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土壤学考研真题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考研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考研本学科是2002年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重点学科,1981年获准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获准招收博士研究生,为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包括:①土壤碳循环与全球变化(黄耀、潘根兴等教授);②土壤生态学(胡锋、李辉信、魏正贵教授);③土壤资源遥感与信息系统(潘剑君教授、姜小三老师);④土壤物理与溶质运移(陈效民教授,孙进教授)。
土壤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研究方向目前承担着国家973项目专题,科学院重大项目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土资源部重大项目等一批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在Global Change Biology、Biogeochemistry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数篇论文,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土壤生态学研究方向承担着国家863计划专项、973项目子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一批重要科研项目,在土壤动物与养分循环、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过程上具有明显特色,目前正在向生态学交叉。
土壤资源遥感与信息系统研究方向承担着加拿大国际发展合作署合作项目、国土资源部重大项目专题等一批重要项目,在资源、环境遥感信息技术研究上已在国内占据较重要地位。
土壤物理与溶质运移研究方向承担着973项目子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子项目等若干重要项目,在硝酸盐水运移、水资源评价与管理上有独特研究。
其他研究和招生方向还有土壤环境过程与环境质量(潘根兴教授、李恋卿副教授)、土壤生物地球化学与应用地球化学(潘根兴、魏正贵教授,李富春副教授)、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胡锋、李辉信教授)、土壤演变与生态指示(潘根兴教授、李恋卿副教授)等。
本学科配备有CNS元素分析仪、Waters液相、Agilient气相、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荧光光谱仪、Shimazu DOC仪、Biolog、根系分析系统、荷兰Eijkelkamp公司土壤系统采样仪、高速大容量冷冻仪、高速大容量离心机等一批室内外重要科研设备,可满足土壤与环境研究需要。
南农土壤习题

土壤矿物质1、什么是土壤、肥料和土壤肥力?(1)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凡能够直接供给植物生长的必需的营养元素的物料,称为肥料。
(3)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具有能供应和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称土壤肥力。
2、李比希对土壤肥料科学的贡献主要是什么?他从化学的观点来研究土壤与植物营养,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认为植物的营养主要依赖于土壤的矿质成分以及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矿物质,只有不断地向土壤归还和供给矿质养分,才能维持土壤肥力,不仅推动了土壤植物营养科学的发展,而且使得化肥工业迅速发展。
3、什么叫做矿物?分析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矿物是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原生矿物是直接来源于母岩的矿物,其中岩浆岩是其主要来源,而次生矿物,则是由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来。
原生矿物类型和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矿物的稳定性,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4、试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在形成条件和晶架构造上有何不同?高岭石是土壤中最常见的一种1:1型硅酸盐粘土矿物,晶层由一层硅片和一层铝片重叠而成,是南方热带和亚热土壤中普遍而大量存在的粘土矿物。
蒙脱石晶层由两层硅片夹一层铝片构成,胀缩性大,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土壤分布最广。
伊利石晶层与蒙脱石相似,非胀缩性,广泛分布于我国多种土壤中,尤其是西北、华北等干旱地区。
5、试比较高岭石组矿物与蒙脱石组矿物在性质上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高岭石组矿物具有非膨胀性,电荷数量少,胶体特性较弱,而蒙脱石组矿物胀缩性大,电荷数量大,胶体特性突出。
主要是因为高岭石组矿物晶层由一层硅片和一层铝片重叠而成,可以产生键能较强的氢键,极少同晶代替现象,蒙脱石组矿物晶层由两层硅片夹一层铝片构成,晶层间形成很小的分子引力,同晶替代现象普遍。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D、20%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D、腐殖质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 B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 A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 C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 ( A )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D )A、CO2B、H2 OC、矿质养分D、CO2+ H2 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 B )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 ( B )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 D )A、Fe3+B、Ca2+和Mg2+C、K+和NH4+D、Na+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 C )A、Na+和Al3+B、NH4+和Al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 A )所表现出的酸度A、H+B、Al3+C、H+和Al3+D、Al(OH)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范围是 ( C )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 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 D )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 A )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 B )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 D )A、6月B、7月C、8月D、7月或8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 B )A、N、P、KB、C、H、O 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 B )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D )A、NH4+B、NO3-C、NO2-D、NH4+和 NO3-39、磷是遗传物质( B )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 B )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 C )A、岩石破碎B、次生矿物C、岩浆在地壳中天然产生D、海湖中沉积42、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 A )A、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B、交换性阳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百分数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大致范围( B )A、—B、—C、—D、—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 D )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 B )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 B )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 B )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B、石灰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 C )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 B )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BCDE )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 ABCDE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 ABCD )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 ABC )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 ABCDE )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 CDE )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 ABCDE )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 ABC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 ABCDE )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 ABCD )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 BCDE )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ACD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 ABCDE )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 ABCDE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 ABCDE )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 ABCD )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 CDE )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 ABCDE )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 ABCD )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 ABCDE )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D、基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 )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 AC )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D、有机质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 ABCDE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 ABCDE )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 ABCD )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考研土壤学真题答案

土壤学1997年一.名词解释1原始成土过程:从岩石露出地表着生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土壤过程。
2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3土壤潜性酸: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交换性H+、AL3+,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活性酸: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状态的土壤溶液钟的H+。
4碱化过程:交换性钠交换性镁不断进入土壤吸收复合体的过程。
又称钠质化过程,该过程使土壤呈强碱性反应。
5胡敏酸:土壤腐殖质的重要组成之一,呈棕黑色至黑色,碱可溶,水和酸不溶,分子量在中等。
富啡酸:,呈黄色至棕色,水、酸、碱都可溶,分子量最低。
胡敏素:黑色不溶,最高。
6 PF:将土水势用土水势的水柱高度厘米数的对数表示。
7 氧化还原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钟,一种物质释放出电子被氧化,伴随着另一种物质取得电子被还原。
源8 土壤自生固氮菌:具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分为好气性细菌和嫌气性细菌,它们都需要有机质作为能9土壤结构性常数:描述土壤结持性状的各项常数,(土壤的结持状态是随水量而变化的,呈现各项性状的含水量上下限,对每一种土壤是恒定的)包括上塑限、下塑限、塑性值、粘着点、脱粘点等。
10 土壤胶体:大小在1—100毫微米(在长宽高的三个方向,至少有一个方向在此范围内)的固体颗粒可以是矿质颗粒,有机质颗粒,也可以是矿质和有机两种胶体复合而成的矿质有机复合体。
二.试述粘粒矿物的形成机理及影响粘粒矿物种类的因素。
我国南北方土壤粘粒矿物有何不同?为什么三.在土壤有机质矿质化过程中,有机质本身的C/N比对这一过程有何影响?他与土壤有效氮的供应有何关系?如何利用这一关系来调节土壤中打的氮素情况?影响:①有机质的矿化实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
氮是组成微生物体细胞的要素。
C既是微生物活动的能源,又是构成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并与氮以一定比例配合,共同组成其体细胞。
南京农业大学考研初试真题之土壤农化分析2000--2004+答案(2004只有题)年考研真题

南京农业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土壤农化分析考试试卷
一、名称解释(20分)
1、CEC:是指pH值为7时每千克干土所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以c mol(+)/kg表示。
2、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是指某些偶然因素,例如气温、气压、湿度的改变,仪器的偶然缺陷或偏离,操作的偶然丢失或沾污等外因引起的误差。
3、石灰需要量:指把土壤从其初始酸度中和到一个选定的中性或微酸性状态,或使土壤盐基饱和度从其初始饱和度增至所选定的盐基饱和度需要的石灰或其它碱性物质的量。
4、土壤缓效钾:缓效钾或称非交换性钾(层间K),主要是次生矿物如伊利石、蛭石、、绿泥石等所固定的钾。
5、钼锑抗试剂:A.5g·L-1酒石酸氧锑钾溶液:取酒石酸氧锑钾[K(SbO)C4H4O6]0.5g,溶解于100mL水中。
B.钼酸铵一硫酸溶液:称取钼酸铵[(NH4)6M o7O24·4H2O]1 0g,溶于450mL水中,缓慢地加入153mL浓H2SO4,边加边搅。
再将上述A溶液加入到B溶液中,最后加水至1L。
充分摇匀,贮于棕色瓶中,此为钼锑混合液。
临用前(当天),称取左旋抗坏血酸(C6H8O5,化学纯)1.5g,溶于100mL钼锑混合液中,混匀,此即钼锰抗试剂。
有效期24小时,如藏于冰箱中则有效期较长。
此试剂中H2SO4为5.5mol·L-1
(H+),钼酸铵为10g·L-1,酒石酸氧锑钾为0.5g·L-1,抗坏血酸为15g·L-1。
二、填充题(39分)
1、土壤氮磷钾的常规分析一般用分析纯或优级纯
规格的试剂配制标准试剂溶液,用化学纯。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810)试题回忆版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810)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肥力
2、硅氧四面体
3、土壤腐殖质
4、当量粒径
5、最大分子持水量
6、热通量
7、ZPC
8、石灰性反应
9、粘着点
10、土壤退化
二、简答题
1、何为土壤有机质,来源有哪些?
