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梁亦芳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立起“明理识字”的观念,培养学生识一字明一理,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去记,不仅能切实提高识字效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明理识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分析明理法。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表意性,教师要掌握汉字这一特点,就必须对每个生字认真研究分析,以字理为中心,体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性。
如教“跟从”的“从”字,教师只须用简笔画,勾勒出一个人跟在一个人的后面,学生即可理解“从”字的意思,并从图上观察到“从”字的写法,进而促进对“从”字的音、形、义的理解。
这种明理识字,是有意识地识记,自然记忆深刻,掌握牢固。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字理论文:字理识字与自主学习

全国字理教学论文案例评比字理教学与自主学习摘要:在字理教学中无论是“字理识字”还是“字理析词”都培养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自主性学习”的又一形式,值得我们大量提倡。
字理教学——这是汉语教学新的尝试,在低年级的字理教学中以“字理识字”为主,中高年级逐渐过渡到“字理析词”。
“字理识字”是通过对汉字造字方法的分析,运用联想、直观等手段来把握汉字字形与义、音的关系,达到识字目的,它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儿童的识字能力,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形象生动地进行字理教学,利用低龄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字理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字理识字”不仅是一种既能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准确识字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的教学方式,与我们大力提倡的自主性学习,“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有同功效。
一、字理识字是自主学习的又一保障字理教学的核心就是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分析字形理解字义),因义记形(从字义来记字形)。
只有有了能分析字形理解字义的能力,才能记得字形。
根据汉字的构形理据进行识字教学,注重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掌握构字规律,由此联想到彼。
如学习了“操”字后,启发学生思考看还有哪个字有右边这个部件,经过思考,学生能想到“躁”、“澡”、“燥”等一组形声字。
通过仔细观察,学生不难发现右边是声旁,表音,形旁分别是足字旁、提手旁、火字旁,表义。
能在同类字中找出表声和表义的部件,在日后的学习中学生能获得自主性的学习的知识保障。
如学习了“跑”字,知道左边表义,用脚跑,右边表声,还能联想出许多同类的字像“跳”、“踢”等。
从而对形声字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和积累和对偏旁部件的认识。
能在一个字的基础上联想中许多同偏旁部件的字。
当遇到陌生的字可以联想到已知道的相似的字,因为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学习一个字,而是学习识字方法,从而为以后能更好地自学奠基,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个保障。
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认为:成千上万的汉字是由,,,来个基本字构成的。
构成的方法也只有两种:一是以形示意;二是用已有的字表意兼表音。
学会了这些基本字,再掌握了汉字的构成法,所有汉字就会迎刃而解。
这种识字法符合人的认记规律,老师好教,学生易学。
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对外汉字教学,繁体与简化字沟通等,都有极大意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识字教学一定要符合字理。
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
据理识字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认识汉字各部分组合的内在联系及合理性,从而使学生理解汉字的构形、读音、表义的道理。
汉字科学课题研讨中捕捉到的信息,月28日—29日,福建省第二届“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泉州第三实验小学举行。
研讨活动以七节课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实验研究成果,展示了汉字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在一天半的听课和经验交流活动中,专家们、老师们对汉字科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经验让我受益。
知道了此课题的操作小贴士:深入浅出,学以致用,适时适度,兼容并蓄。
一、讲析偏旁,扩大识字容量:偏旁举一形而统众形。
二、解析字理,渗透识字方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
三、追溯字源,指导正确书写:探求本义法。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越位、不到位的话就谈不上科学,因为汉字学识字不等于展示古文字,有时需要根据汉字象形性的特点展示古文字,不能只要教学生字,就展示其古文字,有些字的古今字形变化不大,再出示古文字就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汉字科学,并不是把每课的生字都用来溯源,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能追究它的根源,更大的作用是通过汉字科学的解析,让学生更容易的记住这个生字,而不写错字。
已经认识的字不再拿出来讲,一看就懂的字没必要拿出来讲,解说不便的字没有必要拿出来讲。
“汉字学识字教学法”就是运用汉字科学的知识给小学生讲授汉字构形的知识。
