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茶系列新产品丰富旅游商品市场

合集下载

茶文化发展策划书3篇

茶文化发展策划书3篇

茶文化发展策划书3篇篇一《茶文化发展策划书》一、前言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茶文化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本策划书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举措,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茶文化产业的繁荣。

二、茶文化发展目标1. 提升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茶文化。

2. 促进茶文化与旅游、教育、商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3. 培养一批茶文化专业人才,推动茶文化的研究和创新。

三、茶文化发展策略1. 举办茶文化活动定期举办茶文化节、茶艺比赛、茶文化讲座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茶文化中来。

与旅游机构合作,推出茶文化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旅游中体验茶文化的魅力。

2. 加强茶文化教育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开展茶文化普及教育活动,培养人们对茶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开设茶文化专业课程或培训,培养专业的茶文化人才。

3. 推动茶文化创新鼓励茶文化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的茶产品。

结合现代科技,开展茶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和营销。

4. 加强茶文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茶文化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茶文化交流活动。

参加国际茶文化展览和研讨会,提升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四、茶文化发展行动计划1.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制定茶文化发展规划和具体行动计划。

组建茶文化发展团队,明确分工和职责。

开展茶文化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按照行动计划逐步推进各项工作。

举办茶文化活动,如茶文化节、茶艺比赛等。

开展茶文化教育活动,如讲座、培训等。

推动茶文化创新,开发茶产品和开展数字化传播。

制定下一步发展计划。

五、茶文化发展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争取政府部门对茶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如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茶文化发展的政策落实。

2. 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茶文化发展资金,如政府投入、社会捐赠、企业合作等。

浅析景德镇旅游商品开发

浅析景德镇旅游商品开发

浅析景德镇旅游商品开发景德镇作为中国瓷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为景德镇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面对旅游消费市场的竞争,景德镇旅游产业势必要依靠旅游商品的开发,以提高旅游收入和竞争力。

瓷器产品的推广景德镇的瓷器文化历史悠久,独具魅力,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评价。

在景德镇旅游产品中,瓷器产品自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针对不同的需求,瓷器的设计、制作以及销售都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和商家参与进来。

•制造工艺升级:景德镇瓷器就是因为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明的艺术风格而备受青睐。

旅游商品开发要想更好地推广景德镇瓷器文化,必须依靠瓷器制造技术的不停升级和改进,让瓷器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和品味。

•以做工制作大师造形中发掘潜力:做工制作大师的造型可以提高商品的审美性。

高质量的制作技艺需要手工制作,这需要高水平的手艺人才支撑。

景德镇瓷器厂在这方面正在加强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制作人才。

•设计理念要符合市场需求:瓷器的设计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要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商业性。

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国内外消费市场和儿童需求场景等,需要开发出新的瓷器产品。

食品产品的推广作为中国著名的美食之都,景德镇食品文化也格外丰富多彩。

景德镇的传统美食有芜湖牛肉面、干菜烧腊、面片鱼丸等等。

食品产品因为随着旅游的变化而发生革新和开发,这对旅游企业及景区来说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糕点的开发:景德镇传统糕点多,种类繁多,每一种都代表着城市特色。

因此,在旅游行业中则成为必要的推广内容。

开发人员在糕点的口味、形态、包装上下功夫,突出城市风味和文化特色。

•饮品的开发:景德镇的饮品也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色,例如细茶、绿茶、花茶等等。

饮品的开发应该结合旅游特色和游客的需求,从而创新打造特色饮品。

•寻求当地食材:在景德镇文化烙印的品牌下,当地的食材资源十分丰富,且品质有保证。

因此,旅游开发中应该选择当地资源,并探寻其食材的特色。

高级茶艺师试题及答案

高级茶艺师试题及答案

高级茶艺师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 )不属于茶艺六要素中茶之美的内容。

A、包装B、外形C、茶汤D、茶名正确答案:A2.品饮白毫银针时须经过( )分钟后,可一边赏汤色,一边闻香、尝味。

A、五B、十C、七D、三正确答案:B3.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披露是( )的的品质特点。

