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片(heat sink)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散热片外观检验标准

散热片外观检验标准

刮傷不 允許有 扎手觸 感
6.脏污: 定 义: 加工过程中的油渍或其它污渍未能清洗干净残留表面. 管制标准: A区: 不允许可清除脏污, 不可清除脏污面积﹤2mm² 允许1点. B区: 可清除脏污面积﹤1mm² ,允许2点. 不可清除脏污面积﹤2mm²,允许4点. 7.变形: 定 义: 材料或产品受到外力作用扭曲形成之不规则状. 管制标准: 不允许.
8.牙孔及倒角: 管制标准: (1).牙纹及孔径符合图面要求. 毛刺 (2).牙孔内不得残留废屑和毛刺. (3).倒角圆规则,倒角面无手感毛刺. (4).非倒角面牙孔正常冲压和攻牙毛刺: ﹤ 0.2mm
规则倒角 不规则倒角
億泰興散熱片外觀檢驗規範
億泰興
核准 審核 製作
一.目的: 针对散热片外观检查予以规范,制定其相关标准予以实施. 二.范围: 针对铝挤型,铝板型,铜材类散热片产品予以管制: 三.作业条件: 1.温度:室温 2.照明:750-1500 Lux,眼睛与受检面旋转角度在15°-90°即可 3.目视距离: 30-45cm
四.表面等级定义: 1.A区:直接使用之表面,如贴绝缘片和晶体区域. 2.B区:不直接使用之表面和侧面. 3.C区:仅作为散热结构,不使用和接触的散叶齿内侧。 B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五.检验规范内容: 1.切割毛边: 定 义: 挤型材分切过程中边缘残留的少量凸出材料. 管制标准: A区: 客户在组装时需装配绝缘材料,不允许有毛边. B B区: 对组装不会造成影响,控制毛边标准: 允许﹤0.15mm不可掉毛边 2.表面凸点(毛刺): 定 义: 散热片表面由于受到碰撞使材料从表面凸出. 影响程度:凸出的材料在组装后会刺破绝缘材料导致通电炸机. 管制标准: A区: 图面孔位标注倒角之要求的平面和图示区, 不得有手感凸出毛刺. B区: 其它区: ﹤0.2mm.

散热片检验标准书(零件)

散热片检验标准书(零件)
X X
EMS 品证课 N O :一
、二 、 三 、
Title
散热片A 部品受入检查基准

尺四
、பைடு நூலகம்
NO 检查内容
结构完整
结构须完 整.(参照标
1
外 观 检 查
变形
产品变形 不可影响
RoHS标识确认
外箱必须 有RoHS标
毛刺
产品孔边 及周边不
打痕、划伤
产品不可 有明显打
脏污、异物
明显脏污 、异物附
图示:
H
欠点类 检查器具
A
目视
A
目视
A
目视
B
目视
B
目视
C
目视
检 印
检查器具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塞规
投影机 投影机 投影机 游标卡尺 塞规
张三
判断基准
A
C
B D

寸 2


检查项目 A B C
D
E
F
G
H
1

09.8.24


张三
F
E

40.00±
35.00品±番 1:¢22.06.00±0 ±0.280.00± 0.20
2.00+0.10
T=2.5品±番 1:¢2.60±

2.65 1
△△

1
承 认
XXXX有限公司
制定 日实:施 日: 年

散热片验收标准

散热片验收标准

散热片验收标准SN-IQC-34.A市深南电路企业标准SN-IQC-34.A 散热片验收标准编制:汇签:审核:批准:日期:市深南电路发布一、目的*检测项目 3—13,若客户有要求,则必须按要求进行测量。

散热片验收标准 SN-IQC-34.A本规格之目的是为所有散热片的外购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及要求。

二、适用围 本公司所有外购散热片的验收检测*单位是公制,如工程图纸是英制则双标注,比如 1mm 或者 1mm (39.37mil ) *上述所提到的“批”指的是生产批次 *COC 上要注明生产批次号*上述检测项目要体现在 COC 上 四、相关检测步骤1. 外观 按照附件 A 进行操作2. 孔径 用相应的塞规进行测试,塞规能完全穿过为合格,不能完全穿过为不合格。

