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市王楼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C.④①⑦⑥⑤③②D.⑤⑦⑥①②③④
7、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4)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酝酿liàng 抖擞sǒu 清脆cuì
B.黄晕yùn宛转wán散步sǎn
C.嫩叶nèn 应和hè 安巢cháo
D.披蓑shuāi抚摸fǔ薄烟báo
第三次特别对待: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
2.小说的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此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婆婆已“抽中”一等奖,达到了经理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继续抽奖”这一情节?
4.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
5.依据全文,概括老婆婆的性格特点。
3.A
三
【答案】
1.主要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这两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当年挣钱的不易和对来之不易的收入的珍惜及兴奋满足之情。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半句总结前文,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场景3.“不小心”其实是故意为之。这里表现了母亲既要给父亲足够的锻炼机会,又要让他不易察觉的细心。体现了父母之间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深厚淳朴的感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A4版)

A.遮弊 各得其所 美不盛收 呼朋引伴
B.蝉褪 人生鼎沸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C.分岐 高枕而卧 小心翼翼 不求深解
D.尴尬 众目睽睽 花团锦簇 油然而生
3、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⑤高二时,学校文理分科。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语文成绩好,虽然也不低,师长们多年来在耳边不停提醒我:你数学需要提高啊! 你偏科啦!我渐渐也承认了这个现实:我脑子不灵,于是我报了文科班,但依旧对数学这一科怕得要死。分科之后,教我们数学的是当地名声赫赫的泰斗级老师。
⑥有一次他问我:你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把数学也兼顾一下呢?我说:老师,我从小数学就偏科,我不擅长学数学。
三
1.①丝瓜花的生长范围很广;②花开得繁茂、美丽;③各具其态,天然成趣。
2.提到齐白石的画,既有力地说明了丝瓜藤蔓和丝瓜花儿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又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3.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丝瓜花儿”比喻成“调皮的孩子”,并赋予它人的动作“伏”、“仰”、“蹲”、“顾盼”、“相背”,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丝瓜花儿各具其态、天然成趣的特点。
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句是( )
这是一片生命的风景,整个底色是绿的。,每座山都像一个披着哈达的丽人。江流如带,,带着一股野性。
①远山,凝青、含黛;云烟,袅袅
②远山凝青含黛,云烟袅袅
③从远处飘来,波光闪闪,雄浑,强健
④波光闪闪,雄浑、强健,从远处飘来
⑧我听到这话别提多高兴,感觉整个人都解放了:原来,“科学表明”,我在数学领域不但不是废物,而且非常“有戏”。那学期的考试,数学满分值150,我拿了142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阶段测试卷及答案

③六十年前,哪有现在这样“浑身”布满葡萄干的面包呢?那时一个小圆面包上,只有正中央镶一粒葡萄干,边上偶尔再黏上一两粒,那就是不得了的丰富啦!
