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性育种详解

合集下载

第10章倍性育种

第10章倍性育种
异源八倍体 AABBDDRR, 2n= 8x
(二)多倍体的特点
1、器官的巨型性
巨型性是同源多倍体主要 形态特征之一。细胞核和细胞 体积(特别是保卫细胞)、叶 片、厚度、气孔和花粉粒、花 和种子、茎的粗度增大。
多倍体的“巨大性”不是 绝对的,如四倍体甜瓜、哈密 瓜的果实反而比二倍体小,其 他植株性状仍巨大性。
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 :
甘薯 同源六倍体,2n= 6x 马铃薯 同源四倍体, 2n= 4x 香蕉 同源三倍体, 2n= 3x
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
陆地棉 异源四倍体 A1A1D1D1; 2n= 4x 普通小麦 异源六倍体 AABBDD, 2n= 6x 小黑麦 异源六倍体 AABBRR; 2n= 6x
如果,体细胞(2n)的染色体 数目比该物种的正常合子染色体数 多或少一个或若干个染色体,称为 非整倍体。
2、多倍体的类型及其来源 (1)类型 同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 异源多倍体: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 过渡类型或复合类型: 区段异源多倍体:BBB1B1 同源异源多倍体: AAAABBBB 倍半二倍体:AABB×BB → ABB
第十章 倍性育种
本章要求:掌握多倍体的来源及特点,多倍体产 生的途径,多倍体育种的基本步骤。单倍体 产生的途径,单倍体的鉴定及育种步骤。
讲授内容: 一、多倍体育种 二、单倍体育种
倍性育种:利用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 变异的材料选育新品种或新种质的育种技术。 染色体加倍的多倍体育种。 染色体减半的单倍体育种。
一、 多倍体育种 (一)多倍体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 2n≥3x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染色体组(x):维持生物体生存的最低限度的一 组染色体数目,也叫染色体基数。

第六章倍性育种

第六章倍性育种

第一节 多倍体育种
• 1、材料的选择: • 诱导多倍体成功与否,与材料的选择有
很大的关系,一般原来已是多倍体的植 物,要想诱导染色体再加倍就较难。而 染色体倍数较低的较好,往往可形成新 的品种。从目前来看,在多倍体育种上 最有希望的是下列一些植物:
第一节 多倍体育种
• 1)染色体倍数较低的植物; • 2)染色体数目较少的植物; • 3)异花授粉植物; • 4)通常能利用根、茎、或叶进行无性繁殖的
• 2)滴定法:用滴管将秋水仙素药溶液在
幼苗顶芽或大苗的侧芽处,每日滴数滴, 或滴加蒸馏水稀释一半的浓度,反复处 理1~数天。为防止溶液往下流,可用脱 脂棉球,放在子叶间或包裹幼芽。保持 室内湿度,此法根系免于受害,尚可随 时观察处理过程反映情况考虑增加或减 少处理次数,省药液。
第一节 多倍体育种
第一节 多倍体育种
• 7、处理注意事项:
A、幼苗处理,越早越好。
• B、植物组织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在生长上会受到一
定的影响,如果外界条件不好易引起死亡,所以要注 意培育管理。
• C、处理期间,在一定限度内温度越高,多倍体发生
的可能性越大。
• D、处理的数量宜适当多些,以便选择有利变异。 • E、处理后经常用清水冲洗避免残留有药迹。 • F、秋水仙有毒,使用时小心。
第二节 单倍体育种
• 三、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的一般过程
材料选择 花药离体培养 花粉植株
的移栽 单倍体鉴定
花粉植株染
色体加倍 花粉植株后代的选育
1、克服杂种分离,缩短育种年限 常规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
↓ 杂种
↓ 杂种



分离
• 连续选择 单倍体植株
• 性状相对稳定 纯合二倍体

第十五章 倍性育种

第十五章 倍性育种

第十五章倍性育种提要:倍性育种是通过改变染色体组的数目,培育作物品种的一项技术手段和育种方法。

倍性育种包括两个方向:一是利用染色体组加倍的多倍体育种,二是利用正常双倍体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单倍体育种。

