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案例教学_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__第一节公共财政支出概论
公共财政概论樊丽明 教学大纲

公共财政概论樊丽明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公共财政概论》是财政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公共财政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体系,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本课程重点介绍财政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工具,包括财政目标、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政策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公共财政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内涵;2.了解并评价财政管理的各种方法和工具;3.了解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来源与结构;4.了解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5.了解财政改革的发展和实践。
三、教学内容1.公共财政的基本概念1.1公共财政的定义和特点1.2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3公共财政的发展历程2.财政目标与财政收入2.1财政目标的分类和选择2.2财政收入的来源与分类2.3财政收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财政支出与财政政策3.1财政支出的分类和结构3.2财政支出的决策与管理3.3财政政策的概念和功能3.4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4.财政改革与发展4.1财政改革的目的和途径4.2财政改革的国内外实践4.3财政体制改革的问题和对策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系统的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公共财政概念和基本理论。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加强学生对公共财政相关问题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财政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课外阅读:推荐相关参考资料和文献,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中考试: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考察。
3.期末论文:结合理论和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个与公共财政相关的问题。
4.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进行学生综合能力评价。
六、参考教材1.张其成,《公共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年。
2.朱锡忠、张红群,《公共财政概论》,广东经济出版社,2018年。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公共财政的基本概念(2学时)第二章:财政目标与财政收入(6学时)第三章:财政支出与财政政策(6学时)第四章:财政改革与发展(4学时)八、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室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财政学课件--第三章公共产品与公共支出

可以排除不付费的消费者 存在个人选择消费与不消 费 消费内容存在个性化特征 付费与消费关系密切 一般不能用行政程序调节 消费
补 充 1
• (1)尽管个人消费的公共品数量相同,但是不一 定人们对这种消费的评价都一致。 • 例子:大扫除、国防、新导弹 • (2)公共品是相对概念,很多时候,决定于市场 化条件和技术状况。 • 例子:灯塔与干扰信号 • 风景区与拥挤成本 • (3)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相对概念。 • 例子:高速公路
补 充
2
• 有些传统上不是商品的东西具有公 共品特征。 • 1)诚实的品德 • 2)公平的收入分配 • 3)卫生等级牌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供给
• 一、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机制 • 1.公共品供给的效用与成本弥补 • 庀古: • 公共品的边际正效用=税收的边际负效用
纳 税 的 边 际 正 效 用 (+) O 纳 税 的 边 际 负 效 用 (-)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共产品还可能表现出下面的特性: –1.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即要么向所有人 提供,要么不向任何人提供。 –2.规模效益较大。 –3.初始投资大。
• -4.具有自然垄断性。
• 公共产品分类: • 纯公共产品
• •
准公共产品(混合产品)
边界漂移
纯公共品
混合产品
国防、外交、公共安全、罪 教育、交通、通讯、能源、 犯改造、法律法规、基础科 城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 学研究、社会文明及意识形 有线电视广播、文体节目 态传播、环境保护、生态平 表演、产品质量认证、企 衡、传染病防治、消防服务、 业信誉评级,地质勘探等。 自然现象预报、自然灾害的 防治、货币发行、宏观经济 政策、宏观经济信息、商品 质量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 无线广播电视服务等。
浅谈《财政学》课程的案例教学

1 ( 政学 课程 案例的选编 ( 财