④母亲有胃病,很“新式”地要吃“西点面包”。每回长工有事进城,才顺便为她买几个带回来。母亲把它们当宝贝似的收在碗橱里,厨房工作做得正忙,胃里饿得直冒酸水,她就拿出面包咬一口,又放回去。直到饭菜都烧好,她才坐在門槛边那张长凳上,把一双站得疼痛的小脚搁在矮竹凳上,捏着葡萄干面包,看一眼,咬一口,细嚼慢咽地品味起来,但总是把那两三粒葡萄干留到最后才吃。我在她身边转来转去,实在想看那几粒葡萄干,老是问:“妈妈,您为什么还不吃葡萄干呀?”她总是说:“急什么嘛,总要嚼得细细的才补呀!”我说:“才两三粒葡萄干,还补不到牙齿根呢!”母亲笑眯了眼说:“谁说的,葡萄干补血的,补了血,浑身都补了。”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D.硕果(shuò)赫然(hè)潜心贯注(qiǎ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宛转 嘹亮 憔悴 决然不同
B.睫毛 倜傥 淅沥 不求胜解
C.草垛 云霄 侍弄 咄咄逼人
D.确凿 寻觅 逃窜 翻来复去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怖,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七年级上学期第3次月考试题(共18页)

2021-2021学年(xuénián)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3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满分是:150分〕成绩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牧羊人依靠自己的yì力,把一片废xū建造成美丽的家园,以自己微bó的力量改造了一方土地,创造了人间的奇jì。
2.以下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的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C.“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教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D.今天下午,同学们都要去看电影,你去,还是不去呢?各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哪一项〔2分〕A.经过割草机的修剪后,疯长的草坪变成了不毛之地....。
大相径庭....。
C.不少青年挑精拣肥、拈轻怕重....,放弃了许多就业时机。
D.对于不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弄清楚答案。
4.根据提示填写上课文原句。
〔8分,每空1分〕⑴峨月半轮秋,。
⑵,应傍战场开。
⑶水何澹澹,。
⑷非淫慢那么不能励精,。
⑸?<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诫子书?中表达“学〞“才〞“志〞三者关系的句子是:,。
5.名著(míngzhù)阅读。
〔6分〕⑴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填空。
〔3分〕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于灵霄殿外。
不等宣诏,直至御前,朝上礼拜。
……玉帝宣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孙悟空去除授。
旁边转过武曲星君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
〞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 A 罢。
〞众臣叫谢恩,他也只朝上唱个大喏。
玉帝又差木德星官送他去御马监到任。
A处应填的官职应是,美猴王被封为官的原因是。
⑵以下对于名著内容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3分〕A.?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内育仙胞,见风化作石猴。
(完整版)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24 分)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 分)A. 狭隘.(y ì) 怂.恿(s ǒnɡ)B. 脱.离(tu ō)污涩.(s è) C. 实践.(ji àn) 突兀.(wù) D. 鄙薄.(b áo) 纯粹.(cu ì) 岩脊.(j ǐ) 微.不足道(wēi) 虐.待(n üè) 拈.轻怕重(zh ān) 派遣.(qi ǎn) 哄.堂大笑(h ōnɡ) 蜷.伏(qu ǎn) 漠.不关心(mò)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臭椿陡峭晕炫惊慌失措B. 暮色藤椅凌乱小心翼翼C. 挪动安祥悬崖犹豫不抉D. 抽噎骄傲惩戒遥不可即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B. 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C. 此地由一块荒秃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瓜果飘香、生态环保的“绿洲” ,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摩团前来观摩“取经”。
D. 近日,一男子在地铁抢夺他人财物,警方刨根.问.底..4 天后抓获。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被培育的关键时期B.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 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5. 按要求填空。
(对联2分,默写一空1分,书写1分) ①《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非学无以广才,。
( 诸葛亮《诫子书》),铁马冰河入梦来。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附带参考答案本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记清晰、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大家好!欢迎来到读书分享会!我们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让我们领略美景,联想春天的花香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ɡ:读书让我们走近名人,感受鲁迅在r én jìhǎn zhì的荒园里捕鸟的童真童趣;读书让我们大开脑洞,想象女娲.造人时的méi kāi y ǎn xiào :读书让我们学习美好品行,如白求恩身上精益求精的精神:读书让我们体察人生,明白爱不能咄.咄逼人,而要在分歧.中达成统一;读书让我们体悟生命,如ɡuài dàn bùjīnɡ的劳伦兹教我们尊重动物,热爱生命……本次读书交流会,将为我们搭建一个分享读书心得的平台。
祝愿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但能得到创作的灵感,而且能获得阅读的快乐。
1.上面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rùn wāduōqíB.yùn wāduóqíC.rùn wáduōzhīD.yùn wáduōzhī2.上面文段拼音处所填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晕酿人迹罕至眉开颜笑怪诞不经B.晕酿人迹罕致眉开眼笑怪延不经C.酝酿人迹罕致眉开颜笑怪延不经D.酝酿人迹罕至眉开眼笑怪诞不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啊!B.球场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动威。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páng()然大物chī()想hái( )骨轻yíng()碧瓦飞甍.() 憔.( )悴攥.()住菡萏.()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苦心孤()()首挺立更胜一()惊()失措海枯石()( )然长逝心旷神()忍俊不()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裁.如星点(“裁”通“才”,只有)B、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C、诲女.知之(“女”通“汝”,你)尊君在不.(“不”通“否”,在不在)D、三.省吾身(三,多次) 与儿女..讲论文议(儿女:儿子和女儿)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拟人)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比喻)C、蝈蝈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
(比喻)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比喻)5、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走一步,在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文章写“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
B、《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C、《春》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文中写出了春天的动人景色,语言夸张,充满想象力.D、《散步》写了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相亲相爱,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表达了作者关于伦理的思想.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B、《风筝》——鲁迅—-原名周作人-—浙江绍兴人C、《理想》—-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D、《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7、将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的序号填入括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4.本文与《孙权劝学》在“劝人读书”这个问题上结果是否相同?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四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颊(jiá)匿笑(nì) 徘徊(huái)霎时(shà)