3. 尺寸 检测客户相应要求的所有尺寸,不能遗漏,所有尺寸应在客户要求公差围,若超出公差,视为不合格。

4. 厚度 用千分尺检测板厚、用厚薄规检测锣槽,板厚、锣槽应在客户要求公差围。

5. 字码 按客户要求镭射字码,包括型号、4 位日期代码,用卡尺或 10X 镜检查字高,字码颜色。

6. 翘曲 把板平放在石平台上,用要求的塞尺检测板的四边,若塞不进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7. 金厚/银厚/镍厚 把板平放在 XRF 测厚仪工作台上,校准焦点,打开相应测试软件,每块板每面检测两点,记录测试结果。

8. 粗糙度 把板平放在测试仪平台上,调试测试仪探头,每块板在要求的面测试五点,记录测试结果。

9. 结合力 把板平放在平台上,在表面粘上 3M 透明胶带,用手按平,没有汽泡为止,压住板的两侧,用力在瞬间扯开透明胶带,观察胶带上是否有金、银或镍。

*以上所涉及到的仪器、量具都必须在有效使用期。

附件A散热片验收标准SN-IQC-34.A散热片外观验收规1 围本公司所有外购散热片的外观验收检测2 引用文件无3 术语和定义3.1 产品:本公司所有外购散热片3.2 A 级表面:产品在进行安装或粘结后能被看到的表面。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五金散热片检验规范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五金散热片检验规范

无环保标识或漏贴标识
V
四.


资 料 查询 期 限 SAP 物质环保资料符合规定期限
查询 SAP 系统显示已超期
V
1.照明亮度:日光灯 600-800LUX; 五. 2.检查视距:300-400mm; 检 3.检查时间:15 秒/pc;
查 4.检查角度:以垂直正视爲准±45 度;
条 5.外观检查:依据 ANSI/ASQZ1.4 第 II-A 表;允收水平:MAJ0.4,MIN1.5; 件 6 包装检查:全检包装项目;
制定日期 20xx-xx-xx 版本
1.0
文件编号 页次
3-PE-31 2-2
材料名称 料号
HEAT SINK GAL 系列
机种系列 成品客户
共享 通用
NO
检验 检查 项目 方式
规格要求
缺点描述
判定
CRI MAJ
MIN
二.
目视
a.(外露)顔色与样品不符且同批多种顔色;
外 观
顔色
参照 样板
必须与样品顔色一致及符合 SIR 之要 求;
文件名称 制定日期
xxxxx 有限公司
五金散热片检验规范
20xx-xx-xx
版本
1.0
文件编号 页次
3-PE-31 1-2
材料名称 料号
HEAT SINK
GAL 系列
机种系列 成品客户
共享 通用
NO
检验 项目
检查 方式
规格要求
缺点描述
判定
CRI
MAJ
MIN
1.包装箱外之规格贴纸必须贴 于外箱右上角,以便仓储标识 管理. 2.外包装料号必须与实物相符 不可错料混料(参照样品);

散热片检验作业指导书

散热片检验作业指导书
物料种类:插件电感
序号
使用设备
1
卡尺
2
电桥
3
烙鉄
插件电感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用量 检验项目
1 包装检查
1
版本: 使用工具
生效日期: 检验内容及方法
检验标准
目视
料号、品名规格、供应商名称、数量日期、包 有贴ROHS标贴,包装方法能起到保护作用,料
装方法、ROHS材料标识、QCPASS章等
号、规格、供应商名称、标识与送检单一致.

批准:
审核:
拟制:
PCB板 选取对应PCB板试装,(2--3PCS)
电桥 用电桥测量电感量及Q值
烙鉄
在280℃+/-20℃锡炉试验5S 烙鉄温度280℃+/-20℃,时间10S
与样品及承认书一致

松紧适度,能紧贴PCB板

与承认书规定参数一致

在280℃+/-20℃锡炉试验5S后参数仍满足规格

烙鉄温度280℃+/-20℃,时间10S,外观破损及 功能不良
外观检查
参考图片
目视 丝印、脱落、错位、残缺不全
目视 色环电感的色环模糊,中断等现象
目视 引脚封装焊点过高
目视 目视
电感绕线需均匀 套管变形
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允许有脱落、错位、残缺不全,以可识 别为限

以可辨认为准

以不影响装配及功能为限

以不影响功能为限

以不影响装配为限

尺寸检查 装配检查 性能检查
可靠性
卡尺 测量物料直径、长度、引脚长度、间距
缺陷类别 CR MA MI

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标准

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标准

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标准
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通常遵循以下标准:
1. 环境温度:测试环境温度通常为25°C。

