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实验室理化检测中的加标回收率

合集下载

实例教你——加标回收试验及质控图的应用

实例教你——加标回收试验及质控图的应用

实例教你——加标回收试验及质控图的应用联系我们:全年培训计划:新版ISO17025培训、LIMS系统培训、5S培训、风险控制、不确定度、期间核查、质量控制……吴老师(电话、微信186****1215),点击本行蓝色字体,查看详细消息加标回收试验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质量监督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根据实验结果, 绘制加标回收质控图, 可以判定实验室分析检测过程是否处于可控制范围, 有效地保证监测质量。

试验方法1 试验概况我们在海水监测工作中对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项目采用了加标回收试验的质控方法, 共获取加标回收测试数据84组。

2 方法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试验主要是检查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可寻找系统误差的某些来源, 消除相同样品基体效应的影响, 但只能对相同样品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做出孤立点统计。

测定海水样品时, 选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 在试样中加入标准物质, 加标样与试样同步分析检测, 试验结束后计算加标回收率Pi, 符合《海洋监测规范》中相应的容许限 (见表1) 即为合格。

若合格率较低, 则需要进行复查包括重新检测样品。

加标回收率计算公式如式 (1)质控图质控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统计方法, 可以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进行长期连续的监视, 从中发现系统误差, 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小其影响, 使分析结果处于正常范围, 而且当分析质量出现失控状态或呈现失控趋势的时候, 也可以通过控制图反映出来, 达到预警的作用。

加标回收质控图也称百分回收率质控图 (P控制图) 。

用在试样中加入标准物质的百分回收率制作质控图, 以达到控制样品分析准确度的目的。

理论上, 向试样中加入已知标准物质的回收率应为100%, 但由于方法中客观存在着各种因素的干扰, 比如环境条件、仪器设备、监测人员技术水平等, 不可避免的产生误差, 使得到的百分回收率产生偏差。

对于有足够的样本 (20组以上) , 也可以利用回收率的平均值做中心线, 计算回收率的标准差作为控制范围, 绘制成百分回收率质控图。

气相色谱定量方法及加标回收率的计算

气相色谱定量方法及加标回收率的计算

w3=14.1%
校正归一化法的适用范围
要进行校正归一化法进行分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所有组分包括未知组分全部出峰,且全部分离; 2.在实际测定时各个组分的含量变化范围不能太
大,以免影响整体测定结果; 3.未知组分峰面积远小于已知组分峰面积,可以
完全忽略,若有未知组分的峰面积过大则不推荐 使用。
外标法适用范围
要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则需满足以下条件: 1.要求色谱的稳定性必须非常好才行,否则会对
测定直接产生影响; 2.由于外标法的结果与进样量的大小是直接相关
的,所以只适用于测定较低含量的样品; 3.计算是按质量计算的,而进样是按体积进样的,
所以有时得考虑密度的影响,尤其是溶剂与组分 密度的差异比较大的时候。
wi (%)
f' i Ai f'i Ai

(100

w水
)
f’i……组分校正因子; Ai……组分峰面积;
w水……样品中水的含量,%。
化合物名称 相对校正因子fi’ 峰面积Ai
ML
0.5290
22.37
归一化结果% 实际结果%
0.141
0.141
MF 甲醇
1.0992 0.5145
29.75 721.40
峰面积百分比法优缺点
优点:
对进样量无要求 无需校准,可根据峰面积直接定量
缺点
所有物质都要流出且被检测到 定量结果较为粗略 峰面积必须准确
本厂成品BDO纯度达99.8%,其中中含有的 杂质组分如下:
1,4-戊二醇 2-甲基-1,4-丁二醇 1,4-丁烯二醇 3-甲基-1,5-戊二醇 1,6-己二醇 四氢呋喃 γ-丁内酯 马来酸二丁酯 水分 其他未知组分

