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实现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热点---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事件回顾: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
随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北京飞控中心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
升空后的神舟八号在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9月29日升空的天宫一号完成第一次对接。
组合飞行12天之后,2011年11月14日20时,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进行了第二次交会对接。
这次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1年11月18日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国际评价:据德国《世界报》11月19日报道,在中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并顺利返回后,与中国首次合作的德国宇航中心(DLR)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中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3日凌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奥斯曼女士等国际人士、一些外国专家和媒体纷纷对此给予积极评价。
丹麦第谷布拉赫天文馆天体物理学家迈克尔·林登-沃恩勒对新华社记者说:“我看了电视直播。
我觉得中国非常了不起。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具有开创性意义,标志着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将向月球和火星迈进。
”……事件分析:(一)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事件之所以为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是:现在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或经济了,科学技术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过程详解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过程详解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是中国航天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
1.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对接于2024年11月2日进行。
神舟八号是中国第三次无人飞行的神舟飞船,携带了20余种科学实验项目,并执行了近20次飞行任务。
天宫一号是中国的首个空间实验室,在发射后几个月被成功接收。
2.首先,神舟八号先进入预定轨道,然后通过航天员的操作和指令进行定位,调整航向和速度。
它将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导下逐渐接近天宫一号。
3.在靠近天宫一号之前,神舟八号要进行多次近距离飞行试验,以确保其性能和稳定性。
在这期间,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人员将共同监测试验数据,确保任务正常进行。
4.当神舟八号接近天宫一号时,航天员将在舱内进行目视观察,并使用操纵杆和控制面板来实施手动对接。
航天员将根据舱内的标志和外部引导设备来进行准确对接。
5.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之间的对接过程需要精确的控制和调整,以避免碰撞和损坏。
航天员必须在临近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和谨慎,以确保顺利对接。
6.一旦对接完成,神舟八号的机舱与天宫一号的核心舱相连接。
这可以通过机械臂和锁紧机构来实现,以确保连接的牢固和可靠。
7.在对接完成后,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研究项目。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之间将建立一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8.在完成了预定的实验和任务后,神舟八号将与天宫一号分离,并返回地球。
返回过程中需要执行复杂的操纵和调整,以保证安全和稳定。
9.在最后的阶段,神舟八号将通过大气层再入,使用降落伞和软着陆系统安全降落。
总结: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标志着中国航天的发展和进展,并为未来的航天探索奠定了基础。
这次对接过程需要航天员和地面控制人员精心操作和调整,以确保顺利完成任务。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国际重要航天器交会对接记录

国际重要航天器交会对接记录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孙自法)“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3日凌晨在太空成功进行首次无人交会对接试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并成功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美国、俄罗斯前苏联)均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进行了交会对接,世界上迄今已经有过300多次空间交会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提供国际重要的航天器交会对接记录如下:
——第一次有人空间交会。
1965年12月15日,美国“双子星座”6号飞船在航天员的参与下,和“双子星座”7号飞船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有人空间交会。
——第一次有人空间对接。
1966年3月16日,美国“双子星座”8号飞船通过宇航员手动操作,与无人“阿金纳”目标飞行器对接。
——第一次自动交会对接。
1967年10月30日,苏联“宇宙”188号飞船与“宇宙”186号飞船在太空实现自动对接。
——第一次航天飞机与空间站对接。
1995年6月29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 材料一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 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 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 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 发展方针。 • 原因:当时美苏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发 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断,加 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安全。
• 材料二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 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 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 的体制。 •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 •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 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 整? • 方向调整: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 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 原因: • 国内,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科技现代化成为重要任务; • 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以经济和科技为基 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中国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 16日)
我国第一颗氢 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 17日)
中华第一星——“东方红—1”号 卫星,1970年4月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9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 遥感卫星在太空飞行3天后,安全返回 到四川中部预定回收区域,中国成为第 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 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 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江泽民指出:“二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 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生活。 科技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的活跃因 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 争。”“科技的发展,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 展进程。” ——江泽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重点是什 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 样的调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整?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特点?为此, 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1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 绩是什么?
