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试习题与答案
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试卷及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试试题课程名称:汽车排放与噪声控制专业班级:学习中心:考生姓名:一、判断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1.气缸内的温度越高,排出的NO X量越多。
()2.催化转换器发生破裂、失效时也会造成发动机动力性下降。
()3.燃烧的温度越低,氮氧化合物排出的就越多。
()4.EGR系统会对发动机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5.怠速时,CO的排放量最多,NOx最少。
()6.加速时,HC排放量最少,NOx增加最显著()。
7.曲轴箱窜气的主要成份是HC和CO。
()8.废气再循环的作用是减少HC、CO和NOx的排放量。
()9.发动机温度过高不会损坏三元催化转换器。
()10.空燃比反馈控制在各种电控发动机上都使用。
()11、汽油机的稀燃技术虽能提高指示热效率但会引起氮氧化物排放的增加。
()12、炭烟排放是汽油机的主要问题。
()13、汽油机的怠速转速越低将导致CO和HC排放越高。
()14、喷油提前角过大将导致柴油机工作粗暴,且氮氧化物增加。
()15、适当减小点火提前角可降低汽油机氮氧化物的排放。
()16、柴油机在采用增压技术时,当低增压时应采用定压增压系统,高增压时则宜采用脉冲涡轮增压系统。
()17、催化剂化学中毒主要有铅中毒、硫中毒和磷中毒。
()18、利用喷油规律,为提高柴油机的循环热效率,应增大其喷油持续角()19、采用缸内直接喷射能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20、高速小负荷和低速大负荷时,柴油机单位油耗的微粒排放量均较大。
()21、采用废气再循环能有效降低汽油发动机的NOx排放,因此EGR率越大越好。
()22、提高怠速转速对于改善怠速排放是有利的。
()23、对柴油机喷油规律进行改进主要目的是降低NOx的排放。
()24、将喷油延迟,颗粒的排放量在各种工况下都会增加。
()25、汽油机采用增压技术将受到压缩比的限制()26、车用催化剂的催化反应属于多相催化过程。
()27、点火延迟会使HC排放上升。
汽车排放控制与节能技术试卷参考答案2

1、简述影响一氧化碳生成的因素。
答题要点:
(1)进气温度的影响。
(2)大气压力的影响。
(3)进气管真空度的影响。
(4)怠速转速的影响。
(5)发动机工况的影响。
2、柴油机NOx排放的机外净化技术主要有哪些?
答题要点:
(1)吸附催化还原法(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3)选择性催化还原(4)等离子辅助催化还原。
4、减小压缩比可降低柴油机燃烧噪声。(×)
5、考虑到十六烷值对、当空气流量过大时易使废气涡轮增压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喘振现象。(×)
7、烟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滤纸法和消光度法。(√)
8、驾驶员驾龄和节油水平成正比,既驾龄越长节油水平越高。(×)
3、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的过滤机理有哪些?
答题要点:
(1)扩散机理(2)拦截机理(3)惯性碰撞机理(4)重力沉积机理
4、车用柴油具有哪些性能指标?
答题要点:
(1)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2)柴油的燃烧性 (3)腐蚀性 (4)安定性 (5)灰分 (6)水分
5、试分析发动机与传动系的匹配节能。
答题要点:
汽车传动系的功能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使两者很好匹配。传动系中对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是变速器和驱动桥。发动机的转矩、转速与汽车牵引力和速度之间的匹配,主要通过主减速器和变速器的减速作用,以提高汽车的牵引力。合理选择传动比,进行传动系与发动机的优化匹配,可使汽车的使用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从而改善燃油经济性。
采用GDI方式燃油消耗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接近柴油机的燃烧和富恶化调节方式(但保持外源点火),具体分析如下:
(1)由于稀混合气燃烧时N2和O2双原子分子增多,气体的比热容增大(大约1.3增大到1.4),可使理论循环热效率有较大提高。
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大作业解答

《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大作业解答注:第一页为题目,第二页起为题目解答一、名词解释1、自然环境2、人工环境3、碳烟4、大气污染5、曲轴箱窜气6、废气再循环7、壁面淬熄8、进气涡流9、机内净化10、温室气体二、简答题1、请简述能源和资源的定义及分类。
2、请简述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3、请对比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物。
4、请简述引起HC生成的狭缝效应。
5、请简述汽油机燃烧产物NO的生成机理。
6、请简述汽油机燃烧过程的特点。
7、请简述气门定时对汽油机排放的影响。
8、请简述汽油机最佳点火提前角的作用及点火过早或过迟的后果。
9、请简述排气背压对汽油机HC排放的影响。
