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

合集下载

秋收起义:中国革命长期性和艰苦卓绝性的表现之一

秋收起义:中国革命长期性和艰苦卓绝性的表现之一

秋收起义:中国革命长期性和艰苦卓绝性的表现之一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它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力量的第一次发力,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

对于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革命,起义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本文将从中国革命长期性、艰苦卓绝性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秋收起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一、秋收起义的背景中国革命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斗争,而秋收起义正是这场斗争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中国革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几次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改良斗争等等,都已经为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到了20世纪初,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处在一片黑暗和落后中,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面临着很大的难关。

当时,外国列强正在向中国推销贪墨条约,推行殖民掠夺政策,中国社会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国家处于衰退和危机之中。

内部,大量的农民和工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本质限制着民众的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政府的腐败和军阀的混战,进一步恶化了社会的局势。

在中国革命和国家独立面临重重困难和危机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是为中国解放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刻,中国处于新政的时期,实行着西方的民主改良政策,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成果,但这些改革措施依旧没有根本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同时,国民党、共产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冲突加剧,使得中国的内部矛盾愈来愈激烈,直接推动了秋收起义的爆发。

二、秋收起义的过程1、前期准备秋收起义的爆发并不是突然产生的,它孕育了相当长时间。

在起义之前,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员已经在乡村和城市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积极联系了广大的贫苦农民和工人,策划了发动革命的计划。

同时,毛泽东还将自己的马列主义思想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了中国农村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此外,毛泽东还通过对华西村等农村实践的考察,实行了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

秋收起义故事

秋收起义故事

秋收起义故事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在1927年发生在江西省南昌市,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支军队。

秋收起义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斗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小的政治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一支军队的政党。

秋收起义的发生,是在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

在这个政变中,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受到了重大的打击。

因此,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动秋收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抗。

秋收起义的领导者是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

起义军在南昌市周围的瑶湖地区发动了起义,起义军的主要力量是由农民组成的。

在起义军的领导下,农民起义军向南昌市进发,占领了南昌市。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占领城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斗争。

起义军占领南昌市后,建立了革命政权,宣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南昌起义宣言》,宣布了起义军的政治纲领。

这个纲领号召全国农民、工人和士兵起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起义军还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支军队。

秋收起义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斗志,激励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热情。

起义军的成功举行,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和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秋收起义的成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斗争,开始了长期的革命战争。

它是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小的政治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一支军队的政党的重要标志。

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开辟了新的局面,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

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斗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小的政治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一支军队的政党。

它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开辟了新的局面,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秋收起义故事

秋收起义故事

秋收起义故事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重要农民起义。

这次起义发生在1927年秋季,地点在江西省南部的瑞金县。

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在积极开展农村革命工作,为了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实现农民的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在瑞金县发动农民进行武装起义。

起义的导火索是当地一家豪绅恶霸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农民们忍无可忍,纷纷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加入了革命队伍。

他们拿起了简单的武器,开始了对豪绅恶霸的反抗。

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指导下,农民们迅速建立了起义军,控制了瑞金县的大部分地区。

起义军的壮大和胜利,使得国民党政府感到了威胁。

他们派遣军队前来镇压起义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起义军虽然装备简陋,但他们有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最终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这些胜利不仅打击了国民党的威信,也鼓舞了更多的农民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

在秋收起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组织了农民进行武装斗争,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推行了土地革命,进行了土地改革,实行了农民自治,发展了农村经济,开展了农村文化教育等工作。

这些工作为农民群众谋取了根本利益,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秋收起义的成功,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革命工作的成功尝试,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起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革命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农民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秋收起义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的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的来说,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重要农民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这次起义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秋收起义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展革命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农民的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秋收起义的故事

秋收起义的故事

秋收起义的故事
秋收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农民起义。

它发生在清朝末年,由湖南农民领袖杨秀清和洪秀全所领导,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前奏。

秋收起义的发生,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动荡时期的开始,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秋收起义的背景是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民生困苦。