本章要点:(1)多倍体的类型、特点、诱导(育种)方法及育种利用价值,(2)单倍体的诱导、鉴定及育种利用。

第一节多倍体育种倍性育种是以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后所产生的遗传效应为根据的育种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倍体,其中有两种形式:一是利用染色体数加倍的多倍体育种;一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单倍体育种。

此外,在品种改良上也可利用非整倍体(如单体、缺体、三体等)作为特殊的育种材料。

一、植物的多倍性及其育种意义(一)多倍体的概念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一切生理活动都受相应基因的控制,而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

一个属内各个物种所必需持有的最低限度数目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

一组染色体内的染色体数目称染色体基数(x)。

每个种的染色体基数都是恒定的,并且一个染色体组内各个染色体的形态、性质均不相同,它们联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整体。

其中任何一条染色体的缺失,都会引起生物生长发育的异常,甚至死亡。

植物不同属的染色体基数不同,如稻属x= 12,高粱属x=10,棉属x=13,小麦属x=7等。

同一属的染色体基数相同,并且同一属的种或变种不仅染色体基数相同,而且彼此间在染色体数目上常与基数存在倍数关系,如小麦属的一粒小麦2x=14,二粒小麦4x=28,普通小麦6x=42等。

因此,凡体细胞中具有2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称多倍体(polyploid)。

(二)多倍体的种类根据染色体来源的异同,多倍体可分为两大类:1、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含有2组以上同一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由二倍体直接加倍而来。

如四倍体黑麦2n=4x=28(RRRR)。

同源多倍体的特征:(1)多数是多年生且无性繁殖。

(2)基因型种类比二倍体多。

(3)育性差,结实率低。

第九章 倍性育种

第九章  倍性育种

第九章倍性育种倍性育种是以人工诱发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后所产生的遗传效应为基础的育种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倍体,其中有两种形式:多倍体育种:利用染色体数加倍。

单倍体育种:利用染色体数减半。

此外,在品种改良也可利用非整倍体(如单体、缺体、三体等),作为特殊的育种材料。

第一节多倍体育种一、多倍体的种类、起源及特点1.双倍体:含有孢子体染色体数的个体。

2.单倍体:含有配子体染色体数的个体。

3.染色体组:各种植物为了维持其生活机能的最低限度数目的一组染色体。

染色体基数: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数目。

如:稻属: X=12高粱属: X=10棉属: X=13小麦属: X=74. 一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X )。

二倍体: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2X )。

多倍体:体细胞染色体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生物体(如 3X 、 4X ¡­¡­)如二粒系小麦为 4 倍体,普通系小麦为6 倍体。

(二)多倍体的来源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1、合子染色体数目加倍2、分生组织染色体加倍3、不减数配子的受精结合(三)多倍体的类别1、同源多倍体:多倍体中染色体组来源相同。

如四倍体水稻 AAAA ,2n=4X=48 。

四倍体黑麦 RRRR , 2n=4X=28 。

同源多倍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植株、器官和细胞的¡°巨大性¡± , 其某些代谢物的含量也较高。

2、异源多倍体:多倍体中染色体组来源不同,多为种属间杂种。

例:普通小麦是异源 6 倍体 AABBDD,2n=6X=42。

小黑麦有的是异源 8 倍体 AABBDDRR,2n=8X=56。

小黑麦有的是异源 6 倍体 AABBRR,2n=6X=42 。

二、人工诱导多倍体的途径(一)物理因素诱变温度激变机械损伤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离心力(二)化学因素诱导多倍体用秋水仙素、富民隆处理正在分裂的细胞。

(三)生物因素诱导胚乳培养体细胞杂交三.多倍体育种(一)多倍体的育种意义1.利用染色体加倍的剂量效应,增大作物的营养器官或果实。

倍性育种

倍性育种

第一节染色体倍性育种的概念和意义园艺植物与其他植物一样,其细胞中所包含的染色体数目都是一定的。

如柑桔类植物,其性细胞都是具有一套数目为9条的染色体组(也称染色体基数x=9),其体细胞则含有两套完整的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2n=2x=18)。