10、请问大气污染物和直接与汽车排放有关的大气污染物分别有哪些?三、论述题1、请阐述汽油机HC的生成机理。
2、请阐述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植物、器皿和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1、自然环境解答: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2、人工环境解答:从广义上讲,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后者也称为社会环境。
从狭义上讲,是人类根据生产、生活、科研、文化、医疗等需要而创建的环境空间,如各种建筑,园林等3、碳烟解答:是柴油在高温(2000〜2200℃)、局部缺氧的条件下,经过热裂解、脱氢,再经聚合、环构化和进一步脱氢形成的具有多环结构的不溶性碳烟晶核4、大气污染解答: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远远超过正常本底含量,累积到超过空气自净化过程(稀释、沉降等作用)所能降低的程度,对人体、动物、植物及物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大气状况。
5、曲轴箱窜气解答:当发动机作功燃烧过程的末端,一些未燃混合气在高压下从活塞环漏入曲轴箱内,这种泄漏称为“窜气”。
6、废气再循环解答:将适当的废气重新引入气缸参加燃烧,从而降低气缸的最高温度,以减少NOx的排放量。
北京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车辆工程”《汽车排放控制》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北京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车辆工程”《汽车排放控制》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汽车排期中CO和CO₂用()测量。
A.不分光红外线分析仪B.化学发光分析仪C.氢火焰离子型分析仪D.烟度计2.()车载诊断系统仅是为了监测和电控系统相关的部件的故障。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3.布朗运动与()有关。
A.扩散机理B.惯性碰撞机理C.拦截机理D.重力沉积机理4.气相色谱仪一般将()作为载气。
A.氢气B.氦气C.氧气D.氮气5.常见的代用燃料有()。
A.天然气B.液化石油气C.植物油D.醇类6.NOX是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多种氮氧化物,是由于混合气在高温、富氧下燃烧时产生的。
()A.错误B.正确7.I/M的内容包括年检和路检。
()A.错误B.正确8.应该尽可能的增加燃烧室的表面积,以利于发动机散热。
()A.错误B.正确9.柴油机微粒的排放形式白烟,蓝烟,黑烟。
()A.错误B.正确10.考虑到十六烷值对发动机燃烧的影响,当其值较高时可推迟喷油以降低氮氧化物的影响。
()A.错误B.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BD5.参考答案:ABCD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B。
《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考试题及答案

《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考试题及答案1. 判断题1. 一般汽油机转速增加时可降低CO和HC的排放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 提高喷油压力可以使燃油喷雾颗粒细化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 二氧化氮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污染物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4. 天然气汽车一般动力学较差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5. 目前微粒捕集器还不能市场化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6. 柴油机微粒可表示为PM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7. EGR可能引起异常磨损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8.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9. 大负荷高速时,增加EGR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0. 城市臭氧污染也常叫做平流层臭氧问题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1. 柴油机排出的微粒物是造成能见度变差的重要原因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2. 可以用滤纸收集排放黑烟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3. 平流层可分为同温层和暖层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4. 多点喷油技术已经广泛使用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5. 