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2019-2020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19-2020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解关于
x
x
的不等式组
3
a
0
,结合解集为 x>4,确定 a 的范围,再由分式方程
x 2 2(x 1)
1 ax 2 1 有整数解,且 a 为整数,即可确定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 a 的值,最后求
x2
2x
出所有符合条件的值之和即可.
【详解】
由分式方程 1 ax 2 1 可得 1﹣ax+2(x﹣2)=﹣1
位数分别是( )
A.15.5,15.5
B.15.5,15
C.15,15.5
D.15,15
10.如图,AB 为⊙O 直径,已知为∠DCB=20°,则∠DBA 为( )
A.50°
B.20°
11.an30°的值为( )
C.60°
D.70°
A.
B.
C.
D.
12.8×200=x+40 解得:x=120 答:商品进价为 120 元.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掌握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利润=售价-进价,建立方程 是关键.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解分式方程与解不等式组,求各种特殊解的前提都是先求出整个解集,然后 在解集中求特殊解,了解求特殊解的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为:
13 2 14 6 158 163 17 2 181 =15 岁, 2683 21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
a2
a
a a
7.A
解析:A
【解析】
a0
,正确理解该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初中2019-2020学年云南省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人教版初中2019-2020学年云南省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云大附中2019-2020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本试卷共四大题,24 小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熔化现象2.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其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A. B. C. D.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C.高温物体把温度传给低温物体D.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热量4.下列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B.在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C.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了电流D.一段导体的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5.如图是小轩家的部分电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熔断器熔丝熔断了,可以用铜丝代替B.若导线cd 间断路,仍然可以安全使用三线插座C.若ab 间断路,灯泡L 仍能正常工作.D.若闭合开关S ,灯泡L 不发光。

用测电笔检测e 点,氖管不发光,则说明灯丝一定断了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0R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 ,当滑片P 从a 点滑到b 点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a I 变为b I 。

下列各图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I 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7.物理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供如下器材,三根镍铬合金丝a b c 、、, 其长度关系a b c L L L =>,横截面积关系a b c S S S >=;电源、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想要探究的课题有: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②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⑧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云南师大附中呈贡校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云南师大附中呈贡校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

云南师大附中呈贡校区初2020届初三年级第五次月考九年级化学试题卷(本试卷共4大题,28小题,共3页;考试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客观题用2B铅笔填涂,答题区域用碳素笔或钢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客观题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答题区域修改禁止使用涂改液和不干胶带。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考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负责。

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Ca-40 O-16 Ag-108 Cu-64 Fe-56 N-14 Zn-65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请考生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1.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A. B.C. D.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B. 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相同C. 排放C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D. 空气中O2的体积约占21%4.下列物质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 塑料B. 玻璃钢C. 碳素陶瓷D. 钢筋混凝土5.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A. 氯化钠B. 硝酸铵C. 浓硫酸D. 氢氧化钠6.如图是常温下一些常见物质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洁厕灵B. 苹果汁C. 消毒液D. 肥皂水7.“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C. 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D.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B. 石油是有机物,也是纯净物C. 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 节约用水对沿海城市意义不大10.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3个锌原子:3ZN;②两个氢分子:2H2;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④原子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Mg2+;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⑥-2价的氧元素:O 2-。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云南师大附中呈贡校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云南师大附中呈贡校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

e.氢气
①要将碳粉和氧化铜充分混合后再装入试管中,这样做的目的:_____;A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反应,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碳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_____(填写字母),简要说明
你的理由_____。
A 36:3
B 40:3
C 48:3
2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水与我们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镁的原子示意图为
,由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②已知 A+3B=2C+3D 中,已知 2.3 克 A 跟 4.8 克 B 恰好反应生成 4.4 克 C。又已知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③实验室现需要 250 毫升的集气瓶收集一瓶 100 毫升的氧气,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收集;
选 项A
B
C
D
实 验 设 计
实 验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 目 气的含量 的
探究石蜡中含有氧 元素
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 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气小
A. AD
16.在点燃的条件下,A 和 B 反应生成 C 和 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有两种单质分子 B.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B、C 分子的个数比为 3:2 C. 物质 C 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D. 在该反应中,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比为 14:9
MnO2+4HCl(浓)
MnCl2+2X+Cl2↑,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D. NH4NO3
A. H2O
B. H2O2
C. HClO
D. O2
13.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 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 性。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错误的是( )

