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参数分析和计算

合集下载

【采油PPT课件】机械采油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采油PPT课件】机械采油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17
2:某注水井油层中部深度为1000米,该注水井闸门关至水 表指针不动时的井口油压为3.7,求注水井启动压力(注入水 密度为1.05t /m3 ,重力加速度为 10m / s2)
解: P井口=3.7 MPa p液柱= ρgh=1.05*1000*10*1000 /106 =1.05*10*1000/103 = 10.5 MPa P启动=P井口+P液柱 =3.7 + 10.5 = 14.2 MPa
η=V实/V理×100%
1)在泵效、理论排量计算公式涉及的六个参数中,只要知道其中四 个参数便可求出任意一个末知数。
2)利用理论排量公式可选择抽油井工作制度。
3)在计算泵效时,油井的实际产液量和理论排量单位必须统一。
4)在计算重量排量时,如题中没给出原油密度,一般情况下均按 0.86计算。
5)通过泵效的高低还可以判断油层的供液能力;判断油井参数选择 是否合理;判断深井泵的工作状况。
解:已知ρ混=0.9tm3
=700m,H静=400m
求:P静? P流?
P套=1.0MPa
H中=1827m H动
由P流压=(H中-H动)× ρ混/100+ P套
=(1827-700) × 0.9 / 100 +1.0
=11.14( Mpa)
P静压=(H中-H静)× ρ混/100+ P套
=(1827-400)×0.9/100+ 1.0
Q理= K×S光×n ×ρ混
排量系数K 。它是一个和泵径有关的 系数。
K= 1440×πD2/4
不同泵径截面积和日排量系数
泵径 (mm)
32
38
44
56
70
83
柱塞截面积 8.04

抽油机平均有功功率节能率的计算方法

抽油机平均有功功率节能率的计算方法

作 者 简 介 : 马中山,2012 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 专 业), 从 事 节 能 监 测 及 节 能 评 估 研 究 , E- mail: zlixin@petrochina. ,地址: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 29 号,834000。
石油石化节能
关键词:抽油机;平均有功节能率;累计节电功率法 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18.04.001
在油田生产设备中,抽油机是最重要、也是数 量最大的耗能设备。由于现有常规抽油机普遍存在 运行效率较低、能源利用率较差的问题,因此,针 对抽油机开发的各类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也是种类 繁多、技术各异。准确测定各类节能技术和节能产 品的节能率是评价其节能效果的关键指标。
节能率可以采用吨液百米单耗或产液单耗来计算。
1
马中山:抽油机平均有功功率节能率的计算方法 第 8卷第 4期
因此,多台抽油机平均节能率的计算也通常首先考 虑使用平均吨液百米单耗或平均产液单耗来计算。 计算的方法有加权平均和算术平均两种方法。另 外,还可以考虑采用单台抽油机节能率的算术平均 值作为多台抽油机的平均节能率,但在实际测试计 算过程中,上述方法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 平 均 节 能 率 大 于 节 能 技 术 的 理 论 值 。 在 某 厂 15 台抽油机普通电动机更换为高转差电动机的 改造项目中,根据改造前后测试数据,按照不同计 算方法计算节能率结果如表 1所示。
表 1 抽油机更换高转差电动机节能率计算结果
计算方法 最大值 最小值
产液单耗
44.05 0
吨液百米单耗 33.15 -4.73
法,导致抽油机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计算平均节
能率的方法不能统一,计算结果也差别较大,有的

抽油机调冲次计算方法

抽油机调冲次计算方法

抽油机调冲次计算方法[ 日期:2013-04-18] 来源:作者:机动组[ 字体:大中小]抽油机调冲次计算方法抽油机的冲次也就是减速箱曲柄的转速计算公式是:冲次=电机额定转速*(电机皮带轮直径/ 减速器大皮带轮直径)* (减速器小皮带轮直径/抽油机输入轴皮带轮直径)/ 抽油机减速箱传动比减速器常用皮带轮直径有①160、①180、①200、①300、①400、① 500。