废气再循环的英文缩写是EGR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2. 多选题16. 全球性环境问题有A. 气候变暖B. 酸雨C. 臭氧层破坏D. 转基因食物正确答案:ABC17. 汽油机排放的有害成分主要有A. COB. HCC. 氮氧化物D. 二氧化硫正确答案:ABCD18.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按喷油地点可分为A. 缸内喷射B. 喷在节气门上方C. 喷在节气门下方D. 喷在节气门前正确答案:ABD19. 大气污染源按排放的时间可分为A. 连续源B. 间歇源C. 瞬时源D. 固定源正确答案:ABC20. 柴油机产生未燃烧燃油微粒的原因可能是A. 混合气体浓度在燃烧界限之外B. 某些燃料未达到温度C. 局部有未达到的燃烧界限的混合气体存在D. 时间太长来不及排放正确答案:ABC21. 大气中的恒定成分包括A. 氮B. 氧C. 氩D. 碳正确答案:ABC22. 柴油机的排烟可分为A. 黄烟B. 白烟C. 蓝烟D. 黑烟正确答案:BCD23. 气缸内HC的成因主要有A. 多种原因造成不完全燃烧B. 燃烧室避免淬熄反应C. 热力过程中的狭缝效应D. 壁面油膜和积炭的吸附作用正确答案:ABCD24. 天然气汽车按储存天然气的压力和形态可分为A. 压缩天然气汽车B. 常压天然气汽车C. 液化天然气汽车D. 吸附天然气汽车正确答案:ABCD25. 主要大气污染物有A. 悬浮颗粒物B. 二氧化硫C. 氮氧化物D. 臭氧正确答案:ABCD。
201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答案全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2、挤流:所谓挤流是指在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由于空间急剧压缩,活塞将位于气缸边缘的气体挤向燃烧室内部而产生的气流。
3、乳化燃料:乳化燃料是指由燃料油(煤油、汽油、柴油、重油、渣油)和水组成年乳化液。
4、分组喷油:将一台多缸发动机的全部气缸进行分组,一般四缸分为两组,六缸分为2—3组,八缸分为4组。
同一组喷油器采用同时喷射方式,不同组喷油器采用交替喷射。
5、空燃比:是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料之间的质量的比例。
一般用每克燃料燃烧时所消耗的空气的克数来表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答: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做功的物质的统称。
(1)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概念外延是交叉关系,即有一些自然资源不属于能源,如,铁矿石、铝土等;而有一些自然资源本身也属于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另外有一些能源就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核电、水电、火电等。
(2)自然资源必须直接来源于自然界,而且具有自然属性;而能源则不同,它既可以直接来源于自然界,也可以间接来源于自然界,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大作业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经济属性。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等。
2、请简述汽油机燃烧产物NO勺生成机理。
答:汽油机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Q另外有少量的NO2统称为NOX燃烧过程生成的NQ除了可与含N原子中间产物反应还原为N2外,还可与各类含氮化合物生成NO2燃烧生成NO2的反应过程非常复杂,如甲烷燃烧生成NO2的相关化学反应就有162个.相关的原子团等达40种,但生成NO2的主要化学反应可认为是NO与HO之间的反应.即NO+HO2=NO2+OH尽管此反应在低温下进行的很快,但是由于此反应生成的NO2可与燃烧区中的氧原子反应,重新生成NO,即NO2+O=NO+O2故与NO勺生成量相比,NO2勺生成量较少,且其生成量随过量空气系数而变化.对于一般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较少时,NO2/NOX=1%~10%.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经排气管排至大气中,在大气条件下缓慢的与O2反应,生成NO2因而在讨论NOX勺生成机理时,一般只讨论NO的生成机理.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方式有3种,根据产生机理的不同分别称为热力型NO也称热NO或高温NO激发NO以及次^料NQ热力NO主要由于火焰温度下大气中的氮被氧化而成,当燃烧的温度下降时,高温NO的生成反应会停止,即NC会被“冻结”。
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大作业解答

《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大作业解答注:第一页为题目,第二页起为题目解答一、名词解释1、自然环境2、人工环境3、碳烟4、大气污染5、曲轴箱窜气6、废气再循环7、壁面淬熄8、进气涡流9、机内净化10、温室气体二、简答题1、请简述能源和资源的定义及分类。
2、请简述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3、请对比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物。