大多植物种类、品种、类型或单株,体细胞一般都是二倍体。

如果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基数的一倍的,称为单倍体;为基数的三倍或三倍以上的称为多倍体,如三倍体(3x)、四倍体(4x)、五倍体和六倍体等。

其中,三倍体和五倍体等称奇数多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等称偶数多倍体。

所谓染色体的倍性育种就是指利用各种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特点,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园艺植物表现优良的倍性群体。

并通过鉴定、选择,从中筛选出表现最优良的类型,以至最终培育成优良的新品种。

倍性育种包括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多是以培育出优良的多倍体新品种为目的。

根据报道,植物界中多倍体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在被子植物中,多倍体种约占全部的30~47%,育种资源相当丰富。

不少园艺植物的多倍体类型具有营养生长旺盛,生物产量高,果大、花大,果实少籽或无籽,经济价值,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所以通过多倍体育种所产生的多倍体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首先在果树上多倍体品种在应用上成就较突出。

除自然多倍体,如三倍体香蕉、大蕉、粉蕉、龙牙蕉等,六倍体欧洲李和柿,八倍体大果型草莓,六倍体、七倍体、八倍体大果型树莓,以及六倍体、八倍体桑,甚至二十二倍体黑桑等为生产上的主要栽培类型外,还有许多人工培育的优良多倍体品种成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如欧洲葡萄森田尼、大玫瑰香、大无核等9个四倍体品种;美洲葡萄康可品种有7个四倍体芽变选出的品种;欧美杂种有巨峰、吉峰系列、黑奥林、红富士、吉香、“高尾”等十几个四倍体品种。

西瓜上的四倍体少籽西瓜和三倍体无籽西瓜品种,柑桔上的美国oroblanco 三倍体无核葡萄柚和我国的四倍体少籽十月桔,以及菠萝上的西印度群岛的三倍体Cabezona等也都在生产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

倍性育种详解

倍性育种详解

第九章倍性育种植物的倍性育种是植物育种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1.单倍体的基因呈单存在,加倍后获得的个体基因型高度纯合。

而常规育种需经多代自交才能获得基因型基本纯合的个体。

因此,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的年限。

2.同源多倍体较二倍体具有某些器官增大或代谢产物含量提高的特点,对于以收获营养器官为目的的作物及无性繁殖作物有极好的育种利用价值。

3.人工创造多倍体也可以将野生种与栽培种的遗传物质重组,育成新型作物。

第一节多倍体育种多倍体:是指体细胞中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

多倍体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据估计被子植物中约50%以上是多倍体,禾本科中有75%,豆类中有18%,草类中有的物种80%为多倍体。

蓼科、景天科、蔷薇科、锦葵科、禾本科和鸢尾科中多倍体最多。

自然界存在的多倍体主要是异源多倍体,同源多倍体较少。

一、多倍体的种类、起源及特点自然界的多倍体是由二倍体进化而来的。

二倍体物种的染色体加倍,不同二倍体物种间杂交,染色体自发加倍是多倍体产生的主要来源(图9-1)。

(一)多倍体的来源多倍体的发生可通过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也可经不同种属间杂交,而后经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

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主要通过下列三种途径产生。

1.合子染色体数目加倍一般是二倍体产生少数四倍体细胞或四倍体组织。

2.分生组织染色体加倍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异常,染色体正常复制、分裂,但细胞不分裂,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发育成多倍性组织和器官。

3.不减数配子的受精结合(二)多倍体的类别根据多倍体染色体组的组成特点可将多倍体分为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同源异源多倍体、节段异源多倍体、异数的(混合的)异源多倍体和倍半二倍体等多种类型。

育种上应用的主要是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1.同源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相同的多倍体,如同源四倍体黑麦(RRRR)。

