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设施农业农民增收示范项目区申报指南

2018年设施农业农民增收示范项目区申报指南
2018年设施农业农民增收示范项目区申报指南

2018年设施农业农民增收示范项目区申报指南

一、申报主体

低收入农户相对集中的村(社区)为申报主体。

二、申报条件

1、项目区所在村(社区),2018年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50户以上;项目区带动所在村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增收超过1200元。

2、项目实施地点必须符合我区农业规划。

3、成立低收入农户增收合作社。将项目区所在村所有低收入农户吸收为增收合作社社员;财政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区资金作为增收合作社的股金,量化到增收合作社社员;项目区每年对增收合作社社员的分红不得低于财政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区资金的5%(连续三年)。

4、镇街强化行政考核推动。村委会要签订带动承诺书,明确项目实施主体的带动责任。

5、不断拓宽项目区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通过分类施策,积极吸纳低收入农户到项目区务工,扩大低收入农户进区务工比重;村集体支持有经营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租赁项目区农业设施自主经营,采取“低租金”模式将设施提供给低收入农户经营三年;建立低收入农户分红机制;鼓励项目区通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服务、发放种禽种苗、开展捐资助学等其他办法辐射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

三、补助内容

与高效设施农业补助内容相同

四、补助标准

按照不超过农业设施标准投资额的80%给予补助。

五、建设要求

参照高效设施农业建设要求。项目区当年新建连片8332钢架大棚,棚体8米、棚高3.2米以上、肩高1.8米以上,热镀锌钢管、管径32cm以上,拱管间距80cm 、棚间距不小于1.5米。设施农业总投资30万元以上。

六、资金管理

项目单位要建立项目专帐,实行专帐核算,切实做到专款专用,补助资金不得用于与项目建设无关的支出,除劳务费类支出,超过1万元的支出必须使用银行转帐,不得使用大额现金支付。

项目完工后,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财务审计和现场核查,项目资金原则上实行“先建后补”的政策。

七、申报要求

1、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各镇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申报指南要求审核筛选项目,实地验证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严禁弄虚作假。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坚决予以淘汰,确保申报项目实施基础扎实、申报条件充分、预期成效显著。同一单位同一地点三年内不得申报同类型项目;对2017年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经验收未完成的承担单位,不得申报2018年项目。

2、项目申报程序。设施农业农民增收示范项目区由各镇街经管站组织申报。镇街经管站审核后,填报《溧水区2018年市级切块农业项目申报汇总表》给区农业局对应的业务科室汇总,业务科室对项目进行审查、筛选、排序后,报局计

财科汇总,计财科将汇总的《溧水区2018年市级农业项目申报汇总表》提交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初选申报,并报送区财政局等部门会审;初选申报项目在溧水区农业局网站

7天,公示如有异议的,业务科及时组织复核并予以回复,无异议后最终确定溧水区2018年市级设施农业申报项目,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将给予批复,项目单位根据批复组织实施。

3、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要求。在《市级农业项目申报标准化文本》中,需填报项目绩效目标。项目申报单位的绩效目标将作为项目立项、考核验收及绩效评价的重要标准和依据,项目申报单位要高度重视绩效目标申报工作,认真填报项目实施绩效相关指标并配合做好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4、项目管理要求。设施农业的建设采取合同管理,设施农业项目接受市、区、镇农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项目的监督管理;区农业局、相关镇街经管站督促项目单位按标准、按进度实施,确保在年底前保质保量完成;区财政局对项目资金负责监管。由于特殊原因需要变更项目建设内容的,须于2018年9月30日前向镇农业部门提出变更申请,经区农业局同意批复后方可变更,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内容的,责令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项目,三年内禁止申报农业项目。

5、申报资料。

项目申报均需提供以下资料:区农业局、区财政局联合申报文件,随文报送项目申报汇总表,同时需报送以下资料:设施农业农民增收示范项目区建设申报书;

设施农业农民增收示范项目区建设实施方案;