A、信阳毛尖B、西湖龙井C、皖南屯绿D、洞庭碧螺春正确答案:D4.当地温( )以上时,茶树的根系停止生长。

A、40℃B、25℃C、28℃D、35℃正确答案:D5.外形具有扁平挺秀的特点的是( )。

A、雨花茶B、都匀毛尖C、碧螺春D、龙井茶正确答案:D6.茶叶的保存应注意氧气的控制,维生素 C 的氧化及茶黄素,( )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

A、茶褐素B、茶色素C、叶黄素D、茶红素正确答案:D7.光照对茶树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光的( )与光的( )。

A、强度和性质B、亮度和光波C、强度和光波D、光谱和长短正确答案:A8.黄山毛峰内质的品质特点是( )。

A、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B、香气清高、味道甘鲜C、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D、香气清纯,滋味甜爽,汤色橙黄明净,叶底嫩黄匀亮正确答案:C9.丁谓创制龙凤团饼茶并撰《北苑茶录》是在( )时期。

A、宋代B、唐代C、清代D、明代正确答案:A10.以下( )色泽具有“红、黄、白”三色。

A、岭头单丛B、凤凰单丛C、冻顶乌龙茶D、白毫乌龙茶正确答案:D11.茶道是以一定的( )为基调。

A、环境气氛B、哲学美学C、思想追求D、精神内涵正确答案:A12.长嘴壶中的沸水在经长流后的水温降低,一般在( )℃。

A、80-95B、80-90C、85-95D、80-85正确答案:B13.欧盟、日本对茶的农药残留限量多达 296 项,限量标准要比我国标准严格,如氟氰戊菊酯仅 0.1(mg/kg)、六六六(HCB)仅0.02(mg/kg)比我国严( )。

2024年西湖龙井茶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西湖龙井茶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西湖龙井茶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西湖龙井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之一,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市场知名度。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茶文化的日益重视,西湖龙井茶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西湖龙井茶市场的前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给投资者和茶叶经营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市场概况西湖龙井茶产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附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

作为中国茶叶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之一,西湖龙井茶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目前,龙井茶的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追捧。

3. 西湖龙井茶市场的竞争优势3.1 优质的茶叶产地西湖龙井茶的产地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种独特的环境为龙井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茶叶品质优良,口感独特,具有高度的辨识度和美誉度,因此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

3.2 健康生活的追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日益关注,茶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饮品备受青睐。

西湖龙井茶作为绿茶的代表,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对身体有益,具有抗衰老、降血脂、清热解毒等功效。

因此,龙井茶在健康饮品市场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3.3 丰富的文化内涵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和情感表达方式。

西湖龙井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冲泡技艺、品茶礼仪等。

这种文化元素不仅增加了消费者对西湖龙井茶的关注度,也为市场推广和产品溢价提供了机会。

4. 西湖龙井茶市场存在的挑战4.1 市场竞争激烈西湖龙井茶市场竞争激烈,除了本地茶农外,其他茶叶产地也纷纷进入这一市场。

这些茶叶产地的产品品质逐渐提升,价格相对较低,给西湖龙井茶带来了竞争压力。

因此,西湖龙井茶需要提高自身的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以保持市场地位。

4.2 互联网销售的冲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兴起,传统零售渠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于在网上购物,茶叶市场也不例外。

浅谈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运作措施

浅谈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运作措施

浅谈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运作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浅谈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运作措施引言丰盛古镇位于中国南方,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老小镇。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并前往探访这座古镇。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旅游业的竞争加剧,丰盛古镇的旅游开发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利用丰盛古镇的旅游资源,制定合理的运作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提出在旅游业日益兴盛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丰盛古镇的旅游资源?如何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体验?如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的。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丰盛古镇旅游开发的运作措施,希望能为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借鉴。

【字数:200】1.2 问题提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丰盛古镇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着不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水平,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导致资源利用不够高效和有效。

古镇在吸引游客和提升游客体验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缺乏独特的吸引点和特色项目,游客体验不够丰富和个性化。

