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及方案(模版)(参考模板)
污水处理厂毕业设计说明书完整版可做毕业设计模版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朔州市恢河污水处理厂设计学生:李文鹃指导教师:杨纪伟完成日期:2006年2月日---2006年6月日河北工程大学城建学院给水排水教研室2006年2月一、设计题目:朔州市恢河污水处理厂设计二、设计(研究)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或研究内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朔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和所给的设计资料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7设计。
设计内容如下:1、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说明书应包括:污水水量的计算;设计方案对比论证;污水、污泥、中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污水、污泥、中水处理单元构筑物的详细设计计算,(包括设计流量计算、参数选择、计算过程等,并配相应的单线计算草图),厂区总平面布置说明;污水厂环境保护方案;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技术经济初步分析等。
2、绘制图纸不得少于8张,所有图纸按2#图出。
(个别图纸也可画成1#图)。
此外,其组成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污水处理工艺及污水回用总平面布置图1张,包括处理构筑物、附属构筑物、配水、集水构筑物、污水污泥管渠、回流管渠、放空管、超越管渠、空气管路、厂内给水、污水管线、中水管线、道路、绿化、图例、构筑物一览表、说明等。
(2)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及污水回用工程高程布置图1张,即污水、污泥、中水处理高程纵剖面图,包括构筑物标高、水面标高、地面标高、构筑物名称等。
(3)污水总泵站或中途泵站工艺施工图1张。
(4)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工艺中两个单项构筑物施工平面图和剖面图及部分大样图3~4张。
(5)污水回用工程中主要单体构筑物工艺施工图1~2张。
3、完成相关的外文文献翻译1篇(不少于5000汉字)。
外文资料的选择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严禁抄袭有中文译文的外文资料。
4、按照学校要求完成毕业设计文件。
三、设计原始资料:(一)排水体制:完全分流制(二)污水量1、城市设计人口27万人,居住建筑内设有室内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参考)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 工程概况 (4)1.1 设计目的 (4)1.2 原始资料 (4)1.2.1 设计数据 (4)1.2.2 水环境概况及规划目标 (4)1.2.3 其它有关资料 (4)1.3 处理要求 (5)2 设计说明 (5)2.1 进水水质及水量 (5)2.2 去除率 (6)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7)3.1 工艺比较 (7)3.2 工艺流程拟定 (12)4 污水处理方案比较 (14)4.1 工艺设计参数比选 (14)4.2 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 (14)4.3 组织结构与与人员编制 (15)4.4 投资估算 (16)4.4.1 土建部分 (16)4.5 设备部分 (17)4.5.1 经济效益分析 (17)5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计算 (18)5.1 设计最大流量(m3/h或L/s) (18)5.2 格栅设计计算 (18)5.2.1 设计参数 (18)5.2.2 设计计算 (19)5.3 污水提升泵房 (20)5.3.1 设计要点 (20)5.3.2 设计参数选定 (20)5.3.3 水泵总扬程估算 (20)5.4 沉砂池 (21)5.4.1 设计参数 (21)5.4.2 设计计算 (21)5.5 初沉池 (22)5.5.1 设计参数 (22)5.5.2 设计计算 (22)5.6 AAO生物反应池 (24)5.6.1 已知条件 (24)5.6.2 设计计算 (24)5.7 二沉池 (31)5.7.1 已知条件 (31)5.7.2 设计计算 (31)5.8 接触消毒池 (32)5.8.1 已知条件 (32)5.8.2 设计计算 (33)5.9 V型滤池 (33)5.9.1 已知条件 (33)5.9.2 设计计算 (33)5.10 污泥浓缩池 (34)5.10.1 浓缩污泥量计算 (34)5.10.2 设计计算 (34)5.11 高程计算 (35)5.11.1 高程布置原则 (35)5.11.2 构筑物高程计算 (36)参考文献 (36)1工程概况1.1设计目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污水处理率日益成为城镇及区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城市概况及设计任务 (3)第二章水厂规模的确定及水质分析 (3)第一节水厂规模的确定 (4)第二节处理水质分析 (5)第三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5)第一节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5)第二节工艺流程的确定 (7)第四章污水厂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8第一节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 (8)第二节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10)第三节泵后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12)第四节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14第五节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17)第六节传统活性污泥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 (21)第七节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周边进水中心出水) (26)第八节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设计计算 (28)第九节巴式计量槽设计计算 (30)第五章污泥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32)第一节污泥量计算 (32)第二节污泥泵房设计计算 (33)第三节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 (34)第四节贮泥池设计计算 (36)第五节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计算 (37)第六节机械脱水间设计计算 (40)第六章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42)第七章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43)第一节各污水处理构筑物及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计算 (43)第二节污水高程系统计算 (45)第三节污泥高程系统计算 (46)参考资料 (50)附: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2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图第一章城市概况及设计任务第一节城市概况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点;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
污水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所在院系专业班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名审批人签字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年月日一、设计说明书1.设计任务和内容针对一座污水处理厂,要求对废水除铬工艺设计完整的系统流程,并对除铬工艺进行详细的计算。
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
2.基本资料某电镀车间排出的废水含Cr6+ 150 mg/L,流量20 m3/d,要求出水含Cr6+ 〈0.5 mg/L3.工艺流程图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1.粗格栅设计目的:拦截污水中漂浮物,以及不可生化处理的大颗粒物质,防止其进入水泵造成堵塞,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行。
格栅井污水经过格栅后自流进入集水井中,进水总管上设一电动阀门,控制总进水及出水。
2.集水井设置目的:收集、贮存生活污水,为后续生化处理设施做准备,并作为潜水泵的安装点。
生活污水通过潜水泵提升至沉砂池。
集水井设置一溢流管道,溢流多余污水。
3.平流式沉砂池设置目的:去除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以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减轻沉淀池沉淀负荷。
利用重力作用,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在水流经沉砂过程中得以沉降,沉砂池出水由出水渠流出,进入初沉池,沉砂进入贮砂池。
4.初沉池初沉池是一级污水处理的主体构筑物,或作为二级处理的预处理,可去除40~55%的SS、20~30%的BOD,降低后续构筑物负荷。
5.化学车间设置目的:应用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的超标Cr6+。
工艺参数:废水含Cr6+ 150 mg/L,流量20 m3/d。
除Cr6+工艺方法:二氧化硫法处理含铬废水二氧化硫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原理:将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通入废水中,与水作用生成亚硫酸,废水中六价铬被亚硫酸还原为三价铬,生成硫酸铬。
用碱中和废水,使其pH值为8,使三价铬以氢氧化铬的形式沉淀下来;过量的亚硫酸被中和生成亚硫酸钠,并逐渐被氧化成硫酸钠。
将废水送入平流式沉淀池中进行分离,上部澄清水排放,下部沉淀经干化场脱水,泥饼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铬,此外还含有少量其他金属氢氧化物。
污水处理工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污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总论一、设计任务和内容针对一座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和污水处理厂高程图)。
设计深度一般为初步设计的深度。
二、基本资料1)污水水量与水质污水处理水量:2万m3/d;污水水质:CODcr 450mg/L,BOD5 200mg/L,SS 250mg/L,氨氮 15mg/L。
2)处理要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CODcr﹤70mg/L,BOD5﹤20mg/L,SS﹤30mg/L,氨氮﹤5mg/L。
3)气象和水文资料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气温:最冷月平均为—3.5℃;最热月平均为32.5℃;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17.6℃,最大冻土深度为0.18m;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mm;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
4)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64~66m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64.5m。
