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馈风力发电模拟实验机组

双馈风力发电模拟实验机组
双馈风力发电模拟实验机组

双馈风力发电模拟实验机组

双馈风电机组(又称:双馈风力发电机模拟试验台),是风力发电行业广泛应用的模拟实验机组,该机组具有模拟变速恒频风力机组并网发电的功能及特性,是风电行业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的理想产品。

双馈风电机组分为拖动单元、控制单元、发电单元、测量单元。

本机组使用原动电机为拖动单元,电动机通过联轴器拖动双馈发电机。用户可根据设计的实验目的由控制单元调节电动机转速,达到宽范围模拟大自然风速变化引起的发电机发电状况之变化。用户通过开放式测量单元,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需求给定发电机转矩,通过控制双馈发电机的功率输出,达到变速恒频风力机组的并网发电等过程各参数的实验研究。通过机组故障模拟,达到对机组常见故障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拖动单元的原动机选用异步电动机(也可选用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同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模拟机组因风速变化而引起的转速变化。

发电单元选用双馈发电机(也可选用永磁同步发电机、直流发电机、交流异步发电机,交流同步发电机):双馈发电机变速恒频发电。

控制单元选用变频器控制拖动电机转速,用以模拟风速的变化,同时可以方便的通过计算机控制变频器实现电机的转速调节模拟风机出力。

测量单元选用光电编码器采集发电机的转子位置和实时转速,光电编码器安装于发电机后端输出轴上(两台电机联轴间也可安装扭矩传感器,用于测量轴功率和转速);选用电压、电流、频率等测量传感元件及检测显示表面板、按键,开关模块等,对电量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处理。

机组实现变速恒频风力机组发电状态的模拟,包括转速、转矩、发电量及有功、无功调节。拖动单元:模拟机组因风速变化而引起的转速变化。

机组模拟实验内容

1、风力发电机接线形式实验

2、空载运转实验

3、风速模拟实验

4、转距模拟实验

5、发电功率模拟实验

6、其它相关发电性能及测量实验

7、控制策略模拟实验等

8、发电机故障模拟实验

1)定子匝间短路故障

2)定子对地短路故障

3)转子匝间短路故障

4)转子对地短路故障

5)轴承机械故障

武汉市仨人电机有限责任公司于近期研制成功兆瓦级有刷双馈风电动态模拟试验机组及系统,其参数标幺值与兆瓦级双馈风力发电机标幺值相近,能较好的模拟原型机的动态过程。为试验研究风力发电机组的过渡过程提供了最直接可靠的试验手段。

该机组参数

原动机: 22KW 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

动态模拟双馈发电机: 10KW有刷专用定制模拟双馈发电机

武汉市仨人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科研,教学用途的各种试验机组,设备和系统。

本公司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是国内价格最低的试验机组,已在国内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使用,均得到用户的较高认可。

法学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软件

法源法律实务综合模拟软件 一、产品名称及规格型号 法源法律实务综合模拟软件V1.0 二、产品说明 (一)系统介绍 法源法律实务综合模拟软件是完全模拟诉讼实务中的程序和标准的法律案件审理程序的整个过程的一套训练系统。系统覆盖现今所有法律机构办案流程,通过模拟了解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仲裁、行政机构如何进行案件审理,以及在整个诉讼、侦查等过程中,如何去实现自己的诉讼权利等等。系统内置的业务涉及法院、检察院、公安侦查、仲裁、行政复议(处罚)、调解的四十余种诉讼与非讼业务流程。 (二)系统价值 1、通过软件的案件和流程设置,学生通过模拟了解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仲裁、行政机构如何进行案件审理,以及在整个诉讼、侦查等过程中,如何去实现自己的诉讼权利等等。 2、软件内置的业务涉及法院、检察院、公安侦查、仲裁、行政复议(处罚)、调解等。 3、软件内置的教学案例为真实的案例,并且在教师端可以进行自由添加删除修改。所谓的真实案例是该案件要求附带整套证据扫描件。 4、教师端可以进行实时庭审的监控以及对实验的所有学生进行实验进度的监控和评分。 5、管理员端可以进行班级、账号的添加,可以对软件的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如添加视频)。 6、学生端可以完成老师安排的实验也可以自行添加实验进行练习(实验的业务详见参数),可以进行单人多角色模式和多人互动模式进行操作,庭审中即可用语言视频操作也可以用文字录入模式进行操作。 7、业务流程以流程图式和 flash两种方式嵌入,即让学生和教师快速清楚了解诉讼侦查等业务的整个概况,又增加了趣味性。