2. 测试物料:使用特定的测试物料来代表散热器正常运行时的
热负荷。

3. 测试循环:进行若干个冷热循环,每个循环包括以下步骤:
a. 加热阶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散热器加热到规定的温度,通
常为80°C至100°C。

b. 冷却阶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散热器冷却到规定的温度,通
常为25°C。

c. 暂停阶段:在规定的时间内,让散热器处于停止工作的状态,
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间歇性运行。

4. 测试持续时间:冷热循环测试通常会进行数千个循环,并持
续多个小时,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长时间运行。

5. 测试指标:在测试循环过程中,通过监测散热器表面的温度
和性能参数,如散热效率、冷却时间等,来评估散热器的性能。

6.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对散热器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确定散热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行业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标准可能因不同的行
业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测试之前,应根据具体的要
求和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准备。

散热片进料检验规范

散热片进料检验规范

XXXXX有限公司散熱片進料檢驗作業指導書文件編號:XXX版本: 01制訂單位:品保部制作:XX审批:XX初版發行日期:XX本版發行日期:XXXXXX電子有限公司文件名稱散熱片進料檢驗作業指導書版本01制定日期2013/6/1 編制部門品保部頁數第1頁,共7頁擠型材進料檢驗作業指導書一.抽樣基准﹕1、抽樣計劃采用MIL—STD—105E LEVELⅡ單次抽樣。

1.1允收品質水準(AQL值)標準1.2嚴重缺點:CR=01.3重要缺點:MAJ=0.41.4次要缺點:MIN=1.502、抽樣數量:2.1外觀檢驗,每批抽樣數量依抽樣計劃表。

2.2測量規格時,每批記錄為5PCS,需能反映狀況,數量小於或等於5PCS,則需全數檢驗並記錄。

二.檢驗作業指導書說明﹕項次項目規格檢驗方式判定C=0 Maj Min結構整體實物必須與圖面相符目視○材質成份供應商附材質證明(散熱片鋁型材型號為:6063-T5)目視○硬度硬度按圖面規格進行檢測若圖面無要求的按:HV64-75度)硬度計○環保供應商附SGS報告/签订ROSH保证书目視○尺寸重要尺寸依圖面上所標示的重點尺寸進行檢測. 適用的儀器○次要尺寸依圖面上所標示的尺寸進行檢測. 適用的儀器○外觀表面1.刮壓傷在後續加工過程中可去除的允收.目視○2.不可有模刮傷、缺料、多料、整體彎曲現象.目視○3.歪齒不可超過齒厚度的1/2,裂齒正常情況下不允許,必要時依限度樣品.目視○4.脏污表面處理可去除或組裝後不易發現的允收.目視○包裝符合性1.標示必須清楚需與實物相符.目視○2.不可有短裝、混料、錯料現象.3.包裝方式不損壞物品為原則相關資料檢驗報告1.材質證明2.SGS報告(SGS報告在材質成份未改變時,每月附一次「報告有效期為2年」)目視○(注:若本作業指導書要求與項目與客戶要求項目相抵觸時,以客戶要求為准.) XXXX電子有限公司文件名稱散熱片進料檢驗作業指導書版本01制定日期2013/6/1 編制部門品保部頁數第2頁,共7頁扣具進料檢驗作業指導書一.抽樣基准﹕1、抽樣計劃采用MIL—STD—105E LEVELⅡ單次抽樣。

QW-A-006散热片外观检验标准WH

QW-A-006散热片外观检验标准WH

QW-A-006散热片外观检验标准WH1.目的定义散热器系列产品的外观不良现像,为生产单位及QC提供判断标准.2.范围适用于散热器系列产品的外观检验作业.3.检验方法3.1照明:80-120英尺烛光之冷白萤照明光或同等强度光照明,光线与被测面成45度角3.2位置:被测零件距离眼睛300-350mm并垂直于视线.3.3目测时间:每个外观面3-5s4.通用产品之外观定义4.1划痕:零件或产品表面与较硬尖状物发生相对移动而产生条状的痕迹,一般划痕不会破坏产品表面保护层.4.2刮痕:能够破坏产品表面保护层导致漏出基材的划痕称为划伤,划伤一般会有明显手感.4.3压痕:产品与硬的物质发生垂直于接触面的力的作用而导致产生的局部凹痕.4.4碰伤:产品表面与其它物质在瞬间发生撞击导致产生的表面现像.4.5变形:产品各部份因受力发生偏离轴线或扭曲的现像.4.6磨损:因模具或治具长期使用导致局部尺寸变异产生的现像.4.7脏污:产品表面附著的杂质,油污,指印及附著物因发霉,变色导致的外观现像.4.8毛刺:有划伤力,通常在边缘或孔上呈突起状.4.9水渍:不洁清洗导致表面的变色.4.10变色/色差:材料表面颜色变化.4.11表面不平(啃刀):散热片表面凸出(线)或凹陷(线),一般由模具或切伤引起.4.12异质材料(杂物):设计的零件表面上不存在,但粘附在实际零件表面或嵌入零件中的材料.4.13露底材:表面处理后非期望的原材显露.5.外观检验项目及标准5.1变形:散热片齿间距≤6mm,变形间距在齿片间距的1/2以内可接受,散热片齿间距小于6mm,大于8mm时,变形间距在齿片间距的1/3内可接受。