平均地面坡度为0.3‰~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厂区征地面积由设计确定。
第二章:工艺流程说明考虑到现阶段的污水处理厂都需要脱氮除磷的效果所以用传统的脱氮除磷A/A/O法作为此项设计的主要工艺来减少氮、磷在环境中造成的富营养化污染。
主要工艺流程如下:A/A/O法的主要工艺流程特点:污水进入系统后在好氧池形成硝态氮再经过内回流完成脱氮的目的。
而除磷则主要靠嗜磷菌的作用,它在好氧的条件下高强度地吸磷而在厌氧的情况下释磷,由此完成整个系统的运转,而在脱氮的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的有机碳。
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一、粗格栅设计目的:拦截污水中漂浮物,以及不可生化处理的大颗粒物质,防止其进入水泵造成堵塞,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行。
格栅井污水经过格栅后自流进入集水井中,进水总管上设一电动阀门,控制总进水及出水。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模板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二O一三年六月目录1原始资料 (1)1.1厂址及场地现状 (1)1.2气象资料 (1)1.3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 (1)1.4污水水量 (1)1.5污水水质 (1)1.6方案选择 (1)2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1)2.1格栅 (1)2.1.1设计参数 (2)2.1.2设计计算 (2)2.2污水提升泵房 (3)2.2.1设计参数 (3)2.2.2设计计算 (3)2.2.3设计参数 (4)2.2.4设计计算 (4)2.3平流沉砂池 (5)2.4设计参数 (5)2.5设计计算 (5)2.5.1设计参数 (7)2.5.2设计计算 (7)2.6曝气池 (8)2.6.1曝气池及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8)2.7A/O脱氮曝气池 (9)2.7.1设计参数: (9)2.7.2A/O池主要尺寸: (9)2.7.3剩余污泥量 (10)2.7.4曝气系统 (10)2.8二沉池 (11)2.8.1设计参数 (11)2.8.2设计计算 (11)3高程布置 (12)2设计说明书1 原始资料1.1 厂址及场地现状污水处理厂拟用场地较平坦,生活污水将通过新建管网输送到污水厂,来水管管低标高为-4.50m ,充满度为0.5m 。
1.2 气象资料常年平均气温16℃;极端温度:最高40.3℃,最低-8℃。
全年主导风向为: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平均风速2.3m/s 。
1.3 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该污水厂的出水直接排入河流,最高洪水位(50年一遇)为-3.0m ,常水位为-5.0m ,枯水位为-7.0m 。
1.4 污水水量平均日流量Q=40000m 3/d设计最大流量Q max =QK Z =52000 m 3/d=601.85L/s1.5 污水水质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脱氮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2 各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2.1 格栅进水工作平台栅条中格栅计算草图2.1.1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 max =52000m 3/d栅前流速v 1=0.8m/s ,过栅流速v 2=0.9m/s 栅条宽度S=0.01m ,格栅间隙b=0.03m 栅前部分长度0.5m ,格栅倾角α=60° 单位栅渣量ω1=0.05m 3栅渣/1000m 3污水2.1.2 设计计算设栅前水深h=0.6m,则栅条间隙数:条359.06.003.060sin 6019.0b sin max 2=⨯⨯︒==hv Q n α栅槽有效宽度:B=S (n-1)+bn=0.01(35-1)+0.03×35=1.39m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m B B L 81.020tan 28.039.1tan 2111=︒-=-=α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 L L 405.0281.0212===栅条边为锐变矩形断面,取β=2.42,K=3,则过栅水头损失:m K g v Sh 06.0360sin 81.929.0)03.001.0(42.2sin 2)b(β23423/41=⨯︒⨯⨯⨯==α栅后槽总高度:取栅前渠道超高 h 2=0.3m栅前槽总高度:21h h H +==0.6+0.3=0.9m栅后槽总高度:21h h h H ++==0.6+0.06+0.3=0.96m格栅总长度:L=L 1+L 2+0.5+1.0+H 1tan α=0.81+0.405+1.5+0.9tan60=3.24m每日栅渣量:dm d m K W Q W Z /2.0/210003.18640005.060185.010*******max 331>=⨯⨯⨯=⨯⨯=宜采用机械清渣.2.2 污水提升泵房污水提升泵房计算草图2.2.1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602L/s2.2.2 设计计算污水提升前水位-4.06m (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提升后水位3.94m (即细格栅前水面标高)。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书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本项目拟设计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实现资源化利用。
二、设计目标1.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确保出水达标排放;2.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设计方案1.设计采用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等阶段,结合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工艺,以及适当的化学处理。
