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人

合集下载

浅谈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

浅谈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

要 结合”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 意和形 声 四种造字法 , 使 得 学生在 了解 汉字文化 内涵
的 同时 认 识 汉 字 。
【 关键词 】 字理;小学语 文; 识字教 学;
字理 识 字教 学 法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而识字教学是基 础 中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 师,我深 知一个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 时识 字数量 的多 少、质量 的高低会对他今后 的继续学 习产生 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过程义是一 件十分枯 燥的事情。我们常说 :兴趣 是最好 的老师 。 如果学生对识字产 生积极 的兴趣 ,了解 识字 的重要性 ,他就能 自觉地 去学习并 掌握汉字 的音 、形 、义。那么 ,怎样才能提 高学生们 的渗透 字理识 字质量呢 ? 我认 为可采用 以下 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知其源 ,识其字 字理识字是运用造字原理进行识字 的教 学方 法,是 国家教 育部推荐的七种主要识 字 方法 之一。运 用这种方法 ,儿童能够牢记 字 的结 构 ,了解汉字 的音 、形 、义 ,加快识 字 的速度 , 并使他们获得汉字文化的熏 陶。 中国汉字有一部分是象形文字 ,它来源 于生活中实物的形状特点 ,如 “ 月 、石 、灭、 火”等。教学这部分字时 ,我 出示 了相对 应 的简笔画 ,把抽象 的汉字形 象化 ,学生很快 就记住 了这些字 。还有一部 分是会意字 ,会 意字是把在意义上可 能发生关 联的两个或两 个 以上 的字组合在 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 如教学会意字 “ 休 ”时,我先 画一个 人依靠 株树 ,然后 问学 生: “ 人靠着 大树干什么 呢?”学生 回答 : “ 人累 了靠着 大树休息一 下。 ” 我随即告诉学生 , 休息的 “ 休” 就是 “ f ” 加个 “ 木” 。这样识 记会 意字 ,既能丰富学 生的感性认识 ,又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 二、搞好写字教学和识字教学的结合 郭沫若先生说 过:培养小学生写好字, 不一 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 ,总要把字写得合 乎规格,比较端正 、干净 ,容易认 。这样养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梁亦芳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立起“明理识字”的观念,培养学生识一字明一理,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去记,不仅能切实提高识字效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明理识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分析明理法。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表意性,教师要掌握汉字这一特点,就必须对每个生字认真研究分析,以字理为中心,体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性。

如教“跟从”的“从”字,教师只须用简笔画,勾勒出一个人跟在一个人的后面,学生即可理解“从”字的意思,并从图上观察到“从”字的写法,进而促进对“从”字的音、形、义的理解。

这种明理识字,是有意识地识记,自然记忆深刻,掌握牢固。

演绎明理法。

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直观演绎方法和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山”字时,可展示“群山图”,表现出“山”字的大体演变过程,再观察“山”字各部分的构成,这就是析形。

如此形义结合,达到明理效应。

比较明理法。

通过对若干音同而义形不同的字的比较,使学生理解生字的形义。

如教“燕、艳、咽、焰、砚”等同音字时,对“燕”字重点分析,先展示“燕”字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对照“燕”字比较,就不难理解楷体字的“燕”字的上部分是燕子头部,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开列在口字两旁的部件像燕子的翅膀,四点即是燕子的尾巴。

显而易见,这个“燕”字,与表示多种颜色的“艳”,口吞食物的“咽”,火焰的“焰”等绝不会混淆。

这种比较明理,当然印象深刻、清晰明了。

推理明理法。

现行教材中,识字教学的安排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课本里虽然象形字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汉字形成的基础。

指事字是符号或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符号形成。

会意字和形声字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合,因此教好象形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就容易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容易探索出规律。

如先教“女”和“马”,再教“妈”;先教“木”,再教“林、森”;先教“人”,再教“从、众”??就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

让字理彰显识字活力

让字理彰显识字活力

让字理彰显识字活力一、关于字理识字汉字源于生活,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字形与意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先感知直观形象再识记汉字(即“字理识字”)是最有效的方法。

