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文地理概况共21页文档

合集下载

安徽地理概况

安徽地理概况

安徽地理概况[面积]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

[时区] 安徽省与中国首都北京处于同一时区,北京与世界一些城市时差对照表如下:北京时间20:00与世界一些城市当时时间对照表:伦敦开罗莫斯科新加坡北京东京堪培拉旧金山纽约12:0014:0015:0019:3020:0021:0022:004:007:00[地形地貌]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1)淮北平原。

(2)江淮丘陵。

(3)皖西大别山区。

(4)沿江平原。

(5)皖南山区。

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

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

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龙感湖、南漪湖。

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气侯]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侯。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

全省耕地面积408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2)水资源。

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

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3)动植物资源。

全省森林面积3600.7千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258.4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3755.4万立方米。

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本植物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

(4)矿产资源。

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

2008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138种(含亚矿种)。

安徽省情常识(全面整理)

安徽省情常识(全面整理)

安徽省情常识一、安徽概况㈠地理位置与面积1.地理位置安徽省地处江淮咽喉,襟江近海,承东启西,沟通南北。

位于黄淮海大平原南部,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居华东地区腹地。

境内有长长我国东南部内陆省份。

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居华东地区腹地。

境内有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

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2.面积安徽省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

长江、淮河横贯其间,将全省分为淮北(皖北)、江淮(皖中)、江南(皖南)三大自然地理区。

㈡人口与行政区划1.人口安徽是全国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省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6862.0万人,常住人口为5950.1万人,城镇化率43.01%。

阜阳市临泉县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黄山市黟县为全省人口最少的县。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安徽人口年龄类型由成年型开始进入老年型。

65岁及以上人口为605.7万人,占10.18%。

安徽现有少数民族55个,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其次为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等。

少数民族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沿淮淮北多且集中,沿江江南少且分散。

2.行政区划安徽现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6个县级市,56个县,43个市辖区,220个街道办事处,1716个乡镇(其中镇997个、乡719个)。

16个省辖市: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

6个县级市:合肥的巢湖市,阜阳的界首市,滁州的天长市、明光市,宣城的宁国市,安庆的桐城市。

安徽省省树为黄山松,省花为皖杜鹃,省鸟为灰喜鹊。

㈢建省历史1.安徽建省沿革康熙6年(公元1667年)正式撤消江南省,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至此安徽正式建省(安徽省诞生纪念日:1667年8月30日)。

地理七年级上册安徽知识点

地理七年级上册安徽知识点

地理七年级上册安徽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地理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一些有关安徽省的地理知识。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重点内容。

1.安徽省的位置和地理特点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东部,东临江苏,南接浙江,西接江西,北靠河南和山东。

安徽省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较大,包括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带。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适中。

2.安徽省的水系和主要河流安徽省境内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从安徽省的南部流经,为安徽的经济和交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黄河、淮河、长江三大主要河流在安徽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水系结构。

3.安徽省的地貌特点安徽省地貌复杂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等地形。

安徽省的南部是以黄山为代表的山地地貌,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拥有许多奇特的山峰和美丽的景点。

而北部则以淮河平原为主,是安徽省的主要农业产区。

4.安徽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安徽省地处中国的中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该地区的煤炭、铁矿石、铜、硫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金属工业基地。

安徽省的农业也非常发达,以稻谷、小麦、棉花、茶叶等农作物种植为主。

此外,安徽省还以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产业为支柱,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5.安徽省的旅游资源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黄山、九华山、庐山等山岳景区闻名。

这些景区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安徽省还有许多古村落、古镇和古建筑群,如宏村、西递、屯溪老街等,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展现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以上就是地理七年级上册安徽知识点的一些介绍。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安徽省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同时也能欣赏到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大家对我们的家园有更深入的了解。

(完整版)安徽省情(详细版)

(完整版)安徽省情(详细版)

安徽省情一、省情总介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

介于东经114(25'~119(50'、北纬29(25'~34(40'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国土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6%。

全省共有17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15个省辖市,2个行政公署),107个县级单位。

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原、丘陵、山地相间排列,其中以山地、丘陵为主。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北绵淮北平原,东迤江淮丘陵,西卧大别山脉,南迭皖南群峰。

淮北平原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

江淮丘陵横亘于江淮地区中部。

大别山区,婉蜒于鄂豫皖边境,其中主峰天柱山海拔1488米,是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南部,以黄山、九华山为主。

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为省内最高峰。

沿江平原属长江中下游平原。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淮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安徽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湖泊众多,水域辽阔。

长江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中南部,至和县乌江进入江苏省境,全长416公里,俗称“皖江”。

长江流域在安徽境内面积6.6平方公里。

其中,巢湖水面784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淮河自洪河口进入安徽境内,流经安徽北部,至嘉山县洪山头入江苏洪泽湖,长430公里,在安徽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

新安江源出休宁、祁门的两条支流,在屯溪合流后称新安江,向东流经歙县街口,注入浙江新安江水库,总长194.3公里,流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

安徽矿产资源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且资源配套情况好,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伴生、共生矿产多,在全国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十分突出。