2.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操作和维护。
3.设计合理的出水处理工艺,确保出水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4.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和监测。
四、设计流程1.预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等,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沉积物。
2.厌氧处理:采用厌氧反应器,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同时去除一部分氮磷。
3.好氧处理:采用好氧反应器,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4.混合处理:将厌氧和好氧处理后的污泥混合,进行增殖和浓缩。
5.活性污泥的处理:通过活性污泥法进一步处理污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质。
6.氧化池处理:采用氧化池进行差异化处理,进一步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质和微量重金属。
7.混凝沉淀:采用化学混凝剂和多介质过滤等方法,去除残余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8.终端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或臭氧消毒等方法,确保出水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9.出水排放: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出水标准,可以安全排放或用于农田灌溉、景观绿化等。
五、设计参数1.处理能力:设计处理能力为每日处理1000立方米污水。
3.处理效率:COD去除率≥80%,氨氮去除率≥70%。
4.处理工艺:厌氧处理时间约为4小时,好氧处理时间约为8小时,污泥消化时间约为10天。
5.设备选型: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工艺设备,并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评价。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模板

兰州交通大学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学号:*********班级:给水排水0901班指导老师:***1总论1.1 设计任务和内容1.1.1 设计任务为某城市设计一座日处理为12万3m 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1.1.2 设计内容①工艺构筑物选型作说明②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的工艺计算③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和高程布置1.2任务的提出目的及要求1.2.1 任务的提出及目的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正在兴建及待建的污水厂也日益增多。
有学者曾根据日处理污水量将污水处理厂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日处理量大于10万m3为大型处理厂,1---10m3万为中型污水处理厂,小于1万m3的为小型污水处理厂。
根据所确定的工艺和计算结果,绘制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工艺流程图。
1.2.2 要求①方案选择合理,确保污水经处理后的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②所选厂址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参数选取与计算准确。
③全图布置分区合理,功能明确;厂前区,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条块分割清楚。
延流程方向依次布置处理构筑物,水流创通。
厂前区布置在上风向并用绿化隔离带与生产区隔离,以尽量减少对厂前区的影响,改善厂前区的工作环境。
④构筑物的布置应给厂区工艺管线和其他管线设有余地,一般情况下,构筑物外墙距道路边不小于6米。
⑤厂区设置地坪标高尽量考虑土方平衡,减少工程造价,满足防洪排涝要求。
⑥ 水力高程设计一般考虑一次提升,利用重力依次流经各个构筑物,配水管的设计需优化,以尽量减少水头损失,节约运行费用。
⑦ 设计中应该避免磷的再次产生,一般不主张采用重力浓缩池,而是采用机械浓缩脱水的方式,随时将排出的污泥进行处理。
⑧ 所选设备质优、可靠、易于操作。
并且设计必须考虑到方便以后厂区的改造。
⑨ 附有平面图,高程图各一份。
1.3 基本资料1.3.1 设计基本要求污水处理量:12万3m ,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质:(如下表)1.3.2 处理要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Cr COD ≦70mg/L ; 5BOD ≦20 mg/L ; S S ≦30 mg/L1.3.3 处理工艺流程污水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具体流程如下:污水→分流闸井→格栅间→污水泵房→出水井→计量槽→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池→出水1.3.4 气象与水文资料 (1)气象风向: 多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 气温: 最冷月平均为5℃ 最热月平均为32.5℃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1℃;最大冻土深度为0.05m (2)水文降水量: 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mm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1.3.5 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在64-66m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64.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1.1 工程概况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华东某市在城西地区兴建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完善该地区的市政工程配套,控制日益加剧的河道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该城市现状叙述如下:1、2号居住区人口3万,污水由化粪池排入河道;3、4号居住区人口5万,正在建设1年内完成;5号居住区人口4.5万,待建,2年后动工,建设周期2年。
