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设计流派与风格(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工业设计史 名词解释

工业设计史 名词解释

2、哥特式风格: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3、维多利亚风格:维多利亚风格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1837——1901年)形成的艺术复辟的风格,它重新诠释了古典的意义,扬弃机械理性的美学,开始了人类生活中一种全新的对艺术价值的定义,这就是“维多利亚风格”。

4、巴洛克和洛可可: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

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

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意,是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

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样-----从字面上看是指形态、模样、图样、榜样和指 品种、类别。 式-----是指形式、样式等。 样式:一般是指造型艺术作品的样式,或称为“体 裁”。在建筑和室内设计中是指形成生活空间诸要素 的形象、模样、形式特征和所具有的艺术特点(如中 国明式家具中的京式、苏式、和广式三种形式)。 样式中的经典样式,是指经久不衰的样式,经历史变 迁仍被沿用的样式,跨越国界广被选用的样式可称为 经典样式(如希腊柱式因其造型、比例典雅端庄,被 世界范围公认为欧式建筑柱子的经典样式)。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第一章Leabharlann 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风 格 ---- 即风度品格,体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 性;它本身带有某种可知的内涵,这就是把整体的概 念都集结到一个概念中去,以显示出它不同的特性, 并用来区分或评论其它的设计。 1.风度品格; 2.与风韵有同义; 3. 可泛指作家、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 术特质和个性。 风格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有:时代、地域、民族特点、生活习俗、文化思潮、 宗教信仰、装饰材料、装修技术等。
关于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和流派
1.所有的风格样式和流派都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 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2.任何设计都是社会整体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与其他 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风格流派样式的形成和 发展,就必然受到所处时代科技水平和学术思想的影响。 3.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和流派受到地域风土、民风民俗、 审美情趣的直接影响。
具体表现


1、在空间装修上,多采用“框栏”或“格扇”两种形式。 2、在构件细部上多采用雕梁画栋的手法,显得富丽堂煌, 其装饰构件不是多余的为装饰而装饰,有的对建筑起保护 作用,或直接作为建筑构件。 3、在梁枋和顶棚多用彩绘装饰。 4、整个室内构图庄严严谨,多采用对称与均衡的手法, 常巧妙的运用题字、字画、玩器、盆景以及借景等手段创 造出一种清雅、含蓄的意境。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西方设计流派是指西方国家在设计领域中的各种风格和流派。

这些设计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文化背景下形成,并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西方设计流派的知识点,展示其独特的特点和对设计界的贡献。

一、巴洛克风格(Baroque Style)巴洛克风格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其特点是装饰华丽、线条优美、造型复杂。

巴洛克风格的设计充满了壮丽、优雅和夸张的元素,常被用于宫殿、教堂、宗教画等领域。

巴洛克风格的色彩鲜明、光影变化多端,给人以华丽、浮夸的感觉。

二、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al Style)新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对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一种回归。

新古典主义风格注重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模仿和借鉴,强调对称、简洁、平衡的设计原则。

这种风格的设计作品常见于政府建筑、公共场所和一些重要纪念碑。

三、艺术装饰风格(Art Nouveau Style)艺术装饰风格兴起于19世纪末的法国,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国和美国。

这种风格的设计追求自然形态和线条的流动感,强调曲线、花朵和植物的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和装饰性。

艺术装饰风格的设计作品经常出现在建筑、家具、珠宝和平面设计领域。

四、现代主义风格(Modernism Style)现代主义风格在20世纪初兴起,并对当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主义追求简洁、功能性和工业化生产的原则,反对过度的装饰和复杂性。

这种风格的设计作品注重形式的纯粹、材料的实用和结构的合理。

现代主义风格在建筑、家具、平面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五、后现代主义风格(Postmodernism Style)后现代主义风格是20世纪后期的一种设计思潮,对现代主义风格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各种元素的混合和碰撞,追求个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包容。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作品常以戏剧性的形式表达,突破传统的设计限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建筑风格与流派

