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I)卷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一、填空题(共7题;共38分)1.我是拼写小能手jū zhùchèn zǎo yánɡ liǔ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比一比,再组词。

咏________ 碧________ 妆________ 滨________ 紫________泳________ 壁________ 壮________ 缤________ 些________3.数笔画填空。

“诗”共________画,第5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童”共________画,第5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碧”共________画,第3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剪”共________画,最后1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4.读句子,选字填空。

妆壮①弟弟化了________,扮演一棵粗________的小树。

剪前②在打开蛋糕盒之________,要先________断上面系着的丝带。

5.课文感知。

(1)“________二月天,拂堤杨柳醉________。

”我知道这两句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①春天;②夏天;③秋天)。

(2)《咏柳》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诗中描写柳条的一句是:________。

6.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时亲眼看到的情景,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两句诗把柳枝比作碧玉,把柳叶比作丝带,非常形象。

7.根据古诗填空。

(1)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

(2)________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________。

(3)等闲识得________面,________总是春。

二、诗歌鉴赏(共3题;共19分)8.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_第1课_古诗二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有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_第1课_古诗二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有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第1课古诗二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1. 读拼音,写词语。

2. 《咏柳》中“咏”的意思是________。

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诗句中的“绿丝绦”指的是________。

作者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问自答,想象丰富,赞美了________。

诗中用到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

3. 辨字组词。

给词语选择正确的注释。

(《村居》)村居()A.在乡村里居住。

B.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给词语选择正确的注释。

(《村居》)拂堤杨柳()A.柳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B.春风吹拂着堤岸上的杨柳。

给词语选择正确的注释。

(《村居》)春烟()A.春天的烟雾B.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的雾气给词语选择正确的注释。

(《村居》)醉()A.喝醉B.迷醉,陶醉。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散学(),忙趁东风()。

①“散学”的意思是()。

A.放学B.开学②“东风”是指 B 。

A.冬天的风 B.春天的风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不知细叶________,二月________。

①这是个比喻句,诗人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②想一想,春风还像________。

二、阅读课内阅读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选择①“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A.蝴蝶B.燕子C.风筝②“东风”指的是 A A.春风 B.东边刮来的风 C.吹向东边的风③“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春烟”指 A A.春天的烟雾 B.春天的水汽 C.做饭燃起的烟(2)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填写季节),我是从诗句中的“________”看出来的。

(3)这首诗描写人物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诗中的人物是________,活动是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诗人选写的儿童、东风、纸鸢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一、基础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qióng rén bāo hán shān lǐng juéduìhúshuǐlián yèhéhuādōng wú2.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夜莺(yīng yīn)大堤(tīdī)吹拂(fúfó)丝绦(tiáo tāo)咏柳(yóng yǒng)醉了(zuìzhuì)柳枝(liǔlǐu)裁剪(cái chái)3.填空。

岭:偏旁是,结构,组词。

荷:是结构,偏旁,组词。

穷:音节是,共画,组词。

4.比一比,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1)毕竟究竟你现在还是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

这个问题是对是错,我们还得一探。

(2)倒映倒影一座桥横跨在大江上,它的好像一道弯弯的月亮。

一排排柳树在水中,仿佛在照镜子。

5.给划线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映日荷花别样红()A.别的样子B.不同一般的(2)窗含西岭千秋雪()A.包含B.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不吐(3)窗含西岭千秋雪()A.一千年的积雪B.终年不化的积雪6.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咏柳”是歌颂柳树的意思。

()(2)《咏柳》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韩愈。

()(3)《村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4)《咏柳》一诗中的“碧玉”指年轻漂亮的女子,比喻柳树。

()7.课文回顾。

(1)《村居》一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本诗主要描写了(季节)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作者之情。

(2)根据意思写诗句。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二、诗歌鉴赏8.古诗鉴赏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描写的是(填季节)的景色。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I)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I)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填空题 (共7题;共38分)1. (3分) (2019一上·龙岗期中) 我会给拼音分类。

ai r er h yuan m ouzhi q si ing wu en声母:________韵母:________整体认读音节:________2. (10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地遵守 ________地走过________地等待 ________地说道3. (12分)比一比,组词语。

蔼________ 纫________ 拔________ 绎________霭________ 仞________ 拨________ 译________4. (4分)看图写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2分)对号入座: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

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赞颂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然而,自张飞、关羽、刘备、赵云相继死后,诸葛亮独自一人支撑蜀为实现刘备的遗愿,他________、________,但势单力薄,最终________、________。