天宫一号和神八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概述天宫一号是中国的首个空间实验室,神舟八号是中国的一艘载人飞船。
这两个项目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的里程碑。
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神舟八号则于2011年11月1日成功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本文将对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设计、任务以及对中国航天发展的意义进行探讨。
天宫一号天宫一号是中国发展空间站工程的重要一步。
作为一个空间实验室,其设计目标是为后续的载人航天飞行和空间科学实验提供平台。
天宫一号的主要任务包括:1.进行长期空间科学实验:天宫一号配备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设备和实验舱,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科学实验,包括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环境等研究。
2.支持载人航天飞行:天宫一号的空间实验室模块可以为宇航员提供适应长期宇宙环境的条件,为进一步的载人航天飞行做准备。
3.技术验证和空间应用:天宫一号的各项技术也将进行测试和验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技术成果,为未来空间站的建设提供参考。
天宫一号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包括核心舱(Tianzhou)、实验舱(Wentian)和资源舱(Tianzhou)。
这些模块可以在太空中进行对接和组装,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实验室。
天宫一号发射后,进行了多次载人和无人飞行任务,取得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技术经验。
神舟八号神舟八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部分,是为了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而设计的载人飞船。
其主要任务是将宇航员送往天宫一号,为载人航天飞行做准备。
神舟八号的主要特点包括:1.载人航天能力:神舟八号可以搭载宇航员进入太空,并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
为了保证宇航员的安全,神舟八号配备了适应长期宇宙环境的生命保障系统和适应性控制系统。
2.自主对接能力:神舟八号拥有自主对接和脱离能力,可以与天宫一号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对接操作。
这为以后的空间站建设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经验。
3.资源供给和回收:神舟八号不仅可以将宇航员送往天宫一号,还可以向宇航员提供生活必需品和科学实验设备。
政治中考专用专题五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专题五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词:科教兴国、“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蛟龙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背景材料】1.北京时间9月29日晚21时16分许,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2.中新网酒泉11月1日电 北京时间11月1日清晨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火箭飞行583秒后,将“神舟八号”飞船成功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30公里的预定轨道。
3.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2011年7月21日到8月1日,在1万公里之外的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连续5次进行下潜实验,创下了最大深度5188米的纪录,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50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5.2011年4月、7月、12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中国第八、第九、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五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十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
6.2011年8月1日至8日,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第2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体育馆举行.7.2011年9月19日,超级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验收组组长程式华宣布,经专家测定,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试验田的超级稻加权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这标志着我国杂交稻技术。
8.2011年11月30日,中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在武汉顺利下水,这标志着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查船即将建成,将推动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体评述

器; 采用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网, 完成飞行器全程测控 通信任务 和飞船交会 飞行的远距离导引控制任务 ; 采用微波雷达 、 激光雷达和 C D图像测量设备测量 C
两 个 飞行器 的 空间相 对位 置 ,由飞船 自主 完成 近距 离 交会 飞行 控制 ;采 用 导 向瓣 内翻 的周 边 式对 接机 构 自动完成 两 飞行器 的捕 获 、 紧 。 锁 载人 飞行 器按 照
得 重 大 突破 。本 文 介绍 了天 宫一 号 目标 飞行 器与神 舟 八 号 飞船 交会 对接 飞行 任 务 的基 本 情
况 、总体评 价及 主要 成果 。
关键 词
天 宫一号 ;神舟八 号 ;交会 对接
中图分类 号 :V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7 — 8 5 (0 2 0 — 0 1 0 56 6 4 5 2 2 1) 1 0 0 — 5
通 过 2次轨 道 控 制 ,飞 船进 入 10 4 m停 泊 点 ,停 泊
第 1 8卷
第 1 期
载 人 航
天
Vo . 8 No 11 .1
1
21 0 2年 1 月
Ma n d S a e ih n e p cf g t l
天宫一号 / 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体评述
周 建 平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北京 10 2 ) 07 0
摘 要 天 宫一 号/ 舟八 号 交会 对接 任 务 圆满 成 功 ,标 志 着我 国 空 间交会 对接 技 术取 神
2 1 年 1 月 3日, 01 1 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与神舟
八号 飞船 成 功实 现 了我 国首次 空 间飞行 器 自动 交 会 对接 , 国空 间交会 对接技 术取 得重 大突破 。 我 这是 继 突破 载人 飞 船天 地往 返 和航天 员 空间 出舱 活动 技 术 后 , 国载 人航 天技 术发 展 的又一 新 的里程 碑 , 实 我 为 现 我 国载 人 航 天工 程 “ 步 走 ” 展 战 略 , 造 和 运 j 发 建
课题研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空间交会对接