2、什么是土壤结构,一般土壤中有哪些结构?
3、土壤水按数量法可分为哪些类型?
4、土壤空气特点?
5、什么是土壤钙积作用,脱钙作用?
6、什么是阳离子交换量,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
7、层状硅酸盐矿物的构造特征,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
1、土壤学中的质地分类制有哪些,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
2、土壤碱性的形成,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调节土壤酸碱性?
3、我国土壤分类系统的分类单元有哪些,是如何命名的,土壤调查成果在农业中的应用。
2013年南京林业大学812土壤学考研真题

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科目代码:812科目名称:土壤学(含地质)满分:150分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填充题(40分,每题2分)1、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
2、岩层的层位要素指的是岩层的、和。
3、矿物的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矿物的顺序。
4、岩浆岩中与花岗岩对应的喷出岩是。
5、一个成熟的典型土壤剖面一般包括、、、四个层次。
6、高岭石是型粘土矿物,蒙脱石是型矿物,其中所带负电荷较多。
7、影响土壤形成的五大成土因素是、、、和时间。
8、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包括、、和。
9、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以后,一部分以存留在土壤中,一部分以存留在土壤中,一部分以黏土矿物存留在土壤中。
10、土壤粒级一般可以分为、、、和四组。
11、在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中的热容量最大,的热容量最小,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多少和腐殖质含量。
12、粘质土壤的总孔隙度比砂质土,容重比砂质土。
13、与大气组成相比,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是、和。
14、某土壤含水量为20%,土壤容重为1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50%,则土壤固液气相的容积比为。
15、土壤C/N比在时,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比较适宜。
16、土壤中的钾素按照其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和对植物的有效性,可分为、和。
17、复混肥料的养分标明量为16-0-26-3(Cu),其意义为的复混肥料。
18、尿素的分子式是。
19、根据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热带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为,北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为。
20、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共分为7级,其中土纲、亚纲、、属于高级分类单元,、和亚种属于基层分类单元。
二、解释下列名词(注意区别每组名词的联系与差别,30分,每题5分)1、解理和层理;科目代码:812科目名称:土壤学(含地质)第1页共2页。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试题

2004年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试题一、选择题(60分)1、土壤的吸湿水为5%,则10.000g风干土的烘干土重为()。
A、9.500g;B、10.500g;C、9.524D、9.425g.2.克服“钼蓝法”测磷中硅离子干扰的方法是()。
A、加入EDTA;B、从溶液中除去硅;C、改变酸度D、加入草酸溶液。
3.纳氏试剂由以下试剂配制而成。
()A、氢氧化钠、碘化钾、碘化汞;B、氢氧化钾、碘化钾、碘化汞;C、氢氧化钠、氯化钾、碘化汞;D、氢氧化钾、碘化钾、氯化汞;4.同时测定全量磷、钾、硼待测液的制备可用的方法是。
()A、硫酸-混合催化剂消化;B、硫酸-高氯酸消化;C、偏硼酸锂熔融;D、碳酸钠熔融。
5.土壤可溶性盐的测定项目中,哪些项目不需要测定()。
A、盐分总量;B、CO32-;C、NH4+;D、Cl-.6.溶液中硼的测定不可用以下方法进行。
()A、姜黄素比色法B、钒钼黄比色法;C、ICP-AES法;D、甲亚胺比色法。
7.土壤硼的缺素临界值一般为()A、0.1mg/kg;B、0.5mg/kg;C、5mg/kg;D、10mg/kg.8.以下分析项目中,不可能用到乙酸铵试剂。
()A、磷的测定;B、CEC的测定;C、土壤有效锰的测定;D、土壤有效钾的测定。
9.溶液中钼的测定,不可用的方法是()A、催化极谱法;B、ICP-AES法;C、硫氰酸钾比色法;D、AAS法。
10.土壤有机质测定的VanBemmelen因数为()。
A、1.1;B、1.724;C、6.25;D、0.003.11.可用作标准试剂配制标准溶液的试剂为()。
A、优级纯硫酸锌;B、优级纯氯化镁;C、优级纯氯化钾;D、优级纯硫酸铜。