4、请简述引起HC生成的狭缝效应。
5、请简述汽油机燃烧产物NO的生成机理。
6、请简述汽油机燃烧过程的特点。
7、请简述气门定时对汽油机排放的影响。
8、请简述汽油机最佳点火提前角的作用及点火过早或过迟的后果。
9、请简述排气背压对汽油机HC排放的影响。
10、请问大气污染物和直接与汽车排放有关的大气污染物分别有哪些?三、论述题1、请阐述汽油机HC的生成机理。
2、请阐述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植物、器皿和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1、自然环境解答: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2、人工环境解答:从广义上讲,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后者也称为社会环境。
从狭义上讲,是人类根据生产、生活、科研、文化、医疗等需要而创建的环境空间,如各种建筑,园林等3、碳烟解答:是柴油在高温(2000~2200℃)、局部缺氧的条件下,经过热裂解、脱氢,再经聚合、环构化和进一步脱氢形成的具有多环结构的不溶性碳烟晶核4、大气污染解答: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远远超过正常本底含量,累积到超过空气自净化过程(稀释、沉降等作用)所能降低的程度,对人体、动物、植物及物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大气状况。
5、曲轴箱窜气解答:当发动机作功燃烧过程的末端,一些未燃混合气在高压下从活塞环漏入曲轴箱内,这种泄漏称为“窜气”。
6、废气再循环解答:将适当的废气重新引入气缸参加燃烧,从而降低气缸的最高温度,以减少NOx的排放量。
汽车排放及控制技术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1、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_ 一氧化碳_、氮氧化合物_、_ 碳氢化合物__和__微粒____。
2、柴油机氮氧化物的生成主要受三个要素的影响,分别是_ 喷油定时_、 放热规律___和 负荷与转速的影响_。
3、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起燃特性有两种评价方法,对于催化剂常用__ 起燃温度 __来评价,而对于整个催化转化系统则用__ 起燃时间 _来评价。
4、微粒捕集器的过滤机理存在四种,即_ 扩散机理、 拦截机理_、 惯性碰撞机理_、 重力沉积机理_。
5、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已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是 位置控制_ 系统,第二代是_ 时间控制__系统,第三代是 电控高压共轨 系统。
6、目前控制汽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最主要的措施是_ 废气再循环技术_。
7、常用排放污染物取样系统有 直接取样系统___、_稀释取样系统_和_定容取样系统_。
8、汽油发动机中未燃HC 的生成主要来源于_ 燃烧室未燃燃料、 窜入曲轴箱的未燃燃料和 燃油系统蒸发的燃油蒸汽_ 三种途径。
9、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与其它汽油机相比,最大区别是_ 汽油喷射的位置_。
10、EGR 率是指 ×100%+返回废气量进气量返回废气量11、为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净化效率达到80%以上,其过量空气系数(Φa) “窗口”应达到的要求是“窗口”很窄,宽度只有_ 0.01~0.02__。
12、生成氮氧化物的三个要素是_ 混合气浓度_、 温度_和 氧浓度_。
13、目前微粒捕集器被动再生的方法主要有 化学催化的方法_。
14、排气成分分析中,CO 和CO2用_ 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_测量,NO 用_ 化学发光分析仪_测量,HC 用 _ 氢火焰离子型分析仪_测量,氧多用 顺磁分析仪_测量。
15、烟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类: 滤纸法__和 消光度法__。
16、目前,各国正纷纷开发各种代用燃料以解决未来石油能源枯竭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代用燃料是 天然气__、液化石油气_、醇类燃料__和 植物油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阅读一、填空题1、汽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_ 一氧化碳_、氮氧化合物_、_ 碳氢化合物__和__微粒____。
2、柴油机氮氧化物的生成主要受三个要素的影响,分别是_ 喷油定时_、 放热规律___和 负荷与转速的影响_。
3、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起燃特性有两种评价方法,对于催化剂常用__ 起燃温度 __来评价,而对于整个催化转化系统则用__ 起燃时间 _来评价。
4、微粒捕集器的过滤机理存在四种,即_ 扩散机理、 拦截机理_、 惯性碰撞机理_、 重力沉积机理_。
5、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已发展了三代,第一代是 位置控制_ 系统,第二代是_ 时间控制__系统,第三代是 电控高压共轨 系统。