回收率加样回收试验

回收率加样回收试验

回收率加样回收试验回收率回收率包括绝对回收率和相对回收率。

绝对回收率考察的是经过样品处理后能用于分析的药物的比例。

因为不论是生物基质还是制剂辅料中的药物,经过样品处理都有一定的损失。

做为一个分析方法,绝对回收率一般要求大于50%才行。

它是在空白基质中定量加入药物,经处理后与标准品的比值。

标准品为流动相直接稀释而来,而不是同样品一样处理。

若一样,只是不加基质来处理,可能会有很多影响因素被此屏蔽掉。

如全部转移有机相时只转移了98%等。

也就因此失去了绝对回收率的考察初衷。

相对回收率严格来说有两种。

一种是回收试验法,一种是加样回收试验法。

前者是在空白基质中加入药品,标准曲线也是同此,这种测定用得较多,但有标准曲线重复测定的嫌疑。

第二种是在已知浓度样品中加入药物,来和标准曲线比,标准曲线也是在基质中加药物。

相对回收率主要考察准确度。

回收率加样回收试验加样回收就是在已知浓度的样品里加该样品量的80%、100%、120%的对照品,然后测定结果各3次共9次,结果减去已知的量再除以加入量就是回收率,一般都要求达到95%以上,即于已知被测成分含量的成药中再精密加入一定量的被测成分纯品,依法测定。

测定值应在线性范围内,用实测值与原样品含被测成分量之差,除以加入纯品量,计算回收率。

A :样品所含被测成分量B :加入纯品量C :实测值回收率试验至少需进行3次试验(n=3),或三组平行试验(n=6),加入欲测样品或成分量相同或不同,后者则可进一步验证测定方法取样量多少更为适合。

为了反映各次回收率的实验波动情况,建议除写出各次试验的实测数据,并计算实测值的均数,标准差(S )及相对标准偏差(RSD )。

相对标准偏差较小的实验波动较小,重复性较好。

计算方法如下: %%100回收率=?-B A C均值:nn nχχχχχ++++=∑=X 321 标准差:12-∑?X -∑=n S χχ n 为每次实测数据的个数,∑x 为n 次实测数据的总和,∑x2为n 次实测数据之平方值的总和。

如何做好加标回收率?

如何做好加标回收率?

如何做好加标回收率?❈计算加标回收率一般在测定样品的同时,于同一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来计算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种类加标回收率分为:分空白加标回收率和样品加标回收率两种。

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是实验室内经常用以自控的一种质量控制技术,对于它的计算方法,给定了一个理论公式:加标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样品加标理论文献中对加标回收率的解释是:“在测定样品的同时,于同一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以计算回收率。

”因此,使用理论公式时应当满足以下2个条件:①同一样品的子样取样体积必须相等;②各类子样的测定过程必须按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理论公式使用的约束条件文献中强调指出:加标量不能过大,一般为待测物含量的0.5~2.0倍,且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为好。

理论公式的不足之处各文献对公式中“加标量”一词的定义,均未准确给定,使其含义不是十分明确。

从公式的分子上分析,加标量应为浓度单位;从公式的分母上理解,应为加入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中所含标准物质的量值,为质量单位。

