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试论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试论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摘要]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学校和社会对其提出的特定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文章通过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中道德、技能、行为和作风等方面对体育课堂教学影响的分析,系统阐述了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养成的必要性,进而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特征提出了提高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育教师职业素养课堂教学教育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体育教师担任着“人类灵魂工程师”和“青年健美设计师”的双重使命,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还要使体育能够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
一个好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教育理论。
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也是目前社会对每一位体育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
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构成部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一)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对待学生的道德,对待其他教师和教师群体的道德,对待学生家长或其他社会人员的道德。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把德育放在首位。
教书育人,就不能把体育和德育分割开来,在传授体育理论知识、训练体育专门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中,应始终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进步,塑造学生健康美好的心灵。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对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作为体育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些是作为体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品质。
教师对工作的热爱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热爱,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各不相同,体育教师要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对待学生既要做到一视同仁,又要个别对待。
浅谈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浅谈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向课堂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又有哪些?本文从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来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不仅表现在如何上好一节课,更体现在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上。
上一节课不难,上好每一节课就困难了,如果一个教师只准备上一节课,这节课他提出的什么目标任务都可以完成,而且学生都愿意接受,如果他准备上一年或一届学生的课,那么要完成相应的目标和任务就要花一定的心思,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熟悉教材,驾驭教材体育教师如果对教材不熟悉,不知教材分配情况,不了解教材内容,不根据对象胡乱运用教材,这样就不能制定有效的、可行的短期与长期教学计划,上课自然是盲目的,更不要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学生,是教师的灵魂,没有学生,教师就没有了一切,师生关系是一场缘份,既然有缘,作为教师就应该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学生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学生该做什么、能做什么?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走进学生,不了解学生所需、所急、所想,又怎样去传道、授业、解惑呢,最终必定是放羊式教学,惩罚式教学,满足了教师的需求,没有完成学生学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要严,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法,严中有度。
3.体育教师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知识体育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室外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师生互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特点,体育教师的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技术要领的拆分和讲解是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基础,如果体育教师没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在技术的拆分和讲解上抓不住重点,突不破难点。
如果教师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自己都不敢做的示范,怎么能要求学生去完成,自己都做不好的动作,又怎么能要求学生做得完美呢。
小学体育教案: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教案: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体育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既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学生的榜样。
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1.学科知识素养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包括基本的运动技能、运动规律、相关理论和方法等等,需要我们耐心学习、深入思考、不断探索。
只有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才能够准确的把握教学内容,更好地引领学生,同时也能够避免教学中出现错误或误导。
2.教学理论素养教学理论是指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
体育教学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理论素养。
只有掌握了教学理论,教师才能熟练运用各种方法技能,游刃于教学中。
3.教学技能素养教学技能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它包括评估学生的能力、设计教学方案、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巧妙运用教具、引导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等等。
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培养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果,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提升教学质量1.独立思考素养的培养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做出自主性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其自主思考的能力和独立思维的素养。
2.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的制定,是教学高质量的前提条件。
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的研究、分析和模拟,从而缩短教学时间、增加教学深度、提升教学质量。
3.讲解精简、贯彻实践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应当详细讲解,突出要点,叙述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够顺利理解和掌握。
同时,在讲解之余,需要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和体会教学的意义。
三、小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是体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a nd Mc Le a n mod e l of I S s u c c e s s .I n f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s Re s e a r c h,