8、考核功能:具有主观与自动评分相结合来(实验完成的时间、完成程度、教师预先设定的实验要求)考核学生的整个实验。 9、诉讼流程:系统用流程图跟踪颜色变动方式来显示,可以清楚直观的显示学生的实验情况,以及教师对其的监控。 10、实验数据:实验数据可以在教师端口导出所有学生的所有已完成实验的案件文书,可保存WORD打印。 11、软件数据: (1)真实案件 50 例; (2)文书模版:内置 1400 份各类型的法律文书模板; (3)司法案例,内置上千例司法案例、两高公报等; (4)合同模板:内置上千份合同模板库。 (5)法律法规:内置40余万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 12、软件为B/S架构网络版,客户端没有站点限制。 三、系统优势 A功能: 1、操作模式: 单人模式:单帐号扮演案件中的所有角色,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方便其熟悉诉讼中的每个环节。 多人模式:多帐号互动扮演案件中的角色,让学生之间互动操作来配合完成实验,可根据分析案情、证据、焦点等全面提高法律技能。 2、实验流程: (1)法院: 民事诉讼 A民事一审程序、B民事一审反诉程序、C民事二审程序、D民事非诉特别程序:督促程序、E民事非诉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F民事非诉特别程序:企业破产程序、G民事特别程序:选民资格案件程序H民事特别程序:宣告公民失踪和宣告公民死亡案件程序、I民事特别程序: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案件程序、J民事特别程序: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程序K民事特别程序:宣告婚

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摘要: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基于风力机发电建立模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基于风资源特点,建立了以风频、风速模型为基础的风力发电理论基础; (2)运用叶素理论,建立了变桨距风力机机理模型; (3)分析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区域与变桨距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并给出了机组的仿真模型,为风力发电软件仿真奠定了基础; (4)搭建了一套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的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模型以及完整的风力发电样例系统模型,并且已初步实现风力机特性模拟功能。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频;风速;风力机;变桨距;建模与仿真 1 风资源及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1.1 风资源概述 (1)风能的基本情况[1] 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向和风速是两个描述风的重要参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果风是从东方吹来就称为东风。风速是表示风移动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所经过的距离。 风速是指某一高度连续10min所测得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一般以草地上空10m高处的10min内风速的平均值为参考。风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 风能的特点主要有:能量密度低、不稳定性、分布不均匀、可再生、须在有风地带、无污染、分布广泛、可分散利用、另外不须能源运输、可和其它能源相互转换等。 (2)风能资源的估算 风能的大小实际就是气流流过的动能,因此可以推导出气流在单位时间内垂直流过单位截面积的风能,即风能密度,表示如下: 3 ω= (1-1) 5.0vρ 式中, ω——风能密度(2 W),是描述一个地方风能潜力的最方便最有价值的量; /m ρ——空气密度(3 kg); /m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剖析

双馈式风力发电机 【摘要】随着地球能源的日益紧缺,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风能作为可再生绿色能源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风力发电技术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变速恒频发电技术是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技术,其主要优点在于风轮以变速运行。通过调节发电机转子电流的大小、频率和相位,从而实现转速的调节。而其中双馈发电机构成的风力发电系统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风力发电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风能风力发电变速恒频双馈式发电机 一、风力发电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风力发电: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在芬兰、丹麦等国家很流行;中国也在西部地区大力提倡。我国的风力资源极为丰富,绝大多数地区的平均风速都在每秒3米以上,特别是东北、西北、西南高原和沿海岛屿,平均风速更大;有的地方,一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都是大风天。在这些地区,发展风力发电是很有前途的。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机因风量不稳定,故其输出的是13~25V变化的交流电,须经充电器整流,再对蓄电瓶充电,使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变成化学能。然后用有保护电路的逆变电源,把电瓶里的化学能转变成交流220V市电,才能保证稳定使用。 风力发电所需要的装置,称作风力发电机组。这种风力发电机组,大体上可分风轮(包括尾舵)、发电机和铁塔三部分。 风轮是把风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它由两只(或更多只)螺旋桨形的叶轮组成。当风吹向浆叶时,桨叶上产生气动力驱动风轮转动。桨叶的材料要求强度高、重量轻,目前多用玻璃钢或其它复合材料(如碳纤维)来制造。(现在还有一些垂直风轮,s型旋转叶片等,其作用也与常规螺旋桨型叶片相同)

实验一 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实验

实验一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异步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其并网过程,掌握风速波动时异步风电机组的输出特性和电网故障时异步风电机组的输出特性。 二.实验内容 1. 搭建一个单机容量为1.5MW的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并实现其并网运行,电网由单机无穷大系统代替。 2.对该异步风力发电系统和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各个模块进行参数设置。 3.观察并记录风速波动时异步风电机组的输出特性和电网故障时异步风电机组的输出特性。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计算机。 2.MATLAB软件。 四.实验方法 1.并网运行异步风电机组的系统结构 基于普通感应发电机的异步风电机组,一般由风轮、轴系(包括低速轴LS、高速轴HS 和齿轮箱组成)、感应发电机等组成,如图1-1所示。发电机转子通过轴系与风电机组风轮连接,而发电机定子回路与电网用交流线路连接。这种类型的风电机组一旦起动,其风轮转速是不变的(取决于电网的系统频率),与风速无关。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风轮转速随感应发电机的滑差变化。风电机在额定功率运行状态下,发电机滑差的变化范围为1%~2%,因此正常运行时风轮转速仅在很小范围内变化。 图1-1 基于普通感应发电机的异步风电机组