电机额定转速因不同厂家电机转差率不同,级数相同的电机转速有差别。

4级电机额定转速约为14 4 0转/分。

6级电机额定转速约为9 6 0转/分。

8级电机额定转速约为7 2 0转/分。

调整时以电机铭牌为准。

常用抽油机相关参数: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双驴头型游梁式抽油机°CYJ10 — 5— 48HE型传动比为28,减速箱主动轴皮带轮直径①1050°CYJS12 — 5 — 53HE型传动比3 1, 减速箱主动轴皮带轮直径①1 0 5 0。

下偏杠铃型复合平衡游梁式抽油机°CYJY12—4.2 — 73H F 型传动比为 3 1.73,减速箱主动轴皮带轮直径①1120。

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 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CYJ10—4.2 — 53HE型传动比为3 1.73,减速箱主动轴皮带轮直径① 990。

第二石油机械厂生产的,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

CYJY10—3— 53HB型、CYJY10—4 ・ 2 — 53HB型传动比为30. 18 7,减速箱主动轴皮带轮直径①1000。

CYJY12 —4・2 — 73HB型、CYJY12—4 ・8 — 73HB型传动比为3 0,减速箱主动轴皮带轮直径①1150 ・宝鸡石油机械厂生产的,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

CYJT12 —5— 73HB型传动比为31.73,减速箱主动轴皮带轮直径① 1120。

淄博石油机械制造总厂生产的, 异相型游梁式抽油机。

抽油机井参数的分析

抽油机井参数的分析
• 柱塞在泵筒内被卡死在某一位置 时,在抽汲过程中柱塞无法移动 而只有抽油杆的伸缩变形,图形 形状与被卡位置有关。图 1 - 20 为柱塞卡在泵筒中部时的实测示 功图。上冲程中,悬点载荷先是 缓慢增加,将被压缩而弯曲的抽 油杆柱拉直,到达卡死点位置后, 抽油杆柱受拉而伸长,悬点载荷 以较大的比例增加。下冲程中, 先是恢复弹性变形,到达卡死点 后,抽油杆柱被压缩而发生弯曲。 所以,在卡死点的前后段,悬点 以不同的比例增载或减载,示功 图出现两个斜率段。
图1-21 喷势强、油稀带喷
图1-22 带喷
喷势弱、油稠
5.抽油杆断脱的示功图
• 抽油杆断脱后的悬点载荷实际上 是断脱点以上的抽油杆柱重量, 只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才使上、 下载荷线不重合。图形的位置取 决于断脱点的位置。图1-23为抽 油杆柱在接近中部断脱时的示功 图。 • 抽油杆柱的断脱位置可根据下式 来估算: • L=hC/(bqrg) • 断脱位置比较低的示功图同有些 带喷井的示功图在形状上是相似 的。但带喷井泵效高、产量大, 而抽油杆柱断脱的井的产量却等 于零
二、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 (又称为静力示功图)
• 抽油机井理论示功 图是描绘抽油机井 驴头悬点载荷与光 杆位移的关系曲线, 它是解释前面介绍 的抽油泵 ( 深井泵 ) 抽吸状况最有效的 手段,其基础是理 论示功图。
图1-10 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
1.理论示功图
• 理论示功图是在一定理想条件下绘制出来的, 主要是用来与实测示功图进行对比分析,以此 来判断深井泵的工作状况。其理想条件为: • 1)假设泵、管没有漏失,泵正常工作; • 2)油层供液能力充足,泵充满程度良好; • 3)不考虑动载荷的影响; • 4)不考虑砂、蜡、稠油的影响; • 5)不考虑油井连抽带喷; • 6) 认为进入泵的液体是不可压缩的,阀是瞬时 开闭的。 • 这样抽油机井驴头悬点光杆处载荷与位移的关 系建立在直角坐标系的图形就称为理论示功图, 如图1-10所示。