和 劳 动 中所 应 遵 循 与他 人 的 职业 活 动 相适 应 成教育 教学任 务后 ,保证教 学工作 的条理 性 、系 统 性 的重 要 条件 ,也 是提 高 教 学效 率 的行 为规 范 。
对教师 的职 业道德 教育进 行简 单的归 的 关键 ,另 外对 教 师知 识 素 质充 分 发挥 提 供 纳 ,主要 包 括 几 个 方面 的 意 义 :对 待 教育 事 了 重要 保 证 。 因此 ,一 名优 秀 的体 育教 师 不 业 的道德 ;对待学生的道德 ;对待其他教师 但要拥有安排体育教学 ,组织举办各种体育 和教师群体 的道德 ;对待学生家长或其他社 竞赛 和 日常体 育 管 理工 作 的 基本 能 力 ,还 要
件非 常有 趣 的工 作 。
【 9 】 D a v i s F D. P e r c e i v e d u s e f u l n e s s , p e r c e i v e d e a s e o f u s e , a n d
u s e r a c c e p t a n c e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y g U ] . MI S Qu a r t e r l y ,1 9 8 9 , 1 3 ( 3 ) : 3 1 8 —3 4 6 【 1 0 】 My e s r B L , Ka p p e l ma n L A, P r y b u t o k V R A.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关 键 词 :体 育教 师 ;专业 素 养课 堂教 学 ;有 效性 中图 分 类 号 :G 8 0 7 . 0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4 — 1 5 1 X( 2 0 1 3 )0 1 . 1 2 1 — 0 2
教 师 是 教 育 的 直 接 承 担 者和 教 育 改 们要 求 学生 不能 偏科 ,更应 该要求 自己全 方 法起 着 指导 的作用 , 教学 方法 的好坏 也 革 的实 施者 ,一切 教 育改革 和 发展 都离 不 面发展 ,将 自己的特长 充分 发 挥 ,弥补 不 直 接影 响着 课堂 教学 的有 效性 。一 切有 效 开 教师 的参 与 ,而 教师 专业 素养 的 高低 直 足 。越 来越 多 妇女 的职 业化 和 受教 育程度 的教学 方法 是从 新 的教学 理念 中 引发 出来
在 一些 教材 中的表 现尤 为 突出 。在 球类 教 教 育 ,女 教师 注重 思想 教 育 。一个 男生欺
2 . 2 骨 干 教师 和 非 骨 干教 师 的专 业知识对课 堂有效性 的影 响 特 长去 激起 学 生的 学习 兴趣 ,如 表演 花 式 男子汉 ,怎么 可 以欺负 女孩 子 ;女教 师会
论小学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论小学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作者:李强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16期【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倡导各科教学改革的今天,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逐渐的发生了变化,同时相比较于过去,体育教学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作为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和效率的教师职业素养也在同时被赋予了更高的标准。
所以,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的优秀体育人才。
本文主要从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两大方面着手,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和意见,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师职业素养技能行为课堂教学影响【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04-02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与德、智、美、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了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体魄的现代化“四有新人”。
只有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学生。
一个好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全面的,教学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才能更好的适应体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和教学环境的不同。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所谓“素养”,也可以说是素质或者修养,是指人们在思想,知识,艺术等方面的一定水平。
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学校和社会对其提出的特定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内的规范和要求。
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主要包含:1.政治思想素质(基础)虽然体育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但是他和其他科目的教师一样,都是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的传播者,同样肩负着育人的社会职责,因此,政治思想素质是体育教师所要具备的基础素养,正所谓,“身正为范”。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对教学影响的研究

体育教育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对教学影响的研究韦立欣 谢小平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体育学院摘要:目的:在职业教育的体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师自身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有利于体育教师随着体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努力做好教学工作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内容: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对教学影响,主要体现在普通教学技能和体育运动技能等方面;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对教学影响,关键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等方面。
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针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对教学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
结论:体育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具备专业学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职业素养;教学影响一、研究目的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传统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发生了质的变化。
为此,我们通过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体育课堂教学影响的研究,认为体育教师不仅需求人文素质和掌握技能的不断提升,而且在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需要按照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和社会对其提出的特定要求,不断地提升其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才能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健康为首要目标,去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目标赋予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
[1]二、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集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对教学影响研究找到约8226条相关结果。
(二)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调查表。
重点对眉山市大中专职业教育体育教师共126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26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三)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进行数理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一)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是影响教学的主要因素教学技能是职业教育教师影响教学运行的主要因素。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而教师肩负着重任,承担着教育事业发展的大石。
所以关于教育的事物都不可能离开教师这一群体,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便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接受水平的能力。
