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参考文献:
[1]《三人书简——高尔基、罗曼· 罗兰、茨威格书信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158. [2]陈明辉 .《爱情换了地方没那味道》. 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5年1月9日. [3] 韩耀成 .《茨威格精选集· 编选者序》.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15.
民族文化身分与国际意识的碰撞及调和
电影《来信》尽管极力表达着“爱情至上”的观念, 为此不惜“因袭”故事的叙述方式、情节筐架以及女 主人公的独白,在主体内容上简直就是原作的翻版, 然而,观众却竟然感觉不到爱情,那典型“中国式” 的冷静而含蓄的述说已不自觉地“过滤”或者“抽空” 了所有的激情,结果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关于爱的 “概念”和“事件”。或者说,改编者努力保持着事 件的完整和合理,却没能保全主人公心跳的频率和节 奏。这使得观众在解读该“事件”时,更多的是感受 到“事件”的奇异,而所谓“感动”或者“震撼”就 无从说起了,甚至连对女主人公的“同情”也有些勉 强。这种情况被互联网上的影评帖子一语道破:“爱 情换了地方没那味道”[2]。
一、论题: 民族文化身份与国际意识的碰撞及调和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中国当代的接受
二、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艺术文化事件的介绍和评价 2、研究状况介绍 3、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意义 (学术意义,现实文化意义)
三、论述思路:
前言:一个备受关注的中西文化交流事件 一、 爱情主题下的重合与交错 1、爱情至上的主题诉求 (同) 2、中国式的爱情变调 (异) 3、文化观照下的中西爱情观 (文化探源——结论) 二、女性意识中的契合与背离 1、“自卑自虐”的女性心理 (同) 2、主体意识的强调与缺位 (异) 3、文化观照下的中西女性意识 (文化探源——结论) 三、审美风格上的趋同与陌生 1、紧张激越的艺术追求 (中) 2、清空宁静的意境营造 (西) 3、中西美学背景的差异 (文化) 结语:文化误读与艺术策略 (结论)

“我爱你,与你无关”,茨威格在原著中以一个极端的爱 情故事表达了一种极端的爱情观:女人13岁时感怀于新房客作 家R温柔的注视及其丰富的精神气质给她寂寞的生活所带来的 明朗,一头栽进爱情的激流中。为了爱情,她舍弃了金钱、地 位、声名甚至是自尊,她还为他生养了一个孩子,可这一切均 不为作家R所知,在作家心中,她从来都只是一个陌生女人。 然而,女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无论男人如何漠视自己,却始 终对对方爱恋有加、无怨无悔,即便为养活孩子不得不卖身, 不得不与众多男人周旋,仍然心无旁骛,坚定执着,直到他们 的孩子因病死去而女人自己也即将死去,女人才以一纸信笺将 自己一生的心曲昭示对方。这是何等纯粹、偏执的爱情,它曾 令无数的读者震撼并叹为观止。
关于比较文学论文的 开题报告
考核性质:开卷考查 考核类型:小论文 考核时量:120分钟 考核题目:比较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评分标准: 1、标题:10分 选题范围;选题新颖度;文字提炼。 2、意义及研究现状:20分。 意义分析透彻度; 研究现状了解程度。(500字) 3、论述思路(结构):40分。中心突出;思路清 晰;结构完整;标题提炼精准。(二级标题) 4、主要观点:20分。观点明确,观点正确(300字) 5、参考文献:10分。格式规范;数量(5条以上)
【用“西式爱情观”融入“国际话语” 】
应该说,改编后的电影《来信》与原著契合度最高的就是 “爱情”主题。徐静蕾也一再声称她之所以将小说《来信》搬上 银幕,正是因为小说中的这一超凡脱俗的爱情观给过她很大的感 动,作为当代人,她也很欣赏“我爱你,与你无关”的西式爱情 观。显然,徐导是自觉地以一种当代人复杂的文化身份介入作品 主题的。的确,爱情契合了全人类的感情,拉近了东西方的距离, 为改编提供了可能,也为其获得国际性大奖提供了可能。据说, 好莱坞电影征服全球的成功秘诀,就在于掌握了“爱恨情仇”这 一人类情感脉搏的共振原理。处于当今文化“一体化”时代的中 国电影人徐静蕾瞄准“爱情”这一主题大做“国际”文章,正可 谓是找对了路子。然而,“我爱你”,真的“与你无关”吗?作 为多元文化打造出来的当代青年徐静蕾,在作品内和作品外均倾 力阐释并努力让人相信这一“西式爱情观”,但作为一名中国人, 文化基因又不时地、默默地起着作用从而消解着这一主题。因此, 无论徐导怎样对观众和媒体说明、申辩她的主题和意图,她的作 品还是“出卖”了她并告诉人们:中国人其实没有那么相信爱情。 【用“西式爱情观”融入“国际话语” 】
