗无风也会动“登月骗局”这个说法在近几年又再被热炒,有名作家、电视节目以此作话题,连美国霍士电视(Fox work)去年亦就此拍了一个特别节目,探讨美国航天员是否真的曾登陆月球,更令“登月骗局”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常识判断三十六:中国的卫星发展的相关常识

常识判断三十六:中国的卫星发展的相关常识

常识判断三十六:中国的卫星发展的相关常识中国的卫星事业呈现出异常飞速的发展趋势,科技领先优势愈发明显。

整理出中国卫星事业发展的相关常识,供大家参阅。

1、“东方红”系列通讯卫星①东方红一号:我国首颗人造卫星,1970年4月24日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4月24日因此也被定位“中国航天日”。

②目前在轨6颗,是一系列地球静止轨道通讯卫星。

③“中星”系列和“鑫诺”系列也是通信卫星。

2、“风云”系列气象卫星1988年成功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目前已经建成了包含极轨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两种气象卫星的气象观测网络,使我国成为了继美俄两国后同时拥有两种气象卫星的国家。

3、“遥感”系列卫星遥感卫星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对地表覆盖和自然现象进行观测的人造卫星,主要用于国土防灾减灾、城市规划等方面。

4、“北斗”导航卫星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中国“北斗”系统。

5、其他科学实验卫星①悟空号:2015年发射,我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

②墨子号:2016年发射,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是潘建伟。

③慧眼号:2017年发射,我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④羲和号:2021年发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羲和是我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和制定时历的女神。

⑤夸父一号:2022年发射,实现了我国天基太阳探测卫星的跨越式突破⑥张衡一号:2018年发射,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

⑦太极一号:2019年发射,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

⑧天琴一号:2022年3月,“天琴一号”卫星在轨运行期间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

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得的全球重力场数据,“天琴一号”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自主探测全球重力场的国家。

⑨怀柔一号:2020年,怀柔一号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怀柔一号”全称叫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将对引力波伽马暴、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特殊伽马暴和磁星爆发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进行全天监测,旨在破解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双致密星并合之谜。

【公基常识】神舟系列航天飞船重要记录(1).docx

【公基常识】神舟系列航天飞船重要记录(1).docx

【公基常识】神舟系列航天飞船重要记录1、神州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一艘飞船发射时间: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了发射地点:酒泉北星发射中心火箭类型:长征2号F运载火箭落地地点:眼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H亍了21个小时2、神州五号:发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杨利伟)时间: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筋类型:长征2号F运载火箭落地地点:内蒙占主着陆场意义: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慈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座新的里程碑3、神州七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七艘飞船,是中国的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航天员誉志刚、刘伯明、*海鹏)时间:2008年9月25日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箭类型:长征2号F运载火箭落地地点:内蒙古主着陆场意义: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和小卫星伴&成功完成了多项技术试验,开启/中国的新篇章4、神州九号:是中国的第四次人肮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时间:2012年6月16日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箭类型:长征2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落地地点:内蒙古主着陆场意义:为今后的载入航天的发展、空间站的建设有良好基础5、神州卜二号: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杨洪波)。

时间: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火箭类型:长征2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落地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落地地点: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意义: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将成为“天和”核心的首批“入住人员并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我荷等•系列操作6、神州十三号: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按照计划部署,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六个月.(航天员崔志刚、王亚平、叶光常)时间:2021年K)月16B0时23分发射地点:酒泉国星发射中心落地时间:2022年4月16B9时57分落地地点: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意义:神州十三号飞行作为中国关键技术印证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实现了很多“首次”!首次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女航天员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首次实施出舱活动: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技术,标志着我们国家航天技术的一大进步。

卫星发射基地

卫星发射基地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目前,已建成具有多 功能、多发射方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 体的现代化发射场。 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 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 1999年5月10日,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 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1997年至2002年的5年多时间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共发送22 颗卫星,成功率100%。 2003年10月21日,中心发射“资源一号”02星和“创新一号”搭 载星取得成功; 2004年7月25日,“探测二号”卫星从这里冲向太空,准确入轨; 2004年9月9日,两颗“实践六号”卫星从这里成功进入太空,相 映生辉; 2004年11月6日,中心发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再传捷航天发射中心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 是中国以前的一个发射亚轨道火箭(如弹道 导弹)的测试基地。现在正在扩张,将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 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 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 的发射任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XSLC)又称“西昌卫星城”,始建于 1970年,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它是以主要承 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 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 1984年6月8号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 1986年的2月1号,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东 方红二号 ; 1990年成功发射我国承揽的商务卫星,亚洲一号 ; 截至2003年底,已先后成功组织了34次国内外卫星发射。 2004年4月,“试验卫星一号”和“纳星一号”在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UTC+8时),我国的首颗绕 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发射中心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西北部内蒙古额济纳旗与甘肃省酒泉市之间)2、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凉山州冕宁县沙坝镇)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岢岚县)4、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海南文昌市,在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简称(JSLC),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截至2005年10月,中国发射了约50颗人造卫星,其中37颗在酒泉发射。

基地除发射场外大部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境内,发射场位于两省区交界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

该地区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每年约有300天可以进行发射试验。

中心自1958年创建以来,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过骄人的十个第一: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在这里成功地发射。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在这里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起;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空;1980年5月18日,第一枚远程弹道导弹在这里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随后还有第一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第一艘载人飞船,都从这里顺利升空。