选 择和编 排案 例是 实施案 例教学 的基 础 和前提 ,财政学 课程案 例的选编必须在 明确 《 教学 目标 的基础上 , 围绕 财政学的主要 内容 确 定。 财政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公共需要与公 共产品理论 、 财政职能 、 财政支 出、财政 收入、 政府预算 、 财政政策理论等 。 根据这 些内容选 编案例还 应体现以下要求 。 11 . 案例必须联 系实际 . 真实生动 . 贴近生活 现实生 活中存在着大量 的财政现象 , 些 这 现象都 由一定的财政规律所支配 。 财政 学 案 《 例就应该选择这 些财政现象进行编 排 , 这样既 可 以使案例 贴近生 活 , 容易 为学 生所理 解 , 又 可以体现相应的财政理论 , 符合预定的 教学 目 标 。基于这 些考 虑 , 择案例 时 , 要避免 杜 选 既 撰案例 , 又要慎选 外国案例。 12 . 案例必 须精选 运 用案例 的 目的是为 了使学 生掌握 抽 象 的财政理论 , 面对大量的财政案 例不能不加以
关 键 词 :财 政 学 案 例 教 学
中图分类号 : 2 F3
Hale Waihona Puke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7 — 7 12 0 ) c一 1 1 0 1 3 9 ( 0 8 1 () 0 5 — 1 62 2
财政学是一 门应用经济学 , 在学科体 系中 起着衔接一般经济理论课和财政 专业课的中介 作用 , 它着 眼于财政现象 , 并透过现 象 , 探索本 质 , 示 支 配 这 些 现 象 的 规 律 性 。 《 政 揭 财 学 课程 的案 例教学 就是 通过 描述 财 政现 象 的案 例问题 , 经过 师生 的共同努 力 , 论联 系 理 实 际, 分析 并解决 问题 , 从而使 学生掌 握财 政 学的有关理论 , 提高运用理论解 决实际问题的 能 力和水 平 。可 见 , 财政 学 》 《 课程 的案 例教 学对提 高 《 财政 学》 程的教学 效果具 有重要 课 作 用 , 文拟 对 Ⅸ 本 财政学 》 课程 案 例教 学的 有 关 问题 怍一些探讨 。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概述与目标•财政收入原理及实践•财政支出理论与实践•政府预算管理与改革目•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国际财政交流与合作录01课程概述与目标财政学定义及研究领域财政学定义研究领域课程目标及要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课程设置与安排课程内容01教学方法02课程安排0302财政收入原理及实践财政收入概念及分类财政收入定义01财政收入分类02财政收入规模03税收原理与制度设计税收概念及特征税制构成要素税种分类非税收入形式及特点非税收入定义非税收入形式非税收入特点03财政支出理论与实践财政支出概念及分类财政支出定义财政支出分类按照政府职能分类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01 02 03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比较分析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比较成本效益分析法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要点一要点二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该方法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
综合评价法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以得出更全面、更客观的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结果。
要点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04政府预算管理与改革政府预算概念、功能及编制流程政府预算定义政府预算功能编制流程预算外资金管理与监督预算外资金定义预算外资金管理监督与检查1 2 3预算制度改革背景改革方向与措施未来发展趋势预算制度改革方向与趋势05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财政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以及资源优化配置、收入分配公平等微观经济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共支出、税收和公债等。
公共支出政策通过调整政府购买和转移性支付来影响总需求;税收政策通过调整税率和税基来调节经济;公债政策则通过调整公债发行规模和利率来调控经济。
财政学课件-财政支出总论

學
Public finance
17
Public finance
第二節 財政支出規模的擴張趨勢與控制 二、財政支出增長理論變遷
(一)瓦格納法則
公共支出呈現出不斷上升的長期性趨勢。 1、國家活動規模擴大是公共支出不斷增長的政治因素。
財 2、工業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長的經濟因素。 政 學
(三)私人產品
1、私人產品:在消費過程中具有競爭性與排他性的 產品。
財 2、私人產品與公共產品的比較
政
按照薩繆爾森的描述:
學
——純粹的私人產品的消費表現為:
n
X xi
i 1
——對公共產品的消費表現為:X=Xi
5
第一節 公共產品理論
一、公共產品的概念及其特徵
(四)混合產品
混合產品是指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不完全的產品。
政
1、購買支出
學
2、轉移支出
(三)按國家預算體制分類
1、中央財政支出
2、地方財政支出
27
第三節 財政支出的分類與結構
Public finance
一、財政支出的分類
(四)按國家職能分類
1、行政國防支出
2、社會文教支出
3、經濟建設支出
財
4、其他支出
政 (五)按國家預算支出科目分類
學
1、支出功能科目
2、支出經濟科目
1、公共產品是在消費過程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產品。 公共產品的研究是界定混合產品、私人產品以及政府公共支出的 內涵的理論前提。公共產品一般不能由市場來提供,主要應通過 政府的公共支出來保障。 2、財政支出規模是政府加以運用的財政支出總量。從國內外財
財 政經濟實踐考查,受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財政支出規模呈一種 政 不斷擴大的趨勢。由於財政支出過度增長對社會經濟將產生不利 學 的影響,因此合理控制財政支出規模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财政学教案第一节:导言导言部分旨在介绍财政学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目的,概述学习重点以及教学方法。
通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财政学的学习热情。
第二节:课程背景本节目标是向学生介绍财政学的背景和重要性。
阐述财政学的定义,其研究领域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相关案例和数据,说明财政学与国家建设、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关系。