还有部分主要公共建筑,宾馆5座,2000个标准客房;医院2座,1500张床。
以上排水系统均采用分流制系统。
同时新区内还有部分排污工厂:电子厂每天排水1500m3,BOD5污染负荷为3000人口当量;食品厂每天排出污水量500 m3,污染负荷为1500人口当量。
旧城区原仅有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的改造和建设工程计划在10年内完成,届时整个排水区域服务人口将达到18万。
依据上述情况,整个工程划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建设阶段,现在实施的工程为近期建设。
近期建设周期大概在3年左右,设计服务范围应该包括新区5个已建和待建的居住区、新区内部分主要公共建筑以及2个工厂。
依据环保部门以及排放水体的状况,排放水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1.2 设计依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标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0册技术经济城市污水处理以及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200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81-20001.3设计任务和范围(1)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废水水量水质及其变化特征和处理要求;(2)对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适宜的处理工艺方案和工艺流程;(3)确定为满足废水排放要求而所需达到的处理程度;(4)结合水质水量特征,通过经济技术分析比较,确定各处理构筑物的型式;(5)进行全面的处理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各构筑物尺寸和设备选型;(6)进行废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及主要管道的布置和高程计算;(7)进行工程概预算,说明废水处理站的启动运行和运行管理技术要求2 原水水量与水质和处理要求:2.1 原水水量与水质一期工程:Q=36000m3/dBOD5=230mg/l SS=280 mg/lTN=40 mg/l TP=4.5 mg/lPH=6.5-8.0二期工程:Q=47000 m3/d2.2 处理要求污水排放的要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BOD5≤20 mg/l SS≤20 mg/lTN≤20 mg/l TP≤1 mg/lPH=6.5-8.03.工艺流程选择和评价3.1水质分析该城市污水由市政废水与工业废水组成,其中工业废水的量占的相当小,污水中主要是可溶性有机物、氮、磷等,而且有机物的浓度不是特别高,可生化性较好,在处理时需要考虑常规的脱氮除磷。
3.2流程的拟定3.2.1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的流行工艺一、活性污泥法针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A/O法、A/O 法、UNITANK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① 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
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氧,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kgBOD/(kgMLSS•d)以上,池容积负荷6kgBOD/(m3•d)以上;B 级负荷低,污泥龄较长。
A级与B级间设中间沉淀池。
二级池子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
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合低浓度水质,A级和B级亦可分期建设。
② SBR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
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
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省占地和投资,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
但因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因此,一般来说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③ A/A/O法(Anaerobic—Anoxic—Oxic)由于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有去除氮和磷的要求,故国内10年前开发此厌氧—缺氧—好氧组成的工艺。
利用生物处理法脱氮除磷,可获得优质出水,是一种深度二级处理工艺。
A/A/O法的可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DO<0.3mg/L),释放出聚磷菌,在好氧状况下又将其更多吸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