所谓“字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追本溯源,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形象真实、深入浅出地进行识字教学。

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音、形、义,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洞察汉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是一种积极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二、字理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讲故事、表演、字谜、游戏等,将汉字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巧妙传递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识字兴趣的不尽源泉,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通过近两年的识字教学研究,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字理识字的主要方法:1、讲故事渗透古老字理。

低年级学生喜欢听老师讲故事,而这种做法便很好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到听故事上来。

如教学《穷人》这一课的“穷”字,就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古代先民的生活:远古人生活,没有房子居住,只能住在洞穴里,“穴”表示洞,整天干的是体力活,“力”表示体力活,学生们听后恍然大悟,兴趣倍增。

这样,使学生掌握了“穷”的形、义。

2、动作表演再现字理。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如表示动作的字),选择形象活泼的演示法,通过体态语言再现动作,将字形与字义建立学生的联想之上,从而活跃了课堂氛围,将枯燥的识字过程再一次变得丰富精彩,使学生对汉字字形印象深刻,逐步培养了他们的洞察汉字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源于一次“临时”的识字教学。

有一次课间里,我和孩子们在读《狗熊掰棒子》的故事。

读到题目的时候,他们就被难住了,没有见过“掰”不会读。

直接告诉他们吧,但是害怕字音留给他们的印象不深刻,时间长了就忘记了。

字理识字定义

字理识字定义

字理识字定义1、象形:所谓象形,就是象实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形体描绘出来的意思。

汉字多起源于图画文字。

最初的汉字字形多是根据实物的形状把它描画出来的,这就是象形。

不过,象形字和图画是有其本质性的区别的。

象形字的写法较图画大为简化,往往只是实物形体的一个简单轮廓,(如日、月、山、人、大等)或某一具有特征性意义和部分(如牛、羊等),此外更主要的是,它必须和语言中表示概念的词和语音结合起来,从而成为记录语言的符号。

《说文》共收象形字264个。

2、指事:指事是一种用抽象的符号来表达语言中某种概念的造字方法。

指事字的构成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象形字上添加指示符号构成的指事字,如刃、本、末;另一种是由纯抽象符号组成的指事字,如上、下、一、二、三等。

指事字是在全部汉字中是数量最少的一种。

《说文》仅有129个,3、会意:所谓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以表示一个新的意思。

从结构上看,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的并列或重叠。

从意义上讲,它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的会合。

如一个“木”字代表一棵树,两个“木”字组合在一起则代表成片的树群(林),而三“木”字则表示更大面积分布的树林(森)。

又如“人”和“木”组成“休”表示人靠着大树歇息的意思。

《说文》中收会意字1167个。

4、形声:形声字是由意符(形旁)和音符(声旁)两部分组成。

其中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或类属),音符则代表形声字的读音。

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占总数的85%。

形声字的声旁和本字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同音关系:和、歌、们、妈、清、枝异调关系:花、按、景、想、梅、字双声关系:绿、打、杯、讲、拉、洗叠韵关系:红、草、让、张、妙、笑形旁与声旁的组合方式有如下几种:左形右声:清、松右形左声:攻、期上形下声:空、箕下形上声:想、基内形外声:闻、闷外形内声:园、匣形被拆开:街、裹声被拆开:随、辩形偏一角:荆、颖声偏一角:旗、徒。

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认为:成千上万的汉字是由,,,来个基本字构成的。

构成的方法也只有两种:一是以形示意;二是用已有的字表意兼表音。

学会了这些基本字,再掌握了汉字的构成法,所有汉字就会迎刃而解。

这种识字法符合人的认记规律,老师好教,学生易学。

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对外汉字教学,繁体与简化字沟通等,都有极大意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识字教学一定要符合字理。

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

据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认识汉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及合理性,从而使学生理解汉字的构形、读音、表义的道理。

汉字科学课题研讨中捕捉到的信息,月28日—29日,福建省第二届“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泉州第三实验小学举行。

研讨活动以七节课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实验研究成果,展示了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在一天半的听课和经验交流活动中,专家们、老师们对汉字科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验让我受益。