该教法不仅引起了小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汉字识记的效率,同时也无形中传授了汉字文化,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年级字理识字课文

tóu 头
篆文
会义字 ①本义:名词:脑袋 头顶 头角 ②名词:顶端末端 笔头 绳头 枝头 ③名词:起点终点 头绪 从头开始
④词缀:名词后缀 骨头 罐头 苗头 ⑤形容词:第一的领先的在前的 头牌 头羊 头天 先头 先
头部队 ⑥量词:只匹 一头蒜 一头羊
mǐ 米
甲骨文
篆文
象形字
①本义名词:粟子 本义只见于古文 ②名词:粟或稻谷去壳后的内仁 米醋 米饭
马
①本义名词:善跑的力畜马鞍 马 鞭 马匹
②形容词:大的口语 马蜂 马勺 马
桶
甲骨文
篆文
niǎo 象形字 鸟 ①本义名词长尾飞禽
鸟巢 鸟笼 鸟窝
课文一
10、比尾巴
甲骨文
篆文
yún 指事字
云
①本义名词:在天空飘浮的汽团 云彩 云朵 云雾 云霞
②副词:像气团一样地铺天盖地地 云集 云散 云游 云涌
③名词:显示文件灵魂的关键字眼、标题或名称 目次 目 录
④名词:网洞网眼 细目网 纲举目张
⑤名词:生物学上大于科小于纲的类 科目 松柏目 本草 纲目 ⑥量词:相当于格 百目筛 一目棋
ěr 耳
甲骨文
篆文
象形字 ①本义名词:人类的听觉器官耳垂 耳环 耳坠 ②名词:耳状物 壶耳 箕耳 提耳 木耳 银耳 ③名词:对称而小巧的 耳房 耳门 ④助词:表示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也 只见于古文
jiǔ
九
甲骨文
小篆
数指事 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名>九月 〈动〉纠合聚集
wú
无
楷体
小篆
〈名〉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 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动〉 没有跟有相对 〈副〉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代〉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连>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 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字理识字10例

字理识字10例[案例]例1:囚识“囚”字,教师分析说,囚字的“囗”表示一间封闭的房子,即牢房,犯了错误或违犯了法律人就被关在牢房里就是囚禁。
例2:灾学“灾”字,老师分析说,“灾”字的“宀”表示房子,屋中起火就是灾害。
例3:雨教“雨”字,教师先板书,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个图形像什么?”学生经过观察与思考,回答:“像天上下着雨。
”教师就告诉学生:“刚才老师画的,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图画的方式写成的‘雨’字,后来经过不断演化,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边说边板书“雨”字。
让学生回答讨论:现在的‘雨’字和原先的‘雨’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笔画构成?笔顺怎样?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对“雨”字的形和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例4:疑教师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战士在战场上遇到了强大的敌人,他心里想,我用匕首(匕)刺还是用箭(矢)来射,用短矛来戳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疑虑不决,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这就是疑。
例5:攀“攀”,笔画繁多,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山上有很多木,木上有很多枝枝杈杈,所以两个“木”字中间有两个叉;大手一用劲,就攀上去了。
例6:牧教“牧”字,教师点出“牜”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义。
例7:尘利用拆字法认读“尘”,拆开为“小土”,然后让学生去联系生活中的尘土去理解,即为细小的土颗粒。
这样就让学生在意、形、义方面达到认知的目的。
例8:男老师说,“男”可拆开为“田、力”,可以引申为旧时代田中劳作的人。
例9:盲教师引导说:“盲”可拆开为“亡、目”,“亡”即为失去之意,“目”即为眼睛,“盲”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例10:播“播”字,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用拆部件的方法来记这个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的上面是一撇加上个米字,下面是田字,米在这儿指种子,春天我们用手把种子撒到田里就叫播种。
经过这样一说,学生就不会把右上面写成“采”了。
字理识字教案

06
字理识字教学展望
字理识字教学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字理识字教学将趋向于采用更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等,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跨学科融合
字理识字将进一步与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融合,通过 跨学科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拓宽知识 面,培养综合素质。
案例三:汉字“水”的教学
3. 字义解释
讲解“水”字的本义为河流、水域,引申为液态物质等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4. 书写练习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水”字,强调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
教学反思
本案例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汉字的构形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取得了较 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对 汉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系统性