6、目前控制汽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最主要的措施是_ 废气再循环技术_。
7、常用排放污染物取样系统有 直接取样系统___、_稀释取样系统_和_定容取样系统_。
8、汽油发动机中未燃HC 的生成主要来源于_ 燃烧室未燃燃料、 窜入曲轴箱的未燃燃料和 燃油系统蒸发的燃油蒸汽_ 三种途径。
9、缸内直接喷射汽油机与其它汽油机相比,最大区别是_ 汽油喷射的位置_。
10、EGR 率是指 ×100%+返回废气量进气量返回废气量11、为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净化效率达到80%以上,其过量空气系数(Φa) “窗口”应达到的要求是“窗口”很窄,宽度只有_ 0.01~0.02__。
12、生成氮氧化物的三个要素是_ 混合气浓度_、 温度_和 氧浓度_。
13、目前微粒捕集器被动再生的方法主要有 化学催化的方法_。
14、排气成分分析中,CO 和CO2用_ 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_测量,NO 用_ 化学发光分析仪_测量,HC 用 _ 氢火焰离子型分析仪_测量,氧多用 顺磁分析仪_测量。
15、烟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类: 滤纸法__和 消光度法__。
16、目前,各国正纷纷开发各种代用燃料以解决未来石油能源枯竭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代用燃料是 天然气__、液化石油气_、醇类燃料__和 植物油__。
17.汽车排放污染主要来源于 发动机排出的废气 。
18.柴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是 微粒_ 、 氮氧化物 和 碳氢化合物 _。
19.发动机排出的NO X 量主要与 负荷、转速_有关。
20开环控制EGR 系统主要由__EGR 阀__和___EGR 电磁阀__等组成。
21.在开环控制EGR 系统中,发动机工作时,ECU 给EGR 电磁阀通电停止废气再循环的工况有:高速大负荷_、高速小负荷 _、 部分负荷__。
22.随发动机转速和负荷减小,EGR 阀开度将_增大__。
23.三元催化转换器的功能是_ 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变为无害气体,有效地降低废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氮氧化物的含量___。
24.给发动机控制模块反馈信号的传感器主要有_ 进气压力传感器__ 、转速传感器___。
27.废气再循环的主要目的是_ 控制氮氧化合物的排放__。
28.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最好方法就是_ 降低进气温度_。
29.废气在循环会使混合气的着火性能和发动机输出功率 _降低_。
30.目前所用的二次空气供给方法有__空气泵系统__ 、__脉冲空气系统__两种。
31.汽油机的主要排放污染物是 CO 、NO X 、HC 。
32.EGR 系统主要有 机械式 EGR 系统和 电控式 EGR 系统。
33.二次空气供给系统在一定情况下,将 额外的空气 送入排气管,以降低CO 和HC 的排放量。
34.装有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转换装置的汽车,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35.发动机工作进行废气再循环时,废气再循环量的多少可用EGR率来表示。
36.NO X是控制中的氧气与氮气在高温、富氧条件下形成的。
37.三元催化转换器正常起作用是以减少_ HC、CO 、NO X__的排放。
38.催化转换器是安装在排气支管___和__消声器___之间。
39.减少NO X最好的方法是_ 废气再循环技术__。
二、判断题1.气缸内的温度越高,排出的NO X量越多。
(X )2.催化转换器发生破裂、失效时也会造成发动机动力性下降。
(X)3.燃烧的温度越低,氮氧化合物排出的就越多。
(X )4.EGR系统会对发动机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5.怠速时,CO的排放量最多,NOx最少。
(X)6.加速时,HC排放量最少,NOx增加最显着(X)。
7.曲轴箱窜气的主要成份是HC和CO。
(√)8.废气再循环的作用是减少HC、CO和NOx的排放量。
(X)9.发动机温度过高不会损坏三元催化转换器。
(X)10.空燃比反馈控制在各种电控发动机上都使用。
(√)11、汽油机的稀燃技术虽能提高指示热效率但会引起氮氧化物排放的增加。
(X)12、炭烟排放是汽油机的主要问题。
(X)13、汽油机的怠速转速越低将导致CO和HC排放越高。
(√)14、喷油提前角过大将导致柴油机工作粗暴,且氮氧化物增加。
(√)15、适当减小点火提前角可降低汽油机氮氧化物的排放。
(√)16、柴油机在采用增压技术时,当低增压时应采用定压增压系统,高增压时则宜采用脉冲涡轮增压系统。
(X)17、催化剂化学中毒主要有铅中毒、硫中毒和磷中毒。
(√)18、利用喷油规律,为提高柴油机的循环热效率,应增大其喷油持续角(X)19、采用缸内直接喷射能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X)20、高速小负荷和低速大负荷时,柴油机单位油耗的微粒排放量均较大。
(X)21、采用废气再循环能有效降低汽油发动机的NOx排放,因此EGR率越大越好。
(X)22、提高怠速转速对于改善怠速排放是有利的。
(√)23、对柴油机喷油规律进行改进主要目的是降低NOx的排放。
(X)24、将喷油延迟,颗粒的排放量在各种工况下都会增加。
(√)25、汽油机采用增压技术将受到压缩比的限制(√)26、车用催化剂的催化反应属于多相催化过程。
(√)27、点火延迟会使HC排放上升。