抽油机井参数的分析

抽油机井参数的分析

? 图1-l0中各条曲线的意义分别是:由 ABCD构成的平行四 边形就是理论示功图,纵坐标为悬点载荷,横坐标为冲程。
? AB线段为增载线,即驴头从下死点 (A)开始上行,游动阀关
闭,活塞以上油管内液柱重 Wl和杆重Wr都作用于驴头悬点 上,并使杆(变长)、管(减载荷缩短)发生弹性变形,直到B点
极限,活塞并没有跟着光杆发生位移,而这一段变形量就称
? W/r=fr (ρ杆一ρ)gL ? (4)悬点的静载荷 由上分析可知,
? 上冲程时悬点的静载荷
? P上=Wr+Wl =frρ杆gL+(F一fr)ρgL
? =fr (ρ杆一ρ)gL + FρgL
?
=W/r+W
/ l
? 下冲程时悬点的静载荷
? P下=W/r
二、抽油机井理论示功图 (又称为静力示功图)
? CD线段为卸载线,即驴头开始下行,游动阀 仍处于关闭状态,但固定阀开始关闭。此时悬 点载荷在变小,杆管与前一过程发生相反的弹 性变形,直至 D点活塞并没有跟着杆一起下行, 其冲程损失也是λ= (λr+λt)。
? DA线段为下载荷线,即杆管弹性变形结束, 载荷降至最小 (Wr /),活塞开始跟光杆同步下 行至下死点 A,此过程中固定阀关闭,游动阀 打开,油管进液,此过程为下冲程的有效冲程。
? 图1-10中AC为光杆冲程, AD为活塞冲程。
三.实测示功图
? 实测示功图是由专 门测试仪器在抽油 机井口悬绳器处测 得,如图 1-l2所示。 是由测试记录笔画 的不规则的封闭曲 ABCD和预先设定的 基线 (S) 组成,纵坐 标方向表示驴头悬 点载荷的大小。横 坐标表示悬点的相 对位移。
图1-12 抽油机井实测示功图

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的调整与优化对策

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的调整与优化对策

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的调整与优化对策一、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是指在采油过程中影响井口产量和有效采油速度的各种参数,包括抽油机井的产量、采油工况、电功率、注入液量、油水比、液面高度、抽油机压力、冲程、冲次等。

1. 产量:抽油机井的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井口抽出的原油量,是衡量抽油机井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

2. 采油工况:包括抽油机井的工作状态、运行时间、每日产量、液面高度等。

3. 电功率:抽油机井的电功率是指抽油机工作时所消耗的电能量。

4. 注入液量:指通过人工或泵站向井下输送的注入液的总量。

5. 油水比:是指抽出的原油中含有的水的比例,是影响采油效果和成本的重要参数。

6. 液面高度:抽油机井内油液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差,液面高度的调整影响着抽油机井的产量和效率。

7. 抽油机压力:是指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压力。

8. 冲程和冲次:是指抽油机运动的距离和频率,对采油效果和井口产量有重要影响。

1. 产量优化与提高(1)通过合理选型和优化井筒结构,提高井口产量。

(2)优化抽油机参数,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量。

(3)优化液面控制系统,提高井口产量,降低生产能耗。

2. 电功率优化与节能(1)采用高效节能型抽油机,提高电能利用率。

(2)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井口产量实时调整抽油机的转速,实现节能降耗。

(3)加强对抽油机电器设备的维护,确保电能的合理利用。

3. 油水比控制与优化(1)增加注入液量,提高采油效率,降低油水比。

(2)采用分离技术,将抽出的原油与含水分离,降低油水比。

(3)加强沉积物处理,减少井下沉积物对产油的影响,降低油水比。

4. 变化工况下的调整(1)根据采油工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液面高度,保持稳定的产量和效率。

(2)根据抽油机井生产情况,调整注入液量和压差,保持较低的油水比。

(3)定期对抽油机井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查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工作参数。

5. 抽油机井压力和冲程的优化(1)根据井下地质情况和油层性质,调整抽油机井的工作压力,保持合理的压力值。

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的调整与优化对策

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的调整与优化对策

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的调整与优化对策【摘要】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对于油田的开采效率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针对抽油机井生产参数的调整与优化提出了一套对策方案。