若公式中的加标量为浓度单位,此时的加标量并不是指标准溶液的浓度,而应该是加标体积所含标准物质的量值除以试样体积(或除以试样体积与加标体积之和)所得的浓度值。

这里存在着浓度换算,而在理论公式中并没有明确予以表现出来。

五日生化需氧量加标回收率测定浅析

五日生化需氧量加标回收率测定浅析

1实验 内容 及具 体 要求
标样加 标①
L O 7 r  ̄ g / L 1
 ̄ n g / I
3 4 9
3 5 5
1 9 8 7
标 样 加 标 ②
( + 2 1 4 m g / L )
m g / L
1 . 1 实验 内容: 全程序空 白和空 白加标 、 标 准样 品和标 准样 品加标 。 1 . 2具体要求: 数据不少 于 7组 , 不能一天内完 成测试 7 组数据 , 至 5 . 2 可 靠性 检 验 少 测试 3 天; 做 2个 空 白加标 , 其 中一个 的加标参 考量按 检出限 5 . 2 . 1 异 常 值 检 验 ( 2 . 0 mg / L ) 的3 4倍 加 入 , 另一 个 按 加 标 参 考 量 按 检 出 限 的 5—6 为判 断所得数 据的可靠 性 , 分 别将各组所测数据从小 到大排 倍 加入 ; 做 2个 标准样 品加 标 , 其 中一个 的加标 参考量按 检出量 列 , 记为 x 、 x 。 …x , 指定 d= 1 %, 进行 D i x o n双侧检 验 , 找 出是 否 的0 . 5 倍加入 , 另一个按加标参考量按检出量的 1 倍加 入。 有 异常值 。其 计算 公式 为 D/= r 7 /= x 2 - x 1 ) / 一 x ) 、 D = r 7 = ( x 一 x / 2实验 方 法 ( x 一 x ) 。各 D及 D/计算值如下 : 空 白: D/= O . 2 2 2 D = 0 . 0 0 0 标样 : D/ = 0 . 5 0 0 D= 0 . 4 4 1 采用稀释与接 种法 ( G B / T 7 4 8 8 一l 9 8 7 ) 。
五 日生化 需 氧 量 加 标 回收 率测 定 浅 析

加标回收率在实验中应用及注意事项

加标回收率在实验中应用及注意事项

加标回收率在实验中应用及注意事项作者:马燕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19期[摘要]阐述了加标回收率的类别,理论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和不足,推导出不同条件下加标回收率计算数学表达式。

[关键词]加标回收率理论公式数学表达式中图分类号:TP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217-01加标回收率,指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或同一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

1、分类空白加标回收:在没有被测物质的空白样品基质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按样品的处理步骤分析,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即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样品加标回收:相同的样品取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定量的待测成分标准物质;两份同时按相同的分析步骤分析,加标的一份所得的结果减去未加标一份所得的结果,其差值同加入标准物质的理论值之比即为样品加标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是实验室内经常用以自控的一种质量控制技术,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当按照平行加标进行回收率测定时,所得结果既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也可判断其精密度。

对于它的计算方法,给定了一个理论公式:加标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2、理论公式2.1 使用的前提条件加标回收率[1]:“在测定样品的同时,于同一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以计算回收率。

”因此,使用理论公式时应当满足以下2个条件:①同一样品的子样取样体积必须相等;②各类子样的测定过程必须按相同的操作步骤进行。

2.2 使用的约束条件加标回收率约束条件[2]:加标量不能过大,一般为待测物含量的0.5~2.0 倍,且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加标物的浓度宜较高,加标物的体积应很小,一般以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为好。

2.3 公式的不足之处(1)文献中对公式中“加标量”一词的定义,均未准确给定,使其含义不是十分明确.从公式的分子上来看,加标量应为浓度单位;从公式的分母上来看,应为加入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中所含标准物质的量值,为质量单位。

化学分析结果质量评价方法加标回收率计算-分析化学论文-化学论文

化学分析结果质量评价方法加标回收率计算-分析化学论文-化学论文

化学分析结果质量评价方法加标回收率计算-分析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 加标回收率内涵。

作为内部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就是判断一种化学样品在处理过程中出现污染或损失情况的关键。

加标回收率法从某种程度可以反映出被测样品的数据的准确度,所以在化工研究所常常用这种方法来测定已知标准物的回收率。

一般来说,一批产品会随机抽取10%~20% 的样品来进行加标回收率的检验。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方法会首先选定一种样品的子样,在它其中加入定量的标准物质,然后将它的测量结果减去样品本体的测定值,就能得到该样品的标准物质加标回收率。

公式为:P(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式样测定值)/ 加标量x100%.2 加标回收率数值的影响因素。

2.1 实验条件。

加标回收率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比如一些仪器或装置等硬件设备,如果不符合标准,那么测量出来的加标回收值也会有巨大偏差。

