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注意]
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改变纯固体、纯 液体的浓度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应用:
Cl2+H2O HCl+HClO A、为什么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B、次氯酸钠中加盐酸会怎样? C、加入NaHCO3 固体,[HClO]变化? D、加H2O ,[HClO]变化?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
以mA+ nB
xC + yD为例,反应前投入一定量的A、B
V正>V逆
一定时间 正向移动
V正=V逆
条件改变
V正≠V逆
开始不平衡
平衡1
不平衡
一定时间
V正’=V逆’
平衡2
建立平衡
破坏旧平衡
建立新平衡
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
变化)才能使平衡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演示[实验]
CO(H2O)62++4Cl-
(粉红色)
COCl42-+6H2O △H >0
(蓝色)
现象:
溶液受热颜色变蓝色;
溶液遇冷颜色粉红色。
COCl2溶液颜色的变化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演示[实验] 2NO2(气)
(红棕色)
N2O4(气)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实验数据告诉我们,对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
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 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 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演示[补充实验]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中文)
温度对物理和化学等多种领域的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温度的变化会影
响到元素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到化学反应的平衡。
高温的环境可以改变元素或者化合物的形态。
在两种或者多种物质冰相平衡时,温度变化通常会影响物质的比例。
当温度上升时,某种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相比另外一种就会增高,从而破坏原本的配比平衡。
此外,很多反应的反应速率会受到温度的调节,当温度提高,反应变得更快,结果产物的比例随之改变。
另外,低温的环境也能影响到物理和化学之间的平衡。
例如,当温度低于冰相
平衡时,化学反应的速度会受到有效的抑制,因此一些稳定的产物处于稳定状态。
此外,低温也可以影响到反应物之间的聚合反应,使聚合物形成受到阻碍,抑制了聚合物的形成。
总之,温度这一环境因子对物理和化学反应都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化学反应
的平衡特别是至关重要。
因此,在实验室和实际工程中,需要在设计实验的时候有足够的注意力和重视来保持一个稳定的温度,从而使物理与化学之间的关系得以维持或恢复平衡。
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变化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变化对平衡位置的影响高一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变化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变化会对平衡位置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在化学平衡中,浓度与温度的变化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一、浓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1.浓度的增加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当向平衡体系中某一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系统会倾向于通过反应减少该物质的浓度,以达到新的平衡。
具体来说,当某一物质浓度增加时,- 如果该物质是反应物,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右方偏移;- 如果该物质是生成物,平衡位置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左方偏移。
2.浓度的减少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当向平衡体系中某一物质的浓度减少时,系统会倾向于通过反应增加该物质的浓度,以达到新的平衡。
具体来说,当某一物质浓度减少时,- 如果该物质是反应物,平衡位置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左方偏移;- 如果该物质是生成物,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右方偏移。
二、温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1.温度的增加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当平衡体系的温度升高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系统会倾向于通过吸热反应减少温度,以达到新的平衡。
具体来说,当温度升高时, - 对于吸热反应,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右方偏移;- 对于放热反应,平衡位置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左方偏移。
2.温度的降低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当平衡体系的温度降低时,系统会倾向于通过放热反应增加温度,以达到新的平衡。
具体来说,当温度降低时,- 对于吸热反应,平衡位置会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左方偏移;- 对于放热反应,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反应向右方偏移。
化学反应的平衡浓度方程与温度关系与反应速率关系计算公式

化学反应的平衡浓度方程与温度关系与反应速率关系计算公式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变过程中发生的重要现象,它是基于物质分子之间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新的物质。
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浓度方程与温度关系以及反应速率关系的计算公式,对于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优化反应条件以及预测反应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反应的平衡浓度方程与温度关系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和温度是决定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因素。
平衡浓度方程描述了反应物浓度与平衡状态之间的关系。
根据化学平衡定律,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反应系数来表示。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 + B → C + D设A、B、C、D的初始浓度分别为[A]₀、[B]₀、[C]₀、[D]₀。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的平衡浓度,分别为[A]、[B]、[C]、[D]。
平衡浓度方程可以表示为:Kc = ([C]⋅[D])/([A]⋅[B])其中,Kc为反应物平衡浓度常数,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和反应系数计算得出。
在化学反应中,温度也会对平衡浓度方程产生影响。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平衡浓度方程中的平衡浓度也会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温度增加会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加,平衡浓度方程中生成物的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降低,从而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反之,当温度降低时,反应向反应物方向进行。
二、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关系计算公式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它与反应物浓度和温度密切相关。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 + B → C + D 反应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 k[A]^m[B]^n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k为反应速率常量,[A]和[B]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浓度,m和n分别表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
反应级数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确定。
通常情况下,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反应级数对于判断反应速率对反应物浓度的依赖程度起到重要的作用。