同源多倍体与二倍体相比,主要有下列两方面的效应:(1) 生物学性状的变化。

第十一章倍性育种

第十一章倍性育种
(allopolyploid) : 由2个或2个以上不同染 色体组所形成的多倍体, 称异源多倍体。
陆地棉 异源四倍体 A1A1D1D1;
普通小麦 异源六倍体 AABBDD
二、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途径
染色体加倍是获得多倍体的基本环节染色体加倍 可分为自然的和人工的二种:
1、物理方法:如温度骤变、机械损伤、电离和非电 离辐射、离心力等。
五、单倍体育种的主要步骤
诱导材料的选择 单倍体材料的获得 单倍体材料染色体加倍 二倍体材料的后代选育
X=12 二倍体植物:体细胞具有两组染色体组的
生物体,如水稻2n=2x=24
同一属的种或变种,不仅染 色体基数相同,而且彼此间 在染色体数目上常与基数存 在倍数关系。
第一节 多倍体育种
一、植物的多倍体的种类、起源及特点 多倍体植物:体细胞内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
色体组的植物。如:普通小麦 2n=6X=42 、陆 地棉 2n=4X=52 (一)多倍体的来源 不同二倍体物种间杂交,染色 体自然加倍形成; 二倍体物种的染色体加倍
二、人工诱导单倍体的途径和方法
➢组织和细胞的离体培养(culture in vitro) ➢染色体消失(利用合子发育过程中,体细胞 染色体有选择的消失) ➢化学药物诱导 ➢半配合生殖(利用单性生殖获得单倍体) 另外,辐射诱导、异质体、孪生苗等也可形成 单倍体。
三、单倍体的鉴定与二倍化
鉴定: 细胞学鉴定
2、化学方法:如秋水仙素、萘嵌戊烷、吲哚乙酸、 氧化亚氮(N2O)等处理。
应用最普遍而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 3、生物因素:胚乳培养、体细胞杂交等。
作用:秋水仙素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形成, 使已经纵裂的染色体不能分向两级
影响因素: ➢ 处理材料:茎端分生组织和发育初期幼胚 ➢ 诱导浓度:水溶液浓度0.01%-0.50%(0.2%) ➢ 处理时的温度:18-25 ➢ 处理方式:水溶液、羊毛脂膏或凡士林 ➢ 处理方法:浸渍法、点滴法、注射法、涂布法

11第十一章 倍性育种

11第十一章 倍性育种
遗传重组; 遗传重组;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染色体数量变异; 染色体数量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第十一章
倍性育种
Hale Waihona Puke 科学扩展了人类的想象空间 技术使理想成为现实
第十一章
倍性育种
第十一章 倍性育种
第一节 多倍体的来源及意义 第二节: 第二节:多倍体诱变 第三节:多倍体的选择,鉴定与利用 第三节:多倍体的选择, 第四节: 第四节:单倍体育种 第五节: 第五节:三倍体无子西瓜的选育
一,园艺植物中的多倍体现象
有些属内有不同倍性系列的种. 有些属内有不同倍性系列的种.如蔷薇 属月季,玫瑰(2x);法国蔷薇某些种 属月季,玫瑰(2x);法国蔷薇某些种 ); (3x);香水玫瑰(4x),欧洲野蔷薇 3x);香水玫瑰(4x),欧洲野蔷薇 );香水玫瑰 ), (5x),莫氏蔷薇(6x),针刺蔷薇(8x). 5x),莫氏蔷薇(6x),针刺蔷薇(8x). ),莫氏蔷薇 ),针刺蔷薇
4.营养成分高 4.营养成分高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植物碱等表现 偏高. 偏高. 如四倍体番茄Vc含量比二倍体高一倍. Vc含量比二倍体高一倍 如四倍体番茄Vc含量比二倍体高一倍.四倍体 紫罗兰,桂竹香芳香性强,蜜腺多.. 紫罗兰,桂竹香芳香性强,蜜腺多..
三,多倍体的特点
四,多倍体育种的意义与成就
(二)多倍体育种的成就
1937年,A.F.Blakeslee和P.Avery用秋水仙 年 和 用秋水仙 素诱变多倍体成功, 素诱变多倍体成功,标志着人工创造多倍体时代的 开始. 开始. 目前,世界上已经在1000多个植物种上获得了 目前,世界上已经在1000多个植物种上获得了 人工多倍体.其中包含大量的园艺植物. 苹果, 人工多倍体.其中包含大量的园艺植物.如:苹果, 葡萄,草莓,柑橘,菠萝,黄瓜,西瓜, 梨,李,葡萄,草莓,柑橘,菠萝,黄瓜,西瓜, 甜瓜,番茄,豌豆,甘蓝,白菜,花椰菜,芹菜, 甜瓜,番茄,豌豆,甘蓝,白菜,花椰菜,芹菜, 萝卜,莴苣,金鱼草,石竹,福禄考,凤仙花, 萝卜,莴苣,金鱼草,石竹,福禄考,凤仙花,飞 燕草,一串红,彩叶草,霞草,美女樱,樱草, 燕草,一串红,彩叶草,霞草,美女樱,樱草,百 日草,桂香竹,罂粟,矮牵牛,紫罗兰,雏菊, 日草,桂香竹,罂粟,矮牵牛,紫罗兰,雏菊,麦 杆菊,万寿菊,波斯菊,菊花,百合等. 杆菊,万寿菊,波斯菊,菊花,百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倍性育种植物的倍性育种是植物育种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1.单倍体的基因呈单存在,加倍后获得的个体基因型高度纯合。