比如说对水中硫化物的测量就要求水质必须达到相应标准才能进行测试。

2.2 关于样品的本底值。

加标回收率虽然与测试样本的浓度水平不存在太大关系,但如果在低浓度的样本液体中,样品的本底值就会影响到加标回收率,所以说,加标回收率会随着样品中本底值的降低而降低。

2.3 加标量与加标回收率的关系。

加标回收率能影响到加标量的大小。

比如说,加入过多或过少的标准物质,都会影响加标样品中的待测物浓度,无法控制它们处于相同的精度范围内。

同时,如果在样品中待测物含量很高,此时依然加入过高含量的标准物,就会使加标测定值接近甚至超过检测方法的上限,从而得到误差很大的加标回收值。

所以在加标后,如果能将浓度上限调整到0.4~0.6 为最佳。

3 加标回收实验的两种方式。

水质质控的加标回收率测量方法有两种,一是空白加标回收。

所谓空白加标回收就是指在还未经过测量物质的空白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然后按照样品的处理步骤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比值就称为空白加标回收率。

[整理]有关分析化学中回收率的概念

[整理]有关分析化学中回收率的概念

有关分析化学中回收率的概念检验一个分析方法是否可行,通常用“回收率”来判定。

请问:回收率是什么意思?一般怎么通过实验求得回收率呢?谢谢!简言之,就是先添加一定量的被测物,然后检测被测物含量,同时做样品空白,回收率就是(检测值-空白值)/添加值。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教材关于回收率的计算公式:回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回收率包括绝对回收率和相对回收率。

绝对回收率考察的是经过样品处理后能用于分析的药物的比例。

因为不论是生物基质还是制剂辅料中的药物,经过样品处理都有一定的损失。

做为一个分析方法,绝对回收率一般要求大于50%才行。

它是在空白基质中定量加入药物,经处理后与标准品的比值。

标准品为流动相直接稀释而来,而不是同样品一样处理。

若一样,只是不加基质来处理,可能会有很多影响因素被此屏蔽掉。

如全部转移有机相时只转移了98%等。

也就因此失去了绝对回收率的考察初衷。

相对回收率严格来说有两种。

一种是回收试验法,一种是加样回收试验法。

前者是在空白基质中加入药品,标准曲线也是同此,这种测定用得较多,但有标准曲线重复测定的嫌疑。

第二种是在已知浓度样品中加入药物,来和标准曲线比,标准曲线也是在基质中加药物。

相对回收率主要考察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认可的参考值之间接近的程度。

有时也称真实度。

一定的准确度为定量测定的必要条件,因此涉及到定量测定的检测项目均需要验证准确度,如含量测定、杂质定量试验等。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建立,对于制剂一般以回收率试验来进行验证。

试验设计需考虑在规定范围内,制备3个不同浓度的试样,各测定3次,即测定9次,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及其可信限。

1.含量测定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符合要求的原料药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建立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制剂可用含已知量被测物的各组分混合物进行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实验室理化检测中的加标回收率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于同一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以计算回收率。

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可以反映
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当按照平行加标进行回收率测定时,所得结果既可以反映
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也可以判断其精密度。

在实际测定过程中,有的将标准溶液加入到经过处理后的待测样品中,这
不够合理,尤其是测定有机成分而试样须经预处理时,或者测定易挥发物等需
要蒸馏预处理的成分时,不能反映预处理过程中的沾污或损失情况,虽然回收
率较好,但不能完全说明数据准确。

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标物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2)加标量和加标回收率测量的精密度应予以控制,一般情况下作如下规定:
①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并应注意对样品容积的
影响:
②当样品中待测物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的低
浓度范围:
③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的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④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量上限的90%。

⑤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高于校准曲线的中间浓度时,加标量应控制在待测物浓度的半量。

3)由于加标样和样品的分析条件完全相同,其中干扰物质和不正确操作等因素所导致的效果相等。

当以其测定结果的差值计算回收串时,常不能确切反映样品测定结果的实际差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