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合集下载

神九的太空13天——解读神九内部结构及飞天对接过程

神九的太空13天——解读神九内部结构及飞天对接过程
人空间对接 。神 九首次搭 载活体蝴蝶 ( 卵 面提供能源和动 力。 和蛹 )升空 。神九长约为 9m,最大直径 28m, . 质量 约 8t与之 前 的飞船相 比 , , 可
返 回舱
神 九的飞 行乘 组
飞行乘 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
队 男航天员景海鸱、刘旺和女航天 员刘洋
发射场 , 通过长征二号 E 遥九火箭发射升空 。 ●神九是实施交会对接任务的第二艘飞船 , 早在神八执行任务之前 , 便按照批 生产模 式 , 与神八 、 神十一起通过了生产测试 。因此 , 在执行追踪飞行器、 交会对接、 提供载人环境和上 行
载荷等任务方面 , 神九与神八并无二致 。
Hale Waihona Puke 船 交会对 接。 处 停泊 , 由航天员手动控制。 转 航天员通过 在 轨 运 行 。
首位“ 女” 神
飞船发射入轨 后 ,按预定程序完成与 操作姿态和平移控制手柄 ,瞄准 目标飞行 目标 飞行器 自动交会对接 ,此过程 同天宫 器十字靶标 ,控制飞船逐步接近 目标飞行

此次神九任 务的飞行乘组特点是 “ 新老 打破 了中国从未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的纪
组成 。 其中 , 刘洋是中国首位女航天 员。 景
形似大钟 ,航天员可乘坐它上天和返 海鹏作为本次任务的指令长 ,在整个乘组 回地面 , 是飞船 的指挥控制中心 , 舱内设有 中发挥核心作用 。刘旺被 分配 的主要任 务 靠性更高 ,时序更合理 ,故障处置余量更 仪表显 示、报警和照明设 备。设有手动操 是执行 手动交会对接 。中国首位女航天 员 大, 安全J 陛得到了显著提高 。 作手柄及专 用配套设备 ,必要时航天员可 刘洋主要负 责空间医学实验。 跟 踪 测 量 系 统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版本一)1.“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6 月29日10时03分,在经过近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九号飞船于6 月16日18时37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

在轨飞行期间,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按计划 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取得了丰富成果。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 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2.“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6 月3日,“蛟龙”号再次出征,向7000米发起冲击。

6月24日上午9时许,“蛟龙”号成功在7020米深海底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作为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方案设计和关键核心技术,像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以及总装联调和海上试验都是由 我国独立完成。

“蛟龙”号7000米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具备载 人 到 达 全 球 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重大进步。

3.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突破三大技术难题12 月1日,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

据参与设计的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专家介绍,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在高纬度严寒地区设计的标准最高的一条高 速铁路,也是世界上首条高寒地区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

突破了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等国际公认的三大技术难题。

基础设施按时速350公里建设, 采用冬季运营时速200公里、夏季300公里运行图运营。

哈大高铁纵贯东北三省、营业里程达921公里。

4.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发布国 防科技工业局2月6日发布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

神舟九号与什么完成首次载人对接任务

神舟九号与什么完成首次载人对接任务

神舟九号与什么完成首次载人对接任务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完成首次载人对接任务。

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载人交会对接的时间: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工作,建立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载人交会对接。

首次成功访问在轨飞行器的飞行员有:
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与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首次成功访问在轨飞行器。

完成首次载人对接任务的意义:
6月24日,在航天员刘旺的操纵下,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圆满完成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

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向在轨航天器可靠地往返运送人员和物资的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对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为载人航天的发展、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内蒙古初中物理中考专题训练---电磁波

内蒙古初中物理中考专题训练---电磁波

内蒙古初中物理中考专题训练---电磁波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2018·黄石) 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物理,关于生活中的物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能用WiFi上网。

是利用了电磁波能传递信息B . 吸管被餐巾纸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因为摩擦起电C . 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而不用铁导线,是因为铜的导电性能比铁好D . 包裹金属导线的绝缘材料不能导电,是因为绝缘材料中没有电子2. (2分)电磁波给人类生活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电磁污染。

