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施工电梯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与人员安全。

而电梯基础的稳定性则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围绕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展开讨论,主要从地基承载能力评估、基础加固措施选择、加固材料选择与使用、加固施工流程规划、安全监测与应急预案以及后期维护与保养等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基承载能力评估地基承载能力是决定施工电梯基础是否需要进行加固的关键因素。

评估过程中,需要采集地基的土壤报告、地下水位、地质结构等相关资料。

通过对地基进行勘探测试,了解其实际承载能力。

这一步骤可采用载荷试验、地质雷达探测等多种方法进行。

评估结果将为后续加固措施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二、基础加固措施选择根据地基承载能力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至关重要。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扩大基础面积、增设桩基、采用地下连续墙等。

在选择加固措施时,需综合考虑地基条件、施工条件、成本等因素。

同时,加固措施的选择还需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加固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三、加固材料选择与使用加固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加固效果的好坏。

在选择加固材料时,应优先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抗腐蚀性等性能。

例如,在选择钢筋时,需确保钢筋的强度和直径符合设计要求;在选择混凝土时,应考虑其强度等级、抗渗性、抗冻性等性能。

此外,材料的来源和价格也是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材料的使用,确保加固效果。

四、加固施工流程规划加固施工流程的规划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定加固施工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地基条件、加固措施、施工进度等因素。

施工方案应详细规定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施工前准备、材料运输与储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

同时,施工方案还应包括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和基础位于地下室顶板上的安全加固方案报告

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和基础位于地下室顶板上的安全加固方案报告

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和基础位于地下室顶板上的安全加固方案报告一、施工电梯安装方案施工电梯的安装方案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施工电梯安装的责任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2.根据地下室顶板的结构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电梯型号。

3.在施工电梯安装前,进行必要的勘察和测量,确定电梯的安装位置。

4.确保施工电梯的周围环境清理干净,避免杂物和障碍物影响电梯的安装。

5.进行施工电梯的组装和调试。

根据电梯的安装说明书,按照正确的顺序安装各个组件,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检测。

6.施工电梯安装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试验和检验,并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7.在施工电梯安装期间,制定安全措施,确保工人和相关人员的安全。

8.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施工电梯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二、地下室顶板上安全加固方案在地下室顶板上进行基础的安全加固是确保电梯的安装质量和使用安全的关键之一、下面是一个地下室顶板上的安全加固方案:1.开展地下室顶板的结构勘察,确定加固方案。

根据勘察数据和计算结果,确保加固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清理地下室顶板表面的灰尘和杂物,确保施工的平整度和干净度。

3.根据加固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和工艺。

加固材料可以包括钢筋、混凝土和PC板等。

4.在地下室顶板上进行加固钢筋的安装。

根据加固方案,在地下室顶板上打孔,并将钢筋穿过孔洞,固定在顶板和地面之间。

5.开展混凝土加固。

根据加固方案,将混凝土浇筑到地下室顶板上,并用专用工具进行压实,确保加固层的密实性。

6.安装PC板进行二次加固。

根据加固方案,将预制的PC板安装到地下室顶板上,并使用专用的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7.加固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和检测。

对加固后的地下室顶板进行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测试,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8.编制加固方案总结报告,记录加固工程的过程和结果。

并提出后续维护和监测建议,确保地下室顶板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在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和地下室顶板上安全加固方案中,我们将注重技术、质量和安全三方面的综合考虑。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专项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专项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专项方案一、前言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梯的基础作为其承重和稳定的基石,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电梯的基础可能变得脆弱或不稳定,这对电梯的安全使用产生了潜在威胁。

因此,有必要对施工电梯的基础进行加固措施,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加固方案1.检测和评估首先需要对施工电梯的基础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评估。

可以借助非破坏性测试技术,如超声波检测、雷达探测等,来评估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电梯的使用状况、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影响。

