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含答案)
高中文学常识(选择题部分)试题及解答

高中文学常识(选择题部分)试题及解答高中文学常识(选择题部分)试题及答案1、以下对汉字构成归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的字形,构成的字是象形字。
如:鹿、网、日、月。
B.用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合起来,构成的字是形声字。
如“草、室、慈”是上形下声,“攻、额、歌”是右形左声。
C.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象形符号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字是会意字。
如:休、从、比。
D.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构成的字是指事字。
如:刃、寸、本、下。
2、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绚丽,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B.白居易,字乐天,自号易安居士。
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词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作“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年龄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紧张的典范著作。
《季氏将伐顓臾》就选自《论语》。
B.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测验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C.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豁生,晚唐著名诗人。
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D.马丁·路德·金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刺,1968年被美国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为了纪念他,美国将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日”。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100题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和解析)

语文试题 第1页(共54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54页)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 .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采用的是序数纪月法,一年分四季,一季为三个月,分别称孟、仲、季。
B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C .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很多,如:迁,调动官职,一般指降职;徙,一般的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出,京官外调;乞骸骨,表请求退职;致仕,表出任官职。
D .晦朔,月亮的盈缺。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天。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晋侯、秦伯围郑”和“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侯”均指侯爵。
B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音悲凉。
C .古代在人的称谓上,有尊称,如君、公、仆、足下、陛下等;有谦称,如寡人;有贱称,如“竖子”。
D .旧时兄弟按伯、仲、叔、季排列。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中“季父”就是幺叔或幺爸。
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少年时代。
B .六合指古代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天干地支(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 寅日)都要相适合。
C .人定是戌时,相当于现代的21时到23时。
D .青衿是周代读书 人的服装。
衿,古式的衣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 .古代君王、尊亲为显示威严,规定说话和、行文时避免直呼或直写其名,应代以它字。
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写作时改“民”为“人”,如《阿房宫赋》中的“剽掠其人”。
B .《滕王阁序》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题库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题库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上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B.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C.此前那些依靠化石燃料设计的不良建筑将成为明日黄花....,我想每个人都应该适应这一切。
D.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
不能实指山水。
句中指的是自然山水,使用错误。
B.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句中指用《赞诸葛》表达对诸葛亮的哀思,使用正确。
C.明日黄花:指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句中指依靠化石燃料设计的不良建筑已经过时,使用正确。
D.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句中用来修饰“经典”,使用正确。
故选A。
2、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表示意思的递进)B.“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表示语音中断,话未说完)C.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刊登了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表示解释说明)D.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就在钟扬差点儿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表示意思的转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
D. “表示意思的转换”错,“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中“考上了”是对通知内容的说明,故本处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
故选D。
3、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争流(kě)孪生(ruán) 诞生(dàn) 涎(xián)皮B.烫手(tàng) 熨帖(wèi) 乳汁(zhī)挥斥方遒(qiú)C.赢得(yíng) 羸弱(lěi)依赖(lài) 河畔(bàn)D.罪孽(niè) 分蘖(niè) 履行(lǚ)颠覆(f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四、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1.觊觎读音:jì yú 意义: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出自《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杜预 注:“下不冀望上位。”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覬覦者也。”(觊觎)
7.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A)
8.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B)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 B、张良 C、韩信 (C)
10.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 落叶的因素、微黄的颜色 、湿润 B、落叶的因素、繁密的特点 、湿润 C、落叶的因素、微黄的颜色 、干燥的特点(C)
二、简答题
17.请给下面这句话加标点符号:
三角几何共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三角》《几何》共九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18.农历的十五称作“望”,请问月底的一天称什么?(晦)
六、写出下列意思所对应的成语。
1、放浪形骸 [fàng làng xíng hái]
22.请解释“ 乞骸骨 ”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乞:求,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23.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亡国皇帝,虽然成不了好皇帝,但成了优秀的艺术家,请说出这两位皇帝.