体育教师也是同样。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充分掌握体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小学体育教师还需要拥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小朋友们总是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个时候要发挥教师的解惑作用替他们解答。
教师规范化,严格化和专业化是现代教师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师的水平,整理好教师队伍,对整个体育事业乃至教育事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男女教师产生的不同影响1.1 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同现代的体育课不再是单一的跑跑跳跳,而是要根据人的五大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来安排教学课程。
根据这五个核心要求,通过短跑长跑、跳跃投掷、武术舞蹈以及各种球类运动来体现。
每一种体育项目的侧重点不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
对于同样的项目,男教师和女教师所能带给学生的知识和感受也不同。
现在的体育教师还是以男性居多,男教师的力量和速度,潇洒与勇敢,都会让同学们学到很多,让他们从小就有敢于冒险敢于勇往直前的性格。
而女教师带给同学们更多的是耐心和和安稳,做到凡事都淡然,不急躁,更加心平气和。
比如在进行球类运动的时候,男教师天生对球类的热爱和超出常人的水平,很容易得到同学们的赞叹,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男教师高大威猛的身材会让人产生安全感,在进行一些需要胆量的项目时,男教师在身旁,同学们更愿意去尝试。
女教师不同,她们的美丽气质和完美的身材更容易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试想一个专业素养高的女教师给同学演示一段富有动感的舞蹈,哪个同学不想跟着老师,跟着音乐动起来呢?简言之,男教师和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性别的不同,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各有各的好处。
但是想要变成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就要全面发展,男教师多向女教师学习,女教师也向男教师请教,这样一来,专业素养都增强,对教学的影响才会趋近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摘要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丰厚的文化底蕴,远大的教育追求,高效的教育智慧等。
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主要表现在:学生愿不愿意学,用什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来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育智慧;有没有教给学生方法;教学目标有没有达成。
关键词文化底蕴教育追求教育智慧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者。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成果的好坏。
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主要表现在:学生愿不愿意学,用什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来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育智慧;有没有教给学生方法;教学目标有没有达成。
下面,谈谈教师专业素养对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一、男女教师不同的性格特征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影响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身体素质五大类进行:速度、耐力、灵敏、力量以及协调。
在这五大类中通过跑、跳、投掷、技巧、武术、韵律舞蹈、球类等活动形式进行教学、训练。
而每一个教材所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也就不同。
男教师顽强、坚定、果断、勇敢、潇洒的性格在一些教材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在球类教学中,他会利用自己本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表演个花式运球、三分投篮等,那潇洒干净的动作会立即引起学生的崇拜之情,从而激起学习的欲望。
在技巧单双杠的教学中,男教师的沉稳和刚健会让学生有安全感,能够放心大胆地在他的保护下练习,掌握得就相应快些。
而女教师特有的柔美气质在一些体育舞蹈、技巧
内容中得以发挥,音乐节奏感强、动作优美等等都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改变,我们要求学生不能偏科,更应要求自己全面发展,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弥补不足。
二、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影响
1.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的教学观念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起着指导作用,教学方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从新的教学理念中引发出来的,教学观念不转变,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有效的课堂就无从谈起。
骨干教师之所以能从普通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很大程度上是从教学观念上进行了转变,他们能认识到新课标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能意识到“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教不同”的传统观念的不足。
过往的教学观念用在如今的孩子身上往往起不到作用,从而不断学习,在培训过程中新老观念的冲撞能引起他的反思,进而转变观念,对课堂的把握能力加强,教学效果自然就提高。
而一些普通教师有的是因为“嗅觉”不灵敏造成原地踏步,有的是因为消极怠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过日子,他们的教学观念落后,又不学习新的理念,所以导致课堂低效甚至无效。
2.骨干教师和非骨干教师的专业知识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长流水。
”骨干教师专业知识丰富,可以很好
地消化教材,并且能够把握学科知识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巧妙地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普通教师在某方面素质有些缺失,就会影响他全部能力的发挥,所以必须要努力提升,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骨干教师和非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包括教师对教材把握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1)对教材把握的能力。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决定课堂教学内容,还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
准确把握教材是形成有效课堂的前提。
骨干教师会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内容、编写意图和编写理念。
非骨干教师的能力相对弱一些,对教材的考虑不够全面准确,所以同一教材与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有一些差距。
(2)课堂应变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常常出现许多无法预设的情况。
骨干教师相对于非骨干教师来说,课堂经验足一些,对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能够灵活地运用,及时调整自己,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
而非骨干教师这方面的经验不如骨干教师多,所以应变能力相对弱一些,往往遇见突发问题和新的教育资源时缺乏敏锐感,不能准确判断,也就谈不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
手段。
现代教育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教学中,但教师的语言功能仍然不可被替代,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失的因素,俗话说:“一句话把人说笑,一句话把人说跳”。
在体育课中,骨干教师能用准确、优美、富有情趣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好。
相反,一些非骨干教师语言生硬,没有灵魂,甚至怪腔怪调,普通话都不标准,如何让学生喜爱他的课堂,谈何高效? 具有不同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不一样的。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充实和发展自我的专业素养,男教师与女教师之间的互补、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之间的培养,共同为创造高效体育课堂而努力,让我们的孩子更健康、更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