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
什么是字理识字?

什么是字理识字?字理识字系列——总序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发现了学生中的两个不变的传统:错别字不变,男生不喜欢语文的人数总比女生不喜欢语文的人数多。
无论是城镇学生还是农村学生,无论是八十、九十年代还是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的错别字如出一辙。
无论何时何地,喜欢语文的男生总是没有喜欢语文的女生多,语文成绩好的男生总是没有女生的多。
究其原因是语文要写字,汉字太难写、太难记。
历经几次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难觅解救良方。
九十年代末期,接触了字理教学法后,茅塞顿开。
语文难难在识字,识字难难在不识字理。
不识字理,那一个个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字是那么单调、枯燥、烦人:一个个汉字中的点横竖撇捺钩,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在左,有的在右,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记得头脑发昏。
识字理,那一个个汉字就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兴趣大增。
字理教学法就是依据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入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
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构造原理及其演变过程是字理教学。
那么,什么是字理呢?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
汉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每一个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
其主要表现就是“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
但是经过“隶变”乃至当代大规模简化之后,“六书”已不能涵盖所有字形,因此江苏徐州彭城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杨洪清、朱新兰夫妇也与时俱进地对现行汉字的字形进行系统归类、科学分析,将“六书”发展为“十书”。
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贾国均总结提出了字理识字法。
在进行字理识字实验的过程中又不断完善为字理教学。
所谓的“十书”就是把甲骨文、篆文里的一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经过隶化、简化后其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不明显的字按现行的字形归类为笔画字、部件字、存意字、存音字。
字理识字教学八法

字理识字教学八法字理识字教学内容丰富,操作性强。
为便于教师根据汉字不同的构形特点和造字方法采用相宜的教学方法,现归纳出八种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简介如下。
1.图文并茂·形象法象形,是最早的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形状的方法来造字,字形即为事物的图形。
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让学生观察,了解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字形、字义与字音的联系,其中应重点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如“日”字的教学,先出示“日”字甲骨文形体⊙,像太阳形,○像圆形的太阳,里面的一点像太阳里的黑斑(有的说像太阳里的光);再讲解由⊙到日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演变为“口”,“·”拉长为“一”);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日”字的构形原理。
图文并茂·形象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适用于象形字的教学。
运用这种方法教学象形字,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编制字谜·联想法汉字的众多以及复杂的笔画和结构,给小学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
但应该看到,汉字的形体结构却为我们编制字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字谜是用暗示字义或描摹汉字形体特征的方法为谜面,以文字为谜底的一种谜语。
它分为两种类型:① 揭示汉字形体的字谜。
如下述字例:乖:乘人不备(拆字法)。
碍:砸左边,得右边(拆拼法)。
更:与人方便(反拼法)。
囱:窗下(特指法)。
妙:少女(拼字法)。
泵:水落石出(会意拼字法)。
②揭示汉字形体、暗示汉字意义的字谜。
如下述字例:暗:站在两日旁,反而不见光。
泛:分开水太少,合拢水太多。
丸:本来圆又圆,原来是九点。
臭: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
崩:一对明月,毫不残缺。
躲在山下,左右分裂。
辛:立着工作十个小时真辛苦。
字理识字优秀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材:《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掌握汉字的结构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结构规律。
2. 识字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1. 汉字结构的分析。
2. 识字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字卡3. 黑板、粉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汉字,让学生说出这个字的意思。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它的结构是怎样的?二、字理识字1. 教师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演变过程进行讲解。
2. 让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分析汉字的构成部分。
三、识字方法1. 教师讲解几种常见的识字方法,如: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
2. 让学生举例说明这些识字方法。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汉字,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2.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更快地识别出汉字。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结构规律。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识字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汉字的演变过程、结构规律、识字方法。
二、字理识字1. 教师出示一些汉字,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判断其属于哪种类型。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三、识字方法1. 教师讲解一些实用的识字方法,如: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等。
