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三年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三年科学下一单元测试题空白版和答案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我们所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从_____成长为一株植物的。

2.花、_____和_____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3.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潮湿的地方,要有充足的______。

适合在____季播种。

4.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植物的___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___6.果实由_____和_____组成。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空2分,共16分。

)1.秋天,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不会萌发。

()2.把幼苗的叶都摘光,植物仍然能成活()3.所有植物的种子都可以食用。

()4.我们吃的香蕉、苹果、桃子都是果实()5.番茄每一朵花有四片花。

()6.果实里一定有种子。

()7.开花了就会结果。

()8.人们利用甘蔗制糖,用橡胶做轮胎。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空3分,共24分。

)1、把种子放在纸巾上洒一点水,目的是()A.保持水分B.保护种子别碰伤C.纸巾别被风吹走2、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系的是()A.雄蕊和雌蕊B.雄蕊C.雌蕊D.花瓣3、番茄不适合栽种的季节是()A.春秋B.夏季C.冬季4、花生,我们吃的是植物的()A.果实B.种子C.根5、番茄的成熟一般需要的天数是()A.50-80B.60-100C.70-906、“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这个实验中,需要把瓶盖拧紧,理由不恰当的是()A.整齐美观B.防止瓶内水分蒸发C.防止种子掉出瓶7、下列不属于植物果实的是()A.松子B.苹果C.黄瓜8、植物生长过程中,()不是必须条件。

A.水分B.土壤C.适宜温度四、连线题(每条线2分,共20分。

)1、将植物的名称与相应的果实连接起来。

2、相对应的部分连起来西红柿茎叶甘薯花菠菜根花生果实西兰花种子五、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0粒同样的绿豆种子,分成4等份,在4个同样大小的洁净的空罐头瓶上分别贴上写有1、2、3、4的标签,在4个罐头瓶底各放2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均匀地放上10粒绿豆种子,其他操作及结果如下表。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一、填空题。

1.在土壤中生活的“居民有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等小动物,土壤是它们生活的家园。

2.蚯蚓是 _______ 和 _______ 。

3.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三类。

4.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 _______ ,中等颗粒为_______ ,细小颗粒为 _______ 。

5.表层土的养分来自 _______ ,它们被称为 _______ 。

_______ 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

_______ 越多,土壤越肥沃。

6.土壤由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等物质构成。

7.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的方法增加 _______ 来加以改良。

8.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 _______ 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 _______ 、 _______ ,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地,土壤是 _______ 和 _______ 共同的家园。

二、选择题。

1.腐殖质是由()变成的。

A.泥土B.动植物遗体C.塑料袋2.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

A.蜗牛B.蚂蚁C.蚯蚓3.能保护家乡的活动是()。

A.挖土烧砖B.植树造林C.过量喷洒农药4.动物、植物死亡后变成土壤中的()。

A.腐殖质B.黏土C.沙5.土壤固体中的最小颗粒是()。

A.沙粒B.粉粒C.黏粒6.土壤中的()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

A.沙土B.黏土C.腐殖质7.下列活动会对土壤造成破坏的是()。

A.植树造林B.分类回收垃圾C.开窑烧砖8.堤坝上种植防护林的作用是()A.吸烟滞尘B.保持水土C.消降噪音9.地面上()的土叫土壤。

A.能够生活动物B.能够生长植物C.A和B10.肥沃土壤的特点是()。

苏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苏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测试卷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_______。

2、苹果、枣、冬瓜和蚕豆的种子各有特点,其中_______的种子前端有种脐。

3、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

4、植物的______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______。

5、植物的茎具有输送______的作用。

6、玉米、杨树的花被称为______花,桃、油菜的花被称为______花。

7、果实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8、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_______器官,根、茎、叶属于植物的_______器官。

9、木兰、百合、玫瑰等植物的传粉方式是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20分)1、番茄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2、种好番茄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按照番茄的习性来照料。

()3、一般来说,番茄种子比黄瓜的种子更容易发芽。

()4、番茄和黄瓜的种子用冷水浸泡比较合适。

()5、玉米粒是果实而非种子,花生米是种子而非果实。

()6、根的生理作用为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7、把叶子摘掉,植物仍然能活下去。

()8、番茄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而黄瓜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9、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10、无籽西瓜和香蕉是种子,不是果实。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下面属于果实而不是种子的是()A、胡萝卜B、豌豆C、芹菜2、番茄和黄瓜是靠()繁殖后代的。