课题研究“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空间交会对接李维兵【摘要】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关于对接过程中的课题研究活动.【期刊名称】《物理通报》【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2页(P49-50)【关键词】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变轨;对接【作者】李维兵【作者单位】南通高等师范学校,江苏南通22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5262011年9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11月1日,“神舟八号”又成功发射.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 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空间交会对接(图1),形成组合体.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继美国、俄罗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并成功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由于交会对接过程中,涉及中学物理的天体运动中的变轨、追及等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来开展一个与航天器交会对接的课题研究活动,一方面对中学教材的补充,使学生掌握最新科技动态;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爱好.课题研究如下.图1 两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模拟图1 课题准备提前两周将课题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因特网等查找关于“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以及交会对接技术的相关资料,并思考如何运用中学物理中的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速度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2 课题探讨(1)教师通过视频展示“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录像并提出要探讨的问题.1)了解空间交会对接;2)“神舟八号”从发射后到对接成功,可分几个阶段;3)“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意义.(2)学生分组按要求整理搜集到的资料1)空间的两个航天器在同一时刻以同样的速度到达同一个地点的轨道控制过程及结果称做轨道交会.在空间将两个航天器对接起来形成一个航天器称做空间对接. 2)“神舟八号”从发射后到对接成功可分两个阶段.首先是变轨阶段.“神舟八号”从地面发射升空后,在地面指令引导下,经过5次变轨控制,飞抵“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 km处,转入自主控制飞行状态;再经过4次自主变轨控制,抵达距“天宫一号”约5 km的对接入口点.飞船暂停“脚步”,等待地面对两航天器相对导航计算结果进行确认.其次是对接阶段.“神舟八号”船载发动机再次点火,继续飞向“天宫一号”,在相对距离400 m停泊点,驻足约3 min,以0.5 m/s的相对速度接近“天宫一号”,进入相对距离30 m停泊点,“神舟八号”以0.2 m/s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3)“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我国将来运行的空间设施提供物资补给和人员运输服务作准备;二是为我国将来的空间设施的建造和运行服务作准备;三是为将来进行空间飞行器重构以实现系统优化作准备;四是为我国将来载人登月和升空探测任务作准备.因此,“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是发展航天技术、增强人类探索和开发太空资源能力的一项重大关键技术.(3)全班交流、讨论、归纳,教师适时引导、点拨.3 课题应用教师通过幻灯片和讲义展示,结合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举例来分析变轨和对接问题.(1)关于变轨过程中的问题讨论【例1】若“天宫一号”能在离地面约300 km高的圆轨道上正常运行,“神舟八号”从地面发射后,在对接前,经过5次变轨控制,飞抵“天宫一号”后下方约52 km处,转入自主控制飞行状态.再经过4次自主变轨控制,抵达距“天宫一号”约5 km的对接入口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神舟八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B.在关闭发动机,飞船暂停“脚步”时,“神舟八号”的加速度小于“天宫一号”的加速度C.在每次变轨的瞬间,“神舟八号”发动机需点火加速D.在每次变轨的瞬间,“神舟八号”发动机需点火减速启发学生分析:由于“神舟八号”是绕地球运行的飞行器,所以发射速度大于7.9 km/s,而小于11.2 km/s.选项A错误.在关闭发动机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即此时“神舟八号”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小于“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故“神舟八号”的加速度大于“天宫一号”的加速度,选项B错误.在每次变轨的时候,“神舟八号”从低轨道向高轨道接近,应该做离心运动,万有引力要小于向心力,故发动机要点火加速.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选项C.(2)关于对接过程中的问题讨论【例2】若对接前的某段时间内,“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已经处在同一圆形轨道上顺时针运行,如图2所示,则在“神舟八号”的发动机点火追赶“天宫一号”,两飞行器实现成功对接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八”飞船和“天宫一号”的角速度相同B.“神八”飞船比“天宫一号”的角速度大C.对接过程中,“神八”飞船应向运动的后上方喷气以实现加速追赶同轨道的“天宫一号”D.对接过程中,“神八”飞船应向运动的后下方喷气以实现加速追赶同轨道的“天宫一号”图2 两航天器成功对接的示意图启发学生分析:由题意可知,对接前的某段时间内,两船已经处在同一圆形轨道(图3).此时“神舟八号”的速度比“天宫一号”大.故“神舟八号”的角速度大.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对接过程中实现的是同轨道加速,需要“神舟八号”的速度要比“天宫一号”大点,通过喷气加速,使得切线方向有力,即F2=F切,由于“神舟八号”速度大了,所需的向心力就比万有引力大,为了使运动轨道不变,即此时喷气使得在法线方向也有力,即F万+F1=F向.图3 航天器对接的受力分析要使“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发动机提供的动力应该如图3所示,喷气的方向应该是F1和F2的合力F的反方向,所以“神舟八号”应向运动的后上方喷气以实现加速追赶同轨道的“天宫一号”.4 课题跟踪带着课题研究的热情和兴趣,继续关注航天事业,“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意义十分重大.不久将迎来“神舟九号”的对接,和“神舟十号”的载人对接.今后的载人飞船发射时间间隔将大大缩短,目标飞行器发射当天就可以发射对接飞船,将更好、更快捷地服务于太空空间站建设.同时“神八”成功对接,标志中国人转移到其他星球上居住和生活将不再是幻想,完全有能力开发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来解决将来中国生活空间越来越拥挤的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成功实现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1月3日,在1时40分神舟八号成功接触锁紧天宫一号,不到10分钟,中国两个无人航天器在近地轨道成功对接;40多年,中国实现了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开展深空探索。
空间交会对接重大突破将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空间站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最重要平台之一。
,“神舟八号”若能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对接,中国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在宇宙开发产业上树立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研究室副主任齐俊桐说:“这是中国走向强大的有力标志,是中国人独立自主、勤学苦研、合作奋斗、勇攀高峰的又一历史性成就。
航天精神激励着全国人民努力实现现代化。
”
加拿大空间专家埃里克·希德豪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有能力将所有组件送入近地轨道,在太空组装新的飞船,10年内有望登月。
”
神舟八号飞船虽为无人飞行,但完全按载人状态设计。
2012年,中国还将进行神舟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试验,至少有一次是载人飞行,中国女航天员有望进入太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此次交会对接任务完成后,神舟飞船将逐步形成状态固化的天地往返载人飞船,组批投产。
到2020年,中国可能会进行20余次载人航天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