B.倔强(qiàng) 胆怯(qiè)蜿蜒(wān)诀别(qué)
C.模样(mó)弧形(hú)冀中平原(jì)截然不同(jié)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江苏新沂市王楼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小憩.(qì)骚.(sāo)扰绽(zhàn)开聒.聒(guō)迂.回(yū)B.伫.(chù)立训诫.(jiè)伶仃.(dīng)酒酿.(niāng)着实(zhuō)C.啜.(chuò)泣迸.(bìng)溅凝.(nín)成闷.热(mèn)屏息(bǐng)D.挑.(tiāo)逗喧.(xuān)腾辜.(gū)负收敛.(liǎn)须臾.(yú)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3分)A.一知半解头晕目眩盘虬卧龙宽宏大量B.知知不休瘦骨嶙峋蜂围蝶阵C.教学相长仙露琼桨油然而生鸦鹊无声D.灰心丧气擎天撼地小心翼翼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B.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功课。
C.大家虽取得了好成绩但不能骄傲,需要再接再厉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D.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展馆,在亚运赛场,在那些家喻户晓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二、语言表达5.仿照下面划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4分)生命因追求而美丽。
生命中如果没有追求,就好像天空中没有了太阳,就好像大地上没有了群峰,,。
三、句子默写6.默写诗文中空缺的部分。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观沧海》曹操②,。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晏殊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雍也》④子曰:,,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⑤《次北固山下》中描述自然时序交替蕴含哲理的是:,。
四、课内阅读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②可以为师矣③其不善者而改之④思而不学则殆8.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什么关系?你赞同孔子的观点吗?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认识。
五、文言文阅读阅读《虽有嘉肴》,完成后面小题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三十而立:②教学相长:③不知其善也:④然后能自强也:⑤把原文中空缺处补充完整。
,。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12.结合自己的经历,从学习的角度谈谈“教学相长”给我们什么启示。
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9分)○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2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4“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5“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6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7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8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9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计划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10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1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3.文中加点的“它”和“别的一切”分别指代什么? (2分)14.为什么作者“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3分)15.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又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联系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说说作者这样写在结构上的作用。
(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12分)大风(莫言)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
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
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
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
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长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
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
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
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
“看我怎么割。
”爷爷示范给我看。
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
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
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
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
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
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
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
”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
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
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城哆嗦。
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
庄稼慢慢地直起腰。
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
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
”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
”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萌芽》 2013年第1期,有删改)16.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3分)17.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6分)(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一句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品味“我们钻进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
18.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3分)(1)“爷爷,那是什么?”“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
”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
”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
”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七、作文19.按要求作文我们经历的十几年的生活里,有时会和父母、同学、老师甚至陌生人之间发生一些的小矛盾,这些生活中的不和谐的音符往往会让我们感到愤怒、难过、失望,或者沮丧……但是,如果尝试着用一颗宽容大度的心去原谅他人、理解他人、接纳他人,或许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快乐和幸福。
要求:自选角度,请以“宽容,是一枚开心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