云南省昆明市中央民大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线上教学检测卷)(解析版)

云南省昆明市中央民大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物理试题(线上教学检测卷)(解析版)

民附昆实初2020届中考备考第四次月考测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A. 声咅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 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 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答案】A【解析】【详解】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根据喉结的振动,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A正确,BCD错误.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答案】A【解析】【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正确;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B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故C 错误;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错误.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水中筷子“弯折”B. 地上的身影C. 水中荷花的倒影D. 墙上的手影【答案】A 【解析】【详解】A.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相符;B.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C.水中荷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与题意不符;D.墙上的手影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4.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质量变小了B. 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 水从0℃升高到4℃的过程中,密度逐渐变小D. 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减小一半【答案】D【解析】【详解】A.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组成铅笔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悬浮”是因为铅笔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B.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一般体积会发生变化,质量不变,由ρ=mV可知,其密度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C.水从0℃上升到4℃时,其体积变小,由ρ=mV可知,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则密度增大,故C错误;D.因为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体积不变,质量减半,由ρ=mV可知,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D正确.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内能和温度有关,0℃的冰块没有内能C. 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D.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C【解析】【详解】A.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B.任何温度的物体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C.常用水作冷却剂,利用了水比热容较大的性质,这样在同等情况下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故C正确;D.压缩冲程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一、听录音选图片1.A.B.C.2.A.B.C.3.A.B.C.4.A.B.C.5.A.B.C.二、听句子选答语6.A.You’re the same.B.You’re right.C.Thank you.7.A.Me, too.B.Don’t say so.C.Good idea.8.A.For two hours.B.On Sunday.C.At 8:00 p.m.9.A.I like him.B.He is humorous.C.He’s my teacher. 10.A.Good luck.B.Good idea.C.That’s too bad.三、听短对话选答案11.What festival are they talking about?A.Christmas Day.B.Mid-Autumn Day.C.Thanksgiving Day. 12.How did Mary use to come to school?A.By car.B.On foot.C.By bus. 13.What time does Mike get up?A.At 6:40.B.At 6:30.C.At 6:20. 14.Where are they talking?A.In the bank.B.In the hospital.C.In the library. 15.What can the man have if he wants to have lunch soon?A.Hamburgers.B.Sandwiches.C.Dumplings.四、听长对话选答案听材料,回答各小题。

16.Who will the boy buy the sweater for?A.His father.B.His mother.C.His sister. 17.What is the sweater made of?A.Wool.B.Silk.C.Cotton.五、听短文选答案听材料,回答各小题。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昆明师专附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九年级 物理试卷(本试卷4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你选择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B. 物体如果受外力作用,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C. 物体做匀速运动,一定受平衡力作用D. 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答案】CD【解析】【详解】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能受两个或更多个力,这几个力是平衡力的关系。

故A 错误。

B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若力平衡,则物体将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故B 错误。

C .物体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平衡力作用,故C 正确。

D .一个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则运动状态一定不变,所以若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则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

故D 正确。

故选CD 。

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液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则不能B. 物体温度降低到0℃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C. 固体分子之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答案】D【解析】【详解】A .在合适的条件下,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A 错误;B.物体温度降低时,分子的运动会减慢,但即使温度降低到0℃,分子的运动也不会停止,故B错误;C.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表现为引力或者斥力,故C错误;D.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故D正确。

故选D。

3.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1)(2)B. (1)(3)C. (2)(4)D. (3)(4)【答案】B【解析】【详解】(1)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熔化,熔化要吸热;(2)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饮料罐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3)雾的消失,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4)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

云南省昆明市民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云南省昆明市民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