2.并网运行异步风电机组的仿真模型搭建 首先找到MA TLAB软件并打开,在主页面的菜单栏下面一行点击simulink的标志 ,或者在命令行输入Simulink,执行后就会弹出Simulink Library Browser下图1所示。 图2-1 Simulink Library Browser 然后新建一个model,点击上图file下面的白色框,或者点击file中的new model,弹出图2-2所示图形,然后保存,文件名字一定不能写成中文名,最好用英文字母命名,路径名也最好不要有中文。 图2-2 simulink仿真模型 然后,在图2-1仿真库文件中的Enter search term处输入要找的库元件模块。 上面步骤做好后,开始搜索风电机组所需的元件模块。如图2-3,按照图中每个模块下面的名字搜索即可。搜索到想要的模块后,直接拖曳到图2-2中即可,然后按照图2-3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如果对某个模块的功能不熟悉,可以双击模块,然后选择help,就会有这个模块的一些功能介绍。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主要优点和基本原理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和优点研究 变速恒频发电技术 变速恒频发电技术是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技术,其主要优点在于风轮以变速运行。这一调速系统和变桨距调节技术环节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其调节方法是:起动时通过调节桨距控制发电机转速;并网后在额定风速以下,调节发电机的转矩使转速跟随风速变化,保持最佳叶尖速比以获得最大风能;在额定风速以上,采用失速与桨距双重调节、减少桨距调节的频繁动作,限制风力机获取的能量,保证发电机功率输出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动态特性,提高传动系统的柔性。上述方式目前被公认为最优化的调节方式,也是未来风电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主要优点是可大范围调节转速,使风能利用系数保持在最佳值;能吸收和存储阵风能量,减少阵风冲击对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疲劳损坏、机械应力和转矩脉动,延长机组寿命,减小噪声;还可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改善电能质量。尽管变速系统与恒速系统相比,风电转换装置中的电力电子部分比较复杂和昂贵,但成本在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因而大力发展变速恒频技术将是今后风力发电的必然趋势。 目前,采用变速恒频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组,由于采用不同类型的发电机,并辅之相关的电力电子变流装置,配合发电机进行功率控制,就构成了形式多样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类:鼠笼型异步发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绕线式异步发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同步发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双馈发电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其中,由双馈发电机构成的变速恒频控制方案是在转子电路实现的,采用双馈发电方式,突破了机电系统必须严格同步运行的传统观念,使原动机转速不受发电机输出频率限制,而发电机输出电压和电流的频率、幅值和相位也不受转子速度和瞬时位置的影响,变机电系统之间的刚性连接为柔性连接。基于诸多优点,由双馈发电机构成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风力发电方面的研究热点和必然的发展趋势。

【风力发电技术方案】直驱风力发电实验仿真平台技术方案

直驱风力发电实验仿真平台 技 术 方 案

一、直驱风力发电实验仿真平台设计初衷 在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风力发电已经成为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不仅可以提高发电机的效率,并且因为发电机采用了永磁结构,省去了电刷和集电环等易耗机械部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不需要电励磁装置,能在增大电机容量的同时,减少体积。另外,风力机的直驱化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趋势。目前大多风力发电系统发电机与风轮并不是直接相连,而是通过变速齿轮连接,这种机械装置不仅降低了系统的效率,增加了系统的成本,而且容易出现故障,是风力发电急需解决的瓶颈问题。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可以直接与风轮相连,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了维护工作,并且还降低了噪音。因此鉴于诸多优点,国内各类科研单位,都青睐于对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的研究。 那么,在风力发电产业蓬勃发展的国际环境下,风力发电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实验室作为各种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孕育摇篮,其先期的研究和验证对风电技术的发展和前进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将风力发电机与风力机相连,进行现场实际试验。但是鉴于所需要的风场环境以及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的桨叶设备,实验室内不可能具备条件,只能在室外进行现场调试。但是,受环境、自然因素、天气条件等影响,现场实验困难重重,比如:无法自由的对风速进行变化,某些高风速下的极限测试只能在极少数情况下得以实现,实验周期长,人力、物力、经费投入大;新理论和新技术存在诸多的未知数,实验结果的好坏难以预测,现场调试风险巨大;电气设备的运算和安装不便,不同容量设备难以在同一风力系统进行试验;这些因素都要求在实验室内构件模拟系统来模拟实际风力机的真实工作特性势在必行。 对此,南京研旭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了一整套模拟定桨距式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的实验仿真平台。通过此平台,研究人员可以研究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真实工作特性,可以缩短研究和开发周期、节省研究经费,便于对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技术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