(一位是南唐后主李煜,著名词人 ,另一位是北宋徽宗赵佶,著名书画家 )
24. 请说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作者。(杨慎 【明】)
高中语文基础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基础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面哪个成语用错了对象?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一箭双雕D. 一石二鸟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的笔下?A. 陶渊明B. 王羲之C. 李白D. 杜甫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至今还没有想出来。
D. 我们应该避免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4. 下列古文中,属于骈文的是: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出师表》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2. “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的教诲,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3. “______,______”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4. “______,______”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赞美了滕王阁的壮丽。
5. “______,______”是《出师表》中的名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昔者,齐桓公问于管仲曰:“何如而可以为天下?”管仲对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安存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能佚乐之,则民亲我矣;能富贵之,则民利我矣;能安存之,则民信我矣;能生育之,则民爱戴我矣。
”1. 管仲认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2. 管仲提出了哪四个方面的措施来顺民心?3. 管仲认为顺民心的结果是什么?四、作文题(30分)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附答案范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库(六篇)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附答案范本高考语文基础知识题库(六篇)》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诡计多端B.贻笑大方C.锱铢必较D.沤心沥血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诡计多端B.贻笑大方C.锱铢必较D.沤心沥血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氛围(fēnwéi)B.氛埃(fēnāi)C.氛围(fēnwéi)D.氛翳(fēnyì)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汉字是表音文字。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3.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4.“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嵩山、衡山、黄山。
()5.“骈文”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文辞华丽,讲究对仗。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
2.“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桂林”位于_______省。
3.《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_______。
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_______的《鹊桥仙》。
5.“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请简述“楚辞”的特点。
3.请简述“唐宋八大家”的名单。
4.请简述“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5.请简述“科举制”的历史。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2.请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选择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选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恣意妄为明察秋毫桀骜不驯一诺千金B. 殚精竭虑咄咄逼人沆瀣一气脍灸人口C. 锲而不舍出类拔萃罄竹难书风声鹤唳D. 叱咤风云声名狼藉金榜提名风华正茂2. 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却很少付诸行动。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精力充沛。
C. 他做事总是不拘小节,常常因小失大。
D.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胸有成竹,计划周详。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篇文章的论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
D.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诚实。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从不迟到,从不早退。
D. 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善良的心,一个聪明的头脑。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违反规定的吗?B. 这是谁的过错,难道还不清楚吗?C.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D. 你真的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满堂喝彩。