云大附中2019-2020学上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数学试卷(2020-01-05)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32分)1. 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4,6-,则下列各点中在k y x=图象上的是( ) A .()3,8 B . ()3,8- C . ()8,3-- D . ()4,6--2.如图,在ABC ∆中,两条中线BE ,CD 相交于点O ,则:DOE COB S S ∆∆等于( )A .1:2B .1:3C .1:4D . 2:33.在Rt ABC ∆中,90C ∠=︒,5AC =,A α∠=,那么BC 的长是( )A . 5cot αB . 5tan αC . 5cos αD . 5sin α4.如图,在矩形ABCD 中,CE BD ⊥于点E ,2BE =,8DE =,设 ACE α∠=,则tan α的值为( )A . 12B . 43C . 34D . 2 5. 如图,O 是ABC ∆的内切圆,切点分别是D 、E 、F ,已知100A ∠=︒,30C ∠=︒,则DEF ∠的度数是( )A . 55︒B . 60︒C . 65︒D . 70︒6.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的中点,G ,F 分别为AD 、BC 边上的点,若1AG =,2BF =,90GEF ∠=︒,则GF 的长为( )A .2B .3C .4D .57.如图,反比例函数k y x=(0k ≠)与一次函数y kx k =+(0k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8.在矩形ABCD 中,已知4AB cm =,5BC cm =,现有一根长为4cm 的木棒EF 紧贴着矩形的边(即两个端点始终 落在矩形的边上),按逆时针方向滑动一周,则木棒EF 的中点P 在运动过程中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 . 220cmB . 210cm C . ()2204cm π+ D . ()2204cm π- 二、填空题(共10小题,30分)9.双曲线2m y x-=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0.如图,在ABC ∆中,若DE BC ∥,12AD DB =,4DE cm =,则 BC 的长为 cm .11.如图,在O 中,AB 为弦,半径OC AB ⊥于E ,如果8AB =,2CE =,那么O 的半径为 .12.半径为6cm 的圆内接正四边形的边长是 cm .13.如图,SO ,SA 分别是圆锥的高和母线,若12SA cm =,30ASO ∠=︒,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 2cm .14.小兰想测量南塔的高度.她在A 处仰望塔顶,测得仰角为30︒,再往塔的方向前进50m 至B 处,测得仰角为60︒,那么塔高约为 m .(小兰身高忽略不计,取 1.732=)15.如图,Rt ABC ∆,AC BC =,将Rt ABC ∆沿过B 的直线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上点F 处,折痕为BE ,这样可以求出22.5︒的正切值是 .16.对于函数2y x=,当函数值1y <-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7.如图,已知双曲线k y x =(0k >)经过Rt OAB ∆斜边OB 的中点D ,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点A在x 轴上.若DOC ∆的面积为3,则k = .18.如图,在ABC ∆中,90ACB ∠=︒,16BC cm =,12AC cm =,点P 从点B 出发,以2cm /秒的速度向点C 移动,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以1cm /秒的速度向点A 移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 秒时,CPQ ∆与ABC ∆相似.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8分)19.计算(5分)1120192sin 453-⎛⎫︒-+-+︒ ⎪⎝⎭20.(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2,1A -,()1,4B -,()3,3C -.(1)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111A B C ∆,1A 点的坐标为 ,111sin BAC ∠= ; (2)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1:2,在y 轴的左侧,画出将ABC ∆放大后的222A B C ∆,2A 点的坐标为 ;(3)若点(),D a b 在线段AB 上,直接写出经过(2)的变化后点D 的对应点2D 的坐标为 .21.(6分)如图,已知点D 是ABC ∆的边AC 上的一点,连接BD .ABD C ∠=∠,6AB =,4AD =.(1)求证:ABD ACB ∆∆∽;(2)求线段CD 的长.22.(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ax b =+(0a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 y x =(0k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与x 轴交于点C ,过点A 作AH x ⊥轴于点H ,点O 是线段CH 的中点,AC =cos ACH ∠=B 的坐标为()4,n .(1)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BH ∆的面积;(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k ax b x+>的x 取值范围 .23.(8分)如图,为测量学校旗杆AB 的高度,小明从旗杆正前方 6 米处的点C 出发,沿坡度为i =的斜坡CD 前进D ,在点D 处放置测角仪DE ,测得旗杆顶部A 的仰角为30︒,量得测角仪DE 的高为1.5米.A 、B 、C 、D 、E 在同一平面内,且旗杆和测角仪都与地面垂直.(1)求点D 的铅垂高度(结果保留根号);(2)求旗杆AB 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24.(9分)如图,四边形AB 是O 的内接四边形,AC 为直径,BD AD =,DE BC ⊥,垂足为E .(1)求证:CD 平分ACE ∠;(2)判断直线ED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1CE =,4AC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5.(13(n一个 a 所示.图a 图b (备用图)操作1:将正方形ABEF 沿过点A 的直线折叠,使折叠后的点B 落在对角线AE 上的点G 处,折痕为AH . 操作2:将FE 沿过点G 的直线折叠,使点F 、点E 分别落在边AF 、BE 上,折痕为CD .则四边形ABCD(1)证明:四边形ABCD(2)点M 是边AB 上一动点.①如图b ,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若点N 在边BC 上,OM ON ⊥,连接MN .求tan OMN ∠的值; ②若AM AD =,点D 在BC 边上,当DMN ∆周长最小时,求CN NB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为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20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蜡烛燃烧D.菠萝榨汁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加碘食盐B.豆浆C.酱油D.冰3.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加入石灰石C.产生二氧化碳D.收集二氧化碳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6. 镁元素和钙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7. 氨气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原料。