化学平衡与浓度的关系与调节方法

化学平衡与浓度的关系与调节方法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速率和产物转变为反应物的速率相互平衡的状态。
浓度则是指物质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
化学平衡与浓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并且可以通过调节浓度来影响化学平衡。
本文将就化学平衡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调节浓度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化学平衡与浓度的关系1. 浓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浓度的改变可以导致平衡位置的移动。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浓度增加时,平衡位置会向浓度较低的一侧移动,以减少浓度差;当浓度减少时,则向浓度较高的一侧移动。
例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如果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酸,平衡位置将向碱的一侧移动,增加水的浓度。
因此,浓度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位置。
2.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通常与反应物的浓度相关。
根据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当浓度增加时,反应速率也会增加;反之,浓度减少则导致反应速率的降低。
这是由于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改变了反应的速率。
二、调节浓度的方法1. 改变溶质的添加量通过改变溶质的添加量,可以调节溶液的浓度。
例如,在溶液中加入溶质可以增加浓度,而从溶液中移除溶质则可以降低浓度。
这是最直接且常用的调节浓度的方法。
2. 调节溶剂的体积改变溶剂的体积也可以对浓度进行调节。
通过增加或减少溶剂的体积,可以改变溶质在溶剂中的相对含量,从而实现浓度的改变。
3. 控制温度温度是调节化学平衡和浓度的重要参数之一。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可逆反应的平衡位置将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以吸收多余的热量;反之,温度降低则使平衡位置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因此,通过控制温度可以直接影响化学反应平衡位置和浓度。
4. 使用催化剂催化剂是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通过使用催化剂,可以间接调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是指在反应物和生成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始终保持不变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因为反应在继续进行,只是在相同的速率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互相转化。
化学平衡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现象,它被用于很多工业和实验室实践中。
例如,在炼化工业上,化学平衡常被用于控制反应性能,从而确保产品符合规格。
在实验室中,化学平衡经常被用于测定物质的恒定性质,如酸碱度和溶解度等。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力和催化剂。
下面将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介绍。
1. 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率成正比,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也会越高。
在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速率最终将达到一个平衡值,这种值称为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恒定,只有当反应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平衡才会发生变化。
例如,当氧气和氢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蒸气时,反应速率和水蒸气的浓度成正比。
当反应浓度达到一定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反应达到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增加氧气或氢气的浓度,反应会偏向生成更多的水蒸气,反之亦然。
2. 温度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这是因为高温使分子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和激烈,从而加速反应。
然而,当反应达到一定温度时,系统将达到平衡,而平衡温度取决于特定反应。
例如,当硫酸和硫酸钙发生反应时,它们形成二氧化硫气体,反应放热。
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加快,但更多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逸出系统,反应直接弱。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温度会导致反应趋向于产生更少的产品。
3. 压力持续小的压力下,气体体积越大,分子之间的距离越远,反应速率也随之降低。
反之,增加压力会压缩气体,减少分子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这种微小的变化在化学平衡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当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时,反应速率随气压升高而升高。
因此,增加氮气和氢气的压力会使反应更快地向氨气方向移动,从而增加产品的形成。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是指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反应中,平衡常数是用来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浓度或压力比例的指标。
本文将探讨影响化学平衡以及平衡常数的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的进行越快。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平衡会向生成物的一侧偏移,以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差。
2. 温度:温度可以改变反应的速率和平衡位置。
在反应中,温度升高通常会使反应速率增加。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温度升高会使平衡位置向吸热方向移动,以消耗多余的热量。
3. 压力:对于涉及气体的反应,压力的改变会影响反应平衡。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增加压力会使平衡位置移向向生成物产生较少分子数的方向,以减少压力。
4.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本身。
催化剂通过提供反应路径上的更低能量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它不会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或改变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平衡常数的重要因素。
温度升高会导致平衡常数增大或减小,具体取决于反应是否吸热或放热。
2. 反应物浓度: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平衡常数越大,生成物浓度越高。
因此,增加反应物浓度会导致平衡常数减小。
3. 压力:对于涉及气体的反应,压力的改变可以影响平衡常数。
增加压力会导致平衡常数减小,以减少总气体分子数。
4. 催化剂:催化剂不会对平衡常数产生影响。
总结: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压力可以改变反应的速率和平衡位置。
催化剂则只会影响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平衡位置或平衡常数。
要准确理解和应用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研究和实验是必要的。
对于不同的反应体系和条件,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作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如果改变 浓度 、 压强 、 温度 等反应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 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的质 量分数也就随着改变,从而在一段时间后达 到 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 的变化过程,就是 化学平衡的移动 .以上过程可归 纳如下:
, 正
v”正 = v”逆
v正
v逆
0
v正= v逆
V
’ 逆
平衡状态 Ⅰ
t1
t2
平衡状态Ⅱ
t(s)
1、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向移动
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 平衡向逆向移动
实验2-7
已知NO2与N2O4存在如下平衡:
2NO2(g)
某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破坏一―定―时 ――间→后新条件 下的新化学平衡.