A、种子B、根C、叶子3、风媒花的特点是()A、色彩鲜艳,气味芳香,有甜美的花蜜B、花很小,花粉多而轻C、花一般很小,有芳香和甜美的花蜜4、需要人工辅助授粉的植物是()A、丝瓜B、玉米C、大豆5、取一株有茎有叶的植物,插入红颜料水中,过一段时间后()A、茎变红,叶不变B、叶变红,茎不变C、茎和叶都变红了6、植物的叶主要是由()组成。

(2020年编辑)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

(2020年编辑)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土壤 。

2、图1所示的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的工具: 酒精灯 。

3、常见的三类土壤:沙土 、黏土、壤土 。

4、植物生长的必须肥图3图1图2图45、对贫瘠的土壤加以改良的方法: 种植绿肥 、 收集落叶、粪便沤肥 。

6、图2所示是老师给我们做实验时用来干燥土壤的仪器: 蒸发皿 。

7、土壤天然的“犁”: 蚯蚓 。

8、人类对土壤的破坏行为:喷洒农药 、 抛撒垃圾 、 开窑烧砖 、 开山毁林 。

9、图3是我们为了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而借助的观察工具: 放大镜 。

10、图4是实验室里常用的盛液体的容器: 烧杯 。

11、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壤土。

12、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土壤是:沙土。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又快)1、下列小动物在土壤里生活的是( A 、B )。

A. B.C. D. 蚯蚓屎壳郎2、腐殖质是由(B)变成的。

A.泥土B.动植物遗体C.塑料袋 D.岩石3、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C)A.蜗牛B. 蚂蚁C.蚯蚓D.青蛙4、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活动是( C )A. B.挖土烧砖抛洒垃圾C. D.喷洒农药植树造林5、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时,保持相同的量是(ABC )A.相同多的土B.倒入相同多的水C.同时把水倒入D.土的颗粒要相同6、三种土壤中渗水性最差的土是( A ) A.沙土 B.黏土 C.壤土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要研究的问题土壤中含有水分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土壤中含有空气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取走玻璃片继续加热土壤中含有腐殖质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把土块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盖上一片薄玻璃上层物质是黏土,下层物质是沙粒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过一会看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凝结1.土壤是有什么组成的?土壤是有细小的岩石颗粒组成的,含有动物植物的残骸碎片。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附答案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附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第一单元测试卷(一)一、轻松填空。

(20分)1.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2.当西红柿长出绿色的小果实后,应该勤(),去掉过多的(),适当加点()。

3.依靠()传粉的花被称为()。

它们一般都很(),花粉()而()也没有()和()。

风力越大,花粉传播的距离()。

4.黄瓜的种子呈()形、()状,种皮()色。

5.西红柿喜欢生长在()且有点()的地方,需要充足的()。

二、判断我能行。

(下面对的打“√”,错的打“×”)(20分)2. 在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时,没有洒水的瓶子里的种子不会发芽。

()3.如果把幼苗的叶子都摘光,植物就不能成活了。

()4.黄瓜的雄花里有子房。

()5.西红柿大约60~100天可以成熟。

()6. 观察幼苗时,要每周测量一次幼苗的高度。

()7.豆角是果实。

()8.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

()9.要想获得更多的种植西红柿或黄瓜的知识,只能通过上网查询。

()10.在寒冷的冬天,种子不会发芽。

()三、快乐选一选。

(21分)1.植物的根的作用不包括( )。

A. 吸收太阳光B.固定植物C.吸收水分、养料2.雌蕊和雄蕊不在同一朵花上的是( )。

A. 豌豆花B. 黄瓜花C.西红柿花3. 下列属于风媒花的是( )。

A.桃花B.小麦花C. 玉米花4.最适宜西红柿种植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 秋季5.我们吃的是植物的根的是( )。

A.胡萝卜、马铃薯B.胡萝卜、红薯C.藕、山药6.大风吹植物而植物没有倒,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作用。

A. 支撑B.运输C.防风7.花一般都很小,花粉多而轻,没有花香和花蜜的是( )。

A.油菜花B.豌豆花C.水稻花四、观察叶由哪几部分组成。

(6分)五、连一连。

(6分)将特殊的植物资源与人们对它的利用连起来。

贝母糖甘蔗轮胎玉米印染布长绒棉乙醇汽油橡胶树全棉内衣蓝靛果化止咳药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参考答案一、1.吸收输送制造养料 2浇水小果实营养土 3.风力风媒花小多轻花香花蜜越远 4.长椭圆扁平浅黄 5.温暖潮湿阳光二、1.×2.√3.√4.×5.√6.√7.√8.√9.×10.√三、1.A2.B3.C4.A 5.B 6.A 7.C四、①叶脉②叶柄③叶片五、贝母——化痰止咳药甘蔗——糖玉米——乙醇汽油长绒棉——全棉内衣橡胶树——轮胎蓝靛果——印染布六、1.对子表图有气泡冒出,说明叶的表面有气孔。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A.翻耕土地B.种植树木C.施用化肥D.乱扔废弃物2.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你不能发现()。