长期使用下图所示的通信设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是()A . 摇柄电话B . 拨话电话C . 移动电话D . 按键电话3. (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现在使用的移动电话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B . 现在使用的对讲机有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C . 电视机有发射和接收装置D . 收音机只有接收装置没有发射装置4. (2分)(2016·丹东模拟)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磁卡和VCD光碟都采用了磁性材料B . 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C . LED灯采用的是半导体材料D . 超导材料可用来做电动机的线圈5. (2分)(2017·澄迈模拟) 下列物品中,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 . 移动电话(手机)B . “B超”检测仪C . 电饭锅D . 固定电话6. (2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聊天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微信就是时下流行的一款手机语音聊天软件,语音信息进行传播是利用手机发射()A . 电磁波B . 激光C . 红外线D . 紫外线7. (2分)(2012·镇江) 我国正在组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减少对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下列可以作为导航卫星与地面间信息传输媒介的是()A . 电磁波B . 可听声C . 次声波D . 超声波8. (2分)现代战争应用电子干扰战术,电子干扰战术就是破坏敌方的信息传递。

中考政治 时事热点专题5“神天”对接 “蛟龙”入海

中考政治 时事热点专题5“神天”对接 “蛟龙”入海

2013政治时事热点专题5“神天”对接“蛟龙”入海热点材料聚焦材料一:神九天宫手控交会对接成功2012年6月2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施第一次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已掌握手控交会对接技术。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材料二:“蛟龙”入海突破7 000米深度2012年6月24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三名潜航员的驾驶下,顺利达到马里亚纳海沟7 020米深的海底,在世界载人深潜的榜首刻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当地时间6月30日,“蛟龙”号深潜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进行第6次载人7 000米级海试任务,下潜深度为7 035米,至此,“蛟龙”号已完成全部海试任务。

其中,在第五次下潜的过程中,达到了此次海试的最大深度7 062.68米。

材料三:“雪龙”号凯旋归来2012年9月27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圆满结束历时93天的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之后,顺利凯旋。

本次航程共计1.85万海里,其中在北极冰区航行5 370海里。

这是“雪龙”号首次穿越北极航道往返大西洋和太平洋,最北到达北纬87度40分,开创了我国船舶从高纬度穿越北冰洋航行的先河,也是历次北极考察总航程和冰区航程最长的一次。

材料四:全国科技创新大会2012年7月6~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深刻分析了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做出全面部署,这对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材料五:第14、15颗北斗导航卫星胜利升空2012年9月19日,第14颗、l5颗北斗导航卫星采用“一箭双星”发射方式顺利升空。

这是发射中心今年以来执行的第二次“一箭双星”发射。

教材知识链接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全国高三高中化学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化学专题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化学专题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

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为xMg +Mo 3S 4Mg x Mo 3S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Mg 2+向正极迁移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o 3S 4+2xe -=Mo 3S 42x- C .充电时Mo 3S 4发生氧化反应D .充电时阴极反应为Mg 2++2e -=Mg2.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图甲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 ;X 、Y 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此装置用于电解精炼铜,则X 为纯铜、Y 为粗铜,电解的溶液a 可以是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B .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AgNO 3溶液,若图乙横坐标x 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E 可表示反应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F 表示电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C .按图甲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加入0.5 mol 的碳酸铜刚好恢复到通电前的浓度和pH ,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2.0 molD .若X 、Y 为铂电极,a 溶液为500 mL KCl 和KNO 3的混合液,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则原混合液中KCl 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2.0 mol·L -13.甲烷燃料电池,分别选择H 2SO 4溶液和NaOH 溶液做电解质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反应式都为CH 4+2O 2=CO 2+2H 2OB .H 2SO 4和NaOH 的物质的量都不变,但浓度都减小C .若用H 2SO 4溶液做电解质溶液,负极反应式为CH 4-4e -+H 2O=CO 2+4H +D .若用NaOH 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正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4.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 +ClO -+H 2O=Cl -+Mg (OH )2↓,图乙是含Cr 2O 7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中国梦、太空梦、航母梦