在当时,清政府的赋税政策严重剥削了农民,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困苦。

同时,外国列强的侵略也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们开始积极寻求改变现状的机会。

起义的导火线是清政府对农民的苛捐杂税。

杨秀清和洪秀全等领袖积极宣传天朝田地归农,号召农民们起来反抗。

起义军不断扩大壮大,很快就控制了湖南大部分地区。

他们提出了“天朝田地归农”的口号,号召农民们加入他们的队伍。

起义军的战斗力非常强大,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灵活的战术,有效地打击了清朝政府的军队。

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而且在政治上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这些都给清朝政府造成了严重的威
胁。

然而,由于起义军内部的矛盾和清政府的镇压,秋收起义最终失败了。

但是,秋收起义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其他重大事件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的来说,秋收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农民的苦难,也为后来中国的变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秋收起义的结果_秋收起义发生在什么时间

秋收起义的结果_秋收起义发生在什么时间

秋收起义的结果_秋收起义发生在什么时间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那么你知道秋收起义的结果在哪里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秋收起义的结果,希望能帮到你。

秋收起义的结果众所周知,秋收起义是近代的一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场战役。

它是由我国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一场武装起义,也属于中共第三次著名战役的行列。

即使它的历史地位如此重要,但秋收起义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可是这并不能抹杀它的影响力,接下来就探讨一下秋收起义结果。

说到秋收起义结果,不可不提的就是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和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

在1927年,党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革命重要将领汪蒋的叛变使正在进行的革命战争惨遭失败。

所以,秋收起义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也是在这时党中央也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改正了“右”的错误,任命毛泽东为负责人,为秋收起义准备了一个好的开头。

在这年的秋天,暴动发生了,起先起义队伍行进顺利,攻占了不少地方,但由于当时敌人的力量十分强大,但我军实力却有所欠缺,再加上人民群众对作战毫无经验,队伍中的某些长官在指挥策略上也出现了错误,使得起义开始连连受到挫折,后来,又遇到敌人的伏击,就更是雪上加霜,最终也没有成功。

虽然秋收起义结果是失败的,但它却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将中国的革命时代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之后,为了纪念这场意义深远的斗争,还修建了纪念馆,并被评为知名景点。

秋收起义的时间秋收起义时间毫无疑问是1927年9月9日,但是有人认为这是毛泽东领导的大秋收起义的时间。

在秋收起义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小战争,所以秋收起义时间产生了争执。

但是一般来说秋收起义时间我们默认为是1927年9月9日。

秋收起义在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秋收起义之前,国共两党合作进行革命,但是最后却遭到汪精卫和蒋介石的相继背叛。

而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迅速召开会议,在会议上决定放弃城市,决定选择共产党力量比较强大,工农武装基础比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进行秋收暴动。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1927年毛泽东、卢德铭领导的武装起义)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另一个是1927年中共党人发动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起义——广州起义)。

1977年江西省在修水县和铜鼓县建立了秋收起义纪念馆。

1998年在萍乡市建立了秋收起义广场。

1993年导演周康渝以秋收起义为题材拍摄了同名电影。

秋收起义或中秋起义地点江西(安源铜鼓修水)湖南(浏阳醴陵平江)时间1927年9月9日(中秋节)参战方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参战方兵力起义军约5000余人共产党指挥官毛泽东、卢德铭、余洒度相关事件八七会议四一二事件七一五事件历史事件秋收起义——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

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

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9月初,毛泽东在江西萍乡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讨论秋收起义具体部署。

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鄂南崇阳和通城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

为便于领导秋收起义,省委确定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分为两个,一个是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毛泽东为书记,作为武装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

另一个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人组成,任命易礼容为书记,负责地方工作。

1927年9月初,湖南省委决定1927年9月9日开始破坏粤汉和株萍铁路,11日各县起义,16日长沙起义。

秋收起义班会主题内容

秋收起义班会主题内容

秋收起义班会主题内容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农民起义,发生在1927年至1928年期间,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壮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下面我将分别从背景、发起、过程和结果这四个方面来介绍秋收起义的内容。