2. 学生进行实践,运用所学方法查找生字。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生字,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识别。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练习。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识字方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字理识字教学,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结构规律,掌握了几种常见的识字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的几点益处

浅谈字理识字的几点益处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份。
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成效,建国几十年来,小学识字教学的探讨始终没有停止,众多的识字方式纷至沓来,表现了极强的制造活力。
随文识字借助课文语境和丰硕多彩的语言形式,带动儿童的情景经历;看图识字图文并茂,将识字与熟悉具体事物结合起来,儿童喜闻乐见;增减部件、改换偏旁、添删笔画的方式,引领学生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地构建汉字识字体系;韵语识字、口诀识字更是朗朗上口,又能揭露字形联想字义。
这些识字方式之因此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皆因符合汉字理法,有法可依,有理可讲。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咱们必需遵循字理。
在字理教学实践进程中,我体会到在十字教学进程中挖掘字理要紧有一下几个益处:一、挖掘字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爱好。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副漂亮的画,一个优美的故事,一个充满灵性的精灵。
若是咱们只是把这些汉字看做僵硬的符号,让学生反复抄写、朗诵、组词,学生教师都必然会感觉枯燥、倦怠。
若是咱们尊重汉字造字规律,把一个个汉字还原成一个个优美的故事,那么识字教学便充满了欢乐。
在讲解“衣”字旁和“示”字旁的时候,很多学生不能分辨出,哪个是“衣”字旁,哪个是“示”字旁。
其实要想区别这两个偏旁很简单,咱们只需要对着两个字进行一下简单的变形。
学生就会发觉,衣字旁的两点是一瞥一捺演化而来的,示字旁的一点是表示的示的最后一点。
衣字的意思学生们都容易明白得,学生也容易推理出凡是带有衣字旁的字大多与衣服有关。
示字旁学生在明白得上存在必然困难,因此教师必需对“示”做一个字理分析,“示”甲骨文像用两块石头搭起来的简单祭台形,犹如现今农村的供桌或香台子,用以供奉神主,遂成神灵的象征。
因此示字旁的字往往和神灵祭祀有关。
二、有利于区别形近字。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那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在区别形近字的进程中若是咱们一味的机械读写,不管束师仍是学生都会感觉毫无乐趣。
巧用字理识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巧用字理识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识字是基础中的基础。
而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不仅需要重视词汇的积累和阅读的训练,更需要巧妙地运用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是指通过了解字的结构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认读和理解汉字。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践,探讨如何巧用字理识字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字形意识学生对字的形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区分和认读汉字。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帮助学生培养字形意识。
比如通过观察一些常用字的结构、笔画和偏旁,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进而从整体上认识字的形状。
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认读困难字的结构,帮助他们发现并记忆字形的特点,以提高认读和辨析的能力。
二、巧用偏旁偏旁是汉字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学习偏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读汉字,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字的含义。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偏旁,逐步理解并记忆汉字的构造规律。
比如通过分析偏旁的含义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常用字的意思,并举一反三地认读其他包含同一偏旁的字。
三、关联记忆通过将一些字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并编制成卡片、图表等形式,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地记忆。
比如将形似或构造相似的字放在一起,通过连线、比较等方式进行对比,让学生掌握更多字的构造规律,提高认读和记忆的效果。
也可以通过关联记忆的方式,将一些生僻字和常用词进行关联,让学生通过联系来记忆和理解汉字。
四、结合实际在识字教学中,及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生字搭配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和情境中学习和认读生字,有助于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也可以通过结合相关的故事、情境等方式进行识字教学,让学生在理解整句整段的语境中进行识字,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五、巧用教具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适当借助一些教具,如拼图、字卡、拼音卡等,帮助学生进行识字训练。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学习的基础,就是阅读和识字。
字理识字教学是孩子学习的重要环节。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让他们更轻松地掌握识字的技能。
学前教育是孩子学习的基础。
学前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提高他们的专注力和学习欲望。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卡片游戏、贴画游戏、听音辨词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汉字,拓展汉字世界,提高他们的汉字认知能力。