风力发电机模拟试验机组

风力发电机模拟试验机组 实验室风力发电模拟试验机组采用调速电机拖动单元,宽范围模拟风力发电机运行转速,用户可根据需要调节拖动单元转速来达到模拟风速变化引起的发电机转速变化。通过开放式主控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需求给定发电机转矩,通过控制双馈发电机的功率输出,达到变速恒频风力机组的发电等过程各参数的实验研究;通过机组故障模拟,达到对机组常见故障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双馈式风力发电模拟试验机组主要组成部件:调速电机---扭矩仪---双馈发电机 双馈式风力发电模拟试验机组分为拖动单元、控制单元、发电单元、测量单元。 拖动单元:模拟机组因风速变化而引起的转速变化。 控制单元:分析机组状态,控制机组运行,实现数据模拟。 发电单元:绕线转子双馈异步发电机变速恒频发电,与大型风电机组绕组结构模式相似。 测量单元:机组各信号采集传输到主控系统中。 拖动单元的原动机选用异步电动机(也可选用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同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 发电单元选用双馈发电机(也可选用永磁同步发电机、直流发电机、交流异步发电机,交流同步发电机) 控制单元选用变频器控制拖动电机转速,用以模拟风速的变化,同时可以方便的通过计算机控制变频器实现电机的转速调节模拟风机出力。 测量单元选用光电编码器采集发电机的转子位置和实时转速,光电编码器安装于发电机后端输出轴上(两台电机联轴间也可安装扭矩传感器,用于测量轴功率和转速);选用电压、电流、频率等测量传感元件及检测显示表面板、按键,开关模块等,对电量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处理。 机组实现变速恒频风力机组发电状态的模拟,包括转速、转矩、发电量及有功、无功调节。

机组模拟实验内容 1、风力发电机接线形式实验 2、空载运转实验 3、风速模拟实验 4、转距模拟实验 5、发电功率模拟实验 6、其它相关发电性能及测量实验 7、控制策略模拟实验等 8、发电机故障模拟实验 1)定子匝间短路故障 2)定子对地短路故障 3)转子匝间短路故障 4)转子对地短路故障 5)轴承机械故障

基于Matlab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风电场仿真

基于Matlab的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风电场仿真 仿真对象是一个由6台1.5MW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组成的9MW的风电场。这个风电场连接着一个25kv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它的电能通过35km长,电压等级为25kv的馈线(B25)输入到120kv的电网上。 一、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1、风速变化,风机的反映。 初始风速设定为8m/s,时间到t=4s,风速增长到14m/s。开始仿真。 图1 风速突然变化时输出的曲线(voltage regulation 模式)

有功功率随转速平稳的增长,用了18秒的时间到达额定9MW。这段时间内风机转速从0.8pu增长到1.21pu。桨距角从0度增长到0.76度,用来限制机械功率。通过调控无功功率来维持电压在1pu。额定功率时,风机吸收了0.68Mvar,从而控制电压不变。 图2 风速突然变化时输出曲线(Var regulation 模式)无功控制模式下,保持功率因数不变,从电网吸收一部分无功来并网(达到同步转速),因吸收无功,电压上升。 2、110kv系统电压突然下降的仿真。 风速不变8m/s。设置5s发生一次0.15pu的电压下降(在Time variation of 中选择Amplitude)。确保风机为无功控制。

图3 110kv电压突然下降(Var Regulation 模式) 用电设备的电流降至0,电动机转速逐渐下降。用电设备被分离出电网。 图4 110kv电压突然下降(voltage regulation模式) 采用Voltage regulation控制模式,用电设备没有被分出电网。因为电压下降时,风电场发出无功功率。

双馈风力发电模拟实验机组

双馈风力发电模拟实验机组 双馈风电机组(又称:双馈风力发电机模拟试验台),是风力发电行业广泛应用的模拟实验机组,该机组具有模拟变速恒频风力机组并网发电的功能及特性,是风电行业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的理想产品。 双馈风电机组分为拖动单元、控制单元、发电单元、测量单元。 本机组使用原动电机为拖动单元,电动机通过联轴器拖动双馈发电机。用户可根据设计的实验目的由控制单元调节电动机转速,达到宽范围模拟大自然风速变化引起的发电机发电状况之变化。用户通过开放式测量单元,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需求给定发电机转矩,通过控制双馈发电机的功率输出,达到变速恒频风力机组的并网发电等过程各参数的实验研究。通过机组故障模拟,达到对机组常见故障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拖动单元的原动机选用异步电动机(也可选用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同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模拟机组因风速变化而引起的转速变化。 发电单元选用双馈发电机(也可选用永磁同步发电机、直流发电机、交流异步发电机,交流同步发电机):双馈发电机变速恒频发电。 控制单元选用变频器控制拖动电机转速,用以模拟风速的变化,同时可以方便的通过计算机控制变频器实现电机的转速调节模拟风机出力。 测量单元选用光电编码器采集发电机的转子位置和实时转速,光电编码器安装于发电机后端输出轴上(两台电机联轴间也可安装扭矩传感器,用于测量轴功率和转速);选用电压、电流、频率等测量传感元件及检测显示表面板、按键,开关模块等,对电量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处理。 机组实现变速恒频风力机组发电状态的模拟,包括转速、转矩、发电量及有功、无功调节。拖动单元:模拟机组因风速变化而引起的转速变化。 机组模拟实验内容 1、风力发电机接线形式实验 2、空载运转实验 3、风速模拟实验 4、转距模拟实验