按照汉字的构形体系,将汉字进行 分类和整理,形成系统的识字教学 体系,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
字理识字的意义
提高识字效率
通过字理识字,学生能够理解汉字的 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汉字 的认识和记忆,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培养语文思维能力
传承汉字文化
通过字理识字,学生可以了解汉字的 起源、演变和结构,认识汉字的文化 内涵和艺术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 弘扬汉字文化。
04
字理识字教学评价
学生识字能力的评价
识字数量
评价学生掌握的汉字数 量,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的要求。
字义理解
评估学生对汉字基本含 义的理解程度,能否正
确运用。
书写规范
检查学生的汉字书写是 否规范、整洁,符合笔
画顺序。
识字速度
五年级上册汉字字理识字

五年级上册汉字字理识字
五年级上册汉字字理识字,可以参考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生字表,整理出需要掌握的汉字,并按照字理进行分类和讲解。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信息:
1. 笔画和笔顺:对于每个汉字,需要掌握其基本的笔画和笔顺,这是书写规范汉字的基础。
可以结合字理图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成和演变。
2. 偏旁和部首:偏旁和部首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偏旁和部首,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意义。
可以根据字理,讲解每个偏旁和部首的含义和来源,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3. 形声字和会意字:形声字和会意字是汉字的两种重要构字方法,通过学习这两种构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和来源。
可以结合字理图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形声字和会意字的构成和演变。
4. 音形义结合: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通过学习音形义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意义和用法。
可以根据字理,讲解每个汉字的发音、形状和意义,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汉字。
总之,五年级上册汉字字理识字需要注重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形声字、会意字、音形义结合等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汉字,提高识字能力。
一年级下学期字理识字字谜识字

一年级下学期字理识字字谜识字一年级(人教)下册生字表(二)自理识字谜韵歌决(根据《小学语文字理识字教学手册》整理) 识字一:万(谜——让它进厂太厉害,让它走路把步迈,问它身价是多少,九千九百换不来。
——丁(顺——一横加竖勾,像可没有口。
)冬(谜——折文是脚趾,两点表示冰;脚在冰上走,何时有此景,) 百(顺——分读是一白,合读便是百;读到九十九,再读就明白。
) 齐(谜——大家有文化,双脚练步伐;喊着一二一,统一向前跨。
) 第一课:说(谜——一言既出,就要兑现;君子之言,诚信为先。
) 话(谜——舌头转动,语言生动;巧舌能说,哑巴苦痛。
) 朋(谜——月月不分离,好似亲兄弟。
) 友(顺——横撇表示手,又也表示手;你手握我手,大家是朋友。
) 春(谜——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高(谜——京上头,尚下头,合一起,高个头。
)第二课:你(谜——请您把心放下吧)们(谜——这人同一家门,都是一伙人)(顺——这人做工,与众不同。
专纺丝线,全部染红) 红绿(谜——此绞丝,何颜色,横山青,碧水秀。
)花(顺——花是植物变化来,色艳味香人人爱)草(顺——春天一来到,最早萌新芽;野火烧不尽,芳草遍天涯。
) 第三课: 爷(谜——父下硬耳朵,胡子白又多;爸爸叫爸爸,我该叫什么,) 节(谜——草下竖着硬耳朵,爱听锣鼓喜庆歌。
)岁(谜——仙人山中过一夜(夕),人间实际已一年。
) 亲(谜——树木高高立,枝壮叶儿绿;父母和子女,就像叶连枝。
) 的(谜——白色勺子是目标,向它放箭挡不了。
)行(谜——街上整洁不堆土,方便人走车运输。
)第四课古(谜——上十下面口,表示很多口;口口相流传,历史很悠久。
) 声(谜——喜之上(士),眉之梢;说笑时,便听到。
) 多(顺——每天一夕合,如果二夕多。
) 处(顺——夕字点换捺,卜字右上加;走到办事处(chù),违规受处(chǔ)罚。
)知(顺——具体丰富知识,说话口若疾矢。
)忙(顺——亡字左加竖心旁,急忙匆忙又繁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理识字教学【编者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谈及识字教学时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古今的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即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能让学生快速形象地识记汉字,且能领悟汉字蕴涵的文化内涵。
然而,试问我们的语文教学,能较好地运用字理引发孩子的无限遐想和催生他们的创造吗?我们的教师把“独体字问有多少画,合体字问是什么结构”当作了主流教法,我们的孩子习惯了字形分析,习惯了死记硬背,他们很少能从识字中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学习的兴趣也就可想而知了。
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语文课程标准》),自觉地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呢?为此,我刊特邀请了著名特级教师,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先生撰写系列研究文章发表看法,也欢迎广大教师参与此话题的讨论。