目前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5种,已探明储量的达67种。

安徽地理介绍 PPT

安徽地理介绍 PPT

徽墨
• 徽墨,即徽州墨(以江南徽 州的绩溪、休宁、歙县三地 为徽墨制造中心)。徽墨是 中国汉族制墨技艺中的珍品, 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 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 名。徽州制墨的肇始时间当 不迟于唐,它是书画家至爱 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 “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 良马也。”
歙砚
•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 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 砚、广东端砚齐名。歙砚 的制作材料被称为歙石或 歙砚石,一般需要5-10亿 年的地质变化才能形成。 歙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 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 天下”;米芾说:“金星 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 云,贮水不涸”。
安徽旅游资源
•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名山胜水 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现有黄 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5个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 公园23个,有亳州、寿县、歙县三座国家级历史文 化名城,以及凤阳中都城和明皇陵遗址、“和县猿 人”遗址、歙县许国石坊、亳州花戏楼等9处国家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 巢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公 里,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98年合肥市、黄山市、 亳州市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九华山等12 家风景名胜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黄山毛峰
六安瓜片
太平猴魁
祁门红茶
安徽的美食
砀山酥梨
怀远石榴
萧县葡萄
金寨板栗
芜湖九连乡荸荠
徽墨酥
马鞍山采石矶茶干
徽州毛豆腐
锅贴饺
合肥大龙虾
腊八粥
其它小吃—1
鱼咬羊 炒面
其它小吃—2
炒面皮 白斩鸡
安徽文化 • 你知道安徽的文化代古典书画 用纸,是汉族传统造纸工艺 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 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 宣州府管辖,故因地得名宣 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 史。2002年泾县被国家确 定为宣纸原产地域。2006 年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省省情

安徽省省情

安徽省情概况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安徽清初属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江南省东西分置为江苏、安徽两省,安徽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

安徽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5950.1万人。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

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O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

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地处暖温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全省年平均气温14-16°C,南北相差2°C左右;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安徽襟江带淮,吴头楚尾,承东启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腹地。

安徽交通便捷,公路密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300公里;铜陵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连接南北,公路和内河运输能力分别居中部地区第2位和第3位;京沪、京九、亚欧大陆桥等铁路纵贯境内,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326公里,居华东首位;空中交通拥有合肥、黄山、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6大机场。

安徽概况

安徽概况

安徽概况安徽位于华东腹地,境内有皖山、皖水,即现今的天柱山和皖河,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是我国东部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清朝早期,安徽属江南省,康熙6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安徽从此正式建省,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得名。

安徽位于东经114°54′一119°37′与北纬29°41′— 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 3位,全国第22位。

2010年,全省户籍人口6700余万人。

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

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我省长达416公里和43O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

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安徽地处暖温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全省年平均气温14-16°C,南北相差2°C左右;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

安徽襟江带淮,吴头楚尾,承东启西,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腹地。

安徽交通便捷,公路密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2011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近3000公里;铜陵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安庆长江大桥连接南北,公路和内河运输能力分别居中部地区第 2位和第3位;京沪、京九、亚欧大陆桥等铁路纵贯境内,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超3000公里,居华东首位;空中交通拥有合肥、黄山、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6大机场。

安徽省简介

安徽省简介

• • • • •
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 人口:6740.8万(2008年底) 下辖地区:17地级市,5县级市,56县 方言: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吴语,徽语 重要城市:合肥,淮南,淮北,芜湖,马 鞍山,蚌埠,阜阳
安徽省地理位置与气候
• 地理位置:长三角腹地,位于中国东南部, 地处长江下游。介于东经114度25分至119 度50分。北纬29度25分至34度40分。东西 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 • 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 接壤 • 安徽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
自然资源
• 安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且资源 配套情况好,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伴生矿共生矿, 在全国十分突出。 • 目前全省已发现135种,探明储量的达67种,其 中煤、铁、铜、硫、磷、明矾、水泥、石灰岩等 二十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位。 • 煤炭储量246.54亿吨,居全国第七位 • 铁矿储量299.9亿吨,铜矿储量384.9亿吨,均居 全国第5位 • 硫铁矿储量5.64亿吨,居全国第2位
安徽历史名人
• 安徽自古以来,名人辈出,文化灿烂,古代道家 创始人老子、庄子,东汉神医华佗,三国时期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活字印刷术发明者 毕昇,北宋名臣包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近 代京剧鼻祖程长庚,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中国 第一条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台湾第一任巡抚刘 铭传,文化名人胡适、陶行知,中共创始人陈独 秀都是安徽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两弹元 勋邓稼先也都是从江淮大堤上走出去的科学巨匠
主要城市
• • • • • • • 合肥:特大城市,人口486.74万,占地面积280平方公里 淮南:特大城市,人口245.5万,占地面积115平方公里 蚌埠:大城市,人口352.4万,占地面积85.3平方公里 芜湖:大城市,人口240万,占地面积83.1平方公里 阜阳:大城市,人口955万,占地面积82.3平方公里 淮北:大城市,人口213.7万,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 马鞍山:大城市,人口120万,占地面积71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安徽人文地理概况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