这里,成功发射了49颗卫星、9艘神舟飞船﹑1艘天宫空间实验室,相继将9位航天员安全顺利送往太空;这里,奇迹般走出了34位将军;这里,是世界三大航天发射场之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英文名称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始建于1970年,于1982年交付使用,1984年1月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

主要担负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GTO)卫星发射的组织指挥、测试发射、主动段测量、安全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传递、气象保障、残骸回收、试验技术研究等任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卫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

在中国目前的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功能比较齐全,设备比较完善,既能发射采用低温推进剂的“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又能发射运载能力较大的捆绑火箭。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承担卫星发射最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综合发射能力较强的航天发射场,近50颗国内外卫星从这里送入太空。

为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三个第一:第一,是在1984年6月8号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二,是在1986年的2月1号,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的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的历史,我们现在看的电视节目和天气预报都是我们自己的卫星传送的。

第三,1990年成功发射我国承揽的商务卫星,亚洲一号,亚洲一号是美国休斯敦制造。

2007年10月2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嫦娥一号”卫星一切准备就绪。

截至2004年4月,中心拥有两个自成系统的发射工位,可以发射不同类型的长征运载火箭,既能将大吨位的卫星送入同步转移轨道,也能将小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境内,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约60公里处的秀山丽水间,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西昌优越条件颇多:海拔高、纬度低;地形隐蔽,地质结构坚实;水源丰富稳定;交通和通讯条件理想。

这里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航天基地。

一是纬度低(北纬28.2度),海拔高(1500米),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纬度越低,北纬28°14′,东经102°01′,离赤道越近,这既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从而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荷。

二是峡谷地形好,地质结构坚实,海拔1857米,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对地面发射设施、技术设备及跟踪测量,通讯的布网有利,能满足多个发射场的建设。

三是晴好天气,“发射窗口”好。

年平均气温18℃,是全国气候变化最小的地区之一,日照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

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

西昌:自古人们在西昌能经常观赏到分外明亮皎洁的地球卫星--月亮,历来传为佳话,故西昌以“月城”的美称闻名海内。

而今,又以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服务于人类而声震环宇。

她除了拥有“月城”、“小春城”、“攀西聚宝盆”和“黄金地带”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调的名字外,又增添了充满现代科学技术魅力的名称:“中国航天城”、“东方休斯敦”等。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简称(TSLC)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

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

目前,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发射方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射场,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了从年执行1次发射任务到每年执行10次以上高密度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的跃升。

中心先后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英文名称:Wen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英文简称:WSLC)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附近约北纬19度19分0秒,东经109度48分0秒,是中国以前的一个发射亚轨道火箭(如弹道导弹)的测试基地。

现在正在扩建,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

由于此地点的纬度较低,离赤道只有19度,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可以让火箭负载更多的物品。

建设是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而发展。

这中心将可以用来发射正在研制的重型长征五号系列火箭。

该中心将可以用来发射正在研制的重型长征五号系列火箭。

建设新航天发射场,是为了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要。

建成后,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火箭发射场距离赤道越近、纬度越低,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尽可能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

在海南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比在西昌发射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提高10%至15%,卫星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

同时,发射基地选在海南,火箭可以通过水陆运输,火箭的大小就不受铁轨的限制(长征二号系列由于受到铁路运输的限制,其组件的最大直径只能限制在3.5米)。

另外,从海南岛发射的火箭,其发射方向1000公里范围内是茫茫大海,因此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

20世纪70年代,中国建设航天发射场时,就曾经把海南岛列为最佳场址之一,但鉴于当时冷战的国际环境,沿海地区很容易被外国军队占领,最终不得不改在较为不易被攻击的西昌。

已发射非载人试验▪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载人飞行▪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八号计划中空间实验室▪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航天器分为军用航天器、民用航天器和军民两用航天器,这三种航天器都可以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

无人航天器分为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货运飞船。

载人航天器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空天飞机。

人造地球卫星分为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科学卫星分为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

应用卫星分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截击卫星和多用途卫星等。

空间探测器分为月球探测器、行星及其卫星探测器、行星际探测器和小行星探测器。

(地球的成为卫星,地球以外的行星称为空间探测器)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实践系列实践一号卫星▪实践二号卫星▪实践四号卫星▪实践五号卫星空间探测双星计划▪探测一号卫星▪探测二号卫星返回式卫星返回式卫星FSW-0▪返回式卫星FSW-1▪返回式卫星FSW-2▪返回式卫星FSW-3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资源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海洋二号环境卫星环境一号遥感卫星遥感卫星一号▪遥感卫星二号▪遥感卫星三号▪遥感卫星四号▪遥感卫星五号▪遥感卫星六号▪遥感卫星七号▪遥感卫星八号▪遥感卫星九号▪遥感卫星十号▪遥感卫星十一号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东方红一号卫星▪东方红二号卫星▪东方红三号卫星▪东方红四号卫星鑫诺鑫诺一号▪鑫诺二号▪鑫诺三号▪鑫诺四号▪鑫诺五号▪鑫诺六号中星中星5A▪中星6B▪中星8号▪中星9号▪中星10号▪中星11号亚太亚太2R▪亚太五号卫星▪亚太六号卫星▪亚太七号卫星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定位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北斗二号运载火箭现役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研制中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空间探测器月球探测嫦娥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火星探测中国火星探测计划▪萤火一号载人航天现役▪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研制中神舟十号空间站现役天宫一号研制中天宫二号▪天宫三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