如何依据汉字特点教学系列谈之一字理+心理=合理——凸显字理,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特级教师全国字理识字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基础,要切实地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语)。
《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组成员陆志平先生在其《语文课程新探》一书中也指出,“根据心理、字理合理安排识字的序列,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也肯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答案的课题”。
大量的教学实践亦证明,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字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进行识字教学,当是最合理的教学,简言之,即是“字理+心理=合理”。
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心理)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而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汉字最主要的就是讲析字理。
汉字虽然历经漫长岁月的演化和特别是近代的简化,但是大部分的汉字依然有“理”,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依据字理教学,也就自然地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其《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依据字理进行教学其功效是多方面的,在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方面尤其彰显。
1.凸显字理,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意象美。
世界卫生组织于1995年在全球展开了“脑的十年”运动,旨在促进脑科学研究以提高人类生存质量。
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且把它与汉字教学联系起来。
1998年1月16日,李岚清副总理考察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时说,“多用右脑,多训练右脑,可以事半功倍,甚至可以提高几百倍。
所以,希望你们教育工作者要很好地研究右脑。
有人说下个世纪的十年是右脑开发的十年。
哪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有突破,哪个国家就有活力。
而我们中国有先天的好处,因为我们用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本身就是用的右脑。
但是我们没有自觉地用各种方法来开发右脑。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智力、创造才能的竞争。
人脑是人的智力的发源地,所以,未来的世纪是人脑——特别是右脑的开发的世纪,这个课题,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其意义甚至大于物质的开发和利用。
”(李岚清副总理给陈至立部长的信)所以,从科技的高度和人脑科学的深层次上来探讨素质教育已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就识字教学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依据字理,析形索义的方式来开发右脑。
50年代时,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汉字如“诗”似“画”,这是因其表意性使然,依据字理析解汉字,学生就能透过汉字的笔画出现如“诗”似“画”般丰富的内心视象,从而形象地、牢固地、快速地识记汉字。
如何使汉字由抽象的符号转化为生动的意象呢?一般采取的对策是:1、通过图字对照,重现象形字的形象。
如禾穗图与“禾”字的比照,简笔画的山形与“山”字的比照等。
几乎每一种版本的低年级语文教材初学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时,课本里都会以“文字图——小篆——楷书”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应很好地对这三者进行比照,可先具象再抽象(“文字图——小篆——楷书”),也可先抽象再具象(“楷书——小篆——文字图”)。
切莫单纯地教楷体的独体字,而仅把文字图和小篆当作简单的插图。
2、通过字形展开联想和想象。
对于那些由独体字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可采用分解组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其“会意”的方法。
如“采”由部件“爪”和“木”组成,可具体地想象人们用“爪”在“木”上采摘茶叶或果实的情景;由“男”字的“田”和“力”想象远古的男子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情形,还可由此联想到妇女在家纺纱织布的情景,由此,一幅男耕女织的画面就会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3、通过动作演示再现情景。
如会意字“拿”“掰”等,这类字动感十足,用动作演示十分形象。
即使是“望”、“瞧”、“眺”、“瞅”、“盯”、“窥”、“盼”、“瞄”、“睬”、“瞪”、“瞰”、“瞥”、“瞟”等形声字,也可以用表情和动作来显现。
引导学生透过字形想象汉字所蕴涵的意象,久之,一个个的汉字在学生的眼前就真的会如“诗”似“画”,甚至其形其色其声俱现。
如在诵读《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花)”和“黄鸟于飞,其鸣喈喈”的诗句时,从火的“灼灼”,使读者想象到桃花红得象火焰一样;从口的“喈喈”,又让我们仿佛听到黄鸟清脆悦耳的鸣叫声。
通过字理的析解和意像的透视,此时,“如果打开用汉字写的一本书,那就好象进入了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述它的喜怒哀乐。
”(于漪语)2.凸显字理,让学生领悟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不只是记录汉语的工具,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活化古。
日本一位学者说:“汉字的信息量很大,它本身就是一种IC(集成电路)。