古镇的市场推广和宣传工作还不够到位,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和策略,使得古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提升丰盛古镇的旅游开发水平和吸引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我们将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助力丰盛古镇的旅游业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2. 正文2.1 丰盛古镇旅游资源概况丰盛古镇位于中国南方,地处风景秀丽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该古镇建于明清时期,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以及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技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古镇周边还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包括古树参天、碧水蓝天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丰盛古镇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古建筑群、文化遗迹、民俗风情等。

古建筑群主要以明清建筑为主,如古宅、古庙、古街等,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株洲市茶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株洲市茶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株洲市茶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2.31•【字号】株政办发〔2020〕27号•【施行日期】2020.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株洲市茶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株政办发〔2020〕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株洲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局委办、各直属事业单位:《株洲市茶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2月31日株洲市茶旅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我市茶旅产业绿色发展,全面提升茶旅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株洲市茶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8年)》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湖南省千亿茶产业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绿色产业发展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株洲自然资源禀赋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高举炎帝始祖旗帜,做好茶旅文章、做强罗宵山脉区域经济,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达到有机衔接,助推茶旅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市级统筹,县市实施。

市级制定规划和行动方案,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统筹全市一体发展。

各县市区根据区域分工同步推进,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茶园基地建设。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重点培育市场主体;强化政府在制定和实施茶旅产业规划、政策、激励机制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发挥茶业协会和促进会在创建区域公共品牌、开展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全市茶叶品质,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将我市建成名符其实的湖南红茶核心产区。

龙头带动,品牌引领。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

茶文化旅游与资源开发利用探析茶文化源远流长,以茶为载体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旅游业的一大特色。

随着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茶园、茶山、茶乡等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茶文化旅游及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探析,探讨茶文化旅游的意义、现状和挑战,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可行性。

一、茶文化旅游的意义1. 传承和弘扬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茶文化旅游可以通过茶园、茶农、茶楼等实体载体,向游客传递茶文化的精髓,激发游客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从而实现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茶文化旅游为茶产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茶乡的旅游开发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茶叶和茶艺用品的销售。

茶文化旅游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增进文化交流和认知茶文化旅游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通过体验和学习茶文化,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茶文化旅游也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互鉴和友好交往。

1. 现状目前,茶文化旅游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茶园旅游、茶文化体验、茶文化展览等多种形式。

一些有代表性的茶文化旅游目的地如杭州西湖龙井村、福建武夷山、四川西昌攀枝花等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 挑战茶文化旅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一些茶园和茶山的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茶园管理和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1. 突出文化特色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该充分挖掘和突出茶文化的传统特色。

可以通过建设茶文化主题公园、茶田画廊等项目,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吸引游客的兴趣。

2. 加强产品创新在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可以注重品味创新和服务创新。

开发茶文化体验项目、特色茶文化商品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综合收益。

茶叶资源与绿色旅游开发的策略探讨

茶叶资源与绿色旅游开发的策略探讨

2018年第07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蔡文芳(1983-),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茶叶文化也称之为茶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茶叶文化绿色生态旅游是茶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旅游业与茶叶的结合体。

游客置身于自然环境的茶乡,或者是观光秀美的茶区,在旅游活动中体验茶文化景观与文化气息,这便是茶叶文化绿色旅游,此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对茶区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发展茶绿色旅游的价值1.1以茶为主的绿色旅游,能推进茶产业发展纵观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态势,当下我国大多茶农缺乏茶叶品牌意识,茶资源的应用也不科学。

基于茶农经营方式视角分析,规模小、分散性与随机性是茶叶经营方式的突出特点。

由于茶叶产品竞争十分激烈,茶农的经济收入是微薄的。

因此,政府机构要积极扶持茶绿色旅游,开辟茶产业新的经营模式,这样不仅能提升茶农的经济效益,还能进一步推进茶产业的发展。

以茶叶作为主题的一种新兴旅游模式,是拓展茶叶市场的重要路径,也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出新的思路与想法。

1.2体验农家风情,欣赏茶园景色一般,茶农在山上兴建茶园,这里的种植环境、气候适宜,同时茶园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下,茶农种植茶叶时开始选择有机茶,并保证茶园不受到污染,以种植出天然、无污染的生态茶。