2.加固设计基于检测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加固设计方案。

一般来说,加固方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增加基础的承重能力。

通过增加基础的截面尺寸、深度等方式来提高其承载能力,确保其能够承受电梯及其载荷的重量。

(2)提高基础的稳定性。

采取合适的加固方式,如增加支撑桩的数量、增加桩头的直径、加固土壤等,来提高基础的稳定性,防止其产生沉降或倾斜现象。

(3)加强基础的连接。

对基础和电梯架构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确保连接点的强度和可靠性。

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加固方式。

3.实施加固在进行基础加固前,需要确保施工电梯的安全卸载,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具体的加固施工步骤包括:(1)清理基础表面和周边区域,确保施工环境清洁。

(2)按照加固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打桩、加固土壤等工作。

(3)在加固基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质量,确保加固材料的质量和连接点的稳固。

(4)加固完成后,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档案管理。

4.相关法规和标准在进行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时,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确保加固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根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等法规,对施工电梯的基础加固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电梯基础加固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与相关建设、安全监管等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加固工作的合法性和顺利进行。

地下室顶板上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

地下室顶板上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

地下室顶板上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施工准备首先,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根据方案准备相应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同时,必须在施工前进行现场勘测和检测,以获取地下室顶板结构的相关数据。

加固设计在施工前,应根据地下室的结构特点和电梯的要求,综合考虑静荷载、动荷载和地震力的作用,进行加固设计。

设计方案包括基础的形式、尺寸、钢筋配置和混凝土强度等。

施工工序1.清理地坪:首先,需要将地坪上的附着物清理干净,为施工做好准备。

2.建立基础:按照设计方案,挖掘基础坑,然后按要求浇筑基础混凝土。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进行基础钢筋的绑扎和检查,确保基础的坚固和牢固。

3.加固地下室顶板:在地下室顶板上铺设加固材料,如玻璃纤维布、钢筋网等,以增加地下室的承重能力。

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加固层的稳固和可靠。

4.电梯井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下室顶板上建造电梯井结构,包括电梯井墙和井道钢筋混凝土构件。

5.结构连接:将电梯基础与地下室顶板进行牢固的连接,以确保电梯基础和地下室顶板之间的承重传递。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施工。

如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绳,严禁越过安全护栏等。

施工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如混凝土强度试验、钢筋绑扎质量检查等。

并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和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总结地下室顶板上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合理选取材料、采用合适的工序和措施,以确保加固效果和施工质量。

同时,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施工工程的可靠性。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根底加固方案施工电梯根底加固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XX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及会审纪要;2、《建筑施工平安检查标准》JGJ59-99;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平安技术标准》JGJ130-20XX二、工程概况1、XX位于XX。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XX公司,设计单位为XX,监理单位为XX 公司,由福州XX公司承建。

本标段由9#楼、10#楼、11#楼组成,地下一层建筑面积5237.7㎡,9#楼地上三十层,10#楼地上二十八层,11#楼地上三十二层。

2、结构设计概况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结构抗震等级为剪力墙二级。

三、施工部署根据施工部署,需安装三台,型号为SCD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分别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

具体位置如下:9#楼施工升降机安装在9-G轴交〔9-1轴~9-3轴〕处,10#楼施工升降机安装在10-A轴交〔10-5轴~10-7轴〕处,11#楼施工升降机安装在11-A轴交〔11-5轴~11-7轴〕处。

本工程地下室顶板加固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地下室顶板底部采用三六板侧放,上用U型顶托,下用可旋底座,以钢管支撑,步高按计算确定,在相应荷载区域满堂设置。

附地下室顶板加固示意图。

特编制本方案对该局部地下室顶板进行验算加固。

四、原材料质量1、采用国标〔GB/700〕中Q235A级钢,直径48*3.5高频焊接钢管。

说明平整光滑、无裂缝、无疵点和变形,严禁打孔。

2、钢管两端面应平整,切斜偏差﹤1.7㎜,外外表锈蚀度≤0.5㎜。

3、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5831〕的规定,无裂痕、变形、缩松、滑丝。

扣件与钢管贴面必须严格整形,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外表有防锈处理,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破坏,应经实验证明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五、地下室顶板钢管脚手架搭设方法施工升降机区:立杆纵距0.9米,横距0.9米,步距0.9米。

六、钢管脚手架搭设考前须知及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宜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其长度不宜少于3跨,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不宜大于纵距1/3。