中国梦、太空梦、航母梦

中国梦、太空梦、航母梦与科教兴国时政热点1、“天宫一号”“神舟九号”手控对接成功2012年6月24日12时55分,在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的精准操控下,“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中国首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又一标志性成果。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2年6月27日1l时47分,中国“蛟龙号”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

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新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3、北斗导航系统2012年10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预定轨道。

这是我国二代北斗导航工程的最后一颗卫星,至此,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区域组网顺利完成。

4、“辽宁号“航母入列海军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

其间,顺利进行了歼一15飞机起降飞行训练。

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舰机适配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

5、全国科技创新大会2012年7月6—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深刻分析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作出全面部署,这对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科技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6、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3年1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郑哲敏、王小谟颁发奖励证书。

出题动向1、“天宫一号”“神舟九号”手控对接成功说明了什么?①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②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某些科技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神州九号载人航天飞行

神州九号载人航天飞行
天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02
这次任务的圆满成功不仅展 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实力和 水平,也为未来的航天事业
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Hale Waihona Puke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THESIS DEFENSE POWERPOINT
XXXXXXXXXX
指导老师:XXX
答 辩 人 :XXX
女性航天员首次执 行飞行任务:刘洋 作为中国首位女性 航天员,在神舟九 号飞行任务中扮演 了重要角色。她的 成功展示了中国女 性在航天领域的能 力和贡献,也为未 来的女性航天员提 供了榜样和激励
神州九号载人航天飞行
太空行走的 完成
神舟九号的航天员成功执行了太空行走任务,这是中国首次在载人航天任务中完成太空行 走。这次任务对于进一步掌握太空技术、提高航天员的适应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神舟九号飞行任务期间,中国国家航天局通过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等方式,向公众普及了航天 知识、传播了航天精神。这次普及活动增强了公众对航天事业的认识和支持,也激发了更多年
轻人对航天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媒体直播的 普及
神州九号载人航天飞行
01
总之,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 任务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重 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
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中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包括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 学等领域的研究。这些实验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太空环境对人类和物体的影响,也为未来
的空间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学实验的 进行
航天技术的 创新
神舟九号飞行任务采用了许多创新技术,包括自主导航、智能控制、生命保障系统等。这些技 术的应用提高了航天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也为未来的航天器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方法
5 以下是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的主要特点和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新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史
2012年6月18日14时,经历了40多个小时的太空生活,“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迎来了相拥天宫的一刻。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了自动交会对接。

2012年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操作飞船顺利完成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

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

这一成绩让世界瞩目,这一成绩让国人为之沸腾。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航天科技,培养了大量航天科技人才,不断掌握先进的航天科技技术,让中国航天科技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钱学森、赵九章也在1958年1月成立了“五八一小组”。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自此,新中国开始了自主研发人造卫星的历程。

多年的辛苦努力,航天科学家夜以继日的付出终于取得了回报。

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于“五一”节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人员代表。

其后,新中国又依次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1971年),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1975年),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1984年),“风云一号”试验性气象卫星(1988年)……
与此同时,中国载人航天科技也不断发展,不断成熟。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

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搭载首位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前往太空,成功围绕地球十四圈。

这是新中国首次载人飞行。

2008年09月25日,“神舟七号”搭载三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进入太空,翟志刚完成首次出舱行走(又称太空行走)。

2011年11月01日,“神舟八号”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3日凌晨,与组合天宫一号成功实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成为我国空间实验室的一部分。

再到2012年,“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了对接。

这些成就,无一不说明了新中国航天科技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无一不验证了新中国在航天科技方面的巨大投入以及航天科技人才的辛苦付出。

这些付出,现在已经得到了回报;这些努力,现在正在取得着回报。

此时的新中国的航天科技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此时的中国航天科技正在不断发展,相信它会绽放出更大的光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