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潮汐变化时间表

合集下载

厦门海水涨潮时间表

厦门海水涨潮时间表

厦门海水涨潮时间表涨潮落潮涨潮落潮(初一、十六) 0:00 6:12 12:24 18:36 (初二、十七) 0:48 7:00 13:12 19:24 (初三、十八) 1:36 7:48 14:00 20:12 (初四、十九) 2:24 8:36 14:48 21:00 (初五、二十) 3:12 9:24 15:36 21:48 (初六、二十一) 4:00 10:12 16:24 22:36 (初七、二十二) 4:48 11:00 17:12 23:24 (初八、二十三) 5:36 11:48 18:00 0:12 (初九、二十四) 6:24 12:36 18:48 1:00 (初十、二十五) 7:12 13:24 19:36 1:48 (十一、二十六) 8:00 14:12 20:24 2:36 (十二、二十七) 8:48 15:00 21:12 3:24 (十三、二十八) 9:36 15:48 22:00 4:12(十四、二十九) 10:24 16:36 22:48 5:00( 十五、三十) 11:12 17:24 23:36 5:48每天涨潮落潮时间往后拖延48分钟,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

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

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可以简单的推算:农历初一和十五是0点和12点满潮(一天两次),第二天,满潮时间拖后50分钟,照此类推下去。

(算成1小时也行,不必那么精准,只要在涨潮时间去游就不会有事)。

即初一、十五是0点、12点满潮,初二、十六是1点、13点满潮,初三、十七是2点、14点满潮,······在满潮前2小时去游是最好的,满潮一到,就不要下水了,这时开始退潮。

潮汐的变化规律

潮汐的变化规律

潮汐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

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

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考。

满潮时间=(农历日—1或16)乘以0.8+10:32干潮时间=满潮时间加或减6:12潮汐表编辑潮汐预报表的简称。

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潮汐情况。

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

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的。

中文名潮汐预报表外文名Tidal prediction table作用预报沿海某些地点潮汐情况服务行业航运,军事,生产...最早文献《海涛志》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附港差比数等目录1简介2文献来源3港差比数4潮汐信息5简便算法6潮汐时间1简介编辑cháo xī biǎo潮汐表tide tables潮汐表又称潮汐长期预测表,即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由天文因素影响所产生的潮汐。

2文献来源编辑英国开尔文中国唐代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提出了根据月相推算高潮时刻的图表法,这是保存下来的介绍潮汐预报方法的最早的文献,大约比英国的《伦敦桥潮候表》早400年。

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开尔文和G.H.达尔文等人提出了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后来还设计和制造了机械的潮汐推算机,使潮汐表的编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潮汐推算工作中。

潮汐表一般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通常有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和潮高,有的港还有每小时的潮高)、附港差比数、潮信和任意时刻的潮高计算等内容。

潮汐的变化规律

潮汐的变化规律

潮汐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

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

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考。

满潮时间二(农历日一1或16)乘以0.8+10:32干潮时间二满潮时间加或减6:12潮汐表编辑nn迢潮汐预报表的简称。

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潮汐情况。

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

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的。

中文名潮汐预报表外文名Tidal predicti on table作用预报沿海某些地点潮汐情况服务行业航运,军事,生产…最早文献《海涛志》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附港差比数等国目录1简介2文献来源3港差比数4潮汐信息5简便算法6潮汐时间' 1简介编辑毎■盘+工土及FIch a o x i bi ao潮汐表tide tables潮汐表又称潮汐长期预测表,即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由天文因素影响所产生的潮汐。

2文献来源编辑英国开尔文中国唐代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提出了根据月相推算高潮时刻的图表法,这是保存下来的介绍潮汐预报方法的最早的文献,大约比英国的《伦敦桥潮候表》早400年。

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开尔文和GH.达尔文等人提出了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后来还设计和制造了机械的潮汐推算机,使潮汐表的编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潮汐推算工作中。

潮汐表一般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通常有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和潮高,有的港还有每小时的潮高)、附港差比数、潮信和任意时刻的潮高计算等内容。

涨潮落潮的时间应该怎么计算

涨潮落潮的时间应该怎么计算

涨潮落潮的时间应该怎么计算到过海洋的朋友一定会看到潮涨潮落的自然景象,景色十分壮观。

潮涨潮落之间还是有一定的时间差的,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怎么计算涨潮落潮的时间吗?接下来小编告诉你们计算方法吧。