施工电梯基础(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芜湖碧桂园天门烟波二期一标段施工电梯基础(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广东永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3月一、概况一层。

计划安装施工电梯一台,生产厂家为上海达舜机械有限公司,产品型号为SCD200/200。

施工电梯基础直接位于地下室顶板上(施工电梯基础尺寸为6m×4m),安装部位地下室顶板强度等级为C30,板厚250mm。

施工电梯基础部位加固支撑采用Φ48×3.5钢管,不考虑楼板受力,由钢管直接把荷载传至地下室底板。

加固支撑钢管间距800×800,步距1500,托梁采用100×100方木(具体详附图)。

二、地下室顶板及支撑验算1、荷载计算:施工电梯基础部位混凝土自重(4*6米)24t施工电梯自重(根据厂家提供的说明书按照110米高度计算):73节标准节*145公斤/节(10585公斤)+吊笼自重(含传动机构)2000公斤*2+围栏底座1000公斤+12道附墙架*100公斤/道(1200)+零配件815公斤=16600公斤施工荷载:2t×2个吊篮=4t转化为均布荷载q =(1.2×406+1.4×40)÷(4×6)=22.6KN/m22、板配筋验算按五跨连续计算,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表得:k v = -0.606 k f =0.644 k m = -0.105。

M max= -0.105×22.6×(0.8)2 = -1.52kN.mAsa= M max /0.95h0f y=1.52×106/(0.95×225×300)=23.7 mm2原配筋12@200在1m范围内As=113.04×1000/200=565.2mm2故满足要求。

3、钢管承载力验算V=1.3×ql=1.3×22.6×0.8×0.8=18.8 KNL0 = kμh0 =1.155×1.5×1500 = 2599mm壁厚3mm钢管i = d2+d124=482+4224= 15.95mmλ= L0/ i = 2599 ÷ 15.95 =163 查表φ =0.265σ =NφA=18.8×10000.265×4.24×100=167.3N/mm2 <205 N/mm2故立杆受力符合要求。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一、引言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电梯是垂直运输的关键设备,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尤为重要。

为确保施工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基础加固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电梯基础加固的方案,包括加固原则、加固方法、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以确保加固工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固原则安全性原则:加固方案必须确保施工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因基础不稳导致的安全事故。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加固方案的经济性,降低工程成本。

可行性原则:加固方案应结合实际工程条件,确保加固施工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环保性原则:在加固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遵循绿色施工的理念。

三、加固方法根据施工电梯基础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加固方法:增大基础底面积:通过扩大基础底面积,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适用于基础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增设桩基:在基础周围增设桩基,通过桩基的承载能力提升整体基础的稳定性。

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或基础承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

采用加固材料: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钢筋等材料对基础进行加固。

适用于基础存在裂缝、破损等局部问题的情况。

地基加固:如采用注浆加固、地基换填等方法,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适用于地基土质松软或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四、施工步骤以增大基础底面积为例,具体施工步骤如下:现场勘查与评估:对施工电梯基础进行现场勘查,评估基础的承载力、变形情况等,确定加固方案。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材料选用、施工设备等。

基础处理:清除基础表面的杂物、积水等,确保基础表面干燥、清洁。

对基础进行必要的修补和加固处理,确保基础表面平整。

扩大基础底面积:根据施工方案,在原基础周围挖掘基坑,按照设计要求铺设新的基础底面积。

确保新旧基础之间的连接牢固、密实。

浇筑混凝土:在新铺设的基础底面积上浇筑高性能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在浇筑过程中注意振捣密实,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_工程__公司日期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_工程地点_建设单位_设计单位_勘察单位_监理单位_施工单位_监督机构_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16899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1#楼建筑面积约为29671平方米,2#楼建筑面积约为47710平方米,3#楼建筑面积约为24815平方米。

本工程在设计考虑的环境类别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即在这一时期内,只需进行正常维护和管理,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的使用,完成预期功能。

)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场地类别:类;特征周期Tg=0.55sec,建筑类别调整后用于结构抗震验算的烈度7度;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8度;建筑结构的阴尼比取0.05;1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5K2;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8K2,地面粗糙度:A类;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95K2,地面粗糙度:A类本项目施工电梯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标高-1.3m),地下室高5.5m,1#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250mm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8,配筋双层双向16150,3#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250mm厚,配筋双层双向16150。