我国茶农兴建的农家乐,相比生活于大都市中的居民,农家乐就如同世外桃源一样,都市居民能够在这里体验茶园景色,感受农家风情,释放工作重压,以轻松的心情品味乡土气息。

同时欣赏茶园景色时,游客还能体验采茶的乐趣,从而感受劳动带来的充实感与愉悦感。

1.3旅游产业渗透茶文化旅游内容分为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

基于茶旅游角度剖析,其突出的特点是旅游中深入茶文化。

比如观赏茶叶园区时,游客能参观茶叶的具体生产流程与制作工艺,还可欣赏茶艺表演。

同时,游客还能了解茶历史文化。

此外,关于制茶的环节游客也能参与其中,于劳动中体验乐趣,借助与茶叶有关的旅游活动,可以让游客放松心情,于旅游活动中学到与茶有关的文化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茶系列新产品 丰富旅游商品市场江西师范大学 胡水凤茶是 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茗草,号之作花,茶叶微苦而有甘味,所含的儿茶素、维生素C、维生素E,对防治癌症有一定的功效。

茶树为中性偏阴的植物,有喜温、好湿耐酸的特点,因而有高山出好茶之说。

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植茶,但茶之故乡在中国。

江西山川纵横,丘陵广布,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是适合于茶叶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

江西是茶主要产地之一,早在秦汉时期便有茶叶种植;到唐时已成为全国七大茶区之一;宋代江南十五个植茶州中,江西占了十个。

清末民初赣茶业进入黄金时代,全省形成了浮红、宁红、婺绿、河红玉绿、遂庚五大茶区。

今天茶业发展很快,茶加工已开始运用高科技来开发系列产品,是丰富旅游商品市场的一条新途径。

一、塑造茶产品的品牌形象联合国粮农组织茶叶小组秘书长常凯松称:可以预言,茶业必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茶叶和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要求的提高,茶叶以其健康、天然、文化以及时尚的非凡魅力,正受到全球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1)21世纪是一个旅游的世纪,在旅游业12个创汇项目中,旅游商品销售创汇能力位居首位,在这些旅游商品中茶叶便是江西旅游商品中的主要品种。

江西在开发茶叶市场时,必须塑造原有名优产品的品牌形象,同时开辟新的系列产品。

千年的植茶史使赣省出产了不少获国际奖的名茶,遂川的 狗牯脑茶和婺源的 婺绿茶,景德镇产的浮红(国际市场统称祁红)曾在1915年和1934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与银奖,婺源绿茶获南洋劝业会报工部金牌奖,珠兰花茶获美国赛会一等奖,这些名茶成为世界茶市场的走俏品。

江西不少地方都产 贡茶,早在宋代, 婺绿茶已被誉为全国六大绝品茶之一,明末清初,婺源所产溪头梨园、砚山桂花树底、大畈灵山和济溪上坦源茶均为贡品,成为当时的四大名茶,其 叶绿、汤清、香浓、味厚合称为 婺绿的 四绝。

婺绿和 玉绿为我国绿茶中的珍品,它以 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点久享盛誉。

修水、铜鼓、武宁三县所产红茶统称宁红茶,它以条素秀丽、毫锋显露、颜色红艳、香味持久、汤色红亮清澈、茶叶鲜爽纯正名扬天下,国际市场有 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之说,1891年,俄国太子游历汉口,十分赞赏宁红茶,并赠给 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奖匾,俄商以每箱100两白银的价格购买宁红茶,用于宫廷饮品,为太子献茶的程序已成为一种独特的太子茶道;上饶玉山广丰铅山四县所产茶,向以 河红玉绿著称;浮梁地区所产的浮红茶是我国红茶中的又一珍品,它以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清鲜纯正,香气芬芳浓郁,与安徽 祁红交相媲美,在国际市场统称 祁红。

遂川狗牯脑茶是青茶中的珍品,此茶色泽青绿,表面布满白色绒毫,一杯水中只要放上七、八片茶叶就芳香四溢,气味清幽带兰花香,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清亮,外形紧结秀丽,翠绿多毫,饮后甘甜,雅香醉人。