第三节:教学目标本节将明确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理解课程目标的重要性以及达成目标的具体方法。
教师可以列举几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如:1. 理解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2. 掌握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核心概念;3. 理解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4. 掌握财政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节:教学内容本节将详细介绍财政学的主要内容,并按照模块或章节来组织。
每个模块或章节可以包括以下子节:1. 概念解释:介绍相关概念的定义和内涵;2. 理论分析:对该概念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进展进行讲解;3. 实践案例:引入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综合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加深对该概念的理解和批判思考。
以下为教学内容的举例:节1: 财政学概述- 财政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财政学的历史渊源- 财政学的发展与应用领域节2: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内涵与分类- 财政收入的形式与来源- 财政收入的管理与筹措节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内容与分类- 财政支出的原则与政策- 财政支出的管理与影响节4: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定义与作用- 财政政策的工具与效果- 财政政策的调整与评估节5: 财政管理- 财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财政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财政管理的挑战与前景第五节:教学方法本节将介绍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可以着重介绍以下几种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来传递基本概念和理论;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加深学生对财政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对话交流法:通过师生互动的对话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4.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财政学(第五版)课件: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methods of public goods provision/)
二、公共生产
(public production )
三、公共定价
(public pricing )
《财政学》(第五版)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财政学》(第五版)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
1.财政监督流程:检查、调查、建议与反映 2.财政监督方式: (1)日常监督检查 (2)专项监督检查 (3)个案检查
《财政学》(第五版)
专栏:政府决 策失败原因及 其对策
政府决策程序、选举制度和政府失败
集中体现
《财政学》(第五版)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Y
B
30%
A
25%
C
20%
0
70% 75% 80%
z
X
图2-3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财政学》(第五版)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效益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
《财政学》(第五版)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三个层次:
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 (1)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2)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3)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 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
《财政学》(第五版)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财政支出结构

高新企业税收优 惠打破园区限制
二、税收支出的形式
(一)税收豁免 (二)纳税扣除 (三)税收抵免 (四)优惠税率 (五)延期纳税 (六)盈亏相抵
(一)按支出用途分类
1998年国家财政支出构成
(二)按费用类别分类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1、 购买性支出 2、 转移性支出
(四)国际分类方法 1、院惯性分类法 2、理论分类法
第二节 财政支出形式
一、财政支出形式的选择
财政支出形式是指采取何种方法和途径将资金使用 出去,是就其自身形态而言的。
(一)财政支出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是政府或社会向退休、失业 、 丧失劳动能力者和低收入者等, 提供的以保障起最低生活需要的 基本制度。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二、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
{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二、公共消费性支出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管理支出 (二)国防支出 (三)文教、科卫、事业费
三、公共消费性支出的管理
(一)逐步规范公共消费 支出的范围
1、纯公共需要 2、准公共需要
(二)推行定员定额管理 改进预算分配办法 (三)改进财务管理办法
第二节 投资性支出 一、投资性支出的含义和性质
积累
{非生产性
三、我国社会保障体 系的现状与发展?