附录2:《风力发电实验室建设方案》-中国建设招标网

风力发电实验室建设方案 1、建设项目必须符合的总要求 风力发电实验室是要求建设一个符合风力发电专业和实际风电专业教学要求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具有无级可变风速及可任意连续可变风向的模拟风力源系统(与并网型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实验)和三组无级可变风速及60度连续可变风向的模拟风力源系统(与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实验)。由一套采用主动偏航齿轮驱动形式的、模拟大型变桨距变速恒频风力异步双馈发电机组、双PWM变流器、电气测控柜和中控台构成的风力发电教学实训系统,以及由三套小型风力发电机和配套仪器仪表所组成的一个符合大、小型风电机组实验技术要求的综合风力发电实验室,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训要求。同时需要系统地考虑教学实训项目的要求并具一定的特色。所以本建设项目具体实施的投标单位,不仅要吸收目前并网型风力发电设备的新技术,还应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必须全面满足完成实训项目的要求,模拟风场与变桨距异步双馈发电机组必须符合教学要求的实际原形的物理模拟标准。要能够观察到各种工况的物理过程,获得明确的物理概念,可以探索到现象的本质极其变化的基本规律,在教学实训中可使风力发电实验室的作用和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能够进行典型系统的实训,应符合实训教学的可测试性和可操作性。 2、对模拟风场系统结构的基本要求 以风能为动力的发电设备,称为风力发电机组。在实际风电工程中,安装在风电场中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原动力风能是自然风,风的速度和方向是不断变化的,而功率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因此在实验室的室外模拟风场中必须设计建设一个连续可变风速及可任意连续可变风向的模拟风力源系统。 在室外模拟风场中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要求是采用300W小型风力发电组,整个风场用金属网隔离。 在室内安装的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要求设计制造成采用主动偏航齿轮驱动形式的、由变桨距风轮机、齿轮箱和异步双馈发电机组等构成风电主机,风速和风向信号取自于室外模拟风场的模拟风力源系统,变桨距调节信号取自于发电机功率。 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原动力采用直流调速电机,直流调速电机的转速与室外模拟风场中测得的风速成正比。 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缆经模拟箱式变电站将其电压由0.69KV模拟升至10KV后,是经架空线路或电缆模拟输送到风电场的变电所。 3、对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要求 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功能是将风中的动能转换成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送到电网中。要求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在设定的模拟风况和电网条件下能够长期安全运行。 3.1、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系统 分为风轮、齿轮箱、发电机、塔筒和基础等几个部分。 经过调研和综合分析,为了符合风力发电专业和实际并网型风电工程的教学要求,本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制造要求是:采用三叶片(叶片长度根据实验室场地允许条件取)围绕叶片纵向轴线转动的变桨距风轮机,具有主动偏航齿轮驱动功能,采用双馈异步发电机。 底盘上安装除了控制器以外的机组主要部件。 塔架支撑底盘达到1M的高度,筒内安置发电机和控制器之间的动力电缆、控制和通信电缆,塔架结构采用筒形。 基础根据实验室的地质情况和塔架筒形结构形式设计。其中心预置与塔架连接的基础部件,保证将风力发电机组牢牢固定在基础上。

双馈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控制及仿真

双馈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控制及仿真 结合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特点,将矢量控制技术应用到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中。构建了风力发电机空载并网与最大追踪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LabVIEW、PXI8840及Compact RIO9035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通过PXI能够观测到并网前、后定、转子电流、电压、功率等变化情况,为新型风力发电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 标签:双馈;矢量控制;最大风能追踪;LabVIEW;PXI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y-fed asynchronous wind turbine,vector control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grid-connected control of doubly-fed asynchronous wind turbine. The no-load grid-connected and maximum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of wind turbine is constructed,and the hardware in loop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LabVIEW,PXI8840 and Compact RIO9035 is designed. The changes of current,voltage,power and so on before and after the grid connection can be observed by PXI,which provides a common platform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grid-connected control strategy of new wind power. Keywords:doubly-fed;vector control;maximum wind energy tracking;LabVIEW;PXI 1 概述 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高效,清洁等特点。风力发电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迅速发展[1,2]。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机组,通过控制发电机励磁,实现在发电机转速可调情况下的并网运行。采用矢量控制技术调节励磁,可以有效的调节发电机输出功率,在实现最大风能利用效率的同时,还可以调节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电网的稳定性等[3-6]。 本文分析了DFIG机组运行特性,将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技术运用到机组控制策略中,制定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LabVIEW的仿真系统,验证采用矢量控制技术对DFIG并网控制和最大风能追踪控制的精准性。 2 发电机的运行控制 2.1 发电机空载数学模型 为了准确调节DFIG并网前、后的端电压,本文采用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为此,首先建立发电机内磁场定向旋转d-q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摘要: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基于风力机发电建立模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基于风资源特点,建立了以风频、风速模型为基础的风力发电理论基 础; (2)运用叶素理论,建立了变桨距风力机机理模型; (3)分析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区域与变桨距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并给出了机组的仿真模型,为风力发电软件仿真奠定了基础; (4)搭建了一套基于PSCAD/EMTDC仿真软件的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模型以及 完整的风力发电样例系统模型,并且已初步实现风力机特性模拟功能。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频;风速;风力机;变桨距;建模与仿真 1 风资源及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1.1 风资源概述 (1)风能的基本情况[1] 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向和风速是两个描述风的重要参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果风是从东方吹来就称为东风。风速是表示风移动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所经过的距离。 风速是指某一高度连续10min所测得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一般以草地上空10m高处的10min内风速的平均值为参考。风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 风能的特点主要有:能量密度低、不稳定性、分布不均匀、可再生、须在有风地带、无污染、分布广泛、可分散利用、另外不须能源运输、可和其它能源相互转换等。 (2)风能资源的估算 风能的大小实际就是气流流过的动能,因此可以推导出气流在单位时间内垂直流过单位截面积的风能,即风能密度,表示如下: 3 ω= (1-1) 5.0vρ 式中, ω——风能密度(2 W),是描述一个地方风能潜力 /m 的最方便最有价值的量;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讲)