设施农业农民增收示范项目区建设增收责任书;实施区域闭合的GPS航迹图;

项目区所在村(社区)低收入农户基本情况表。

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作者:孙晶明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6期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必须首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实际上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资源配置的关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负有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重任。农业资源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耕地、水和环境。适应新阶段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应该做到:一要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二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三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环境污染。 因此,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草原改良与人工草场建设工程技术、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业航空技术等将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 一、农业机械化是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和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现代农业机械根据农村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了农村经济。 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业,使农业稳产、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不光只是稳产、高产,更要注重于高效。环保型农业、都市农业应运而生。要满足这一点,仅靠传统的人工作业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助于农业机械的帮助,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由之路。 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 农业机械化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能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体力劳动中释放出来,加快农村劳动转移的步伐。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促进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化,既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又能延长产业链,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小城镇建设。农机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农业机械化可提高农产品质量。

乡镇2018年农业安全生产责任书

乌石镇2018年农业安全生产 责 任 书 乌石镇人民政府

乌石镇2018年农业安全生产责任书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明确和落实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有效防范农业生产事故的发生,明确以下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迫责”的安全生产责任。 二、实行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切实加强农业生产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村委会的属地管理责任。 三、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质量管理,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加强渔业生产安全管理,开展渔业生产安全教育,加强对渔业生产企业等主体生产安全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农用自备船管理,建立健全档案,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沼气施工、使用的管理。加强对动物疫情防控的管理。组织开展农业生产环节、农业生产设施隐患排查,常态化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落实问题整改。 四、加强木竹采伐、运输、加工和销售全过程生产安全的宣传、教育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跟踪整改,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植树造林、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工作实施过程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 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开展

隐患排查。加强防汛抗旱安全生产管理,认真做好汛前检查、汛期值班值守和防汛抗旱组织等工作,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加强茶叶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开展茶叶生产的人身安全、用电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和防火安全等综合检查,确保茶季生产安全。 七、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八.加强移民后扶、移民避险解困等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管和教育、 九、加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做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十、加强脱贫攻坚到村扶持项目的安全管理,做好贫困户安全生产教育工作。 十一、对辖区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及时报告,迅速组织施救,认真做好善后工作。 乌石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 (签字盖章)(签字盖章) 2018 年3月

促进农业产业化及农民增收的建议

促进农业产业化及农民增收的建议 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产业化已成为中国改革和农村发展最普遍、最长远的战略突破和创新。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基本途径,例如农业低效、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贫困等。在产业化的诸多效应中,增加农民收入成为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在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许多研究者强调了农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从不同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例如农业产业化可以把农民推向市场,有效地转化劳动力,提高农业的相对效率,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产业主要由龙头企业管理,以科技兴农,建立中间市场或专业市场,扩大产业链[1]。促进农业产业化以增加农民收入的理论内容相对比较完整,但现有的定量研究只关注金融投资基金在工业化中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对产业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定量分析较少。鉴于此,运用相关信息,定量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找出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1我国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 首先,我国农业商品化程度相对较低,许多地区的农村居民仍处于自给自足和部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没有持续增加收入的意识。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存在巨大差异。由于农业商业化程度低,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比较多,但是售价较低,收入也不高[2]。其次,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也是限制农民收入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美国农业部的有关资料可知,美国目前80%的食品消费用于产后分销、批发和零售、运输、加工等,在消费支出对粮食、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增长中,约92%是生产后农业服务的成本。我国农产品的加工水平比较低,附加值得不到体现,消费者不愿意进行消费。但是我国人均GDP近年来不断上升,消费者不仅看中产品的本质,对产品体现出来的外在价值也非常关注。虽然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了,但农民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农产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再次,农民的种植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也没有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农村信息闭塞,农民不了解市场信息和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售卖价格较低,收入较少。通过成立农业合作社,对入社的农民进行统一管理,指导农民种植市场中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在成熟后进行统一销售,提高销售价格,进而增加农民收入[3]。 2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1农业产业化的组织类型和利益结合关系 首先,“市场+农户”模式。“市场+农户”模式中的市场不是指一般的市场,而是商品交换的具体场所,是一种比较狭义的市场。市场给农户提供销售农产品的摊位,同时社区也为农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三产互动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近日,市政协组织了调研组,对我市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我市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2748元,提高至2003年的3556元,年均增长4.4%。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后,当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83亿元,人均减负率达65%。 一、农民增收现状 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虽逐年有所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三农”问题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 1、城乡居民收入反差大。从1997年到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七年共增加808元,年均增长4.4%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3923元,年均增长9.6%,两者相差5.2百分点。两者增量比较,前者是后者的4.9倍。 2、农民增收渠道少。据调查,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从乡镇企业及村组集体经营收入减少,2003