5.2.1最大允收刮痕尺寸为宽3mm长8mm,最大磨损应在∮25.4mm外接圆内,在∮152mm的圆内最多不超过4个刮痕或2个磨损.5.2.2底部与CPU接触部位不能有划痕.5.3压痕/碰伤5.3.1碰撞伤判定为NG凹痕1.0mmX1.0mm合计2个以内判定为OK.5.3.2底面贴,涂导热胶部位5.3.2.1有感及无感刮伤,撞伤判定为NG.5.3.2.2无感摩擦伤判定为OK.5.3.2.3有感摩擦伤判定为NG.5.3.2.4整个底面需进行研磨的纹路必需一致朝同一方向且粗糙度必需符合要求.5.3.3底面与贴,涂导热胶同一面以外之外露部份.5.3.3.1无感刮伤:长度不限宽1mm以内几处不限判定OK.5.3.3.2无感撞伤:长3mmX宽3mm以内几处不限判定OK.5.3.3.3无感摩擦伤判定OK.5.3.3.4有感刮伤,撞伤,摩擦伤判定NG.5.3.3.5刮伤长度不能超过3mm,宽度不能超过0.2mm 不可露底材.5.3.3.6铝板不能有刮伤,若组装后可隐藏判定OK.5.3.4其它面5.3.4.1无感刮伤,撞伤,摩擦伤判定OK.5.3.4.2有感刮伤,撞伤摩擦伤判定NG.5.3.4.3锡膏附著限度内判定OK.5.4扣具5.4.1刮伤,撞伤小于或等于3.0mm长X 0.5 宽2处以内判定OK.5.4.2摩擦伤长10mmX宽2mm判定OK.5.4.3扣具折弯部份的磨擦伤判定OK.5.5导热膏5.5.1导热膏边沿部位不得缺损.5.5.2导热膏中间部位不得有露底现像.5.6脏污/异物5.6.1产品表面不得有螺丝镀层,铝屑等可以导电之杂物.5.6.2导热胶异物及脏污判定NG,导热胶变色判定NG.5.6.3能遮盖的脏污在确认不会产生腐蚀,流动等影响性能或污染其它部位的则可以接受.5.7毛刺5.7.1能在震动或长时间内有脱落嫌疑的毛刺必须清除.5.7.2产品四周各边及切断面不可有锋利的毛刺,避免划伤人身体.5.8裂纹:鳍片根部有轻微裂纹可允许,但裂纹长度不得超过5mm宽度不超过鳍片2/3且数量不可超过鳍片总数的1/5.5.8表面处理痕迹5.8.1占表面积75%以下的水渍可以接受.5.8.2碱洗后针孔腐蚀直径在1mm以内且在10mmX10mm的范围内不超过3点,HS各面不超过这种状况两处则可以接受,如不影响表面平面度的雪花状痕迹可接受.5.8.3残留药液附著沟槽是引起颜色变化可以接受,如在产品表面则不允许.5.8.4表面处理后表面颜色不均匀/变色允许.5.8.5挂点大小在直径1.0mm内且总数量在挂架支点数量以内可以接受.5.9标签类不良5.9.1各类标签类内容不清楚不能接受5.9.2标签类内容有产生严重扭曲等不良则不能接受.5.10导热膏5.10.1剥落5.10.1.1成Z字方向时剥落长度等于或小于1.0mm判定OK,超过1.0mm判定NG.5.10.1.2成X或Y字方向时导热胶边沿小于或等于2.0mm判定OK,超过2.0mm判定NG.5.10.2导热膏表面损伤(残缺)5.10.2.1导热膏边缘部位缺损不得超过1.0mmX1.0mm仅限1处.5.10.2.2导热膏中间部位不得有露底现像.核准: 张向辉审核: 李冉制订:陈也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热片(heat sink)检验规范
目的:此规范之目的用于判断Heat Sink产品外观之可接受及不可接受之标准。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种制程技术制作之Heat Sink外观检验。