而常规育种需经多代自交才能获得基因型基本纯合的个体。

因此,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的年限。

2.同源多倍体较二倍体具有某些器官增大或代谢产物含量提高的特点,对于以收获营养器官为目的的作物及无性繁殖作物有极好的育种利用价值。

3.人工创造多倍体也可以将野生种与栽培种的遗传物质重组,育成新型作物。

第一节多倍体育种多倍体:是指体细胞中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

多倍体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据估计被子植物中约 50%以上是多倍体,禾本科中有75%,豆类中有18%,草类中有的物种80%为多倍体。

蓼科、景天科、蔷薇科、锦葵科、禾本科和鸢尾科中多倍体最多。

自然界存在的多倍体主要是异源多倍体,同源多倍体较少。

一、多倍体的种类、起源及特点自然界的多倍体是由二倍体进化而来的。

二倍体物种的染色体加倍,不同二倍体物种间杂交,染色体自发加倍是多倍体产生的主要来源(图9-1)。

(一)多倍体的来源多倍体的发生可通过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也可经不同种属间杂交,而后经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

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主要通过下列三种途径产生。

1 .合子染色体数目加倍一般是二倍体产生少数四倍体细胞或四倍体组织。

2.分生组织染色体加倍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异常,染色体正常复制、分裂,但细胞不分裂,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发育成多倍性组织和器官。

3.不减数配子的受精结合(二)多倍体的类别根据多倍体染色体组的组成特点可将多倍体分为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同源异源多倍体、节段异源多倍体、异数的(混合的)异源多倍体和倍半二倍体等多种类型。

育种上应用的主要是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1 .同源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相同的多倍体,如同源四倍体黑麦(RRRR。

同源多倍体与二倍体相比,主要有下列两方面的效应:(1)生物学性状的变化。

同源多倍体最显著的效应是细胞增大。

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有时会产生某些器官的巨型化及生理代谢产物的增加,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结果表明,气孔大小、比叶重(鲜重/单位面积)随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递增,而单位面积的气孔数量有递减的趋势,叶绿素含量与染色体倍性无明显的相关性,剑叶净光合作用速率也随染色体倍性的增加而增加。

(2)育性的变化。

同源多倍体常导致育性的降低,但降低的程度因基因型的不同有较大差异。

奇倍数的同源多倍体育性更低,如同源三倍体一般是高度不育的。

不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形成多价体导致染色体的行为不正常。

2.异源多倍体:(1)形成:异源多倍体是由不同种、属间个体杂交得到的F i经染色体加倍而成。

染色体组来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二倍体的物种,例如普通小麦为异源六倍体(AABBDD。

自然界获得的多倍体大多以异源多倍体形式存在。

异源多倍体大多数是异源四倍体或异源六倍体,少数为更高倍性的多倍体。

(2)育性:异源多倍体细胞中染色体能够配对,形成的配子是可育的,大多数异源多倍体的育性正常,但有的异源多倍体存在不育的现象,这可能和基因型的差异有关。

二、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途径自然界产生多倍体的频率极低。

(一)物理因素诱导物理因素包括利用温度激变、机械创伤、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离心力等方法诱导染色体加倍。