文章分析了影响生产参数的因素,包括地质条件、井筒与油层的关系等。

提出了生产参数调整的方法,包括调整抽油机工作参数、卡瓦参数等。

然后,介绍了生产参数优化的策略,如通过调整注水量和油井深度等措施来优化生产参数。

接着,详细阐述了实施调整与优化的步骤,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调整等环节。

对调整与优化的效果进行评估与验证。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调整与优化提供有效的参考,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抽油机井、生产参数、调整、优化、影响因素、方法、策略、步骤、效果评估、验证、总结、展望、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和分析抽油机井生产参数的调整与优化对策,通过深入研究抽油机井生产中各种参数的影响因素,找出准确的调整方法和优化策略,提高抽油机井的生产效率和产量。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油田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益。

通过调整和优化抽油机井生产参数,可以保障油田的持续稳定生产,提高油田的开采率和利用率,为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做出重要贡献。

的核心在于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找到最适合抽油机井生产的参数组合,为油田管理提供科学方法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的调整与优化对策对于提高油田开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调整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可以更好地调控油井生产,提高油井产量,延长油井寿命,减少井下工作量,提高油田的整体产量和经济效益。

2. 正文2.1 抽油机井生产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是影响生产效率和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了解和分析抽油机井生产参数的影响因素是进行调整和优化对策的基础。

下面将对抽油机井生产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1. 井筒情况:井筒的直径、深度、完井方式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抽油机井的生产参数。

抽油机系统效率分析

抽油机系统效率分析
抽油井系统效率组成
机械采油井的输入功率 拖动机械采油设备的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
机械采油井的有效功率 在有效扬程下,以一定的排量将井内液体输送到地面所需 要的功率为机械采油井的有效功率。
机械采油井的系统效率 机械采油井的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抽油井系统效率计算公式
1.机械采油井的系统效率 :
18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机、泵设计
冲程、冲次是决定抽油泵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系统效率 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保证排量的情况下,冲程减少、冲次增 大后,抽油机振动载荷、摩擦载荷相对增大,单位时间内做 的功以及输入功率增大,导致系统效率下降。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机、泵设计
2.泵径、泵挂与系统效率的关系
2.机械采油井的有效功率
p有 p入
100%
P有
Q
H
86400
g
3.输入功率
P入=1.732*电压*电流*功率因数/1000
4.有效扬程
H
Hd
( p0
p1) 1000
g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系统效率 低的原因
设备 设计 管理
设备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
1、电机 2、皮带及减速箱 3、四连杆 4、光杆 5、盘根 6、抽油杆 7、抽油泵 8、井下管柱
表2 NP1-4X584换泵前后对比表
序 号
井号
泵径
泵挂
有效 扬程
有效 功率
输入 功率
系统 效率
电流 电压
1 NP1-4X584 44 2059.21 661.27
1.59
22.42
7.09
59 380
2 NP1-4X584 56 1625.71 722.9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抽油机井示功图
如何把理论示功图绘制在实测示功图上的方法
(1).以实测示功图的基线(冲程)为横坐标,在 基线的左端作纵坐标表示载荷线(光杆载荷);
(2).根据油井抽吸参数计算出Wr和Wl的值,然 后再由测试仪器(动力仪)的力比计算出Wr和Wl 在示功图上的值;
(3).冲程损失的计算:由于其计算较复杂,现场 多数不进行具体计算,实际上也不影响分析:
实测示功图中,其横坐标为冲程坐标,纵坐标为 载荷(大小)。由图中最高位置B点量出高度, 再由测试仪的力比(实际值与图上数值的笔)就 可以计算出本井最大载荷。由图中A点到C点横向 (水平)量出其长度,再由测试仪的减程比(实 际长度值与图上数值得比)就可以计算出本井光 杆的最大冲程。
抽油机井实测示功图对抽油机井的日常管 理和抽油状况分析是相当重要的
W最大 Wr Wl W惯
Wl Wr
抽油机在上行时光杆受力情况
式中:W最大——驴头悬点最大载荷,N;
2).抽油机在下冲程时为最小载荷。 其计算公式如下:
W惯 光杆
W最小 W W惯
式中: W最小——驴头悬点最小载荷, N。
W’
抽油机在下行时光杆受力情况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
3.驴头悬点最大载荷、最小载荷计算
谢谢大家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抽油机井参数分析与计算
内容提要
一、引言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 三、抽油机井示功图 四、总结
一、引言
抽油机井参数的分析与计算,是机械采油的重 要内容之一。是一种以参数分析和计算为基础的抽 油机井驴头悬点载荷确定方法。主要是通过冲程、 冲次、泵径、泵深、抽油杆直径及长度等抽汲参数 对驴头悬点载荷的分析与计算,计算出驴头悬点的 最大载荷和最小载荷,根据驴头悬点载荷与光杆位 移关系绘出曲线,它是分析和判断抽油泵(深井泵) 抽吸状况最有效的手段,其基础是理论示功图。通 过本节的学习,为下一节结合抽油机井生产数据 (同步测试、液量),对实测示功图进行准确的分 析判断,可提出合理的可行的措施意见,打下一个 坚实的基础。
如果把抽油机驴头悬点看作曲柄滑块机构运动,曲柄旋 转半径与连杆长度之比为1/4,且只考虑液柱、杆及杆柱惯 性载荷时,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W最大