氨气(N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氮3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3 C.+4 D.+58. 下列有关广告词说法正确的是A.某美容仪广告词——我们能将水分子变小B.某食品广告词——纯绿色,无化学物质,不含化学添加剂C.某化妆品广告词——我们专注自然护肤,不含任何化学成分D.某矿泉水广告词——呈弱碱性,含钾、钙、钠、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元素9.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0.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粒子属于()A.原子B.阳离子C.阴离子D.分子11.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12. 2019年是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为纪念门捷列夫,将在1955年发现的一种新元素命名为“钔”,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有关钔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是MdC.原子序数是101D.相对原子质量是258g13. 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B.为减少“白色污染”,自带购物布袋C.用水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14.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有4种分子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15. 芒果中含有芒果苷(化学式为C19H18O11),芒果苷具有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并具有抗糖尿病、抗病毒等活性。

下列关于芒果苷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三种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422gC.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D.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8:1116.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17.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0 40 10 32反应后的质量/g12 x 10 0A.x等于90B.b可能是单质C.c一定是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18. 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X↑,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2Cl B.HCl C.Cl2D.Cl2O19. 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变化与守恒: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B.模型与推理: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有少量氧气C.宏观与微观:金刚石和石墨二者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探究与创新:探究氧化铜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氧化铜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A.A B.B C.C D.D二、填空题21. 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氧原子:_____;(2)镁离子:_____;(3)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4)3个氮分子:_____;(5)氢氧根离子_____;(6)二氧化氮_____;(7)硫酸铜的化学式_____。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选用下列物质的标号填空。

A 金刚石B 石墨C 碳酸钙D 氮气E 干冰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_____;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③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④填充在灯泡里作保护气的是_____;⑤用于制作玻璃刀,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_。

(2)①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和天然气等;②埋藏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填“可燃冰”“氢气”或“汽油”)。

23. 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1)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____(填标号字母)。

a、用玻璃棒引流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c、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d、将滤纸用水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2)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除去杂质和臭味。

(3)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____ (填“硬水”或“软水”)。

(4)生活中常用_____(填“煮沸”“静置沉淀”或“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5)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标号)。

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 提倡使用节水器具C 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D 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三、科普阅读题24. 阅读下列材料。

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天然采集的金刚石经过仔细研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

几百年前,人们不知道金刚石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科学家拿着放大镜,在阳光下研究金刚石的折光性质。

当太阳光被放大镜聚焦成一点照到金刚石时,金刚石消失了。

人们经过分析,认为金刚石可能被烧掉了。

化学家把金刚石放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里,使金刚石在容器里燃烧。

燃烧后,测定容器里的生成物,发现竟然是二氧化碳。

经过进一步测定,人们断定金刚石就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由于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价格昂贵,难以满足需求。

在知道金刚石的组成和结构后,人们就设法制造金刚石。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生产人造金刚石的工厂,所用的原料是石墨,这个转化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

遗憾的是,这样做成的人造金刚石虽然和天然金刚石硬度相当,但是透明度和外形都达不到天然金刚石的水平。

此外,以石墨为原料合成金刚石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这种合成方法存在生产成本昂贵、设备要求苛刻等问题。

因而化学家探索用其他含碳物质来制造金刚石,最终在较低的温度下用甲烷(CH4:无色无味气体,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

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金刚石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2)请写出金刚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3)石墨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转化为金刚石,请分析此变化属于_____(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材料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推断题25. 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C组成元素相同,D为红色固体单质,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若A、C组成元素相同,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D为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粉末,则:①E的化学式是____;F的化学式是____;②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五、实验题26. 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图,请回答:(1)写出编号Ⅱ仪器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B或C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

(3)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并验证了二氧化碳的性质。

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_____;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

(4)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G),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5)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气小,极易溶于水。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装置编号)。

六、科学探究题27.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方案一:小明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实验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人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到__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

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计算题,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28. 称取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6.2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性忽略不计)。

请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