年农户经营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5%。个别县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烟叶,收入结构单一,万一烟叶滑坡,就难以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3、农业增产不增收。据调查,近年来,农业技术没有新的突破,粮食及经济作物的品种没有更新,虽然农产品在量上有新增加,但由于品质结构没有改善,优质农产品少,市场卖价低,造成增产不增收。 4、农民收入不稳定。近年来,由于水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市场价格波动大,农业是弱质产业,抗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能力弱,给农民增收造成不稳定性。 5、农民收入不平衡。调查中发现,凡文化程度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多数从事二、三产业致富;而从事纯农业的农民多数文化程度低,增收渠道窄,外出打工的机会少,家庭收入低。调研组在市区对近郊4个村11家农户进行调查。这里条件虽相对较好,但人均收入只有2570元。大田县目前农民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村有34个,3.07万人。 6、农民收入入不敷出。从统计数据上看,虽然农民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但大多数农民收入基本只能养家糊口,生活并不宽裕,有的还比较贫困。特别是农村医疗、教育和人情费支出不断加大,造成收支极不平衡。如现在农村没有医疗保障,农民生小病一般不敢上医院求医,若遇大病就得举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实施方案(同名34271)

融安县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全国、全区和柳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自治区、柳州市关于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和柳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以发展主导产业、推动全民创业、实施充分就业为重点,坚持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产业为支撑,积极实施工业化引领、产业化提升、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形成以农村产业、劳务经济、二三产经营收入为主导,以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农民增收格局,实现农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长。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城乡原则。以加快推进城镇化为目标,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社会事业均等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城镇村庄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农工互动、城乡协调的发展格局。

――坚持深化改革原则。以土地经营权流转、林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创新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点,优化配置资源,聚集生产要素,建立和完善促农措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农民增收和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为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产业支撑原则。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加强产业强村大户与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打好农民增收的基础。 ――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北部以林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松杉、毛竹、油茶、金桔、罗汉果及中草药套种;在国道沿线等条件较好的乡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重点抓好甘蔗、桑蚕、淮山、头菜、杂交柑、食用菌、畜牧、水产和特种养殖等农业优势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南部以粮食、甘蔗为重点,大力发展蚕桑、葡萄、西红柿、食用菌、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各类强村,发展各类产业大户。 ――坚持科技兴农原则。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强化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立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的技术服务体系,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提高科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三、工作重点 以有效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

2018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方案

2018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工作方案 一、政策调整背景和目标 (一)政策调整背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业补贴制度,执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决策部署,财政部、农业部安排、安徽、山东、湖南、浙江等5个省开展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试点。 (二)政策目标。在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坚持兼顾“生产和生态、公平与效率、指向性与操作性”的原则,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改进农业补贴办法,增强农业补贴政策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 二、补贴内容 (一)资金来源。将原农资综合补贴的80%(按省上文件要求,剩余20%用于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清算后的农作物良种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二)补贴对象。补贴对象为全县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荒,地力不降低。 (三)补贴方式。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耕地。省上文件要求,耕地面积的核定,以土地承包或土地确权面积为基础。XX年由于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未全面结束,此次耕地面积的核定统一以XX年计税耕地面积为基础(XX年起以土地确权颁证面积为基础),按排除法进行调整。以下几种情况不给予补贴: 第1页共6页 1、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 2、林地(耕地变为林地)。 3、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