{
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制度
第四节 财政补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一、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扩张公共财政支出,是公共部门为从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因此,公共支出规模反映出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
由于公共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又是公共支出的补偿来源,因而公共支出规模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1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2、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3、公共支出规模扩张(1)公共支出增长:需求角度的解释政府活动扩张理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发展阶段增长理论(2)公共支出增长:供给角度的解释非均衡增长理论官僚垄断理论二、公共支出规模控制1、预算监管制度2 、零基预算制度3 、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单位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商品、劳务和工程的行为。
三、公共支出结构分析公共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项目在总支出中的构成及其比例。
1、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
转移支出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的补助支出,如失业救济金、企业补助金等。
2、经常支出与资本支出经常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资本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
如用于道路、办公楼建设的支出,用于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支出。
案例一案例名称:广东省的预算透明度有多高——析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案例来源:根据《南方日报》2003年1月16日及《钱江晚报》2009年10月25日的报道编写案例内容:预算透明度是公民知情权发展的结果。
知情权对政务公开的要求,直接产生对政府财政预算透明度的要求。
2001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出了《财政透明度手册修订版》,对财政预算透明度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与规范,并提出了政府预算财政透明度的四项基本要求:对政府作用和责任的澄清、公众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预算编制执行和报告的公开与对真实性的独立保证。
为了推动各成员国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的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结相关经验,发表了《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和《财政透明度问卷》。
这为我们分析财政预算透明度状况、进行相关政策设计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多年来,各级政府向人大递交的预算报告很简单。
但是,广东省在提高预算透明度方面一直走在前面。
2001年政府首次向省人大提交部门预算,但只涉及7个部门;2002年扩展到27个部门;2003年提交的省级部门预算单位预算表有3厘米厚,605页,公开了102个单位220亿元的资金。
案例分析:早就听说国外的政府递交给议会审议的预算十分详尽。
德国预算收支科目由机构科目、职能科目、种类科目和复式科目等4个系统组成,从不同角度较具体、详尽地把各种财政性收支项目都纳人预算范围之内。
巴伐利亚州财政部的专家说,州预算的科目达15000多个,编成的预算有5000个页码,一部预算有10英寸厚。
多年来,人大代表手中的预算报告只有几页纸,由于项目不细,透明度很低。
在“类、款、项、目”4级预算草案科目中,不少只列到“类”一级。
一“类”资金可能高达几亿元,这几亿元资金怎么用一点都不明确,现在部门预算编到“项”,有些支出还详尽到最基层“目”,而有些“目”级资金只有近万元。
广东省2003年的部门预算报告多达600多页,100多个部门每个单位的开支一目了然。
比如,预算报告中所说的某单位办公楼维修费,清楚标明是“50万的经费拨款”,还列出了100多字的用款说明。
由于透明度高,一些人大代表就有可能对预算支出提出异议。
按照部门预算提供的数字,省府办公厅的支出中,省育才幼儿园一园的拨款经费是812.2万元,用于人员支出563万元;省育才幼儿园二园的拨款经费为592.2万元,用于人员支出为437.2万元。
有代表说,政府为什么花那么多钱用于幼儿园的建设现在连部门的后勤都交给社会办了,机关幼儿园也早该交给社会办了。
该由社会办的,政府就不要大包大揽了。
财政给机关幼儿园投入太多是不合理的。
因为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属于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提供。
在财力不允许的情况下,就不必给幼儿教育拨款。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政府的钱应该投向纳税人普遍受益的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等。
给政府机关幼儿园投入过多的资金,只有公务员的孩子享受到,这是不公平的。
公共财政学认为,预算要遵循完整性、年度性、可靠性、公开性等原则。
广东省努力提高预算透明度,这是一大进步。
尽管如此,广东省的预算表仍有一些不足,比如怎样用钱列得很清楚,但这样花钱是否合理却无从得知。
比如搞装修要花那么多钱,但装修是防爆用的还是防盗用的,没有作具体说明。
另外,预算报告上清晰地印着“秘密,会后回收”的字样。
实际上,部门预算不应该作为秘密,除了向人大代表公开外,还应该向社会公开,纳税人有权知道政府怎么花钱。
只有向社会公开,政府才能受到更有效的监督。
由于人大代表来自于不同行业,预算工作很专业,一些代表看不懂预算报告,有的甚至连预算的概念都不懂。
为了让人大代表更好地监督预算,建议成立专门的预算审议委员会,专门审议预算。