涨潮落潮的时间计算方法这种海水涨潮落潮的现象,是由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巨大引力造成的。

这种引力使地球的海水每天涨落两次,一般称这种现象为潮汐。

引起潮汐的引力是由地球位于月亮、太阳的方位和距离决定的。

由于月亮和太阳这两个天体都进行着复杂的运动,所以潮汐的预报也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

可是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半日和一日相近,所以,把与月球公转紧密相关的从新月至满月的半月,与太阳的年周运动(地球公转运动)相关的一年,周期更长的8.6年,18.6年编为60—80个组,进行预报。

因为要进行复杂的计算,所以预报时要使用电子计算机。

涨潮形成条件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引力的大小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比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要强大得多,但太阳的引潮力却不到月球的1/2。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或称起潮力)虽然起因是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但却又不是太阳和月球的绝对引力,而是被吸引物体所受到的引力和地心所受到的引力之差。

引潮力和引潮天体的质量成正比,和该天体到地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为太阳的质量是月球质量的27023369倍,而日地间的平均距离是月地间平均距离的389倍,所以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阳的引潮力的2.17倍,因而从力学上证明潮汐确实主要由月球引起。

打个比喻,如果某地潮水最高时有10米高,差不多7米是月球造成的,太阳的贡献只有3米,其他行星不足0.6毫米。

太阳的引潮力虽然不算太大,但能影响潮汐的大小。

有时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有时是斥力,相互牵制抵消。

在新月或满月时,太阳和月球在同一方向或正相反方向施加引力,产生高潮;但在上弦或下弦时,月球的引力作用对抗太阳的引力作用,产主低潮。

潮汐的转变案例分析

潮汐的转变案例分析

潮汐的转变案例分析潮汐的转变案例分析潮汐是大洋中引起海面高度周期性变化的现象,是由地球引力和惯性力引起的。

潮汐的转变是指海洋潮汐系统在某一地点的周期性变化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下面将对潮汐的转变进行案例分析。

潮汐的转变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自转的惯性作用、地形、气象等。

在具体的案例中,我将以中国厦门地区的潮汐转变为例进行分析。

厦门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部,背靠大陆,并与台湾隔海相望。

厦门地区的潮汐转变是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影响最为显著。

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是潮汐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月球引力对潮汐影响远大于太阳引力,因为月球相对地球较近。

根据厦门的地理位置和潮汐转变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厦门的潮汐周期大约为12小时25分钟。

这个周期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决定的。

根据月球的周转,厦门的潮汐会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在一天之内,潮汐会发生两次涨潮两次退潮的变化。

另外,在厦门地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潮汐高低不均匀。

厦门地区有许多河道和浅滩,这些地理特征会引起潮水流速的变化,使潮汐高度不同。

同时,由于厦门地区是一个海岛城市,岛屿与海岸之间的地形也会对潮汐转变产生影响。

在岛屿上,由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夹角的变化,潮汐的高度也会有所不同。

最后,气象因素也会对潮汐转变产生影响。

例如,风力的大小和方向会改变潮汐的流向和速度,从而影响潮汐的转变。

此外,海洋表面的气压变化也会影响潮汐的高度。

综上所述,潮汐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就厦门地区的潮汐转变来说,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形、气象等是影响潮汐转变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潮汐转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潮汐形成的原理和规律,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潮汐的变化规律(DOC)

潮汐的变化规律(DOC)

潮汐的变化规律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

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

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考。

满潮时间=(农历日—1或16)乘以0.8+10:32干潮时间=满潮时间加或减6:12潮汐表编辑潮汐预报表的简称。

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潮汐情况。

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

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的。

中文名潮汐预报表外文名Tidal prediction table作用预报沿海某些地点潮汐情况服务行业航运,军事,生产...最早文献《海涛志》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附港差比数等目录1简介2文献来源3港差比数4潮汐信息5简便算法6潮汐时间1简介编辑cháo xī biǎo潮汐表tide tables潮汐表又称潮汐长期预测表,即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由天文因素影响所产生的潮汐。