6. (4分)“万条垂下绿丝绦”,这里“万条”指许多条柳枝。

()7. (3分)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

(葛洪)(2)盛年不重来,________。

(陶渊明)(3)莫等闲,________,空悲切。

(岳飞)(4)多少事,________;天地转,________。

(毛泽东)(5)居高声自远,________。

(虞世南)二、诗歌鉴赏 (共3题;共19分)8. (3分)朗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1.古诗二首一、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村(cūn chūn (居(jū jǜ (醉(zuì zhuì (散(sàn shàn (归(kuī guī (趁(chèn chèng (鸳(yān yuān (拂(fó fú (二、默写古诗。

咏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一读,在括号再次写一写。

咏( )( )( )妆( )( )( )碧( )( )( )紫( )( )( )裁( )( )( )剪( )( )( )滨( )( )( )四、连线题。

轻轻地写字慢慢地走来渐渐地站起来认真地升起五、判断题我是小法官,正误来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1)“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第九笔是“、”。

( )(2)“滨”的第九笔是横折。

( )试卷第2页,总6页(3)“碧玉妆成一树高”中的“一”字表示数量。

( ) (4)“万条垂下绿丝绦”,这里“万条”指许多条柳枝。

( ) (5)《春日》诗题的意思是“春天的阳光”。

( ) (6)本课两首古诗都是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的。

( ) (7)“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的“似”的读音是“shì”。

( ) 六、填空题。

草(____)莺(____)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____)烟。

儿童散(____)归(____)早, (____)趁(____)(____)放纸鸢。

七.合适的量词我会填。

一(_____)丝带 一(_____)柳叶 一(_____)剪刀 一(_____)柳树 八.比一比,组成词语。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古诗二首第一课时1.选择正确的读音。

堤(tí dī ) 莺(yīnɡ yīn) 拂(fú fu) 醉(zìu zuì) 柳(liǔ niǔ)2.选一选。

(1)“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A.蝴蝶B.燕子C.风筝(2)“东风”指的是()A.春风B.东边刮来的风C. 吹向东边的风(3)“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春烟”指()A.春天的烟雾B.春天的水汽C.做饭燃起的烟3.填一填,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放学归来早,忙趁放纸鸢。

这一句是写的生动情景。

诗句的意思是古诗二首第二课时1.看拼音写词语。

bìlǜ huà zhuānɡ jiǎn dāo()()()2.解释下列词语或诗句。

妆:一树:绦:裁:似:万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填空。

(1)这是一首________诗,通过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________。

(2)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________的,整首诗通过________,进而________,讴歌春的________。

(3)贺知章字________,晚年自号________,________族,________朝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4.背诵课文两首诗,做下面题目。

(1)比一比,再组词。

碧( ) 垂( ) 裁( ) 似( ) 诗()村()壁( ) 睡( ) 栽( ) 以( ) 待()树()(2)填空。

这两首诗都是写季节的景物,第一首诗既写了景物,还写了,表现了儿童的;第二首诗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诗人把“二月春风”比作剪刀,赞美了春天伟大的创造力。

()②《村居》中“醉”是说诗人喝醉了酒看到的景象。

()③这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

()参考答案:1. dī yīnɡfú zuì liǔ2.(1)C (2)A (3)A3.儿童东风。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I)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I)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填空题 (共7题;共38分)1. (3分)数数填填鸟米长头火耳①四画:________②五画:________③六画:________2. (10分)选一选,填一填。

(填序号)①听②跳③讲④打⑤踢⑥玩⑦捉⑧做⑨想________绳 ________排球 ________虫子________游戏 ________足球 ________故事________音乐 ________作业 ________办法3. (12分)看拼音写词语qiáo cuìgōu xuán mùǎi lǐng xiá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ín miǎn gòu bìng mùnèlǔmǎ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4分)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如:A.及;B.表示举例; C.依照; D.如同。

一如既往________ 如临大敌________ 百闻不如一见________ 比如________②尽:A.达到极端;B.用力完成;C.全部用出;D.完。

尽责任________ 取之不尽________ 尽头________ 尽全力________5. (2分)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七律・长征》一诗中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在直前的英雄气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开国大典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在________举行,参加典礼的总人数达________。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I)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I)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二首》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填空题 (共7题;共38分)1. (3分)送词宝宝回家。

川诗茫盖首野尺似苍左右结构的字:________上下结构的字:________独体字:________2. (10分)同音字组词。

zhí ________日________尺lèi ________水分________jiān ________苦中________gōng ________箭________人 ________主xīn ________年________中 ________苦3. (12分)区别字组词昨________ 晴________ 故________作________ 情________ 姑________4. (4分)汉字加减法。