2009年10月25日广州财政局网上“晒账”(即公布账目)轰动全国、引发各方热议。
尽管有声音提出账本看不懂难以监督、较关注的项目并没列出,但“晒账”在观念、制度上的突破,使事件形式、意义远大于内容,更多赞声:“晒账”,看不懂也是进步。
广州市财政局网上公开年度“账本”,一百一十四个政府部门预算均可免费下载。
该局网站浏览量从月积三万骤增至半天四万人次访问,一度被“挤瘫”。
这是中国内地城市首次将政府“账本”完全摊在阳光下,大批市民“上网查账”。
此次公开账目的内容庞大而详细,涉及财政资金超过两百亿元人民币。
这些钱政府各职能部门都是怎样花的、花在哪些地方、是否合理这个“账本”基本可以解答。
这是观念突破和制度改善,广州的政务公开向前迈了一大步,值得全国推广。
案例二案例名称:交警支队收费混乱说明什么——析论对规费和罚款的财政监督案例来源: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资料改写案例内容:2000年,某市公安交警支队收取各种交通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487万元。
2001年财政部门对该交警支队的收费和罚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是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没有分离。
交警既持票开票,又收罚金,过一段时间后再将罚金交到单位财务部门。
有的交警手持罚没单据25本,涉及金额2.5万元,时间跨度长达18个月。
二是下达收费和罚款指标。
每年年初就根据本单位支出预算确定全年收费、罚款数额,并以指标形式分解到基层单位和交警头上。
每月内勤罚款800元,外勤罚款2万元,超额完成任务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是乱设收费项目。
如通行证费、照相复印费、固定牌架费等,2000—2001年共收取21万元。
四是资金管理混乱。
规费和罚没收入没有专门设立账户单独核算,而是与正常经费和返还的规费混杂在一起。
案例分析:某市公安交警支队收费混乱,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点:一要充分保证执法部门的正常经费。
有些地方,财政收入有限,而供养人员很多,执法部门与行政部门一样,正常的经费严重不足。
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有规费和罚没收人的部门,不给预算经费或者只给人员经费和办案经费,不足部分从规费和罚没收人中弥补。
这样一来,完成收费、罚款任务就成为保障执法部门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重要途径。
执法部门往往过于注重一线的收费、罚款,而对于内部财务、票据管理不很重视,没有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所以,要完善部门预算,保障单位经费。
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上对执法部门的经费优先保证,决不给截留规费和罚没收入留下任何借口。
二要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
按规定,罚没收入必须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
而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县、乡,执行这一规定不太现实,限于人力,执法人员不得不一边开票一边收款。
所以,对于不同地域的执法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
如县级以上的城市,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坚决分离;县级以下的地域可适当放宽,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款项缴人国库或财政专户。
三要加强对规费和罚没收入的监督。
规费是公共部门为单位和个人提供特定服务时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一般以公共部门提供特定服务的成本补偿为原则;罚款是公共部门对违法行为者所收取的款项,罚款多少取决于违法的程度及公共利益受损的程度。
按照现行的财政制度,规费和罚没收入不直接纳入政府预算管理,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包括人大和媒体在内的监督。
由于体制惯性使然,目前把所有规费和罚没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存在一定的困难。
但是,要加强人大和媒体对收费和罚款在项目、标准、用途等方面的监督。
虽然规费和罚没收入仍游离于预算之外,只要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混乱的现象同样能避免。
案例三案例名称:预算中挤出“水分”5600万元说明什么——析论虚报预算经费的原因案例来源:根据《南方周末》2003年11月20日张立的文章改写案例内容:2003年10月26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发出公文,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少年宫虚报预算经费的做法。
市少年宫向市财政申请购置费及开办费7597.09万元,经审核后实际为1966.089万元,共计核减5631.00l万元,核减率高达74.12%。
案例分析:从市政府的通报中可以看出,7600万元中,有3000万元的经费涉及到科技展览、实验室、教学设备、舞台设备、大型广告宣传屏、广场雕塑等,财政局认为这些属于基建支出,应由市发展计划局安排。
有2000万元属于日常运行费用,应由预算列支,但数额要大大压缩。
对于安全设施的经费予以保障;对于桌椅等设施,要降低配备标准。
少年宫人员编制数为200人,实际在编40人,但以200人的额度予以申请,这是虚报的。
水电以及物管等开支多数达百万元,财政局建议将可市场化经营的部门和项目,如环幕影院、少儿剧场、室外大型广告项目,以招标的形式委托经营,用收入来弥补支出。
剩下的还有2600万元中,还有“水分”可挤。
如价值90多万元的科普流动车购置计划被市财政局否决了。
市少年宫筹建于1998年,坐落在莲花山下,耗资5.38亿元,当时作为重点文化工程之一建造,设计别致,气势恢宏,是市民眼里的新世纪形象工程。
照理说,不是经费十分紧缺的单位。
但是,在编制预算时总是尽量多报,然后让财政部门砍削。
实际上,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做“头戴三尺帽,不怕拦腰砍一刀”。
少年宫虚报预算经费事件,给人们两点启示:一是政府财力过于分散。
少年宫有关人员明白,如果3000万元的经费直接向发展计划局要,则需要申请增加基建投资,这种性质的报告很难批,因为属于突破投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