2-1#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180mm厚,混凝土强度级为C35P8,配筋双层双向14150,,2-2#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180mm厚,混凝土强度级为C35P8,配筋双层双向14150。

二、电梯安装方案(一)施工电梯位置(1)1#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2)2-1#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3)2-2#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3)2-2#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二)电梯型号的选定1、本项目共计4台施工电梯均选用SC型施工升降机。

2、性能参数表额定载重员数:K6人额定提升速度:30in最大提升高度:150m吊笼内尺寸(长宽高):2.95m____器型号:SAJ30-1.2SAJ40-1.2电机功率:2211KW(三)施工电梯基础:电梯基础设置于地下室顶板上,楼电梯基础支撑加固及电梯基础平图:1、1#、3#楼电梯基础支撑加固及电梯基础平图:2、2-1#、2-2#楼电梯基础支撑加固及电梯基础平图:施工电梯基础具体做法详见_公司提供的基础图基础技术要求(1)基础砼为C(2)基础下的地下室顶板应设置防水层(3)在基础中部22M范围内配二层加强钢筋网格,网格布置钢筋按厂家说明书及施工电梯基础施工图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青城二期项目3#楼人货电梯基础加固方案编制人:审核人:编制单位:南京金满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6年6月15日人货电梯基础加固方案一、编制依据1、《阳光青城二期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及会审纪要;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脚手架工程二、工程概况1、工程关系建设单位:南京巨豪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深圳市广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南京北江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南京金满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质监单位:南京市浦口区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2、地点、环境及施工条件本工程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

本工程位于江浦街道花卉大道西侧,龙华路北,地处长江隧道入口处江北快速通道与宁滁快速路交叉路口,属城市建筑施工工程。

施工现场已具备“三通一平”的条件。

3、工程建筑概况本工程为新建住宅工程,设有地下二层、地上九层,建筑结构形式为:地下室阀板基础,局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Ⅱ、地下室耐火等级Ⅰ级、外围护结构防水等级Ⅰ级;地上建筑耐火等级Ⅱ级、建筑屋面防水等级Ⅰ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

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三、施工部署根据施工部署,3#楼施工电梯型号为SCD200/200TD型,安装在地下车库顶板上。

-2-因基础设置在地下车库顶板上,施工电梯安装高度大,使用时间长,结构、装修时使用频繁,综合分析,决定在地下车库施工电梯基础部位进行加固。

加强其稳定性,在施工电梯作用力位置上设置Φ48,壁厚3.5钢管满堂脚手架支撑,立杆底部设置底座,支撑的面积为7×5.5M(设计基础面积6M×4.5M)立杆间距为0.5*0.8M从地板上30cm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其间距为0.9M,中间设置纵横向水平拉杆(均分),其间距均为0.9,立杆上部设置顶托,架设2根Φ48壁厚3.5钢管,为加强整体刚度,在四面设置剪刀撑以及在每道水平拉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四、原材料质量1、采用国标(GB/700)中Q235A级钢,表明平整光滑、无裂缝、无疵点和变形,严禁打孔。

2、钢管两端面应平整,切斜偏差﹤1.7㎜,外表面锈蚀度≤0.5㎜。

3、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5831)的规定,无裂痕、变形、缩松、滑丝。

扣件与钢管贴面必须严格整形,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表面有防锈处理,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破坏,应经实验证明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五、钢管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及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宜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其长度不宜少于3跨,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不宜大于纵距1/3。

2、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

3、必须设置剪刀撑。

4、扣件安装:扣件规格与钢管外径相同,螺栓紧固力矩为40~50N.m为宜。

5、立杆步距、纵距、横距有变化时,应进行验算。

六、钢管脚手架搭设检查与验收1、钢管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要求。

2、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度,应用扭力扳手检查。

3、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需经项目部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后,交付使用。