(若客户的特殊要求时,以该合约要求之文件优先。


规格文件优先权:当遇到不同规格文件冲突时,请依以下优先权
3-1 针对限度样品或允收条件所订定之规格
3-2 采购订单或指定之合约
3-3 Delta工程图面及规格
3-4 此份外观检验规范
抽样标准:依据MIL – STD - 105E 收样表,一般检验水准Ⅱ,AQL 1.0 抽样标准实旋抽样检验。

检验环境条件、设备及表面等级:
5-1 检验环境条件:
5-1-1 温度及湿度:常温20℃±8℃、湿度:常湿45%~85%。

5-1-2 照明:400~500烛光之白色萤光性照明设备,眼睛与受检面成45°左右。

5-1-3 目视距离:表面Class A / B 45cm,Class C 60cm。

5-1-4 检验时间:表面Class A 10秒/面,Class B 5秒/面,Class C 3秒/面。

5-2 检验设备:透明塑胶尺、游标卡尺、高度规、工作平台、表同粗度计、投影仪等。

5-3 表面等级:Class A表面检视时必须翻转检视面以得到最大反射光线,Class B / C 表面检视时则不可翻转检视表面。

于检视表面时不可使用辅助之仪器将检视面放大,负责检视人员也必须经过适当这训练。

请依以下检视图示
Class A (Viewing Conditions)
Class B (Viewing Conditions)
Class C (Viewing Conditions)
检验标准:
6-1 成品外观:依台达电子工程图面。

6-2 供应商提供相关品质证明文件:
6-2-1 材质证明文件
6-2-2 出货检验报告(EX:尺寸、拉拔力量测试数据、膜厚测定资料等。


Heat Sink 种类及表面等级定义:
7-1 Heat Sink 种类
7-1-1 铝挤型(Extruded Heat Sink)
7-1-2 铝压铸(Die-Casting Heat Sink)
7-1-3 锻造(Forging Heat Sink)
7-1-4 堆叠型(Stacked Heat Sink)
7-1-5 折叠型(Folder Heat Sink)
7-1-6 刨、削型(Skive Heat Sink)
7-1-7 冲压型(Stamping Heat Sink)
7-1-8 机械加工(Machining Heat Sink)
7-2 Heat Sink 表面等级定义
缺点类型:
8-1 外观
8-1-1 有感刮痕:一般露出底材或深度较深(大于0.25mm),用指甲可以感觉出来。

8-1-2 无感刮痕:刮痕程度浅,用指甲无感觉但目视已明显可见刮痕。

8-1-3 擦伤:人员操作、触摸所造成表面相互磨擦而成,指没有造成表面缺失的画痕、深度较浅。

8-1-3 裂缝:材料部份断裂,典型的例子是发生在弯折引伸加工之外侧。

8-1-4 毛头、毛边:剪切或冲压道致残留的不平整边缘。

8-1-5 生锈:材料与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变化,而失去原有特性,如铁或铁合金的可见腐蚀。