4、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含因修铁路、高速公路、房地产开发、工业等征(占)用耕地)。 5、长年抛荒地(连续抛荒2周年及以上)。 6、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 (四)补贴标准。由县人民政府根据补贴资金总额和补贴面积统筹确定。每亩补贴标准=补贴资金总额÷补贴面积总和。 (五)兑付方式。按实际核实面积,经县农业局和财政局终审确认,报省农业厅、财政厅核准后,县财政局根据县农业局提供的经过终审确认的时间实际面积,以及乡镇人民政府提供的补贴清册,通过“一折(卡通)”将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土地承包户,在8月底前兑付完毕。 (六)工作职责 1、各村民委员会职责: (1)负责耕地面积的申报、核实、登记、公示等工作,并对补贴对象、面积的真实性负责。以村为基本单位,对种地农民开展实际耕地面积的登记、汇总、审核、公示以及核算补贴标准、补贴金额后的再公示。公示期间,应当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接收群众监督,发现 第2页共6页 问题及时纠正。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清册,并永久保存,同时上报镇农业服务站,再上报县农业局终审确认。 (2)负责登记、核实享受补贴农户的“一折(卡)通”户名和账号、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信息,享受补贴农民须签名、盖章或按手印确认。 (3)负责会同信用社,对兑现失败的补贴农户的信息纠错,每月纠错一次,报送县农业局,直到全部兑现为止。 (4)负责信访稳定。三项补贴政策合后,可能造成个别农户不理解,认为国家的补贴政策在减少;切块农资综合补贴的20%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机械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

农业机械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本文笔者从我国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农业机械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作用,阐述了当前农业机械化过程中的问题,重点探讨了有效推动农业机械化的措施,进而为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民;增产;收入;粮食产量;影响 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同时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是实现农业增产和农业增收的重要手段。鉴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农业的机械化,提高机械化水平。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化水平,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见,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增产的促进作用 农业机械化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是对传统农业发展的创新和改革。首先,农业机械化使得人均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粮食生产区推进机械化的进程,大大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以及产出率,真正的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拓展了农产品的范围,进而调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其次,农业机械化扩大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摆脱了生产和经营管理对农业发展的束缚,扩大了发展规模,进而推动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可见,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并且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截止到2012年,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7%,农业进入了机械化阶段,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二)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农业机械化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快速发展,还未=为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动下,粮食产量提高,并且投入减少,这就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解放了劳动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农业发展的效率,减少了人力的投入,这就解放了劳动力,进而使农民可以通过其他推经赚取更多的报酬。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种大型以及中小型的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对提高农业产量

乡村振兴规划——2018年农业文旅10万亿的市场已经开始

乡村振兴规划——2018年农业文旅10万亿的市 场已经开始 农业文旅产业迎来红利期!据国家旅游局预计,我国乡村旅游度假行业将形成10万亿级支柱产业。毋容置疑,这是大众乐于消费的朝阳行业,预示着文旅产业的投资窗口已然打开。 政策扶持 1.农业PPP支持农业文旅发展 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这是农业领域一个PPP指导文件。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物联网与信息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农业+文旅“的发展模式再次获得政策支持。 2.中央文件大力扶持农旅文化产业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在重点村优先实现宽带全覆盖。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连片保护和适度开发。 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送地方戏活动。支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3.田园综合体或政策支持 中央一号文件一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文件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2017年5月24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17年将在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田园综合体是开放的合作模式,是农业、文旅、地产的跨界融合,是新型田园乡居生活的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将是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大方向。 农业文化旅游的五大形式 1.传统农耕文化