早期多倍体育种主要采用这种诱导技术。

(二)化学因素诱导多倍体化学因素包括秋水仙碱、富民隆等处理正在分裂的细胞诱导染色体加倍产生多倍体,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

秋水仙碱的作用机理是,它能特异性地与微管蛋白分子结合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但不影响染色体的复制。

因此复制的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二极,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形成多倍体。

在应用秋水仙碱诱发植物多倍体时,是否成功与下列因素有关。

1 .诱导浓度通常处理水溶液浓度为0.01 %〜0.50 %,以0.20 %左右浓度应用最多。

处理幼嫩的组织、器官、种苗、萌动的种子比处理干种子浓度小。

浓度过大,易导制细胞死亡。

2.处理时的温度适宜的温度对于秋水仙碱的诱导效果极为关键。

一般的处理温度为18〜25C之间,低温阻碍细胞分裂,温度过高则对细胞有损害,可使细胞核分裂成碎片,有丝分裂不能进行。

3 •处理方式秋水仙碱在使用时,可视不同的需要配成不同浓度的剂型。

常用的剂型有下列几种:(1)水溶液。

这是最常用的剂型。

配制时,可将秋水仙碱直接溶于冷水中,或以少量酒精为溶剂,而后再加冷水。

(2)制成羊毛脂膏、琼脂或凡士林。

这种剂型适宜处理生长点或幼芽。

4.处理方法通常以植物茎端分生组织和发育初期幼胚为主要对象,花分生组织也可作为处理对象。

不同材料,处理时间也不同,一般处理 24h以上,浓度低处理时间长,浓度高处理时间短。

①处理种子时间为24〜48h,处理已发芽的种子或幼苗应适当缩短时间。

②对根可采用间歇的处理方法,将根浸入秋水仙碱溶液中12h,而后在水中12h,交替进行,总处理时间3〜5do③幼嫩的生长点可用点滴、涂布或用含有溶液的脱脂棉包裹等方法。

④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椎被幼叶包围,可用注射及切除幼叶等方法。

(1)浸渍法。

此法适用于处理种子、枝条、幼苗。

处理种子时,可将浸泡过的种子或干种子放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或平底盘中,然后注入一定浓度(0.01 %-1.0 %)的秋水仙碱溶液,置于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发芽温度。

发芽的种子处理数小时至数天。

秋水仙碱能阻碍根的发育,最好在发根前处理完毕,处理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播种或砂培。

诱导用幼根或枝条繁殖的植物时,可将幼根分生组织或幼嫩枝条浸入秋水仙碱溶液,一般处理1〜2d,处理后清水彻底冲洗。

处理幼苗时,为避免根系受到损害,可将苗倒置,仅使茎端生长点浸入秋水仙碱溶液中处理。

(2)点滴法。

此法常用来处理长大的植株或木本植物的顶芽。

常用的水溶液浓度为 0. 1%〜0.4 %,每日滴一至数次,反复处理数日。

也可用脱脂棉包裹幼芽,再将秋水仙碱溶液滴上。

此方法可使植株未处理部位不受秋水仙碱影响。

(3)注射法。

诱导禾谷类作物宜用此法,用注射器将秋水仙碱溶液注射到分蘖部位。

(4)涂布法。

将配制好的羊毛脂秋水仙碱软膏均匀涂在生长点上。

(5)药剂-培养基法。

将秋水仙碱溶液加入琼脂培养基中,将幼胚在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而后再移到不含秋水仙碱的培养基。

此法特别适合于远缘杂交的胚培养。

表9—1列出了常用的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三)生物因素诱导生物诱导主要包括利用胚乳培养、体细胞杂交等技术产生多倍体。

这一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多倍体育种(一)多倍体育种的意义由于多倍体在表现型上有巨大型效应,牛理特性上也有可利用的优良性状。

开展多倍体育种,对于农作物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多倍体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有下列几个方面:①诱导同源多倍体。

②诱导异源多倍体。

③诱导多倍体做桥梁亲本。

④克服远缘杂交不孕性、不实性。

⑤创造远缘杂交中间材料。

(二)多倍体育种的基本步骤1.选用合适的二倍体原始材料选用优良的二倍体材料诱导产生多倍体,这对于多倍体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二倍体诱导成的多倍体,基因平衡受到破坏,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性状。