建筑风格与流派

建筑风格与流派在建筑领域中,建筑风格和流派是指一组共同特点和风格的建筑设计和构建方式。

它们代表着特定时期、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理念和审美观点。

通过了解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流派,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并理解建筑作品的背后含义和价值。

一、古典主义风格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被广泛运用于欧洲的建筑设计中。

古典主义追求对称、均衡和比例感,其特点包括希腊柱式、圆顶、浮雕装饰和三角形楣板等。

著名的古典主义建筑包括帕台农神庙、罗马竞技场和巴黎凯旋门等。

二、哥特式风格哥特式风格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被视为中世纪建筑的巅峰之作。

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线条和垂直空间的运用,以尖拱形、尖顶、尖塔和尖窗为特征。

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包括巴黎圣母院、英国约克大教堂和德国科隆大教堂等。

三、文艺复兴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在15至17世纪的欧洲兴起,是一种追求对古典艺术的继承和再创造的建筑风格。

文艺复兴建筑注重比例、对称和和谐感,采用罗马式和希腊式柱式等元素。

著名的文艺复兴建筑包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和罗马的斗兽场等。

四、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兴起于17世纪的欧洲,是一种充满豪华和华丽的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注重细节的装饰和运用,以弯曲线条和大胆雕塑为特点。

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包括法国凡尔赛宫、奥地利美泉宫和意大利圣彼得堡宫等。

五、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技术创新。

现代主义建筑以材料的真实性和结构的明确性为重点,摈弃了传统的装饰和华丽。

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包括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建筑、美国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和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等。

六、后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兴起于20世纪末,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思和回应。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与环境的互动和对多样性的尊重,其特点包括非直线形状、错落有致的布局和多样化的材料运用。

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包括美国弗兰克·盖里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中国广东省的广州电视塔和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里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等。

一、传统风格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二、现代风格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鲍豪斯学派。

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三、后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溶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

四、自然主义风格自然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结合自然,才能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使人们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因此室内多用木料、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的纹理,清新淡雅。

五、混合型风格随着各国个名族文化的不断交流,室内设计与审美总体呈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状况。

设计中既注重现代功能主义需求,又吸收传统装饰特征,溶东西方装饰风格为一体的设计风格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

室内设计流派流派,这里是指室内设计的艺术派别。

现代室内设计从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分析,也有多种流派,主要有:高技派、光亮派、白色派、新洛可可派、超现实派、解构主义派以及装饰艺术派等。

一、高技派或称重技派高技派或称重技派,突出当代工业技术成就,并在建筑形体和室内环境设计中加以炫耀,崇尚“机械美”,在室内暴露梁板、网架等结构构件以及风管、线缆等各种设备和管道,强调工艺技术与时代感。

艺术流派、风格的概念

艺术流派、风格的概念

艺术流派、风格的概念
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是用来描述和分类艺术作品、艺术家或艺术时期的概念。

它们涉及到对于艺术作品的特定样式、主题、技巧、表现形式和思想背景的共同特征的归纳和总结。

以下是对这些概念的简要解释:
1. 艺术流派(Art Movements):艺术流派是指在一段特定时
间内,艺术家们根据共同的艺术观念和风格而形成的群体或学派。

每个艺术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风格,并通常受到特定的艺术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艺术流派可能涵盖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文学等。

一些重要的艺术流派包括文艺复兴、印象派、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

2. 艺术风格(Art Style):艺术风格是指艺术作品的特定样式
和规范,包括艺术家的个人创作风格以及特定时期或地区的共同风格。

它包括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色彩、构图、线条和技巧等方面的方式和特征。

艺术风格可以对个别艺术家或特定的艺术作品进行分类和比较,也可以用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艺术时期、地区或学派。