(正)为什么要施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什么要施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实行农业企业化运作,采取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最终达成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我国目前整体发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农业经济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实现质的跨越提出的内在要求。 近几年来,中央一再强调指出,联产承包责任制要保持长期不变,在这一大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框架内,如何扬长避短,适应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变化的需求,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确保农民增收,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际上,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是处理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所面临一系列难解之题的一个最为有效的举措。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其经营呈规模小且分散的特点,这使得农民在进入市场的时候不能准确把握市场走向,生产上的盲目性和低效益又往往使农民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生产同大市场连接起来,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经营模式促使农产品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的合理化,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

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一,从生产环节上看,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弥补联产承包责任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和不足。在联产承包制下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方式,规模细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薄弱。当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单靠农民个量显得越来越为有限,很多农户既没有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基本资源条件,又缺少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资本投入实力,因此很难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束缚,这样生产上不去,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就成为无源之水。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将分散的农户联结为一体,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链条,把每个农户都纳入到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系列之中,真正实现生产的“统分结合”。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大大发展农户的企业化经营、农场化经营和定单农业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的应用,通过国内和国际间的分工和协作,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品种优势,促进农业经济全方位发展和进步。农民的增收也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第二,从流通环节来看,联产承包制本身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家一户和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断了生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以后,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所占有的市场信息有限,加上市场调节滞后性的影响,很多农民难以正确把握市场的波动或盲目跟着市场走,往往陷入市场虚假信号的陷阱,或是产品销售受

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为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任务放在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上。发展农村生产力,核心是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来抓。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解决农民持续增收难题,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也是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我们就通许县的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调查。 1 通许县基本情况 通许县总面积767平方千米,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8万人,耕地面积5.5万公顷,辖6乡6镇,304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6.9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4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03元,同比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51元,同比增长7.6%。 2 农民人均收入现状 2.1 5年来农民收入情况 2009年全年总播种面积13.0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7万公顷,增幅5.97%;其中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9万公顷,棉花、花生、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7.0万公顷。在经济作物中瓜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占75%以上,复种指数达到2.43。全县春马铃薯―春玉米―秋菜花、小麦―越冬菜―无籽西瓜―辣椒等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发展到3.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0.3万公顷,增幅11.1%,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1.1 2005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4669.6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558.7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37.34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208.03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31 3.12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2.0%;家庭经营收入4011.8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66 4.84元,林业收入26.33元,牧业收入1088.17元,建筑业收入31.44元,交通运输业收入50.1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131.62元,社会服务收入18.11元,文教卫生收入1.16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 5.9%;财产性收入17.24元,占总收入的0.37%;转移性收入81.91元,占总收入的1.8%。 2.1.2 2006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4688.87元,其中工资性收入695.9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92.63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281.07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322.26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4.8%;家庭经营收入3764.81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679.61元,林业收入39.7元,牧业收入872.23元,建筑业收入41.44元,交通运输业收入49.92元,贸易餐饮业收入6 3.77元,社会服务收入12.91元,文教卫生收入0.08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0.3%;财产性收入131.94元,占总收入的2.8%;转移性收入96.16元,占总收入的2.1%。 2.1.3 2007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5621.8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996.43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79.80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389.19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27.44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7.7%;家庭经营收入4496.90元,种植业人均收入2901.61元,林业收入30.21元,牧业收入1338.30元,建筑业收入0元,交通运输业收入34.90元,贸易餐饮业收入318.85元,社会服务收入 3.20元,文教卫生收入0元,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80.0%;财产性收入27.10元,占总收入的0.5%;转移性收入101.40元,占总收入的1.8%。 2.1.4 2008年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53 3.4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158.46元,非企业组织中得到收入12 4.54元,本地中得到的收入50 5.3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528.61元,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7.7%;家庭经营收入5051.69元,种植业人均收入3039.31元,林业收入7 6.24

镇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最新)