8-1-6 凹凸痕或撞伤:受其它物体冲击所造成表面异常凸起或凹陷。

8-1-7 污渍、污渍、脏污:一般为加工过程中,不明油渍、外来物质或淤物附著造成。

8-1-8 变形/倾斜度:指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外观形状变异或倾斜。

8-1-9 指纹:指指纹留于产品表面。

8-1-10 多孔性(砂孔):Holes or voids(blow holes, pit, under-fills)。

8-1-11 污点或斑点:类似脏污但擦不掉。

8-1-12 外部杂质(异物):非设计本身而存在之异物。

8-1-13 鳍片倾斜:指鳍片因外力或成型条件不佳所造成之鳍片倾斜。

8-1-14 鳍片变形:指鳍片因外力或异物所造成之鳍片变形。

8-1-15 表面崎岖或不平坦:由于heatsink模具表面损伤,而造成heatsink表面之崎岖或不平坦。

8-2 表面处理
8-2-1 异色(色差):除正常阳极、化学镍、电镀色泽外,均属之,例如:铬酸皮膜过度造成的黄化,或光泽剂添加不当……等类似情况。

8-2-2 电击(挂镀点):阳极或电镀过程中,工件碰触大电流产生异常的缺口。

8-2-3 白斑:材料镀前表面锈蚀深及底材时,电镀后因光线折射,产生白色斑纹。

8-2-4 水纹:烘干作业不完全或水质不干净造成。

8-2-5 吐酸:药水残留于夹缝无法完全烘干,静置后逐渐流出,常造成腐蚀现象。

8-2-6 脱层(翘皮):镀层附著力不佳,有剥落现象。

8-2-7 过度酸洗:浸渍酸液时间过久,造成金属表面过度腐蚀。

8-2-8 表面机械加工厂痕迹:指经由布砂轮、喷砂、冲压、CNC等机械加工所留之痕迹。

(例如为达表面平面度而进行研磨或裁切HEATSINK或冲压所留之痕迹。


8-3 其他事项
8-3-1 铆合件须铆至定位且平整,
8-3-2 铆合件铆合后不行有松动的现象。

外观检验标准
9-1 Heatsink 缺点允收标准
Defect Type Class A Class B Class C
坑洞、凹痕不允许任何面积上坑洞、凹痕小于或等于1.5(长)×1.5(宽)×0.25(深)mm以内
外观同一面上低于2处坑洞、凹痕允许
有感刮痕不允许有表面涂装者,不可露底材
任一区域面上低于5条刮痕
刮痕小于或等于5.0mm(长),0. 5mm(宽)
刮痕深度小于或等于0.25mm以内有表面涂装者,不可露底材
存在Fin与Fin之间之刮痕于60mm目视距离不可视,则允许
无感刮痕不允许有表面涂装者,不可露底材
任一区域面上低于5条刮痕
刮痕小于或等于5.0mm(长),0. 5mm(宽)有表面涂装者,不可露底材
存在Fin与Fin之间之刮痕于60mm目视距离不可视,则允许
擦伤不允许宽度小于2mm
长度小于heatsink长度允许
表面崎岖或不平坦不允许小于0.2mm 允许
污渍、污积、脏污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污点、斑点不允许不允许允许
异色(色差)不允许依限度样品
依附件图面资料允许
外部杂质(异物)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表面机械加工痕迹符合尺寸及几何公差要求则允许依限度样品允许
毛头、毛边不允许任一毛边小于或等于0.2mm以内任一毛边小于或等于0.2mm以内
鳍片倾斜度不允许鳍片倾斜度低于5度鳍片倾斜度低于5度
鳍片变形不允许鳍片外观变形小于0.2mm 允许
裂缝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阳极挂镀点不允许目视距离45mm看不到为限允许
指纹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表面机械加工痕迹不允许:
冲压痕
喷砂
允许:
CNC刀痕
砂轮允许:
冲压:不可超过2mm
喷砂:不可超过图面要求之喷砂范围
CNC/砂轮允许
脱层(翘皮)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吐酸/过度酸洗不允许不允许允许
水纹/白斑不允许目视距离45mm看不到为限允许
9-2 入料铜块氧色允收标准
note:基于铜块运输过程可能造成之表面异色(ex:氧化),以下标准供台达入料检验依据。

供应商则必须依据9-1所述之标准进行检验。

Defect Type Class A Class B Class C
Cu异色最多允许4块自然氧化所造成之异色污点,尺寸必须小于6.5mm
最多允许1块自然氧化所造成之深黑异色污点,最大尺寸必须介于6.5mm~19mm之间
最多允许1块自然氧化所造成之浅色异色斑点,最大尺寸必须介于6.5mm~32mm之间
最多允许2条自然氧化所造成之异色斑纹,最大尺寸宽度小于1.5mm长度小于25.5mm
(以上均针对单一表面所作之定义)最多允许4块自然氧化所造成之异色污点,尺寸必须小于6.5mm 最多允许1块自然氧化所造成之深黑异色污点,最大尺寸必须介于6.5mm~19mm之间
最多允许1块自然氧化所造成之浅色异色斑点,最大尺寸必须介于6.5mm~32mm之间
最多允许2条自然氧化所造成之异色斑纹,最大尺寸宽度小于1.5mm长度小于25.5mm
(以上均针对单一表面所作之定义)存在Fin与Fin之间之自然氧化允收
10.包装
10-1 包装箱不可破裂
10-2 包装箱不可潮湿软化
10-3 包装箱内必须整齐且易于拿取
10-4 每次交货每个包装箱必须有使用相同之材料,尺寸及包装形式
10-5 内外包装标示需正确无误
10-6 不可有混料
10-7 标签文字需清晰可辨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