例如,写实主义、立体主义、民族艺术、装饰艺术等都是不同的艺术风格的例子。

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艺术家和时期的创作特点和风格。

它们为艺术史的研究和艺术品的鉴赏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分类方式。

图形创意名词解释艺术设计流派

图形创意名词解释艺术设计流派

图形创意名词解释艺术设计流派
图形创意是一种以图形元素为基础,通过艺术设计和创意表达的方式来传达信息或表现感觉的艺术形式。

图形创意可以包括平面设计、标志设计、海报设计、插图设计等多种样式和技巧。

艺术设计流派是指在艺术设计领域中,根据不同的风格、观念和技术而形成的不同派系或学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艺术设计流派:
1. 现代主义(Modernism):强调简约、几何形状和功能性,通常采用明亮的颜色和简洁的排版,例如德·斯蒂尔的平面设计。

2. 极简主义(Minimalism):强调极简、简洁的设计风格,追求简单性和精确性,例如苹果公司的设计风格。

3. 扁平设计(Flat design):去除过多的阴影效果和纹理,使用简化的图形和鲜明的颜色,例如微软的Metro设计语言。

4. 拟物化设计(Skeuomorphism):模仿现实物体的质感和形态,使用户界面更加熟悉和可识别,例如苹果公司早期的设计风格。

5.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强调情感、个人体验和自由创作,通常采用抽象的形式和色彩表达,例如杰克逊·波洛克的滴漆画。

这些艺术设计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通过不同的设计流派可以实现不同的艺术表达和视觉效果。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1、现代简约风格特征简约主义源于20 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

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 Van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被认为是代表着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

简约主义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

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 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的简约主义。

而现代人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已让人到了无可复加的接受地步。

人们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

简约主义是由上个世纪80 年代中期对复古风潮的叛逆和极简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0年代初期,开始融入室内设计领域。

风格特点(1)室内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在空间平面设计中追求不受承重墙限制的自由。

(2)室内墙面、地面、顶棚以及家具陈设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简洁的造型、纯洁的质地、精细的工艺为其特征。

3)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有实用价值的特殊部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建筑造价,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

(4)建筑及室内部件尽可能使用标准部件,门窗尺寸根据模数制系统设计。

(5)室内常选用简洁的工业产品,家具和日用品多采用直线,玻璃金属也多被使用现代简约家具风格特点(1)强调功能性设计,线条简约流畅,色彩对比强烈,这是现代风格家具的特点。

(2)大量使用钢化玻璃、不锈钢等新型材料作为辅材,也是现代风格家具的常见装饰手法,能给人带来前卫、不受拘束的感觉。

(3)由于线条简单、装饰元素少,现代风格家具需要完美的软装配合,才能显示出美感。

例如沙发需要靠垫、餐桌需要餐桌布、床需要窗帘和床单陪衬,软装到位是现代风饰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设计流派】【古典主义】17世纪一种艺术思潮,由法国流传世界。

它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代表作品:马拉之死、佩劳的卢浮宫东立面建筑设计。

【新古典主义】又称“典雅主义”“形式美主义”“新复古主义”。

兴起于18世纪。

资本主义初期一种设计思潮。

把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作为创作源泉。

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

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

代表人物:杰弗逊的维吉尼亚大学校园。

英国大笨钟。

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

【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

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形式主义】或“形式主义设计”。

对形式而非内容的重视。

20世纪形式主义美学,形式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将文本的形式结构作为艺术的核心。

【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初。

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

在建筑设计表现最为充分。

特点是功能主义,形式上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重视空间的考虑,重视设计对象费用开支,具有高度理性化。

幕墙架构,梁柱支撑。

代表人物:瑞士勒·柯布西埃的钢管座椅。

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

美国的弗兰克·赖特。

芬兰的阿尔瓦·阿图的伊马特拉教堂。

德国格罗佩斯的法古斯鞋楦厂和包豪斯校舍。

【粗野主义】也就“野性主义”“朴野主义”。

以柯布西埃的粗犷的建筑风格为设计倾向。

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形式美。

以毛糙、粗鲁为建筑美的标准。

只有钢筋混泥土,没有涂抹和装饰。

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代表人物:柯布西埃。

路易康的达卡政府大楼。

【纯粹主义】属于现代主义风格的一个分支。

以新帕拉图哲学为基础,涉及到所有塑性表现的造型设计倾向。

由建筑师兼画家勒•柯布西埃和画家奥占芳发展起来的。

1920年以后,在柯布西埃的力主下,建筑领域出现了纯粹主义创作思潮。

它以“数学”即秩序为基础建立新创造纯净与美的形式的过程中,用来作为构图参考的。

在建筑造型上,纯粹主义摒弃个人情感,反对装饰,认为比例是处理建筑体量与形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提倡表现立方体,圆锥体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光影变化为主的构图手法。