首先是背景。

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压迫,农民遭受了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在农村,农民受到地主和贪官污吏的压迫,负担沉重的赋税,生活困苦。

而农村的贫困和外部的压迫,加剧了农民对于反抗的渴望和动力。

接下来是发起。

秋收起义的发起人是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第一次农村起义尝试。

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指导下,农民群众组织起义,反抗地主阶级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

然后是过程。

秋收起义的过程是曲折而艰难的。

起义农民在共产党的指导下组织农民自卫军,以武装的形式进攻官府和地主,逐渐掌握了一些地方政权。

他们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平分等措施,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收入。

最后是结果。

秋收起义虽然没有最终成功占领全国,但却在农村形成了相对独立的革命根据地,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

同时,起义期间,共产党也意识到需要广泛发动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并将农民纳入到共产党的革命队伍中。

总结起来,秋收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农民起义,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壮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它不仅展示了被压迫农民的反抗精神和斗争力量,也为中国共产党的农民革命道路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应该向秋收起义的英雄们致以敬意,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记住他们的奋斗精神,为实现我们的共同梦想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秋收起义(精品)

秋收起义(精品)

起义的经过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在湘鄂赣边区组织 秋收起义。 8月12日,由共产党员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革命 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 江工农义勇队到达修水县城 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改组后的湖南 省委第一次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成立 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

• • • •
毛 泽 东
• ------
壹 贰 叁 肆 伍
基本概况 背景和经过
领军人物
历史意义 相关研究
基本概况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 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 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 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 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 一(另一个是广州起义)。1977年江西省在 修水县建立了秋收起义纪念馆。
2.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
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 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 起义之一(另一个是广州起义)。
3. 1977年江西省在修水县建立了秋收起义纪念馆。 4. 1993年导演周康渝以秋收起义为题材拍摄了同名电影。
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 分: 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 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 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 卫团(是叶挺独立团的新兵 组建的)。 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 的农军、鄂南通城和崇阳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 的工人武装等,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 一师第一、二、三团。起义前又收编一部分原黔军武 装为第四团。卢德铭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任 师长。起义的目标是夺取长沙。9月9日,湘赣边 界秋收起义爆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收起义
的爆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设计制作并率先起了我党的第一面旗帜,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诗词中所说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标志着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最后,毛泽东同志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从此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秋收起义的一些历史问题的认识见仁见智,为了更好地纪念秋收起义,笔者以史实为据,就秋收起义几个历史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新的角度解读秋收起义历史,试图抛砖引玉,以期揭开历史的面纱!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八七会议后,l927年8月9日,中央决定派毛泽东为特派员,与彭公达一起到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8月16日,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共湖南省委进行改组,彭公达任书记。

8月18日和30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先后召开会议,根据八七会议精神讨论和制定秋收起义计划。

毛泽东指出;湖南秋收暴动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军事的帮助。

我们党从前的错误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

实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

会议还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作为秋收起义的领导机构;成立以易礼容为书记的行动委员会,负责组织上述各县工农起义,并在长沙工人起义接应下,配合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夺取长沙。

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部署起义,继而又赶往铜鼓。

参加湘赣边界起义的主力有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湖北崇阳和通城的部分农军、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团。

卢德铭(原警卫团团长、共产党员)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任师长。

9月9日,起义从破坏粤汉铁路北段开始发动。

9月Il日,起义军分别从江西的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

进入湖南境内,会合平江、浏阳地区的起义农民,准备会攻长沙。

长沙近郊农民也参加了起义。

起义军虽曾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一些集镇。

但遭到远比自己强大的反革命军队的抵抗,加上兵力分散、对敌情估计不足、缺乏作战经验、有些指挥员指挥失当和邱国轩团叛变,因而先后遭受很大损失。

9月14日,毛泽东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部队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