1.引言: 风力发电机组主要包括变频器,控制器,齿轮箱(视机型而定),发电机,主轴承,叶片等等部件,在这些部件中发电机目前国产化程度最高,它的价格约占机组的10%左右。发电机主要包 括2种机型: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永磁同步发电机低速运行时,不需要庞大的齿轮箱,但是机组体积和重量都很大,1.5MW 的永磁直驱发电机机舱会达到5米,整个重量达80吨。同时,永磁直驱发电机的单价较贵,技术复杂,制造困难,但是这种机型的优点是少了个齿轮箱,也就少了个故障点。异步发电机是由风机拖动齿轮箱,再带动异步发电机运行,因为叶片速度很低,齿轮箱可以变速100倍,以让风机在1500RPMF运行,目前流行的是双馈异步发电机,主要有1.25MV Y 1.5MV y 2MW三种机型,异步发电机的机组单价低,1KW大概需6000元左右,而且技术成熟,国产化高。 2.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原理: 所谓双馈,可以理解为定子、转子同时可以发出电能, 发电机原理理论上说只要有动力带动电动机,在电动机的定子侧就能直接发出电能。现代变速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叶轮将风能转变为机械转矩(即风轮转动惯量),通过主轴传动链,经过齿轮箱增速到异步发电机的转速后,通过励磁变流器励磁而将发电机的定子电能并入电网。如果超过发电机同步转速,转子也处于发电状态,通过变流器向电网馈电。双馈发电机正是由叶片通过齿轮箱

变速,带动电机高速旋转,同时转子接变频器,通过变频器PW M控制以达到定子侧输出相对完美正弦波,同时在额定转速下,转子侧也能同时发出电流,以达到最大利用风能效果。通俗的讲,就是要变频器控制转子电流,反馈到定子上面,保证定子发出相对完美的正弦无谐波电能,同时在额定转速下,转子也能发出功率出来。有个大致感觉是 1.5MW 发电机的定子发电量大概1200KV,转子大约300KV,转子侧发出的功率要在30%以下,总之越少越好这样可以让变频器功率小点。 3.双馈异步发电机的设计难点: 结构设计难点:因机舱封闭体积,风机运行环境非常恶劣,需要气温-30?55度之间正常运行,希望电机尺寸尽量小,风机对发电机重量有严格要求,部分厂家对转子转动惯量也有要求。发电机需要高速运行,但振速要小,通常要小于 2.8mm/s。此外对于水冷的电机入水温度较高,需要考虑维修和维护问题!比如轴承自动加油等!还有就是,整个发电机是倾斜运行的,大概4?5度的倾斜角度,这个在结构设计时候需要考虑??大家看到发电机的轴承就知道了。 电气设计难点:风机需要效率97%以上,由于转子绕组接变频 器,接变频器就会引发谐波电流,会引起铜耗,铁耗等!此外 定子转子承受很大冲击电压,提高绕组温升问题是优先考虑, 转子电流非常大,上千安培,滑环设计也是难点!电机会有轴 电流,需要考虑绝缘问题!同时高空运行需要防雷处理!转子 绕组线规非常大,成型困难!尽量控制转子输出功率尽量小于 30%,以缩小变频器的功率。

风力发电实验报告

三相电压风力发电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1 风束、螺旋桨转速与感应电动势之间的关系 实验2切入风速到额定风速区间功率调节实验 实验3额定风速到切出风速区间调节实验 实验原理 1风能与风速测量 2 发电方式和发电机选择 3 风能的利用 4 风电机组的功率调节方式 5 风能的储存与切换互补 实验仪器 实验的内容与步骤 实验一风速,转速,发电机感应电动势的关系 风速(m/s) 3.5 5 6 6.5 7 7.5 8.5 9.5 10 转速(r/min) 40 52 63 62 73 83 91 105 116 电动势(v) 0.06 0.17 0.26 0.28 0.42 0.46 0.56 0.75 0.82 150(r/min) 表1 1.2 (v) 135 0.9 90 0.6 45 0.3 0 1.5 3 4.5 6 7.5 9 10.5 12 12.5 (m/s) 0 15 30 45 60 75 90 105 120 (r/min)

实验一结果说明: 1 转速与风速呈线性关系,旋转式风速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2 发电机感应电动势与转速成正比,符合电磁感应定理。 实验二切入风速到额定风速之间功率调节实验 已知本实验 启动风速:3m/s 切入风速:3.5m/s 额定风速:12m/s 风速(m/s) 转速(r/min) 电压(v) 电流(mA) 功率(W) 3.5 42 0.08 0.01 18.25 5 54 0.27 0.03 20.9 7 80 0.46 0.08 28.8 9.5 121 1.35 0.16 35.6 10 138 2 .56 0.19 38 12 157 3.52 0.22 41 表2 功率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2 4 6 8 10 12 14风速(m/s) 实验结果说明: 在恒定阻值下从切入风速到额定风速,所获取的功率逐渐变大,变化的速率越来越快,到额定风速时达到最大值。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建设方案