Wl

Wr b

Sn2 1440

W最小


Wr

b

Sn2 1440


b 1
s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
3.驴头悬点最大载荷、最小载荷计算
1、理论示功图:它是在一定理想条件下绘制出来的, 主要是用来与实测示功图进行对比分析,以此 来判断深井泵的工作状况 。其理想条件为:
假设泵、管没有漏失,泵正常工作; 油层供液能力充足; 不考虑动载荷的影响; 不考虑砂、蜡、抽油的影响;
不考虑油井连喷带抽;
认为进入泵的液体是不可压缩的,阀是瞬时关 闭的。
={(D2-d2)×0.96+d2×7.8}×103×1000×10π/4×(1+3×62/1790) =48.15×104×(1+0.0603)=5.106×104 N=51.06KN
W最小

W1
Sn2 1790

=
fr
s

gL
1

S n2 1790
三、抽油机井示功图
理论示功图 :是抽油机井驴头悬点光杆处载荷与位移的关 系建立在直角坐标系的图形
W
λ B
λ1
λ2
Wl
W静 A
Wr
C
D λ2
λ1
S活

SSS
S光
三、抽油机井示功图
理论示功图各条曲线的意义分别是(图1-3中) : AB线段为增载线,即驴头从下死点(A)开始上行,游动
阀关闭活塞以上油管内液柱重量Wl和杆重Wr都作用与驴头悬 点上,并使杆(变长)、管(减载缩短)发生弹性变形,直到 B点极限,活塞并没有跟着光杆发生位移,而这一段变形量就 称为冲程损失λ,包括杆损λ1和管损λ2,此过程中固定法并没 有打开。BC线段为上载荷线,即杆管弹性变形结束,载荷増 至C,此最过大程(中W固最大定=W阀r打+W开l),,活泵塞筒开进始油跟(着液光)杆,同井步口上排行液之;上这死是点上 冲程完毕,开始下冲程。

=(7.8-0.96)×103×10×1000πd2/4
=6.84×107×3.14×25×25×10-6/4
=33559N=33.559kN
该井驴头悬点最大载荷W最大为51.06KN,最小载荷W最小为33.559KN
三、抽油机井示功图
抽油机井示功图是描绘抽油机井驴头悬点载荷 与光杆位移关系的曲线
解:求混合的密度ρ=ρo(1-80/100)+ρw×80/100 =0.8×0.2+1.0×0.8=0.96
W最大