2文献来源编辑英国开尔文中国唐代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提出了根据月相推算高潮时刻的图表法,这是保存下来的介绍潮汐预报方法的最早的文献,大约比英国的《伦敦桥潮候表》早400年。

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开尔文和G.H.达尔文等人提出了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后来还设计和制造了机械的潮汐推算机,使潮汐表的编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潮汐推算工作中。

潮汐表一般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通常有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和潮高,有的港还有每小时的潮高)、附港差比数、潮信和任意时刻的潮高计算等内容。

潮汐表

潮汐表

规则半日潮涨退时间为每12个小时潮水涨退一个周期。

简易的潮水时间计算方式为:最高潮时间=农历×0.8,最低潮时间=最高潮时间+/-6。

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每天的潮水情况是大概是这样的:从开始涨潮到开始退潮,大概要经过6个小时.即:涨潮2小时,平潮2小时,退潮2小时.潮高时间2324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123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次低潮。

中国南海多数地点属混合潮型。

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

在一个潮汐周期(约24小时50分钟,天文学上称一个太阴日,即月球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所需的时间)里,各地潮水涨落的次数、时刻、不相同。

潮汐现象尽管很复杂,但大致说来不外三种基本类型。

潮水一般一天之内都有两次的。

一日之内,地球上除南北两极及个别地区外,各处的潮汐均有两次涨落半日潮型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相等(6小时12.5分)。

中国渤海、东海、黄海的多数地点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岛、厦门等。

全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

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

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平潮2小时,退潮2小时.日期第一次高潮第一次低潮第二次高潮第二次低潮初一、十六4:4410:56 17:0823:20大活汛初二、十七5:3211:4417:560:08大活汛初三、十八6:20*00:08 18:44 12:32最大活汛初四、十九7:08*00:5619:3213:20大活汛初五、二十7:56*01:4420:2014:08大活汛2122初六、二十一8:44*02:3221:0814:56中活汛45初七、二十二9:32*03:2021:56 15:44中活汛初八、二十三10:20*04:0822:44 16:32 小死讯初九、二十四11:08*04:5623:32 17:20 最小死讯初十、二十五11:56*05:440:20 18:08 小死讯十一、二十六0:206:3212:44 18:56小死讯十二、二十七1:087:2013:32 19:44中活汛十三、二十八1:568:0814:20 20:32中活汛十四、二十九2:448:56 15:08 21:20大活汛十五、三十3:329:4415:56 22:08大活汛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差较大。

潮汐是如何产生的出现原因

潮汐是如何产生的出现原因

潮汐是如何产生的出现原因到过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现象。

海水的涨落发生在白天叫潮,发生在夜间叫汐,所以也叫潮汐。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潮汐是如何产生的吗?下面跟随小编来看一看吧~潮汐出现原因古时候,很多贤哲都探讨过这个问题,提出过一些假想。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地球和人一样,也要呼吸,潮汐就是地球的呼吸。

他猜想这是由于地下岩穴中的振动造成的,就像人的心脏跳动一样。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

我国古代余道安在《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

”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写到:“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他们都指出了潮汐与月球有关系。

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以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从而科学地解释了潮汐产生的原因。

原来,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象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样。

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

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

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这就使潮汐现象周期性地发生。

潮汐涨退时间规则半日潮涨退时间为每12个小时潮水涨退一个周期。

简易的潮水时间计算方式为:最高潮时间=农历×0.8,最低潮时间=最高潮时间+/-6。

掌握了规律,记住计算公式应该不是难事,下面就拿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此公式:假设:今天为农历15,最高潮时间=15×0.8=12,即中午12点和午夜零点;最低潮时间为早上6点和晚上6点。

近距离观察的时间为早上的4点—8点以及下午4点到8点另外例如:1)2000/12/31:农历日期是初六,因此涨潮时间是6*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4点48分,2)2001/10/28:农历日期是十二,因此涨潮时间是12*0.8=9.6,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9点36分,3) 2002/1/1,农历是十八,涨潮时间是(18-15)*0.8=2.4,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2点24分,还有另外一种算法,就是农历十五和农历三十都是12:00的水时,其他时候就都是40分钟的倍数(以初八为例:三十是12:00,初八就是8*40=320分钟,就是12:00加上320分钟,也就是5小时20分钟,就是5:20和17:20)算法比较烦琐,不过还是挺准的!夏天水时都会推后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