知道了此课题的操作小贴士:深入浅出,学以致用,适时适度,兼容并蓄。

一、讲析偏旁,扩大识字容量:偏旁举一形而统众形。

二、解析字理,渗透识字方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三、追溯字源,指导正确书写:探求本义法。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越位、不到位的话就谈不上科学,因为汉字学识字不等于展示古文字,有时需要根据汉字象形性的特点展示古文字,不能只要教学生字,就展示其古文字,有些字的古今字形变化不大,再出示古文字就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汉字科学,并不是把每课的生字都用来溯源,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能追究它的根源,更大的作用是通过汉字科学的解析,让学生更容易的记住这个生字,而不写错字。

已经认识的字不再拿出来讲,一看就懂的字没必要拿出来讲,解说不便的字没有必要拿出来讲。

“汉字学识字教学法”就是运用汉字科学的知识给小学生讲授汉字构形的知识。

该教法不仅引起了小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汉字识记的效率,同时也无形中传授了汉字文化,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字理识字的名词解释

字理识字的名词解释

字理识字的名词解释字理是指汉字的内涵和外延,即字的原始意义和含义所在。

它是字的本质和灵魂,是人们通过理解字的构成和蕴含的意义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

字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字是汉字的基本单位,它由部首和部首相组成。

部首是汉字中常见的一些字形,具有一定的意义。

而部首相则是在部首的基础上,通过字形的相似或变化形成的一类字。

通过研究汉字的部首和部首相,我们能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进而深入理解字的内涵和外延。

识字是指理解和认识汉字的过程,也是字理识字的核心。

识字不仅包括了字的形状、结构、音韵等方面,还包括了字的含义、用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

识字是人们通过学习和认知来理解和掌握汉字,从而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既有形式上的美感,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字理识字的过程,就是通过理解和认识字的形、音、义等不同要素,逐渐理解和掌握字的内涵和外延,进而探索其中蕴藏的深层意义。

字理识字是一种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它使我们可以在繁杂的字形中找到共通之处,通过字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来推理和理解字的起源和变化。

字理识字的意义不仅在于学习汉字的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培养思考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通过字理识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进而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我们自身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字理识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在现代社会,尽管汉字的使用范围已经大大缩小,但字理识字的重要性依然不可低估。

通过字理识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字,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瑰宝。

字理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学习汉字的书法、阅读古代文献、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等方式进行。

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字理识字的学习和交流,使得字理识字的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

总而言之,字理识字是一种通过理解和认识字的构成和含义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字理识字教学10例》配图

《字理识字教学10例》配图

《字理识字教学10例》配图2013-04-03 10:55这⾥有10例字理识字教学案例,我看后感觉对低年级的⽼师很有⽤处,就转帖在这⾥了,因为是朋友给我的,故⽽对案例设计的作者不清楚也⽆法考证原创⼈,故未⼀⼀注明教者。

只是希望我们能够相互引⽤,不断完善⾃⼰的教学。

内容来⾃邹武林的《新语⽂新体验》-------课程改⾰300案例点击-----这本书⾥的。

[案例] 例1:囚 识“囚”字,教师分析说,囚字的“⼞”表⽰⼀间封闭的房⼦,即牢房,犯了错误或违犯了法律⼈就被关在牢房⾥就是囚禁。

例2:灾 学“灾”字,⽼师分析说,“灾”字的“⼧”表⽰房⼦,屋中起⽕就是灾害。

例3:⾬ 教“⾬”字,教师先板书,然后问学⽣:“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个图形像什么?”学⽣经过观察与思考,回答:“像天上下着⾬。

”教师就告诉学⽣:“刚才⽼师画的,就是古代劳动⼈民⽤图画的⽅式写成的‘⾬’字,后来经过不断演化,就成了现在这个样⼦了。

”边说边板书“⾬”字。

让学⽣回答讨论:现在的‘⾬’字和原先的‘⾬’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笔画构成?笔顺怎样?通过以上教学,学⽣对“⾬”字的形和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例4:疑 教师编了这样⼀个故事:古时候,有⼀个战⼠在战场上遇到了强⼤的敌⼈,他⼼⾥想,我⽤⼔⾸(⼔)刺还是⽤箭(⽮)来射,⽤短⽭来戳还是“三⼗六计⾛为上计”?他疑虑不决,⼀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这就是疑。