9月15日晚,湖南省委作出决定,停止执行长沙武装起义计划。

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

会议经过激烈争论,通过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向南转移。

毛泽东在率领起义军南下途中,经过调查研究,选定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地区作为部队的立足点。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开始时虽然也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遭到挫折后,毛泽东适时地率领部队走上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代表了l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在《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兴奋地写道:“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为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推进中国革命,在湖南和江西边界发动的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3日发布《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决定在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广东、江西四省发动秋收起义。

要求四省“以农会为中心”,建立革命政权,实行土地革命。

八七会议后,彭公达、毛泽东奉中央命令回湘改组省委,制定秋收暴动计划,并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作为暴动的领导机关。

参加暴动的骨干力量,主要是分布在修水、铜鼓、安源等地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平江、浏阳等县的农军和安源的工人武装,总计5000余人。

9月8日,湖南省委发布夺取长沙命令,次日开始破坏武(汉)长(沙)和株(洲)萍(乡)铁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爆发。

11日,暴动在安源、铜鼓、修水、醴陵等地全面展开,起初各路暴动队伍均取得一些胜利,但旋即受挫。

14日,毛泽东命令停止进攻长沙。

同时湖南省委也放弃了长沙暴动的计划。

19日,各路暴动队伍于浏阳文家市会合,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会议,决议退兵湘南。

29日,暴动队伍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在毛泽东领导下进行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并开始酝酿进军井冈山。

10月3日,由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的工农革命军自三湾到达宁冈古城。

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总结暴动的经验教训,议决上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从此,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开始转入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毛泽东点燃的井冈山之火,照亮了一条与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人们把它称之为“井冈山道路”。

这条道路代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

秋收起义失败的原因
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已处于低潮,敌强我弱,加上群众缺乏作战经验,起义军某些指挥员指挥失当,新收编的第四团在战斗中又临阵叛变,致使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八十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亲自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道路,最后靠枪杆子夺取了全国政权。

三十一年前的今天,中国的伟大领袖,伟大统帅毛泽东与世长辞。

每逢九月九日,军科院军史专家徐占权总是感慨万千。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记者在西山脚下徐占权的家中采访了他。

这位出生雁门关外山阴县穷山沟的苦孩子,入伍当兵,后进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经过人生的拼搏,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校,军科院
战略部的研究员。

这位学识渊博,和蔼可亲的军史专家,从心眼里敬佩毛泽东,并对毛泽东充满了感恩之情。

毛泽东的秋收起义,正是徐教授精心研究的课题之一,可以说他是研究这方面的权威。

徐大校说,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又一次震惊全国的武装起义。

起义攻打长沙受挫,毛泽东毅然挥军南下,挺进罗霄山脉,上井冈,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

徐占权说,事隔八十载,现在看来,秋收起义的意义真的很伟大,起码有四点:
——第一次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毛泽东说,国民党的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毛泽东这一观点如此鲜明,在当时党内是独一无二的,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才有别于南昌起义,勇敢地向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挑战,充分显示出毛泽东的过人胆识。

——实行“三湾改编”。

毛泽东率起义军抵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民主主义制度引入了军队,建立了士兵委员会。

毛泽东总结了北伐战争以来的经验和教训,确定党的支部建在连上,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

奠定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矗
——总结了战争“十六字诀”,成为中国军队战略战术体系的第一块基石。

毛泽东的十六字诀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在战争的实践中,毛泽东运用古代兵法的理论知识,结合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不与强敌做一城一池的争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术基本原则。

——首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命令各路工农革命军停止进攻长沙,他顶着“临阵脱逃”的压力,率军上山,向农村进军,向井冈山挺进。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唯一能够胜利夺取政权的道路。

最后,徐占权又用极其朴实的语言对记者归纳了秋收起义的三大功绩:一是举什么旗?举共产党的旗;二是走什么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三是建什么军?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他说,这三大问题,现在说起来很简单,很容易,但在八十年前,认清这三个大问题要经历多少坎坷和挫折。

这是用几十万,几百万烈士的头颅和热血换来的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