红色摇篮井冈山地区所产的翠绿茶,形状紧细曲勾,翠绿多毫,汤色清沏明亮,滋味鲜醇甘美,旅游胜地庐山所产的云雾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它 条素精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润匀齐,具有 钟泉石之灵,凛清幽之气,味凉则色秀,液清而气香,因它是吸收高山云雾所长,故喝后甘甜清凉。

云居山的攒林茶,视为云雾茶中的上品,此茶生长于飘浮滚动着的云雾之中,有道是 云雾山中出好茶,攒林茶色泽清翠,芳香醇郁,泡上云山清泉,颗颗茅尖向上,犹如嫩笋一般。

这些名茶是旅游商品中的佳品,但是在江西茶市场对名优产品的品牌形象塑造不够,如庐山的云雾茶,包装简陋,显不出它应有的身价,而且真假难辨,鱼目混珠,使游客买不放心,购不满意。

2002年国家旅游局在南京举办了首届 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以后准备每年举办一次,目的是提高特色商品质量,改善我国旅游商品品位不高、做工粗糙、材质低劣、包装一般、缺乏特色的状况,促进产销紧密结合,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产销体系,它对我省茶旅游商品的品牌形象塑造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与促进作用。

茶旅游商品的质量保证,是塑造名优产品的品牌形象,发展旅游商品的基础。

二、开发茶系列加工产品茶具有解毒、醒脑提神、强心利尿、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化舒胃、清脂降压;杀菌、防龋、抗癌;防心血管病、糖尿病、冠心病;抗辐射、麻醉、衰老等多项功能。

它所含的各种不同元素,是无价之宝,开发利用这些元素,制成各种系列加工产品,且又保持茶的清香,必然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旅游商品中的佳品。

茶是中国最古老的普通饮料,国际上公认为健康型时尚饮品。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 回归自然成为一种追求,人们对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茶饮料将是21世纪饮料的发展方向。

当前赣省运用高科技手段制成了 宁红减肥茶,婺源县与兄弟单位共同研制了 保健灵身茶及绿茶类饮料,这种茶饮料风味特征明显,汤色、香气、口感俱佳,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对赣省饮料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茶饮料解渴提神,很适合旅游市场的需求,可将茶饮料制成易拉罐、水瓶式、袋装式、速溶式,或与奶制成奶茶,及各样式茶多种维生素片,以补充游客的营养,增强体力。

国际上流行喝茶连渣都吃下去,主要是因为它对保健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将茶叶与其它食品制成糕点等熟食,在江西有很久的历史,江西的擂茶非常有名,各地原料不同,味道有别,但其功能都是保健饮料。

还有芝麻豆子茶、玉米茶、薯与花生茶、枣饼茶、米泡茶等,这些食品均连茶叶一道吃下去,尤其是九江的茶饼,风行于整个近代国际市场,成为江西一大特产,凡是到九江的游客都要购些茶饼带回家乡,至今茶饼仍然是九江的一大特产。

赣省若在此基础上发展,制成茶饼干、茶奶糖、麦奶茶精、茶系列冷饮制品等各种风味小吃。

如当前赣省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 婺绿名茶中提炼出来的浓缩液和结晶体,制成婺绿茶晶,它不但可以溶于热水,还能迅速溶于冷水,只要100CC冷水中加入3-5CC的茶晶,就可成为一杯汤色碧绿、茶味浓郁、口感极佳的 婺绿名茶。

不断创出高科技新产品是赣省开辟茶产品的新方向。

近几年,用茶与各类菜合制成各种 茶菜,已成为继京、粤、川、扬、闽、鲁、浙、沪八大菜系之后的第九菜系,这朵新秀奇葩已风行于餐饮界。

98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期间,举办了 茶菜茶点新潮特色茶点烹饪大赛,展出了100多个各种 茶菜品种,把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与茶文化成功地融为一体,是 餐与 饮的一个真正合流。

可这种茶菜膳大赛在产茶之乡的江西却没有举行,参于制作这些 茶菜的大师亦非江西人,这值得赣省人们反省和深思的问题。

在江西,用茶制成各种菜早已有之,有名的五香茶叶蛋已成为赣省百姓家的平常菜,用茶做各种菜的佐料更是百姓家的日常生活之事,如:红烧牛肉放点红茶,既可加快牛肉酥烂,又可使牛肉色香味齐全;在蒸蘑菇时放些茶叶,可增加悦人的色彩;烧鱼时在锅里放少许茶叶可去腥味。