(1)加一笔成新字。

一________ 日________ 二________人________ 了________________(2)加一加成新字再组词日+一=________ ________大+一=________ ________儿+口=________ ________丁+口=________ ________5. (2分)填入人名:①________宣布开国大典典礼开始。

②________亲自按动升起第一面国旗的按钮。

③________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④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

⑤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6. (4分)根据课文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秋天的雨》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的青头想办法全力救助红头,体现了它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3)《夜书所见》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运用 (共9题;共71分)
1. (12分)看拼音写词语
hú pàn nèn jiámài suìfèi f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9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________)
害怕——(________)
精致——(________)
狭小——(________)
饱食终日——(________)
喜出望外——(________)
3. (6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工具________的住宅________的本领
________地选择________地铺开________地摆动
4. (9分) (2020六上·岳阳期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老舍初到草原,看到草原的天空、绿地、羊群等景物,禁不住感叹:“这种境界,________。


(2)《浪淘沙》中包含着“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我知道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这句话里的“五行”是指________。

(4)《伯牙鼓琴》中我们知道了________是伯牙的知音。

我们常用出自这个故事中的“________”一词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5. (13分)(2020·丰润模拟) 按照原文填空。

(1)一人虽________,________有鸿鹄将至,思________繳而________。

(2)为________而死,就__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________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________。

(3)燕子去了,________ ;________,有再青的时候;________,有________。

(4)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

________,任尔东南西北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

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读书须用意,________。

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

6. (5分)按原文《日月潭》填空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________。

这个岛把湖水________,北边像________叫日潭;南边像________,叫月潭。

所以人们称它为________。

7. (8分)《为中华之端起而读书》一文表现了少年周恩来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已任的远大抱负。

8. (4分)读一读,判断下面对句子的理解。

(1)“山是野的。

”“水是野的。

”“山上的野物更是‘野’味十足。

”这里的“野”是说索溪峪的自然环境很荒凉,这里的动物不驯服,野蛮。

(2)“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样具有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的自然环境中,我们也变得无拘无束、天真活泼起来。

(3)“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美得清秀,庐山美得俊俏,泰山美得威严,黄山美得高贵。

9. (5分)默写古诗《望洞庭》。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0. (5分)用课文里的词语填空。

________的激流 ________的江水
________的百姓 ________的牛皮船
________的七位姑娘
11. (5分)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我最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1。

(2)以节约资源为主题的宣传口号:1。

(3)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抚?(修改病句)
(4)唐代诗人李贺在《马诗》中描绘大漠辽阔雄浑景象的诗句是:1 , 2。

(5)用“凝聚”和“倾注”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三、阅读理解 (共2题;共7分)
12. (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郊
(明)杨慎
高田①如楼梯,
平田②如棋局③。

白鹭忽飞来,
点破④秧针⑤绿。

【注】①高田:沿着山坡开辟的田畦(qí),又叫梯田。

②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块。

③棋局:象棋棋盘。

④点破:打破。

⑤秧针:水稻初生的秧苗。

(1)选一选,填序号。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把高田比作________,把平田比作________。

A.棋局 B.楼梯
(2)写出诗中表达下面意思的诗句。

白鹭忽然飞到水稻田上来,打破了这一片初生秧苗的绿色。

13. (3分)课外阅读。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

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

有一小队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

走了很多路,冲进一个小屋。

屋里有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

士兵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到处乱翻,找到一罐水,一拥而上,争夺水罐。

上尉命令他们放下。

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杯,递给妇女说:“请你先喝!”妇女接过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把水喝光了。

维龙又倒了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母亲缓缓接过杯子,亲亲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喝吧!”女儿也喝了半杯水。

上尉见此,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

士兵们也都喝了。

一罐水很快喝光了。

他们坐下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地而死。

妇女和孩子也死了。

原来妇女早已在罐中下了毒。

人们都(纪念怀念钦佩)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

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一拥而上:________。

一饮而尽:________。

(2)“上尉命令:‘搜!’”表现了侵略者行为________(果断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________(憎恨冷淡)。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________(狡猾无耻)。

(3)短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________。

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9题;共71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答案:4-2、答案:4-3、答案:4-4、考点:
解析:
答案:5-1、
答案:5-2、答案:5-3、
答案:5-4、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答案:11-4、答案:11-5、考点:
解析:
三、阅读理解 (共2题;共7分)答案:12-1、
答案:12-2、
考点:
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答案:13-4、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