XXX镇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顺利实现年度农民增收目标,我镇结合近几年来农村工作的重点,立足我镇三农现状,深入分析我镇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增收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预计XXXX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XXX亿元,年均增长XX%;农民人均纯收入达XXXX元,年均增长XX%。 三、主要做法 1、打造特色品牌、发展特色产业 (1)我镇计划投入资金XXX万元用于打造XXX农产品品牌,对XXXXXX原生米、XXX莲雾、XXX番石榴、XXX牛肉、XXX 粉等五个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保护和开发,完善相关策划工作,逐步对五个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入挖掘关联的故事典故、文化等,并通过XX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大规模的品牌宣传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逐渐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促进产业化发展。 (2)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根据省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各村人才、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发展,实现我镇农业产业一村一特色,继续扩大XXX村委会莲雾的规模化种植、完善销售渠道,加大XXX村委会阉鸡养殖的发

展力度、扩大XX阉鸡的知名度,促进XX村委会XXX精米产品的良性发展,做大、做强XXX村委会的番石榴种植等,做到每一个行政村都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2、继续发挥农民合作社的致富带头作用 2013年底,XXX镇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XXX家,比较典型的一个是岭脚村的莲雾专业合作社社员已达XXX户,莲雾种植规模达1700亩,挂果莲雾的占50%,由原来的每亩收入5000元提升到了每亩1.2万元,另一个是文朗坡阉鸡合作社,该合作社给养殖户技术支持,统一采购鸡苗,统一出售,截至目前已带动该村30户农户参与养殖,户均收入约4万元。 我镇将规范农民合作社的管理,在镇墟专门设立农民合作社集中办公区,抓住农民合作社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农民合作社的优秀致富典型为样板,继续鼓励、促进专业种、养殖户成立合作社,扎实落实省、市给予农民合作社的优惠政策,积极做好农民合作社与省内外客商的对接工作,促进我镇农民合作社的良性发展,发挥农民合作社的致富带头作用。 3、提高农民科技培训的数量与质量 (1)从实际出发,根据对农产品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农户就业、增收遇到的新问题,根据农民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群体、增加农民培训的次数、提高培训的质量,发挥养殖大户以及种植大户的带头作用,邀请种养大户做经验推广(如开展XXX、XXX、XXX种植技术交流)。邀请农业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确实改变以往培训中存在的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示范不够、农民积极性不强的问题。 (2)联合省农校,办好村官中专班XX人。提供优越的课堂环境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对村官中专班学员的农业技术培

毕业论文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

毕业论文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关系研究 目录

1 摘要 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用机器设备代替人力、畜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科学、合理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估算其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并从产业化的角度推进其发展,是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作用的关键。与此同时,对政府部门和农机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因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以提高农业机械化管理科学决策水平为研究目标,以河北省农机管理工作为背景,利用农业机械化管理理论方法、系统工程、数据处理技术、技术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农业机械化贡献率计算模型,对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出了措施与建议,对目前农业机械化管理领域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率

1、前言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不均衡,农机装备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品种、规格不多,质量性能不稳定;动力机具多,作业机具少,机具配套低,户均机械动力少;小型机具多,大中型机具跟不上发展需要,缺少适用机具。而且产品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舒适性、产品整体构造质量等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农业只有加快现代化进程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机械化的综合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希望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能被政府有关部门所采纳,最终能使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后,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才能深刻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优点,看到了农业机械化广阔前景,才能投入更多资金,积极购买农机,更能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增收促使农机手开阔眼界,解放视野,甚至是再学习技术,也促使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购买能耗小、效率高、效益好的农机具,推广多功能高效复工作业机械、加快老旧机型更新换代,与农业增效成正比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研究意义: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等现代生产要素,减少人力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根本改变生产方式,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可以进行有规模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国际竞争力,最终达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从国外多年的发展经验可知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作业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高效节能农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和国外的先进技术相比,我们还差得很多。 现阶段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与研究:①.水稻机械化。A.插秧机械化:我国插秧机械化水平很低。现有插秧机性能仅相当于国外发达国家20实际80年代的水平,性能落后,可靠性差。B.收获机械化:我国水稻机收主要靠联合收割机,机型多、品种全,有自走式、背负式、轮式、履带式、全喂入式、半喂入式和梳脱式。②耕整机械化。在我国大中小型机具并存,小型机具占主导地位。存在的问题就是农机与农艺未很好地结合,在很大程度上耕作机械或其它机具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农艺和农业生产的要求。③.精准农业技术。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通讯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利用农学、地理学、生态学模型,据田间变化,对生产过程实施一整套精确定位、定量管理集成化的现代化农业。精准农业作为一项新生的技术,在我国出现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