趣味教学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效果。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向孩子讲解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让孩子了解汉字的奥秘和美丽,激发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还可以通过将字与有趣的故事和联想联系起来,让孩子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感受到汉字的趣味和魅力,从而更加愿意主动去学习认识新的汉字。
多感官教学是提高孩子学习效果的关键。
孩子在学习认识汉字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可以更加快速、深入地掌握识字技能。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来帮助孩子认识汉字,例如让孩子触摸汉字卡片,通过触摸感受笔画的顺序和形状,提高他们对汉字的形象记忆能力;通过播放和演示汉字的书写过程,让孩子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互动教学也是提高孩子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互动,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可以通过让孩子参与字卡拼图游戏、跟着老师一起华字和认读,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个性化教学是最能满足孩子学习需求的方式。
每个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有所不同,在字理识字教学中,需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有些孩子喜欢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记忆汉字,有些孩子喜欢通过歌曲的方式来记忆汉字,有些孩子喜欢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记忆汉字。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字理识字教学是现代汉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为它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汉语字词水平。
字理识字教学是在字音、字形、字意等方面教授词语,这样可以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汉语知识体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下面就几种方法进行浅谈。
一、基础字音、字形和字义的教学对于汉字教学,首先要教授的就是字音、字形和字义,这是汉字最基础的三个方面。
字音是指汉字的读音,字形是指汉字的外形(笔画),字义是指汉字的意义。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教学,学习者可以掌握单词发音、书写规范和字义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在字理识字教学中非常重要。
因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所以,通过统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在字形教学中,可以采用分析法、联想法、比对法等方法,对字形的学习进行深入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字形;在字义教学中,可以运用故事法、概念法、比较法等方法,通过案例讲解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理解力。
三、知识运用与实践训练字理识字教学,不仅要教授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实践训练。
知识的实践运用是巩固和加深学生认知的有效方式。
这种训练方式包括阅读、写作、交流等形式。
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学生要积极运用所学汉字知识,提高他们的汉语语感和语境理解能力。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可以在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中,更准确、更自然地运用所学的汉字。
四、结合故事情境教学故事情境教学是字理识字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通过编写精彩的小故事,选取相关的汉字知识点,将字音、字形、字义相结合,让知识在情境的渲染下更加生动而有趣。
这种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知识,从而达到更加广泛的知识应用。
字理识字教案

字理识字教案—识字3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一、运用媒体,在情境中感知过渡: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
他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请小朋友看大屏幕。
1. 播放轻音乐,创造一种氛围,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
(屏幕出现“船”的实物图,接着屏幕依次出现“竹子、石头、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2. 1.师述: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是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看见“船”就把“船”画下来。
(屏幕上以动画形式依次出现由实物图变成象形字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用画图的方法创造除了的象形字,这是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为了便于书写,后来,人们就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
(品古上依次出现现代汉字“舟、竹、石、泉、川、燕”,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初步感知字音、字形)(指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3》。
(板书课题)3. 二、看图想象,在情境中认知1. 学习词语。
认识了汉字的演变,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幅祖国的山水画。
(出示山水图)你喜欢哪些景物?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竹子、燕子、河川、石头、泉水、小舟”。
(指名读,师领读,齐读)2.学习儿歌。
过渡:画儿真美,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更美的儿歌呢!你们想读吗?(出示儿歌)请小朋友自由地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学生自由读)谁来当一回小老师,领着大家读。
(指名领读)想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吗?(走下课桌找朋友读)3.读好儿歌。
过渡:这么美的儿歌,老师也想读读,你们愿做老师的好听众吗?范读儿歌。
老师读得怎样?为什么老师读得好呢?(指图,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山水图的美景,想象儿童画画的表情、心情)愿意像我一样读吗?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小组长指点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