A.土壤湿润B.小石子C.空气3.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

A.褐土B.黑土C.黄土D.冰沼土4.既能较好地保持水分又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土壤是()。

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5.关于蚯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壤天然的犁B.改良土壤的能手C.我们应该爱护蚯蚓D.土壤中蚯蚓越多越好6.有的地区通过修建(),来防止水土流失。

A.退耕还林B.梯田C.修建大坝D.建水库7.能保护土壤的活动是()。

A.乱砍乱伐B.排放污水C.植树造林二、填空题8.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 )物质,它具有一定的( ),能够提供( )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9.土壤的成分有( )、( )、( )、盐类、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10.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______: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______;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________。

11.砂质土颗粒____,透气性____,水分易____;黏质土颗粒___,空气___,水分________。

12.动植物遗体在土壤腐烂分解后,形成了( )。

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 ),土壤颜色( )越( )。

13.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有( )、( )、( )等贡献。

14.植物能保护土壤是因为植物的()能固着土壤。

A.根B.茎C.叶三、判断题15.土壤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只含有水分。

( )16.到河边采集土壤,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去!( )17.沙土的颗粒大,渗水快,通气性能好,最适合农作物生长。

( )18.土壤里面含有水分、小虫子、枯叶、小石块等物。

( )19.施肥是改良土壤的一种方法,相当于增加了土壤的腐殖质。

( )20.塑料没有毒性,埋在土里没有什么影响。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与答案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习题一、填空1、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中等颗粒为(),细小颗粒为()。

人们根据()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含量特别多的是(),()含量特别多的是()。

()()()三者含量比例差不多的是()。

2、土壤分为三层:()()()其中()养分最丰富,()养分少,()位于土壤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3、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分解成(),供植物生长。

1平方米约有()个土壤动物。

这些土壤动物有()种。

4、蚯蚓被称为“()”和“()”。

5、表层土的养分来自(),它们别称为()。

()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

()越多,土壤越()。

6、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生长的植物()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则()。

7、山上的土壤就比较(),人们通过()来防止()和保持()。

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加以改良。

常用的方法有()()()。

8土壤是覆盖在()的一种()物质。

它为植物提供了(),为动物提供了(),为人类提供了()。

土壤是()和()共同的()。

9、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

10、塑料垃圾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同时也阻碍了()和对()()的吸收与利用。

11、土壤由()()()()()等物质组成。

二、判断:1、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肥料。

()2、所有的土壤都适合庄稼的生长。

()3、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4、任何物质在土壤中都能变成腐殖质。

()三、实验一:了解土壤的蓄水功能。

实验材料:土堆、草皮、水壶实验条件:1、土堆的大小、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都一样;2、变化的量是一个有草皮,一个无草皮。

实验结论:保护植被就是保护()。

名称和分类沙土黏土壤土渗水性含水性适合生长的植物六、人类土壤的破坏活动有哪些?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答:七、举出人类和动植物离不开土壤的事例(最少写5个)。

答:八、具体说说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答: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答案一、填空1、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

九年级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时限 40分钟)班级: 姓名: 等级:___________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接触到了很多的科学名词,并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

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科学关键词:○1酒精灯 ○2蒸发皿 ○3土壤 ○4动植物遗体○5植树造林 ○6表层土 ○7蚯蚓 ○8沙土 ○9放大镜○10壤土 ○11烧杯 ○12黏土 ○135万 ○14黑暗处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1.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 ○3 。

2.图1所示的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的工具: ○1 。

3.腐殖质是由 ○4 变成的。

4.保水性能好的是 ○12 。

5.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最丰富的土层是: ○6 。

6.图2所示是老师给我们做实验时用来干燥土壤的仪器: ○2 。

7.土壤天然的“犁”: ○7 。

8.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 ○10 。

9.图3是我们为了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而借助的观察具: ○9 。

10.图4是实验室里常用的盛液体的容器: ○11 。

11.制作完肥料袋后,我们应该把肥料袋放置在:○14。

图3 图1 图2 图412.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活动是○5。

13.沙粒含量特别多的土壤是○8。

14.在普通树林里,1平方米约有○13个土壤动物。

二、构建思维导图(将合适的科学概念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方格中)科学概念:①腐殖质②种植绿肥③肥沃④粪便沤肥⑤贫瘠⑥收集落叶○2○4○6○5○3○1三、实验探究1. 郝奇心同学在学习土壤的种类时,采集了两份土壤样本进行了如下观察:(1)用放大镜看,1号土壤的颗粒粗大,2号土壤的颗粒细小。