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年农业生产计划,希望能帮助到您! 为了扎实、有序地推进今年农业各项工作,做到思想统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不断提升师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农业生产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xx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兵、师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的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产业模式和增强产业驱动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业,拉长做厚产业链,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政策集成、模式集成、技术集成、优化方法等措施,扎实推进师市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系统各行业生产计划 (一)种植业方面:师市主要是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围绕师市畜牧业发展,经济增长点主要依靠作物结构调整,增加冬麦播种面积,比例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0%左右。新增马铃薯播种面积1.8万亩,分6个团场种植。制种玉米在2019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大千亩集中连片种植推广力度,杜绝花花田。计划全师总播面积达到83.8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0.92万亩,其中制种玉米面积5万亩,马铃薯1.8万亩;饲草料面积9.2万亩;棉花、辣椒面积10万亩;南瓜面积17.18万亩;葵花类5.98万亩;加工番茄0.02万亩;露地蔬菜0.5万亩。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0.7万亩、高新节水15.58万亩,杜绝花花田,插花田种植面积低于20%,提高了

土地肥力,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农资统一供应一票到户提高单产效益。 (二)林果业方面:计划新增造林面积4000亩,新植黑枸杞20190亩。以退耕还林、树种改造为主,通过招商引资和特色林果业、连队转型发展黑枸杞,促进多元增收。 (三)畜牧业方面: 2019年牲畜存栏数44.5万头只,出栏数预计达到109.83万头只。外购多胎母羊2万只,人工授精5万只。 (四)设施农业方面:准备投资新建种植棚450座其中日光温室350座,拱棚100座。畜牧养殖连队转型及工厂化养殖棚圈建设为12万平方米,其中民间3万平方米,为阿勒泰地区打造设施养殖、种植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五)原连队转型方面:****市原连队居住区转型发展****-2020年规划到2020年87个连队完成连队转型,其中转型旅游的4个连队,转型林果种植的2个连队,转型畜牧养殖的7个连队,转型果蔬园艺的2个连队。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杨龙书 [论文提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针对影响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各种因素,我认为,要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生产、投资环境;二是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三是要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就业创业道路;四是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 [关键词]:农民农民增收有效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努力开拓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又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增加农民收入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问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形势 近几年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要“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农富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缓解了农民收入增幅下滑的态势,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及增长缓慢的态势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难度明显加大,国内通涨持续,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生产成本不断加大,自然灾害频繁,农民增收乃

至“三农”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 (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经过多年来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较低。农民仍然是靠天吃饭,一遇自然灾害,农业便减产。一旦遭遇天旱,农业用水就成问题,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就成定局。 (二)农业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低 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虽然大幅提高了,但增速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工价格增速,致使农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农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尤其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农业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大多数劳动力属于进入劳动年龄人口自然形成的“体力型”劳动者,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从事传统的辛勤劳作,受到专业和职业培训的寥寥无几,造成农民在发展农业方面,缺乏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方面,缺乏筛选能力。不能有效地促进和拉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民劳动力总量大,有效就业不足 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深层原因,就是农业中的劳动力总量居高不