湖北警官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方案 一、方案背景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决定于2013年启动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是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针对课程使用实验教学软件,但由于每个专业或课程的情况不同,购买的软件所采用的工作环境、体系结构、编程语言、开发方法等也各不相同。由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各校乃至校内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建设大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形成了“信息孤岛”。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管理混乱,各种实验教学软件缺乏统一的集中管理。 ? 使用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方式; ? 可扩展性差,无法支持课程和相应实验的扩展; ? 各系统的数据无法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 缺乏足够的开放性; ? 软件部署复杂,不同的软件不能运行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二、方案目标 该方案的目标就是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广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平台要实现学校购置的所有实验软件统一接入和学生在平台下进行统一实验的目的,通过系统间的无缝连接,使之达到一个整体的实验效果,学校通过该平台的部署,不仅可以促进系统的耦合度,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还可以使学校能够迅速实施第三方的实验教学软件。 平台提供了全方位的虚拟实验教学辅助功能,包括:门户网站、实验前的理论学习、实验的开课管理、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的智能指导、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在线答疑、实验教学效

750kw风力发电机叶片建模与仿真分析解析

毕业论文题目:750KW风力机叶片建模与模态仿真分析 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完成日期: 2014年6月20日

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 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 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750KW风力机叶片建模与模态仿真分析 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教研室主任 一、基本任务及要求: 1、查阅20篇左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2、确定叶片主要翼形构成、外形参数及载荷。 3、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叶片三维实体模型。 4、应用仿真软件对复合材料叶片进行模态仿真分析。 5、改变叶片转速,讨论复合材料叶片动力刚化效应对振动的影响。 6、按照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和打印图纸。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2014.2.20-3.5:课题调研(含毕业实习及撰写毕业实习报告)、查阅文献资料。2014.3.6-3.28: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2014.3.29-4.8:确定叶片主要翼形构成、外形参数及载荷。 2014.4.9-4.19: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叶片三维实体模型。 2014.4.20-4.27:应用仿真软件对复合材料叶片进行模态仿真分析。 2014.4.28-5.5:改变叶片转速,讨论复合材料叶片动力刚化效应对振动的影响。2014.5.6-5.26:撰写毕业论文、完成设计。 2014.5.27-6.10:整理毕业设计资料,毕业答辩。

风力发电模拟监控实验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实验之一风力发电模拟监控实验 STR-WIND5000 风力发电机变桨距系统 实训指导书 南京工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4年11月

实训二发电机的功率与转速的关系实训 1、实训目的 了解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功率-转速特性 2、实训设备 风力发电实训装置 3、实训原理 在某一来流风速下,风力发电会在特定转速稳定运行,如下图中,曲线1为该时刻发电机外特性u=f(i),直线1为负载特性,两者的交点即为工作点系统的工作点,在此工作点对应有系统的输出电压u和电流i,二者乘积为系统的输出功率,当负载发生改变时,新的负载特性曲线2与发电机的输出特性曲线1的交点也发生了改变,系统的输出功率也随之改变。当来流风速变化时,风力发电机稳定在另一转速下运行,对应外特性u=f(i)曲线2,负载曲线与其相交点也发生了改变,风力发电机的功率输出也随之改变。 曲线1 发电机电压电流输出特性曲线2 发电机功率跟随转速变化的曲线 图2-1 由此可知来流风速的变化和负载的变化可以改变风力发电机的公路输出。来流风速是风的自然属性,不可人为改变,在风力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如果风力发电机所接触的负载不变,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也不变。当风速发生变化时,风轮的输出功率也会发生改变,而负载功率不变,此时会出现发电机与风轮不匹配的现象,风力发电机的运行效率不高。解决方法之一是可以人为改变发电机负载,使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发生改变,使风轮和发电机的工作达到匹配状态,即风轮的最佳工作状态。 发电机负载功率特性曲线的计算比较困难,通常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得,在设计好风轮后,由发电机厂家提供相关永磁电机的功率特性曲线,将给定的特性曲线来计算获得的不同来流风速下风轮功率进行匹配,选择和风轮相匹配的发电机。在离网型风力发电机系统中,负载主要为蓄电池,因此在测试发电机的功率-转速特性时通常以蓄电池为负载进行测试。 4、实训步骤 1)将设备上电,打开变桨控制里面的空开,打开蓄电池空开。 2)打开总电源按钮,开启总电源。 3)按下原动机按钮,将原动机投入进去。 4)在监控中心,点击变频器模块,点击变频器下面的频率,点击开启,然频率从6HZ 开始,到20HZ结束,由小到大,每隔2HZ 一个点,观察风能控制柜上监控的风力发动机输

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专题报告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 姓名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 2013年6月