还有这样解的: 例5:攀 “攀”,笔画繁多,教师⼀边说⼀边板书:⼭上有很多⽊,⽊上有很多枝枝杈杈,所以两个“⽊”字中间有两个叉;⼤⼿⼀⽤劲,就攀上去了。

例6:牧 教“牧”字,教师点出“牜”是“⽜”的变形,“攵”是⼿拿鞭、棍的意思,⼿拿鞭⼦放⽜,正是“牧”的本义。

例7:尘 利⽤拆字法认读“尘”,拆开为“⼩⼟”,然后让学⽣去联系⽣活中的尘⼟去理解,即为细⼩的⼟颗粒。

这样就让学⽣在意、形、义⽅⾯达到认知的⽬的。

例8:男 ⽼师说,“男”可拆开为“⽥、⼒”,可以引申为旧时代⽥中劳作的⼈。

字理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字理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字理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当前的识字教学,可谓流派纷呈、方法各异,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由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受到“汉字落后论”、“拉丁字母万能论”的影响,对汉字科学研究的投入是很不够的,师范学校《语基》教材中有关文字学的知识非常苟简,因而,即使师范院校毕业的小学语文教师,一般来说其文字学基础仍是比较薄弱的,在教学中很难娴熟而灵活地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教学,多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而已。

如“大”字,只要学生能说出一横一撇一捺,有三画;“男”字只要能说出是上下结构,老师即夸赞其“顶呱呱”。

诚然,在学生初识笔画和结构阶段,这样的教学也是必要的,但在此之后仍千字一律地、毫不讲“理”(构字原理)地机械教学和机械识记,其结果当然就会是生字回生率高、书写错别字多。

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能依据构字原理,把上述两字分别析解为:“人”跨腿伸臂(一)表示“大”,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是“男”,那幺,像“大”、“男”等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不会是抽象的笔画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

较之抽象的符号识记,这样讲“理”的识字,其“质”是根本不同的。

识字要以感知觉为先导,并有分析、综合以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参与,而最主要的过程是记忆。

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则印象深刻。

因此,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佟乐泉语)。

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讲析字理的识字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

依据汉字的构字原理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识字方法。

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清代的诸多识字教本,都非常注意从构字原理上析解汉字,一代名师徐特立身为人师时,仍苦读《说文》,常一边行走一边于掌心书写篆文,默记字理。

由于汉字楷化和简化等原因,部分字的形义已有所变化,教学这些字时,当然不能“强词夺理”,是可以按笔画或结构部件识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骨文
金文
做个动作看看

加一笔能变成什么字呢?
太 天 夭夫
大太天夭夫爽
× ×
× ×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 望去,树哇,房子啊,都 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 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 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表示由生到死的改变
甲骨文 字形与“从”相似,像两个人并肩而立。
认识自我
猜猜老师的动作表示什么字?

认识自我 ——人








请一位小朋友来做动作,猜 猜是哪个汉字部件?
→亻

亻:你 他 们 休 体 伟 健 俭……
千,十百也。——《说文》 人寿百年,十人一千


甲骨文
组词 跟从

甲骨文
“三”:表示多次或 多数:三思而行
坠 zhuì
→山岭、悬崖
北”是“背”的本字。北,甲骨文 像一个朝左 的人和一个朝右的人,两个人朝相反方向站立。
表示头戴冠冕、手拄棍杖的年长上卿或大夫
Hale Waihona Puke 儿甲骨文 :只长出两颗门牙的嘴巴, 表示刚长门牙的人,小孩。
甲骨文 像背在大人背上的小孩。造 字本义:尚未能独立活动的幼儿。
“人”城宅院多,各个宅院住户多。
亻人 大 匕 儿












休 体
人字家族
夫 爽
兴旺老兴隆
伟 健
千变万化
不离不弃


人字家族 兴旺兴隆 千变万化 不离不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