对原始材料的选育可部分克服这一困难。

通常认为,①利用营养器官的植物较利用生殖器官的植物对同源多倍体有较好的效果;②染色体数少的植物较染色体数多的植物诱导多倍体效果好。

2.扩大诱导范围①诱导自花授粉植物可采用多品系(种)小群体的办法;②异花授粉作物品种数可减少,群体扩大。

诱导获得的多倍体群体要大,才有可能选出优良类型。

3.采用合适的诱导方法针对不同作物的特点,选用有效的诱导方法,高效率地4.适宜的倍性水平不同植物对倍性水平反应不同,同一种内不同品种、基因型对染色体加诱导出多倍体。

各种植物详细的诱导方法见表9— 1 o倍反应不一样。

各种植物各有适宜的倍性水平,应找到适宜倍性使优良性状得以表现。

倍性过高,会带来不良后果。

5.嵌合体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对处理的组织器官发育时期的选择、控制秋水仙碱浓度、采用合适的处理时间等途径解决。

6.多倍体群体的选育对诱导成多倍体材料进行选育的方法与常规育种方法相同。

高倍化后往往带来不良农艺性状,如育性低、结实率和结子率下降、种子不饱满、生育期长、分蘖少等,必须对诱导获得的材料进行育种改造来克服这些困难。

7.与其他育种手段结合与组织培养结合,可保存多倍体材料,也可能消除嵌合体、诱导新类型。

(三)多倍体作物的应用1 .同源多倍体(1)谷类作物。

谷类作物同源四倍体有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及分蘖差等缺点,难以在生产上应用。

同源四倍体高粱已在四倍体水平完成三系配套。

用秋水仙碱已诱导出水稻的四倍体,从中选出不育株,正开展三系配套的选育。

最早成功投入应用的是同源四倍体黑麦。

它的优点是籽粒较大、发芽力强、蛋白质含量高、烘烤品质好,缺点是分蘖少、每穗籽粒数少、籽粒不饱满。

人工诱发产生的四倍体养麦和四倍体芝麻是高度可育的。

四倍体养麦生长慢但粒大,种子内蛋白质含量高,抗倒伏性,产量高。

四倍体芝麻的器官及花粉粒较二倍体大,结实率无差别。

(2)三倍体甜菜。

生产上广为使用的糖用甜菜为同源三倍体 (图9—3)。

它是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产生的。

三倍体糖用甜菜营养体生长繁茂,块根产量高,块根含糖量超过四倍体和二倍体亲本。

(3)三倍体西瓜。

此外,三倍体西瓜的含糖量、抗病性均有提高。

2.异源多倍体人工合成的异源多倍体在生产上应用较为成功的是小黑麦。

它是由小麦与黑麦杂交,经胚拯救杂种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新物种。

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异源六倍体(AABBRR2 n=42) 和异源八倍体(AABBDDRR2n=56)两种。

小黑麦的优点是抗逆性强,能适应寒冷和干旱的气候条件,耐瘠薄、抗白粉病。

品质上,结合了小麦蛋白质含量高和黑麦赖氨酸含量高的特性。

第二节单倍体育种一、单倍体产生的途径1.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组的个体。

二倍体植物产生的单倍体,体细胞中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这种单倍体为一倍体。

由异源多倍体植物产生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称为多元单倍体,例如小麦单倍体含A B、D三个染色体组。

在育种学上,通常将它们统称为单倍体。

2.产牛单倍体途径有两个:既可自然发生,也可人工诱发。

自然界单倍体的产生是不正常受精过程产生的。

一般通过孤雌生殖(指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个体的生殖方式)、孤雄生殖(精子人卵后未与卵核融合,而卵核发生退化、解体,精核在卵细胞内发育成胚)或无配子生殖(助细胞或反足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为单倍体的胚)等方式产生。

自然界产生单倍体的频率极低,仅为10-5〜10-8,主要依靠人工诱导。

人工诱导产生单倍体的途径很多,主要有下列几种(一)细胞和组织离体培养细胞和组织培养是产生单倍体的主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