柯布西埃1928粹主义的经典作品。

【草原式风格】也称“草原式住宅”。

建筑师弗兰克·赖特。

这类住宅大多坐落在郊外平坦的草地上,周围是树林,用地宽阔,环境优美。

代表作品:流水别墅。

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

1917年俄国构成主义,从立体主义派生出来。

“结构”是设计的出发点。

用非常简单的造型,抽象的手法。

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探寻理性主义。

构成主义的三大基本原则;技术性、肌理、构成。

代表人物:马列维奇,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

构成主义风格来源:①分解与重构——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流派。

代表人物是毕加索。

立体主义艺术的中心是如何使用二维的平面展现三维的形态。

对构成主义的影响:雕塑领域,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的动感,而不是量感;对材料的重新组合。

②速度之美的展现——未来主义: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能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

对构成主义的影响:抽象的、动感的表现形式。

③至上派(至上主义)——马列维奇,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类简单的形式作画,“极力解放具象艺术中的形式,我在正方块的形式中寻求一处避难的空间。

”“当我想离开自己生活过、工作过并且曾信以为真的理想世界之时,恐惧就会降临。

”随后宣称至上主义结束。

【样式主义】20世纪20年代开始。

“样式追随市场”的设计理念。

美国工业设计一种理念:保持功能稳定,重点放在产品的外观上。

在美国主要体现在汽车产业上,通用汽车公司。

【消费主义设计】30年代兴起于美国。

在工业设计中体现最明显。

重要的是汽车设计。

强调“创造需求”。

【商业性设计商业性设计的具体体现,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汽车设计是商业性设计的典型代表。

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和福特公司通过不断推出新奇、夸张的设计,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效。

【国际主义】也叫”米斯主义”。

20世纪60年代兴盛。

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特点。

代表人物:米斯的西格莱姆大厦。

庞蒂的佩莱利大厦。

后来发展成减少主义,最后变成一种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

【集合艺术】又称“拼合艺术”)为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属于粘贴和物体艺术。

它是把身边能发现或捡拾的消费文明的废物、机器的残片凑合在一起,成为立体作品的一种艺术。

是达达理念的另一种呈现形式,也是大量生产物资过剩时代的表现。

集合艺术对环境艺术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代表人物有阿曼等。

【反设计】又称“意大利反主流设计”。

反设计是一种设计运动,是抗拒主流的设计模式,这种设计运动兴起于1960年代后期的意大利,反设计运动对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期设计主流模式投向消费者主义而扭曲了〞现代运动〞或〞好设计〞。

反设计对抗了所谓国际式样带领了计界在1960年代的激进化。

维多·德罗可和弗兰克·莫罗设计的仙人掌形状挂衣架,是设计史上反设计的典型例子。

代表人物还有爱尔多·索塔萨斯。

【后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

以反对现代主义艺术为思想基础。

反对米斯的“少则多”思想。

主张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丰富。

主张设计多样化,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

注重人文含义,注重作品与环境的关系。

代表人物:美国罗伯特·温图利提出“少则烦”。

设计英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圣斯布里厅。

《建筑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温图利”住宅提出了后现代主义宣言。

还有栗子山别墅。

詹克斯: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权威。

斯坦恩:后现代主义理论奠基人。

【有机现代主义】二战到20世纪60年代。

流行在斯堪的纳维亚、美国、意大利等国的现代设计风格。

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设计风格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