B. 他的嗓门大得像雷鸣,震得整个教室都在颤抖。
C. 他学习非常刻苦,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D. 他的书法作品非常优美,让人赞不绝口。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文末附答案)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经典大题例题

(文末附答案)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经典大题例题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敦.厚(dūn)疙.瘩(gē)肺腑.(fǔ)涤.荡(tiáo)B.田埂.(gěng)冗.长(rǒng)痴.呆(chī)煨.熟(wēi)C.麦秸.(jiē)偌.大(nuò)攒.集(cuán)泾.阳(jīng)D.刁.钻(diāo)侮.辱(wǔ)碾.过(niǎn)熨.平(yù)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晨风大约就是生活在死水一般空气里的人们仅有的天惠。
她们嘈杂起来,有的在公共自来水笼头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执拗地粘.(nián)在头发里的棉絮。
B.回首过去一年,有过黯然神伤,有过喜笑颜开。
时光的案几上,那些被打磨过的岁月,熠熠生辉,在寻寻觅觅中跌宕了似水流年的情怀,盈动一缕曼妙的馨.(xīn)香。
C.林清玄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和污秽,更没有咄咄..(duó)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看似不能相容的特性,都能在他的笔下温柔地展现,娓娓道来,如沐春风。
D.《长津湖》实现了文艺创作与时代召唤、人民需求的同频共震,电影人以真挚的情怀、真诚的态度,将故事讲得动人心魄,深刻诠.(quán)释中国精神,凝聚时代磅礴之力。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彭殇赍钱乘彼垝垣祟山峻岭B.晻晻樊笼纨绔子弟夙兴夜寐C.葳甤拊掌畅叙幽情天朗气清D.虚诞遽然隰则有畔越陌度阡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中:战国时开始设置的官职,职责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
B.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选择题(含答案)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吮吸(shǔn)涎皮(yán)敕造(chì)百无聊赖(lài)B.讪讪(shàn)庠序(xiáng)俨然(yǎn)少不更事(jīng)C.折本(shé)干瘪(biě)谬种(miù)沸反盈天(fèi)D.蹙缩(cù)驯熟(xùn)两靥(yàn)鸡豚狗彘(z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暄执着踌躇众说纷纭B.慰藉隽永朦胧眼花瞭乱C.鞭笞赋予萦绕出神入化D.窟窿穹隆缥缈叹为观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他的功绩仿佛早就为时间所______,他也从不向别人说起自己光荣的过去。
②微生物“ ___”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_____解决的严重问题。
③一座占地面积相当于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刚刚______专家论证,预计6月初破土动工。
A.淹没亟待经过B.湮没急需通过C.湮没亟待通过D.淹没急需经过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著名的雄辩家,在辩论时常常无所不用其极,或巧妙设喻,或巧设圈套,逻辑严谨,酣畅犀利,让对方无从辩驳。
B、同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如果说,孔子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教诲,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口若悬河,机智而雄辩。
C、易中天讲三国时,不时串用“CEO”“民营企业”等现代词汇,这些词汇的串用让他把枯燥的学术讲得生龙活虎,引人入胜。
D、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讲,“90后”的作家的作品确实还显稚嫩,与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作家相比,“90后”的作家确实只能望其项背。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凭借NBA的一部宣传片,姚明完成了从单纯的“体育明星”转变到“体育、娱乐明星”。
B.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人的状况。
C.有尽之言能传无穷之意,诀窍就在“言”是经过精选的,有典型性,能代表或暗示出许多其他的东西。
D.广电总局任司长点名批评"大嘴"宋祖德,同时强调加强管理的目的是希望建立促进整个影视传媒产业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6、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一书共分为七篇,其中多数为论辩文章。
孟子的文章富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同时他又善于运用比喻等手法,将抽象道理具体化,使文章引人入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
他创作的《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红楼梦》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为高鹗所续。
C、《祝福》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还有杂文17部。
D、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
代表作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