(√)28、喷油定时的延迟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有效措施。
(X)29、考虑到十六烷值对发动机燃烧的影响,当其值较高时可推迟喷油以降低氮氧化物的影响。
(√)30.HC包括未燃烧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润滑油及其裂解产物和部分氧化雾。
(√)31.NO X是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多种氮氧化物,是由于混合气在高温、富氧下燃烧时产生的。
(√)32.只有当混合气的空燃比保持稳定时,三元催化转换器的转换效率才能得到精确控制。
(X )三、名词解释1、EGR 率:废气混入的多少用EGR 率表示,其定义为:EGR 率:×100%+返回废气量进气量返回废气量2、后处理净化:将净化装置串接在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中,在废气排入大气前。
利用净化装置在排气系统中对其进行处理,以减少排入大气的有害成分。
3、废气涡轮增压:利用汽油机排出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废气进入涡轮并膨胀做功,废气涡轮的全部功率用于驱动与涡轮机同轴旋转的压气机,在压气机中将新鲜空气压缩后再送入气缸。
4、微粒捕集器再生:除去微粒捕集器内沉积的微粒恢复微粒捕集器性能的过程。
5、缸内直喷:将喷油器安装在燃烧室内,汽油直接喷入燃烧室,空气则通过进气门进入燃烧室与汽油混合成混合气被点燃做功。
6、分层燃烧:要合理地组织气缸内的混合气分布,使在火花塞周围有较浓的混合气,而在燃烧室内的大部分区域具有很稀的混合气,这样可确保正常点火和燃烧,同时也扩展了稀燃失火极限,并可提高经济性,减少排放。
7、 三元催化转化效率:()()()()100%i i i i o i ic c c η-=⨯ —排气污染物在催化器中的转化效率 —排气污染物 在催化器进口处的浓度或体积分数 —排气污染物 在催化器出口处的浓度或体积分数 9、机内净化:从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出发,以改进汽油机燃烧过程为核心,达到减少和抑制污染物生成的各种技术。
10、二次空气法:它通过向废气中吹进额外的空气,增加其氧气的含量。
这样可以使废气中未燃烧的有害物质CO 和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再次燃烧。
11、被动再生系统:利用柴油机排气自身的能量使微粒燃烧,达到再生捕集器的效果。
四、简答题(第5题12分,其余每题8分,共44分)1、 简述 增压技术 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P87答:①、增压使CO 排放进一步降低;②、增压使HC 的排放减小;③、增压使NO X 的排放增加;④、增压使微粒的排放减少;⑤、增压使CO 2的排放减少。
2、试对 柴油机EGR 与汽油机EGR 进行比较。
P85()i ηi i ()i ic i ()i oc答:①、各工况要求的最大EGR率不同;②、EGR率不同;③、柴油机进气管与排气管之间的压差较小,所以柴油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要比汽油及复杂。
3、汽油机在起动阶段出现较大的初始排放量的主要原因。
P31答:在常温启动时汽油机的转速,进气系统和气缸温度较低,空气流动速度也低,汽油很难完全蒸发,较多的汽油沉积在进气系统和汽缸壁面上,形成油膜,导致汽油雾化差,混合气质量欠佳,燃油壁流现象严重,各缸混合气分配不均匀。
在低温下,汽油的饱和蒸气压力下降,难以形成在着火界限可燃的混合气,为了顺利启动,必须向汽油机提供很浓的混合气,浓混合气,低的压缩温度和壁面温度等,都使得燃烧不完全,CO和HC的排放浓度增加。
另一方面,启动时混合气的过浓及气体温度低,氧气缺乏使得NOx排放浓度低,但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机体温度升高的造成的。
汽油机在热启动时由于其较常温启动时进气量少,混合气浓,CO排放的峰值高,HC排放低,同时热启动时发动机缸盖内混合气温度高于常温启动,NOx的排放在以后的时间都高于常温启动。
4、试述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特点。
P81答:组成:主要由电控单元(ECU)、高压油泵、共轨管和高压油管、电控喷油器以及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
基本特点:①共轨系统中的喷油压力柔性可调,对不同工况可确定所需的最佳喷射压力,从而优化柴油机综合性能。
和微粒排放同时控②可独立地柔性控制喷油正时,配合高的喷射压力(120~200MPa),可将NOX制在较小的数值范围内。
③柔性控制喷油速率,实现理想喷油规律,容易实现预喷射和多次喷射,既可降低柴油机NOX,又能保证优良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④由电磁阀控制喷油,其控制精度较高,高压油路中不会出现气泡和残压为零的现象,因此在柴油机运转范围内,循环喷油量变动小,各缸供油不均匀性得到改善,从而减轻柴油机的粗暴并降低排放。
5、简述汽油机HC的生成机理。
P11答:①、火焰在壁面淬冷;②、润滑油膜对燃油蒸汽的吸附与解吸;③、狭隙效应;④、燃烧室内沉积物的影响;⑤、体积淬熄;⑥、碳氢化合物的后期氧化6、汽油机机内净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P34答:①、大力推广汽油喷射电控系统;②、改善点火系统;③、积极开发分层充气及均质稀燃的新型燃烧系统;④、选用结构紧凑和面容比较小的燃烧室;⑤、采用废气再循环技术;⑥、采用增压技术;⑦、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