与此相反,中国文学家或艺术家对爱情题材的处理明显表现出 重“结局”,重“婚姻生活”的倾向。“痴心女子负心汉”是 常见的故事范型,“门当户对”是典型的爱情观念,“有情人 终成眷属”是最高的爱情理想。在爱情题材的作品中所出现的 主要元素无不串联在“婚姻”这支线轴上。这样一来,二人世 界的情感浪花必然被“婚姻”所带来的众多的社会元素所冲淡, 主题和社会冲突必然成为最重要的表现内容,而爱的过程则降 格为表现主题思想的必要外壳,爱的复杂的心理展示也就常常 被“精炼”为“辗转反侧”或“剪不断,理还乱”之类的概括 性词句。即便是《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最纯粹 的爱情作品,也逃不出“爱情即婚姻”的深度模式而在情感的 表现力和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上大打折扣。如此这般,中 国版的《来信》在表现男女情感方面所显现的空洞、单调、木 讷、苍白、缺乏激情也就不足为怪了。
要说改编的《来信》中完全没有“激情”的成分那也是不够客观的。我 们不难发现,电影《来信》相对而言比较灵动和有生气的地方就是女主人公 与男子的两次“亲密接触”,这是改编版中浓墨重彩的部分。笔者注意到, 改编的《来信》在一种缓慢的叙述节奏中顺理成章地“简化”了许多内心独 白和心理刻画,甚至连原著中表达爱情最激烈、最狂热,心理展示最细腻、 最真切,给读者冲击力最大、最强烈的一些段落,如“我”因母亲改嫁不得 不离开男子的前一晚“我”的内心煎熬等细节也省略了,但是,改编者却相 当完整地保留甚至是渲染强化了男女主人公两次“亲密接触”的事件过程。 更有意思的是,笔者将中国同西方好莱坞改编的两部同名电影做过比较,结 果是西方的电影对“亲密接触”的事件表现得似乎更为简省和含蓄,倒是中 国版本在这方面的处理要显得大胆和开放得多。这一似乎违背常理的“倒挂” 现象,其实从一个侧面更深刻地反映出中西爱情观念的差异:与西方人相比, 中国人对“爱情”的理解更为“世俗”更为“实际”,这其中不仅包含有对 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诉求,还包含了对“肉体”的实际利益的关 注。也就是说,中国人在男女关系方面更关注的是“性”而不是“情”。所 谓“有情人终成眷属”,说到底也还是为了争取“性”方面的实际保证。中 国文化中有一种现象十分值得关注,即一方面中国人羞于谈情说爱,将男女 之情挤压至边缘的位置,另一方面“娼妓文化”却畸形地发达。这个事实, 笔者无需赘述,只是想借此对徐静蕾在电影《来信》中“重性轻情”的表现, 做一种认识上的纠正:与其说徐导演的“重性轻情”是其现代身份和观念的 “西化”使然,倒不如说仍然是传统文化在起作用。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接受 ;异质文化;陌生化
与《赵氏孤儿》当年在欧洲所引起的接受冲击波 相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当代中国所引发 的反响也许算不了什么,但相同的接受方式却极容 易让人将这两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事件” 联系在一起。这里所谓相同的接受方式是指将异国 的作品通过嫁接、改编,整合成一个具有民族文化 特色的艺术新作。这是一种创造性接受。当年中国 戏剧家纪君祥的剧作《赵氏孤儿》被伏尔泰改编成 了西方式的悲剧《中国孤儿》,而如今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则成就了中 国当代影视新人徐静蕾的同名电影。该电影最近在 西班牙国际电影节上获了一项大奖并引起了中外媒 体、网络及观众极大的热情与关注,因此,该事件 就不应仅仅被看作是年轻艺人心血来潮的某种尝试, 而应被看作是中西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一次深度碰 撞,它所折射出来的问题同样意味深长。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中国当代的接受
摘 要: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当代中国获得了一次
“特殊”的接受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史上具有重 大而特殊的意义。在这次异质文化的深度碰撞中,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更在 彼此的衬托和比照下鲜明地表现出来。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异质文化在这 里已作为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手段或策略而显示出了其独有的功能与价 值。