在《老人与海》中,作者通过主人公桑地亚哥塑造了“硬汉”性格。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罟不入洿池洿:深B、养生丧死无憾憾:遗憾C、鸡豚狗彘之蓄蓄:牲畜D、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8、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寡人之于国也B、谨庠序之教C、是寡人之过也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9、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例:树之以桑A.非我也,岁也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C.或五十步而后止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10、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用梁惠王采用移民移粟措施而民不加多的忡忡忧心开篇,提出问题。
B.孟子借题发挥阐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
C.全文围绕使“民加多”的话题,巧妙设喻,虽然没有运用排比和对偶的句式,但语言极有气势,节奏感很强。
D.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 ___不顾人民死活没有本质区别11、翻译下列句子(8分):(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填然鼓之,————————,—————————。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紫荆关:真实的历史李大伟出了北京往西,便望到真正的古长城,它破旧而苍黄,陷落在丛山群峰之间,一副独语向黄昏的落寞。
走入河北界地,第一站就是紫荆关了。
紫荆关临拒马河岸而筑,隔着河岸望去,对岸城墙逶迤,全无南京城墙拔地矗峙的雄观霸气,因为拒马河的宽大,城墙远了矮了。
拒马河真宽,再有神臂的强弓手,一箭射不透两岸,因为久旱,两侧河床满目是成片的庄稼,只有河心的水势依然浩浩荡荡。
夜晚,栖居临河的石叠小屋里,卧床聆听哗哗水石激荡声,衬出风中夜渡的神秘。
北方的河,上宽下窄,河床十倍于河道,形式远远大于内容。
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浮想联翩:大水来时,河面暴涨溢岸汪然宽大,上游水挟持一川雄风浩浩荡荡汹涌喷泻,马过不去,箭射不去,故称拒马河。
这条河千百年来, ___被水势硬冲掘开的,鬼斧神工。
紫荆关凭河而筑,古时塞外匈奴兵马,至此勒马嘶鸣,沿岸徘徊,真京都拱卫!紫荆关很旧了,拱形关门仅两人高,一侧泄水城门逼人弯腰,岁月的泥沙层层堆积,淹没了它的城关走道,但城门匾额“河山带砺”四字,笔力倔强,简直刀斫斧砍,很愤怒。
这是万历年的遗迹,也是紫荆关一带年轻的遗迹了。
紫荆关很破了,城崖的隙缝里都长出荆棘,甚至碗口粗的树,斜耸。
奇怪地是墙上不长半茎纤弱的草,这就是燕赵城关的豪迈气概。
因为修路,这里炸开了一段城墙,两千年的文化便从城墙内瓤里花蕾般绽开,一层层地剥给你看。
最核心是黄土夯实的,也许是战国燕赵的城墙;再裹一层杂石砌的,也许是秦始皇派蒙恬发三十万狱犯谴官,将秦燕赵三国旧城连接重修的长城;再外一层是砖,也许是东汉重修的,表面一层是片马石,就是明代遗物了。
一层层墙皮蕴藏着一个个时代,裸露出一段段 ___真实,你可以亲手触摸它,就像那时古人触摸那时的器物,历史瞬间变得那么真切实在,用目光用手感而不是凭了耳闻去真空地接触历史。
历史这样一层层显示给你看的,也只有紫荆关这一段未修的古城墙,越来越多的长城,被现代泥水匠砌上一层崭新的仿古赝品,___——苍老破旧被厚厚的掩盖了。
紫荆关的墙皮是片马石,这是一种很坚硬耐风雨酸腐的当地岩石,一条条长方形,看看也有几吨厚重,重叠而上,至今还是那么稳重如磐,暴雨之后一洗如新。
明代长城至今完美无损,当归功于片马石;在砖石垒的万里长城中,用片马石的城墙也是,它比砖砌更硬朗更气派,这是紫荆关的骄傲。
13、(4分)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望到“真正的古长城”,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答: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5个字)14、(6分)作者在第三、四、五自然段描写了拒马河。
(1)作者为什么写到了拒马河?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2)联系全文看作者描写拒马河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15、(4分)作者在第六、七自然段中写紫荆关“很旧了”、“很破了”,对此应作怎样的理解?答: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16、(4分)作者写因修路而炸开的一段城墙的“一层层墙皮”,是为了说明什么?答: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五、17.下面一段广告存在包括标点在内的语病,请修改。
(4分)①本品是以优质蚕豆、芝麻、川白糖、液体葡萄糖、植物油、辣椒、花椒、甜酱、精盐等精制而成,②具有香、甜、咸、鲜诸味融为一体,③入口化渣、怪味无穷,④其独特的质量和上乘的风味堪称巴渝地方传统食品一绝,⑤是居家旅行、休闲、馈赠宾朋好友难得之佳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以“布什政府”开头,作为整个的陈述对象,改写下面一段话,写成第一层是因果关系的多重复句。
(4分)巴以冲突能否平息,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双方是否有妥协的意愿,布什政府对此并无把握。
美方大力推崇“米切尔报告”,甘心敲边鼓,主要是考虑一旦外交努力失败,美国可以比较容易推卸责任。
改写:布什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19、作文(40分)“路”、“桥”、“窗”等都是现实社会里常见的事物。
它们既有实际意义,又有象征意义。
请选择“路、桥、窗”其中的一个事物,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可以根据其实际意义,也可以根据其象征意义构思。
②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600字。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题卡1234567891011、(8分)(1)(2)12、(6分)13、(4分)(不超过25个字)14、(6分)(1)(不超过20个字)(2)(不超过15个字)15、(4分)(不超过10个字)16、(4分)(不超过10个字)1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8、(4分)布什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1、C2、缭B3、C(“淹没”意为漫过、盖过;“湮没”指埋没;“亟待”意为急迫地等着;“急需”指紧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