(2)用手捻一捻,1号土壤的颗粒比较硬,捻不碎。

2号土壤的颗粒细腻光滑,一捻就成粉末。

(3)和点水握一握,1号土壤不成团,2号土壤容易握成团。

你知道1号和2号分别是什么土壤吗?1号:沙土 2号:黏土如果做泥塑,可以选用2号土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时限4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等级: ________________
一、对号入座(将合适的科学关键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同学们在这一单元里接触到了很多的科学名词,并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

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①酒精灯②蒸发皿③土壤④动植物遗体
⑤植树造林②表层土⑦蚯蚓②沙土②放大镜
②壤土②烧杯②黏土②5万②黑暗处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②。

2.图1所示的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的工具:_________ ⑦
图1 图2 图3 图4
3.腐殖质是由______ ②_______ 变成的。

4.保水性能好的是_______ ② _______ 。

5.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最丰富的土层是:—②___________ o
6•图2所示是老师给我们做实验时用来干燥土壤的仪器: ___________ ②.
7.土壤天然的“犁”:—②_____________ o
8.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⑦ ______ o
9•图3是我们为了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而借助的观察具:―②一
10.图4是实验室里常用的盛液体的容器:—②—o
11.制作完肥料袋后,我们应该把肥料袋放置在:—②—o
12.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活动是 _@ ____________ 。

13.沙粒含量特别多的土壤是—③_________ 。

14.在普通树林里,1平方米约有_⑬___________ 个土壤动物
二、构建思维导图(将合适的科学概念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方格中) 科学概念:①腐殖
质②种植绿肥③肥沃④粪便沤肥⑤贫瘠
⑥收集落叶
三、实验探究
1.郝奇心同学在学习土壤的种类时,采集了两份土壤样本进行了如下观察:
(1)用放大镜看,1号土壤的颗粒粗大,2号土壤的颗粒细小。

(2)用手捻一捻,1号土壤的颗粒比较硬,捻不碎。

2号土壤的颗粒细腻光滑,一捻就成粉末。

(3)和点水握一握,1号土壤不成团,2号土壤容易握成团。

你知道1号和2号分别是什么土壤吗?1号:—沙土_2号:—黏土—如果做泥塑,可以选用_2号—土壤。

2.艾克雪同学想要观察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
程的作用,他制作了一个透明的容器,进行了下面这个实验。

①在一个透明的容器里放入2〜3种不同颜色、
不同湿度的土,你可以观察到蚯蚓是如何移动土壤
的;②在土面上放一层树叶或青菜,看蚯蚓如何把它们拖进土里;③做好的蚯蚓窝要用深色布盖起来;
④几天后,观察蚯在土壤里的情形和土壤的变化。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个实验中树叶和青菜变成腐殖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深色布盖起来是为了—形成阴暗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蚯蚓在土壤里活动,钻过以后形成“隧道”,使土壤 _疏松—空气和—水—可以更多地进入土壤中。

3.研究土壤的成分。

(将合适的词语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括号中,可一词多用)①三②水珠凝结③土壤发白⑷气泡⑤细⑥水分
⑦焦糊味⑧空气⑨粗迪腐殖质⑪黏土⑫沙粒
4.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植被和水土保持有什么关系”,他们设计并做了下面这个实验:
甲乙丙
(1)选取三块具有相同坡度(倾斜约20度)的土壤,其中一块被密闭的草坪所覆盖;另一块虽有杂草分布,但植物分布比较稀疏;第三块土壤完全裸
露。

分别命名它们为甲、乙、丙地。

(2)在三块土壤底部各放一只烧杯。

(3)在土壤上端一定距离处,称取等量的水,用水壶模拟雨水冲刷土壤,让流下土壤的水土进入烧杯中。

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下面问题:
(1)实验中保持相同的量是_AC _________,不同的量是 _B _________ 。

A.坡度
B.植被
C.喷水
(2)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水土的量最多的是_丙_,说明植被越多,
水土流失越__少 ____ ;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