笔者实在不能责怪改编者,因为改编者所呈现的这份“空洞的 爱”,是其潜在的“文化基因”造成的,或者说是无法避免的。老北 平四合院中的特殊氛围,琵琶曲制造出的独特意境,使改编者不得不 时时确认着自身的中国人身份,因此,表达起爱情来不免有些心虚和 气短。中国人历来不善于表达或者是羞于表达爱情。在传统文化中, “爱”这个字眼从不指向“男女之情”,倘若要表达爱情,也不过用 “相思”或者“相知”这样模糊含混的词语来指代,即使是表达爱情 最为直率、最为热烈的乐府诗《上邪》,也不过说到“我愿与君相知” 这个份上。当然,笔者在这里最想指出的是,中西文化在爱情这一问 题上存在的差异决不只体现在表达上,其根本差别是对“爱情”的理 解力和感受力。比较而言,西方人更注重爱的过程即“恋情”,中国 人则更注重爱的结果即“婚姻”。翻开西方文学史有关“爱情”题材 的篇章:无论是《十日谈》中的爱情故事,还是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 无论是斯汤达、托尔斯泰等现实主义作家对爱情生活的描写,还Hale Waihona Puke Baidu拜 伦、雪莱、普希金等浪漫主义诗人的爱情诗篇,我们不难发现,西方 作家写男女之事总是喜欢写“婚前情”、“婚外情”,他们偏好在恋 爱过程上做文章,且极尽渲染铺张之能事,然而一旦言及婚嫁则嘎然 而止。
所谓当代语境,是指当代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比照、交 相辉映的“多元文化”背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在这 样一个背景下被接受、被改编的。导演徐静蕾是一个典型的由多 元文化打造出来的当代人,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解放使其得以熟 稔地使用“国际话语”,加之有意识地冲击国际大奖,她更是细 心地向“国际”靠拢。然而,作为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民族身份 和文化身份,又使她自觉和不自觉地进行着“中国式”的表达。 她甚至将故事的背景整个地搬到了中国,而且是传统文化气息浓 厚的三四十年代的北平,让一段激越的超凡脱俗的爱情在弥漫着 幽怨的琵琶曲调的四合院中演绎铺展。正是由于接受者这种特殊 而复杂的文化身份,使得原本篇幅短小、主题集中、结构单纯的 一个“小”作品变得不再单纯,中西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尤其是 中西文化中不同的爱情观念、女性意识以及美学原则等在这里实 现了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交汇与碰撞,当然,与此同时也实现 了彼此间各自文化特质的认证与彰显。
与原著相比,电影《来信》鲜明地表现出了“情的淡化” 和“爱的空洞”。我们知道,男女之间的爱是人类情感中最为 激越、最为热烈、最为特异复杂的一种,“悲”与“喜”, “苦”与“甜”常常交汇成一曲曲动人心魄的旋律。茨威格深 谙“爱情之道”,因此,在小说《来信》中,他以其“极端化” 的处理,高音重锤地演奏了一首“爱”的狂欢曲。在茨威格的 笔下,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爱始终弥漫着一种惊世骇俗的浓烈的 激情,就像是一堆燃烧的木柴义无返顾地表达着一种毁灭性的 热烈与放纵。作者让这种飞蛾扑灯式的爱情挟裹着前所未有的 痛苦和辛酸,却释放出最为辉煌灿烂的欢乐与激情,以至于高 尔基看完小说后在写给茨威格的信中说:“这个短篇以其惊人 的诚挚语调,对女性的超人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 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为感动。……由于对 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 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毫不感羞耻地哭了起来。”[1]
四、主要观点:
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被改编事件,是中西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 一次深度碰撞。 2、 作为当代人的“多元文化”背景,使创作者有意识向“国际话语”靠拢, 但 民族文化身份又使她自觉和很努力地进行着“中国式”的表达,由此, 中 西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尤其是中西文化中不同的爱情观念、女性意识以 及美学原则等在这里实现了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交汇与碰撞,与此同 时也实现了彼此间各自文化特质的认证与彰显。 3、 关于《来信》在原著和改编中呈现出来的种种文化和艺术上的差异,笔 者以为,这既包含有某种文化层面的“误读”,同时也不排除是一种文 化 意义上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