12.关于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有机质的操作步骤,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称20目土0.2150g;B、加入重铬酸钾-硫酸溶液10.00mL,油浴沸腾10min;C、洗涤转移到250mL三角瓶至体积为70mL;D、加入邻菲罗啉溶液4滴,用硫酸亚铁滴定至砖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土壤生产力
2、激发作用
3、浸水容重
4、气相率
5、斯托克斯定律
6、土壤水贮量
7、硅氧烷型表面8闭蓄态磷9.Soil order 10、土壤自净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根据历届国际土壤学会(或国际土壤联合会),土壤学较成熟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2.何为2:1型非膨胀性矿物?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3.简述气候与土壤发生的关系。
4.何为盐基饱和度?它与CEC有何关系?
5.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有何影响?
6.何为酸性沉降?酸性沉降对土壤的影响如何?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什么是粘土矿物?其基本结构单位有哪些?请叙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2.何为土壤腐殖物质?土壤腐殖酸有哪些性质?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过程中有何作用?
3.土壤中存在哪些类型的水分运动?各自的推动力是什么?并请叙述土面蒸发的三个阶段。
4.土壤分类工作有哪些内容?请阐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命名方法及其特点。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单位晶片
2.矿质土壤
3.腐殖化系数
4.土水势
5.ESP
6.滞后现象
7.土壤呼吸
8.水合氧化物型表面9.黏着点10.土壤退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土壤学的研究方法有何特点?
2.简述土壤生物多样性。
3.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有何意义?
4.何为土壤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5.说明下列函数式中各字母和符号的含义:S = f (cl,o,r,p,t……)
6.什么是土壤背景值?土壤背景值有何用途?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土壤在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中有哪些重要作用?目前土壤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何为土壤质地?不同质地的土壤肥力有何特点?如何进行利用与改良?
3.土壤酸度有哪些指标?土壤酸碱性对土壤生态环境有何影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如何对土壤土壤酸碱性进行调节?
4.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物营养和环境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在当前农村有机肥减少的情况下,您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土壤肥力
2、2:1:1型单位晶层
3、矿化过程
4、粘团
5、TDR法
6、风化因子
7、AEC
8、总碱度
9、塑性指数10、土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土壤学有哪些分支科学?
2、测定土壤质地有哪些方法?请列举两种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什么是土壤呼吸?它由土壤中哪些生物作用产生?
4、何为土壤次生盐渍化?它的成因是什么?
5、用土水势研究土壤水分的优点有哪些?
6、何为酸沉降?酸沉降对土壤肥力有何影响?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何为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它有哪些主要的种类及一般特性?我国的土壤粘土矿物有何分布规律?
2、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土壤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中有何重要作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3、试述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产生的原因,并叙述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与有毒物质积累的关系,如何调节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
4、土壤形成过程中主要受哪些成土因素的影响?这些成土因素是如何对土壤的发生产生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