目录 1 风资源及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1) 1.1 风资源概述 (1) 1.2 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2) 1.3 风力发电特点 (3) 2 风能及风力机系统模型的建立 (3) 2.1风频模型 (3) 2.2 风速模型 (4) 2.3 风力机建模与分析 (5) 3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模型 (10) 3.1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 (10) 3.2 变桨距控制系统 (11) 4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模拟仿真分析 (13) 4.1 无穷大系统模型的建立 (13) 4.2 风力发电机系统并网模拟仿真分析 (13) 5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摘要: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基于风力机发电建立模型,建立了以风频、风速模型为基础的风力发电理论基础,运用叶素理论,建立了变桨距风力机机理模型,然后分析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运行区域与变桨距控制的原理与方法,并给出了机组的仿真模型,最后搭建了一套基于PSCAD/EMTDC 仿真软件的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模型以及完整的风力发电样例系统模型,并且已初步实现风力机特性模拟功能。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频;风速;风力机;变桨距;建模与仿真 1 风资源及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1.1 风资源概述 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能源消耗逐渐增加,全球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量与日俱增,从而造成气候异常、灾害增多、恶性疾病的多发,因此,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由能源问题引发的危机以及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可以说,对风力发电的研究和进行这方面的毕业设计对我们从事风力发电事业的同学是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风力发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技术成熟于80年代,自90年代以来风力发电进入了大发展阶段。随着风力发电容量的不断增大,控制方式从基本单一的定桨距失速控制向全桨叶变距控制和变速控制发展。前人在风轮机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和能量转换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基本控制要求和控制策略,并对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距控制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控制是在起动时对风轮转速的控制和并网后对输入功率的控制。通过变距控制可以根据风速来调整桨叶节距角,以满足发电机起动与系统输出功率稳定的双重要求。但由于对运行工况的认识不足,对变桨距控制系统的设计不能满足风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的要求,更达不到优化功率曲线和稳定功率输出的要求。 1、风能的基本情况[1] 风的形成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向和风速是两个描述风的重要参数。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果风是从东方吹来就称为东风。风速是表示风移动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所经过的距离。

风力发电系统实验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课程题目:风力发电系统实验 专业班级:电力108班 姓名:郭焱林孟庆伦王飞鹏 杜越梁政 学号:1143031056 1143031208 1143031228 1143031227 1143031247

第二章风力发电系统实验 § 2.1 风力发电实验 2.1.1 风力发电机调速 一、实验类别/学时验证 /2 学时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永磁发电机、永磁变频电机、变频调速器工作原理,以及模拟风力发电过程中,它们之间的机械、电磁关系。 2. 掌握变频器使用方法。 三、实验原理 同步发电机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发电机。同步发电机的定子与异步发电机相同,由定子铁心和三相定子绕组组成;转子由转子铁心、转子绕组(即励磁绕组)、集电环和转子轴等组成,转子上的励磁绕组经集电环、电刷与直流电源相连,通以直流励磁电流来建立磁场。为了便于起动,磁极上一般还装有笼型起动绕组。同步发电机结构如图 2-1 所示。 图2-1 同步发电机结构 图2-2 同步发电机转子结构a) 隐极式b) 凸极式

同步发电机的转子有凸极式和隐极式两种,其结构如图 2-2 所示。隐极式的同步发电机转子呈圆柱体状,其定、转子之间的气隙均匀,励磁绕组为分布绕组,分布在转子表面的槽内。凸极式转子具有明显的磁极,绕在磁极上的励磁绕组为集中绕组,定、转子间的气隙不均匀。凸极式同步发电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一般用于低速发电场合;隐极式的同步发电机结构均匀对称,转子机械强度高,可用于高速发电。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一般采用隐极式同步发电机。 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一般分为两类:一类用直流发电机作为励磁电源的直流励磁系统,另一类用整流装置将交流变成直流后供给励磁的整流励磁系统。发电机容量大时,一般采用整流励磁系统。 同步发电机在风力机的拖动下,转子(含磁极)以转速 n 旋转,旋转的转子磁 场切割定子上的三相对称绕组,在定子绕组中产生频率为 f1 的三相对称的感应电动势和 电流输出,从而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由定子绕组中的三相对称电流产生的定子旋转磁场 的转速与转子转速相同,即与转子磁场相对静止。因此,发电机的转速、频率和极对数之 间有着严格不变的固定关系,即 pn1 1 60 60 (2-1) 当发电机的转速一定时,同步发电机的频率稳定,电能质量高;同步发电机运行时可通过调节励磁电流来调节功率因数,既能输出有功功率,也可提供无功功率,可使功率因数为 1,因此被电力系统广泛接受。但在风力发电中,由于风速的不稳定性使得发电机获得不断变化的机械能,给风力发电机造成冲击和高负载,对风力发电机及整个系统不利。 在模拟风力发电系统中,采用电动机模拟风力机,拖动永磁同步发电机旋转。用变频调速器调节电动机转速模拟风速变化,从而产生频率、电压变化的风电输出。模拟风电系统连接方式如图 2-3 所示。电动机在电路中用字母“M”(Motor) 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本模拟系统中的原动机。而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Generator)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图2-3 模拟风电系统结构 四、实验器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