二是脱氮,缺氧段要控制DO<0.7 mg/L,由于兼氧脱氮菌的作用,利用水中BOD作为氢供给体(有机碳源),将来自好氧池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逸入大气,达到脱氮的目的。
为有效脱氮除磷,对一般的城市污水,COD/TKN 为3.5~7.0(完全脱氮COD/TKN>12.5),BOD/TKN为1.5~3.5,COD/TP为30~60,BOD/TP为16~40(一般应>20)。
若降低污泥浓度、压缩污泥龄、控制硝化,以去除磷、BOD5和COD为主,则可用A/O 工艺。
有的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不排入湖泊,利用大水体深水排放或灌溉农田,可将脱氮除磷放在下一步改扩建时考虑,以节省近期投资。
④普通曝气法及其变法本工艺出现最早,至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普曝法处理效果好,经验多,可适应大的污水量,对于大厂可集中建污泥消化池,所产生沼气可作能源利用。
传统普曝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
近几年在工程实践中,通过降低普通曝气池容积负荷,可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在普曝池前设置厌氧区,可以除磷,亦可用化学法除磷。
采用普通曝气法去除BOD5,在池型上有多种形式(如下文所述的氧化沟),工程上称为普通曝气法的变法,亦可统称为普通曝气法。
⑤氧化沟法本工艺50年代初期发展形成,因其构造简单,易于管理,很快得到推广,且不断创新,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当前可谓热门工艺。
氧化沟在应用中发展为多种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帕式(Passveer)简称单沟式,表面曝气采用转刷曝气,水深一般在2.5~3.5m,转刷动力效率1.6~1.8kgO2/(kW•h)。
奥式(Orbal)简称同心圆式,应用上多为椭圆形的三环道组成,三个环道用不同的DO(如外环为0,中环为1,内环为2),有利于脱氮除磷。
采用转碟曝气,水深一般在4.0~4.5m,动力效率与转刷接近,现已在山东潍坊、北京黄村和合肥王小郢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
若能将氧化沟进水设计成多种方式,能有效地抵抗暴雨流量的冲击,对一些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尤为适用。
卡式(Carrousel)简称循环折流式,采用倒伞形叶轮曝气,从工艺运行来看,水深一般在3.0m左右,但污泥易于沉积,其原因是供氧与流速有矛盾。
三沟式氧化沟(T型氧化沟),此种型式由三池组成,中间作曝气池,左右两池兼作沉淀池和曝气池。
T型氧化沟构造简单,处理效果不错,但其采用转刷曝气,水深浅,占地面积大,复杂的控制仪表增加了运行管理的难度。
不设厌氧池,不具备除磷功能。
氧化沟一般不设初沉池,负荷低,耐冲击,污泥少。
建设费用及电耗视采用的沟型而变,如在转碟和转刷曝气形式中,再引进微孔曝气,加大水深,能有效地提高氧的利用率(提高20%)和动力效率[达2.5~3.0 kgO2/(kW•h)]。
⑥UNITANK工艺它和类似的TCBS工艺、MSBR工艺一样,都是SBR法新的变型和发展。
它集“序批法”、“普通曝气池法”及“三沟式氧化沟法”的优点,克服了“序批法”间歇进水、“三沟式氧化沟法”占地面积大、“普通曝气池法”设备多的缺点。
典型的UNITANK工艺是三个水池,三池之间水力连通,每池都设有曝气系统,外侧的两池设有出水堰及污泥排放口,它们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
污水可以进入三池中的任意一个,采用连续进水、周期交替运行。
在自动控制下使各池处在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以完成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
UNITANK工艺由比利时Seghers公司首先建在我国的澳门特区,处理水量14×104m3/d(不下雨时平均处理水量为7×104m3/d),池型封闭,设计采用的容积负荷为0.58kgBOD/(m3•d),总的反应池体积为46800m3,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为8h,出水的BOD5、SS<20mg/L。
这类一体化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变形,可以采用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方法对不同的污染物加以去除,如考虑硝化,其负荷一般在0.05~0.10 kgBOD5/(kgMLSS•d),硝化率视污水温度而异。
而要求污泥稳定化,其污泥负荷和污泥龄要远远超过硝化时的数值。
容积利用率低是此类一体化工艺共同的主要问题,就是说在一个较长停留时间的曝气系统内,有50%左右的池容用于沉淀。
UNITANK工艺的成功与否有赖于系统采用稳定可靠的仪表及设备,因此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开发先进的自控系统是应用此工艺的关键问题。
一般认为,UNITANK工艺不太适用于大型(>10×104m3/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二、生物膜法生物膜法主要是指曝气生物滤池,它实质上是常说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相当于在曝气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栖附的填(滤)料,在填料下鼓气,是具有活性污泥特点的生物膜法。
曝气生物滤池(BAF)70年代末起源于欧洲大陆,已发展为法、英等国设备制造公司的技术和设备产品。
由于选用的填料不同,以及是否有脱氮要求,设计的工艺参数是不同的,如要求处理出水BOD5、SS<20mg/L,去除BOD5达90%以上的工艺,其容积负荷为0.7~3.0 kgBOD5/(m3•d),水力停留时间1~2h;以硝化(90%以上)为主的工艺,其容积负荷为0.5~2.0kgBOD5/(m3•d),水力停留时间2~3h。
一般认为,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在国内尚需积累经验,处理规模不宜过大,约5× 104m3/d左右为宜。
国外(主要在欧洲)处理水量有达到36×104m3/d的,这与其填料材质、自控手段和先进的反冲洗装置有关,也与其有长期积累的运行管理经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