2020国家养殖补助政策内容解读

2020国家养殖补助政策内容解读 农业部对养殖类补贴规定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针对申报并实施养殖的规模和社会效应,对从事养殖的企业或个人给予建场补贴。例如:投资300万元建场,政府对您的申请进行验收,合格后给予100万元补贴。 第二,针对申报并实施的企业或个人购进的良种品种及数量进行贴息贷款或现金补贴。例如:每头良种肉牛补贴500元。 第三,针对申报并实施的养殖企业或个人给予奖金补贴。 养羊补贴 1.养羊300只到499只的,补贴15万元。 2.养羊500只到699只的,补贴25万元。 3.养羊700只到999只的,补贴35万元。 4.养羊1000只以上的,补贴50万元。 养猪补贴 1.生猪养殖规模3000头以上的,补贴80万元。 2.生猪养殖规模2000头到2999头的,补贴60万元。 3.生猪养殖规模1000头到1999头的,补贴40万元。 4.生猪养殖规模500头到999头的,补贴20万元。 养牛补贴 1.奶牛养殖1000头以上,补贴170万元。 2.奶牛养殖500头到999头,补贴130万元。

3.奶牛养殖300头到499头,补贴80万元。 至于肉牛,补贴的金额就远远不如奶牛了。肉牛养殖的补贴只有两种,一种是100头到299头养殖规模的,补贴30万元;第二种是300头以上养殖规模的,补贴50万元。 养鸡养鸭养蜜蜂补贴 鸡、鸭等常见的禽类养殖在国家的规模化标准养殖场项目中是不涉及的,但是在其他的项目,比如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等项目 中是有资金扶持的,大概在25万元至100万元。而从今年开始,国 家对蜜蜂养殖进行补贴,目前已经在个别省市进行试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 业部农业综合开发机构: 根据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现就做好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 发展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扶持范围和重点 2017年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 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适应市场经济下农村改革发展要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为扶持对象,以贴息、补助等方式带动更 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为手段,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 农业优势产业,着力构建高标准农田和配套产业有机结合、农业产 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 面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认真落实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要求,大力扶持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农产品 流通设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建设,优先扶持以基地建设、新 技术和新品种引进与推广、种养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 项目。要加大贴息力度,重点扶持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财政

农业生产计划

精选资料 2016年农业生产计划 为了扎实、有序地推进今年农业各项工作,做到思想统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不断促进农业发展、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不断提升师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农业生产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兵、师党委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团场增效和职工增收”的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产业模式和增强产业驱动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业,拉长做厚产业链,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适度规模化经营、通过政策集成、模式集成、技术集成、优化方法等措施,扎实推进师市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系统各行业生产计划 (一)种植业方面:师市主要是通过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围绕师市畜牧业发展,经济增长点主要依靠作物结构调整,增加冬麦播种面积,比例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50%左右。新增马铃薯播种面积1.8万亩,分6个团场种植。制种玉米在201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加大千亩集中连片种植推广力度,杜绝花花田。计划全师总播面积达到83.88万亩(附表1),其中粮食作物面积30.92万亩,其中制种玉米面积5万亩,马铃薯1.8万亩;饲草料面积9.2万亩;棉花、辣椒面积10万亩;南瓜面积17.18万亩;葵花类5.98万亩;加工番茄0.02万亩;露地蔬菜0.5万亩(附表2)。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0.7万亩(附表3)、高新节水15.58万亩,杜绝花花田,插花田种植面积低于20%,提高了土地肥力,提高单产,降低生产成本,高产栽培技术随着农资统一供应一票到户提高单产效益。 (二)林果业方面:计划新增造林面积4000亩,新植黑枸杞20000亩(附表2)。以退耕还林、树种改造为主,通过招商引资和特色林果业、连队转型发展黑枸杞,促进多元增收。 (三)畜牧业方面:2015年牲畜存栏数44.5万头只,出栏数预计达到109.83万头只。外购多胎母羊2万只,人工授精5万只(附表4)。 (四)设施农业方面:准备投资新建种植棚450座(附件5)其中日光温室350座,拱棚100座。畜牧养殖连队转型及工厂化养殖棚圈建设为12万平方米,其中民间3万平方米,为阿勒泰地区打造设施养殖、种植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五)原连队转型方面:****市原连队居住区转型发展**-2020年规划到2020年87个连队完成连队转型(附件6),其中转型旅游的4个连队,转型林果种植的2个连队,转型畜牧养殖的7个连队,转型果蔬园艺的2个连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