实验2-6
在试管中加入 5mL 0.005mol/L FeCl3溶液和5mL 0.01mol/L KSCN溶液振荡溶液呈红色,在这个反应体系中
存在下述平衡 : Fe3++3SCN-
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
浓度变化
正、逆反应速 率的变化
正、逆反应速率 的相对大小
平衡移动方向
增大反应 物浓度
V正增大
V正>V逆 正反应方向
减小反应 物浓度
V正减小
V正<V逆 逆反应方向
增大生成 物浓度
V逆增大
V正<V逆 逆反应方向
减小生成 物浓度
V逆减小
V正>V逆 正反应方向
用速度-时间图分析平衡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正
V正= V逆 V’正 V” = V” 正 逆
V逆
V’逆
0
t1
t2
t( s )
结论: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课堂小结
浓度 温度
当堂检测 完成导学案练习
课后作业 思考探究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速率-时间关系图 V(mol/L-1S-1) 2NO2 V’逆 升 高 温 度 N2O4
现象解读 ∆H =- 57 KJ/mol
V”正 = V”逆 V正 V正= V逆
V’正
V逆
0
t1
t2
t( s )
现象解读
2NO2
V (mol/L-1S-1)
N2O4
∆H =- 57 KJ/mol
降 低 温 度
平衡状态Ⅰ V逆
0
t1
t2
t3
t( s)
交流讨论
V V’逆
V
V”正 = V”逆 平衡状态Ⅱ V正 V正= V逆 平衡状态Ⅰ V 正
,
V正
V正= V逆
平衡状态Ⅰ
, V正
V”正 = V”逆
V逆
V’逆 平衡状态Ⅱ
0
t1
t2
t3
t(s) V逆
0
t1
t2
t3
t( s)
增大生成物浓度
减小生成物浓度
交流讨论
V
化学 · 选修4
第三节 化学平衡
探究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授课人:李田
温故知新
1、化学平衡状态有哪些特征?
①逆: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
③等:V正=V逆≠0 (本质特征)
④定:各组分的浓度保持恒定
(判定标志)
⑤变:外界条件改变可能会引起平衡状态的改变
温故知新
2、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若v正=v逆,平衡不移动;
V正
V正= V逆 平衡状态Ⅰ V 逆
,
V”正 = V”逆
V’正 平衡状态Ⅱ
V逆
0
t1
t2
t3
t( s)
减小反应物浓度
探究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课本P28实验 2NO2
(红棕色)
实验导学
N2O4
(无色)
∆H =- 57 KJ/mol
实验结论:
1、升高温度,红棕色加深,即NO2浓度增大, 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降低温度,红棕色变浅,即NO2浓度减小,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实验导学
(橙色) 实验结论:
Cr2O72- + H2O
(黄色)
2CrO42- + 2H+
1、滴加浓硫酸,增大了H+浓度,导致橙色加深, 即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2、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减小了H+浓度,导致黄 色加深,即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交流讨论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
条件改变 若v正>v逆,平衡向 正反应 方向移动;
若v正<v逆,平衡向 逆反应 方向移动。
学习目标
1、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 影响。(重点) 2、学会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在可逆反应 中正逆反应速率随外界条件的变化,并 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难点)
探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课本P26实验
(3)减小反应物浓度
(4)减小生成物浓度
四种变化情况下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问题探究
增加反应物浓度的瞬间,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 V正 > 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V(mol· L-1· s-1) V正 V”正 = V”逆
,
增 大 反 应 物 浓 度
V正
V正= V逆
平衡状态Ⅱ V’逆
现象解读 1、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的规律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速率解释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不管是吸热 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吸热反应增大 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大的倍数,故平衡向吸热反应的 方向移动。
方向移动
正 反应
逆 反应
(2)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
方向移动
特别提醒: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其浓度,也不能改变 速率,所以V(正)仍等于V(逆),平衡不移动。
问题探究
பைடு நூலகம்
2、从vt图象认识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你能否用速率-时间图像分别表示出:
(1)增大反应物浓度
(2)增大生成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