代表人物:阿尔瓦•阿尔托。

美国沙里宁的肯尼迪机场候机大楼和美国国家机场。

丹麦设计师伍重的悉尼歌剧院。

【新现代主义】兴起于70年代后期。

以“纽约五人”为中心。

坚持现代主义传统,根据新的需要给现代主义加入新的简单的形式的象征意义。

依然坚持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减少主义。

代表人物:“纽约五人”、贝聿铭: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卢浮宫“水晶金字塔”。

查理·迈耶:法兰克福装饰艺术博物馆。

【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械美学(柯布西埃)。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是现代技术在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的具体体现。

特征是强调技术特征和商品味。

首先在建筑领域。

代表人物:理查·罗杰斯设计的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

【过渡高科技风格】也叫“改良高科技风格”。

对工业化风格、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戏谑和嘲弄的表现,具有更高的个人表现特征,难以批量生产。

代表组织:意大利的阿基米呀和孟菲斯集团。

【减少主义】又称“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设计风格。

德•罗“少则多”的思想和影响发展而来的。

这种风格的工业产品,特别是家具,具有简单的结构,比较生硬的表面处理特点。

1984国减少主义大师菲利普·斯塔特作品有水果榨汁器、“普拉法尔”椅子。

【简约主义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流派兴起,将产品的造型化简到极致,这就是所谓的“简约主义”。

法国著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特是简约主义的代表人物。

【解构主义】作为设计风格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从建筑上最先开始。

代表人物:弗兰克·盖里是第一个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师。

作品有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和古根海姆博物馆。

艾什曼等。

【循环设计】循环设计是20世纪80-90年代产生的一种设计风格。

是指部件及材料资源和能源的再利用。

它旨在通过设计来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的设计物能多次反复利用,形成产品设计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组合设计】组合设计是20世纪80-90年代工业设计领域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同性能的可以互换选用的模块式组件,在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的同时,达到节约材料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产品的循环利用。

【微电子风格的工业产品设计具有超薄、超小、轻便、便携、多功能而造型简单明快的特点。

代表人物:托马斯·斯塔特。

【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上的一个分支,在建筑师设计的家具上,产生像建筑的家具来。

代表作:罗西设计的柜子AR-1。

【微型建筑风格】可以跟“建筑风格”相同理解。

【荷兰风格派】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现代设计摇篮之一。

以设计师、画家等以《风格》杂志交流而得名。

代表人物:杜斯伯格、画家蒙德里安、里特维特设计的红蓝椅子,施罗德住宅。

【技术美学】也称“迪扎因”问题。

是研究物质生产和器物文化中有关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学科。

它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劳动生产的经济、实用、美观和工艺需要而进行的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而且还涉及整个社会生活的美化。

代表作品:格罗佩斯的法古斯鞋楦厂。

【波普艺术】又称“新写实主义\新达达主义、流行艺术、通俗艺术”。

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代表人物:时装界:英国玛丽·奎特设计的“迷你裙”。

法国特伦斯·科兰设计的家具“哈比塔特”。

【人体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

【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

【非物质设计】又称“非物质主义设计”。

物质主义设计是以信息社会是一个“提供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为前提,以“非物质”这个概念来表述未来设计发展的总趋势:即从物的设计转变为非物质的设计、从产品的设计转变为服务的设计、从占有产品转变为共享服务。

非物质主义不拘泥于特定的技术、材料,而是对人类生活和消费方式进行重新规划,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产品和服务,突破传统设计的作用领域去研究“人与非物”的关系,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保证生活质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包豪斯的设计风格】(1)注重满足实用要求(2)注重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和,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抽象派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

(4)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5)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20世纪30年代以后,建筑史研究大大的兴盛起来。

许多人测绘、写生,新发明的照相术给建筑史的研究以很大的帮助。

这是的建筑史纯粹服务于模仿历史样一整套标准的特点。

并给这些历史风格一个简单的评语,以便于业主选购。

例如:古典主义【好莱坞风格】(10)1929至1933年渐形成大西洋两岸设计风格的交流,而美国所赋予“装饰艺术”风格最重要的因素计,很快变成一种典型的美国风格,在30年代的时候逐渐影响到北美和欧洲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和平面设计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