Wl
Wr 1
Sn2 1790

={ ( f fr ) L g + fr s g L }{1+S×n2/1790}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
CD线段为卸载线,即驴头开始下行,游动阀处于关闭状态, 固定阀也还是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悬点载荷在变小,杆管与前 一过程发生相反的弹性变形,直至D点活塞并没有跟着光杆一 起即下杆行管, 弹其性冲变程形损结失束也,是载荷λ(降λ1至+λ最2)小。(DWAr)线,段活为塞下开载始荷跟线着,光 杆同步下行至下死点A,此过程中固定阀关闭,游动阀打开,油 管进液。图1-3中AD1为光杆冲程,AD为活塞冲程。这样一个 冲程完毕,理论功图也就解释完毕了。
式中:Wl ——液柱重量,N f ——活塞截面积,mm2;
——液体相对密度。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
(3)在液体中抽油
杆(柱)重量:
由图1-2可知,抽 油机在下行(下冲 程)时,固定阀是 关闭的,游动阀是 打开的,悬点(光
驴头下行时 悬点承受的 载荷
W’
杆)所受静载荷为:
W fr s g L
如果把抽油机驴头悬点看作简谐运动,并考虑液柱的 惯性载荷时,可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W最大

Wl

Wr
1
Sn2 1790

W最小

W1
Sn2 1790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
4.驴头悬点最大载荷、最小载荷计算实例:
已知某井使用的抽油杆直径d=25mm,深井泵泵井 D=44mm,泵挂深度H=1000m,冲程S=3.0m,冲数n=6min-1, 该井含水率fw=80%,原油相对密度ρo=0.8,水的相对密度 ρw=1.0,求该井驴头悬点最大载荷W最大、最小载荷W最小 (抽油杆的相对密度ρs=7.8×104N/m3,不计接箍重量, g=10m/s2)。
(4).根据Wr和Wl在示功图的数值大小,画在实测 示功图上,其长短与基线相同,如图1-4中的虚线 A’D’与B’C’。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二方面的知识:1)、 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2)是抽油机井 示功图。要求学员会分析抽油机井在上、下 行(冲程)时,悬点(光杆)所受的静载荷、 动载荷,会计算驴头悬点最大载荷、最小载 荷;知道理论示功图条曲线的意义;会在实 测示功图上画出理论载荷线。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
1、静载荷
由图1-1可知, 抽油机上行(上 冲程)时,游动 阀是关闭的,悬 点(光杆)所受 静载荷为(抽油 杆柱重、活塞截 面以上的液柱重 量):
驴头上行时悬 点承受的载荷
Wr
Wl W惯
光杆 抽油杆
套管 油管
活塞
油层
图1-1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
1、静载荷
(1).抽油杆柱重量:
W惯

Wr
Sn2 1440
式中:W惯——惯性载荷最大值,N; S——抽油机冲程,m; N——抽油机冲速,min-1。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
3.驴头悬点最大载荷、最小载荷计算
根据抽油机运动的特点,抽油机在 上下冲程中悬点载荷是不同的 。
光杆 W惯
1).抽油机在上冲程时为最大载荷, 其计算公式如下:
W惯
式中:W ——在液 体中杆柱重[在抽油 杆柱自重减去液体 对其浮力],N。
光杆 抽油杆
套管 油管
活塞
油层
图1-2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
2.动载荷(惯性载荷)
惯性载荷是由于抽油机运转时驴头带着抽油杆柱和液柱作 变速运动,因而产生杆柱和液柱的惯性力,如果忽略抽油杆 和液柱的弹性影响,则可以认为两者各点的运动规律是完全 是一致的。惯性的大小和方向随着抽油杆运动速度大小和方 向而变化,在上、下冲程开始时惯性载荷最大,而方向相反。 所以在计算惯性载荷时,通常计算最大值。其计算公式为:
三、抽油机井示功图
2.实测示功图:实测示功图是由专门测试仪器在抽油机井口悬 绳器处测得,如图1-4所示。
B 驴 B’ 头 悬 点 载 荷 A’ A
A
基线
C C’
D’ D
光杆冲程S
图1-4 抽油机井实测示功图
三、抽油机井示功图
实测功图 :如图1-4中由ABCD绘制(测试记录笔 画的)的封闭曲线
Wr f r s g L
式中:Wr ——杆柱重量,N;
f r ——油杆截面积,mm2;
s ——钢的相对密度;
g ——重力加速度,9.8m/s2; L ——抽油杆柱长度,m;
二、抽油机悬点载荷及其计算
1、静载荷
(2).活塞截面以上的液柱重量:
Wl ( f fr ) L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