如果将茶制成晶体式的佐料,是茶产品的一个开发新项目,这种新产品将进入平常百姓家、高档酒家,甚至漂洋过海成为海内外人士的新宠。

用茶直接做菜,江西也早已有之,江西泰和的百姓,将刚采回的嫩绿茶叶进行腌制,用香油浸渍,用竹筒盛装,称为竹筒菜,又称 凉拌茶;还有的地方用大蒜一道腌制茶叶,这些茶菜细细咀嚼,倒觉其味鲜美异常,但这些传统茶菜仍停留在民间,没有将其整理发掘,推向市场,这是赣人的一大损失。

旅游事业要发展,饮食销售就要增加创汇的收入,其方法是开发赣省风味小吃,让游客品尝赣省的茶菜及各地的风味小吃。

现在人们对吃的要求较高,色、香、味不仅要全,而且要大众化,要体现出当地的特色,江西旅游餐饮业;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01年626万美元,2002年669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001年29. 40万元,2002年32.03万元;(2)赣省旅游区的饮食店、酒店、高档宾馆,若均增设赣省的特色茶菜,用茶菜及各地区不同特色的风味小吃去占领市场、开拓市场,旅游餐饮业的创汇更上一层楼,这是旅游饮食业的发展方向,也是赣省饮食界的发展方向。

2002年11月14日至17日,江西省旅游局组织了省内各国际旅行社和主要的风景名胜区及相关的旅游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这个会上,茶叶也是江西旅游商品中的推销商品之一,但要创造系列茶保健产品、茶药补产品及茶果产品,不仅是茶加工业发展深加工的趋势,也是扩大旅游市场,丰富旅游市场的需要,茶业和旅游市场相结合,互相促进,使茶产业成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这便构成赣省旅游文化之个性。

三、建立茶叶加工基地目前,我省旅游业正处于发展时期,江西旅游购物: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01年1308万美元、2002年1279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001年25.36亿元,2002年34.44亿元;(3)旅游者在江西花费:2001年1555800万元、2002年1851400万元;全省旅游者人均花费:2001年536.41元, 2002年566.26元;2002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91.1亿元,比1992年总收入4.81亿元翻了近40倍。

全省旅游总收入占全省GDP:1992年为0.84%,2002年为7.80%,2002年比1992年增加了6.96%;全省旅游总收入占我省第三产业GDP:1992年为2.79%,2002年为19.85%,2002年比1992年增加了17.06%;在全省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商品创汇值不断提高的今天,茶产品的种植与加工现状又如何呢?我们通过表一与表二所列产量与种植面积数据,可见江西茶种植不仅没有发展,而且显衰减状况,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全省茶产量(吨) 表一 注4名称2001年2002年增减数(%)全省茶叶1379213236- 4.0红毛茶21922067- 5.7绿毛茶1061810394- 2.1全省茶种植面积(公顷) 表二 注5名称2001年2002年增减数(%)年末茶园面积3941635667-9.5当年采摘面积3213327968-13.0当年新增面积676927增37.1江西茶产量2002年比2001年减产百分之四,红毛茶减产百分之五点七,绿毛茶减产百分之二点七,红茶与绿茶是江西的特色茶,却全面减产,其它茶产量可想而知。

我们再从茶叶种植面积看,也是全面萎缩,2002年比2001年缩小面积百分之九点五,2001年,种植茶园面积39416公顷,却只采摘了32133公顷,还有7283公顷茶叶末摘,2002年还有7699公顷茶叶未摘。

为什么茶农放弃辛苦种植的茶不摘呢?这就是因为茶产品销售不理想,而使辛苦一年的茶园荒芜,许多茶园无人耕种,那是多么大的浪费,其原因是茶质与深加工及包装不如外省,宣传也不得力。

如果省旅游局与农业部门联合起来,协商建立茶种植基地,对毛茶进行深加工,将茶系列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茶种植将会增加面积与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