”国内也有同行学者谈到:“方块汉字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是中国文化的缩微系统。
”汉字具有平面的二维结构的特点,它的形旁是信息存储体,它的声旁是信息识别体,至于象形字、会意字,几乎可以望文生义,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这样的信息载体的特点是线性的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
我们应尽量通过析解汉字的形义,让学生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在字理析解中了解汉字形义的演变情况。
造字之初的象形字生动逼真、图文合一,使人见字而识形,见形而知义。
尔后的会意字内涵丰富,组构巧妙。
例如“监”,繁体为監,像一个人弯着腰(亽),瞪着眼睛(臣)下视水盆(皿)照面的情状,本义是照镜子。
这个字告诉我们人类最初没有镜子,只好用盆子装水照面修容。
春秋时,人们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利用青铜磨制出了可以照面的铜镜,于是先后以“鉴”、“镜”表示,以区别原来的水盆镜子。
今天,我们使用的镜子已不是铜的而是玻璃的了,但我们仍沿用“镜”字,这样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出其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
2、在字理析解中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
古人造字时,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构字之中。
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
“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
忠字,从心,中声,尽心尽力,赤诚无私为忠,这是指对众人、对国家的心态,如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孝字,从老省,从子。
儿子尽心侍奉老人为孝。
古语说,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古人认为这便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地方。
真乃“字小乾坤大”,从这些汉字中折射出古人诸多的价值观念,通过对这些汉字字理的析解,很自然地就渗透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3、在字理析解中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形声字由表义的形旁和标音的声旁组合而成,是一种比较科学、能产的造字方法,其表意的形旁对于我们研究汉语词的原始意义,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了解当时人类的认识水平,都是很有帮助的。
如“财、货、贵、贱”等字以“贝”为形旁,“币、帛”以“巾”为形旁,“钱、银”以“金”为形旁,从这些不同的形旁可知我国古代曾先后用过贝壳、丝帛和金银来作货币,反映了汉族人民对于货币价值观念的发展过程。
又如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里,以妇女为中心,很多姓氏都加上“女”旁表形,如“姜、姚、姬、嬴”等,连“姓”字本身也是女旁,一些美好的字眼也用上女旁,如“好、姣、姝”等。
到了男权社会的时代,从文字上就出现了许多侮辱女性的痕迹,如“嫉、婪、嫌、妓、奸、妨”等字,就连“偷”字和“懒”字也曾加上“女”旁。
“女”字真可谓“受宠”一时,又“受害”一时。
“政、教”以“攵”为形旁,从“攵”的字往往与“打击”有关,由此可知上古时代的“政”、“教”都与刑罚和体罚有关。
如此析解字理,能使学生领悟到祖国汉字所蕴涵的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3.凸显字理,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1998年1月16日上午,李岚清副总理在考察南京金陵中学向同学讲话时,在黑板上写下了“火”、“火山”、“火山口”3个汉语名词,然后又各自添写英文。
他说:“中国字,只要把每个单字记住,就会读出这些单字组成的词,然而,英文却不是,每个字都不是一样的。
”李副总理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中国字很伟大,要好好学啊!”的确,中国的汉字除因其表意性而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外,在音律、形体、情趣方面在世界上亦是别具一格,颇具魅力的。
例如,“对联”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左右两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词语相对,平仄相调,内涵相联,真可谓无独有偶,巧夺天工,特别是一些内含字理的对联,尤显情趣。
如A 此木为柴山山出,白水作泉日日昌。
B 六木森森,杨柳梧桐松柏,三水淼淼,海洋湖泊江河。
A联属于拆字联,把“柴”、“出”“泉”、“昌”进行分拆,这实际上是进行了汉字结构的分析。
B联除了对“森”和“淼”进行分拆外,后续的“杨柳梧桐松柏”和“海洋湖泊江河”又凸显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汉字字理的特征仍然十分突出。
中国的对联如此的对仗工稳、平仄相对、音律有致,这是线形的拼音文字所不可比拟的,显现了汉语言文字独具的特色,特别是每到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更是中国的一大奇观。
我们的语文实验教材在这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多种教材都选用了“对子”形式的识字课。
此外,运用猜字谜的形式,也能较好的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字谜的形式古已有之,它跟汉字的音、形、义关系密切,课堂教学中突出字理的猜谜也是十分有助于学生对汉字形义的识记和文化知识的吸纳的。
例如:上山割草木,加水反复煮;一人欠着身,俯看皿中物;熬出颜色来,再放丝和布;此物真是美,两滴口水出;搅和九次后,白布变蓝布。
于是起坏心,把它偷回屋。
(染)(盗)从上例可以看出,作为课堂上识字教学中的猜谜是与社会上的文字游戏式的猜谜是不同的,它特别注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突出字理的构成,通过猜这些形义结合的字谜,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获取了历史文化的知识,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