七、脚手架的拆除1、拆除的安全措施应逐级进行交底。

2、清除架上的杂物及障碍物。

3、拆除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4、应有专人看护,设警示和警戒区。

5、各构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八、脚手架的安全管理1、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

2、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性检查和保修。

3、在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杆件。

4、脚手架的接地措施等应符合JGJ46-2012《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九、施工电梯加固设计验算1、计算荷载(SCD200/200型)(1)、导轨架+附墙架重:153800N(2)、吊笼重:2×1600kg=32000N(3)、外笼重:1100kg=11000N(4)、载重重:2×2000kg=40000N(5)、对重重:1000×2kg=20000N合计总自重:G=153800+32000+11000+40000+20000=256800N2、基础受力计算(取系数n=2)基础承载P=G×2=256800×2=513.6KN车库高(至车库顶板):4500mm(取最大值)3、支撑受力计算,按最大受力考虑两个笼子同时落地时:Ф48×3.5钢管参数[f]=205N/mm2(抗压设计强度);E=206×103N/mm2(弹性模量);A=489mm2(截面积); I=12.19×104mm4(截面惯性距)W=5.08×103mm3(截面模量);R=1.59cm(回转半径)钢管参数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00;间隔距离(mm):≤300.000;截面宽度(mm):4.8*2;截面高度(mm):4.8;地下室高度4.5米,纵、横立杆间距为0.5m、0.8m,上部传递荷载:(2)+(3)+(4)+(5)+(6)=223KN,P=223/4.2×4.2=12.95KN/㎡十、附图、计算1、施工升降机底板钢管支撑平面图2、施工升降机钢管支撑剖面图模板支撑钢管的计算:按照简支梁计算,截面几何参数为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4.8×9.6×9.6/6=73.73cm3;I=4.8×9.6×9.6×9.6/12=353.90cm4;钢管楞计算简图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人货梯外笼自重(kN/m):q1=25×(0.3+0.25)×(0.3-0.05)+(0.3-0.05)×11/4.1×4.2= 3.598kN/m;(2)活荷载为:载重重+吊笼重(kN/m):q2=(0.3-0.05)×(32+40)/4.1×4.2=1.045kN/mq=4.643kN/m(3)集中荷载(kN):p=0kN;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 1.2×q=1.2×4.643=5.572kN/m;集中荷载p=1.4×0=0kN;最大弯距M=Pl/4+ql2/8=0+5.572×0.72/8=0.341Kn.m;最大支座力N=P/2+ql/2=0+5.572×0.700/2=1.95kN;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341×9.66/83333.33=2.84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N/mm2;最大应力计算值为2.84N/mm2小于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0N/mm2,满足要求!抗剪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ql/2+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其中最大剪力:Q=5.572×0.700/2+0=1.95kN;钢管受剪应力计算值T=3×1.95×103/(2×4.8×9.6)=0.635N/mm2;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0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635N/mm2小于钢管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1.300 N/mm2,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4.643kN/m;集中荷载p=0kN;最大挠度计算值V=5×4.643×7004/(384×9500×4166666.667)+0=0.3667 mm;最大允许挠度[V]=700.000/250=2.800mm;钢管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3667mm钢管的最大允许挠度 2.800mm,满足要求!板底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4.643×0.700+0= 3.25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最大弯矩M=0.822KN.M最大应力σ=161.81N/mm2;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N/m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68.81N/mm2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000N/mm2,满足要求!=3250×7003/48×206×103×12.19×104=0.925MM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70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 G1=0.149×3.350=0.499kN;(2)最大支座反力(kN)(查内力系数表得1.281):N G2=1.281×3.25=4.163kN;静荷载标准值N G=N G1+N G2=4.662kN;活荷载活荷载标准值N Q=0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1.2N G+ 1.4N Q=5.595kN;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N=5.595kN;σ----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 o/i查表得到;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9cm;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4.50cm2;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73cm3;σ--------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N/mm2;L0----计算长度(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下式计算l0=h+2aa----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00m;得到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L0=h+2a= 1.117+2×0.100=1.317m;L0/i=1317.000/15.900=83.000;由长细比l 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704;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5595/(0.704×450)=17.66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σ=17.66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0N/mm2,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因此实际的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80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